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展开联想,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1)果园里苹果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4:3。
(2)一瓶果汁,喝了。
根据上面的分数与比,你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分数和比等形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揭示课题,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今天的学习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问题转化策略,把一个陌生的、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会解答的问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围绕导学单自主探索研究。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组合作,围绕导学单自学
导学单:
(1)认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想一想可以应用什么策略解决,试着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3)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解决时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4)在组长的安排下,各组整理好不同的方法,准备大组交流。
2.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想法。
大家可能有的方法如下:
方法1:画线段图,看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利用女生人数21人,先求出总人数,再求出男生人数。
方法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按比例分配求出男生人数。
方法3:根据这个分数的意义,想到“把女生人看作3份,男生看作2份”,根据3份是21人先求出一份数,再求出男生2份是多少。
方法4: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转化成“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求出男生人数。
……
3.回顾解题过程,凸显策略。
(1)自由回顾并说一说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重点说说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法是联系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应用了什么方法等。
(2)小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策略解决。
师:以后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练一练
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后学生独立练习。
介绍不同的方法及解题步骤。
检验。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不同的方法,重点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
注意:在比较不同策略时,选择相对简捷的思路。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的1-3题。
集体评讲,学生来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及时订正。
第1大题直接校对答案。第二小题后两格说说是怎么想的。追问:从图中还可以想到哪些关系?
第2大题指名汇报答案及思路,有不同想法的补充。
第3大题汇报解题思路时重点说说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170—180人之间”的理解。
3、拓展:有两支蜡烛,当第一支燃去,第二支燃去后,它们剩下的一样长,这两支蜡烛原来长度的比是():()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