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

氨气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
氨气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及紧急处理方法

1.氨气健康危害:

自燃温度:561 C 燃烧极限:16-25%

无水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无色可燃的储存于钢瓶的液化压缩气体。氨气会严重灼伤眼睛,皮肤及呼吸道,它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因此进入这样的区域前必须排空,进入浓度超过暴露极限区域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大规模泄露时需要全身防护服,并随时意识到潜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2.中毒症状:

眼接触:暴露在氨气中,会对眼睛造成中度到重度刺激。

吸入:氨气强烈刺激鼻子喉咙和肺症状可能包括灼伤感,咳嗽喘息加重气短头痛及恶心,过度暴露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造成痉挛和失去知觉,上呼吸道易受到伤害,并导致气管炎(封闭气路)声带在高浓度下特别容易受到腐蚀,下呼吸道伤害会造成水肿和出血。暴露在5000ppm下5分钟会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接触蒸汽会造成刺激和灼伤。接触液体会造成组织冻伤并伴有碱性灼伤和脱水,皮肤长期或多次暴露会引起皮炎。

3.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场所应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

2、液氨钢瓶储存仓库和用氨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使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安全告知牌

应注明液氨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

4、使用场所应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5、使用场所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配氨气专用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备两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

6、用氨生产车间应设置固定式氨气体浓度报警仪;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应具有生产厂家的测试报告;企业应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生产厂家进行报警仪的复检,确保安全有效,报警仪的复检周期不应超过一年,并应检定合格,检定报告存档备查。

7、液氨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

8、液氨储罐应设置防止阳光直射的遮阳棚;

9、液氨储罐应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液氨储罐区外部应设置消火栓,并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

10、液氨钢瓶应按实瓶区、空瓶区分别布置并有明显标志,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液氨钢瓶立式放置时应采取防止钢瓶倾倒的措施。

11、液氨钢瓶储存不应与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贴邻建造;

12、液氨钢瓶储存区宜设置事故吸收水池,在堵漏无效的情况下,可将泄漏氨瓶投入吸收水池中。

13、压力管道应上使用证;

14、气瓶供应商应提供符合要求的资质文件;

15、电气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16、实验室使用氨气,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由于氨气溶解度很大,导气管末端连接一个漏斗,防止倒吸。

4.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吸入:将人员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已停止呼吸,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皮肤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如皮肤接触液体,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温水冲洗几分钟,并立即进行药物处理。

5.个人防护设备:

通风: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强制排空,保证气体浓度低于暴露极限。

呼吸系统的保护:当进入大规模泄漏区或浓度不明的区域时可用自给式呼吸器或接有正压气管的全面罩式呼吸器并随身携带紧急逃生用的钢瓶。

对眼睛的保护:当搬运钢瓶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当连接、断开气路或打开钢瓶阀时需要防护眼镜和面罩。

对皮肤的保护:当搬运钢瓶时要使用皮手套。当连接、断开钢瓶时需要橡胶或氯丁手套及化学防护服。当进入大规模泄漏区是需使用全身封闭防护服。紧急情况下需防火服和手套。

其它防护设备:当搬运钢瓶时建议穿安全鞋,现场需设有安全淋浴及洗眼器。

6.消防措施:

撤离立即受影响的区域。移走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并进行最大限度的防爆通风。如有可能,切断气源。隔离所有泄漏的钢瓶。若从容器内及泄压阀或其他阀门泄漏,则需与供应商联系。若泄漏来自用户系统,应关掉钢瓶阀门,在修复前一定要安全地泄压并用惰性气体吹扫。氨气可以用喷淋水来控制。然而,所用的水可能会被污染。所有救护人员都应有良好的保护。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位:稳定。

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

避免接触条件:明火、高温。氯仿、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7.包装与储存

注意事项:易燃、有毒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氟、氯、溴、碘)、酸类等分开存放。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性措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糟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氮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安全操作规程: 1. 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处,放置气瓶的地面必须平整,气瓶上的安全帽应旋紧,以便保护阀门勿使其偶然转动。 2. 使用前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操作。 3.氮气瓶使用时先开气瓶阀门,然后将减压器调节螺丝慢慢旋紧使气体流出。用毕先关气瓶阀门,放尽减压器内气体,然后将减压气调节螺丝松掉。 4. 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应注意压力表读数,定期检查阀门及管线,确保无漏气现象。 5. 更换时要确保新气瓶标记清晰完整;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只有当气瓶竖直放稳后方可松手脱身。 6.非实验人员严禁接触气瓶及相关阀门。 二、注意事项: 1.不可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 2.使用时,要把钢瓶牢牢固定,以免摇动或翻到。 3.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急地或强行用力把它拧开。

氧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一、氧气瓶一定要避免受热,也不能受阳光直接曝晒,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可燃易爆物质等,安全间距5米以上。 二、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氧气瓶压力低于可燃气体压力,则可燃气体回倒入氧气系统引起燃烧和爆炸。所以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应留 0.1-0.2Mpa剩余压力。 三、氧气瓶应尽可能垂直立放,并设有支架固定,一般不允许水平放置,因为水平防止回把瓶中的腐蚀锈末带入减压器,使减压器受到损坏。 四、氧气瓶和乙炔瓶采用时,两个减压器不能互相对峙,以免气流射出冲击对方,造成事故。 五、氧气瓶操作工人绝对不能用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和工具等去接触气瓶及其附件,最好备用专用工具,以免引起燃烧。 六、禁止将压缩纯氧用做改善空气或通风换气,亦不得用来代替压缩空气吹扫工作服上的尘屑,吹除乙炔管道的堵塞物,或作为气动工具的动力源等。 七、并联使用氧气瓶时,在氧气汇流输出的总阀上应装设单向阀。 八、开启瓶阀和减压器应缓慢,与电焊同一工作地点使用的氧气瓶,瓶底应垫绝缘物,以防氧气瓶带电。 九、冬天氧气瓶出口处如有冻结现象,严格使用明火热或用红铁烘烤,以免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氧气瓶进出处的冻结现象,是由于氧气流动吸热造成的,最好是使用热的空气流或蒸汽流化冻,或温水化冻。

液氨应急处理

液氨应急处理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一、氨的理化性质 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651.11℃ 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气压:882kPa(200℃) 二、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

制氢站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制氢运行工作正常、安全、有序;使制氢运行人员的各项操作有章可循,为制氢运行人员提供操作的指导规范;保障机组的稳定运行。 二、范围: 适用于6号机组制氢站运行人员。 三、职责 规范作业,杜绝违章操作,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四、内容: 4、1、制氢设备生产工艺流程。 4、1.1、氢气系统 电解槽氢分离器氢洗涤器氢气冷却器氢气捕滴器氢气气水分离器氢气动薄膜调节阀干燥器 储氢罐氢母管发电机 4、1.2、氧气系统 电解槽氧分离器氧洗涤器氧气冷却器氧气捕滴器氧气器水分离器氧气动薄膜调节阀排空 4.2、主要设备参数和有关技术标准

4.3 4.3.1、必须按厂家规定进行水压试验,要求严密不漏。4.3.2、电解槽正、负极、电解隔间电压对地绝缘良好。4.3.3、检查应备有足够合格的电解液。 电解液的配制。 30℃时,10%NaOH、15%KOH溶液比重分别为1.1043、1.180。30℃时,26%NaOH、30%KOH溶液比重分别为1.28、1.281。 待碱液配好后加入2% 0V 2 O 5 添加剂。 4.3.4、分析仪器及其所用的溶液已准备好。 4.3.5、检查应有足够的氮气。 4.3.6、检查安全工具应齐全。 4.3.7、联系热工检查有关表计应完好。 4.3.8、联系电气电工检查电气设备,并向硅整流送电。 4.3.9、检查电解槽及氢系统应用水冲洗。 4.3.9.1、启动配碱泵将原料水打进制氢系统,启动碱液循环泵,清洗电解槽,清洗1小时,停泵、打开槽底排污阀排污。 4.3.9.2、重复上述操作3~4次,直到排液清洁为止。 4、4、气密检验 4.4.1、按6.6.3.9.1操作将原料水打入制氢机,至分离器液位计中部。4.4.2、关闭制氢机所有外连阀门,打开系统中(包括制氢、干燥系统)所有阀门,通过充氮阀向制氢机充氮,使压力缓慢升至3.2MPa,关充氮阀,用肥皂水检查各气路连接部位和阀门是否漏气,并观察液路有无漏液,确认不漏后,保压12小时,泄漏率以平均每小时小于0.5%为合格。 4、5、按工艺要求的碱量进行配碱,缓慢加入KOH(化学纯)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碱液 重量的2%0V 2O 5 添加剂(按工艺要求添加),则电解液配好。 4.6、对微氧仪、露点仪进行调校。 6.7、检查各极框之间,正负极输电铜排间有无短路或有无金属导体,或有无电解液泄漏现象,民现后必须排除。 4.8、仔细检查整流变压器各个接点、可控硅整流柜各回路及正极输电铜排对地的绝缘性,严防短路。 4.9、用15%KOH溶液试车24小时(开停车操作同正常操作规程),然后将其排污。4.10、检查制氢装置的冷却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4.11、干燥装置开车前准备 4.11.1、控制柜通电,检查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11、2、设定干燥器、加热器上下部温度,各为400~450℃和300~350℃。4.11.3、系统进行氮气置换。 4.12、气动部分 4.12.1、接通气源后,分别检查气体过滤减压器的输出是否为0.14MPa,然后用肥皂水检查气动管路及仪表接头是否漏气(每三个月定期检查一次)。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I If 编号:SM-ZD-94640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 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 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氮气管道检修或停送气必须向调度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氮气管线中所设安全阀、压力表、放散阀、疏水阀 必须齐全完好。 (3)操作阀门时,操作人员严禁将身体各部位正对阀门手 轮且用力不可过猛。 (4)检查氮气管道泄漏及氮气放散时,人员应站在上风 侧,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5)严禁氮气管道与煤气管道连接。如果使用氮气吹扫煤 气管道,吹扫完毕后应立即断开氮气管道。动火作业前,应彻底落实氮气管道和煤气管道是否有连接之处,并办理动火作业票。 (6)氮气使用注意事项 ①进入充装氮气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部检修作业时, 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并切断气源、堵好盲板,执行停机、停电挂牌制度,并用空气置换内部气体,对设备内部进行通

风处理,检验合格经确认后(氧含量达到19%.5 —22%),方可准许工作人员并在有人监护下进入。 ②氮气管道不得敷设在通行地沟内,氮气的放散安全间 距不得少于10米。 ③使用氮气的现场或操作室需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 ④使用氮气时,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防范措施。 ⑤在氮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作业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 并有人负责监护,应对氮气阀门严加管理,防止误操作。 ⑥进入氮气危险区域点巡检,需按照规定携带氧气报警 器,及时监测氧气含量。 ⑦提升安全防范意识,随时警惕,查找泄漏隐患并及时 整改治理。 ⑧严禁使用氮气、压缩空气(内含氮气)吹扫人员或身 体衣物。 ⑨严禁使用氮气打扫设备及地面卫生。 ⑩氮气管线、储气罐、氮气取用连接点应有统一、明显 的标识。报废的氮气系统应及时拆除,停用的氮气系统应及时移开,不能移开的应进行有效隔离,使用末端必须封堵,并设置安全标识。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68175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氨气配气操作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了解氨气的特性及其操作要求,并经操作训练与考试合格,不准独立进行操作。 2、非本车间人员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禁止进入热处理车间。当班人员应随时提高警惕,严防破坏,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领导报告。 3、非操作人员不得任意动用设备、仪表。 4、严格遵守防火制度,车间内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在车间内进行动火工程,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方可施工。 5、车间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应有事故排风装置,每班检查完好。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6、当氨气的压力过高或不稳定时,应设置调压装置,下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937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样本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氮气管道检修或停送气必须向调度室申请, 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 氮气管线中所设安全阀、压力表、放散 阀、疏水阀必须齐全完好。 (3)操作阀门时,操作人员严禁将身体各部位正 对阀门手轮且用力不可过猛。 (4) 检查氮气管道泄漏及氮气放散时,人员应 站在上风侧,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5)严禁氮气管道与煤气管道连接。如果使用氮 气吹扫煤气管道,吹扫完毕后应立即断开氮气管道。 动火作业前,应彻底落实氮气管道和煤气管道是否有

连接之处,并办理动火作业票。 (6)氮气使用注意事项 ①进入充装氮气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部检修作业时,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并切断气源、堵好盲板,执行停机、停电挂牌制度,并用空气置换内部气体,对设备内部进行通风处理,检验合格经确认后(氧含量达到19%.5—22%),方可准许工作人员并在有人监护下进入。 ②氮气管道不得敷设在通行地沟内,氮气的放散安全间距不得少于10米。 ③使用氮气的现场或操作室需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 ④使用氮气时,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防范措施。 ⑤在氮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作业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并有人负责监护,应对氮气阀门严加管理,

制氢站使用维护说明书(天津大陆)

制氢站 1 水电解制氢装置用途------------------------------------------------ 2 2 水电解制氢装置工作原理-------------------------------------------- 2 2.1 水电解制氢原理---------------------------------------------- 2 2.2 氢气干燥工作原理-------------------------------------------- 2 3 FDQG10/3.2-IV 型水电解制氢干燥装置系统详述: ----------------------- 2 3.1 氢气制备及干燥系统------------------------------------------ 2 3.2 除盐水冷却系统---------------------------------------------- 3 3.3 气体分配系统------------------------------------------------ 3 3.4 储气系统---------------------------------------------------- 4 3.5 仪表气系统-------------------------------------------------- 4 3.6 制氢干燥部分主要设备的功能简述-------------------------------- 4 4 制氢干燥系统工作流程---------------------------------------------- 5 4.1 制氢干燥设备作业简介---------------------------------------- 5 4.2 制氢干燥设备加水、补碱简介------------------------------------ 6 4.3 配碱:------------------------------------------------------ 6 4.5 碱液从系统回收至碱箱----------------------------------------- 7 4.6 制氢干燥过程------------------------------------------------ 7 4.7 N 2 置换流程------------------------------------------------ 10 5 FDQG10/3.2-IV 型循环水电解制氢及干燥操作规程 --------------------- 10 5.1 工艺部分开车前准备----------------------------------------- 10 5.2 气动部分开车前的准备---------------------------------------- 12 5.3 开车顺序--------------------------------------------------- 12 5.4 正常操作及维护--------------------------------------------- 14 5.5 正常情况下停车--------------------------------------------- 15 5.6 非正常情况下停车------------------------------------------- 15 6 水电解制氢干燥装置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6 6.1 水电解制氢装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6 6.2 氢气干燥装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9 7 自控仪表的检修--------------------------------------------------- 20 8 水电解制氢装置安全注意事项--------------------------------------- 20附表一------------------------------------------------------------- 22

氨气安全规程

氨气安全规程 一、一般要求 1.1 凡氨气生产、使用、充装、贮存、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2 氨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 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 方可上岗操作。 1.3 氨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 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 性能,并具备氨气事故处置能力。 1.4 生产、使用氨气的车间、作业场所、及贮氨场所应设置氨 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贮氨场 所中氨气浓度应符合GBZ 2.1中的有关规定。 1.5 氨气生产、使用、贮存单位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的选 型、安装、使用、维护和检查应满足GB 50058(即2区)和AQ 3009中有关的要求。 1.6 氨气生产、使用、贮存单位的吊装、动火、动土、断路、 高处、设备检修、盲板抽堵、受限空间 作业应符合有关规定。 1.7 使用液氨钢瓶应执行TSG RF001和有关安全规定。 1.8 氨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单位应按AQ/T 9006和AQ 3013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达到有

关定级的要求。 二、充装安全 2.1 未经专业培训、取得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严禁私自冲充氨气。 2.2 气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充装: a无法辨认的; b 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液氨气瓶瓶色为淡黄、字样为液氨、字色为黑色), 或严重污损脱落,难以辨认的; c; d; e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f; g螺扣外露不足三扣; h40℃。 2.3 充装后的气瓶,应详细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妥善处理。检 查内容应包括: a? b? c? 三、使用安全 3.1 瓶装液氨使用者应当购买已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

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Word版

目录 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1 乙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 3 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丙酮泵加压法) 3 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氮气加压法) 4 乙炔瓶置换操作规程 5 乙炔瓶充装操作规程 5 乙炔压缩机操作规程 7 乙炔发生器操作规程 9 乙炔净化操作规程(酸碱法) 11

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1充装前的检查 1.1气瓶充装前应逐只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严禁充装: 1.1.1非自有产权或档案不在本单位的; 1.1.2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 1.1.3进口气瓶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 1.1.4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或表面漆色脱落严重的; 1.1.5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 1.1.6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1.1.7瓶内无剩余压力或怀疑混入其它气体的; 1.1.8瓶内溶剂重量不符合《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要求的; 1.1.9首次充装或经检验、拆装、更换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进行置换的; 1.1.10超过检验期限的; 1.1.11瓶体有变形、裂纹、鼓包、较深的划伤或明显凹陷的; 1.1.12瓶体有较深的点腐蚀或较严重的大面积腐蚀的; 1.1.13瓶体与底座拼接焊缝开裂的; 1.1.14瓶体有烧灼痕迹的; 1.1.15瓶阀侧接嘴处积有炭黑或焦油等异物的; 1.1.16易熔合金塞融熔、流失、损伤的; 1.1.17对瓶内的填料、溶剂的质量有怀疑或填料有松动破损的; 1.1.18有其它影响安全使用缺陷的。 1.2检查剩余压力 1.2.1检查前乙炔瓶应在室内静置8h以上,用压力表逐瓶测定瓶中剩余压力。 1.2.2根据剩余压力及环境温度,按《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92中的表2~表6, 查取乙炔瓶的剩余乙炔量。下表为40L乙炔瓶不同温度、压力下剩余乙炔量。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氨(ammonia,NH3)为无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 体,极易溶于水成为氨水(又称氢氧化铵),常温下加压 可液化成液氨。急性氨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乃至猝死,为常见职 业中毒之一。 【致病原因】 1.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常见于冷库、化肥、制 药、塑料、合成纤维、石油精炼等作业。运输或检修过程 中氨水盛器或液氨罐、管道、阀门等意外破损爆裂致氨大 量逸放引起中毒,常有居民、路人受害。少见喷洒氨水时 不戴口罩吸入多量氨气而中毒者。人吸入700mg/m3持续 30min即可中毒,吸入1750~4000mg/ m3可危及生

命。 2. 误服、误吸氨水至胃肠道导致中毒,一次咽下10ml 浓氨水即可致死。 【急救处理】 临床抢救治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 抢救治疗阶段: 1.1 合理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应用氨茶碱250mg+2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如有呼吸抑制,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1.2 立即应用2%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同时注意保暖。 1.3 防治中毒性肺水肿是治疗的关键。严密观察24~48h。根据病情需要做血气分析监护。应合理吸氧,及早给予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给予654-2及快速利尿剂,可以选用消泡剂,如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但不宜长时间应用)。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 程 1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氨制氢炉操作 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 应先排除故障后, 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 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 然后打开放空阀, 并立即打开氨阀, 通入氨气, 此时氢阀关闭, 气体不经过净化系统。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 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 关闭放空阀, 可正常送气。 4.停车, 切断电源。先关氨气阀, 再关氢气阀, 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 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严禁吸烟, 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动火, 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 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 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 (1)氨分解率降低, 气体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 (3)系统阻力的增加, 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 (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 取出热电偶; (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 (3)抽出炉底的挡板, 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 (4)将分解炉倒置, 使法兰朝上, 松开紧固螺钉, 移开法兰; (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 并清洁炉体; (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粘度为7~9毫米的3千克, 9~13毫米的7千克, 分层装入, 并用氨进行检漏试验; (7)将分解炉装入设备并检查设备密封性。 二、电解槽 1.电解槽新装后, 应检查装配质量, 绝缘情况, 电气系统管道等气液系统是否正确。 2.配制电解液要用导管将苛性钠注入气液分离塔, 流至电解槽体, 注意液面至标线内。 3.测量电解槽槽体电解液浓度合格后开车。 4.电解槽最好长期处于低挡使用, 例如, 其中电流、电压及槽温不得超过规定。 5.每班当班人员, 每小时做一次爆鸣试验。 6.调整气液分离器的压力与温度。如发现贮气框压力过大, 氢气管道堵塞, 抽出封瓶中的水。如发现硫酸干燥瓶失效应立即更换。 7.电解槽每年大修一次, 每半年小修一次, 每三个月清洗一次。过滤器每月清洗。每周检测一次电源是否合符规定。必要时作全面检测。如有异常,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5690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使用场所应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布置; 2、液氨钢瓶储存仓库和用氨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使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安全告知牌应注明液氨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报警电话等内容; 4、使用场所应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5、使用场所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配氨气专用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中正压式空气

制氢站运行操作规程

制氢站系统 第一章系统描述及装置介绍 1、制氢站概述 制氢站设备由制氢系统、氢压机系统、储氢系统组成,其中制氢系统是HMXT 发生器,采用将直流电通入强碱溶液中电解水,产生氢气及氧气。产生的氢气经氢压机加压后通入储氢系统备用。 2、设备规范 3、工艺流程 3.1、电解液子系统 3.2、给水子系统 3.3、气体控制和调节子系统 碱液回流 碱液回流 3.4、氢气干燥子系统 HMXT干燥器系统包含一对内部装好的调节氢的干燥器。两干燥器经12小时吸附和解吸周期后自动切换。吸附6小时后,在线干燥器切换到离线开始其6小时的再生过程。该干燥器卸压,干燥器内的电阻加热器加热分子筛小球以释放

出吸附的水汽。少量的吹扫产品气用以经排气管驱赶水汽。吹扫气流是由位于干燥器之间的孔板(OR1)来控制的。在解吸后,断开加热元件,在返回到在线之前要让干燥器冷下来。 3.5、冷却水子系统 第二章制氢设备的启停及运行维护 1、制氢设备的初次启动 为了确保发生器初次起动或之后长期停车后的安全运行,应做以下检查试验,以证实经运输或长期停车期后系统是否保持完整。初次起动前需完成的程序列表如下: 1.1、系统压力试验 系统试压是一个诊断性程序,它用于开车前检查系统的完整性。估计气体在操作系统中泄漏的程度和位置可通过简单地断电,观察压力表来判断和用液漏检测器或肥皂水来确定漏点位置。下列的程序需要带压的惰性气源,如氮气。 试压程序如下: 1按电解液排污程序排尽电解液。 2断开发生器背面闷头接口上的氢和氧的排空管线。 3用一个T形接头连同一来源的惰性气到发生器背面的氧和氢的闷头接口上。 4用一个3/16吋(5㎜)的六角板手插到DPR1的顶部,逆时针方向转动打开此阀,当阀杆从最低位上升0。25吋时,此阀开启了。 5 DPR2重复步续4。 6慢慢地输入氮气直到氧压和氢压表两者上升10 Psig。 7关上氮输入阀关闭此系统。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氨 化学品俗名:氨气(液氨)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a 化学式:NH3 技术说明书编码: 28 CAS No.:7664-4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30 前苏联MAC(mg/m3):20 TLVTN: OSHA 50ppm,34mg/m3; ACGIH 25ppm,17mg/m3 TLVWN: ACGIH 35ppm,24mg/m3 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_工作报告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近年来,氨泄漏事故在国内时有发生,做好氨泄漏应急措施尤重要。下面就由橙子为大家推荐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篇1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1 / 5

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篇2 一、发生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二、发生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2 / 5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1总则 1.1制氢岗位的任务和要求 1.1.1制备纯度、露点合格,数量充足的氢气,为发电机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条件; 1.1.2熟练地掌握制氢系统设备构造和微机操作技术,正确分析设备异常及故障,并能及时排除; 1.1.3配合做好氢冷发电机气体置换及化验工作,监控发电机氢气露点,督促有关单位保证其经常合格; 1.1.4氢系统及氢区动火时做好微氢测量工作; 1.1.5及时、认真、清楚地填写报表及日志。 1.2系统概况 制氢站选用河北电力设备厂DQ—10/3.2型中压水电解制氢装置两套,供二期4×210MW及三期2×300MW氢冷发电机用。电解过程是在碱性溶液中通以直流电使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主要反应为: 水的解离:2H2O→2H++2OH- 阳极:4OH--4e→2H2O+O2↑ 阴极:4H++4e→2H2↑ 设备主要包括整流柜、电解槽、氢分离洗涤器、氧分离器、捕滴器、氢气干燥装置、储氢罐、碱液循环泵、柱塞补水泵、闭式除盐水冷却装置、压缩空气罐等。每套电解制氢装置由微机自动化控制,即人工开机、自动停机及压力、差压、温度的自动调节,同时能够根据氢母管压力自动补氢、氢气干燥装置能够自动切换,事故报警齐全且智能处理。 1.3设备规范 1.3.1 系统参数 制氢装置型号DQ—10/3.2 数量两套 氢气产量10Nm3/h(20℃,0.1013MPa)

氧气产量5Nm3/h 氢、氧分离器液位差≤5mm 氢气纯度≥99.8% 氧气纯度≥99.2% 氢气湿度≤4g/ Nm3/H2 系统工作压力≤3.14Mpa(可在0.8~3.14Mpa之间压力下运行)1.3.2 电解槽 型号DQ-10-DC-00 数量2台 电解小室62个 分电流370A 电解槽额定电压62-72V 电解槽直流电耗 4.8KWh/Nm3 H2 电解槽总电流734A 电解槽工作温度≤90℃ 电解槽工作压力 3.2MPa 电解液26%NaOH或30%KOH 氢气产量10Nm3/h 氧气产量5Nm3/h 设备重量1700Kg 1.3.3 氢分离器 数量2台 容积0.06m3 设计压力 3.34Mpa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CZ-GC-04691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Nitrogen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s

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 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 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1)氮气管道检修或停送气必须向调度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氮气管线中所设安全阀、压力表、放散阀、疏水阀必须齐全完好。 (3)操作阀门时,操作人员严禁将身体各部位正对阀门手轮且用力不可过猛。 (4)检查氮气管道泄漏及氮气放散时,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5)严禁氮气管道与煤气管道连接。如果使用氮气吹扫煤气管道,吹扫完毕后应立即断开氮气管道。动火作业前,应彻底落实氮气管道和煤气管道是否有连接之处,并办理动火作业票。 (6)氮气使用注意事项 ①进入充装氮气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部检修作业时,应办理

有限空间作业票,并切断气源、堵好盲板,执行停机、停电挂牌制度,并用空气置换内部气体,对设备内部进行通风处理,检验合格经确认后(氧含量达到19%.5—22%),方可准许工作人员并在有人监护下进入。 ②氮气管道不得敷设在通行地沟内,氮气的放散安全间距不得少于10米。 ③使用氮气的现场或操作室需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 ④使用氮气时,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防范措施。 ⑤在氮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作业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并有人负责监护,应对氮气阀门严加管理,防止误操作。 ⑥进入氮气危险区域点巡检,需按照规定携带氧气报警器,及时监测氧气含量。 ⑦提升安全防范意识,随时警惕,查找泄漏隐患并及时整改治理。 ⑧严禁使用氮气、压缩空气(内含氮气)吹扫人员或身体衣物。 ⑨严禁使用氮气打扫设备及地面卫生。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氨气泄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氨气房突发氨气泄露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储液器车间。 二、氨气危害 外观: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部能切断气源,则部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动至空旷处。 防护措施: 1、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者撤离时,必 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穿防静电工作服。 3、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4、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三、组织机构 出现氨气泄露事故后,由车间现场负责人员进行紧急抢险、员工疏散以及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等工作。由安全5S领导小组进行事故指挥以及事故分析、总结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