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传统的惯性和政治化的思维定势


毛泽东:“文艺从属于政治” 1951年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 1954年发动了对《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运动 1955年掀起了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1957年反右派斗争 1960年又发动了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批判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爆发 文学理论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一方面表明文学 理论“中心化”,地位显赫;另一方面文学理论与政 治“并轨”,完全“泛政治化”。文学理论不但失去 了世界性的眼光,而且没有丝毫的学科意识。


其次,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列宁、毛 泽东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以马列文论作为整个教材的总体构架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的革命性转换 一、文学艺术是人的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文学艺术作为意 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 一种反映 三、文学艺术是一种 艺术生产


三 跨学科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20 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社会 学、心理学、符号学、系统论、控制论、 信息论等等。 这些新兴的学科,作为理论可以转化为 方法,用以研究文学现象,从而创建文 学理论新的分支。 文化学研究 文化诗学
结语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密切结 合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现实经验,充 分借鉴传统文学理论的精华,敢于面对 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现实,敢于面对 20 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借鉴和运用 一些新的方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的 文学理论就一定能够健康地建立并发展 起来。
一 当代中国文论发展历史回顾 中心化→边缘化
由于对苏联文论体系的教条化接受,更由于历 史传统的惯性和政治化的思维定势,文学理论 一步步中心化、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和运动 的工具,成为政治政策的附庸。 新时期以来,克服了文学本质的政治“从属论” 和“工具论”,文学的审美本性得到了澄清, 文学理论在一步步边缘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自 己的学科意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入了发 展的常态。
ຫໍສະໝຸດ Baidu
科学主义的文论




发端:19世纪法国孔德的实证主义 “确实的” 主要流派有:乔治•桑塔亚那自然主义文论,托 马斯门罗的“新自然主义”文论;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法国的结构主 义 卡西尔、苏珊· 朗格的符号学文论, 考夫卡、鲁道夫· 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派 特点:强调文学中形式的作用,宣扬形式对内 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 质。 “手段是文学中唯一的英雄”。
整理、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古代文学 理论



重情,二层意思:一是 重视亲身感受;一是重 视人情世故,重视以礼 教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重文,二层意思:一是 重视文采,重视文采出 众;二是重视审美精神, 讲究言之不文,行之不 远。 重玄,二层意思:一是 讲究哲理;二是讲究言 近旨远,寓理于象。
欧美文学理论的传统




从哲学本体论出发→文学是什么?→如何存在?→ 文学表现什么?→可以从中知道什么?何谓写作? 如何写作? 通过一套逻辑的话语,逐渐发展成有关文学的各种 知识、观念、概念;在意义、终极目的的追问中, 形成文学的种种范式。 并且欧美文论专注于文学形态的语言因素的分析, 从语言特性的探讨中,演绎文学形态的构成。 在客观精神、分析精神、科学精神和形而上的理论 思维方面,都与我们不同。
其四,总的思维变化尤其明显。

中西文论思维差异比较




西方思维:感性(从客观对象出发) → 知性 (经过逻辑的分析)→理性(达到系统性和整 体的把握、体系的建立) 中国古代思维:感性(不看重客观对象,看重 主观的感受)→理性(看重道与自然、看重物 我两忘、天人契合。) 优点:感触兴发,灵思妙悟,富有启发性。 缺点: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容易以玄解玄, 愈解愈立,终至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个理论支点: “生活活动”论、 “社会意识形态” 论 、 “艺术生产”论, 核心:“社会意识形 态”
第二、中国特色



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的文学理论,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学 的深厚传统为土壤加以培植,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理论 的精华,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理 论的结合点。 首先,近现代文艺理论的大师基本上倒向了西方文论。 其次,传统文论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变成西方文论的 名词术语 。如 文心→文艺理论 诗品→文学批评 其三,对于古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也都改用近代西方 文艺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二 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 战


“批评的世纪”。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 线。 人本主义前驱叔本华、尼采唯意志主义文论 主要流派:克罗齐、科林伍德表现主义;柏格 森直觉主义的美论、文论;立普斯、谷鲁斯 “移情”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 “原型”论;英伽登的现象学;萨特的存在主 义;伽达默尔阐释学 法兰克福学派 特点: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自由,人的主 体性特征。总的意向是强调文学活动中的主体 性作用,追求文学的超越与自由,往往用非理 性因素来解释文学的本质。
早上好!


今天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 理论建设 1、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 3、当代性


第一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 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必须以马克 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新的情况,回答 新的问题,作出新的结论。 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或“文学是社会生活 的审美反映”说法的流行 建国以来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观点:“文学 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这是从哲学认识 论出发的文学本质论。 确认了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 应有的独立品格与自身规律。文学的“审美” 论消解了“文艺从属政治”的公式,其作用是 不可低估的。
西方 自然主义 求真 中国 精神、人格 求 “道” “古今对话” “现代转换” “新质”
第三、当代性


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 义的文学理论,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的基础之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 经验,回答当代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同时, 要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 新的方法。 第一 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 础上,总结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和教 训,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新时期文论:从中心到边缘



文学理论逐渐摆脱“泛政治化”,开始了学科 化的过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 年 4 月关于“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讨 论 邓小平:“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明确废止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代之以“文艺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从政治工具的地位上分离出来,找到了自身应 有的客观位置。文艺有其自身客观规律,有其


苏联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苏联体系及其教条化 两条渠道进入中国, 翻译季莫菲耶夫《文学原理》 涅希陀文《艺术概论》 专家来华讲座 北大—毕达科夫 北师大—柯尔尊 问题之一 社会化与政治化倾向占据着统治地位。只考 察文学与社会的外部关系,看重社会历史内容,认为 内容才是文学的本体,忽视文学自身的特点。 根本性问题 始终局限在哲学认识论的范围内,文论完 全哲学化。 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蔡仪《文学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