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浅析及对策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浅析及对策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浅析及对策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

浅析及对策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浅析及对策前言

热控保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机组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主、辅设备发生某些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从而软化故障,停机待修,避免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但在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因自身故障而引起动作,造成主辅设备停运,称为保护误动,并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也发生故障而不动作,称为保护拒动,并因此造成事故的不可避免和扩大。随着DCS控制系统的成熟发展,热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凭借其巨大的优越性,使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运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热工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何防止DCS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成为火力发电厂日益关注的焦点。

一、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类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

1、DCS软、硬件故障;

2、热控元件故障;

3、电缆接线短路、断路、虚接;

4、热控设备电源故障;

5、人为因素;

6、设计、安装、调试存在缺陷。

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析

1、DCS软、硬件故障:随着DCS控制系统的发展,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可靠,热工保护里加入了一些重要过程控制站(如:DEH、CCS、BMS等)两个CPU均故障时的停机保护,由此,因DCS软、硬件故障而引起的保护误动也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信号处理卡、输出模块、设定值模块、网络通讯等故障引起。

2、热控元件故障:因热工元件故障(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门位置元件、电磁阀等)误发信号而造成的主机、辅机保护误动、拒动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有些电厂因热工元件故障引起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甚至占到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元件老化和质量不可靠,单元件工作,无冗余设置和识别。

3、电缆接线短路、断路、虚接:电缆接线断路、断路、虚接引起的保护误动主要原因是电缆老化绝缘破坏、接线柱进水、空气潮湿腐蚀等引起。

4、设备电源故障:随着热控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热工保护中加入了DCS系统一些过程控制站电源故障停机保护。因热控设备电源故障引起的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次数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热控设备电源接插件接触不良、电源系统设计不可靠导致。山西阳光发电有限公司曾两次因DEH电源故障停机。一些电厂因电磁阀失去电源而导致拒动或误动。

5、人为因素:因人为因素引起的保护误动大多是由于热工人员走错间隔、看错端子排接线、错强制或漏强制信号、万用表使用不当等误操作等引起。例如,我厂热工人员一次在处理运行中的1A磨一次风流量变送器异常时,准备隔离变送器进行检查,措施中只固化了一次风流量控制挡板的指令,而错误地漏掉强制1A磨一次风流量小于40%停磨保护而

导致1A磨停运。一次在检查1B磨轴承温度时(当时1B磨轴承温度高跳磨保护已强制),因看错端子,误将运行中的1C磨轴承温度计解线开路,1C磨轴承温度高保护误动导致1C磨停运。一次在测量运行中一台磨的温度信号时,没有强制温度高跳磨保护信号,万用表档位误打到欧姆档,导致磨轴承温度高保护误动停磨。一次是在机组运行中办票检查高压缸排汽温度,因未查清信号去向的情况下,在DAS柜内解线校验温度通道时,误发高压缸排汽温度高信号,导致高压缸排汽旁通门开启降发电负荷30MW。

浅议提高热工保护可靠性及安全性对策

浅议提高热工保护可靠性及安全性对策 发表时间:2017-07-19T11:52:25.4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作者:张嘉男[导读] 摘要:热工保护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安全运行为前提,是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的最后一道屏障。热工保护系统在主辅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或修补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大唐长山热电厂吉林松原 131109)摘要:热工保护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安全运行为前提,是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的最后一道屏障。热工保护系统在主辅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或修补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它是进一步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的最后一道防线。热工保护的可靠性在提高机组主辅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热工保护;可靠性;安全性 一、热工保护简介 热工保护是通过对发电机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而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对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机组发生异常时,保护装置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必要时自动启动或切除某些设备或系统,使机组仍然维持原负荷或减负荷运行。当发生重大故障而危及机组设备安全运行时,停止整个机组或某一设备系统运行,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较完整的热工保护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报警装置、控制逻辑、保护装置、保护在线试验装置、事故追忆、打印设备等。 二、热工保护的概念 热工保护是指在机组启停和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机组及其主要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的热力参数及电网的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在主辅设备及系统的热力参数及电网发生异常或故障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紧急情况下自动启动或切除某些设备或系统,使机组仍然维持原负荷运行或减负运行;当发生重大故障而危及机组设备安全时,自动停止机组运行并记录相关信息。一般来说,一套完整的热工保护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报警装置、控制逻辑、保护定值、记录和打印设备、保护在线试验装置等。 三、热工保护的重要性 热工保护系统是火力发电机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工保护对提高发电厂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热工保护是指通过机组的状态系统能够自动的检测出机组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则会自动地切除故障并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的过程。但在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因自身故障而引起动作,造成主辅设备停运,称为保护误动,并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也发生故障而不动作,称为保护拒动,并因此造成事故的不可避免和扩大。由此可见,提高热工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对减少或消除DCS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热工保护的常见问题 4.1DCS软、硬件故障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随着DCS控制系统的发展,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可靠,热工保护里加入了一些重要过程控制站,一般系统存在两个CPU互为备用,当两个CPU都故障时,就会出现因DCS软、硬件故障而引起的保护误动。主要包括DCS的信号处理卡、输出模块、输入模块、网络通讯连接等故障。 4.2相关辅助设备故障 ①热控元件故障:热控元件因老化和质量差,单元件工作无冗余设置和识别等因素而造成的主机、辅机保护误动、拒动等;电缆故障:因电缆老化绝缘破坏、接线柱进水、空气潮湿腐蚀或接线松动等引起电缆接线断路、断路、虚接等;②电源故障:随着热控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热工保护中加入了DCS系统一些过程控制站电源故障停机保护。因热控设备电源故障引起的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次数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热控设备电源接插件接触不良、电源系统设计不可靠导致。 4.3人为因素 火力发电厂中工作人员误动或误碰了接线端子、工作人员将接线端子看错了,或者是使用工器具不正确导致接线误碰误接导致出现信号。 五、提高热工保护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方法 5.1事故的分析 当机组的热工保护系统每出现一次拒动或者每发生一次动作时,都应该严格的按照事故调查的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确保DCS的各个计算机时钟同步的同时,对各个系统都应该做好相关的历史趋势曲线。加强对事故的分析,能有效的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析不清的事故,应该组织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分析研究,要彻查事故的真正的原因,并且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5.2关于解决逻辑故障和现场设备故障的方法 ①为了防止单个设备或者部件发生故障而造成机组跳闸问题的发生,在进行新机组的运行、机组检修或者逻辑设计时,采取容错逻辑设计的措施。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元件故障、部件故障或者设备的故障,应该从控制逻辑上优化,从而进一步进行完善。②全面的调整好热工保护连锁信号,重点从动作可靠性角度入手,从而进行全面的优化处理。③就保护逻辑组态而言,应该合理配置页面并且确保正确的执行时序。④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在保护回路中设置有关运行人员可投、切保护以及手动复归保护逻辑的任何操作设备。⑤应该至少有两路信号是关于ETS、GTS、MFT之间跳闸的指令,通过各自的输出模块,根据二选一或者三选二的逻辑启动跳闸继电器。 5.3关于完善测量报警信号系统的方法 测量信号的报警作用在及时发现故障且排除故障争取时间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的电厂经常存在描述错误、报警值的设置与运行实际值不相符合、测量的信号不可靠、机组软报警点未分级或者机组软报警点分级不够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而造成的误报警,将导致工厂的工作人员不能准确的判断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报警信号的可靠性,应该从装软件逻辑和对数据库的比较、删除重复的和不必要的软报警点、修改错误描述入手,从修改数据库里的软报警量程和报警值的上下限以及对软报警组织专项核对整理入手,或者对所有软报警重新进行分级和分组,开通操作员站声音报警装置并且采用不同的颜色,从而使软报警系统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设计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27T14:10:59.00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作者:姚川 [导读] 对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河热电分公司石河子 832000 摘要: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在近年来的运行当中经常出现问题,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对于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运行可以实现全面的提升,提高运行水平。尤其是可以加强热工设备的检测,所以对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SIS系统;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设计 1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厂热工中的应用方向 电厂热工工作复杂,单纯的人工控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电厂热工的工作需求,并且增加了人工劳动力,同影响控制效率。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实现对电厂热工的远程控制。对设备的工作流程起到规范作用,尤其在受到环境影响时,实现设备的调节。既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保证运行的安全,又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智能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各个仪表的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出各个设备在工作中是否存在异常和问题。对于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工作中,可以有效的自动检测温度、湿度、成分、流量等,为热工系统的工作运行提供安全性。另外,智能控制技术与热工系统中的自动功能结合,为系统提供系统运行的参数和实时数值,可以实现有效的自动调整,一方面便于自动报警,一方面为收益计算提供数值参考。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设计架构 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采用B/S方式,作为依托超(超)临界机组SIS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进行开发与部署,嵌入SIS系统中作为一个子系统运行,其系统设计架构层次如图1所示。 2.2系统热工保护定值数据汇总 按照设备制造商给出的设备说明书、设计院的设备设计文件、经验总结、参考相似机组设备的热工保护、联锁、报警项的定值进行收集,初步形成最初的热工保护定值数据、并汇总成系统开发所要求的可导入的标准数据表格的形式,并导入进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建立初步的热工保护定值数据库。 3系统模块设计 3.1系统模块布局 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针对发电厂热工保护定值精细化管理要求设计开发,并按照保护定值的在线监督、汇总管理和修编工作等需求,完成对热工保护定值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研究功能,按照系统模块式的方法进行。 3.2热工保护定值展示 将机组建设初期的设备说明书及设计文件形成的设备保护设计值、联锁值、报警值或者根据经验设计的相关保护定值通过系统开发的数据采集功能,将这些数据导入进系统,导入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所形成的数据表格整体采集。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类整合,在系统内进行存储并建立保护定值项相关数据库,系统自动生成初始的热工保护定值数据清册,并且系统内的热工保护定值项数据库还具有模糊查询功能、生产系统筛选功能、SIS系统工艺流程图画链接功能,方便运维人员及时了解保护定值的数据情况。 (1)模糊功能查询。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通过输入设备描述、KKS编码、或者保护定值项名称等查询选项,系统自动进行查询,并从数据库中罗列需要查询的相关的设备详细保护定值清单,方便用户的查看。 (2)生产系统筛选功能。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或者运维人员可以输入按照设备所属系统进行查询,如查询汽轮机凝结水系统相关的保护定值,系统将自动罗列该系统相关的保护、报警、联锁等保护定值项内容,方便用户的查看。 (3)SIS系统工艺流程图画面链接功能。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或者运维人员在查看SIS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画面过程中,通过流程图中的相应设备测点右键点击查看选择其中的保护定值选项,系统自动链接进入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查询界面,罗列出该测点相关的保护、报警、联锁保护定值项内容,方便用户的查看。 3.3热工保护定值智能分析 基于SIS系统平台的热工保护定值在线管理系统通过导入的保护定值标准数据表采集过来的保护定值及相关设备测点的信息进行智能分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

编号:AQ-JS-0076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 保护拒动事故 Prevention of DCS failure and thermal protection failure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 动事故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了防止分散控制系统(DCS)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造成的事故,要认真贯彻《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国电安运[1998]483号)、《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电规发[1996]214号)、《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5-199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6-1998)、《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1998)、《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 T658-199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 /T659-1998)等有关技术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分散控制系统配置的基本要求。

1.1DCS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1.1.1所有控制站的CPU负荷率在恶劣工况下不得超过60%。所有计算机站、数据管理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等的CPU 负荷率在恶劣工况下不得超过40%,并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1.1.2CPU的负荷率应定期检查统计,如超过设计指标,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 1.1.3控制站、操作员站、计算机站、数据管理站、历史站或服务器脱网、离线、死机,在其它操作员站监视器上应设有醒目的报警功能,或在控制室内设有独立于DCS系统之外的声光报警。 1.2控制器,FSSS、ETS系统的I/0卡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应考虑采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 1.2.1分配控制回路和I/0信号时,应使一个控制器或一块I/0板件损坏时对机组安全运行的影响尽可能小。I/0板件及其电源故障时,应使I/0处于对系统安全的状态,不出现误动。 1.2.2冗余I/0板件及冗余信号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确保处

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摘要]差动保护作为发电机的主保护,能否正确动作直接影响到主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篇主要介绍因线路遭受雷击引起发电机组差动保护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电流互感器对差动保护动作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0 引言 多年来,作为主设备主保护的纵联差动(简称纵差或差动)保护,正确动作率始终在50%~60%徘徊,而零序差动保护甚至低到30%左右,这对主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都很不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各部门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实际工作中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原因不明”的主设备保护不正确动作事例仍然为数不少。发电机纵差保护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原因不明”的误动事故发生,比如在同期操作(人工或自动)过程,主要现象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偏离同期三要素(频率、电压幅值、相位)的要求,合闸时发电机发出轰鸣声,随即纵差保护跳闸。 1 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情况 山美水电站#1发电机技术改造后于2005年8月投入运行,运行后一切正常。发电机所采用的保护为河南许继集团生产的WFB-800系列保护装置。中性点和机端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均为LZZBJ9-10 A2型,10P15 /10P15 级,变比为1500/5,其中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发电机现场,机端电流互感器安装在新高压开关室,两者相距350m 。如图1 图1 8月23日由于35KV线路遭受雷击,A、B两相短路,雷电波虽经过了一台110KV三卷变的隔离,但还是引起发电机差动保护范围外的区外短路,导致机能差动保护动作。差动保护回路因差流存在并达到动作限值引起差动保护动作,

主变投运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分析

2013年第03期?总第310期 主变投运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分析 (汝南县电业公司,河南…汝南…463300) 王永慧 差动保护做为变压器主保护,其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设备,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其主要反映以下故障:变压器引线及内部线圈的匝间短路,线圈的层间短路,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线的接地故障。它能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保护范围内的故障,但往往却因接线错误而导致差动保护误动。 1 保护动作情况 汝南县35 kV 三桥变电站通过增容改造后进行试送电,两台主变的冲击、核相等工作均顺利正常,在进行三桥#1主变带负荷时,三桥#1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现场调度随即令三桥#1主变停止运行,解除备用,做安全措施,并安排保护人员准备进行检查试验,同时又对三桥#2主变进行了带负荷试验,三桥#2主变差动保护也出现动作跳闸情况。 2 保护动作现场试验分析 针对两台主变均出现相同的保护动作情况,现场运行验收人员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两台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范围内均存在故障; 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极性端有接反现象或接线有不正确情况;保护定值输入出现错误。 现场运行及保护人员立即对两台主变进行了检查试验,经测量两台变压器直流电阻均正常,变压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也无任何异物,变压器内部未发现气体产生,冲击试验时变压器声音均正常,可以排除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内存在故障而导致动作。 保护人员又将两台主变两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重新核对了变比、用万用表进行点极性、核对线号,接线变比、极性端、接线均正确。为避免使用万用表点极性过程 出现错误,保护人员将极性反接后,两台主变带负荷时仍然出现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这也说明不是电流互感器二次线极性端存在问题。行保护人员向验收专家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35 kV 三桥变电站在20世纪90年代建设时期,由于受当时设计技术影响,35 kV 三桥变电站设计为小型化末端变电站,室外布局较为紧凑,35 kV 进线间隔只有一组刀闸,且安装在35 kV 母线门型构架上,三桥351母刀闸与35 kV 母线的A 相跳线,距离35 kV 进线刀闸与母线的跳线较近,缺少安全距离,为了保证安全距离,当时将A 相与C 相的跳线进行了互换,这样三桥351母线A 相跳线在空间上距离缩短,减少了跳线的摆动幅度,保证了与35 kV 母线跳线的安全距离;本次增容改造,由于受资金限制,室外设备构架均未改动,只对一次设备进行了增容和更换,并将常规继电器保护更换为综合自动化保护。主变的一次进线侧A 相与C 相仍按原来的方式进行跳线,是否问题就出在这里。 3.1 主变接线组别的变化 在电力系统中,35 kV 主变压器常采用Yd11接线方式,35 kV 三桥#1、#2主变压器也是Yd11接线方式,当A 相与C 相接反后,实际接线方式已发生了变化,由Yd11变化为Yd1。即低压侧按ax–cz–by–ax 顺序接成三角形,变化为ax–by–cz–ax 顺序接成三角形。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 i A'2 i C'2 i B'2 i B'2 i C'2 i A2 i B2 i C2 i A'2 i C'2 i B'2 i A'2 i B'2 i C'2 i A2i B2 i C2 i B2 i C2 i A2 图1 Yd11接线图 图2 Yd1接线图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连接部分,主要反应以下故障: 1、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 2、变压器绕组严重的匝间短路故障。 3、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4、变压器CT故障。 二、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原因: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故障。 2、保护二次线发生故障。 3、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 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 5、保护装置误动 三、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有无故障痕迹和异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带直流接地运行,则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以及套管引出线相间短路的保护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同时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短路也能反应。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内部的绕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铁芯或其它部件过热或漏油等各种故障。 差动保护对变压器内部铁芯过热或因绕组接触不良造成的过热无法反应,且当绕组匝间短路时短路匝数很少时,也可能反应不出。而瓦斯保护虽然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各种故障,但对于套管引出线的故障无法反应,因此,通过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 四、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检查项目: 1、记录保护动作情况、打印故障录波报告。 2、检查变压器套管有无损伤、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本体有无因内部故障引起的其它异常现象。 3、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瓷质部分是否完好,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及各侧刀闸、避雷器、瓷瓶有无接地短路现象,有无异物落在设备上。 4、差动电流互感器本身有无异常,瓷质部分是否完整,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回路有无断线接地。 5、差动保护范围外有无短路故障(其它设备有无保护动作)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有无接地、短路等现象,跳闸时是否有人在差动二次回路上工作。 五、动作现象及原因分析: 1、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如果同时有瓦斯保护动作,即使只报轻瓦斯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2、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前如变压器套管、引线、CT有异常声响及其它故障现

热工保护拒动风险控制

热工保护拒动应急措施 1.概述 热工保护装置是热控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是防止机组产生重大生产事故,导致事故扩大的重要保证。在机组运行中为保证保护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保护系统失灵,造成停机、停炉构成机组非计划停运。 机组热工保护拒动是指机组主要设备的热工保护拒动,包括锅炉及汽机、发电机、高压加热器的热工保护。对于机组热工保护拒动可能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三种:一是引起爆炸、火灾或由于设备损坏造成人员伤亡;二是造成电网事故,大面积停电;三是造成设备损坏。 2.机组热工保护拒动的原因: (1)保护定值计算问题 (2)保护装置或二次回路问题 (3)保护配置问题 (4)电源问题 3. 机组热工保护拒动的预防 3.1对保护系统有关设备的检修应严格遵从热工检修标准,检修工艺符合要求。 3.2运行人员加强监视,发现涉及到机组保护系统异常的情况及时和热工分场联系,共同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热工分场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 3.3定期对热工电源系统进行工作/备用切换试验,保证电源切换正常,工作可靠。 3.4对涉及保护回路的仪表、压力开关、传感器等元件,应进行定期校验,校验周期符合规程规定。 3.5根据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规定,热工人员每日应对保护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3.6应对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定期进行保护定值的核实检查和保护试验,对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动态试验(指在静态试验合格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锅炉运行状况达到MFT动作的现场整套炉膛安全监视保护系统的闭环试验)时间不得超过3年。 3.7在对锅炉灭火保护装置进行动态试验时必须将锅炉有关磨煤机、给煤机的连锁一并纳入试验中。 3.8加强对汽轮机仪表的监视,保证每台机组至少有两台相互独立的转速监视仪表,保证汽轮机转速监视的可靠性。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分析及对策(一)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分析及对策(一) 要:文章对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从事件的形成以及保护的原理给予了详细地分析。对新建的、运行的或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差动保护误动动作特性电流互感器 0引言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主设备之一,它承担着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并提供电力服务。因此,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是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作为主设备主保护的微机型纵联差动(简称纵差或差动)保护,虽然经过不断的改进,但是还存在一些误动作的情况,这将造成变压器的非正常停运,影响电力系统的发供电,甚至是造成系统振荡,对电力系统发供电的稳定运行是很不利的。因此对新建或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变压器差动误动的对策。 1变压器差动保护 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包括:差动速断保护、比率差动保护、二次(五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不管哪种保护功能的差动保护,其差动电流都是通过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向量和得到,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或者保护区外部故障时,该差动电流近似为零,当出现保护区内故障时,该差动电流增大。现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进行说明。

1.1比率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比率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见图1。当变压器轻微故障时,例如匝间短路的圈数很少时,不带制动量,使保护在变压器轻微故障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在较严重的区外故障时,有较大的制动量,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二次谐波制动主要区别是故障电流还是励磁涌流,因为变压器空载投运时会产生比较大的励磁涌流,并伴随有二次谐波分量,为了使变压器不误动,采用谐波制动原理。通过判断二次谐波分量,是否达到设定值来确定是变压器故障还是变压器空载投运,从而决定比率差动保护是否动作。二次谐波制动比一般取0.12~0.18。对于有些大型的变压器,为了增加保护的可靠性,也有采用五次谐波的制动原理。 1.2差动速断保护的作用差动速断保护是在较严重的区内故障情况下,快速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切除故障点。差动速断的定值是按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和最大运行方式下穿越性故障引起的不平衡电流,两者中的较大者。定值一般取(4~14)Ie。 2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根据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可能性的大小,大致分为新建发电厂和变电站、运行中发电厂和变电站、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是绝对相互区别,只是为了便于在分析问题时优先考虑现实问题。 2.1新建发电厂和变电站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新建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在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中占了较大的比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示范文本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是: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故障。 (2)保护二次线发生故障。 (3)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 (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 处理的原则是: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有无故障痕迹和异 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本站 (所)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曾带直流接地运行,则 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

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 (3)如果进行第(2)项检查,未发现直流接地故障,但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有电压,同时差动继电器接点均已返回,则可能是差动跳闸回路和保护二次线短路所致,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试送电。 (4)检查高低压电流互感器有无开路或接触不良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向变压器恢复送电。 (5)如果上述检查未发现故障或异常,则可初步判断为变压器内部故障,应停止运行,等待试验;如果是引出线故障,则应及时更换引出线。 (6)如果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同时动作跳闸,应首先判断为变压器内部故障,按重瓦斯保护动作处理。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高压电机差动保护动作的几种原因

咼压电机差动保护动作的几种原因 时间:2016/1/30 点击数:526 高压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改造初次投产时会因接线不正确、变比选择不匹配及其他疏漏,引起电机、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准确的处理,便会影响到油气生产。我们在实践中找到了很多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供大家共享。 1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1.1已经投产运行中的电机 已经投产运行的电机当岀现差动保护动作时,大都不是因为接线错误了,而是因为电机、电缆或保护装置岀现了问题。解决办法:对电机差动保护的定值和动作值进行比对,就能大致判断岀故障的主要原因并决定先对那些设备进行检查。一般来说,依次对电机、电缆进行绝缘测试、直阻测试,对差动回路包括电流互感器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有异常,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查,也可分班同时进行检查。根据我们的经验,主要是电机内部短路、电缆短路特别是有中间接头的地方以及 CT和二次回路的问题。 投产后的电机也会因外界因素或运行方式的改变,造成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我单位卫二变电所就出现了这 种问题。卫二变高压622注水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由于给2号主变充电,造成622注水电机差动保护动作。 这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操作却引起了差动保护动作。后经分析、查找、试验,发现差动电流互感器开关侧其 二次线错接在了测量级上,其电机两侧CT的特性不一致。当给 2号35kV主变充电时就会有直流分量和 谐波串到6kV电机保护回路中(具体分析不在这里赘述),造成差流过大(动作值 1.6A左右,动作整定 值1.02A )。更改后,再次启动电机并用钱形电流表(4只表)检测二次回路,其差流正常,保护不再误 动。 2改造或新设备第一次投产时,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由于安装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是粗心或是对设备了解不够、理解偏差,对电机、保护装置改造后或是新设 备第一次投产试运行时,往往会岀现差动保护动作的现象。下面就介绍我供电服务中心所管辖的变电所岀现过的几种情况。 ⑴郭村变624高压注水电机改造后,几乎每次启动都会出现差动保护动作(动作值 6.2A-7.2A。动作整定 值5.2A )。对装置的参数整定,CT的极性、接线进行反复检查均没问题,电机试验也正常。后来确认, 由于电机距离开关柜较远(1000m ),电机中心点CT的带负载能力不够,从而在电机直接启动时(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6倍)造成差流岀现。测量电动机尾端到开关柜保护装置的接线直阻为 3.5欧,CT带 负载能力为2.2欧。我们从厂家制造了两只专用CT,二次绕组都制成保护级且变比相同,把其副边串接起 来,在不改变变比的情况下,提升了带负载能力。改造后正常。 ⑵郭村变624电机再次改造后,第一次试运行出现了差动速断跳闸,动作值30.2A,动作整定值21.7A。我们对电机、电缆、CT变比、极性及二次回路进行了检查,都没有问题。对差速的动作值与动作整定值进行比对分析,不该是电机差动CT极性接反(相角差180度),接反后其动作值应在 42A以上,更像是差 动回路或一次回路相序不对,其动作电流肯定大于 21.7A,一般小于42A。其动作值与启动电流 258 2015年9月下 的大小成正比,也可以每次启动时,用四只钳形电流表测得数据,再根据余玄定理大致算岀来理想状态下

浅谈防止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技术对策

浅谈防止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技术对策摘要:随着DCS控制系统的成熟发展,热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凭借其巨大的优越性,使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运行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热工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还有时发生。如 何防止DCS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成为电厂甚至大型旋转 机械设备控制的日益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技术 热控保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机 组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热工保护系统 的功能是当机组主辅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参数超出正常可控制的范围时,自动紧急联动相关的设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从 而软化机组或设备故障,避免出现重大设备损坏或其他严重的后果。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因自身故障而引起动作,造成主辅 设备停运,称为保护误动;在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也发 生故障而不动作,称为保护拒动。随着热工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设备 的质量的提高,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使得电厂热工控 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和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但从 近几年热工保护情况统计来看,由于热工保护误动引起机组跳闸,

造成非计划停运的比例还是较大的。如何避免热工保护误动、拒动 成为火力发电厂同益关注的问题。 1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类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DCS软、硬件故障;热控元件故障;中间环节和二次表故障;电缆接线短路、断路、虚接;热控设备电源故障;人为因素;设计、安装、调试存在缺陷。 2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析 2.1 DCS软件、硬件故障。 随着DCS控制系统的发展,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可靠,热工 保护里加人了一些重要过程控制系统(如:DEH、CCS、BMS等),两个控制器同时故障时停机保护,由此,因DCS软、硬件故障而引起 的保护误动也时有发生。主要是控制器、输出模块、设定值模块、 网络通讯等故障引起。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编号:AQ-JS-0350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措施 Measures to prevent DCS failure and thermal protection failure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 动事故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了防止分散控制系统(DCS)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造成的事故,要认真贯彻《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国电安运[1998]483号)、《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电规发[1996]214号)、《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5-199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6-1998)、《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1998)、《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8—199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9-1998)等有关技术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分散控制系统配置的基本要求。

1.1DCS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1.1.1所有控制站的CPU负荷率在恶劣工况下不得超过60%。所有计算机站、数据管理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等的CPU 负荷率在恶劣工况下不得超过40%,并应留有适当的裕度。 1.1.2CPU的负荷率应定期检查统计,如超过设计指标,应迅速采取措施处理。 1.1.3控制站、操作员站、计算机站、数据管理站、历史站或服务器脱网、离线、死机,在其它操作员站监视器上应设有醒目的报警功能,或在控制室内设有独立于DCS系统之外的声光报警。 1.2控制器,FSSS、ETS系统的I/0卡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应考虑采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 1.2.1分配控制回路和I/0信号时,应使一个控制器或一块I/0板件损坏时对机组安全运行的影响尽可能小。I/0板件及其电源故障时,应使I/0处于对系统安全的状态,不出现误动。 1.2.2冗余I/0板件及冗余信号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确保处

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文章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率较高的现状,阐述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探究了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二次回路接线错误或设备性能欠佳、区外故障、电流互感器局部暂态饱和及和应涌流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差动保护;误动;和应涌流 变压器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变压器安全、可靠的运行,通常给变压器安装差动保护装置,目前多数变压器都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为主保护。然而运行时,差动保护引起的保护误动时常出现,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某区域在2010~2013年,变压器差动保护共动作1 035次,其中误动作有237次,误动率高达22.9%,部分误动原因没有查清楚,就允许变压器继续运行,给整个配电网的可靠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作用 1.1 基本工作原理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高低两侧的不平衡电流近似于零,若保护区域内发生异常或者故障,同时不平衡电流数值达到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时,保护装置开始动作,跳开断路器,切断故障点。 1.2 保护作用 差动保护是相对合理、完善的快速保护之一,能准确反映出变压器绕组的各种短路,例如:相间、匝间及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等,避免变压器内部及引出线之间的各种短路导致变压器损坏的重要作用。 2 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二次回路接线错误或设备性能欠佳 经过多年运行统计可知,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一个原因是二次回路接线错误或者二次设备性能欠佳。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接线线路复杂,通常要进行三角形和星形接法的变换,现场调试时工作人员一疏忽就极易将接线弄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组别和相别错误。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可加强对调试安装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调试运行时,关键环节要重点进行检查。 2.2 区外故障

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应用

电动机差动保护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型电动机差动保护原理。分析了差动保护的分类及对灵敏度的影响并介绍了差动原理逻辑图。 关键词:差动保护、比率差动、二次谐波闭锁比率差动 引言 大型高压电动机作为昂贵的电气主设备在发电厂,化工厂等大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发生严重故障导致电机烧毁,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其提供完善的保护。现有电动机综合保护装置主要针对中小型电动机,为其提供电流速断,热过载反时限过流,两段式定时限负序,零序电流,转子停滞,启动时间过长,频繁启动等保护功能。而对于2000KW以上特大容量电动机,则无法满足其内部故障时对保护灵敏度与速动性的要求,因而研制此装置并配合综合保护装置,为高压电动机提供更可靠更灵敏的保护措施。按照《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的要求:2MW 及以上的电机应装设纵差保护。 一概述 为了实现这种保护,在电动机中性点侧与靠近出口端断路器处装设同一型号和同一变化的两组电流互感器TA1和TA2。两组电流互感器之间,即为纵差保护的保护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设两端电流互感器一、二次侧按同极性相串的原则相连,即两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异极性相连,并在两连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I·12与I·22之差。继电器是反应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之差而动作的,故称为差动继电器。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网络中,电动机的纵差保护一般采用两相式接线,用两个BCH-2型差动继电器或两个DL-11型电流继电器构成。如果采用DL-11型继电器,为躲过电动机启动时暂态电流的影响,可利用出口中间继电器带0.1s 的延时动作于跳闸。如果是微机保护装置,则只需将CT二次分别接入保护装置即可,但要注意极性端。一般在保护装置端子上有交流量或称模拟量输入的端子,分别定义为Ia1、Ia1*、Ic1、Ic1*(电机的端电流),Ia2、Ia2*、Ic2、Ic2*(电机的中性线电流),带*的为极性端。 保护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电流互感器应具有相同的特性,并能满足10%误差要求。 微机保护原理框图见图如下:

浅谈防止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技术对策(2020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防止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技术对策(2020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防止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技术对策 (2020新版) 摘要:随着DCS控制系统的成熟发展,热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凭借其巨大的优越性,使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运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热工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还有时发生。如何防止DCS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成为电厂甚至大型旋转机械设备控制的日益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技术 热控保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机组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热工保护系统的功能是当机组主辅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参数超出正常可控制的范围时,自动紧急联动相关的设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从而软化机组或设备故障,避免出现重大设备损坏或其他严重的后果。

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因自身故障而引起动作,造成主辅设备停运,称为保护误动;在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也发生故障而不动作,称为保护拒动。随着热工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设备的质量的提高,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使得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和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但从近几年热工保护情况统计来看,由于热工保护误动引起机组跳闸,造成非计划停运的比例还是较大的。如何避免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成为火力发电厂同益关注的问题。 1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类 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DCS软、硬件故障;热控元件故障;中间环节和二次表故障;电缆接线短路、断路、虚接;热控设备电源故障;人为因素;设计、安装、调试存在缺陷。 2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原因分析 2.1DCS软件、硬件故障。 随着DCS控制系统的发展,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可靠,热工保护里加人了一些重要过程控制系统(如:DEH、CCS、BMS等),两

热工保护控制系统论文

热自1101班李海龙 201159060132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分析 摘要: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SafeguardSupervisorySystem,以下简称FSSS),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型电站锅炉必不可少的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保护锅炉炉膛,避免发生爆炸事故,对油、煤燃烧器进行程控等管理。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联锁系统、主燃料跳闸系统、燃油系统和制粉系统。FSSS系统能够连续地在线监控燃烧系统的大量参数和工况,不断地进行实时逻辑运算和判断,必要时发出动作指令,通过联锁装置,防止锅炉和任何部分形成可爆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以保障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由此可见,FSSS系统是保护锅炉安全的重要控制手段,火电厂锅炉装设了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后极少发生炉膛爆燃事故。 关键词:锅炉爆燃;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主燃料跳闸(MFT);联锁系统;吹扫。 一、概述 电厂锅炉需要控制数量众多的燃烧设备,如点火装置、油燃烧器、煤粉燃烧器、一次风挡板、二次风挡板等等。燃烧设备的操作过程也趋于复杂化,如油枪的投运操作包括:点火油枪的推入、雾化蒸汽阀开启、进油阀开启、电点火枪的投入与断开等。在锅炉启停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燃烧器的操作更加频繁,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意外事故。过去,国内锅炉由于缺少燃烧安全控制系统,每年锅炉发生炉膛爆炸事故几十起,损失巨大。为了防止锅炉事故的发生,减少电力生产的损失,在电厂锅炉上安装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SafeguardSupervisorySystem,简称FSSS)成为必然趋势。

二、FSSS的功能 2.1炉膛点火前的吹扫锅炉停炉以后,尤其是长期停炉后,闲置的炉膛里必然会积聚一些燃料、杂物等,给重新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因此,系统设置了点火前炉膛吹扫的功能。在吹扫许可条件满足后,由操作人员启动一次为时5min的炉膛吹扫过程,这些吹扫许可条件的满足实际上是全面检查锅炉是否能投入运行的条件。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的疏忽,系统设置了大量的连锁,锅炉如果不经吹扫,就无法进行点火。同时,5min的吹扫时间必须满足,如果因为吹扫许可条件失去而引起吹扫中断,必须等待条件重新满足后,再启动一次5min的吹扫,否则,锅炉也无法点火。 2.2燃油投入许可及控制 在锅炉完成点火前吹扫后,控制系统即开始对投油点火所必备的条件进行检查,如:吹扫是否完成、油系统泄漏试验是否成功、油源条件、雾化介质条件、油枪和点火枪机械条件等。上述条件经确认以后,系统即向运行人员发出点火许可信号,一旦运行人员发出点火指令后,系统即对将要投入的燃油 层进行自动程序控制,内容包括:总油源、汽源打开,编排油角启动顺序,油枪点火器推进,油枪阀控制,点火时间控制,点火成功与否判断,点火完成后油枪的吹扫,油层点火不成功跳闸等。 2.3煤粉投入许可及控制 系统成功进行了锅炉点火及燃油低负荷运行之后,即开始对投入煤粉所有设备的条件进行检查,完成大量的条件扫描工作。这主要包括:锅炉参数是否合适,煤粉点火能量是否充足,燃烧器工况,给粉机工况,有关风门挡板工况等。待上述诸方面条件满足以后,系统向运行人员发出投粉允许信号。当运行人员发出投粉指令后,系统开始对将要启动的煤层进行自动程序控制,内容包括:编排设备启动顺序,控制启动时间,启动各有关设备,监视各种参数,启动成功与否判断,煤层自动启动,启动不成功跳闸等。系统还对煤层正常停运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2.4持续运行监视 当锅炉进入稳定运行工况后,系统全面进入安全监控状态(实际上从点火前吹扫开始锅炉就置于系统的安全监控之下了)。系统连续监视锅炉主要参数,如汽包水位、炉膛压力、汽轮机运行状态、全炉膛火焰以及各种辅机工况等。若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时给予声光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