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发表时间:2011-09-28T11:15:15.33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黄杏丽
[导读] 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合作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
黄杏丽
(偃师市中心幼儿园,河南偃师471900)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我们生活在一合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课题,合作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便于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过程又是由说到写,由述到作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合作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
一、师生互动积累材料
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新的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主要以老师的讲授为主,按照不同的文体类型结合范文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并记忆,然后模仿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大量的模仿强化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与运用,来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材料。这种方法固然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那不是学生通过思维与互动学习得到的东西,而只是一些生搬硬套上去的僵化语言组合,不能说是学生能力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应该从生活中来,从学习中来。那么,怎样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呢?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指导观察,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天生俱有,而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这个训练与培养过程也是师生互动学生的过程。作为教师,就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辩论、动手操作、搜集整理资料、实地考查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且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兴趣。同时也能较好地为学生积累材料提供平台。但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中只是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每次活动都要有目的。活动前要有准备,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感受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
(三)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视听途径积累材料。经常有目的、有选择地让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儿童节目、《新闻联播》、《人与自然》等,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看后要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等。
(四)鼓励学生勤动笔,坚持写观察日记,作好文字积累。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及时动笔,坚持写日记等,学生的动笔可能只会流于形式。这样就达不到积累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需从兴趣上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的名言佳句,优美词句装订成册。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拿出来评比,看谁搜集得多,装订得最好。还可以把自己写的日记在小组内交流。由小组成员评出佳作,过一段时候再交流,看谁的进步大。对有进步的同学可以发给进步奖。一学期到了看的进步奖最多,老师就可以发给他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并写上鼓励的话。
二、师生合作选择材料
众所周知,修房子要根据需要选择建筑材料,缝衣服要根据爱好、季节选择布料,同样的道理,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老师给定题目后,由学生自己去选择与组织材料。这种简陋单向写作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势必导致有的学生无材料可写的局面,从而造成学生厌恶作文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思维,想出一连串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只要与题目有关,能想到多少就想多少。当列出一定数量的材料后,就让同组的同学互相研读,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应该选择哪些材料和舍去哪些材料。最后将这些选中的材料交班内交流。这种经过集体讨论选择材料的方式,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那些文思枯竭的同学也能材料可写。
三、自由写作,指导订正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作一种自我发现手段,而不仅仅是交流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布局谋篇,讲究文法,注意遣词造句等,在教学作文时,我一般事先不在文法、句法、句式等方面作出要求,学生写作时甚至可以不分段,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再指导学生作出订正。和传统的写作训练不同,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写作看似茫然无序,实际上学生是真正写作活动的主体。写作不再是重复前人的故事和任何虚伪浮华的东西,而是自己感情的释放。而写完之后由老师从理论上加以指导,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文法知识进行订正,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探究、交流、互评习作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在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修改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人云:“文不厌改、善作不如善改”。传统的作文修改方式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作精批细改,然后发给学生自己看。其实多数学生是不爱看修改后的作文的,最多看一看老师的评语之后就放入书包。这种方式不但花费老师大量时间,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是收效甚微。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鉴于此,我采用分组评议,个人修改,集体交流等作文修改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体验到了作文的乐趣。这种方式的步骤是:(一)进行错别字、病句常规修改。学生写好作文后,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人小组,让其他三个同学帮助画出错别字,病句和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将本子交还本人,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