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目录
一、新农村布局结构 (1)
1.新农村社区基本单元结构 (1)
2.社区基本概念 (2)
3.社区布局 (2)
3.1一般要求 (2)
3.2地域特色 (3)
3.3院落布局 (3)
二、新农村规划控制 (6)
1.用地控制 (6)
2.住房建设标准 (6)
2.1住宅类型 (6)
2.2住宅组合形式 (7)
2.3用地指标 (7)
2.4日照标准 (8)
2.5住宅层高 (8)
2.6控制指标 (8)
3.建筑设计 (8)
3.1概述 (8)
3.2建筑平面 (9)
3.3建筑外观 (10)
3.4节能 (19)
3.5建筑色彩 (20)
三、新农村住宅建设推广示范户型 (21)
1.高层户型 (21)
2.多层户型 (22)
3.低层户型 (23)
4.藏区户型 (27)
5.商业农宅 (28)
XX 大道沿线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为按城乡融合的思路和办法指导全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乡村特点和地域特色,传承武威民居独特的建筑文化,最终实现武威市城乡融合、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制定本导引。

一、 新农村布局结构
1. 新农村社区基本单元结构
新农村社区基本单元包括住宅建筑、社区中心(包括村委会、小学、幼儿园、活动中心及活动场地、卫生站、警务室等设施)、设施农业。

图1-1
2.社区基本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本次规划的新农村基本单元,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相对集中、共享公共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聚居点。

社区中心是居民集中活动的地方,包括村委会、小学、幼儿园、活动中心及活动场地、卫生站、警务站、小型商业设施等设施。

3.社区布局
3.1 一般要求
1)地理位置相近、服务产业相同或相关的村庄应尽
量集中布局形成社区,按聚集规模配套相应的基础服
务设施,形成整体统筹的新农村社区。

2)应充分考虑农业及产业特点,规划产业分区,预
留产业发展用地。

3)应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增长因素,适当预留农房住
房及配套用地。

4)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养殖区、牲畜家禽饲养用
房应相对集中设置,且与农村住房相对分离。

5)对生活居住有影响的生产设施应与生活区适当
分离。

6)集市等经营设施宜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段;在旅
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设置乡村酒店或农家乐等旅游设
施用房。

7)布局紧凑、节约土地。

城镇规划区内的聚居点应
按照城镇规划的要求和标准规划布局。

3.2 地域特色
1)社区布局应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
俗及传统布局模式。

2)社区布局应结合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特色,
形成自然的新乡村风貌。

3)社区应结合本地特色,通过建筑物、构筑物、景
观、绿化、雕塑、特色街道包括自然地貌特色等塑造
各具特色的整体形象。

3.3 院落布局
应体现“相融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顺应地形、相对集中布局、突出地域特色。

1)顺应地形
应尽量保持自然地形,顺应地形地貌,不宜大规模平整土地;道路与建筑的布局宜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走势。

2)景观协调
风景旅游区附近的新农村建筑风貌建筑应控制建筑体量和风貌,避免与自然景观不协调。

3)布局方式
a 城镇型新农村社区按城镇规划要求布局;
b低层新农村社区的布局和组合方式应因地制宜,体现多样性,应结合地形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并尽量集中布置,节约用地。

主要有以下几种布局方式:
自由式布局: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水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地域风貌和自然和谐之美,不仅利于农户的居民生活,而且有利于色彩协调、提升装饰美感。

图1-2
行列式布局:对于地形平坦,用地规整的社区可采用行列式布局,以节约用地。

但社区内外应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开敞空间,打破呆板的“军营式”布局方式。

图1-3
错落式布局:适用于结合现状,建设新农村社区的模式。

有利于塑造风貌、提升整体形象;有利于已存民居的修护和以此聚集发展;有利于建设规模的简约化和地貌脊脉的生态
保护。

图1-4
二、新农村规划控制
1.用地控制
新农村社区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以下标准控制:大型新农村社区:100--120平方米/人
中型新农村社区: 110—130平方米/人
小型新农村社区: 120—150平方米/人
2.住房建设标准
2.1住宅类型
住房类型结合新农社区的等级和改造模式,可布置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和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为4—6层,低层住宅为1—2层。

2.2住宅组合形式
考虑住宅成本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住宅组合应尽量考虑拼接。

多层应主要以两个单元的拼接方式为主,低层住宅可采用双拼、联排组合,尽量不采用独立式。

考虑到社区风貌的景观性与实用性,沿街住宅连续界面不宜超过80米。

2.3用地指标
1)宅基地
城乡结合区,工业园区外围(1-3公里)宜90—200平方米/户;发展核周边型(中间地段)宜90-220平方米/户;相对独立型(武威市地界线周边区和天祝县一些区域(汉区)宜90-270平方米/户;藏族居住区(考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宜90-380平方米/户。

2)建筑面积
城乡结合区,工业园区外围(1-3公里)宜90—120平方米/户;发展核周边型(中间地段)宜90-150平方米/户;相对独立型(武威市地界线周边区和天祝县一些区域(汉区)
宜90-200平方米/户;藏族居住区(考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宜90-300平方米/户。

2.4日照标准
参照《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结合武威乡村地区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日照标准应至少满足大寒日3小时,敬老院及幼儿园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3小时的标准。

2.5住宅层高
考虑住宅节能、实用的要求,住宅层高不应超过3米,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不应超过3.6米。

2.6控制指标
社区底层独院住宅建筑密度不得超过35%,容积率不应大于0.6;多层住宅社区建筑密度不应超过28%,容积率不应大于1.7。

社区应充分利用宅旁、边角地带进行绿化,并倡导社区居民丰富庭院绿化,要求各级新农社区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建筑设计
3.1 概述
农村住房建筑设计应针对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体现“经济、适用、安全”的要求。

建筑外观应体现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并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多样性。

避免单一的照搬城市住宅的功能布局和设计方法。

1)功能布局
根据当地农村传统风俗,采用坐北朝南的格局,将单体住宅并排连接,尽量减少面宽,降低住宅造价,鼓励中低收入的农民居住。

吸取中国传统四合院的优点,以武威较出名的贾坛故居为参照,四室一厅多功能居住用房,除可满足农村多人口家庭的需要,还可以利用农居用房产生经济效益。

2)设计手法
功能上布局合理,好的朝向,方便人居,符合武威的实际情况,充分满足农村生产方式和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生活习惯。

建筑形象上体现武威地域特色,考虑武威市各县悠久的历史,须弘扬文化元素,如藏区文化,名城文化(古浪大靖镇),天马文化(旅游标志),五凉文化(灰檐顶)等。

3.2 建筑平面
一般要求:农村住房应体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平面布局应设有堂屋、厢房、厨房、农具堆放间、储藏间等功能用房,应满足面积、通风、采光和朝向的要求,方便使用。

要充分满足农、副业生产及农民生活需求,避免照搬城市住宅的功能和布局。

农村住房的平面设计城市住宅的平面设计
图2-1
平面设计应提供灵活、可变的功能设计方案,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区域,应为经营“农家乐”或“乡村酒店”提供条件。

单体庭院应满足生产需要,留有安置农业生产机具的位置。

3.3 建筑外观
1)建筑立面
一般要求:建筑立面是风貌特色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立面设计应注意尺度及比例、材质的对比和色彩关系及建筑
细部合理表达,通过继承与创新,在保持传统民居文化风貌特点的前提下,创造适合农村地区的低造价建筑方式;建筑立面应高低错落,进退变化,层次丰富;农村住房外观应按照“多样性”的原则,体现地方特色,避免千村一面。

立面设计时对于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就地取材,尽可能的利用传统乡土材料,同时也鼓励在满足武威民居风貌特点的前提条件下,开发、使用新型材料。

公共配套建筑立面在考虑地方特色和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强个性化设计,使之成为村落的标志性。

对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的重点建筑(指公共建筑、重点景观建筑)应按完整的武威民居建筑进行打造,在满足武威民居基础面貌的前提下,可考虑增加垂花、撑弓、吊瓜、柱础等装饰构件元素,但在设计时不应简单的生搬硬套。

图2-2
图2-3
2)屋顶形式
简洁明快的平、坡屋顶结合为基调,屋面坡顶形式为单坡、双坡,青灰瓦、砖红瓦等,檐口、屋脊等局部采用传统地域元素修饰。

图2-4 坡屋顶古建元素示意图
图2-5 坡屋顶样式示意图
3)门窗形式
各院落内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门窗的色彩、形式、材料应设计多种方案,形成多样化的组合方案。

门既是武威民居立面的主要表现形式,又是装饰的重点部位。

门的尺寸设计应考虑农具的进出,符合与建筑整体立面比例尺度关系的协调。

门斗设计可采用各不相同的处理手
法,以体现个性化。

图2-6
临街立面不宜做成卷帘门,不能以卷帘门替代建筑应有的门,只可作为防护设施,并且材质和色彩与建筑协调一致,统一店招尺寸及风格。

图2-7
窗户的种类很多,是民居装修艺术中表现最集中、最丰富、最生动的部位。

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同采光通风功能紧密结合。

农村住宅建筑特色应该选优与之匹配的的开窗方式,灵活设计窗眉、窗扇等窗户样式。

有条件的窗台下应设花池。

不应设外置式防护栏。

反对使用欧式风格的窗户。

图2-8
综上,每一个社区单元,门窗色彩的选用应和建筑墙面相协调,在色彩、材质相统一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特有的社区风貌。

应根据当地实际工程情况在满足整体协调的情况下,门窗可以采用当地材料,但须作出仿木颜色效果,颜色以深褐色(中国建筑色卡国标T18922-2002 10R 2.5/1.2 1061-1066)为主。

在洞口尺寸上需注意与建筑墙面的比例关
系,门、窗洞口上沿高度应统一,不宜设置不锈钢金属等材质的防护设施,应设置金属材料褐色仿木构件。

4)栏杆形式
各院落内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晒台栏杆应采用多种不同的处理手法,形成多样化组合。

晒台栏杆的材料、色彩的选用应和建筑墙面相协调。

栏杆可采用砖、木、金属、陶瓷等材料,并与建筑外立面风格相协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美观。

5)墙体形式
a墙身
墙身建造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如砖、石等地方材料,且应与建筑结构形式相匹配。

装饰上可采用石材、砖墙、涂料、面砖饰面等处理手法,在选择使用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时间推移、雨水侵蚀、环境污染等对色彩带来的影响。

在总体协调的基础上,每个院落应设计多种方案,形成多样化组合形式。

应充分挖掘当地的传统建造工艺和建筑元素,如门窗、檐口、雨棚、基座和勒脚等,以及在墙身表面的细部装饰特点如悬鱼、垂花柱、脊饰、窗罩、门套、漏窗、栏杆和花格
等,通过墙身设计,丰富建筑造型。

图2-9
墙身应注重与周边建筑和植被等环境风貌因素相协调。

墙身处理要避免单调和简单化设计。

b墙裙
墙裙的材料和色彩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宜采用当地材料装饰。

墙裙的形式应多样化,并应对墙面有足够的保护作用。

图2-10
6)庭院铺装
应满足农作物晾晒、农机具停放、邻里交往等需求。

庭院铺地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材料宜就地取材,可采用夯土、砖、卵石、混凝土等材料。

鼓励铺地花式的设置可按当地的文化及习俗进行元素性提炼,形成创新的拼接方式。

图2-11
7)围墙形式
在对于围墙的设置时,应把握社区的整体生态体系景观不产生影响及阻断的原则。

围墙高度不宜过高(不宜超过2400mm),应美观大方,使之既起到建筑围合作用又能起到美观效果。

围墙的材料、色彩、造型应和建筑整体风格协调,使之粗犷、敦厚武威民居的独特气质。

围墙可采用夯土、砖、石等材料,尽可能的美观。

3.4 节能
为了落实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武威新农村建设需要向节水、节地、节材、节能、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倡导建设绿色生态农村。

太阳能:在武威地区,方向为南方为宜,夏天太阳能角度26°-29°为宜,冬天46°-49°为宜(武威维度±10°),同时与坡屋顶合理结合。

图2-12
沼气:武威市属于典型农业城市,农牧业为沼气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目前多为单一式小型沼气池,未来乡(镇)村要积极探索秸秆发酵沼气集中供气的试点,大中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集中供气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图2-13
3.5 建筑色彩
建筑物的外装修和色彩是最能反映建筑外貌的特点,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建筑风格装饰手段之一,应加强对建筑色彩的统筹规划控制。

建筑色彩应在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前提下,确定主色调,在统一中求色彩的变化,色彩搭配应合理、美观、大方。

要尽量通过使用材质本色来体现建筑色彩。

武威民居风貌塑造时,色彩应整体满足武威民
居的风貌特色,单栋建筑总的色彩不宜超过三种,墙面以黄色系列,白色系列为主,民居建筑坡屋顶屋面饰材以青灰色,砖红色为主,社区中心建筑坡屋顶屋面饰材以砖红色为主,营造居住区轻松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特色对比和明确的功能分布。

CBCC中国建筑色卡
图2-14
三、新农村住宅建设推广示范户型
1.高层户型
适用范围:城镇规划区。

推荐户型特点:功能组合参照城市住宅,立面简洁,色彩明快,典型平屋顶营造新农村现代特征,符合上文提出的建筑设计标准,适用于城区、组团核级社区。

图3-1
2.多层户型
适用范围:城镇规划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呈城镇化发展。

户型特点:功能组合参照城镇住宅,外观简洁时尚,平、坡屋顶营造武威现代特征,符合上文提出的建筑设计标准,适用于城区、组团核级社区。

图3-2
3.低层户型
适用范围:城镇规划区,工业园区之外的地区。

户型特点:功能采用传统农宅组合,立面采用传统形式,色彩典雅宏厚,通过不同屋顶形式塑造农村传统风貌。

适用于基本单元级社区。

按屋顶形式分类为平屋顶、坡屋顶、平坡结合形式的户型。

1)平屋顶
图3-3 2)坡屋顶
图3-4
图3-5
图3-6
3)平坡结合

3-7
4.藏区户型
户型特点:功能参照藏区农村布局,装饰体现藏区特色、佛教文化、例如红色“边玛”,兽面裸头等;色彩艳丽—使用白、黑、黄、红等有宗教和民俗含义的色彩,注重现代藏式建筑风格应与传统藏式风格的有机结合。

图3-8
5.商业农宅
适用范围:城区级、组团核级的重点镇,参与商业发展的农户和武威市旅游景观周边农户和农家乐。

户型特点:功能上车库、铺面等满足于产业发展的功能需要体现,色彩比较丰富,造型相对独特,更加体现地域风貌和景区特色,景区需要有目的的营造农家乐模式。

1)商业农宅
图3-9
XX大道沿线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图3-10
2)农家乐
图3-11
3)景区
图3-12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