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齐数据访问

非对齐数据访问
非对齐数据访问

ARM体系中存储系统非对齐的存储访问操作

A RM系列处理器是RISC (Reducd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处理器。很多基于ARM的高效代码的程序设计策略都源于RISC处理器。和很多RISC处理器一样,ARM系列处理器的内存访问,也要求数据对齐,即存取“字(Word)”数据时要求四字节对齐,地址的bits[1:0]==0b00;存取“半字(Halfwords)”时要求两字节对齐,地址的bit[0]==0b0;存取“字节(Byte)”数据时要求该数据按其自然尺寸边界(Natural Size Boundary)定位。

ARM编译程序通常将全局变量对齐到自然尺寸边界上,以便通过使用LDR

和STR指令有效地存取这些变量。这种内存访问方式与多数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体系结构不同,在CISC体系结构下,指令直接存取未对齐的数据。因而,当需要将代码从CISC体系结构向ARM处理器移植时,内存访问的地址对齐问题必须予以注意。在RISC体系结构下,存取未对齐数据无论在代码尺寸或是程序执行效率上,都将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在ARM体系结构下的程序设计问题。

未对齐的数据指针

C和C++编程标准规定,指向某一数据类型的指针,必须和该类型的数据地址对齐方式一致,所以ARM编译器期望程序中的C指针指向存储器中字对齐地址,因为这可使编译器生成更高效的代码。

比如,如果定义一个指向int数据类型的指针,用该指针读取一个字,ARM 编译器将使用LDR指令来完成此操作。如果读取的地址为四的倍数(即在一个字的边界)即能正确读取。但是,如果该地址不是四的倍数,那么,一条LDR 指令返回一个循环移位结果,而不是执行真正的未对齐字载入。循环移位结果取决于该地址向对于字的边界的偏移量和系统所使用的端序(Endianness)。例如,如果代码要求从指针指向的地址0x8006载入数据,即要载入0x8006、0x8007、0x8008和0x8009四字节的内容。但是,在ARM处理器上,这个存取操作载入了0x8004、0x8005、0x8006和0x8007字节的内容。这就是在未对齐的地址上使用指针存取所得到的循环移位结果。

因而,如果想将指针定义到一个指定地址(即该地址为非自然边界对齐),那么在定义该指针时,必须使用 __packed限定符来定义指针:例如,__packed int *pi; // 指针指向一个非字对其内存地址

使用了_packed限定符限定之后,ARM编译器将产生字节存取命令(LDRB

或STRB指令)来存取内存,这样就不必考虑指针对齐问题。所生成的代码是字节存取的一个序列,或者取决于编译选项、跟变量对齐相关的移位和屏蔽。但这会导致系统性能和代码密度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使用 __packed限定的指针来存取存储器映射的外围寄存器,因为ARM编译程序可使用多个存储器存取来获取数据。因而,可能对实际存取地址附近的位置进行存取,而这些附近的位置可能对应于其它外部寄存器。当使用了位字段(Bitfield)时, ARM程序将访问整个结构体,而非指定字段。

在ARM中,通常希望字单元的地址是字对齐的(地址的低两位为0b00),半字单元的地址是半字对齐的(地址的最低为0b0).在存储访问操作中,如果存储单元的地址没有遵守上述的对齐规则,则称为非对齐(unaligned)的存储访问

操作.

1.非对齐指令的预取操作

当处理器处于ARM状态器件,如果写入到寄存器PC中的值是非字对齐的(低两位不为0b00),要么指令执行的结果不可预知,要么地址值中最低两位被忽略;

当处理器处于Thumb状态器件,如果写入到寄存器PC中的值是非半字对齐的(最低位不为0b0),要么指令执行的结果不可预知,要么的重地值中最低位被忽略.

如果系统中指定,当发生非对齐的指令预取操作时,忽略地址值中相应的位,则有存储系统实现这种”忽略”.也就是说,这时该地址值原封不动的送到存储系统.

2.非对齐的数据访问操作

对于Load/Store操作,如果是非对齐的数据访问操作,系统定义了下面3种可能的结果.

<1>执行的结果不可预知.

<2>忽略字单元地址的低两位,即访问地址为(address _and 0xffffffc)的字单元;忽略半字单元地址的最低位的值,即访问地址位(address _and

0xffffffe)的半字单元.

<3>忽略字单元地址值种的低两位的值;忽略半字单元地址的最低位的值.有存储体统实现这种”忽略”.也就是说,这时该地址值原封不动的送到存储系统.arm开发板

当发生非对齐的数据访问时,到底采用上述3种处理方法种的哪一种,是有各指令指定的.

arm指令预取和自修改代码

在ARM中允许指令预取.在CPU执行当前指令的同时,可以从存储器种预取出若干条指令,具体预取多少条指令,不同的ARM实现种有不同的数值.

预取的指令并不一定能得到执行。比如当前指令完成后,如果发生了异常中断,程序将会跳转到异常中断处理程序处执行,当前预取的指令将被抛弃.或者如果执行了跳转指令,则当前预取的指令也将被抛弃.

正如在不同的ARM嵌入式开发实现预取的指令条数可能不同,当发生程序跳转是,不同的ARM实现种采用的跳转预测算法也可能不同.

自修改代码指的是代码在执行过程种可能修改自身.对于支持指令预取的ARM系统,自修改代码可能带来潜在的问题.当指令被预取后,在该指令被执行前,如果有数据访问指令修改了位于主存种的该指令,这是被预取的指令和主存种对应的指令不同,从而可能使执行的结果发生错误.

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8027.html,/armlyn/A682353.html

字节对齐详解(x86 + ARM)

一.什么是字节对齐,为什么要对齐?

现代计算机中内存空间都是按照byte划分的,从理论上讲似乎对任何类型的变量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实际情况是在访问特定类型变量的时候经常在特定的内存地址访问,这就需要各种类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

上排列,而不是顺序的一个接一个的排放,这就是对齐。

对齐的作用和原因:各个硬件平台对存储空间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平台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只能从某些特定地址开始存取。比如有些架构的CPU在访问一个没有进行对齐的变量的时候会发生错误,那么在这种架构下编程必须保证字节对齐.其他平台可能没有这种情况,但是最常见的是如果不按照适合其平台要求对数据存放进行对齐,会在存取效率上带来损失。比如有些平台每次读都是从偶地址开始,如果一个int型(假设为32位系统)如果存放在偶地址开始的地方,那么一个读周期就可以读出这32bit,而如果存放在奇地址开始的地方,就需要2个读周期,并对两次读出的结果的高低字节进行拼凑才能得到该32bit数据。显然在读取效率上下降很多。

二.字节对齐对程序的影响:

先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吧(32bit,x86环境,gcc编译器):

设结构体如下定义:

struct A

{

int a;

char b;

short c;

};

struct B

{

char b;

int a;

short c;

};

现在已知32位机器上各种数据类型的长度如下:

char:1(有符号无符号同)

short:2(有符号无符号同)

int:4(有符号无符号同)

long:4(有符号无符号同)

float:4 double:8

那么上面两个结构大小如何呢?

结果是:

sizeof(strcut A)值为8

sizeof(struct B)的值却是12

结构体A中包含了4字节长度的int一个,1字节长度的char一个和2字节长度的short型数据一个,B也一样;按理说A,B大小应该都是7字节。

之所以出现上面的结果是因为编译器要对数据成员在空间上进行对齐。上面是按照编译器的默认设置进行对齐的结果,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编译器的这种默认对齐设置呢,当然可以.例如:

#pragma pack (2) /*指定按2字节对齐*/

struct C

{

char b;

int a;

short c;

};

#pragma pack () /*取消指定对齐,恢复缺省对齐*/

sizeof(struct C)值是8。

修改对齐值为1:

#pragma pack (1) /*指定按1字节对齐*/

struct D

{

char b;

int a;

short c;

};

#pragma pack () /*取消指定对齐,恢复缺省对齐*/

sizeof(struct D)值为7。

后面我们再讲解#pragma pack()的作用.

三.编译器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对齐的?

先让我们看四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1.数据类型自身的对齐值:

对于char型数据,其自身对齐值为1,对于short型为2,对于

int,float,double类型,其自身对齐值为4,单位字节。

2.结构体或者类的自身对齐值:其成员中自身对齐值最大的那个值。

3.指定对齐值:#pragma pack (value)时的指定对齐值value。

4.数据成员、结构体和类的有效对齐值:自身对齐值和指定对齐值中小的那个值。

有了这些值,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来讨论具体数据结构的成员和其自身的对齐方式。有效对齐值N是最终用来决定数据存放地址方式的值,最重要。有效对齐N,就是表示“对齐在N上”,也就是说该数据的”存放起始地址%N=0”.而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变量都是按定义的先后顺序来排放的。第一个数据变量的起始地址就是数据结构的起始地址。结构体的成员变量要对齐排放,结构体本身也要根据自身的有效对齐值圆整(就是结构体成员变量占用总长度需要是对结构体有效对齐值的整数倍,结合下面例子理解)。这样就不能理解上面的几个例子的值了。

例子分析:

分析例子B;

struct B

{

char b;

int a;

short c;

};

假设B从地址空间0×0000开始排放。该例子中没有定义指定对齐值,在笔者环境下,该值默认为4。第一个成员变量b的自身对齐值是1,比指定或者默认指定对齐值4小,所以其有效对齐值为1,所以其存放地址0×0000符

合0×0000%1=0.第二个成员变量a,其自身对齐值为4,所以有效对齐值也为4,所以只能存放在起始地址为0×0004到0×0007这四个连续的字节空间中,复核0×0004%4=0,且紧靠第一个变量。第三个变量c,自身对齐值为2,所以

有效对齐值也是2,可以存放在0×0008到0×0009这两个字节空间中,符合

0×0008%2=0。所以从0×0000到0×0009存放的都是B内容。再看数据结构B的自身对齐值为其变量中最大对齐值(这里是b)所以就是4,所以结构体的

有效对齐值也是4。根据结构体圆整的要求,0×0009到0×0000=10字节,(10+2)%4=0。所以0x0000A到0x000B也为结构体B所占用。故B从0×0000到0x000B共有12个字节,sizeof(struct B)=12;其实如果就这一个就来说它

已将满足字节对齐了, 因为它的起始地址是0,因此肯定是对齐的,之所以在后面补充2个字节,是因为编译器为了实现结构数组的存取效率,试想如果我们

定义了一个结构B的数组,那么第一个结构起始地址是0没有问题,但是第二

个结构呢?按照数组的定义,数组中所有元素都是紧挨着的,如果我们不把结构

的大小补充为4的整数倍,那么下一个结构的起始地址将是0x0000A,这显然

不能满足结构的地址对齐了,因此我们要把结构补充成有效对齐大小的整数倍.其实诸如:对于char型数据,其自身对齐值为1,对于short型为2,对于int,float,double类型,其自身对齐值为4,这些已有类型的自身对齐值也是基于数组考虑的,只是因为这些类型的长度已知了,所以他们的自身对齐值也

就已知了.

同理,分析上面例子C:

#pragma pack (2) /*指定按2字节对齐*/

struct C

{

char b;

int a;

short c;

};

#pragma pack () /*取消指定对齐,恢复缺省对齐*/

第一个变量b的自身对齐值为1,指定对齐值为2,所以,其有效对齐值为1,假设C从0×0000开始,那么b存放在0×0000,符合0×0000%1= 0;第二个

变量,自身对齐值为4,指定对齐值为2,所以有效对齐值为2,所以顺序存

放在0×0002、0×0003、0×0004、0×0005四个连续字节中,符合

0×0002%2=0。第三个变量c的自身对齐值为2,所以有效对齐值为2,顺序存放

在0×0006、0×0007中,符合0×0006%2=0。所以从0×0000到0×00007共八字节存放的是C的变量。又C的自身对齐值为4,所以C的有效对齐值为2。又8%2=0,C只占用0×0000到0×0007的八个字节。所以sizeof(struct C)=8.

四.如何修改编译器的默认对齐值?

1.在VC IDE中,可以这样修改:[Project]|[Settings],c/c++选项卡Category 的Code Generation选项的Struct Member Alignment中修改,默认是8字节。

2.在编码时,可以这样动态修改:#pragma pack .注意:是pragma而不是progma.

五.针对字节对齐,我们在编程中如何考虑?

如果在编程的时候要考虑节约空间的话,那么我们只需要假定结构的首地

址是0,然后各个变量按照上面的原则进行排列即可,基本的原则就是把结构中

的变量按照类型大小从小到大声明,尽量减少中间的填补空间.还有一种就是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效率,我们显示的进行填补空间进行对齐,比如:有一种使用空间换时间做法是显式的插入reserved成员:

struct A{

char a;

char reserved[3];//使用空间换时间

int b;

}

reserved成员对我们的程序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起到填补空间以达到字节对齐的目的,当然即使不加这个成员通常编译器也会给我们自动填补对齐,我们自己加上它只是起到显式的提醒作用.

六.字节对齐可能带来的隐患:

代码中关于对齐的隐患,很多是隐式的。比如在强制类型转换的时候。例如:

unsigned int i = 0×12345678;

unsigned char *p=NULL;

unsigned short *p1=NULL;

p=&i;

*p=0×00;

p1=(unsigned short *)(p+1);

*p1=0×0000;

最后两句代码,从奇数边界去访问unsignedshort型变量,显然不符合对齐的规定。

在x86上,类似的操作只会影响效率,但是在MIPS或者sparc上,可能就是一个error,因为它们要求必须字节对齐.

七.如何查找与字节对齐方面的问题:

如果出现对齐或者赋值问题首先查看

1. 编译器的big little端设置

2. 看这种体系本身是否支持非对齐访问

3. 如果支持看设置了对齐与否,如果没有则看访问时需要加某些特殊的修饰来标志其特殊访问操作。

八.相关文章:转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8027.html,/goodluckyxl/archive/2005/10/17/506827.aspx ARM下的对齐处理

from DUI0067D_ADS1_2_CompLib

3.13 type qulifiers

有部分摘自ARM编译器文档对齐部分

对齐的使用:

1.__align(num)

这个用于修改最高级别对象的字节边界。在汇编中使用LDRD或者STRD时就要用到此命令__align(8)进行修饰限制。来保证数据对象是相应对齐。这个修饰对象的命令最大是8个字节限制,可以让2字节的对象进行4字节对齐,但是不能让4字节的对象2字节对齐。

__align是存储类修改,他只修饰最高级类型对象不能用于结构或者函数对

象。

2.__packed

__packed是进行一字节对齐

1.不能对packed的对象进行对齐

2.所有对象的读写访问都进行非对齐访问

3.float及包含float的结构联合及未用__packed的对象将不能字节对齐

4.__packed对局部整形变量无影响

5.强制由unpacked对象向packed对象转化是未定义,整形指针可以合法定

义为packed。

__packed int* p; //__packed int则没有意义

6.对齐或非对齐读写访问带来问题

__packed struct STRUCT_TEST

{

char a;

int b;

char c;

} ; //定义如下结构此时b的起始地址一定是不对齐的

//在栈中访问b可能有问题,因为栈上数据肯定是对齐访问[from CL] //将下面变量定义成全局静态不在栈上

static char* p;

static struct STRUCT_TEST a;

void Main()

{

__packed int* q; //此时定义成__packed来修饰当前q指向为非对齐的数据地址下面的访问则可以

p = (char*)&a;

q = (int*)(p+1);

q = 0×87654321;

/

得到赋值的汇编指令很清楚

ldr r5,0×20001590 ; = #0×12345678

[0xe1a00005] mov r0,r5

[0xeb0000b0] bl __rt_uwrite4 //在此处调用一个写4byte的操

作函数

[0xe5c10000] strb r0,[r1,#0] //函数进行4次strb操作然后返回保证了数据正确的访问

[0xe1a02420] mov r2,r0,lsr #8

[0xe5c12001] strb r2,[r1,#1]

[0xe1a02820] mov r2,r0,lsr #16

[0xe5c12002] strb r2,[r1,#2]

[0xe1a02c20] mov r2,r0,lsr #24

[0xe5c12003] strb r2,[r1,#3]

[0xe1a0f00e] mov pc,r14

*/

/*

如果q没有加__packed修饰则汇编出来指令是这样直接会导致奇地址处访问失败

[0xe59f2018] ldr r2,0×20001594 ; = #0×87654321

[0xe5812000] str r2,[r1,#0]

*/

sizeof进行结构体大小的判断

sizeof进行结构体大小的判断 typedef struct { int a; char b; }A_t; typedef struct { int a; char b; char c; }B_t; typedef struct { char a; int b; char c; }C_t; void main() { char*a=0; cout<

2. 语法: sizeof有三种语法形式,如下: 1) sizeof( object ); // sizeof( 对象); 2) sizeof( type_name ); // sizeof( 类型); 3) sizeof object; // sizeof 对象; 5. 指针变量的sizeof 既然是来存放地址的,那么它当然等于计算机内部地址总线的宽度。所以在32位计算机中,一 个指针变量的返回值必定是4(以字节为单位),可以预计,在将来的64位系统中指针变量的sizeof结果为8。 char* pc = "abc"; int* pi; string* ps; char** ppc = &pc; void (*pf)();// 函数指针 sizeof( pc ); // 结果为4 sizeof( pi ); // 结果为4 sizeof( ps ); // 结果为4 sizeof( ppc ); // 结果为4 sizeof( pf );// 结果为4 指针变量的sizeof值与指针所指的对象没有任何关系,正是由于所有的指针变量所占内存大小相等,所以MFC消息处理函数使用两个参数WPARAM、LPARAM 就能传递各种复杂的消息结构(使用指向结构体的指针)。 6. 数组的sizeof 数组的sizeof值等于数组所占用的内存字节数,如: char a1[] = "abc"; int a2[3];

SQLSERVER2008开启远程数据库访问图解

SQL SERVER2008开启远程数据库访问图解moon.翘楚 2012-02-19 8:52 转载自zhangcheng1 最终编辑zhangcheng1 tag:sql server2008远程数据库,远程连sql,IP远程连SQL SERVER,1433端口映射 这篇文章不错,我试验了确实可以,moon.翘楚在这里再进行一下图文增补,让大家更加明白。 讲解SQL Server 2008开启远程连接 作者:blue1000出处:IT专家网论坛2010-06-23 07:00 sql server 2008默认是不允许远程连接的,sa帐户默认禁用的,如果想要在本地用SSMS连接远程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 2008,需要做两个部分的配置: sql server 2008默认是不允许远程连接的,sa帐户默认禁用的,如果想要在本地用SSMS连接远程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 2008,需要做两个部分的配置: 1,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Express(简写SSMS) 2,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简写SSCM) 有两点要注意: 1,2005的外围应用配置器在2008中换了地方 2,有些设置生效需要重启一下SQL Server step 1: 打开SSMS,用windows身份连接数据库,登录后,右键选择“属性” step 2: 左侧选择“安全性”,选中右侧的“SQL Server 和 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以启用混合登录模式 step 3: 选择“连接”,勾选“允许远程连接此服务器”,然后点“确定” step 4: 展开“安全性”->“登录名”->“sa”,右键选择“属性” step 5: 左侧选择“常规”,右侧选择“SQL Server 身份验证”,并设置密码 step 6: 选择“状态”,选中“启用”,点击“确定” step 7: 右击数据库选择“方面”

网络连接数据库

package day01;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public class JDBCConnec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注册驱动 Class.forName("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连接 Connection 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jdbc:oracle:thin:@192.168.7.134:1521:orcl", "system","tarena"); System.out.println(conn); } } NetCTOSS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 资费管理模块资费: cost/fee 主要功能: 针对资费信息的CURD(增删改查)操作. 常见的企业级应用 OSS : 运营支撑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 ERP: 企业资源规划 技术: JavaEE开发、JavaWeb开发 JavaSE JavaEE Web技术数据库 常见的软件架构体系: (1) C/S 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架构 client 需要单独安装客户端软件QQ serve 服务器端软件 优点: 客户端可以单独开发,功能和界面可以非常丰富 缺点: 软件的升级成本高 (2)B/S 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架构 是一种特殊的c/s结构 client: 浏览器Browser IE/Firefox/chrome server: 服务器Web服务器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简单、无状态的协议请求request和应答response

数据库访问技术

7.2 数据库访问技术 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时,一般可采用两种访问方式:一是登录用户直接借助DBMS 的数据操纵工具,通过图形或SQL命令接口联机访问;另外一种为程序代码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进行数据库连接验证以及数据操作。两种数据库访问方式,可以抽象为图7.5的层次结构,从中可见中间的接口组件是数据库访问的桥梁与核心,本节主要就该部分的通用接口技术(即API访问方式)部分进行介绍。 图7.5 数据库访问结构示意 根据底层数据操作模式的差异,数据库接口可简单分为:本地(Local)数据库接口和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数据库接口。 1.本地数据库接口 通过DBMS将用户数据请求转换成为简单的磁盘访问命令,并交由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系统执行;然后DBMS从文件管理系统得到数据响应并加以处理。由于DBMS数据文件组织结构的差异,本地型DBMS只能够读取特定的数据源。 2.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接口 数据处理工作分散到工作站和服务器上处理。工作站通过特定的数据库通信API,把数据访问请求传给相应的服务器的后端数据驱动程序。由于不同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机制的差异,异构数据库之间也难以实现透明通信互访。 因此,仅依靠特定DBMS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难以支撑透明的、通用的异构数据库访问。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变更或升级,需要程序员对特定API的重新学习,以及对应用程序代码的改写;而市场上DBMS产品众多,必将进一步加大系统开发人员的学习和维护压力,应用程序与数据源间的独立性难以真正实现。为此,建立更为通用的数据访问技术规范,为程序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统一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得到了数据库业界广泛认同与支持,并由此产生了众多成熟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应用技术规范。 到目前为止,主流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包括ODBC、MFC ADO、RDO、OLE DB、ADO、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8027.html,以及JDBC等通用技术标准。这些通用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降低了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维护门槛,改善了数据库系统的移植性、扩展性,极大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下面就主流数据库访问技术发展与演化进行介绍。

C 语言中 地址对齐与数据对齐

------------------------------Editor: JaceLin-----------------Date: 2014.2.7--------------------------- C语言中的地址&数据对齐 NOTE: 在单片机开发中,不论是什么样的单片机,打开官方头文件都会发现,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结构体(struct)与宏定义(define),但不论定义的字母多么长多么难懂,它们的最终映像都是一个16进制的地址。对于一个单片机初学者来说,看到这些定义往往会很头痛,因为平时基本都是用别人的头文件,很少去写自己的单片机头文件。 前几天一直在写一个freescal K60单片机DMA程序,DMA就是‘直接对寄存器存取’,顾名思义,这个程序要涉及寄存器的操作(其实所有的单片机程序都是操作寄存器,只是定义了宏不直观而已)!DMA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接触,中间就接触到了许多关于前面所说的官方给的struct与define,但是我感觉他们写的都很啰嗦过于繁琐,于是为了简化程序,我不得不弄清楚这些定义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专门去网上找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最后我得出结论,其实就是两个方面内容:地址对齐与数据对齐! 下面就让我来解读这些难懂的struct & define. 一、数据对齐(以下内容都以32bit x86/arm平台为例) 在没有#progma pack(n)参数的情况下: 例1: struct A{ char a; char b; char c; }; Sixeof(struct A) =多少? 分析:一个char 长度为1个字节,而内存单元为4个字节,以上struct A 占用内存如下图:

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技术综述

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技术综述 黄镝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200030 [摘要] 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是电子资源整合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异构数据库的特征、异构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交换技术;探讨了跨库检索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外一些有影响的跨库检索系统进行了介绍。 [关鍵词] 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数据库连接Webfeat MetaLib [分类号] G250.73 Review of Cross Searching Technique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 Huang D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Shanghai 200030 [Abstract] Cross searching technique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 is core technology of integrating electronic resource. The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 of heterogeneous database, the technology of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conne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ing. It also discussed the function of cross retrieval system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The paper has also included a survey of foreign products in cross database searching. [Keywords]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Cross database searching Database connection Webfeat MetaLib 1.引言 近几年,图书馆通过引进和自建数据库,已使电子资源的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电子文献在文献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在继续加强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开始更加关注电子资源的管理工作,整合已有的资源,将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不同用法的各种异构数据库纳入统一的检索平台,以便于用户更方便、更高效地获取信息。 2.数据库的异构特征 图书馆要整合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书目数据库(OPAC)、题录/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相关的WEB网站等。这些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由不同的信息服务公司和出版社提供、或由图书馆自建,成为各具不同特性的异构数据库,其异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据模型的异构分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4种。 2.2 数据结构不同如ORACLE与Sybase数据库物理模型异构、数据结构不同,而有些数据还是半结构或非结构的。 2.3 系统控制方式不同有集中式与分布式。 2.4 计算机平台的异构从巨、大、中、小型机到工作站、PC。 2.5 通信协议的不同有Z39.50、HTTP及非标准等。 2.6 通信结构模式的不同有主从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7 操作系统的异构有UNIX、NT、OS/2、Apache、Sun Solaris、Linux等。 2.8 网络的异构有LAN、WAN、以太总线结构与令牌环结构等。 3.异构数据库连接与存取的相关技术

用PLSQL远程连接Oracle数据库

PL/SQL Developer 远程连接Oracle数据库 1、配置服务器tnsnames.ora文件,如果本机上没有安装oracle,可以从安 装了oracle的机上拷贝一个(tnsnames.ora文件)放在指定目录下,因为我已安装oracle,所以直接配置该文件。 # tnsnames.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D:\Oracle11g\product\11.2.0\dbhome_1\network\admin\tnsnames.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LISTENER_ORCL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localhost)(PORT = 1521)) ORACLR_CONNECTION_DATA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IPC)(KEY = EXTPROC1521)) ) (CONNECT_DATA = (SID = CLRExtProc) (PRESENTATION = RO) ) ) ORCL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92.168.25.224)(PORT = 1521))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NAME = orcl) ) ) orcl为远程Oracle数据库的实例名,IP地址和端口也要配置正确。 2、配置完成后,Oracle客户端应该可以连接到远程Oracle 数据库上。

数据库系统的访问

第7章数据库系统的访问 对于那些相对独立的软件供应商而言,经常要为每一个DBMS编写一个版本的应用程序,或者为每个要访问的DBMS编写针对DBMS的代码。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都耗在了编写和维护DB的访问上,更不用说应用程序了。此时应用程序的评价标准不再是质量,而是它能否在给定的DBMS中访问数据库。 这就需要开放的数据库连接,就是人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访问不同的数据库。为此,在C/S,B/S系统中必须广泛使用访问接口技术,以隐藏各种复杂性,屏蔽各种系统之间的差异。常见的数据库访问接口的技术有固有调用、ODBC、JDBC、OLE DB、DAO、ADO、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8027.html, 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库访问等几种流行的方式。这其中以ODBC技术和JDBC技术应用最广泛,也是目前最为优秀的访问接口方式。 本章主要对几种常见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如固有调用、ODBC、JDBC、OLE DB、DAO、ADO、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8027.html,以及基于XML的数据库访问等)进行介绍。 7.1 数据库的访问接口 所谓访问接口是指分布式环境中保证操作系统、通信协议、数据库等之间进行对话、互操作的软件系统。 访问接口的作用是保证网络中各部件(软件和硬件)之间透明地连接,即隐藏网络部件的异构性,尤其保证不同网络、不同DBMS和某些访问语言的透明性,即下面三个透明性。 ⑴网络透明性:能支持所有类型的网络。 ⑵服务器透明性:不管服务器上的DBMS是何种型号(ORACLE、SYBASE、DB2等),一个好的访问接口都能通过标准的SQL语言与不同DBMS上的SQL语言连接起来。 ⑶语言透明性:客户机可用任何开发语言进行发送请求和接受回答,被调用的功能应该像语言那样也是独立的。 应用系统访问数据库的接口方式有多种,本节介绍固有调用、ODBC和JDBC。 7.1.1 固有调用 每个数据库引擎都带有自己的包含用于访问数据库的APl函数的动态链接库DLL,应用程序可利用它存取和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果应用程序直接调用这些动态链接库,就说它执行的是“固有调用”,因为该调用对于特定的数据库产品来说是“固有” (专用)的。 固有调用接口的优点是执行效率高,由于是“固有”,编程实现较简单。但它的缺点也是很严重的:不具通用性。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引擎,应用程序必须连接和调用不同的专用的动态链接库,这对于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是极不方便的。 7.1.2 ODBC ODBC是“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简称。ODBC是Microsoft 公司提出的、当前被业界广泛接受的应用程序通用编程接口(API)标准,它以X/Open和ISO/IEC的调用级接口(CLI)规范为基础,用于对数据库的访问。我们可以用如下图示来说明ODBC概念。

结构体对齐

关于 C 语言中的结构体对齐 (1)什么是字节对齐 一个变量占用 n 个字节,则该变量的起始地址必须能够被n 整除,即: 存放起始地址 % n = 0 ,对于结构体而言,这个 n 取其成员种的数据类型占空间的值最大的那个。 (2)为什么要字节对齐 内存空间是按照字节来划分的,从理论上说对内存空间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是在实际上不同架构的 CPU 为了提高访问内存的速度,就规定了对于某些类型的数据只能从特定的起始位置开始访问。这样就决定了各种数据类型只能按照相应的规则在内存空间中存放,而不能一个接一个的顺序排列。 举个例子,比如有些平台访问内存地址都从偶数地址开始,对于一个 int 型( 假设 32 位系统 ),如果从偶数地址开始的地方存放,这样一个读周期就可以读出这个 int 数据,但是如果从奇数地址开始的地址存放,就需要两个读周期,并对两次读出的结果的高低字节进行拼凑才能得到这个 int 数据,这样明显降低了读取的效率。 (3)如何进行字节对齐 每个成员按其类型的对齐参数 (通常是这个类型的大小 )和指定对齐参数 ( 不指定则取默认值 ) 中较小的一个对齐,并且结构的长度必须为所用过的所有对齐参数的整数倍 ,不够就补空字节。 这个规则有点苦涩,可以把这个规则分解一下,前半句的意思先获得对齐值后与指定对齐值进行比较 ,其中对齐值获得方式如下:

1. 数据类型的自身对齐值为:对于 char 型数据,其自身对齐值为 1 ,对于 short 型为 2 ,对于 int, long, float 类型,其自身对齐值为 4 ,对于 double 类型其自身对齐值为 8 ,单位为字节。 2. 结构体自身对齐值:其成员中自身对齐值最大的那个值。 其中指定对齐值获得方式如下: #pragma pack (value) 时的指定对齐值 value 。 未指定则取默认值。 后半句的意思是主要是针对于结构体的长度而言,因为针对数据类型的成员,它仅有一个对齐参数,其本身的长度、于这个对齐参数,即 1 倍。对于结构体而言,它可能使用了多种数据类型,那么这句话翻译成对齐规则:每个成员的起始地址 % 自身对齐值 = 0 ,如果不等于0 则先补空字节直至这个表达式成立。 换句话说,对于结构体而言,结构体在在内存的存放顺序用如下规则即可映射出来: ( 一)每个成员的起始地址 % 每个成员的自身对齐值 = 0 ,如果不等于 0 则先补空字节直至这个表达式成立; ( 二 ) 结构体的长度必须为结构体的自身对齐值的整数倍, 不够就补空字节。 举个例子: #pragmapack(8) structA{ chara; longb; }; structB{

SQL2000数据库实现远程连接

SQL 2000数据库怎么实现远程连接 SQL Server 2000无论是个人版、企业版还是标准版,只要细版本在8.00.1760以下,均不提供远程数据库连接,即使服务器端工具和客户端工具的设置均有TCP/IP设置和数据库连接属性也设置了RPC远程连接,仍然不能实现远程连接。该怎么解决呢? 解决方案如下: 首先,需要打SP4补丁,该补丁包含了以前sp1、2、3的补丁,安装此补丁后一般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再进行远程连接就可以了,如再企业管理器可远程注册服务器、查询分析可连接远程服务器、ODBC可连接远程服务器。 要点: 1.确认服务器端SQL服务端口号是否为:1433 2.如果不是1433,配置客户端 3.建立服务器端登录帐号,确保角色及管理数据库 一、查看服务器端情况 1. 看ping 服务器IP能否ping通。 这个实际上是看和远程sql server 服务器的物理连接是否存在。如果不行,请检查网络,查看配置,当然得确保远程sql server 服务器的IP拼写正确。 2. 在Dos或命令行下输入telnet 服务器IP 端口,看能否连通。 如telnet 202.114.100.100 1433 通常端口值是1433,因为1433是sql server 的对于Tcp/IP的默认侦听端口。如果有问题,通常这一步会出问题。通常的提示是“……无法打开连接,连接失败"。 如果这一步有问题,应该检查以下选项。 1) 检查远程服务器是否启动了sql server 服务。如果没有,则启动。 2) 检查sql server服务器端有没启用Tcp/IP协议,因为远程连接(通过因特网)需要靠这个协议。检查方法是,在服务器上打开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看启用的协议里是否有tcp/ip协议,如果没有,则启用它。 3) 检查服务器的tcp/ip端口是否配置为1433端口。仍然在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里查看启用协议里面的tcp/ip的属性,确保默认端口为1433,并且隐藏服务器复选框没有勾上。 事实上,如果默认端口被修改,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客户端做telnet测试时,写服务器端口号时必须与服务器配置的端口号保持一致。如果隐藏sql server服务器复选框被勾选,则意味着客户端无法通过枚举服务器来看到这台服务器,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不影响连接,但是Tcp/ip协议的默认端口将被隐式修改为2433,在客户端连接时必须作相应的改变(具体方式见二:设置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

c++中关于结构体长度的计算问题

[C++]字节对齐与结构体大小 [C++] 2010-09-24 21:40:26 阅读17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说明: 结构体的sizeof值,并不是简单的将其中各元素所占字节相加,而是要考虑到存储空间的字节对齐问题。这些问题在平时编程的时候也确实不怎么用到,但在一些笔试面试题目中出是常常出现,对sizeof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中总结,这篇文章我们只总结结构体的sizeof,报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终于完成了总结,也算是小有收获,拿出来于大家分享,如果有什么错误或者没有理解透的地方还望能得到提点,也不至于误导他人。 一、解释 现代计算机中内存空间都是按照byte划分的,从理论上讲似乎对任何类型的变量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实际情况是在访问特定类型变量的时候经常在特定的内存地址访问,这就需要各种类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上排列,而不是顺序的一个接一个的排放,这就是对齐。 各个硬件平台对存储空间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平台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只能从某些特定地址开始存取。比如

有些架构的CPU在访问一个没有进行对齐的变量的时候会发生错误,那么在这种架构下编程必须保证字节对齐.其他平台可能没有这种情况,但是最常见的是如果不按照适合其平台要求对数据存放进行对齐,会在存取效率上带来损失。比如有些平台每次读都是从偶地址开始,如果一个int 型(假设为32位系统)如果存放在偶地址开始的地方,那么一个读周期就可以读出这32bit,而如果存放在奇地址开始的地方,就需要2个读周期,并对两次读出的结果的高低字节进行拼凑才能得到该32bit数据。 二、准则 其实字节对齐的细节和具体编译器实现相关,但一般而言,满足三个准则: 1. 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能够被其最宽基本类型成员的大小所整除; 2. 结构体每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都是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成员之间加上填充字节; 3. 结构体的总大小为结构体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最末一个成员之后加上填充字节。 三、基本概念

异构数据库透明访问的研究与实现

第32卷 第3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 32 No 3 2010年8月Journal of H 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 ience Ed ition)Aug.2010 文章编号:1674-0262(2010)03-0060-03 异构数据库透明访问的研究与实现 王洪辉,张振友,路翠芳 (河北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关键词:异构数据库;EJB;XML;B/S 摘 要:研究了在I n ter net环境下,基于XML技术的异构数据库系统的联合使用,为企事业单 位的信息交换、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提供一个对多数据库系统访问的应用平台。该系统使用 J AVA组件技术中的Enterprise Java B ean组件实现MVC模式的模型,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可 靠性、界面友好和易扩充性等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11 1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随着W eb与异构数据库的结合及Inter net在全球的迅速普及,以异构数据库互用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互用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包括工业、商业、国防等的各个领域。异构数据库系统是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异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 1 X M L 1 1 XM L简介 X M L[1]是由W3C(W o rl d W ide W eb Consorti u m)开发的可扩展标示语言,它将SG M L的丰富功能与HT-M L的易用性结合到W eb的应用中,以一种开放的、自我描述的方式定义了数据结构。在描述数据内容的同时能突出对结构的描述,从而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它的特点是简单、开放、可扩充性。作为一种标示语言,XML标准是由W3C组织推出的一系列规范组成的,它主要包括XML、可扩展样式表语言(Ex tensible S tyle Sheet Language)、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 ent Ob ject M ode)以及文档类型定义DTD(Docum ent Type Definiti o n)等。 1 2 XM L的特点 X M L的主要技术特点: (1)XML是一种元标记语言,与HT M L不同,XML不是一种具体的标记语言,它没有固定的标记符号; (2)XML数据的自描述性。是指XML中的语义标识,一方面限定了元素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元素的含义,在XML搜索结果中,由标识就可以知道内容的含义,这使得搜索结果更有意义; (3)XML的核心是数据。一般来说一个文档里,都具有文档数据、文档结构、文档样式三个要素。而对于X M L文档来说,数据是其核心 在XM I中将样式与内容是分开处理的。 收稿日期:2009-10-10

Labview中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

摘要:介绍了在Labview中应用ADO技术访问本地和远程数据库的方案。对在局域网中以网络 共享方式访问远程Access数据库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开发的一个实例。关 键词:LabviewADO远程数据库引言Labview是美国NI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其主 要用于数据采集、仪器控制、过程监控等领域。Labview具有丰富的采集与分析函数库,在Labview环境下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发监控系统软件。现代监控系统一般构建于局域网内,且 摘要:介绍了在Labview中应用ADO技术访问本地和远程数据库的方案。对在局域网中以网络共享方式访问远程Access数据库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给出了应用 该方法开发的一个实例。 关键词:Labview ADO 远程数据库 引言 Labview 是美国NI公司开发的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其主要用于数据采集、仪器控制、过程监控等领域。Labview具有丰富的采集与分析函数库,在Labview 环境下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发监控系统软件。现代监控系统一般构建于局域网内,且监控系统自身也是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访问本地或远程数据库。Labview开发版中并没有提供直接与通用数据库接口的工具,但可以 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购买NI公司开发的附加软件工具包;利用其它语言如VC++编写DLL访问数据库;利用ADO控件访问数据库。[1]Labview支持Activex控件,与其它方法相比基于ADO技术构建本地或远程数据库访问接口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又经济 的方法。 1 ADO技术简介 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Microsot为OLE DB设计的应用层接口,它为一致的数据访问接口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而不局限于单一的数据源。ADO接口编程模型中包括连接(connection)、命令(command)、参数(parameter)、 记录集(recordset)、字段(field)、错误(error)、属性(property)、集合(collection)、事件(event)等元素。其中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是三个主体对象,parameters、fields、errors、properties、是四个集合对象。ADO的一般操作方式为:1 连接到数据源;2 指定访问数据源的命令;3 执行命令;4 将命令执行后产生的结果保存在缓存中;5 更新数据源。ADO接口继承了OLE DB的高速性,可以高速访 问本地或远程的数据源。 2在Labview 中使用ADO接口 在Labview 中使用ADO接口访问数据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建立ADO控件;连接到数据源;生成SQL命令;执行命令;关闭连接。具体步骤如图1 所示。 2.1建立ADO控件 在前面板控件模板中选择Activex子模板单击Automation Refnum项,右键单击Select Activex Class的Browse从类型库中选择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2.7 library Version 2.7,之后可以向框图程序中加 入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等对象。 2.2连接到数据源 首先在Diagram中单击鼠标右键,从Function模板选择communication 子模板,从中选择Activex项的Automation Open 与ADODB_Connection相连即 可打开连接。接着同样从communication子模板的Activex项中选择 Invoke node (方法节点)并与Automation Open 相连,在其上单击右键选择methods项的Open方法即出现图1中所示的节点。其中“Open”表示该节点为打开“连接对象”,“ConnectionString”是连接到数据源的字符串,“UserID”和“Password”

sqlHelp数据库操作类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Specialized;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 namespace LiTianPing.SQLServerDAL //可以修改成实际项目的命名空间名称 { ///

/// Copyright (C) 2004-2008 LiTianPing /// 数据访问基础类(基于SQLServer) /// 用户可以修改满足自己项目的需要。 /// public abstract class DbHelperSQL {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web.config来配置) // protected static string connectionString = ConfigurationSettings.AppSettings["ConnectionString"]; public DbHelperSQL() { } #region 公用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D(string FieldName,string TableName) { string strsql = "select max(" + FieldName + ")+1 from " + TableName; object obj = GetSingle(strsql); if (obj == null)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int.Parse(obj.ToString()); } } public static bool Exists(string strSql, params SqlParameter[] cmdParms) { object obj = GetSingle(strSql, cmdParms); int cmdresult;

结构体对齐方式

结构体对齐方式 结构体(struct)的sizeof值,并不是简单的将其中各元素所占字节相加,而是要考虑到存储空间的字节对齐问题。先看下面定义的两个结构体. struct { char a; short b; char c; }S1; struct { char a; char b; short c; }S2; 分别用程序测试得出sizeof(S1)=6 , sizeof(S2)=4 可见,虽然两个结构体所含的元素相同,但因为其中存放的元素类型顺序不一样,所占字节也出现差异。这就是字节对齐原因。通过字节对齐,有助于加快计算机的取数速度,否则就得多花指令周期。 字节对齐原则: 结构体默认的字节对齐一般满足三个准则: 1) 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能够被其最宽基本类型成员的大小所整除; 2) 结构体每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offset)都是成员自身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成员之间加上填充字节(internal adding); 3) 结构体的总大小为结构体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最末一个成员之后加上填充字节(trailing padding)。 通过这三个原则,就不难理解上面两个struct的差异了. 对于struct S1, 为了使short变量满足字节对其准则(2), 即其存储位置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offset是自身大小(short占2个字节)的整数倍,必须在字节a后面填充一个字节以对齐;再由准则(3),为了满足结构体总大小为short大小的整数倍,必须再在c后面填充一个字节。对于struct S2, 却不必如上所述的填充字节,因为其直接顺序存储已经满足对齐准则。 如果将上面两个结构体中的short都改为int(占4个字节), 那么会怎么样呢?程序得出sizeof(S1)=12, sizeof(S2)=8 利用上面的准则,也不难计算得出这样的结果。S1中在a后面填充3个字节、在c后面填充3个字节,这样一共12个字节;S2中在a、b顺序存储之后填充两个字节用以对其,这样一共就8个字节。 当然,在某些时候也可以设置字节对齐方式。这就需要使用 #pragma pack 。 #pragma pack(push) //压栈保存 #pragma pack(1)// 设置1字节对齐 struct { char a; short b; char c; }S1; #pragma pack(pop) // 恢复先前设置 如上所示,将对其方式设为1字节对齐,那么S1就不填充字节,sizeof为各元素所占字节之和即4。这一点在从外部2进制文件中读入struct大小的数据到struct中,是很有用的。 另外,还有如下的一种方式:

C语言内存对齐

解析C语言结构体对齐(内存对齐问题) C语言结构体对齐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基本上是面试题的必考题。内容虽然很基础,但一不小心就会弄错。写出一个struct,然后sizeof,你会不会经常对结果感到奇怪?sizeof的结果往往都比你声明的变量总长度要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开始学的时候,也被此类问题困扰很久。其实相关的文章很多,感觉说清楚的不多。结构体到底怎样对齐? 有人给对齐原则做过总结,具体在哪里看到现在已记不起来,这里引用一下前人的经验(在没有#pragma pack宏的情况下): 原则1、数据成员对齐规则:结构(struct或联合union)的数据成员,第一个数据成员放在offset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成员存储的起始位置要从该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开始(比如int在32位机为4字节,则要从4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 原则2、结构体作为成员:如果一个结构里有某些结构体成员,则结构体成员要从其内部最大元素大小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struct a里存有struct b,b里有char,int,double等元素,那b应该从8的整数倍开始存储。) 原则3、收尾工作:结构体的总大小,也就是sizeof的结果,必须是其内部最大成员的整数倍,不足的要补齐。 这三个原则具体怎样理解呢?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例1:struct { short a1; short a2; short a3; }A; struct{ long a1; short a2; }B; sizeof(A) = 6; 这个很好理解,三个short都为2。 sizeof(B) = 8; 这个比是不是比预想的大2个字节?long为4,short为2,整个为8,因为原则3。 例2:struct A{ int a; char b; short c; }; struct B{ char b; int a; short c; }; sizeof(A) = 8; int为4,char为1,short为2,这里用到了原则1和原则3。 sizeof(B) = 12; 是否超出预想范围?char为1,int为4,short为2,怎么会是12?还是原则1和原则3。

远程访问数据库

远程访问数据库 对于oracle数据库,可以通过建立dblink的方式,在一个数据库中访问获取另一个数据库的数据,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建立DATABASE LINK: 在本机数据库中执行如下语句: 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ERPDATABASE–远程数据库连接名 Connectto apps identifiedby apps Using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ADDRESS = (PROTOCOL = TCP) (HOST = 192.168.0.100) (PORT = 1521) ) ) (CONNECT_DATA = (SERVICE_NAME = ERPTEST) ) ) ' ; 蓝色部分可以从数据库安装目录\product\10.2.0\db_1\network\ADMIN的路径下找到,拷贝tnsnames.ora文件中的对应信息。 以上连接信息可以用oracle客户端的Net Manager工具生成:

2.查看数据 成功之后,可以在本机数据库中查看ERPTEST数据库的数据: 其中需要注意的有: 1)ygfm为数据库用户名,因为dblink的连接信息中使用的apps用户是数据库dba,所以可以方位ygfm的数据,这里要注意的是apps需要有ygfm的访问权限。 2)注意需要使用’ @ERPDATABASE’标识远程数据库。 3.建立同义词 可以建立同义词减少输入: 执行以下语句: Create synonym ygfm_analyse_base for ygfm.ygfm_analyse_base@ERPDATABASE; 查询: select * from ygfm_analyse_base;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建立的DATABASE LINK 不同于tnsnames.ora文件中的连接信息,这里是在数据库中保存连接信息,而tnsnames.ora文件中的连接信息是在数据库层面之上的。

C语言结构体对齐

C语言结构体对齐 C语言结构体对齐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基本上是面试题的必考题。内容虽然很基础,但一不小心就会弄错。写出一个struct,然后sizeof,你会不会经常对结果感到奇怪?sizeof的结果往往都比你声明的变量总长度要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开始学的时候,也被此类问题困扰很久。其实相关的文章很多,感觉说清楚的不多。结构体到底怎样对齐? 有人给对齐原则做过总结,具体在哪里看到现在已记不起来,这里引用一下前人的经验(在没有#pragma pack宏的情况下): 原则1、数据成员对齐规则:结构(struct或联合union)的数据成员,第一个数据成员放在offset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成员存储的起始位置要从该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开始(比如int在32位机为4字节,则要从4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 原则2、结构体作为成员:如果一个结构里有某些结构体成员,则结构体成员要从其内部最大元素大小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struct a里存有struct b,b 里有char,int,double等元素,那b应该从8的整数倍开始存储。) 原则3、收尾工作:结构体的总大小,也就是sizeof的结果,必须是其内部最大成员的整数倍,不足的要补齐。 这三个原则具体怎样理解呢?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例1:struct { short a1; short a2; short a3; }A; struct{ long a1; short a2; }B; sizeof(A) = 6; 这个很好理解,三个short都为2。 sizeof(B) = 8; 这个比是不是比预想的大2个字节?long为4,short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