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3(第8-10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序列预测法属于( B )。

A. 定性市场预测

B. 定量市场预测

C.单项商品预测

D. 商品总量预测

2.市场预测的核心内容是( D )。

A. 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

B. 市场占有率预测

C. 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

D. 市场供应量和需求量

3.(A)是进行市场预测的首要问题。

A. 确定市场预测的目的

B. 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C. 对资料进行分析

D. 检验预测成果

4.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的主要区别是( C )。

A. 定性预测只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不测算预测值

B. 定性预测法应用起来灵活方便

C. 预测依据不同

D. 定量预测法测算预测值

5.对于无法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市场现象进行预测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D )。

A. 定性市场预测法

B. 相关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

C. 定量市场预测法

D. 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法

6.对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需求量进行预测时,最好用(A)做预测。

A. 定性市场预测法

B. 相关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

C. 定量市场预测法

D. 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法

7.测定出的预测误差偏低的市场预测指标是(A)。

A. 平均误差

B. 平均绝对误差

C. 均方误差

D. 标准误差

8.以下公式是( B )的计算公式。

A. 平均误差

B. 平均绝对误差

C. 均方误差

D. 标准误差

9.假如平均绝对百分误差( C ),则认为预测误差太大,不能被采用。

A. 大于10%

B. 大于15%

C. 大于10%~20%

D. 小于10%~20%

10.相关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是根据市场现象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影响市场现象的因素,将影响因素作为( D )。

A. 不变量

B. 可变量

C. 因变量

D. 自变量

11.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就是( C )。

A. 选择预测精度最高的方法

B. 选择预测精度最低的方法

C. 根据市场现象及各种影响因素的特点来选择

D. 选择过程简单,运算量小的预测方法

12. 判断分析市场预测法,也称(A),它是指预测者在以各种方法取得市场资料后,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估

计测算预测值。

A.定性市场预测法B. 定量市场预测法C. 估计市场预测法D. 经验市场预测法

13.( A)是预测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某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

能性的估计数值。

A. 主观概率

B. 客观概率

C. 条件概率

D. 相对概率

14.( B )是根据市场预测的目的和要求,由预测组织者向有关专家提供与市场预测有

关的资料,并收集汇总专家对未来市场所做的判断预测值的方法。

A. 德尔菲法

B. 专家意见调查法

C. 专家会议法

D. 指标扩散法

15.( D )是邀请或召集有关专家,通过在会议上专家发表的意见,并将专家的意见加以

综合,对某种市场现象的未来情况做出预测的方法。

A. 指标判断法

B. 专家意见调查法

C. 扩散指数法

D. 专家会议法

16.( A)也称专家小组法,这种方法是采用征询意见表,利用通信方式,向一个专家小

组进行调查,将专家小组的判断预测加以集中,利用集体的智慧对市场现象未来做出预测。

A. 德尔菲法

B. 推算市场预测法

C. 专家会议法

D. 扩散指数法

17.( A)是根据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与市场现象变化之间的关系,由经济指标的变化

来分析、判断和预测市场未来变化的方法。

A. 指标判断分析法

B. 专家会议法

C. 扩散指数法

D. 德尔菲法

18.( B )是根据若干个经济指标的变动,计算出扩散指数,以扩散指数为依据来判断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A. 专家意见调查法

B. 扩散指数法

C. 指标判断法

D. 推算市场预测法

19.( D )是以若干点上的指标项目,推算与之相关联的全面指标项目的预测方法。

A. 比例推算预测法

B. 德尔菲法

C. 指标判断法

D. 由点向面推算法

20.( C )是根据预测对象与某种已知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按比例对预测对象的预测值进行推算的方法。

A. 由点向面推算法

B. 专家会议法

C. 比例推算预测法

D. 指标扩散法

21.( B )是指其变化先于市场变化,并由于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引起市场的变化。

A. 同步指标

B. 先行指标

C. 绝对指标

D. 滞后指标

22.由点向面推算中,除了会有各种预测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的预算误差外,还会有( C )存在。

A. 极限误差

B. 偶然误差

C. 代表性误差

D. 一般性误差

23.采用主观概率市场预测法进行预测,各事件的概率必须在(A)。

A.0和1之间 B. –1和1之间 C. 0和0.5之间 D. 0和0.8之间

24.下列市场预测方法中,( B )应用起来更灵活方便。

A.定量市场预测法

B. 定性市场预测法

C. 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法

D. 相关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

25.如果扩散指数达到80%,这说明市场需求将会出现( D )。

A. 稍微下降

B.大幅度下降

C.稍微上升

D.大幅度上升

26.( B )是根据市场现象的历史资料,运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市场现象的数量向未来延伸,预测市场现象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预计或估计市场现象未来表现的数量。

A.相关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

B.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法

C.定性市场预测法

D.定量市场预测法

27.在影响市场现象变动的各因素中,(C)泛指间隔数年就出现一次的市场现象变动规律。

A.长期趋势变动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

28.( B )是指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计算时间序列观察值的某种平均数,并以此平均数为基础确定预测模型或预测值的市场预测方法。

A.移动平均市场预测法

B.简易平均数市场预测法

C.指数平滑市场预测法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9.( C )就是指当时间序列环比增减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以平均增减量为依据,建立预测模型计算预测值的方法。

A.序时平均数预测法

B.环比增减量预测法

C.平均增减量预测法

D.平均发展速度预测法

30.根据观察值的重要性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权数后,再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建立预测模型和计算预测值依据的方法,称为( D )。

A.环比平均数预测法

B.平均发展速度预测法

C.序时平均数预测法

D.加权平均预测法

31.对时间序列观察值,由远向近按一定跨越期计算平均值的预测方法,我们称为( C )。

A.简易平均数市场预测法

B. 指数平滑市场预测法

C. 移动平均市场预测法

D. 序时平均数预测法

32.( B )解决了预测值滞后于实际观察值的矛盾,适用于对有明显趋势变动的市场现象时间序列进行预测。

A.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B.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C.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

D.加权平均预测法

33.( D )是对市场现象观察值按距预测期的远近,给予不同的权数,并求其按加权计算的移动平均值,以移动平均值为基础进行预测的方法。

A.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B.指数平滑市场预测法

C.加权平均预测法

D.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

34.指数平滑预测法,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 B )

A.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B.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

C.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D.序时平均数预测法

35. ( D )既适合于有趋势变动又有波动的时间序列,也适合有波动的季节变动现象的预测.

A.平均增减量预测法

B. 平均发展速度预测法

C. 加权平均预测法

D.移动平均预测法

36.在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常数α值在理论上是一个( A)的值

A. 0≤α≤1

B. 0<α<1

C. 0<α≤1

D. 0≤α<1

37.一般来说,加权平均预测法给予近期观察值以(A)的权数。

A.较大B.不变C.较小D.1

二、多项选择题

1.中期市场预测可以(ABD )。

A. 为生产和营销企业编制3、5年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B. 用于长期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的预测

C. 对年度的市场情况作出预测

D. 分析研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

2.市场预测所需的现实资料,(BCD )。

A. 是预测期以前各观察期的各种有关的市场资料

B. 一般是预测者根据需要对市场进行对调查的结果

C. 可以是各种调查机构的已有资料

D. 是指进行预测时或预测期内市场及各种影响因素的资料

3.关于预测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

A. 市场预测可以没有误差

B. 市场预测一定会有误差

C. 预测误差过大的预测结果不能使用

D. 存在预测误差就是预测结果不准确

4.造成市场预测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ABD )。

A. 市场预测资料的限制

B. 市场现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C. 预测精度要求过高

D. 预测方法不适当

5.提高市场预测精度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是由(ABC )决定的。

A. 市场现象存在连续性

B. 市场现象与其他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C. 市场现象客观上存在的发展变化规律

D. 选择的市场预测方法

6.市场现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表现在(ABC )。

A. 有些因素影响比较间接

B. 有些因素比较偶然,带有很大随机性

C. 有些因素无法取得量化资料或者根本无法量化

D. 影响因素数量巨大

7.预测方法是否科学,表现在(CD )。

A. 能否充分利用市场预测资料

B. 预测误差是否足够小

C. 方法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的依据

D. 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是否得到了发挥

8.定性市场预测法有很多具体方法,在市场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 ABCD )。

A. 主观概率市场预测法

B. 调查研究市场预测法

C. 指标判断法

D. 扩散指数法

9.专家意见调查法有两种形式( AC )。

A. 开调查会

B. 随机调查

C. 通信调查

D. 抽样调查

10.根据经济发展指标对市场需求影响关系的关系,可以把经济发展指标分为三类,即( ABD )。

A. 先行指标

B. 同步指标

C. 绝对指标

D. 滞后指标

11.下列经济指标中属于先行指标的有( CD )。

A. 国民生产总值

B. 批发价格指数

C. 财政金融政策

D. 人口变动趋势

12.下列经济指标中属于同步指标的有( BC )。

A. 消费者支出水平

B.工业生产总值

C. 批发价格指数

D. 价格政策

13. 德尔菲法具有( ABC )的优点。

A. 各专家能够独立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意见

B. 预测值能够发挥集体智慧

C. 应用面比较广费用比较节省

D. 非常具有客观标准

14.下面方法中属于专家意见调查法的有(AC )。

A.专家会议法 B. 指标判断法 C. 德尔菲法 D. 扩散指数法

15. 下列市场预测法中,属于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法的有( BCD )。

A. 主观概率市场预测法

B. 简易平均市场预测法

C. 移动平均市场预测法

D. 指数平滑市场预测法

16. 移动平均市场预测法的具体方法有( ABD )。

A. 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B. 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

C. 指数平滑预测法

D. 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

17.在影响市场现象变动的各因素中,长期趋势变动是其中一个。长期趋势变动的具体表现有:(AB )。A.水平型变动 B. 趋势型变动 C. 季节变动 D. 循环变动

18. 在编制和应用时间序列时,必须保证各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在( ABCD )等各方面都保持一致。

A. 指标性质

B. 口径范围

C. 计算方法

D. 时间长短

19.在加权平均市场预测法中,权数(ABC )。

A.可以取小数B.可以取等差数列C.可以取等比数列D.之和必须为1

三、简答题

1.如何认识市场预测精度?造成市场预测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

答:市场预测既然是估计或预计,就一定会有误差,这是任何—种预测方法都不能完全避免的。市场预测者和应用市场预测结果的人都不能错误地认为,存在预测误差就是预测结果不准确。应该具体分析预测误差是否合理,对预测误差过大的预测结果当然不能使用;而对于纯粹是由于无法事先确定的随机因素所引起的预测误差,只能想方设法将其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即控制在研究问题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市场预测中预测误差的测定,是根据市场现象观察期内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离差来计算的,而不是对预测期内的误差进行测定。预测者只能根据这样计算出的预测误差来确定预测值是否可用,也只能通过各种努力将这个误差控制在最小限度内。但人们在评价市场预测结果准确与否时,则往往是以预测期内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大小作为标准的,这无疑是进一步提高了对市场预测精度的要求。这就要求预测者必须对预测期市场现象和各种影响因素做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而不能仅仅单纯依靠市场现象过去的历史资料进行预测。在许多市场预测中,预测者往往需要对市场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做出几种预计。若仅仅按市场现象自身的发展变化趋势,其未来发展状况将会如何;若对市场预测对象采取某种措施加以促进或控制,其未来发展状况又会是什么结果。在相关回归分析预测中,更要注意某一种或一种以上因素的不同变动程度和不同变动趋势对市场预测对象的不同影响结果。

在市场预测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预测结果不准确这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其预测误差过大,预测结果不能被采纳。一般地分析起来,造成市场预测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预测资料的限制。市场预测是根据市场现象的历史资料对其未来的发展变化结果进行预测,预测者所掌握资料的状况就成为影响预测结果精确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预测者所掌握的市场预测对象的资料不够完整、不够系统或不够准确,所做出的市场预测结果就会发生与客观实际误差过大,被认为不淮

确而不能被采用。

(2)市场现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影响因素比较直接容易被注意,而有些影响因索比较间接不易被重视;有些因素比较肯定,有些因素则比较偶然带有很大随机性;有些因素比较容易取得其量化资料.有些因素则不易取得其量化资料或根本无法量化。预测者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测定,才能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但对于不肯定因素,对间接因素及无法量化的因素等进行测定,往往难于做到比较准确。因此,市场现象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也无疑会对市场预测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使市场预测的结果不能被采纳。

(3)预测方法不适合。市场预测中可供采用的预测方法很多,每种预测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市场现象所表现的不同发展变动规律。市场预测方法的科学性,一方面表现在方法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的依据;另—方面则表现在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是否得到了发挥。若在市场预测中所采用的方法不适合市场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所取得的市场预测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而在市场预测的实践中,预测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理论水平,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选择适用性预测方法时不造成失误。

2.简述主观概率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及主观概率市场预测法的预测步骤。

答:主观概率是预测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某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数值。主观概率反映个人对某一事件的信任程度,它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其一,由于每个人认识事物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方法等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在同一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值估计,会有一定程度或相当大程度的差异;

其二,主观概率的数值是否正确,一般是难于核计的。

主观概率市场预测法,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方法,可应用在许多市场现象和各种影响市场因素的预测中。应用主观概率市场预测法,一般要按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说明预测目的和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二,制定调查表,并发给每个被调查者填写;

第三,整理汇总主观概率调查表;

第四,根据汇总情况进行判断预测;

第五,对预测值进行检验和校正:(1)对预测值和主观概率研究其可靠性;

(2)对以前的预测计算其误差,并对现预测进行校正。

3.加权平均市场预测法中,权数是如何确定的?

答:加权平均预测法,必须确定适当的权数,才能得到满意的预测值。而权数的确定,只是根据预测者对时间序列的观察分析而定,尚无科学的数学方法。

实际应用中,一般考虑两点:

第一,考虑距预测期的远近,远期观察值权数小些,近期观察值权数大些。

第二,考虑时间序列本身的变动幅度大小,对于波动幅度大的时间序列,确定的权数差异就大些,对于波动幅度小的时间序列,权数的差异就可以小些。

4.什么是移动平均市场预测法?它有哪些显著特点? 指出移动平均预测法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移动平均市场预测法,是对时间序列观察值,由远向近按一定跨越期计算平均值的预测方法。

移动平均法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在反映现象变动方面是较敏感的。对于较长观察期内,时间序列的观察值变动方向和程度不尽一致,呈现波动状态,或受随机因素影响比较明显时,移动平均法能够在消除不规则变动的同时,又对其波动有所反映。

第二,移动平均测试法所需贮存的观察值比较少。因为随着移动,远期的观察值对预测期数值的确定就不必要了,这一点使得移动平均法可长期用于同一问题的连续研究。不论延续多长时间,保留的观察值不必增加,只需保留跨越期个观察值。

移动平均预测法虽然可以解决不少市场现象的预测问题,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第一,计算一次移动平均值,必须贮存几个观察期,也就是必须贮存跨越期个观察值,加大了市场预测的计算工作量。第二,一、二次移动平均法,对市场现象时间序列都给予相同的权数,加权移动平均法虽然对最近n个观察值给予不同的权数,但它对(t-n)期的观察值完全不予考虑,即给予的权数为零,这都增大了市场预测的误差。5.指数平滑预测法主要有哪些特点?

指数平滑预测法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它的特点在于:

第一,对离预测期最近的市场现象观察值,给予最大的权数,而对离预测期渐远的观察值给予递减的权数。第二,对于同一市场现象连续计算其指数平滑值,对较早期的市场现象观察值不是一概不予考虑,而是给予递减的权数。

第三,指数平滑法中的α值,是一个可调节的权数值,它是一个0≤α≤1的值。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目的:经济学研究既注重定性研究,更注重定量研究,对经济实践才有指导意义;通过计算题的训练,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 D=14-3P Q 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因均衡价格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即QD=QS 时决定均衡价格。 所以由14-3 P=2+6 P ,解得:P=1. 33 ,即为均衡价格; 代入需求方程(或供给方程):QD=14-3×1.33≈10,即均衡量为QD=QS=10 根据ED=-(△QD/△P)×(P/QD)=-(dQD/dP)×(P/QD) 故对需求方程的P求导:dQD/dP=-3 ,则:ED=3×1.33/10=0.399 同理,根据ES=(△QS/△P)×(P/QS)=(dQS/dP)×(P/QS) 故对供给方程的P求导:dQS/dP=6,则:ES=6×1.33/10=0.798 参见教材P33、P38、P45 注:因均衡点是一个点,故△P变化趋于零,可对函数求导求得 2. 某消费者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 -20/Y的点上实现均衡。X和Y的价格分别为P X=2,P Y=5,那么以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解:因为商品边际替代率MRSXY=-(dY/dX),已知dY/dX=-20/Y ,又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XY=PX/PY ,已知PX=2,PY=5, 所以得:20/Y=2/5,解得:Y=50 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已知M=270, 所以得:2X+5×50=270,解得:X=10 因此,张某将消费商品X为10单位,商品Y为50单位。 参见教材P65公式3—10,P68公式3—14,P60公式3—5 3.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 X =2元,P Y=5元,求: (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工会? 解:⑴. 因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X/PX=MUY/PY 分别对效用函数X 、Y求导得:MUX=2XY2 ,MUY=2X 2 Y,已知PX=2,PY=5 所以,2XY2/2=2X 2 Y/5,解得:Y=0.4X 。 又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限制条件为:PXX+PYY=M ,已知M=50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主编:胡凤兰》课后习题答案 P39 第1章课后作业 1.1 (1)正确。原因:一般情况下,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说明制造的误差越小。 (2)错误。原因:规定的是公差带的宽度,不是位置,没有正负。 (3)错误。原因:配合是由孔、轴的配合性质、装配等综合因素决定,不是由零件的加工精度决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加工精度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合精度。 (4)正确。原因:过渡配合必须保证最大过盈量和最小间隙的要求。 (5)错误。原因:可能是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是孔、轴公差之和。 1.2 (1)①28,②孔,③下偏差为零,④正值,⑤轴,⑥上偏差为零,⑦负值 (2)①基孔制,②基轴制,③基孔制,④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3)①20,②01,③18,④5到12级 (4)①间隙,②过盈,③过渡,④间隙 1.3 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孔050 0032012..++φ 12φ 05012.φ 03212.φ +0.050 +0.032 0.018 轴0720053060..++φ 60φ 07260.φ 05360.φ +0.072 +0.053 0.019 孔0410060030..--φ 30φ 95929.φ 94029.φ -0.041 -0.060 0.021 轴0050034050..+-φ 50φ 005 50.φ 96649.φ +0.005 -0.034 0.039 1.4 (1)50φ +0.039 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 (2)25φ -0.014 -0.035 0.021 0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 (3)80φ +0.005 -0.041 0.046 0 -0.030 0.030 +0.035 -0.041 -0.003 0.076 过渡 1.5 (1)020*******..--φ,(2)1000146060..--φ,(3)0180002050..++φ,(4)020*******..++φ,(5)1420080050..++φ,(6)0170042040..--φ, (7)0 021030.-φ, (8)023080.±φ 1.6 (1)618h φ,(2)9120H φ,(3)750e φ,(4)865M φ 1.7 解:因要求最大间隙为+0.013,最大过盈为-0.021,所以需采用过渡配合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基孔制配合,并根据工艺等价的要求,孔的公差等级要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二、单选题: 1C 2B 3B 4B 5B 6B 7D 8D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CD 8BC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一、填空题 1、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和两种。 2、PLC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与控制。 3、PLC重复执行输入采样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三个阶段,每 重复一次的时间称为一个。 4、把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和系统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可形成一 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5、用户程序是由若干条顺序排列的构成。 6、定时时间等于和的乘积。 7、若加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电路(CU)由断开变为接通,同时复位输入电路 (R),计数器的当前值加1。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PV)时,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注:填写“接通”或“断开”)8、若加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电路(CU)复位输入电路,计数器被复位, 复位后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当前值为0。(注:填写“接通”或“断开”) 9、通电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时开始定时,当前值 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其定时器位变为1状态,其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注:填写“接通”或“断开”) 10、通电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时被复位,复位后其 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当前值等于0。(注:填写“接通” 或“断开”)

二、判断题(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PLC的输入和输出量有开关量和模拟量两种。开关量I/O用最大I/O通道数 表示,模拟量I/O点数用最大I/O点数表示。() 2、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语言相比其它几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程序 的输入和修改方便,功能最强。() 3、电气隔离是在微处理器与I/O回路之间采用的防干扰措施。() 4、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都可以转换为语句表。() 5、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语句表一定可以转换为梯形图和功能块图。() 6、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梯形图和功能块图之间是一一对应。() 7、在S7-300中,定时器区为512Byte,最多允许使用256个定时器。() 8、S7提供各种不同的组织块,这些组织块分有优先级,允许较低优先级的组织 块中断较高优先级的组织块。() 9、PLC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与调节。() 10、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节点在程序中可不受限制地使用。() 三、简答题 1、集散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系统有何区别? 2、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系统有何区别? 3、在PLC控制系统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四、改错 找出下列梯形图中的错误,并改正。 1、

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单选题 (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 B 团结互助 C 放松调节 D 情绪控制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 (2分) 所谓(),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A 移情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控制 D 情绪理解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 (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 (2分)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转移注意力 B 合理宣泄情绪 C 放松调节 D 情绪ABC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 (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 (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题 (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 B 猜疑心理 C 嫉妒心理 D 逆反心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题 (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题 (2分) 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 A 感知 B 实践 C 需要 D 教育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任务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第1题单选题(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 B 团结互助 C 放松调节 D 情绪控制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2分) 所谓(),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A 移情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控制 D 情绪理解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2分)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转移注意力 B 合理宣泄情绪 C 放松调节 D 情绪ABC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印象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题(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 B 猜疑心理 C 嫉妒心理 D 逆反心理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8题单选题(2分) 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第三章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三)

第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 A.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合同文件 C.设计文件 D.质量数据 E.质量评定资料 F.工程验收资料 2.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包括业主方面的质量控制、承建商方面的质量控制和( )。 A.主管部门 B.建设银行 C.政府 D.社会监理 3.监理工程师控制质量的目的是( )。 A.维护业主的建设意图,保证投资的经济效益 B.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C.保证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执行 D.体现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职能 4.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过程而言,( )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环节。 A.决策 B.设计 C.施工 D.竣下验收 5.( )是进行工程项日质量控制的基础。 A.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合同文件 C.设计I文件 D.质最数据 F.质最评定资料 F.工程验收资料 6.GB/T19000( )IS09000系列标准。 A.等同 B.相当 C.代替 7.质量体系认证是( )向建没单位证明其具有保证工程质量能力的有力证据。 A.监理工程师 B.承包方 C.认证机构 8.为了评定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需要进行试验室试验,供试验用的混凝土试块应在

( )制作。 A.试验室里按设计要求的级配 B.标准养护室 C.浇筑现场取样 D.随意地点按要求的级配 9.施工机械设备的( )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之一,要能满足施工要求和保证质量。 A.主要性能参数 B.产品生产厂家的资质和信誉 C.产品质量 D.产品价格 10.对水泥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水泥( )。 A.强度是否符合标号要求 B.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C.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D.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ll.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 A.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B.劳动环境 C.质量保证体系 D.工作面 12.合理的质量是( )所达到的最佳功能和质量水平。 A.一定投资限额下 B.一定技术条件限制下 C.一定进度要求下 D.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下 13.设计方案的审核,包括总体方案和( )审核两部分内容。 A.设计规模 B.初步设计 C.生产工艺方案 D.专业设计方案 14.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处理好( )。 A.投资和进度的关系 B.投资和质量的关系 C.质量和进度的关系 D.各设计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15.工程设计中三阶段设计系指( )。 A.总体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B.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C.总体设计、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 D.方案设计、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 16.单位在( )的基础上,制定监理大纲并确定监理深度。 A.确定施工承包单位 B.协助施工承包单位建立质量体系 C.审查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控制计划 D.了解施工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及控制能力 17.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工程施工预检是指( ). A.工程施工前对于投入品质量预先检验 B.工程施工前对于分包单位资质进行预先检验 c.工程施工前预先检查位置、轴线标高、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等 D.某工序施工前对于前一工序施工质量进行预先检查

冲压工艺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参考答案 一、 1、什么是冲压加工?冲压成形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有何特点?答:冲压加工就是建立在材料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进行加工,以获得要求的零件的形状、尺寸及精度。 冲压成形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少、无屑加工;零件精度较高;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个人技术等级不高;产品成本低等。 冲压成形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缺点:模具要求高,制造复杂,周期长,制造费用昂贵;有噪声,不宜小批量生产等。 2、冷冲压有哪些基本工序,各是什么? 答:冷冲压按性质分有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类。分离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剪切、切断、切槽、切边等几大类;成形工序包括拉深、胀形、翻边、扩口、缩口等工序。 3、什么是金属塑性变形?常见塑性指标有哪些?影响金属的塑性与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作简要分析。 答:金属塑性变形就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形状和尺寸产生永久改变)。 影响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有:(1)、化学成分和组织——化学成分:铁、碳、合金元素、杂质元素;组织:单向组织、多项组织,不同的组织,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会有很大差异。(2)、变形温度——温度升高,原子热运动加剧,热振动加剧(热塑性),晶界强度下降。(3)、变形速度——速度大,塑

性变形来不及扩展,没有足够的时间回复、再结晶,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增加。但速度大时热效应显著,变形体有温度效应对塑性增加有利。 二、 1、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它对冲压工艺有何影响? 答: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所有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形、韧性有所下降。其可制止局部集中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扩展变形区、使变形区均匀化和增大极限变形程度的作用。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裂纹在哪个阶段产生?首先在什么位置产生? 答: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裂纹出现在断裂分离阶段。材料内裂纹首先在凹模刃口附近的侧面产生,紧接着才在凸模刃口附近的侧面产生。 3、冲裁件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其断面具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冲裁件质量包括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其断面有4个特装区,即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圆角带主要是当凸模下降,刃口刚压入板料时,刃口附近材料被带进模具间隙的结果;光亮带是由于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剪切变形时,材料在和模具侧面接触中被模具侧面挤光而形成的光亮垂直面;断裂带是有刃口处微裂纹在拉应力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毛刺是在塑性变形阶段后期,刃口正面材料被压缩,裂纹起点不在刃尖处,在模具侧面离刃口不远处发生,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撕裂而产生。影响断面质量因素有(1)、材料力学性能(2)、模具间隙(3)、模具刃口状态(4)、模具结构以及刃口的摩

形成性考核作业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CAD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作业一 得分:批阅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找出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中括号内。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AutoCAD软件绘制的样板图形文件的缺省文件扩展名是()。 A.dwt B.dwg C.bak D.dxf 2.如果从起点为(5,5),要画出与X 轴正方向成30度夹角,长度为50的直线段应输入() A.(50,30)B.(@30,50) C.(@50<30)D.(30,50) 3.以下的图层是不能被删除的()。 A.图层“0” B.当前图层 C.外部参照使用的图层 D.全部 4.当用MIRROR 命令对文本属性进行镜像操作时,要想让文本具有可读性,应将变量MIRRTEXT 的值设置为()。 A.0 B.l C.2 D.3 5.()命令可以方便地查询指定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该直线与X轴的夹角。 A.点坐标B.距离 C.面积D.面域 6.利用偏移不可以()。 A.复制直线B.删除图形 C.创建等距曲线D.画平行线

二、填空题(在所给的空位中填充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填充的答案数目应与空位数目相一致。每空5分,共30分) 1.状态栏位于AutoCAD 应用程序窗口的底部,用于。2.构造线是两端可以的直线,它没有起点和终点,可以放置在三维空间的任何位置。在AutoCAD 中,构造线主要用于。3.在AutoCAD中,使用命令可以将块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中。 4.AutoCAD2000中F1键的功能是,F2键的功能是。 四、简答。(共40分) 1.图形的复制命令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简述教学中讲授的AutoCAD四个主要功能。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第8章齿轮传动 1.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________直径大小。 A.节圆B.分度圆C.基圆D.齿顶圆 2.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决定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_________模数和_________都相等,齿轮的_________角相等、旋向_________。 4.采用展成法加工正常齿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_______ 5.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________始终相切。 A.分度圆B.基圆C.节圆D.齿根圆 6.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1=77.5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mm,试计算这个大齿轮的主要尺寸。(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 a2、齿根圆直径d f2、基圆直径d b2) 7.两级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如图所示,高速级m n=3mm,β1=15°Z2=51;低速级m n=5mm,Z3=17试问: (1)低速级斜齿轮旋向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轴向力的方向相反? (2)低速级齿轮取多大螺旋角β2才能使中间轴的轴向力相互抵消? 8.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大齿轮材料为ZG45,正火处理,已知传递功率P l=4kW,n1=720r/min,m=4mm,z l=25,z2=73,b1=84mm,b2=78mm,双向运转,齿轮在轴上对称布置,中等

冲击,电动机驱动。试校核此齿轮传动的强度。 第9章蜗杆传动 1.为什么将蜗杆分度圆直径d l规定为蜗杆传动中的标准参数? 2.为什么蜗杆的传动比i只能表达为i=z2/z1,却不能以i=d2/d1来表示? 3.图示的各蜗杆传动均以蜗杆为主动件。试标出图中未注明的蜗轮或蜗杆的转向及旋向,并画出蜗杆和蜗轮受力的作用点和三个分力的方向。 (a)(b) 第10章作业题 1.图示所示轮系,已知Z1=18、Z2=20、Z2'=25、Z3=25、Z3'=2、Z4=40,求该轮系的传动比,并判断蜗轮4的转向。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3、z4、z4'、z5、z5'、z6。求传动比i16。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页码标注格式说明: “Px”为第几页,“+x”为正数第几页,“-x”为倒数第几页 第一章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一、概念解释 1、教学:P2+10~P2+12; 2、教学系统:P3+4~P3+8; 3、教学设计:P5+6~P5+12; 4、传播理论:P8-6~P8-2;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任务:(三个任务)P4+5~P4—5; 2、简述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要素:意义P5+13~P5+17;要素(六点)P5-12~P6+5; 3、简述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P11+8~P11+15;P11-8~P11-3;P12+6~P12+9; 4、简述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P12-14~P12-12; 5、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基本特征四点P13+2~P14-12;四个任务P14-10~P17+16; 三、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践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P17-8~P18+9; 2、论述教学设计与教师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提供“教师传统备课活动.doc”作参考; 3、试述教学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P18+10~P19-12。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一、概念解释 1、教学设计模式:P22-8~P22-4; 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P23-3~P24+1; 二、简答题 1、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四个阶段?P25+15;P26+9;P26-14;P26-1~P27+7。 2、教学设计的“史密期-雷根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0-10~P30-1。 3、巴纳赛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1-2~P32-4。 4、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阶段?P34+13~P34-1。 5、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5+2~P35+11。 6、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27+18~P28+4。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P23+4~P23-4。 2、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安德鲁斯和古德森14要素P24+10~P24+16; 瑞奇6要素P24+18~P24+26; 史密斯和雷根4 要素P24+29~P24+30; 3、试述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 狄克和凯瑞的十构成环节:P24-5~P24-1; 加涅和布里格斯九构成环节:P25+2~P25+4; 作者认为八个基本环节:P25+5~P25+8; 第三章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一、概念解释 1、认知发展P38-2~PP39+1; 2、学习需求P42+7~P42+8;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

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从第二次作业开始,经常能够看到要求:字数1000以内。确实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你怎么也得写600-800字吧?像个小论文一样。毕竟是40分的题目,200以内的字数怎么可能得分呢。作业二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选择你周围的一种品牌的酒厂或其销售商,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要

电大新版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作业3 一、选择题 1、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其集电结为( B )状态。 A.正向偏置 B.反向偏置 C.反向击穿 D.均有可能 2、三极管放大电路中,直流通路主要用来确定电路( C )的。 A.放大倍数 B.输出电压 C. 静态工作点 D. 波形失真 3、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 A )。 A.带负载能力强 B.带负载能力差 C.减轻后级负荷 D.没有影响 4、为使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路中应引入( A )。 A.负反馈 B.正反馈 C.电流反馈 D. 电压反馈 二、判断题 1、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曲线很陡,说明它的动态电阻r z越小,它的稳压性能越好。(√) 2、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较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和非线性失真小的特点。(√) 3、集成运放的偏置电路为差动放大电路提供直流偏置,以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和抑制温漂的作用。(√) 4、方波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周期受RC充放电速度的影响,RC值越小,充放电速度越快,方波周期就越短,反之则周期越长。(√) 三、简答题 1、稳压二极管是如何起到稳压作用的? 答:稳压二极管有一个相对普通二极管较低的反向击穿电压。在特性曲线上,其反向击穿特性曲线很陡,击穿后在安全的工作电流范围内,能够保证电压变化很小。串接了限流电阻后,能够使稳压二极管很稳定地工作在指定的反向击穿区,只要输出电压取自稳压二极管两端,在输入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稳压二极管便可起到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 2、什么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如何避免? 答:当输入交流信号较大,因静态工作点设置过高,信号正半周使器件进入饱和区而造成的波形失真,称为饱和失真;反之因静态工作点设置过低,信号负半周使器件进入截止区而造成的波形失真,称为截止失真。这两种失真都是因为器件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所以统称为非线性失真。 为了避免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可以调节电阻R B 、R C 或电源U CC ,使静态工作 点沿负载线移动或改变负载线的斜率,而使静态工作点移到合适的位置。 3、分析计算运放电路时常用到的三项理想化指标是什么? 答:(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od 为无穷大;(2)差模输入电阻R id 无穷大;(3) 差模输出电阻R od 为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作业整理)

绪论 1.互换性的定义 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调整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2.互换性的种类 1)就程度而言·,可分为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 2)对于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说,互换性又分为外互换与内互换。 3.互换性的作用 1)从使用上来看,零件可以以旧换新,从而提高了机器的利用率并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从制造上看,互换性是组织协调的重要基础,而专业生产有利于采用高科技和高生产率的先进工艺和装备,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减低生产成本。 3)从设计上来看,可以简化制图、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对发展系列产品十分重要。 4.何谓公差他包含哪些内容

1)公差是指允许的,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的大小,或允许的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大小。 2)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5.何谓检测它的用途 1)检测包含检验和测量。检验是指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判断其是否合格;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2)用于评定产品质量,分析产生不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 6.何谓标准和标准化 1)标准为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2)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7.何谓优先数系 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科学数值制度

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西南某制酒企业在西北市场在春节期间开展买二赠一促销活动,本企业西部市场负责人请示总经理审批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否) 这是短期问题,违背了战略的长期性原则。故,不是战略问题 2.鉴于中档酒市场需求量大,营销部门建议本企业也加入中档酒行列,开发中档酒。(是) 企业涉足新的领域,关系到全局的发展,是战略问题。 3.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各国都在酝酿开发新能源。其中用酒精作为汽油的替代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案。企业打算同某发动机企业联合开发不挥发的用于动力的酒精。(是)企业即将研发生产新产品,涉足新的产品领域,属于战略问题。 4.与一家商场就货款问题发生争议,对方已诉至法院。(否) 属于企业纠纷,不是战略问题。 5.购买设备的意向已定,协议已签,急待履约。(否) 仅涉及到设备购买的短期行为,非战略问题 6.经调查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地区对本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建议并购当地的一家酒厂以便开拓东南市场。(是) 并购涉及的问题关乎企业全局,是属于战略范畴的。 7.董事会研究决定收购南方一家酒厂,现就有关收购的法律问题、收购的价格及被购企业的人员及财务问题进行调研与磋商。(否) 收购意向已定,现今遇到的问题仅仅是局部磋商,不是战略问题。 8.当地一条街道、当地一列进京列车分别邀请本酒厂参加冠名活动,企业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竞标。(否) 仅涉及到某个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9.营销部总结近几年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建议从电视广告中撤出来,同时将公益赞助广告渠道作为营销的一个主渠道。(否) 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10.企业近期请某广告公司设计了三个广告创意方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否) 仅涉及到某个具体部门的一次具体行为,不是战略问题 作业二 我主要以一次作业为例分析一下 选择当地一家成人教育教训机构,分析其外部环境。写一个1000字以内的分析报告。 要求:简单介绍企业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项目(业务范围)、资金力量等,指出其主要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在行业的竞争特点、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论述题:每题20分 一、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 二、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 三、根据各国的发展实践,分析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 四、试评价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五、试分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的区别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3.在人类之初,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道德因素 D.政治因素 4.在产生与形成阶段,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社会成员现实困难 B.解决社会成员当前困难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5.19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6.“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颁布的()中。 A.《济贫法》 B.《国民保险法》 C.新《济贫法》 D.《社会保障法》

7.西方福利国家的代表是()。 A.德国 B.美国 C.加拿大 D.英国 8.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产业经济学 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9.首创完全积累型公积金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新加坡 D.智利10.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 A.发展经济 B.创造社会稳定 C.社会公平 D.促进效率 11.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是()。 A.基本保障型 B.最低保障型 C.充分保障型 D.完全保障型 12.1883年,德国颁布的()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A.《社会保障法典》 B.《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C.《疾病保险法》 D.《工伤保险法》 13.社会保障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是()。 A.参保人数的扩大 B.法制的日趋完备 C.保险项目的增多 D.社会福利的普及化与高水平化

《操作系统》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

作业1 第一章 一、1 (C)2(D) 3(A)4(B)5(C)6(C)7(B)8(C) 9(A) 10(C)。 二、1.系统软件。 2.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3.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 三、1(对) 2(错)3(对)4(错)5(错) 四、1 操作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的“管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软资源,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能力强、响应速度要求一般,追求的是尽量为更多的用户服务;实时系统是一种专用系统,它的交互能力要求一般,追求的是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非常高的可靠性。 3.DOS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较好的开放性;使用方便;功能丰富。Windows具有优良的图形界面;多任务操作环境;有效地利用主存;支持多媒体技术。UNIX/Linux内核和核外程序的有机结合;移植性好;多用户多任务;较好的用户界面。 第二章 一、 1(D) 2(A) 3(B)4(C) 5(A) 6(C)7(B)8(A) 9(B) 10(A) 二、 1程序、数据、作业说明书 2脱机、联机加脱机 3操作命令、系统调用 三、 1 (错)2(错)3(对)4(错) 5 (错) 四、 1作业调度也称高级调度进程调度也称低级调度。一个作业被调度,那么这个作业有资格获得CPU;而一个进程被调度,说明这个进程已经分配了CPU。作业调度的次数少频率低,作业只调度一次就可以完成;而进程调度的次数多频率高,一个进程反复被调度多次才完成。 2运行的状态不同。一般过程调用其调用的过程核被调用的过程都是用户的程序,CPU一直在用户态下运行。系统调用其调用的过程是用户程序,被调用的程序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执行调用过程CPU处于用户态,执行被调用的系统核心程序时CPU处于核心态。 进入方式不同。一般过程调用可以通过过程调用语句调用用户过程。系统调用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指令(访管指令)调用系统的核心程序。 五、 第1题: 先来先服务(FIFO): 作业1 作业2 作业3 作业4 时间:10 12 13 13.5 13.8 作业1的周转时间=12-10 =2 (周转时间=完成时间-提交时间) 作业2的周转时间=13-10.2=2.8 作业3的周转时间=13.5-10.4=3.1 作业4的周转时间=13.8-10.5=3.3 平均周转时间(2+2.8+3.1+3.3)/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