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作者:廖丽娟
来源:《教师·中》2012年第07期
成长中的小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上的问题需要老师处理、解决,但俗话说,谈心容易动心难,不动其心也枉然。教育不是威慑,简单生硬的批评诱发不出孩子们正确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灌输,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不能培育起学生真正的思想和品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使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关键在于教师要懂得感染人心。一、让学生找到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说,要预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看他孩提时崇拜什么样的人。确实,一个人学生时代的榜样或偶像,对于他一生的成长道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位教师,你是否能让学生正确地找到自己的榜样呢?因为,要让学生找对榜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引导,让我们开阔学生的眼界,引领学生进入人类精神财富的神圣殿堂!
我相信:“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的一面镜子”。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以自己的人格、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几乎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家都极力推崇教师的表率作用。公元前5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第一个成功地塑造了教师的形象,孔子的一生“以身立教”,收弟子三千,成贤人七十,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因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可以说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二、您的言行力量
教师的言行每天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影响,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了使学生得到真、善、美的影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选择,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正面的暗示:走进教室,一把扫帚横在门前,如果老师俯身拾起来,学生就会从这一动作中领悟自己应当怎么做;上课前老师站在讲台上,只要细心整理粉笔盒、课本、教案,学生就会受到启示,把书包、铅笔盒收拾得整整齐齐;为了一件事,老师错怪了某位学生,如果自己主动去道歉,学生就会从中学习到知错就改,真诚坦荡;在借了学生某样东西之后,说声谢谢,学生自然会被老师礼貌的言行折服……这一次又一次,不正是成功的道德教育
吗?反之,体罚、挖苦、漫骂学生等蛮横的教师行为,往往是造成儿童侵犯、攻击行为的温床;有吸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气和嗜好的老师,如果对自己的行为觉而不察,那么,他很可能充当的是“小烟民”“小酒鬼”“小赌徒”的塑造者;一边质问是谁值日,一边用脚将垃圾篓踢得远远的,这样的老师,自然会让学生“刮目相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教师以自己的行动,可以时时向学生发出无声但强有力的号召:“请你跟我这样做!”
三、您的人格力量
小学生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人生阶段,学生身上体现着教师的教育影响。有的教师教育学生为人要忠实坦诚,但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却默认或支持班集体在各种竞赛中弄虚作假甚至冒名顶替,那么他所讲的道理被视为“儿戏”或丧失影响和震撼力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老师恰恰忘记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首先应当是这种人。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否则“上行下效”,必然对学生心灵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
记得我班在那次“为海啸受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同学们听说老师为了这次爱心活动都捐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感到自己也应尽责任,于是纷纷捐款,钱虽不多,但代表了中国少年儿童对那些受灾国的一份关心,一份心意,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助人为乐的品德,更体现了一种爱祖国、爱世界人民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活动中,有些调皮捣蛋的同学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学生对教师行为的感动。可能他们自己都没觉察到,就在那一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奉献,使同学们从那次捐款中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