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100分
丝绸之路课件(整理完美版)ppt文档全文预览
地理位置及路线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等 地。
丝绸之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主要路线,其中陆路丝 绸之路经过中亚、西亚等地,海上丝绸之路则经过东南亚、南亚等地。
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如中国的 丝绸、茶叶、瓷器等,中亚的马匹、珠宝等,西亚的香料、玻璃器等。 这些资源和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交流。
丝绸之路课件(整理完美版)ppt文 档全文预览
contents
目录
• 丝绸之路概述 • 古代丝绸之路 • 近代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01
丝绸之路概述
定义与背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 流的重要通道,起源于中国汉朝时期。
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更是文化、 科技、宗教等多方面交流的桥梁。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游客 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06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经济带建设背景及意义
背景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经济互补性增强,合作潜力巨大。为深化沿线国家经贸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运而生。
意义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01
02
03
古迹遗址
包括古城、关隘、驿站、 烽燧等,如长安城遗址、 玉门关、阳关等。
文物珍宝
包括金银器、瓷器、丝绸、 茶叶等,如汉代的金缕玉 衣、唐代的瓷器等。
古代建筑
包括寺庙、宫殿、民居等, 如敦煌莫高窟、西安大雁 塔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言和文字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渔业: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渔 业资源,渔业也是古代东南亚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灌溉系统:古代东南亚人民发明 了复杂的灌溉系统,保证了水稻 的稳定生产
贸易:古代东南亚的农业产品通 过贸易传播到其他地区,促进了 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贸易与交通
古代东南亚的贸易 路线:海上丝绸之 路、陆上丝绸之路
THEME TEMPLATE
对现代东南亚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建筑风格对现代东南亚建筑有深远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宗教信仰对现代东南亚宗教信仰有重要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艺术形式对现代东南亚艺术有重要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语言文字对现代东南亚语言文字有重要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欧洲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美洲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对非洲的影响
古代东南亚文明的传承方式
口头传承: 通过口口 相传的方 式,将历 史、文化、 技艺等传 承给后代
书面传承: 通过文字 记录,如 书籍、碑 刻等,将 历史、文 化、技艺 等传承给 后代
建筑传承: 通过建筑、 雕塑等实 物形式, 将历史、 文化、技 艺等传承 给后代
宗教传承: 通过宗教 仪式、信 仰等方式, 将历史、 文化、技 艺等传承 给后代
04
古代东南亚的科技 与教育
THEME TEMPLATE
天文与数学
古代东南亚的天文学: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古代东南亚的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学科的发展 天文与数学的应用:农业、航海、建筑等领域的实践 天文与数学的传播: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融合
医学与药物学
古代东南亚的医学体系:以传统医学为主,包括草药、针灸、按摩等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
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
推己及物,恕也。
”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2.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
据此可知,设立义仓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维护社会稳定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繁荣粮食市场3.王安石变法后,政府以累积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业与品行为参考,将太学学生中的上舍生划分为三等。
其中,上等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中等生可以免除科举预考,直接参加最终的殿试;下等生可以获得“取解“(选送士子应进士第)的资格等等。
政府对上舍生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防止懒散学风B.开创了太学体制C.有效杜绝了官场腐败D.否定了科举取士4.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见图1)。
该画描绘的是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
画卷中的店牌招幌多达109个,还绘有“太平有象”“五谷丰登”“吉庆有余”“一统万年”等字样。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文明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终点是欧洲的罗马。
这条古代贸易路线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流,更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和融合。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重要节点和对世界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其一,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自古就是丝绸的制造国,而丝绸是古代东西方贸易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公元前138年,中国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先河。
此后,隋唐时期的长安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大批丝绸和其他珍贵商品通过丝绸之路流向西方国家。
其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丝绸之路穿越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途径敦煌、张掖、吐鲁番等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最终抵达中亚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则从中国的广州或福建泉州出发,经过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最终通向地中海沿岸国家。
其三,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影响。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商品的交流中,除了丝绸之外,中国的瓷器、茶叶、药物等也逐渐传入西方国家。
与此同时,各种西方商品和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豪华的罗马丝绸、优雅的波斯地毯、丰富的印度宝石等都成为中国古代宫廷贵族的珍品。
丝绸之路还带动了东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过丝绸之路的贸易为东西方两大经济体带来了繁荣。
中国的丝绸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
同时,西方国家也通过此路线引进了中国的奇珍异宝,为西方市场提供了更多商品选择。
除了经济和文化交流之外,丝绸之路对科技和学术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著作随着丝绸的传播而传到了西方,对西方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也通过此路传到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学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贸易通道。
它连接了东西方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学术的交流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与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与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它贯穿亚非欧三大洲,连接了中国和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中东、非洲等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路线在经济和文化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资和思想。
首先,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非常广泛。
它主要经过南海、东海、印度洋和红海等大洋,包括了很多的海岸线和港口城市。
在中国,从广州到福州再到南京,再往南到福建、海南、广西等地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在南亚,印度和斯里兰卡是两个重要的中转站。
在西亚,伊朗则是一个经济和文化的关键岛屿。
同时,中东的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以色列等地也是重要的海港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洲,埃及和肯尼亚也是关键的过境站点。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连接,使得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和经济交流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其次,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这条路线为中国、印度、阿拉伯、欧洲等地的文明传承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从最早的曹魏到唐朝,中国的海上贸易起源于福州。
唐贞观年间,借着丝绸之路的东风,福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沿着东南亚、印度洋南行,到达印度和非洲。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唐朝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推动了唐代对外开放与交流的进程。
与此同时,这段历史也见证了唐朝的繁荣和辉煌。
在印度,海上丝绸之路则带来了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这些宗教思想对东南亚和欧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而在阿拉伯,海路使得欧洲和非洲的商品进入阿拉伯,带来了文化与商贸的交流,同时也加强了中东、欧洲和印度的联系。
最后,海上丝绸之路也为当今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深层思考。
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对这段历史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货物流通国,贸易伙伴也遍布全球,这也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承和经济交流带来了新的空间和地图。
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告诉我们,文化交流和开放与包容的思想是最能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源头。
总之,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商贸大路,贯穿了大半个地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
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通过海上贸易与世界各地进行交流和贸易的一条重要航线。
它起始于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繁荣期,直到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丝绸生产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输出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朝鲜、日本、印度等地,从而带动了贸易的繁荣。
同时,这也带来了外来商品和文化的介绍,丰富了中国社会和文化。
其次,海上丝绸之路拓展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贸易往来,还延伸至印度洋、波斯湾和红海等地区,连接了西亚、北非、欧洲等地。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贸易活动,不仅增加了中国的外汇收入,也拓展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向世界输入了许多宝贵的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这些商品在当时的世界市场上非常抢手。
中国的丝绸尤其受到世界各地的青睐,成为了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无疑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拓展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在一些时期衰落,但如今的中国正在努力复兴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和世界的贸易往来带来新的机遇。
历史趣谈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是哪些 分别是哪些国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是哪些分别是哪些国家
导语:“海上丝绸之路”自从秦汉时期开通以来,就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而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它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
“海上丝绸之路”自从秦汉时期开通以来,就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而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它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那么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又有那些?分别是哪些国家呢?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一个统称,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
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就是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而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其次,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航线,他们分别是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其中,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而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
在宋朝时期以前东海航线主要由宁波进出港,而南海航线则主要由广州进出港。
那么到底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有多少呢?
经过相关资料的了解,我们得出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具体是这些:主要是由泉州或广州开始启航,在途经海南岛、环王国(今越南境内)、门毒国、古笪国、龙牙门、罗越国、室利佛逝、诃陵国、固罗国、哥谷罗国、胜邓国、婆露国、狮子国、南天竺、婆罗门国、新度河、提罗卢和国、乌拉国、大食国、末罗国、最后到达三兰国。
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了解,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哪些国家应该是有所了解了吧。
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有哪些
自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历经艰险、拓海开洋、一起打造了连通东
生活常识分享。
海上丝绸之路
纪录片之家-- 我们的家园,绿色的家园!»纪录片主题馆»历史存留区»海上丝绸之路查看完整版本: 海上丝绸之路aeonhades 2009-8-7 10:13海上丝绸之路[img]/3494/3796287125_724fdf74ed_m.jpg[/img][size=2]海上丝绸之路[/size]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引响,前往西域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
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i] 本帖最后由aeonhades 于2009-8-7 10:19 编辑[/i]]aeonhades 2009-8-7 10:14海上丝绸之路-简介[img]/3466/3796287135_c20f0cf5c5_m.jpg[/img]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
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THEME TEMPLATE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经过:甘肃、新疆、中亚、 西亚、欧洲
起点:长安(今西安)
主要城市:敦煌、喀什、撒 马尔罕、伊斯坦布尔
路线特点:穿越沙漠、戈壁、 雪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
陆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路线:从长安出 发,经过甘肃、 新疆,到达中亚、 西亚和欧洲
稻壳学院
中国古代的丝 绸之路与海上 丝绸之路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02
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与 特点
03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与 特点
04
丝绸之路的影响与意义
05Biblioteka 1添加章节标题THEME TEMPLATE
2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 景
THEME TEMPLATE
香料:是中国 古代海上丝绸 之路的重要商 品之一,通过 海上贸易传播 到世界各地, 成为各国人民 喜爱的调味品。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从中国 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 南亚、西亚,最终到达非洲和
欧洲
文化交流的体现:中国瓷 器、丝绸、茶叶等商品通 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其他 国家,同时其他国家的文
文化交流与传承: 加强沿线国家文 化交流,传承丝 绸之路精神
科技创新与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合 作,推动科技进 步与发展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特点:沿途经过 沙漠、戈壁、雪 山等恶劣环境, 需要克服重重困 难
贸易:主要贸易 商品包括丝绸、 瓷器、茶叶等, 促进了东西方文 化的交流
历史意义:陆上 丝绸之路是古代 东西方交流的重 要通道,对世界 历史产生了深远 影响
对古丝绸之路描写作文
对古丝绸之路描写作文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东、西方商贸通道的总称。
丝绸之路有数条干线和支线,有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
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绿洲丝绸之路。
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是历史上世界民族大迁徙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
中原文化、古罗马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亚文化和印度文化都曾通过丝绸之路在这里粉墨登场。
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组成商队,浩浩荡荡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
另外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后分为三路:北道,是经伊吾(今哈密)、北庭(今吉木萨尔)、到乌鲁木齐,然后经过石河子、阿里麻里(今霍城)、伊犁抵达黑海沿岸;中道,是经吐鲁番、焉耆、轮台、库车、温宿、喀什,翻越帕米尔高原抵达地中海;南道,是经阳光、若羌、且末、于田、莎车,过阿姆河抵达伊斯坦布尔。
我想起了远逝的丝绸之路总是想起那满载辉煌的古道。
跟着汉使张骞的驼队,从长安出发,饮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西出阳关。
第3讲 东南亚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
爱琴海文明:古典希腊时期
前1200-800年,爱琴海地区进入黑暗时代。 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爱琴海地区重返地中海商贸圈。
前449年,泛希腊在波希战争中获胜。
雅典作为希腊诸邦的霸权者,成为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 • 先前作为东西方贸易中介地而繁荣的小亚细亚、腓尼基等地被取代。 泛希腊的商业与贸易是由雅典及泛希腊其它城邦、遥远的殖民地共同构筑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后,雅典又遭受瘟疫,最终走向彻底失败。
印度的重要地位
• 印度洋贸易圈输出货物的主要供应者——金银大量 流入印度次大陆; • 连接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海上贸易的中枢,使原本 没有直接贸易关系的东南亚-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
建立起了间接的海上贸易往来;
北印度帆船
• 为大海与南亚内陆提供联系,也是通向中亚路上贸 易线的主要门户。
印度的陆上贸易路线
心纳入自己腹中,商业和贸易在罗马的内部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罗马帝国时期,先前地中海的国际贸易(不同民族国家或政治实体间的) 成为 了罗马帝国的国内贸易圈。
前一世纪前后罗马共和国与帝国之间的过渡时期是罗马世界商业最兴旺发达
的时期。
过渡时期中商业与贸易的积极因素:
1. 海盗被彻底消除出地中海,使地中海的航行有了安全保障;
爱琴海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指前2000年至前1200年时期的爱琴海文明。
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朝曾是爱琴海与地中海的商业媒介,是当时“世界贸
易”的集散地。 • 米诺斯的主要经济行为和经济收益来自于大规模的海上掠夺和和平时期的对 外贸易。 迈锡尼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
(贝拿勒斯的丹波)王遣其行,于是彼携带盘缠,由都门之外搜寻,到达婆卢揭 车。此时,某些婆卢揭车商人正欲乘船去往金地(泛指受印度影响的东南亚地 区)。彼往商人之处云:“予为一音乐师,请免船资,予将为汝等演奏音乐,请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基础质量监测六年级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河口区基础质量监测六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 C 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11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突出特征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仓窖口径最大达18米,最深12米。
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时()A.大运河的开通B.经济重心的变化C.都江堰的兴修D.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3.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以下诗句能反映唐朝社会风气兼容并包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4.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请分析下面几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中外交往频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文学艺术多姿多彩D.民族交往频繁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表明此项制度()A.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B.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C.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D.选拔官吏仍注重门第6.“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上述诗句出自杜甫《石壕吏》,创作背景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
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但后者自西汉初期形成一直沿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在这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历史中,中国的主要输出品有时是丝绸,有时是瓷器,或其他;而外国的贸易商品更是五花八门,因此有的学者也称之为瓷器之路,或皮货之路,或丝香之路,等等。
既然丝绸之路已约定俗成,也就径称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演变(一)、先秦南越国时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先秦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岭南先民已经利用独木舟在近海活动。
距今5000~3000年期间,东江北岸近百公里的惠阳平原,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
通过对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铜鼓和铜钺的分布区域的研究得知,先秦时期的岭南先民已经穿梭于南中国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其文化间接影响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
根据出土遗物以及结合古文献的研究表明,南越国已能制造25~30顿的木楼船,并与海外有了相当的交往。
南越国的输出品主要是: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
输入品正如古文献所列举的“珠玑、犀(牛)、玳瑁、果、布之凑。
”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
(二)、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
……”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
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到达了罗马。
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
乳香(薰炉)和家内奴仆(托灯俑)乃以往输入品中所未见。
由于两汉版图扩张到今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政府加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市的管理,例如在今徐闻“置左右候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
海上丝路2000年(完整版)
郑和航海图
如今的中国就象一艘巨大的航船,在新的时代里,
劈波斩浪,奋勇前进
郑和航海图
第二部分
海上丝绸之路-前言 海上丝绸之路-概述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 海上丝路之路-交融与辉映
海上丝绸之路-概述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 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 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 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 交通大动脉。
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到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了鼎峰。
1405年明代中国宝船
1715年的哥德堡号
郑和率领的船队, 28 年间七次下西洋;船队大小船只 200 余艘,宝船最大者长四十四丈(约 140 米)、宽一十八丈 (约 60 米);官兵人数多达二万七千多人;最远航程到达 非洲东岸即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其规模之大、航 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以及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之高,是 当时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三)
隋至元代--海上贸易空前繁盛 (589-618至1279-1368)
隋至元代,是海上贸易空前繁盛时期,广州更成为对外交通的枢纽, 货物转运和集散中心。 海船往往自黄埔南海神庙外码头出发往 南海各国,远至波斯湾地区,或转往日本,朝鲜等国。 由于各国商人纷纷前来贸易,为易于管理,唐宋及元三代皆在 广州设市舶司,负责管理商船,仓库,抽税及接待外国使臣。
海上运输以舟船为载体,支撑起海上丝绸之路千年繁荣的是中国 古代骄人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智慧树答案分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智慧树答案100分1【判断题】(10分)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同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A1.对2.错正确2【判断题】(10分)动画片《人猿泰山》讲述了主人公泰山的成长历程。
泰山自幼丧失双亲,由母猩猩卡娜抚养长大。
在科考队到来之前,泰山一直认为自己是猩猩的同类。
虽说泰山长期与猩猩生活在一起,但泰山却本能的具有人类的文化意识。
B1.对2.错正确3【判断题】(10分)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丝绸之路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帕特农神庙、奥林匹亚遗址是希腊文明的象征。
这些例子反映了文化可以是历史的痕迹。
S1.对2.错正确4【判断题】(10分)中国最早的哲学着作是孔子的《论语》。
B1.对2.错正确5【判断题】(10分)汉服,即中国国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例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都受到中国汉服的影响。
A1.对2.错正确6【判断题】(10分)“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历史上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代称出现。
A1.对2.错正确7【判断题】(10分)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共同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
A1.对2.错正确8【判断题】(10分)古希腊的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体现。
着名的雅典卫城的圣地帕特农神庙就是为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A1.对2.错正确9【判断题】(10分)亚里士多德代表着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
2020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卷(时间: 50 分钟 满分: 100 分)班别: 姓名: 学号: 分数: 说明: 1.全卷共 5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 位号。
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 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 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周易》记载: “(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与材料 中描写的人物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尧D .舜2、右图大鼎是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
因其腹部著有 “司母戊”三字而被称为 “司 母戊鼎”。
在新开馆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中,将其首次定名为“后母戊鼎”。
它( ) ①是铜、锡、铅的合金 ②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③“司母戊”三字应为甲骨文 ④是商王权力的象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地区成为“天府之国”的是 A 、赵州桥B 、大运河C 、都江堰D 、灵渠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 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演变和影响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演变和影响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上丝绸之路一起,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交流与发展。
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中国政治的变革有关。
北宋时期,由于北方辽金的威胁,南京成为了北方的政治中心。
南京地处长江上游,与长江交汇处的临安相距不远,因此成为了南宋的首都。
南方政治中心的迁移,使得南方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地区。
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海运交通便利,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条件。
其次,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从南方向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扩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南宋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商人进行海上贸易。
在南方一带,许多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杭州等逐渐崛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这些城市通过贸易与周边国家进行了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使得中国的商品、技术、思想等向外传播。
同时,引进了大量的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再次,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对周边地区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贸易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了互信与友好的建立。
同时,通过贸易往来,中国政府也通过物质利益与周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维护了中国的海上权益,巩固了中国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影响力。
例如,南宋政府积极与东南亚诸国发展贸易,加强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维护了中国在南海一带的利益。
最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对宋元时期中国社会与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代的中国是世界上最为繁荣富庶的国家之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密不可分。
海上贸易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使得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明显,商人阶层的崛起成为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方面。
这也促进了中国商业、法制、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C17049N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100分
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
单选题(共4题,每题10分)
1 . ()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集上的东南亚国家。
• A.蒲甘
• B.泰可素
• C.暹罗
• D.扶南
我的答案: D
2 . 历史上的扶南大致是现在的()。
• A.缅甸
• B.柬埔寨
• C.泰国
• D.老挝
我的答案: B
3 .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
朝鲜半岛,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
宋朝之前东海航线主要由()进出港。
• A.广州
• B.泉州
• C.宁波
• D.厦门
我的答案: C
4 .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广州
• B.泉州
• C.宁波
• D.厦门
• A.阿拉伯主导期
• B.中国主导期
• C.蒙元主导期
• D.西欧主导期
我的答案:ABCD
2 . ()是柬埔寨历史上比较兴盛的两个时代。
• A.吞武里
• B.蒲甘
• C.扶南
• D.真蜡
我的答案: CD
3 . 以下关于东南亚早期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湄公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带,曾经是高棉人的古国• B.占婆人的古国位于现在的越南中部地区
• C.室利佛逝位于现在的马来半岛的北部滨海地带• D.如今的海岛地区曾经是占婆人的古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探究作者:苏智泓徐泽正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17期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目的在于凭借我国和相关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利用已有的、可行的区域合作平台,改善并扩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从而拓展我国企業的海外市场,并利用和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一个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
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性地区,东南亚国家对该倡议予以积极回应,故而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民间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与沿线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经贸活动的重要渠道,是促进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纽带之一,有着极大的凝聚效应与文化认同价值。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分析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探究加强其文化交流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对构建东盟一体化可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构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平台,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各国之间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融合与发展。
如今,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越发受到国际与社会各层面的关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十分重要。
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推动民意相通,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并深化民众之间的了解与理解。
一、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优势(一)旅游行业互动优势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东南亚国家有着热带风光与海滨景色,双方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极为独特的区域特征,旅游行业的发展可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不断推进,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旅游行业合作越发深入,一同建设了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旅游景点,最大化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点与历史底蕴,同时通过开发多元化的文物景点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助力双方的旅游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知识问答
海上丝绸之路知识问答1.什么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期是什么时候?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于先秦时期,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
3.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有哪些?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
东海航线主要连接中国东部沿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南海航线则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达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及地中海沿岸等地。
4.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有哪些?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包括泉州、广州(古称番禺)、宁波(古称明州)等。
其中,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5.海上丝绸之路在何时进入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进入鼎盛时期,此时的对外交通发达,海上贸易繁荣。
6.海上丝绸之路的瓷器出口在哪个时期成为主要货物?在宋元时期,瓷器出口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7.海上丝绸之路除了瓷器还输出哪些商品?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种类繁多,除了瓷器外,还有丝绸、茶叶、铁器、铜器等。
同时,也输入了大量的香料、珠宝、药材等商品。
8.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有何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繁荣,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推动了沿海城市的商业发展。
9.海上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的文化有何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的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文化得以传播到海外,同时也吸收了外来的宗教、艺术等文化元素。
10.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
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外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哪条海上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了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出发,前往东南亚和南亚的航海路线,这是中国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历史文化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
1 . ( )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集上的东南亚国家。
A.蒲甘
B.泰可素
C.暹罗
D.扶南
我的答案: D
2 .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厦门
我的答案: A
3 . 历史上的扶南大致是现在的( )。
A.缅甸
B.柬埔寨
C.泰国
D.老挝
我的答案: B
4 .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南海航线主要 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
宋朝之前东海航线主要由( )进出港。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厦门
我的答案: C
多选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
1 . 历史上南海航线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以下( )几个阶段。
A.阿拉伯主导期
B.中国主导期
C.蒙元主导期
D.西欧主导期
我的答案: ABCD
2 . 以下关于东南亚早期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湄公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带,曾经是高棉人的古国
B.占婆人的古国位于现在的越南中部地区
C.室利佛逝位于现在的马来半岛的北部滨海地带
D.如今的海岛地区曾经是占婆人的古国
我的答案: AB
3 . ( )是柬埔寨历史上比较兴盛的两个时代。
A.吞武里
B.蒲甘
C.扶南
D.真蜡
我的答案: CD
判断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
1 . 蒲甘王国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对错
我的答案: 对
2 .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过程中,阿拉伯是最关键的缔造者。
对错
我的答案: 对
3 . 历史上的陆真腊是今天的老挝一带。
对错
我的答案: 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