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专升本病理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rrett 食管:指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所替代。
化生呈弥漫性,可视为一种癌前病变。
Burkitt 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原发部位最常见于颌面部和胃肠道。
瘤细胞呈滤泡中心母细胞分化,瘤组织常呈“星空”图像。
病因学上与EB 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临床上分非洲地区性,散发性和HIV 相关性三种类型,均高度恶性。
Krukenberg 瘤 :胃肠道黏液癌侵及浆膜后可种植到卵巢,这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转移性肿瘤称Krukenberg 瘤。
Krukenberg 瘤不一定都是种植性转移,也可通过淋巴道和血道转移形成。
A 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B 变性: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槟榔肝: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
肉眼见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病理性钙化:正常机体内,在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组织内有固体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D 大叶性肺炎:指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累及整个肺叶或肺叶大部分的急性弥漫性纤维素性渗出性炎,临床表现为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等。
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变薄而向外膨出所形成的永久性的局限性异常扩张。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
病变特征是血浆内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浸润和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动脉变硬心、脑、肾等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贫血性梗死等病变。
毒性甲状腺肿: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目前发现,本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l)和甲状腺生长刺激免疫球蛋白(TGl)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滤泡上皮显著增生,胶质稀少薄,周边胶质有吸收空泡,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对称增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突眼等症状。
F 风湿病:是一种由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以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和风湿性肉芽肿形成为特征。
常侵犯心脏、关节、血管和皮肤,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风湿病的病变发生在全身结缔组织,属结缔组织疾病。
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单纯性甲状腺肿。
是因缺碘或对甲状腺素需求量增加等因素导致甲状腺肿大,并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
本病中甲状腺素的分泌不足,促使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而引起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胶质堆积甲状腺肿大。
肥大: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
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肺气肿: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
肺肉质变:亦称机化性肺炎,由于灰色肝样变期肺内的炎性病灶中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过少,释放的蛋白酶量不足以溶解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大量的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素即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称肉质变。
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它是由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
粉刺癌:乳腺导管原位癌根据组织学改变分为粉刺癌和非粉剌型导管原位癌。
镜下粉刺癌癌细胞在导管内呈实性排列,中央常见凝固性坏死,坏死面积较大,是其特征性改变。
肉眼可见扩张的导管腔
内常有微黄色点状坏死物,挤压时,坏死物自管腔断面溢出。
病变明显者,挤出物如牙膏状,带黄色,或粉剌样物。
风湿小体:又称风湿性肉芽肿,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其出现提示风湿活动。
典型的风湿小体位于心肌间质内血管旁,呈梭形或椭圆形,中央为结缔组织的纤维素样坏死,周围绕以Aschoff 细胞,风湿细胞,并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部位。
G
干线型肝硬变:血吸虫性肝硬变其肝小叶并未明显破坏,但汇管区纤维化非常明显。
切面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故有干线型肝硬变之称。
革囊胃:弥漫浸润型胃癌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大部消失。
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因而称革囊胃。
梗死:任何原因出现的血流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绝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H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坏疽:活体组织内,大片的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腐败菌的感染及出现特殊的形态学改变叫坏疽。
多表现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J
假结核结节: 急性虫卵结节约经10天左右,卵内毛蚴死亡,虫卵及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或钙化。
病灶内巨噬细胞衍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与结核结节类似的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即慢性虫卵结节。
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由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称假膜性炎。
假小叶:肝硬化形成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即假小叶。
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有时还可见被包绕进来的汇管区。
交界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恶性之间的某些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结核球 :又称肺结核瘤,是指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5cm ,类圆形。
结节性甲状腺肿: 即非毒性甲状肿的结节期。
不同部分的滤泡上皮出现不一致的增生性变化与复旧性变化,伴纤维组织增生,包绕甲状腺滤泡,从而使甲状腺内出现不规则的结节。
结节境界清楚,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M 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以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
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发生2年以上。
脓肿: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Q 桥接坏死: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为肝细胞之带状融合性坏死。
多出现于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中央静脉间或两个汇管区间,坏死呈桥接状,坏死处伴有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R 绒毛心:心包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在心脏搏动的作用下形成绒毛状外观,称绒毛心。
肉芽肿:是在增生性炎症有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砂粒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时,间质中常见呈同心层状结构的钙化小体,称砂粒体。
此结构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具有病理诊断意义。
伤寒肉芽肿:伤寒病时,一些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胞质内常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可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神经元卫星现象:每以5-6个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病变的神经元的现象。
室壁瘤:是指心肌梗死后,梗死灶处的瘢痕组织在血流的冲击和心室内压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所形成的结构。
嗜神经细胞现象:当神经元发生坏变时,常见其胞质被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栓塞: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栓子,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的过程。
碎片状坏死:是慢性肝炎活动期的主要病变。
多见于肝小叶界板处,肝细胞呈小灶性坏死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W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X
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直径≤3cm ,或不超过2个瘤结,其直径总和≤3cm 的原发性肝癌
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
体表或内脏的牵涉痛,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
通常休息或服用硝酸酯剂后可缓解。
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
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
新月体:新月体行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单核细胞等形成新月形小体。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蕈样霉菌病: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 细胞淋巴瘤,临床上进展缓慢,依次可分为皮肤红斑期、斑块
期和肿块期。
瘤细胞表达辅助性T 细胞,CD4+,免疫表型。
瘤细胞浸润于真皮和表皮,表皮内的浸润
灶称“巴氏微脓肿”。
Y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羊水栓塞:在分娩过程中,羊膜破裂或早破、胎盘早期剥离、胎儿阻塞产道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增高,可将羊水压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引起广泛的微血栓形成,称为羊水栓塞。
异型性:肿瘤与正常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相似之处即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隐性肺瘤:痰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而临床及X 线检查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而无淋巴结转移者为隐性肺癌。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基本病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硬化。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的癌,尚未突破基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Z
再生: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
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再通:指血栓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结构,使血栓上下的血流可以部分复流。
早期肺癌:指肿瘤局限于支气管内或支气壁,不侵犯肺组织,或侵犯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但肿块直径不超过2cm ,无淋巴结转移。
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肿瘤的异质性:指单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称为异质化,这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瘤细胞群体称为肿瘤异质性。
肿瘤演进:转化细胞变成为肿瘤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在转化过程中瘤细胞不断分裂,倍增时间缩短,恶性程度增加和发生扩散。
这个生物学现象称为肿瘤演进。
转移:是肿瘤扩散的又一种形式,是指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而不相连续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
子宫颈早期浸润癌:子宫颈早期浸润癌或微浸润癌,是指上皮内癌突破基膜向间质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5mm ,在固有膜中形成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或邻近浸润癌相互连接融合。
肉眼观子宫颈无特殊异常,只能在显微镜下证实,故又称为亚临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