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 五 行 , 故 谓 之 君 ” , “ 以
“ 以 名 而 言 , 形 气 相 生 , 配
君 相 二 火 的 区 别 则 在 ,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丹溪对相火的认识: 相火的重要性:丹溪十分强调相火对维持生 命的重要意义,如说:“天非此火不能生 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五火与相火——因果关系 “五脏皆有火(少火),五志激之,其火 (壮火)随起”。 生理状况下,相火有赖于阴,病理状况 下,则相火伤阴。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2.相火生理 (1)相火位置 肝肾之中 (2)相火特性 体阴而用阳 (3)相火作用 相火主动,生生不息 (4)相火与脏腑的关系 寄于肝肾,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 等脏腑关系密切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三)火证论治 内火为主(河间:外感之火) 病因:情志过极、色欲无度、饮食厚味 病机:五脏之火升 相火妄动 火邪内生 气机阻逆 1.实火可泻 正治:苦寒直折火势 反治:顺其病势而治,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2.火郁当发 取法东垣,用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 3.虚火可补 (1)阴虚火动病机 阴精下流、相火妄动 (2)阴虚火动治则 滋阴降火,补阴必兼泻火 (3)阴虚火动治疗 阴精虚相火旺,创制大补阴丸治之 阴血虚相火旺,四物汤加知柏治之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妄动伤阴(病理) 病因: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 病机: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 疏泄矣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人之情欲无涯” ——心火不明——相火妄动——耗伤阴精 阴不足——阴精难成易亏 阳有余——人体脏腑功能处于活跃状态 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状态
病因:情志过极、色欲无度、饮食厚味 病机:六欲七情之伤常先激起“脏腑之火”(“五性 厥阳之火”),如“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 肾;大怒则火起于肝„„”然后煽动相火。五志激 之,其火随起。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五火失节——相火妄动 不一定有房劳(情欲刺激) 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火不宁—相火妄动 煎熬真阴 “动则精自走” “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 损伤元气 《内经》:“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李杲:“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相火,元气之贼也” 丹溪:相火妄动 耗伤阴精 元气之化生之源亏乏 元气虚
(二)相火论
理论渊源: 宗《内》之《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 以位”。王冰注释:“君火之政守位奉天之命,以 宣行火令尔,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明,守位禀 命,故云相火以位。” 属运气概念,指时令节序的六气变化。指在正 常情况下相火必须随君火之后,发挥作用。尔后医 家逐渐把相火理论从自然的运气概念引申到人体脏 腑之中来。
李杲:下焦包络之阴火,强调病理,邪火盛耗 伤元气,“元气之贼” 朱丹溪:“相火之常,相火之变”
常——少火,生发元气(生理) 变——妄动之火,耗伤真阴,元气(病理) 张介宾:“相火不可言贼” 相——生理之火,“君相之火” 病理之火为“贼火”“邪火”“凡贼火均伤人”
(三)火证论治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杂病主治四字者,气、 血、痰、郁也。丹溪治法。” 明·王纶:“丹溪先生治病,不出气、血、痰, 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 二陈汤。久病属郁,主治郁之方曰越鞠丸。盖气、血、 痰三病,多兼有郁者,有郁久而生病,或久病而生 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 王纶:“杂病用丹溪”、“四证治病论”
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对相火的认识: 正常的相火是生命之动力,而过度的相火 便成了妄动,妄动则为元气之贼。 在这点上朱氏与李杲的观点是一致的。 “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 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李氏只言其害,丹溪则提出了相火的常与 变,利与害的两重性,是对东垣学说的补充和 发展。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中医各家学说·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
朱震亨
教学目的
掌握:朱震亨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及 论治火证、痰证和郁证经验 熟悉:学术渊源、痰病历史沿革 了解:名字号、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 世的影响
一、生平著作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 浙江义乌市)人。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之为丹 溪翁。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3.相火之妄动 性质:病理之火 病变:损耗真阴 (1)妄动原因 情志过极、色欲无度、饮食厚味等 (2)妄动危害 煎熬真阴,耗伤元气,百病由生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相火之变:为元气之贼
相火之动既然与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关,故相火之 动失常就必然会导致病变。故他说:“人之疾病亦生 于动,其动之极也,病而死矣。”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实火可泻”,用黄连解毒汤之类,苦寒直折,夺其 炎威,为正治法, “郁火可发”,凡火邪内郁不能泄越之证,多选用东 垣泻阴火升阳汤或升阳散火汤。 “虚火可补”,凡“中气不足者,味用甘寒”。显然 也取法于东垣。 丹溪的贡献是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虽然 他认为“阴虚火动难治”,但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 法。他阐明了内伤杂病中阴虚火旺的原理,从河间火 的理论中把虚火与实火分别开来。
感 则 易 动 ” 。
“ 心 , 君 火 也 , 为 物 所
有 气 、 有 名 , 五 形 属 火 的 心 ,
分 君 相 。 君 火 即 指 有 形 、
形 气 之 别 , 五 行 归 属 不 同 而
相 ” , 即 由 于 各 位 之 异 ,
命 , 因 其 动 而 可 见 , 故 谓 之
位 而 言 , 生 于 虚 无 , 守 位 禀
吐法:痰在膈上,或在经络之中,或胶固稠浊 下法:痰在肠胃间 攻法:食积痰 治火为先:痰因火盛逆上 攻补兼施:内伤挟痰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4.治疗方药 以二陈汤为基本方 根据病证用药,如根据痰的性质分湿痰、 食积痰、老痰等治之;按部位分痰在胁下、 皮里膜外、四肢、痰结核之不同而分别用 药。 5.痰证预后 痰成块,或吐咯不出,兼气郁者难治; 气湿痰热者难治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3)顺时避虚 脏腑盛衰——对应——四时盈虚 天气四虚之时,注意护养脏腑
(4)节食茹淡 天赋: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 人为:烹饪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二)相火论 源:《内经》运气学说 流:王冰“少阳相火说” 金元医家:相火与脏腑相关 丹溪:相火论 1.相火名位 君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 相火: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动而可见、 主从关系
月: 常缺—运行于日之内——阴不足
阳常有余
天----大,运于地之外 日----恒圆,运于月之外
阴常不足 地----小,赖天之大气举托 (含于内) 月----常缺,禀日之光而明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2.人之生长壮老,阴气难成易亏(生理) 难成: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 易亏: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 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
相火之常:为人身之动气 (1)火的特性:“火内阴而外阳”,在外之阳 动,源于内在之阴质。故人体的相火则以精 血、阴液为基础,“寄于肝肾二部”,肾藏 精 属水,肾中相火为“水中之火”,肝藏血, 属 木,肝中相火为“木中之火”,所谓“肝肾 之
Biblioteka Baidu
“火内阴而外阳” “水中之火”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2)明确相火的部位: “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水而肾属于木”。相 火以肝肾精血为其物质基础。 除肝肾之外,相火还与心包络、三焦、胆 及膀胱等藏府有关。“胆者肝之府;膀胱者肾 之府;心包者肾之配也;三焦以焦言,而下焦 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
三、学术评议
(一)丹溪是一位遵经善变,能博采众长,善结合 实践,能纠正时弊而具有独创精神的医学家。“相 火论”、“阳有余阴不论”、阴升阳降学说是其独 创的医学理论,滋阴降火、升补阴血以制阳是其独 创之治疗大法,气血痰郁论治是其丰富的临床实践 的产物,注重保养精血是其独到的养生原则。 (二)丹溪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并远传国外, 如日本医家特成立“丹溪学社”以研究其学。
(五)郁证论治 1.病因病机 病因:多由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节和 久病失调等所致 病机:人体气血怫郁,传化失常,郁久化热生火 病位:中焦 2.临床证候 六郁: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 关键:以气郁为关键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3.治疗方药 治疗重点:调气清火 以苍术、川芎为主,并用越鞠丸解诸郁。 越鞠丸 气郁——香附 火郁——栀子 血郁—— 川芎 食郁——神曲 湿/痰郁——苍术 参王肯堂医学全书P:2401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丹溪所论火证,主要是内火,所谓“诸火病自 内作”,实多指相火病。 朱氏还提出“气有余便是火”的著名论点,精 辟地说明了气机阻逆产生邪火的病机。 证分实火、虚火与郁火。其治火证“轻者可 降,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实火可泻„„虚火可 补。”“火郁当发”。此补河间纯用清热泻火的片 面性,有对东垣气虚发热中增添了阴虚发热的内 容,对后世影响甚大。
左图:《格致余论》书影
一、生平著作
左:《局方发挥》书影
右:朱丹溪陵园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素问医经“阳道实,阴道虚”
程颢理学“阳常盈,阴常亏”
医理互证,丹溪独重“阳有余阴不足论”
1.天地日月相应,阳有余阴不足 天: 大——运行于地之外——阳有余 地: 小——在天之中————阴不足 日: 常盈—运行于月之外——阳有余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丹溪认为,五行之中,火与其它四行不 同,五行各一其性,唯火有二。 二火的共性是“动”——“火内阴而外 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 风——厥阴风木 大寒——春分(多风) 火——少阴君火 春分——小满(喧暖) 暑——少阳相火 小满——大暑(炎热) 湿——太阴湿土 大暑——秋分(潮湿) 燥——阳明燥金 秋分——小雪(凉燥) 寒——太阳寒水 小雪——大寒(寒冷)
家学渊源:名门望族、尚儒习医
学医缘起:亲友恩师、久病难愈
师承脉络:程朱理学、许谦门人 改习岐黄,师从知悌 垂范后世:师承授受、滋阴学派 私淑甚众、代有发挥
一、生平著作
亲笔著作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本草衍义补遗》 门人整理 《金匮钩玄》《脉因证治》 《丹溪心法》《丹溪手镜》 《丹溪治法心要》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4.收心节欲茹淡,养阴抑阳摄生 (1)收心养心 “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 (2)护阴摄养 幼年:不宜过于饱暖,以摄护阴精 青年:晚婚,以待阴精充沛;婚后宜节制房事,远彼 帷薄,以护阴精; 年老:养阴,顺应人体年老阴气渐少、精血俱耗之生 理状况,强调养阴,反对服食乌附金石丹剂。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3)相火的功能: 相火作用的条件:“五火”(五脏之火,即五 脏的功能)之动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 “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 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 故凡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正常功能活 动以及生命的延续,无不体现了相火的重要作 用。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五)郁证论治
郁——滞而不通 《内经》五郁学说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郁说
赵献可——肝郁说 现代关注——瘀血(实验角度) 古代关注——痰 丹溪创立六郁之说 郁者有六:气、湿、热、痰、血、食诸郁。六者 可单独为病,亦可相因致病,以气郁为关健。 吴谦《医宗金鉴》“何郁为满甚,便以何药为 主。”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2.临床证候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百病多有兼痰者 痰夹瘀血,遂成窠囊 风痰多奇证(怪病多痰) 或贮于脏腑,或客于经络,或停于四肢,导 致多种病症, 且变化多端,如结核、肿块、神 志病变等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3.治疗原则
(1)实脾燥湿:治本:“实脾土,燥脾湿” (2)治痰先治气:“治气为先,分导次之” (3)痰瘀同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
二、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四)痰证论治 源流:《金匮要略》首列专篇讨论痰饮,后 世代有发挥。 《医学入门》“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1.病因病机 病因:情志忧郁、饮食厚味、外感无汗、滥投补剂, 或脾虚水谷不运,或肾虚水液不行,或阴虚火动 伤津等导致气机逆乱,津液停滞而为痰 病机:脾虚、湿滞、气郁、火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