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莱默夫妇观后感
影片讲述的故事很普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达斯汀·霍夫曼对家庭妇女梅丽尔·斯特里普关心不够,导致她抛夫弃子愤而出走。
霍夫曼只能一个人带儿子,在经历了种种混乱生活之后两人的生活刚刚步上正轨,而霍夫曼因为要带孩子经常耽误工作,被公司炒了鱿鱼。
此时经历了心理治疗并找到了工作的斯特里普突然出现,并为了要回孩子的监护权而将霍夫曼告上法庭。
虽然霍夫曼败诉,但斯特里普终于意识到父子情深,决定不再硬把孩子带走。
《克莱默夫妇》以情动人,反映出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单亲家庭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问题,题材严肃但处理不失幽默笔触,上映后,立即就在欧美各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
影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题材和主题深刻地触及了社会现实,从而具有了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影片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家庭婚姻问题。
之前的美国家庭伦理电影所大肆宣扬的女主角的品德都来自于女性的自我意识对家庭、社会的服从,宣扬着男权主义的道德规范。
而在影片拍摄的时代,女性解放的社会背景使所谓的“美国梦”模式看起来专制且虚伪。
也许,影片真正的成功在于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女权主义的感召下,美国千千万万家庭妇女走向社会,追求自身价值引起的家庭问题。
个人的理想、事业与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夫妇冲突和家庭离异的悲剧。
这在当时的美国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
同时影片还涉及到了西方社会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妇女解放问题。
在影片的深层含义上,导演对男女两性的关系如何调整、如何实现以及妇女应如何保卫自己的独立个性和追求生活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之所在。
在我看来,《克莱默夫妇》为鼓吹女权主义运动所做的的工作甚至更加重要。
影片正面刻画的是以霍夫曼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男人的问题:婚姻的七年之痒、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父子关系等等,而隐含的叙述则是以斯特里普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美国家庭妇女们在女权主义感召下,走出家庭而去寻找自我的意义。
也就是说,事实这部电影的本意,是在克莱默夫妇俩的内在冲突中反映“女权主义”和“男权思想”的对抗。
乔安娜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的代表,她的出走也代表了这类女性对传统家庭角色的反抗和不满,她拒绝继续做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传统女性,同时坚持认为作为女性同样拥有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空间的权利。
影片开始,乔安娜满脸忧郁,灯光阴沉昏暗,此时的乔安娜正深陷在追求自我价值与母亲角色的两难之中,但最终她选择了追寻自我价值。
乔安娜离家之后,她的丈夫泰德愤恨地质问“离开一个7岁的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勇气”,此时很多观众也会产生同样责问,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抛家弃子,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实这也是女性的现实困境,“为了孩子,回归家庭”,可能会是大多数女性在自身与家庭徘徊犹豫后的最终选择,也是男权社会对“理想女性”的期许。
而观众之所以会有这种责问,是因为观众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女性就应该是在家照顾家庭孩子的角色,不应该为了自己的价值就抛家弃子。
但其实没有任何一则法律或道德规定,照顾家庭的就不该是丈夫。
所以影片中乔安娜坚决地走了,采取了主动的方式来争取完整自我的实现。
当乔安娜重新回来,并非只是为了得到儿子的抚养权,而更多的是象征她的自身价值已经得到了实现,她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女人而非靠丈夫养家的家庭主妇。
影片当中涉及女主角的篇幅很少,女性的缺失使得观众很容易误解,认为这部影片在更大程度上是同情男主角的遭遇,批评女主角的出走。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女主角的缺失是创作者在其中独到的安排,因为女性的缺失,观众们,尤其是男性观众得以认识到曾经他们认为在家养尊处优的妻
子的责任并不比在外闯荡的男性的责任小。
创作者的主要意图并非宣扬男权主义,而是在女权与男权激烈对抗的时期,期望人们能够走出两性的对抗而非一味赞成某种观念。
泰德把自己的家庭责任仅仅定义在工作领域,这和现实中很多家庭的男性成员是一样的,只是单纯将自己定位在物质位置,而忽略了情感。
在全面担当起父亲职责的过程中,泰德其实也逐渐反思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反思了自己以前丈夫职责的不完整。
他意识到是由于自己没有顾及到妻子的感受、没有尊重妻子的选择和个性才导致了彼此的隔阂和家庭的解体。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的缺失迫使男性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家庭角色,获得感情和信赖,也完成了男性父亲形象的重建。
影片中法官最后将孩子判给了母亲,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女性主义的胜利,而我认为最后乔安娜的选择才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胜利,她的最后的选择其实体现的是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因为影片最后乔安娜所做的选择已经完全出于她自己的内心而非听从任何人的劝告。
社会中存在的对父亲、对母亲的刻板印象使得丈夫只能在外拼命挣钱养家,而妻子则成为家庭主妇、做家务、照顾孩子和丈夫。
被局限于狭小的家庭之中,失去自我。
这其实是对男女两性的共同伤害,也是各种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
两性从对抗走向和谐的根本是二者平等关系的真正建立,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男女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满足彼此独立个性的需求,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男女平等的实现需要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也需要男性主流社会自由平等思想的建立和同步发展。
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不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婚姻中男女的共同职责,我想《克莱默夫妇》正是从这个层面去体现了女性主义,当两性能够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共同承担责任,女性主义所追求的男女平等才能得以完整的实现。
所以说电影的名字《Kramer Vs Kramer》是一种对抗,也是一种平衡。
不能把在家庭责任完全强压在任何一方的身上的同时由另一方独占自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的快乐。
责任与义务必须由家庭成员分担,自由与事业也要夫妻双方共享。
这样,家庭的幸福才会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