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目录

一、新农村布局结构 (1)

1.新农村社区基本单元结构 (1)

2.社区基本概念 (2)

3.社区布局 (2)

3.1一般要求 (2)

3.2地域特色 (3)

3.3院落布局 (3)

二、新农村规划控制 (6)

1.用地控制 (6)

2.住房建设标准 (6)

2.1住宅类型 (6)

2.2住宅组合形式 (7)

2.3用地指标 (7)

2.4日照标准 (8)

2.5住宅层高 (8)

2.6控制指标 (8)

3.建筑设计 (8)

3.1概述 (8)

3.2建筑平面 (9)

3.3建筑外观 (10)

3.4节能 (19)

3.5建筑色彩 (20)

三、新农村住宅建设推广示范户型 (21)

1.高层户型 (21)

2.多层户型 (22)

3.低层户型 (23)

4.藏区户型 (27)

5.商业农宅 (28)

XX 大道沿线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为按城乡融合的思路和办法指导全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乡村特点和地域特色,传承武威民居独特的建筑文化,最终实现武威市城乡融合、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制定本导引。

一、 新农村布局结构

1. 新农村社区基本单元结构

新农村社区基本单元包括住宅建筑、社区中心(包括村委会、小学、幼儿园、活动中心及活动场地、卫生站、警务室等设施)、设施农业。

图1-1

2.社区基本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本次规划的新农村基本单元,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相对集中、共享公共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聚居点。社区中心是居民集中活动的地方,包括村委会、小学、幼儿园、活动中心及活动场地、卫生站、警务站、小型商业设施等设施。

3.社区布局

3.1 一般要求

1)地理位置相近、服务产业相同或相关的村庄应尽

量集中布局形成社区,按聚集规模配套相应的基础服

务设施,形成整体统筹的新农村社区。

2)应充分考虑农业及产业特点,规划产业分区,预

留产业发展用地。

3)应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增长因素,适当预留农房住

房及配套用地。

4)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养殖区、牲畜家禽饲养用

房应相对集中设置,且与农村住房相对分离。

5)对生活居住有影响的生产设施应与生活区适当

分离。

6)集市等经营设施宜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段;在旅

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设置乡村酒店或农家乐等旅游设

施用房。

7)布局紧凑、节约土地。城镇规划区内的聚居点应

按照城镇规划的要求和标准规划布局。

3.2 地域特色

1)社区布局应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

俗及传统布局模式。

2)社区布局应结合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特色,

形成自然的新乡村风貌。

3)社区应结合本地特色,通过建筑物、构筑物、景

观、绿化、雕塑、特色街道包括自然地貌特色等塑造

各具特色的整体形象。

3.3 院落布局

应体现“相融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顺应地形、相对集中布局、突出地域特色。

1)顺应地形

应尽量保持自然地形,顺应地形地貌,不宜大规模平整土地;道路与建筑的布局宜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走势。

2)景观协调

风景旅游区附近的新农村建筑风貌建筑应控制建筑体量和风貌,避免与自然景观不协调。

3)布局方式

a 城镇型新农村社区按城镇规划要求布局;

b低层新农村社区的布局和组合方式应因地制宜,体现多样性,应结合地形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并尽量集中布置,节约用地。

主要有以下几种布局方式:

自由式布局: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水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地域风貌和自然和谐之美,不仅利于农户的居民生活,而且有利于色彩协调、提升装饰美感。

图1-2

行列式布局:对于地形平坦,用地规整的社区可采用行列式布局,以节约用地。但社区内外应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开敞空间,打破呆板的“军营式”布局方式。

图1-3

错落式布局:适用于结合现状,建设新农村社区的模式。有利于塑造风貌、提升整体形象;有利于已存民居的修护和以此聚集发展;有利于建设规模的简约化和地貌脊脉的生态

保护。

图1-4

二、新农村规划控制

1.用地控制

新农村社区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以下标准控制:大型新农村社区:100--120平方米/人

中型新农村社区: 110—130平方米/人

小型新农村社区: 120—150平方米/人

2.住房建设标准

2.1住宅类型

住房类型结合新农社区的等级和改造模式,可布置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和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为4—6层,低层住宅为1—2层。

2.2住宅组合形式

考虑住宅成本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住宅组合应尽量考虑拼接。多层应主要以两个单元的拼接方式为主,低层住宅可采用双拼、联排组合,尽量不采用独立式。考虑到社区风貌的景观性与实用性,沿街住宅连续界面不宜超过80米。

2.3用地指标

1)宅基地

城乡结合区,工业园区外围(1-3公里)宜90—200平方米/户;发展核周边型(中间地段)宜90-220平方米/户;相对独立型(武威市地界线周边区和天祝县一些区域(汉区)宜90-270平方米/户;藏族居住区(考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宜90-380平方米/户。

2)建筑面积

城乡结合区,工业园区外围(1-3公里)宜90—120平方米/户;发展核周边型(中间地段)宜90-150平方米/户;相对独立型(武威市地界线周边区和天祝县一些区域(汉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