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服务设施建设、星级和谐社区评比资金落到实处。下面为你送上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和城市管理的需求,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很多工作都需要依托社区才能得到落实,社区工作量日益加大。出现了社区工作人少量多、工作经费难保障,部门性工作进社区管理混乱,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组织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等问题,迫切需要上级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并尽快出台《社区工作管理相关规定》,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于是,我们人大工委联合社区办在6月份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和走访,对古城街道各社区工作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专题调研,在认真归纳、总结和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古城街道社区工作现状
古城街道是临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地域面积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万(其中居民10.2万),流动人口5万多。现下辖14个社区,分12个城市社区和2个村转社区。应配置社区专职工作人员92人(按现行有关规定),实有人员71人(其中公务员编制12人),缺编21人(实际缺编33人)。社区的职能主要是三大职能:一是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二是依法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三是依法组织开展有关监督工作,维护居民合
法权益。目前,所有社区都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立了党员、居民活动室。全部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加强了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领导。各社区通过积极开展“邻里节”、“和谐家庭表彰”等多形式、多层面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不少社区在xx年度荣获了上级各类表彰,摆酒营社区被评为浙江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白塔社区被评为浙江省xx年度文化示范社区、XX市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市级示范社区;鹿城社区被评为浙江省xx年度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文化社区、鹿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被评为XX市第二批示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井头社区关工委被评为xx年度XX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泉井洋社区被评为“五好”先进社区。但是,与杭州等先进城市社区相比,无论在硬件配备、工作人员配置以及服务项目、管理水平等都存在较大差距,离社区居民的需求相差甚远。
二、当前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办公用房紧张。一是部分社区文化设施较少。社区中各类设施和场所仍处于初级化、简单化阶段,且数量少、种类少,缺项较多,尤其是缺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室内场所。目前古城有9个社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居民文化休闲健身首选去处主要集中在崇和门广场和东湖,巾山南区块与江滨绿道沿线,其它地方文化休闲场所较少,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屈指可数。二是社区办公用房严重不足。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大部分社区存在面积偏小、功能设施不全等问题。按现行有关文件规定,
社区办公用房需面积达350平方米,但是由于经费困难,我街道分别还有4个社区办公场地简陋,有5个社区是租借办公用房做活动场所,甚至出现一个房间挂四张牌子的现象,作为公用,上级检查一来,有张牌子表示也算作活动场地,距一个标准社区“五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还相差甚远。
(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一是临时人员待遇偏低,人心不稳。社区工作人员除了32名社区干部属事业单位编制,工资按我市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发放外,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按照临时合同工标准发放,人均收入每年仅3万元,还包括了“五险一金”。由于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加上任务重、工作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社区留人难。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也给社区的各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二是社区人员缺编严重,工作量大。根据社区人口规模,一般配置5-9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规模特大的可适当增加。但我街道12个社区只有人民、泉井洋、井头、靖江、鹊墩这五个社区工作人员刚好达到编制数额,其余社区均缺编,甚至南门、鹿城社区缺编严重,较编制数少了6、7人。加上时常有工作人员被政府借用、老同志退休、新同志对工作不熟悉等情况,造致社区干部经常超负荷工作,疲于应对,难以保证工作质量(详见附表1)。
(三)社区工作经费欠缺,办公经费紧张。一是经费保障水平偏低。我街道社区每年度的办公经费总额仅为50万元左右,平均每个社区4—5万元。目前,社区居委会承担着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
区服务、劳动保障、城市低保等多项工作任务,而且社区内人口结构更趋复杂,流动性加大,管理难度增加,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十分忙碌,而且还要为工作经费发愁。二是“费随事转”落实不到位。虽然各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居委会协助办理本部门业务的,要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但有些部门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只交工作,不给经费,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矛盾。例如有的部门搞一些调查工作只发一张样表,要社区按户数复印分发;有的部门下达工作任务还需社区制作画版、
台帐,要完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还需街道社区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街道社区本身没有固定的财政,办公经费严重短缺。三是日常办公消耗巨大。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账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及电话费等办公开支,一年所需要的资金跟上级部门所规定的经费不符,造成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四)社区工作职责不清,行政事务缠身。一是社区居委会自治
功能尚未到位。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首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二是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
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
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三是社区准入制度还未真正建立。我市试行的市级各部门工作社区准入制度中规定了社区党建等12项市级各部门工
作任务和13项居民证明类社区盖章项目准入社区。但据统计,目前
仍有将近20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同时也是社区
无法承担的职责被转移到社区。例如街道社区本无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危房排查等职能,且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人才,却要为相关部门提供检查鉴定结果等,类似情况普遍存在(详见附表2)。这造成了社区经常处于两难境地,如果社区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盲目出具证明,出了问题社区担不起责任;如果社区因无法确认不予出具证明,就容易
引起当事人不满,经常发生矛盾纠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把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纳入新建住宅区
和XX区改造规划,统筹协调解决,确保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不少于350平方米的标准,甚至更高。要将新建、改扩建、购置合并、调剂置换与开发预留等方式结合起来,将老旧社区、城中村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困难群众集中社区的设施改造与新建小区的设施配套结合起来,扩大社区服务设施覆盖面。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市、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