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安全培训
氨气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培训最新PPT109页课件
一、 氨理化性质
化学反应:易于水发生放热反应与铜和锌反应 :铜盐发深蓝色与酸发生放热反应:与二氧化硫,盐酸气体和硝酸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化学与物理属性 (NH3 )(ammoni )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泄漏形式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泄漏形式(液态)
压力储罐中逃逸的液氨会形成雾状氨,是由液体氨的小滴组成的,该雾看上去象气态; 尽管氨气比空气要轻但氨雾要比空气重。(氨雾含有小液滴)。氨雾中所含的小液滴蒸发之前会一直紧贴地面。当小液滴蒸发后气体会开始上升; 氨雾的温度可能会低到零下75摄氏度; 氨雾将会紧贴地面传播直到其中的小液滴蒸发掉 。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危险性(液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
温度低(低于零下33℃) 如果直接接触液态氨会导致很难治愈的严重化学烧伤 液氨会很快蒸发并使空气中氨的浓度非常高
一、 氨理化性质
氨的危险性(液氨对环境的影响 )
逃逸到空气中:在空气中氨会氧化成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会生成酸雨。 逃逸到水中:pH 值升高 鱼对水中溶解的氨非常敏感:比如鲑鱼NH3 致死浓度小于1 ppm
一、 氨理化性质
液氨容易液化,沸点:零下-33.4 ℃,冰点:零下-77.7 ℃, 固化为白色的晶体 大气压下汽化潜热为 1370千焦/千克 反应热, NH3 (g) + H2O(l) = NH3(aq) = ~ 2000 kj/kg
化学与物理属性 (NH3 )(ammoni )
一、 氨理化性质
涉氨人员的个人防护(呼吸防护)
一、 氨理化性质
一、 氨理化性质
涉氨人员的个人防护(呼吸防护)
面罩都须附加适宜的滤盒,面罩防护等级比简易防护口罩好(即预期将空气污染物浓度减低的倍数高)。型号选择时须详细研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使用或接触氨气的人员,在氨气储存、使用、实验、运输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主要包括氨气的基本概念、安全操作要求、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第四条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安全操作要求执行。
第二章基本概念第五条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第六条氨气主要用于化肥生产、制药、冰箱制冷等工业领域,也可用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第七条氨气具有轻于空气的性质,容易扩散和积聚在较低处,因此在操作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第八条氨气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等,高浓度的氨气还具有毒性,会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第三章安全操作要求第九条氨气的存放要求1. 氨气应存放在专用氨气储罐内,储罐应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的地方。
2. 氨气储罐应定期检查安全装置的状态,并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部件。
3. 氨气储罐周围禁止堆放易燃和易爆物品,严禁吸烟和明火。
4. 氨气储罐应设有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保养和清理。
第十条氨气的使用要求1. 使用氨气前应确认储罐和连接管道的安全状态,严禁使用损坏或老化的设备。
2. 氨气使用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如无法保证通风情况,应配备防毒面具或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在使用氨气过程中,严禁将氨气泄漏到室内,必要时应关闭室内门窗,并配备通风设备进行排气。
4. 使用氨气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接受相关处理。
第十一条氨气的实验要求1. 实验室内应配备专门的氨气存放和使用设施,严禁将氨气带出实验室。
2. 实验室进行氨气实验时,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进行事前安全培训。
3. 氨气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保持实验室内外的空气流通。
4. 实验中应戴好防护眼镜、工作服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与氨气直接接触的机会。
氨气消防安全知识
氨气消防安全知识氨气消防安全知识一、氨气的性质和危害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可溶于水。
氨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氨气能破坏细胞组织,进一步引起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导致眼睛红肿、眼泪、严重甚至失明;吸入氨气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接触高浓度的氨气可能导致皮肤灼烧,甚至溃烂、组织坏死等。
二、氨气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1. 氨气的火灾危险性氨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会产生高温和明火,具有很强的可燃性。
当氨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一旦遇到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等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2. 防火措施(1)安全操作:在进行与氨气相关的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并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面罩、阻燃服等。
(2)火灾预防: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氨气设备,确保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运行。
避免使用易燃物质、火源等可使氨气发生火灾的物品。
(3)火灾应急处理:若发生氨气火灾,要立即断开氨气供应,避免进一步加剧火情。
同时报警并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含氮灭火剂进行扑救。
对于大型火灾,应尽量保持安全距离,迅速撤离人员,并立即通知消防部门。
三、氨气泄漏的应急处理1. 发现氨气泄漏(1)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氨气泄漏,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并尽量保持冷静。
(2)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的氨气,躲避泄漏源,尽量远离泄漏区域。
(3)如果条件允许,如无风的室外环境,应选择一个安全的位置观察泄漏,确定泄漏的位置和范围。
如果周围有人员,应迅速疏散人群,防止遭受氨气的危害。
2. 氨气泄漏的应急处理(1)切断氨气供应:首要任务是立即切断氨气的供应。
如果是小规模的泄漏,可以直接关闭氨气罐的阀门。
如果是大规模的泄漏,应在安全距离内关闭相关的阀门和开关,以切断氨气供应。
(2)采取防护措施:在处理氨气泄漏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氨气是一种可以作为冷却剂、肥料等用途的化学物质,但同时也具有毒性和易爆性。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注意氨气的安全操作。
2. 操作前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氨气操作前,必须确保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准备工作如下:1.确保有足够的通风和气流,以排出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
2.确保操作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3.准备好必要的安全装置,如呼吸器、防护手套等。
4.检查设备和管道是否有渗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5.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准备相关的应急预案。
3. 操作流程氨气的操作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转移和储存氨气转移和储存氨气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容器,例如氨气钢瓶、储罐等。
在操作这些容器时,应确保它们符合强制性的标准。
氨气钢瓶和储罐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过期后应进行强制退役。
转移和储存氨气时,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容器密封完好,无渗漏、损坏或其它损伤。
•在转移氨气过程中,应确保转移速率不过快,以免产生气体冲击。
•每次转移后都应检查容器和连接器的密封性。
2.氨气输送氨气输送需要使用管道和气体压缩设备。
在进行氨气输送之前,务必确保:•输送管道和设备的工作压力和温度不超过允许范围。
•对气体压缩设备、管道等进行逐步压缩,以防止气体冲击和爆炸。
在进行氨气输送时,需要实时监测气体的流量、温度、压力和密度等保证操作的安全。
3.氨气使用安全地使用氨气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人员应清楚了解氨气的性质、特点、危害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操作过程中应反复检查气体压力和温度等参数是否正常。
•若发生事故或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氨气输入,立即疏散危险区域,并向安全部门汇报。
•操作之后需对设备和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关闭设备。
4.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氨气或氨气溶液。
•操作过程中不得靠近或罩头进入氨气钢瓶和储罐等容器。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距离,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呼吸面罩等。
关于液氨,正确、安全使用的培训资料
关于液氨,正确、安全使用的培训资料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安全培训内容划分一、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危害二、氨的制冷原理三、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四、涉氨制冷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五、应急管理一、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危害液氨为液化状态的氨气,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
它是气态氨加压到0.7~0.8MPa时形成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由于其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液氨作为制冷剂被广泛用于制冷系统。
液氨是有毒的,氨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对人体有危害。
在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0.5-0.6%(按体积计算)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浓度超过0.6-1%时可能会造成死亡事故。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
达到11-14%时可以点燃,达到16-25%时如遇明火会引起爆炸(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氨泄漏不仅对大气可造成污染,而且对动、植物具有相当的毁灭性。
液氨飞溅到人体皮肤上还会造成冻伤。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近年来涉氨企业事故频繁,如: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燃烧事故,造成120人遇难,70人受伤;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
二、氨的制冷原理氨作为制冷剂,低压氨蒸汽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经过氨油分离器分离压缩机带出的冷冻油雾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高压液氨,进入贮氨器。
高压液氨经过节流阀降压后,通过直接膨胀供液、氨泵强制供液(低压循环桶)、重力供液(氨液分离器)等方式送入蒸发器,吸收外界的热量(制冷)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再次被压缩机压缩。
为确保制冷压缩机吸入气态制冷剂,通过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桶将未被完全蒸发的制冷剂液体留在容器中继续供给蒸发器吸热制冷;通过集油器收集压缩机带到系统中的冷冻油,适时排除系统;通过空气分离器,排除系统内空气等不凝性气体,避免影响换热效率。
氨气的防护措施
氨气的防护措施以氨气的防护措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制药、化工等领域。
然而,氨气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正确的氨气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了解氨气的特性在制定氨气防护措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氨气的特性。
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高浓度下具有腐蚀性。
氨气的主要危害是对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刺激和损伤。
三、工作场所的氨气检测与监控1.安装氨气检测仪:在涉及氨气的工作场所,应安装氨气检测仪,及时监测氨气浓度。
检测仪应定期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2.设置气体报警系统:当氨气浓度超过安全限值时,应及时发出警报,警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报警系统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测试,确保正常工作。
四、个人防护措施1.戴防护眼镜:在与氨气接触的工作场所,应戴上防护眼镜,防止氨气对眼睛的刺激和损伤。
2.佩戴防护口罩:在高浓度氨气环境中,应佩戴防护口罩,防止氨气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统损伤。
3.穿戴防护服: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氨气,减少皮肤刺激和腐蚀。
4.使用防护手套:在与氨气打交道时,应戴上防护手套,保护双手免受氨气的刺激和腐蚀。
5.戴安全帽:如果工作场所存在氨气泄漏的危险,应戴上安全帽,保护头部安全。
五、氨气泄漏应急处理1.立即撤离危险区域:一旦发现氨气泄漏,工作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迅速远离泄漏源。
2.及时报警:在安全位置,工作人员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
3.隔离泄漏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隔离氨气泄漏源,防止泄漏扩散。
4.风向评估:根据风向评估,确定氨气扩散的方向,避免进一步接触。
5.专业人员处理:氨气泄漏属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六、工作场所通风与维护1.保持良好通风: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排除氨气等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液氨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共25页)
液氨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液氨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液氨是什么?(What is ammonia ?)(1)液氨是一种沸点在零下33摄氏度的比空气轻的气体(Ammonia is a gas lighter than Air at temperaturesabove minus 33°C);(2)液氨会与水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Ammonia reacts quite violently with water. A lot of heat isevolved);(3)液氨有严重刺激性气味,5-10ppm的浓度下人可以直接吸入(Ammonia has a heavy pungent smell, it can be smelled from 5-10 ppm);(4)液氨可以被探测器探测到或者直接从其气味被闻到。
由于液氨的这种气味可以让人在造成损伤之前被直接嗅到,这样给了液氨一定的安全度(Ammonia can be detected by ammonia detectors or by its smell. The smell gives to this chemical a kind of intrinsic safety since it can be smelled long before it is getting dangerous);(5)液氨是由空气中的氮气和氢气在金属催化剂和高温高压下生成的(Produced by reacting Nitrogen from the air with hydrogen on an iron based catalyst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6)以氢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法中的氢气是由煤或者是其他碳氢化合物经过气化重整过程得到的(The hydrogen used in the ammonia synthesis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the steam reforming process with coal or other hydrocarbons as raw material);(7)全球年产液氨大约一亿两千万吨(2006年数据)(World production of ammonia ~ 120 million metric tonnes (2006))。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氨气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氨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它被用于制造化肥、制冰、制冷剂、合成塑料等许多工业过程中。
然而,由于它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使用氨气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氨气的安全使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下面将介绍氨气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1. 氨气储存氨气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气体,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
常见的储存方式包括在液氨罐或气瓶中储存。
液氨罐需要储存在远离明火的室外场所,并注意防水防雨,同时要避免受到机械损伤。
储存时,应根据罐的型号和规格设置相应的操作和安全控制程序,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氨气运输在氨气的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碰撞、摩擦等机械损伤,防止断裂、泄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运输车辆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加装监控设备,以及有资质的司机和运输人员才能进行运输。
3. 氨气使用场所将氨气用于工业生产需要格外小心。
使用场所应该是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应具备防火设施,以防止溢漏氨气瞬间起火。
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随意操作,并不要将氨气暴露于明火和火源之下,以免引起爆炸和火灾。
4. 氨气泄漏若氨气发生泄漏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如人员必须戴防护面罩、防护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将泄漏点处的电器设备关闭,通风设施开启,人员尽量避免呼吸漏出的氨气,尽可能远离泄漏点。
5. 氨气中毒氨气是一种剧毒而挥发性危险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旦出现氨气中毒的情况,应尽快将接触者从污染区域撤离。
如果接触的气体含量超过了允许的浓度,应立即给予抢救处理。
同时,使用抢救药品也是必要的。
氨气是一种有风险的物质,在使用时应该严格控制操作流程,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减少氨气产生的风险。
人们应共同努力,保障氨气的安全应用,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氨气安全使用常识6
氨气安全常识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
氨对人体的作用,是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低浓度时主要是刺激症状:异味、眼痒、眼干、打喷嚏、咽喉干燥、流鼻涕等,高浓度时可产生炎症。
对于呼吸系统有病的人要更加注意。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一般室内空气中氨气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泥土添加剂。
添加剂中含有大量氨内物质,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释放出来。
预防:1.加强安全教育,健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生产设备,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
2.更应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个人防护等。
3.把好就业前体检关,凡有气管和心肺疾病不宜从事此类作业。
氨气泄漏自救措施;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氨制冷系统安全培训教材
氨制冷系统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引言氨制冷系统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氨气的毒性和易燃性,必须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和维护。
本教材旨在介绍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技巧,帮助相关人员提高工作安全意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第二章:氨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2.1 氨的性质及危险性2.2 氨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3 氨制冷系统的分类及应用领域第三章: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要求3.1 设备安全要求3.1.1 设备设计和安装3.1.2 设备操作和维护3.1.3 设备检修和更换3.2 操作安全要求3.2.1 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3.2.2 工作人员培训和资质要求3.3 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3.3.1 氨泄漏应急处理3.3.2 火灾事故处理3.3.3 紧急疏散和救援措施第四章:氨制冷系统的操作技巧4.1 安全装置的了解和使用4.1.1 压力、温度和液位安全装置4.1.2 电气安全装置4.2 操作仪表的使用4.2.1 温度、压力和流量仪表的读取和调整 4.2.2 液位仪表的读取和调整4.3 系统操作流程4.3.1 启停系统的操作流程4.3.2 调节系统参数的操作流程第五章:氨制冷系统的事故预防与处理5.1 事故预防措施5.1.1 定期巡检和维护5.1.2 合理布局和防护设施5.2 氨泄漏事故的处理5.2.1 紧急处理步骤5.2.2 废氨处理和环境保护5.3 火灾事故的处理5.3.1 火灾预防和安全措施5.3.2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第六章:氨制冷系统的维护与管理6.1 常规维护工作6.1.1 清洁和润滑工作6.1.2 系统零部件更换和维修6.2 记录和报告6.2.1 巡检记录和维护记录6.2.2 事故报告和分析6.3 培训和管理6.3.1 新员工培训6.3.2 安全培训和考核结语氨制冷系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但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就能够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
本教材详细介绍了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要求、操作技巧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氨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氨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氨是一种具有毒性、无色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常被用作制冷剂、化肥的原材料、合成纤维的中间体等。
然而,氨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来确保氨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一、氨气的安全措施1、化学品标识:在储存、运输、使用氨气时必须加贴该化学品的标识符,以便操作人员识别气体性质和危险性。
2、防护装备:使用氨气时应穿上防护服、手套、眼罩和面罩等防护装备,以防止气体刺激和接触物质。
3、通风条件:使用氨气时要保证通风良好的场所,如加强室内外的通风和气体排放设施。
4、职业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了解氨气的危险性和处理方法,做到熟知、专业和严谨。
5、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和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氨气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措施来预防危险的发生。
二、氨气的应急处置原则1、立即撤离:一旦发现氨气泄漏,立即撤离现场,并尽可能远离泄漏源。
2、报告上级: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报告氨气泄漏事故,通知相关救援单位组织紧急处置。
3、隔离封锁:封锁泄漏源和周边区域,确保没有人员进入现场,以减少伤害和事故扩散范围。
4、应急处理:对泄漏的氨气进行应急处理,例如利用盖子、塞子、沙袋等简单措施封堵泄漏的场所。
5、突发事件预案:应急机构应制定完整的突发事件预案,进行演练并定期检查、修订,以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6、排气处理:要及时排放泄漏气体,将氨气泄漏地方的气体通过通风设备加速排放,以防止气体在室内聚集形成爆炸。
要确保氨气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避免发生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此外,企业和单位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监管,以确保氨气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氨区检修安全防护培训
w 2 泄漏的健康危害 w 2.1侵入途径:吸入、冻伤。 w 2.2健康危害:低浓度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
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w 2.3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现出
鼻炎、喉炎、气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 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 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呼吸停止。如溅入眼 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氨区检修安全防护培训
2020/11/22
氨区检修安全防护培训
一、液氨理化特性
w 分子式:NH3;分子量:17;熔点:-77.7℃;沸点:33.4℃;自燃点:651.11℃;爆炸极限:16%~25%;1%水 溶液pH值:11.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 类有毒气体。根据经验: 1kgNH3在大气压力和15摄氏度的条件下体积为:•100% : 1,4 m3;•400 ppm :3500 m3;•25 ppm: 56000 m3。
氨区检修安全防护培训
四、应急、急救应掌握的知识
w 1、液氨轻微泄漏 w 1.1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氨气泄漏源,
防止氨继续外漏。当氨泄漏量达规定值时启动自动消防喷淋 装置,进行水稀释、吸收泄漏的液氨和氨气,防止氨气扩散。 w 1.2迅速抢救被困和受伤人员。 w 1.3根据危及范围做好标志,封锁现场,组织检修人员进行 抢修,将氨泄漏程度减至最低。
氨区检修安全防护培训
w 第二十一条 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入氨区内施工前,须经安全 教育并办理安全技术交底等相关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 下进行施工,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岗。
w 第二十二条 液氨设备的布置应便于操作、通风排毒和事故 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液 氨储罐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测一 次,并建立设备档案。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教材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知识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步提高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熟练掌握液氨及液氨罐区的使用与运行安全知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做好应对液氨泄漏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人为本,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最大限度减少液氨泄漏事件造成的损失。
我们搜集、整理了部分有关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望液氨灌区维护人员、运行人员及有关人员认真组织学习、熟悉、了解掌握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
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液氨灌区安全稳定运行。
1液氨简介:液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随着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液氨的储存规模也随之扩大。
由于液氨属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近几年发生了数起液氨泄漏、中毒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保证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行成为一个必须认真重视的课题。
1.1液氨又称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NH3,分子量17,密度0.617;沸点-33.5 ℃;<-77.7 ℃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了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NH)4OH的碱性溶液。
氨在20 ℃ 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易挥发,所以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液氨挥发生成氨气,氨气属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上限27%,下限15.5%,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30mg/m3,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1.2液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分子式NH3,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氨气加压到 0.7—0.8MPa 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1.3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
氨气安全操作规程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正确的操作和储存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关于氨气安全操作规程的建议,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 总则- 氨气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避免在密闭空间中操作。
- 使用和操作氨气的人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并熟悉其特性、危害和安全措施。
- 氨气应该存放在特定的储存区,并远离易燃和可燃的物质。
- 氨气泄漏的报警装置应该安装,并定期测试和维护。
2. 操作安全措施:- 在操作之前,应检查氨气的储存容器是否完好无损,并确认气体压力是否正常。
- 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以减少氨气浓度。
-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装置。
- 在转移和储存氨气时应使用合适的容器和设备,避免泄漏和溅出。
- 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氨气,尤其是暴露在高浓度的氨气环境中。
3. 泄漏应急处理:- 如果发生氨气泄漏,应立即撤离泄漏区域,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 尽量避免接触泄漏的氨气,远离泄漏源。
- 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进行处置。
- 尝试封堵泄漏源,但不要冒着危险。
- 打开通风设备,以尽量减少氨气的浓度。
- 如有必要,呼叫专业的紧急救援机构进行清理和处置。
4. 储存安全措施:- 氨气应存放在专用的储存区,远离易燃和可燃的物质。
- 储存容器应保持完整且密闭,避免泄漏。
- 储存区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保持低温和干燥。
- 储存区应定期检查,确保容器的正常状态,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容器。
- 储存区内应有适当的泄漏报警装置,并定期测试和维护。
5. 废物处理:- 废弃的氨气容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 废弃的液体和溶液应经过中和处理后再进行处置。
除以上操作规程外,还应制定针对特定实验室或工业环境的具体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同时,所有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对氨气的安全操作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气的危险害程度分级( GB5044), 氨气属于Ⅳ类轻度危害气体, 人群暴露在含有一定浓度NH3 的环境下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液氨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物 品。
液氨一旦泄漏在室外条件下可马上形成气态氨气,氨气和空气混合物达到 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所以具有燃烧爆炸危险性。另一方面, 如 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 其危险性会更高。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当处于一定温度和压力状态下的液氨发生泄漏时, 会在泄漏出口附近位置 处发生闪蒸( Flash) 物理现象, 因此液氨的泄漏具有气液二相流特征。 泄漏出的氨蒸气和非常细小的氨液滴混合物将在空气中悬浮并在空气中 扩散, 形成微小液滴;若此时在泄漏点近场没有遇到障碍物, 该混合物在一 定时空范围内将不会在空气中迅速下沉至地面,具有重气特征。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液氨按照《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
氨气浓度 5-10ppm 40ppm 100ppm 400ppm 700ppm 1700ppm 5000ppm
人体生理反应 鼻子可察觉臭味 少数人眼部感受轻度刺激 暴露数分钟引起眼部刺激 引起喉头、上呼吸道严重刺激 暴露30分钟以上引起眼部永久性伤害 三十分钟内致命 严重肺水肿,片刻可致命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3.初步治疗 •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
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 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 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注意:在临床对 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 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 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 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 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 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 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 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 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一)、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二)、液氨中毒处置
• 1、毒性及中毒机理 •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
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 死作用。 • 2、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 (1).吸入 •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 A.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 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 B.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 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 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 C.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 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 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物理特性
常态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 有强烈的明显刺激性恶臭味。 氨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3, 标准状态下氨沸点- 33.33 ℃, 熔点-77.7 ℃ 。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标准状况下为0.771g/L)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 。 氨容易被液化, 在1 个大气压下把氨冷却到-33.4 ℃, 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8 大气压, 氨就能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液氨密度约为639g/ cm3, 液氨同样也容易气化, 降低压力就急剧蒸发, 并吸收 大量的热。 引燃温度(℃):651 ℃ 。
• 燃爆危险: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 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 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化学式 NH3
1).致病机理 为了证明空气中低浓度的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影响,专家们监测了在接触 3-13
毫克/立方米浓度的氨的室内环境中工作的工人们,历时 8 小时,每组 10 人,与不接 触氨的健康人比较,发现接触 13 毫克/立方米的人,尿中尿素和氨含量均增加,血液 中尿素则明显增加。
2). 感染症状 ➢ 轻度吸入氨中毒变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
爆炸下限%(V/V):15.7,爆炸上限%(V/V):27.4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氨易溶于水, 1 体积水可溶解700 体积氨, 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氨水密度 小于水, 其密度随所含氨的浓度增大而减小( 这与酒精类似) 。 氨的水溶液呈碱性, 氨水是不燃烧、无爆炸危险的液体。 国外有时将含氨大于50% 的溶液当作液氨处理, 而氨溶液中含氨大于35% 而小于等于50% 的溶液被视为氨水。 在正常条件下, 从氨水中分离的氨气同样具有强烈的气味、有毒、有燃烧 和爆炸危险, 但显然, 液氨比氨水更具危险性。
氨气安全知识培训
6.3重大液氨泄漏引发火灾事故
2013年6月3日6时,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液氨泄漏, 引发爆炸,上午10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仍有大量浓烟冒出。截止6月3日20 时,已造成120人遇难,70多人受伤。据现场医务人员介绍,受伤致死的 原因有烧伤,氨气中毒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氨气中毒引发的呼吸道水 肿。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 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 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 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 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 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 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 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 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 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 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 急性吸入氨中毒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导致,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 毒主要变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气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 受性等轻重不同。
➢ 严重吸入氨中毒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堵塞,引发 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发肺水肿。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危险性
某一圆柱形竖立压力储罐内直径为1.6m,高4.78m, 内装液氨5000kg, 泄漏口为圆 形短管或阀门( 泄漏尺寸分别取直径10mm、50mm 和全断面100mm) , 泄漏口位于 储罐底部水平面上方20cm 位置处。泄漏发生在开放空间, 风速为3m/s。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 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 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 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 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 用。
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 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 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 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 爆炸特性:空气中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与氧氯混合易发生爆炸。 4). 对环境影响: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气体、土壤、大气可造成污染。
氨气的危险特性及用途
液氨/ 液体无水氨( Anhydrous Ammonia, Liquefiedunder Pressure) 作为 工业原料或制冷剂,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2006 年我国液氨产量为990.6万吨, 从整体产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合成氨生产大国。 液氨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独特理化性质和泄漏状态 下的事故特征迫使人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及加强管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三)急救措施
• 1.清除污染 •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