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倒F天线综述

平面倒F天线综述
平面倒F天线综述

电子工程综合实验报告

平面倒F天线设计

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9 月1 日——2015年9 月14 日)

安徽大学

目录

一、概述 (3)

1.1 电子综合实验的目的 (3)

1.2 电子综合实验的要求 (3)

二、平面倒F天线的基本原理 (3)

2.1 PIFA天线的由来和基本结构 (3)

2.2 PIFA天线的若干定性结论 (4)

2.3 PIFA天线多频工作的实现 (5)

三、平面倒F天线的设计 (6)

3.1 PIFA天线的设计方法 (6)

3.3 PIFA天线的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7)

3.4 HFSS仿真结果与分析 (7)

四、总结与讨论 (7)

一、概述

1.1 电子综合实验的目的

(1)了解平面倒F天线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

(2)掌握HFSS软件的操作方法。

(3)了解天线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1.2 电子综合实验的要求

利用HFSS软件设计并分析平面倒F天线,了解PIFA的原理,各种参数的变化对天线的影响。

二、平面倒F天线的基本原理

2.1 PIFA天线的由来和基本结构

PIFA(Planar Inverted F-shaped Antenna)天线即平面倒F天线,由倒L天线的变形而来的,如图1结构就是倒L天线,它由作为垂直元的短单极子和附加在单极子末端的水平单元组成。其中1是垂直单元,2是水平单元,3是馈电点,4是接地板。由于倒L天线有一个低阻抗值,它基本上是在单极子末端加了一段水平线的垂直短单极子天线,天线的输入阻抗几乎等于短单极子天线加上与地面接近的水平线的电抗。为了增加辐射电阻,在垂直单元的末端附加另一段倒L

型线段,这一变形非常重要,因为倒F天线,不需要在天线和负载之间附加任何电路的情况下,调整它的几何尺寸就能使其输入阻抗具有与负载阻抗相匹配的值,这就是倒L型天线变形成倒F天线(IFA)的原由。图2所示就是最简单和典型的倒F天线模型。

图1 倒L天线模型

图2 倒F 天线(IFA )模型

PIFA 天线的基本结构包括四个部分:接地平面、辐射单元、短路金属片和同轴馈线,其典型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接地平面可以作为反射面,辐射单元是与接地平面平行的金属片,短路金属片用于连接辐射单元和接地平面,同轴馈线用于信号传输。

图3 PIFA 天线结构

2.2 PIFA 天线的若干定性结论

根据以上PIFA 近似模型,已有不少文献中对PIFA 天线进行近似分析,并得到很多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假设分析采用典型的PIFA 天线基本结构,其辐射体为一矩形铜片,铜片的长度(L ),宽度(W )和天线的中心谐振频率0f 。

PIFA 天线的谐振频率公式满足以下:()W L c f +*=40其中c 是真空中的光速。这公式也表明,矩形辐射体PIFA 天线长宽边之和近似等于1/4。

辐射体和接地面之间的高度H 对天线的工作带宽产生严重影响,带宽随着H 的增加而增加。PIFA 天线中对带宽起决定作用的结构参数就是H 。一般手机

天线中H 不允许低于7mm 。

接地片的宽度也对带宽产生影响。增加接地片的宽度将增加带宽,降低接地片的宽度将降低带宽。

改变馈电点的位置可以改变输入阻抗,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馈点的位置实现频率调谐。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比较难以实现。

PIFA 天线仅在半空间辐射,因此具有很高的前后比(6-8dB ),比外置天线有较好的SAR 值。

PIFA 天线接地面的大小会影响天线的带宽。最优接地面尺寸受PIFA 天线辐射体尺寸的影响。

2.3 PIFA 天线多频工作的实现

为了适应无线通信多频段工作,就需要天线实现多频段工作。对于PIFA 天线实现多频段工作,可以通过使用双馈点或者在PIFA 天线辐射金属片上采用开槽的技术来实现。使用双馈点时,调谐频率和调谐范围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PIFA 天线的实际设计中,多采用开槽的方式来实现多频工作。图4为多种开槽方案来实现双频或多频工作,其中L 形开槽和U 形开槽是最常用的。

图4 PIFA 的多种开槽方案

L 形开槽的PIFA 天线辐射金属片如图5所示,通过开槽可以改变原先电流路径,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电路回路,从而实现PIFA 天线的双频工作。在L 形开槽下,长度L 1、宽度W 1 的矩形金属片作为辐射元1,产生低频谐振频率 1f ;长度为L 2、宽度为W 2 的矩形金属片作为辐射元2,产生高频谐振频率2f 。在L 型开槽下,低频谐振频率1f 和高频谐振频率2f 可以分别估算为下面公式:

)(4)

(4222111W L H c f W L H c

f ++=++=

图5 L 形开槽PIFA 天线

三、平面倒F 天线的设计

3.1 PIFA 天线的设计方法

PIFA 天线利用HFSS 软件来设计。HFSS 软件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的建模环境,从而可以准确、方便地创建出各种天线的结构模型,博阿凯准确滴设置天线模型的结构尺寸和正确地分配模型的材质。

3.2 倒F 天线的模型结构

使用HFSS 设计的PIFA 天线结构模型如图6所示。表1所示为当前设计中所定义的变量名称,变量所代表的结构参数以及变量的初始值。

图6 PIFA 天线的HFSS 设计模型

表1 变量定义

参数数值/mm 参数数值/mm 参数数值/mm

H 10 Lg 120 SW 6

L155 Wg 60 r1 0.25

W132 Xf W1/2 r2 0.59

Xg 10 Yf 5

Yg 5 Xs 0

3.3 PIFA天线的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工作频率和带宽是天线的两个重要参数,下面我们来分析PIFA天线的高度、短路金属片的宽度和接地平面的大小对天线工作频率和带宽的影响。

对于PIFA天线来说,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PIFA天线随着天线高度的增加,工作频率逐渐降低,带宽逐渐增大。

对于PIFA天线来说,接地平面宽度的改变对PIFA天线谐振频率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会较为显著地影响到PIFA天线的带宽。当接地平面宽度从50mm变化到60mm时,天线的带宽逐渐变小。

3.4 HFSS仿真结果与分析

四、总结与讨论

虽然当前设计的双频手机天线的初始结构已经达到了性能要求,但多数时候天线设计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所学的天线理论知识,调整天线的结构参数,然后再交由HFSS仿真分析出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参数值。

工作频率和带宽是天线的两个重要参数,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该天线的

高度H和短路金属片的宽度对天线工作频率和带宽的影响。

1、高度H对该PIFA天线工作频率和带宽的影响

为了研究天线高度H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我们添加PIFA天线的高度变量H 为扫描变量,其他参数如表1所给出的不变,使用HFSS参数扫描分析功能仿真分析给出当变量H在8mm~12mm范围内变化时,天线谐振频率和带宽的变化。

2、短路金属片的宽度对PIFA天线工作频率和带宽的影响

添加该PIFA天线短路金属片的宽度变量SW为扫描变量,其他参数如表1所给出的不变,使用HFSS参数扫描分析功能仿真分析给出当变量SW在

4mm~8mm范围内变化时,天线谐振频率和带宽的变化。

移动通信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富有活力的领域之一。近三十年来,移动通信经历了第一代AMPS、TACS和NMT等系统,第二代GSM、DCS和窄带CDMA系统,直到目前刚刚商业化的TD-SCDMA、WCDMA、CDMA2000

和Wimax等第三代系统。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用户也在迅猛增加,截止2009年年低,全球手机用户数已超过46亿。而在移动通信中影响其总体性能的天线的设计便成了重点突破口,一副高性能的天线能放宽系统的要求且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情况下,终端天线安装于一个小的塑料盒中,使用时,天线贴近使用者在某个环境中运动。同时,要求系统辐射低功率且能提供话音和数据的可靠连接。

在上个世纪,作为手机天线工程师还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一来需要设计的天线种类不多:鞭状天线、螺旋天线、PIFA天线;二来频段单一,一般只需单频天线,最多双频天线。时过境迁,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手机已经走入平常百姓家,功能也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对天线工程师提出了多频、宽带、小型化等更多更苛刻的要求,现在的手机已改过去翻盖或平板一统天下的局面,样式多种多样:翻盖、旋转、侧翻等等。薄如名片的手机越来越受宠,天线尽可能的被隐藏起来,过去一款天线可以在若干型号的手机上面使用。而且不管用户的手怎么对手机抓握,手机天线的性能都不能大幅度的下降,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日益复杂,不同的规范对手机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辐射特性要达标;电磁场辐射(EMF)安全规定要符合;比吸收率(SAR)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对助听器的兼容性要好;手机信号不能对助听器产生干扰;杂波发射和自干扰要符合EMC

要求。

螺旋天线原理与设计基础知识

一般成品螺旋天线都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线绕成并密封好,其工作原理下: 图1 所示一般天线结构示意图。D是螺旋天线直径,L是螺旋天线长度,ρ是螺距,Ⅰ、Ⅱ是螺旋线上相对应两点。 一般可以认为,电磁波沿金属螺旋线以光速C作匀速运动。 从Ⅰ点到Ⅱ点即进行一个螺旋,所需时间为 t = πD/C 而对螺旋天线而言,其轴向电磁波只运动行进了一个螺距ρ,其轴向等效速率 υ=ρ/t =ρ/C (πD) 这种关系也可用图2形式解释。由图2可知: υ=Csinθ=Cρ/(πD)≤C 由上式可以看出,υ总是小于等于C的。故螺旋天线能使电磁波运动速度减慢,是一个慢波系统,其等效波长λ等效小于工作波长λ。对于螺旋天线而言,应谐振于其1/4等效波长,因而能缩短螺旋天线的几何长度。 对于工作于一定中心频率的通讯机来说,其所需绕的线圈数N可以由下式近似算出:

螺距:υ=L/N 所需金属线长度:ι=NπD 对于一般通讯机可取 L=20~40cm D=10~20mm 下表是对一些常用频率螺旋天线的设计实例,其他频率也可类似设计。 f是工作中心频率; D是螺旋天线直径; L是螺旋天线长度; N是螺旋圈数; ι是所需金属线长度。 以上N、ρ为了实际制作需要均取近似值。 制作时可用直径0.5~1.5mm漆包线或镀银铜线或铝线在直径为D的有机玻璃或其他绝缘材料上绕制,并在棒的两头打上小孔,以利于固定金属线;在棒的底端焊上较粗的金属杆或插头固定在棒上,以利于与机器连接;整个螺旋天线的外面可用橡胶管或其他材料套封,并在顶端盖上橡皮帽或用其他材料密封,这样既美观大方,又防雨防蚀,经久耐用。如果没有上述金属丝,也可采用多股细绝缘导线代替,效果相同,只是绕制时固定较为困难。 以上螺旋天线也可用于各种小型遥控设备及其他类似机器上。 为了比较慢波天线与常规拉杆天线的不同,说明慢波天线尺寸较小的优点,我们可对拉杆天线作一计算。 设定参数如下:

一些天线基本知识

一些天线基本知识 一、电磁波产生的基本原理 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空间要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要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激发,交替产生,并以一定速度由近及远地在空间传播出去。 周期性变化的磁场激发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激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电磁波不同于机械波,它的传播不需要依赖任何弹性介质,它只靠“变化电场产生变化磁场,变化磁场产生变化电场”的机理来传播。 当电磁波频率较低时,主要籍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当频率逐渐提高时,电磁波就会外溢到导体之外,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反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然而,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 根据以上的理论,每一段流过高频电流的导线都会有电磁辐射。有的导线用作传输,就不希望有太多的电磁辐射损耗能量;有的导线用作天线,就希望能尽可能地将能量转化为电磁波发射出去。于是就有了传输线和天线。无论是天线还是传输线,都是电磁波理论或麦克斯韦方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对于传输线,这种导线的结构应该能传递电磁能量,而不会向外辐射;对于天线,这种导线的结构应该能尽可能将电磁能量传递出去。不同形状、尺寸的导线在发射和接收某一频率的无线电信号时,效率相差很多,因此要取得理想的通信效果,必须采用适当的天线才行!研究什么样结构的导线能够实现高效的发射和接收,也就形成了天线这门学问。

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播,如遇着导体,就会发生感应作用,在导体内产生高频电流,使我们可以用导线接收来自远处的无线电信号。 二、天线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需要将来自发射机的导波能量转变为无线电波,或者将无线电波转换为导波能量,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称为天线。发射机所产生的已调制的高频电流能量(或导波能量)经馈线传输到发射天线,通过天线将转换为某种极化的电磁波能量,并向所需方向出去。到达接收点后,接收天线将来自空间特定方向的某种极化的电磁波能量又转换为已调制的高频电流能量,经馈线输送到接收机输入端。 综上所述,天线应有以下功能: 1.天线应能将导波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变为电磁波能量。这首先要求天线是一个良好的电磁开放系统,其次要求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匹配。 2.天线应使电磁波尽可能集中于确定的方向上,或对确定方向的来波最大限度的接受,即方向具有方向性。 3.天线应能发射或接收规定极化的电磁波,即天线有适当的极化。 4.天线应有足够的工作频带。 这四点是天线最基本的功能,据此可定义若干参数作为设计和评价天线的依据。 把天线和发射机或接收机连接起来的系统称为馈线系统。馈线的形式随频率的不同而分为又导线传输线、同轴线传输线、波导或微带线等。所以,所谓馈线,实际上就是传输线。 天线的电参数 天线的基本功能就是能量转换和定向辐射,所谓天线的电参数,就是能定量表征其能量转换和定向辐射能力的量。 1. 天线的方向性

天线的基础知识

第一讲天线的基础知识 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1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天线的匹配工作就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匹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 驻波比: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损耗: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回波损耗的值在0dB 的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1.2 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 证了信号的有效传播。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45°极化两种方式,性能上一般后者优于前者,因此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45°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大大节省了每个小区的天线数量;同时由于±45°为正交极化,有效保证了分集接收的良好效果。(其极化分集增益约为 5dB,比单极化天线提高约2dB。) 1.3 天线的增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