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民融合式发展谈军队人才的培养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军民融合式发展谈军队人才的培养之路
近年来,我国的军事人才培养取得了优异的成果,逐渐步入到军民融合的发展阶段。
但就其军民融合深度而言,还有着一定的欠缺以及提升空间。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目前现状提出解决对策。
1目前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我国在军队人才培养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改革创新,取得优异的成果。
但是,在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着不足,笔者研究总结如下:
1.1理念先进,但军地教育观念存在差异
近年来,国防生的培养受到我军的高度重视,创新了由高校中选拔优秀人才的军队人才培养体制。
在高校中设选培办,专项管理选拔优质高校生。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国防生的选拔以及培训理论已经趋于成熟,理念先进。
但是,由于性质不同目标各异,军队以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观念不同,办学差异明显。
高校同军队间的良性互动有所欠缺,导致国防生在进入军队管理后不能适应。
如何能够实现军队同地方高校教育观念趋于一致,还需要深入探讨优化。
1.2规模初显,但能力建设目标有待清晰
目前,我军同包含“985”“211”等重点高校的100多所高校签定了国防生培养协议,国防生生源充足,每年招收近万名。
地方高校约有2万名教职员工直接为军队人才建设服务。
可见,国防生招收规模较大,涵盖了优质的高校资源。
其专业广泛,包括了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地理水文、核工技术等科技领域专业人才。
由于军队对于人才专业高要求的特殊性,要求军队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对人才培养要具有针对性。
但在高校教育中,对于军队人才的要求把控不过关,国防生的培养针对性不足,军事能力建设目标有待进一步清晰。
需要以军队人才需求为出发点,设立人才培养目标,为军队培养优质人才。
1.3模式成型,但教育体制变革仍需深化
对于军队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将其思想政治建设放在核心位置,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的军官,训练其过硬的军事素质。
在教学中模拟军事化管理模式,实现国防生同军队的无缝对接。
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地方军队分别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国防生培养模式日益规范。
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旧有优化空间。
例如,管理权力以及责任不清晰,不同部门间对于国防生培养的理解不同,造成了相互的矛盾。
政策上的变更时有发生,缺乏稳定性。
致使国防生的军事训练标准各异,难以达到人才培养要求。
可见,体制变革仍继续推进。
2加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的对策
2.1完善人才培养政策
在国防生培养中加强依照法规管理监督的观念,统筹军队人才发展计划,梳理健全政策法规,并坚持贯彻执行。
上文中提出目前军队人才培养管理中,各部門政策不同,相应的政策还有待发展。
所以,要加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各部门应加强政策沟通,必须要完善政策建设,促使人才培养计划有序的发展。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有政策可依。
分析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同层次职能划分,深入交流,避免出现“政策打架”的现象。
2.2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才选拔形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军队复杂的人材需求。
要建立面向社会的开发人才选拔机制,其优势可见。
其一,对于军队内部缺乏的特殊岗位人才招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军队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因此,开放性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
其二,能够有效的降低用人部门的用人成本。
按需设岗,以岗招聘,保持最大化的人岗匹配,避免造成用人成本的浪费。
2.3做好军地需求对接
要培养优质人才,首先需要明确现今军事情形下的人才需求。
在合作高校中,重点培养相关专业,发展贴近军队的优势军事学科,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设立目标。
充分利用院校专业优势,在专业的领域起到榜样作用。
对于人才需求迫切的专业,可进行军地共建的方法,在政策上以及资金上协助其发展,在地方高校建立能够满足军队要求的学科,在人才培养中进行高校同军队的无缝对接。
2.4利用地区教育资源
军事院校与高校不能够脱节,应时刻保持交流,盘活地方教育资源。
可搭建军事院校与当地高校互动育人平台。
军事院校与当地高校要积极参与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共同努力明确办学目标。
根据我军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设立专业,开办课程。
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
通过军事院校与当地高校深度的融合,明确教学标准。
取长补短,充分的发挥好双方的办学优势,军事院校同地方院校资源互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推进军事人才培养的军民深度融合。
军队人才素质高低,对我国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在人才培养时,更应该讲求科学的管理方式,完善人才培养政策。
细心、耐心的去培育每一个学员。
在人才培养中,管理者不仅要保持传统的良好管理方法,还要积极的探索新思路,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中,加强人才培养体制的建设,清晰战略目标,协调各方资源,优势互补,为我军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