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

1972年,屠呦呦成功提取的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疟疾,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亚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的人改善了健康状况,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2015年,她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舆情要点

“三无”科学家获诺奖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分享了该奖项。

屠呦呦获奖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函祝贺。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屠呦呦本人也发表了获奖感言,表示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

根据媒体的统计,屠呦呦创造了中国科学家的多项纪录:她是中国首位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也是首位接受本土高等教育且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

全部本土化的履历成为一大焦点。人们进一步发现,屠呦呦不仅没有留洋背景,还没有博士学位和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公众在为其骄傲的同时,争议开始浮现,有关国内教育和职称评定制度的讨论,以及科研成果该归功于个人还是集体的争议声不绝于耳。

亲身试药导致肝中毒

屠呦呦,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当年父亲为她起名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一种野草在女儿命运里如此重要。据家乡人回忆,读中学时,她“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

这种努力最终成就了她的科研。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在当年的越战战场和中国南方,人们发现疟原虫已经对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性。

彼时正值“文革”时期,科研人员极为短缺。据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介绍,时年39岁的屠呦呦还是助理研究员,但因为她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

很长一段时间,青

蒿这种不起眼的菊科植物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在从典籍中获得启示,并经历了大量繁复和冗杂的实验之后,才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提取的温度,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为了用药安全,她曾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

争议和舆论过度消费

作为国内首位在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屠呦呦在赢得主流舆论赞扬的时候,也面临着不少争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面对更多问题她一一礼貌谢绝,坦言连续两天都在开会和接待客人,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屠老师有点累”。

在会场和会客厅之外,舆论略显嘈杂。一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乃至全体中国人的骄傲,这种观点占据了舆论的最主流;二是她“三无”科学家的身份引发网友对国内职称评定制度的讨论,屠呦呦的晋升受阻一定程度上是受性格所累;三是一些网友认为,科研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完成,她的团队同样值得肯定,诺贝尔奖的评定有夸大个人功劳之嫌;四是长期以来的中西医之争,各自争论着该不该为中医记功。此外,诸如她的旧居如何开发、她就读的中学怎么样、奖金能买什么等八卦化观点也开始浮现。

屠呦呦则表示,是否得奖已经“无所谓”,也不在意是不是“三无”教授。

《京华时报》提醒公众,屠呦呦已被消费,她被迫重复莫言当初获得诺奖后的一系列遭遇。屠呦呦是时下最热的新闻人物,不追逐和追踪她身上的故事,显然是舆论的失职,但如果把握不当就会成为过度消费。

媒体评论摘要

今天,在西医强势地位的影响下,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的地位,西医成为科学化的惟一标准。事实上,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医学规律的认识都远未到完善的程度,大家像在二维空间中看三维物体一样理解彼此,自然难以得出完整和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片面以西医标准去校正中医这只脚,往往容易削足适履。正因如此,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到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一直希望中医药发展有新的激励机制。中医发展不需“西化”的鸡血刺激,而是更需要中西开放包容的携手突破。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历久弥新的中医才能永葆生机。——《人民日报》

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包括院士制度当然有种种弊端而且亟待完善,但它一定是理性改良的结果,而不可能在情绪化的宣泄中完成。另一方面,无论院士头衔、博士学位,还是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都只是对科学家的评价手段。既然是评价手段,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诺贝尔奖又何尝不是!拿科学成就来说,获奖者不一定高于其他科学家,或者说其他科学家不一定逊于获奖者。好事来了,咱们最好淡然处之,而不必过度解读。否则,不是存心塞私货的话,那就是庸人自扰了。——《科技日报》

连日来,屠呦呦老人已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她配得上所有的荣耀与致敬。但是,在捕捉热点乃至挖掘花絮的同时,是不是更该回到事件原点?比如,老人身上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科学风范,以及崇高的为民情怀和不辍的科学坚守……与近邻相比,我们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并不算多,仅仅是实现零的突破。正因为如此,请别过度消费屠呦呦,而应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如何培育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和科研机制,以激励更多我国科学家获得诺奖。——《京华时报》

舆情点评

屠呦呦曾于197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技大会奖,在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并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这些获奖经历并未受到舆论重视,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名气不大,似乎她的科研成果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诉求必然日益强烈,当今世界舞台流行展示软实力。诺贝尔奖在某些方面确实是软实力的象征。




正如《科技日报》观点,我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尚有不足,需要理性改良。实际上,诺贝尔奖的评定在国际上同样面临争议。

例如,得主必须是三人以下,该奖项只表彰在科学领域中有重大突破的个人和小团队;又如赵忠尧,是历史上首位发现正电子的科学家,但获诺贝尔物理奖的却是卡尔·安德森;爱因斯坦著名的相对论,在当年验证非常困难,他获得诺贝尔奖则是因为光电效应。

所以,无论国内人才评价,还是国际奖项,各自是相对独立的两套体系,互不具有可替代性,但目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鼓励科研进步。有诺贝尔奖情节无可厚非,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科技界诺贝尔奖值得自豪,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还提醒人们,科研需要有科学的态度,耐得住寂寞、努力坚持才能创造出成果。主流媒体在过度消费的舆论中,应当保持清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