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诱生干扰素的中药的研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严重,而中药的抗病毒效果,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药防制病毒性疾病的一个主要作用,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来发挥作用的。
多年来,中药免疫药理学在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吸取现代免疫药理学知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愈来愈多的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尤其是补虚类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多糖形式存在。多糖是三类最基本的生命物质(糖、蛋白质和核酸)和结构物质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包括人参多糖、党参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淫羊藿多糖、女贞子多糖、地黄多糖以及灵芝多糖等在内的数十种补虚药多糖成分被全面地、深入地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其对免疫系统的促进或者调节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证明,这些补虚药多糖成分分别或同时具有激活或调节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抗体水平以增强或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病毒、诱导干扰素产生的作用。以后又陆续发现清热解毒类中药、祛风解表类中药之中的一些药物可以提高免疫力,从而提高了其抗病毒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可诱导产生干扰素的中药,以供同行参考,希望能在新药研究和应用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补虚类中药是中药中以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治疗各种虚证为主要功效和应用的一类药物。现已发现,大凡虚证都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而大多数补虚药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这些药物都能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NK细胞活性以及特异抗体生成,有的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1.人参 可以促进天然杀伤细胞(NKC)-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2)调节网络的活动,人参花皂甙在体外可促进小鼠脾然杀伤细胞活性,并可与分裂原协同诱生干扰素和白介素-2,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人参煎剂在体内可显著提高小鼠脾然杀伤细胞活性,在末用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培养中,人参可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人参浓度从0.25毫克/毫升~0.20毫克/毫升间,随人参浓度的增加,干扰素的产生也增加,最高达对照组的181%,但浓度继续增加并无明显作用。国外也有报道证实人参能提高小鼠天然杀伤细胞活性和干扰素的产生。
2.西洋参 体外免疫效应表现在:能协同刀豆蛋白A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协同刀豆蛋白A产生干扰素及白介素-2,增强小鼠天然杀伤细胞活性。
3.刺五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180和急性粒单系白血病细胞系S7811,经刺五加多糖刺激后产生的干扰素效价可达24000~48

000万单位/毫升,比常规对照组提高5~10倍。刺五加甙B、D和E也有促进干扰素诱生的作用,用药组干扰素效价比对照组高10~20倍。
4.绞股蓝 绞股蓝总甙10~40毫升/升及50~200毫克/千克在体内、体外均可明显提高刀豆蛋白A诱导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水平,绞股蓝总皂甙10~80毫克/升及50~100毫克/千克在高刀豆蛋白A协同下在体内、体外均可明显提高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低下的γ-干扰素水平。绞股蓝总皂甙在体外能刺激大鼠脾细胞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2。
5.黄芪 将黄芪煎液加入培养的小鼠脾细胞中,能诱生γ-干扰素。但也有研究认为,黄芪本身并不直接刺激小鼠产生干扰素,而是促进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在临床研究中也有类似报道,另外,黄芪还能提高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
黄芪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病毒引起的机体或细胞病变有治疗或抑制作用。但是,对黄芪的抗病毒感染的机制尚未阐明,多数人认为,黄芪对病毒并无直接灭活作用,但能抑制已感染细胞的病毒复制,这可能与其能诱生或促诱生干扰素有关。但有报道称黄芪多糖防制病毒感染时血清未检测到干扰素,因此认为黄芪多糖抗病毒的作用和干扰素关系不大。
谢麟等报道黄芪多糖能使动物体诱生内源性干扰素,作用于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蛋白合成,从而产生抗病毒感染的作用,用于防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
6.甘草 在体外观察到一定浓度的甘草多糖可促进脾细胞产生γ-干扰素,其效价较单独用刀豆蛋白A高3.8倍;甘草多糖亦可促进植物血凝素诱生人全血γ-干扰素的产生,其效价较单用植物血凝素诱生高6.5~13倍;对人单个核细胞诱生γ-干扰素,其效价较植物血凝素诱生者高4.9倍,且可促进鸡新城疫病毒(NDV)诱生人全血α-干扰素.其效价较单用NDV生者高12.4倍。
7.灵芝从灵芝多糖和树舌多糖抑瘤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均可增强机体内NK细胞活性,从而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促进TH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等途径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8.白芍 白芍虽然不能直接诱生干扰素,但可以促进鸡新城疫病毒 (NDV)和刀豆蛋白A诱导人脐血白细胞产生干扰素(IFN-α、IFN-γ),提高干扰素效价1~2倍,白芍总甙比白芍水煎液诱生作用强,诱生的最适浓度,前者为0.1~1毫克/升,后者为10毫克/升。
9.天花粉 为葫芦科括楼属植物括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入药用其块根。天花粉提取物在体内能促进干扰素产生。
10.香蕈香菇多糖可以增加细胞介素-l、细胞介素-3、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及干扰素的产生。
11.菜豆 为豆科菜豆属植物菜豆(四季豆)Phaseolus unlgaris L.,入药用其种仁,含植物血球凝集素,为高分子糖蛋白。丹参素和大黄素分别能协同刀豆蛋白A激活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
12.淫羊藿 淫羊藿能使小鼠外周白细胞增加,促进T细胞增殖反应,可提高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诱导抑制性T细胞(TS细胞)的产生,降低抗体生成水平。淫羊藿对B淋巴细胞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淫羊藿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给小鼠注射淫羊藿多糖100毫克/千克,还可以诱生干扰素。

二、清热解毒类中药

清热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研究证明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抑制对机体不利的免疫反应。如黄芩、金银花、青蒿、天花粉等,可明显抑制超敏反应,有的还能诱生干扰素。
1.黄芩能诱生干扰素和促诱生白细胞介素-2,对肿瘤坏死因子的诱生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气雾剂与注射剂均能增强人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生成α-干扰素能力。
3.青蒿 用青蒿琥酯50毫克/千克用静脉一次注入小鼠体内,2小时或24小时后采取血清测定干扰素含量,发现青蒿琥酯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诱生的最适剂量为40~60毫克/千克;诱生时间呈现药后2小时及24小时两个高峰,所诱生的是一种耐酸、不耐热的干扰素。
4.紫锥菊 学名:Echinacea purpurea Moench,亦名紫锥花、紫松果菊,紫锥菊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菊苣酸、松果菊甙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紫錐菊作为免疫增强剂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及杀虫、消炎的作用,其中菊苣酸和多聚糖有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多聚糖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干扰素的释放,紫锥菊能提高非特异性T细胞的活性。

三、祛风解表类中药

1.苏叶 苏叶水提液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从苏叶和茎中制取的干扰素诱导剂在家兔和兔的脾、骨髓和淋巴结悬液的实验中均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2.白芷 白芷水提物稀释1000倍,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
3.蝉蜕 蝉蜕提取液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1.海藻 褐藻糖胶(Fucoidan,FCD)在体外可诱导白细胞介素-1和γ-干扰素的产生,在脾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褐藻糖胶,结果发现15~120纳克/毫升浓度范围内均可诱生干扰素,以60纳克/毫升诱生率最强。
2.商陆 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在体外能刺激人脾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0.1~10μmol/L P物质对美洲商陆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γ-干扰素有显著增加作用,而生长抑制素在这方面有相反于P物质的作用。
3.

唐古特莨菪 用体外诱生干扰素技术发现莨菪类药在试管内可以诱生一定数量的干扰素。

1.丹参 丹参素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α肿瘤坏死因子,但所产生的量显著低于由内毒素诱导所产生的量。丹参素能协同植物血凝素激活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及γ-干扰素。
2.牛膝从中药牛膝中分离得到的牛膝多糖是一种小分子量多糖化合物,药效学研究表明,牛膝多糖具有显著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它能升高血清溶血素和脾脏内抗体形成细胞数,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

中药复方制剂的二次开发是当前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主流,人们已经认识到选择多种具有不同药理作用的中草药组成中药复方制剂,可以获得药效互补、疗效增强,且各药的单剂量与不良作用减少的优点,在实际使用上更具有优势。
1.南京农业大学胡元亮等为了研究复方蜂胶黄酮——淫羊藿多糖(PF-EPS)和人参皂苷——黄芪多糖(GS-APS)其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 mRNA表达的影响 ,阐明2个复方中药成分增强免疫的机理,利用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了一对γ-干扰素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刀豆蛋白A刺激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片段约为510bp的γ-干扰素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酶切鉴定和测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了复方中药成分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方1和方2的3个剂量均能提高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 mRNA的表达,其中以方1中剂量最好。提示复方中药成分能促进γ-干扰素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增强免疫的机理之一。
2.山田阳成(日本北里研究所)研究认为十全大补汤在临床上对免疫系统有药效作用,可能有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经研究和探讨十全大补汤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说明,十全大补汤对脾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有增强作用,提示对细胞性免疫和体液性免疫有促进作用,但对免疫平衡的变化影响不大。
3.郑继方等报道了中药复方禽瘟王能显著增强小鼠白细胞介素-2的活力,增强NH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干扰素的效价水平,进一步调节T细胞与B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使免疫系统适当、有效地发挥其防御、自稳和监视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抗病的目的。
4.小柴胡冲剂是源于《伤寒论》的处方,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

枣、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解毒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免疫调节研究证实对乙肝治疗有效。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主任医师撰文指出,小柴胡汤可增强产生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2;虽抑制白细胞介素-3的产生,但可增强其感受性,并呈浓度依赖性;还增强通过B细胞增殖与抗体产生系统有关的白细胞介素-4,以及最终诱导B细胞抗体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具有增强抗体产生的作用;既可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性,又可激活辅助性T细胞活性。由于小柴胡汤能促进生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所以有诱导γ-干扰素的作用。γ-干扰素不仅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增强天然杀伤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的活性,因而使用干扰素及其诱导剂可以破坏感染的肝细胞,排除乙肝病毒。
5.任现志等观察到清肺口服液(炙麻黄,杏仁,生石膏,葶苈子,丹参等)在小鼠体内具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诱生时间在24小时达到高峰,效价最高为128. 0U/ml,并证明其符合γ-干扰素的性质。
因此说明,利用中草药诱生干扰素,对防制畜禽等动物疾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希望兽医界的有识之士,在大量筛选的基础上在分子药物学的范畴里,深入研究,尽早尽快研制出无毒、有效、实用、便宜的新药来,在兽医临床上应用。
附注:P物质(Substance P)(又称作 protachyinin 1precursor neuropeptide gamma;SP;NKA;PPT,)是脑组织及消化道中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肽。由1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胃肠道中肌肉收缩的有力促进剂,亦为强血管扩张剂。分子量为1.4 kDa。P物质是一种脑肠肽,亦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神经肽,属于速激肽家族成员,它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疼痛、免疫、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SP与其它的递质或调质类似,能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受体,速激肽家族有NK1、NK2、NK3三种受体,都能与SP结合,其中NK1与SP的结合能力最强而被称为SP受体。












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严重,而中药的抗病毒效果,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药防制病毒性疾病的一个主要作用,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来发挥作用的。
多年来,中药免疫药理学在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吸取现代免疫药理学知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愈来愈多的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尤其是补虚类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多糖形式存在。多糖是三类最基本的生命物质(糖、蛋白质和核酸)和结构物质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包括人参多糖、党参多糖、枸杞多糖、黄芪多糖、

刺五加多糖、淫羊藿多糖、女贞子多糖、地黄多糖以及灵芝多糖等在内的数十种补虚药多糖成分被全面地、深入地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其对免疫系统的促进或者调节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证明,这些补虚药多糖成分分别或同时具有激活或调节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抗体水平以增强或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病毒、诱导干扰素产生的作用。以后又陆续发现清热解毒类中药、祛风解表类中药之中的一些药物可以提高免疫力,从而提高了其抗病毒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可诱导产生干扰素的中药,以供同行参考,希望能在新药研究和应用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补虚类中药

补虚类中药是中药中以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治疗各种虚证为主要功效和应用的一类药物。现已发现,大凡虚证都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而大多数补虚药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这些药物都能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NK细胞活性以及特异抗体生成,有的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1.人参 可以促进天然杀伤细胞(NKC)-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2)调节网络的活动,人参花皂甙在体外可促进小鼠脾然杀伤细胞活性,并可与分裂原协同诱生干扰素和白介素-2,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人参煎剂在体内可显著提高小鼠脾然杀伤细胞活性,在末用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培养中,人参可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人参浓度从0.25毫克/毫升~0.20毫克/毫升间,随人参浓度的增加,干扰素的产生也增加,最高达对照组的181%,但浓度继续增加并无明显作用。国外也有报道证实人参能提高小鼠天然杀伤细胞活性和干扰素的产生。
2.西洋参 体外免疫效应表现在:能协同刀豆蛋白A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协同刀豆蛋白A产生干扰素及白介素-2,增强小鼠天然杀伤细胞活性。
3.刺五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180和急性粒单系白血病细胞系S7811,经刺五加多糖刺激后产生的干扰素效价可达24000~48000万单位/毫升,比常规对照组提高5~10倍。刺五加甙B、D和E也有促进干扰素诱生的作用,用药组干扰素效价比对照组高10~20倍。
4.绞股蓝 绞股蓝总甙10~40毫升/升及50~200毫克/千克在体内、体外均可明显提高刀豆蛋白A诱导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水平,绞股蓝总皂甙10~80毫克/升及50~100毫克/千克在高刀豆蛋白A协同下在体内、体外均可明显提高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低下的γ-干扰素水平。绞股蓝总皂甙在体外能刺激大鼠脾细胞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2。
5.黄芪

将黄芪煎液加入培养的小鼠脾细胞中,能诱生γ-干扰素。但也有研究认为,黄芪本身并不直接刺激小鼠产生干扰素,而是促进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在临床研究中也有类似报道,另外,黄芪还能提高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
黄芪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病毒引起的机体或细胞病变有治疗或抑制作用。但是,对黄芪的抗病毒感染的机制尚未阐明,多数人认为,黄芪对病毒并无直接灭活作用,但能抑制已感染细胞的病毒复制,这可能与其能诱生或促诱生干扰素有关。但有报道称黄芪多糖防制病毒感染时血清未检测到干扰素,因此认为黄芪多糖抗病毒的作用和干扰素关系不大。
谢麟等报道黄芪多糖能使动物体诱生内源性干扰素,作用于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蛋白合成,从而产生抗病毒感染的作用,用于防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
6.甘草 在体外观察到一定浓度的甘草多糖可促进脾细胞产生γ-干扰素,其效价较单独用刀豆蛋白A高3.8倍;甘草多糖亦可促进植物血凝素诱生人全血γ-干扰素的产生,其效价较单用植物血凝素诱生高6.5~13倍;对人单个核细胞诱生γ-干扰素,其效价较植物血凝素诱生者高4.9倍,且可促进鸡新城疫病毒(NDV)诱生人全血α-干扰素.其效价较单用NDV生者高12.4倍。
7.灵芝从灵芝多糖和树舌多糖抑瘤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均可增强机体内NK细胞活性,从而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促进TH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等途径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8.白芍 白芍虽然不能直接诱生干扰素,但可以促进鸡新城疫病毒 (NDV)和刀豆蛋白A诱导人脐血白细胞产生干扰素(IFN-α、IFN-γ),提高干扰素效价1~2倍,白芍总甙比白芍水煎液诱生作用强,诱生的最适浓度,前者为0.1~1毫克/升,后者为10毫克/升。
9.天花粉 为葫芦科括楼属植物括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入药用其块根。天花粉提取物在体内能促进干扰素产生。
10.香蕈香菇多糖可以增加细胞介素-l、细胞介素-3、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的产生。
11.菜豆 为豆科菜豆属植物菜豆(四季豆)Phaseolus unlgaris L.,入药用其种仁,含植物血球凝集素,为高分子糖蛋白。丹参素和大黄素分别能协同刀豆蛋白A激活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
12.淫羊藿 淫羊藿能使小鼠外周白细胞增加,促进T细胞增殖反应,可提高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诱导抑制性T细胞(TS细胞)的产生,降低抗体生成水平。淫羊藿对B淋巴细胞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

。淫羊藿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给小鼠注射淫羊藿多糖100毫克/千克,还可以诱生干扰素。

二、清热解毒类中药

清热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研究证明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抑制对机体不利的免疫反应。如黄芩、金银花、青蒿、天花粉等,可明显抑制超敏反应,有的还能诱生干扰素。
1.黄芩能诱生干扰素和促诱生白细胞介素-2,对肿瘤坏死因子的诱生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气雾剂与注射剂均能增强人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生成α-干扰素能力。
3.青蒿 用青蒿琥酯50毫克/千克用静脉一次注入小鼠体内,2小时或24小时后采取血清测定干扰素含量,发现青蒿琥酯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诱生的最适剂量为40~60毫克/千克;诱生时间呈现药后2小时及24小时两个高峰,所诱生的是一种耐酸、不耐热的干扰素。
4.紫锥菊 学名:Echinacea purpurea Moench,亦名紫锥花、紫松果菊,紫锥菊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菊苣酸、松果菊甙和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紫錐菊作为免疫增强剂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及杀虫、消炎的作用,其中菊苣酸和多聚糖有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多聚糖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干扰素的释放,紫锥菊能提高非特异性T细胞的活性。

三、祛风解表类中药

1.苏叶 苏叶水提液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从苏叶和茎中制取的干扰素诱导剂在家兔和兔的脾、骨髓和淋巴结悬液的实验中均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2.白芷 白芷水提物稀释1000倍,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
3.蝉蜕 蝉蜕提取液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四、祛痰平喘类药

1.海藻 褐藻糖胶(Fucoidan,FCD)在体外可诱导白细胞介素-1和γ-干扰素的产生,在脾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褐藻糖胶,结果发现15~120纳克/毫升浓度范围内均可诱生干扰素,以60纳克/毫升诱生率最强。
2.商陆 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在体外能刺激人脾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0.1~10μmol/L P物质对美洲商陆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γ-干扰素有显著增加作用,而生长抑制素在这方面有相反于P物质的作用。
3.唐古特莨菪 用体外诱生干扰素技术发现莨菪类药在试管内可以诱生一定数量的干扰素。

五、理血类药

1.丹参 丹参素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α肿瘤坏死因子,但所产生的量显著低于由内毒素诱导所产生的量。丹参素能协同植物血凝素激活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及γ-干扰素。

2.牛膝从中药牛膝中分离得到的牛膝多糖是一种小分子量多糖化合物,药效学研究表明,牛膝多糖具有显著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它能升高血清溶血素和脾脏内抗体形成细胞数,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

六、中药复方制剂

中药复方制剂的二次开发是当前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主流,人们已经认识到选择多种具有不同药理作用的中草药组成中药复方制剂,可以获得药效互补、疗效增强,且各药的单剂量与不良作用减少的优点,在实际使用上更具有优势。
1.南京农业大学胡元亮等为了研究复方蜂胶黄酮——淫羊藿多糖(PF-EPS)和人参皂苷——黄芪多糖(GS-APS)其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 mRNA表达的影响 ,阐明2个复方中药成分增强免疫的机理,利用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了一对γ-干扰素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刀豆蛋白A刺激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片段约为510bp的γ-干扰素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酶切鉴定和测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了复方中药成分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方1和方2的3个剂量均能提高淋巴细胞中γ-干扰素 mRNA的表达,其中以方1中剂量最好。提示复方中药成分能促进γ-干扰素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增强免疫的机理之一。
2.山田阳成(日本北里研究所)研究认为十全大补汤在临床上对免疫系统有药效作用,可能有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经研究和探讨十全大补汤对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说明,十全大补汤对脾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有增强作用,提示对细胞性免疫和体液性免疫有促进作用,但对免疫平衡的变化影响不大。
3.郑继方等报道了中药复方禽瘟王能显著增强小鼠白细胞介素-2的活力,增强NH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干扰素的效价水平,进一步调节T细胞与B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使免疫系统适当、有效地发挥其防御、自稳和监视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抗病的目的。
4.小柴胡冲剂是源于《伤寒论》的处方,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解毒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免疫调节研究证实对乙肝治疗有效。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主任医师撰文指出,小柴胡汤可增强产生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2;虽抑制白细胞介素-3的产生,但可增强其感受性,并呈浓度依赖性;还增强通过B细

胞增殖与抗体产生系统有关的白细胞介素-4,以及最终诱导B细胞抗体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具有增强抗体产生的作用;既可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性,又可激活辅助性T细胞活性。由于小柴胡汤能促进生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所以有诱导γ-干扰素的作用。γ-干扰素不仅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增强天然杀伤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的活性,因而使用干扰素及其诱导剂可以破坏感染的肝细胞,排除乙肝病毒。
5.任现志等观察到清肺口服液(炙麻黄,杏仁,生石膏,葶苈子,丹参等)在小鼠体内具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诱生时间在24小时达到高峰,效价最高为128. 0U/ml,并证明其符合γ-干扰素的性质。
因此说明,利用中草药诱生干扰素,对防制畜禽等动物疾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前景。希望兽医界的有识之士,在大量筛选的基础上在分子药物学的范畴里,深入研究,尽早尽快研制出无毒、有效、实用、便宜的新药来,在兽医临床上应用。
附注:P物质(Substance P)(又称作 protachyinin 1precursor neuropeptide gamma;SP;NKA;PPT,)是脑组织及消化道中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肽。由1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胃肠道中肌肉收缩的有力促进剂,亦为强血管扩张剂。分子量为1.4 kDa。P物质是一种脑肠肽,亦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神经肽,属于速激肽家族成员,它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疼痛、免疫、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SP与其它的递质或调质类似,能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受体,速激肽家族有NK1、NK2、NK3三种受体,都能与SP结合,其中NK1与SP的结合能力最强而被称为SP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