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概论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共104张PPT)

◆假菌丝:
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 除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假菌丝的 各细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而霉菌的菌丝为真菌丝, 即相连细胞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呈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 真菌丝。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芽殖过程
●中心体: 在核膜外,由蛋白质亚基 组成的细丝状结构,在细胞繁殖分裂 中起作用。
●细胞核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 的增殖和代谢。
4.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是溶胶状物质,
在细胞质中含有各种功能不 同的结构—细胞器:核糖体、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核糖体
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由60S 和40S大小亚基构成。它游离 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
在其表面形成孢子壁后就形成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的细胞称 为子囊。一般一个子囊可产生4-8个子囊孢子。孢子数目、大 小、形状因种而异。
酵母的二倍体 营养体细胞
原细胞发育成子 囊(ascus),里 面有四个子囊孢 子,将来发育成 单倍体营养体细 胞
减数分裂后产生 四个单倍体的核
3、实验室子囊孢子的获得
★根据能否进行有性繁殖,可将酵母菌分为:
●假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过程。 ●真酵母:既有无性繁殖,又有有性繁殖过程。
1、芽殖
是yeast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一个酵母能形成的芽数是有限的,(平均24个) 出芽方式:
多边出芽、两端出芽、三边出芽、单边出芽。
环境适宜时,可出现假菌丝
芽殖过程: •母细胞形成小突起(A—D) •核裂(E—G)
啤酒酵母
(五)酵母菌的生活史
上代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 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 命周期。
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及功能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一般具有:
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核、液泡、线 粒体、内质网、微 体、微丝、及内含 物等,有的菌体还 有芽痕、蒂痕。
酿酒酵母细胞结构
1、细胞壁
酵母细胞壁厚度25nm,重 量占细胞干重的25%。
化学组成:葡聚糖、甘露聚糖、 蛋白质、脂类、几丁质。
细胞壁结构:
酵母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
2、细胞膜
酵母细胞膜是双磷脂层 构造,其间镶嵌着蛋白质 和甾醇。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核 生物的基本相同。但有的 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中含有 固醇类(甾醇),这在原核 生物是罕见的,某些种类 酵母甾醇总含量达到22%, 可提取做医用。
酵母细胞膜构造
3、细胞核
酵母具有由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核膜是一种双 层 单位膜,上面有大量的核孔(核膜包裹,轮廓分明)。
酵母菌的危害:
➢ 腐生性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他原料腐败变质; ➢ 少数耐高渗的酵母菌和鲁氏酵母、蜂蜜酵母可使蜂 蜜 和果酱等败坏; ➢ 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的产量 和 质量; ➢ 某些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假丝酵 母 (白色念珠菌)可引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 道等 多种疾病.
白假丝酵母—— 引起白色连念珠菌
• 致病菌系一种嗜脂性酵 母,称为卵圆形糠秕孢 子菌或正圆形糠秕孢子 菌。此菌是正常皮肤的 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 情况下如高温高潮,局 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 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 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 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 致病。
花斑藓
(二)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
1、酵母菌形态: 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其形态因种而异。通
(三)酵母菌的菌落
• 与细菌菌落相似,如较湿润、较光滑、容易挑 起、正反面颜色一致等;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优秀课件

一、概述
第三节 丝状真菌
霉菌
1、霉菌的概念
丝状真菌统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2、生境:陆生性较强,喜潮湿气候
3、与人类的关系
➢工业应用
➢生产各种传统食品:如
➢引起动植物病害
二、形态构造
1、菌丝和菌丝体 (1)菌丝:
菌丝是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直径3-10um。 1)有隔膜菌丝:多细胞,高等真菌。 2)无隔膜菌丝多核单细胞,低等真菌。
(一)无性繁殖:芽殖、裂殖和产生分生孢子等 无性孢子
(二)有性繁殖:产生担孢子
本章节要点
1.什么是真核生物?()
2.酵母菌定义及其特征?()
3.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列表比较)? ()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真菌 菌物界 假菌
黏菌
酵母菌 霉菌 蕈菌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三、有关真菌的几个名词
真菌(fungi):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陆生性较强
第二节 酵 母 菌
无性
分生孢子头 孢子囊
有性:担子
特化的气生菌丝(子实体)
复杂
无性 有性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座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第四节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蕈菌:又称伞菌,通常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 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 子囊菌类。 一、形态结构:
菌盖、菌柄、菌丝 二、繁殖方式: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 和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酵母菌 霉菌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延伸区 硬化区
次生壁 形成区
蛋白质? 几丁质
糖蛋白网
顶层 亚顶层
成熟区 无定形葡聚糖层
典型霉菌菌丝分 化及细胞壁成分
真菌的鞭毛
三、 霉 菌 的 繁 殖 及 生 活 史
治疗:局部感染可涂1%的龙胆紫或 克霉唑软膏。内脏念珠菌病可 用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治疗。
第三节 霉 菌(Mould)
本节提要:
一、霉菌的概念、分布及其应用
二、霉菌的形态结构
三、霉菌的繁殖方式
及生活史
四、霉菌的菌落特征
五、霉菌的代表属
一、霉菌的概念、分布及其应用
绒毛状,网状,或絮状真菌通称为霉菌。 是俗名,意为发霉的真菌。
喜好潮湿的气候,大量生长时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 体,有较强的陆生性。
• 霉菌的分布: • 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无所不在,而且种类和数
量惊人。
• 应 用:
1)工业应用:柠檬酸、葡萄糖酸等多种有机酸, 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制剂,青霉素、 头孢霉素等抗生素,及霉菌在生物防治、污水处理和 生物测定等方面的应用等。 2)生产各种传统食品,如酿制酱、酱油、干酪等。 3)基本理论研究:例如粗糙脉胞菌。
4核的幼小子囊 减数分裂
a核期
接合管
接合核
2n
核配
质配
子囊
子囊孢子 体细胞 n
n
子细胞
细胞分裂
八孢裂殖酵母的生活史
接合核 2n 核配
a
A
A
a
质配
隔膜
2An
A
2 含n 有 4子囊
孢子的子囊
a
苗芽菌丝体
2n
减数分裂
微生物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适应环境变化
真核微生物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如温度、湿度、pH值等。它们通过调节 自身的生理和代谢活动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抵抗力
真核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能够抵抗某些化学物质、辐射和极端环境条件的 影响。这与其细胞膜、细胞壁和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维持生态平衡
真核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分解有机物,将死亡的动植物 残骸转化为无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和稳定。
合成有机物
合成有机物
有些真核微生物能够合成有机物,如某些藻类能够通过光合 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合成细胞内的其他 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作为食物来源或用于合成细胞 内的其他重要分子。
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01
疾病诊断
生物治疗
02
03
药物筛选
真核微生物可用于检测和诊断传 染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利用真核微生物产生的抗菌肽、 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治疗 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真核微生物可用于筛选具有抗癌、 抗炎、抗病毒等活性的天然产物 和合成化合物。
在环境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螺旋形
有些真核微生物呈螺旋形,如 螺原体。
丝状
有些真核微生物呈丝状,如根 霉。
真核微生物的大小和染色特性
大小
真核微生物的大小范围较宽,从 微米级到毫米级不等。
染色特性
真核微生物的染色特性因种类而 异,有些染色后呈红色或紫色, 有些则呈蓝色或绿色。
真核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真核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裂、出 芽、孢子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展开全文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图未显示)真核微生物: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原核与真核的区别:真核细胞核完整,核膜核仁全,内质网、线粒体,各种胞器均具有;原核细胞则原始,无核膜无核仁缺胞器;原核壁成分肽聚糖,真核壁多为几丁质;核糖(体)大小不相同,原核80S真核70S。
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菌:指具有细胞壁,无根、茎、叶分化,不含叶绿素,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的一类真核微生物。
主要包括酵母菌和霉菌。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
真菌的特点:1)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3)细胞壁含有几丁质;4)营养方式是异养吸收;5)以产生大量的无性或有性孢子方式进行繁殖;6)陆生性较强。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一)细胞壁1、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多糖构成细胞壁中有形的微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的成分。
多糖种类:低等真菌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细胞壁成分以葡聚糖为主;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成分以几丁质为主。
2、藻类的细胞壁厚度一般为10~20 nm,结构骨架主要是纤维素,以微纤丝的方式层状排列。
含量占干重的50%~80%。
(二)鞭毛与纤毛鞭毛:形态较长,数量较少纤毛:形态较短,数量较多并无绝对界限使真核细胞具有运动功能,这与原核生物一样,但是构造和运动机制差别很大。
鞭毛与纤毛均为被膜包裹的柱状体,构造:鞭杆、基体、过渡区三部分。
鞭毛的运动常采用波动的方式,即从鞭毛的基部到顶部的方向或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波浪式运动。
这种运动能推动机体前进。
纤毛的摆动。
黑色箭头表示运动方向。
纤毛和鞭毛以约每秒10~40次的速度进行摆动或波动,并迅速推动微生物运动。
最高纪录的保持者是鞭毛虫,它能以260μm/s的速度运动(大约每秒游动40个细胞长度)(三)细胞(质)膜细胞质膜即细胞膜。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 鞭毛与纤毛构造
鞭毛与纤毛构造相同: 鞭杆、基体和过渡区3部分组成。
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
鞭杆中心有一对包在中央鞘的相互平行的 中央微管,其外被9个微管二联体围绕一 圈,整个微管被细胞质膜包裹。 基体的横切面呈“9+0”型 外围是9个三联体,中央没有微管和鞘
辐射头
中央微管 微管二联体 外动力蛋白臂
细胞壁和表膜
纤毛和鞭毛
加固并保持细胞形状。
细胞运动
液泡
短期储藏和运输,消化,水分平衡。
菌物界
• 菌物界:裘维蕃等,1990年提出。指与动 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 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 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 粘菌和假菌(卵菌)3类。
真菌的特点
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
无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
一般有发达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丝;
细胞壁多含有几丁质;
真核细胞器的功能 质膜 细胞质基质 机械边缘;选择渗透屏障;调控胞间相互作用、 细胞表面吸附。 细胞器存在环境;许多代谢过程发生场所。
微丝、中间丝和微管 细胞结构和运动;形成细胞骨架。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 核 仁
物质运输,蛋白和脂类合成。
蛋白质合成。 用于不同目的物质的包装和分泌,溶酶体形成。 胞内消化。 利用TCA,电子运输,氧化磷酸化和其它途径产能 光合作用-捕捉光能,利用CO2和H2O合成CH2O 遗传信息的储存场所,为细胞的调控中心。 核糖体RNA合成,核糖体组装。
放射辐条 微管连接蛋白 内动力蛋白臂 A亚管 中央鞘 B亚管
纤毛和鞭毛结构
2 鞭毛与纤毛运动机制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吸器 几类专性寄生的真菌(锈菌目、霜霉目、白粉菌目)等的一些种产生。 吸器是一种只在宿主细胞间隙间蔓延的营养菌丝上分化出来的短枝,可侵入细胞 内形成指状、球状或丝状的构造,用以吸取宿主细胞内的养料。
附着 附着胞 寄生于植物的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会发生膨大,分泌黏状物,再形成纤细 的针状感染菌丝,以侵入宿主的角质表皮而吸取养料
假菌
真菌 特点: 1.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3. 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4.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5. 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 陆生性较强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大型子实体真菌——蕈菌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一)细胞壁
1.真菌的细胞壁 •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质。 • 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 • 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 • 高等陆生真菌以几丁质为主
②形成二级菌丝 不同性别的一级菌丝发生接合后,通过质配形成了由双核细胞构成的二级菌丝,通过独特的“锁 状联合”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
锁状联合 ③形成三级菌丝 ④形成子实裂,并形成4个子囊孢子 6. 子囊经过自然或人为破壁后,可释放其中的子囊孢子
2.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代表: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 (八孢裂殖酵母) 特点: 1. 营养细胞为单倍体 2. 无性繁殖为裂殖 3. 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故此期极短 生活史: 1. 单倍体营养细胞借裂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2. 两个不同性别的营养细胞接触后形成接合管,发生质配后即进行核配,于是两个细胞连成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真核)

本章主要内容----------真菌:
真菌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
特点:
1、具有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 2、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
3、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 4、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好氧; 5、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 6、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
糖脂
电子传递链 基团转移运输
无
有 有
有(具有细胞间识别受体功能)
无 无
胞吞作用
无
有
3、细胞核
◆ 有核膜、固定形态(球形、椭圆形)
◆ 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组成 ◆ 多含1个;有的含2个或多个 (如须霉属、青霉属) ◆ 不同真菌的染色体数差别很大: 构巢曲霉(Aspeigillus nidulans) 8
第二节 酵母菌 (yeast)
(一)概念
酵母菌(yeast)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这个术语也是
无分类学意义的普通名称,通常用于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
繁殖单细胞真菌,以与霉菌区分开。有些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 有性繁殖。
(二)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
如水果、蔬菜、叶子、树皮等处,及葡萄园和果园土壤中等。 2、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ae)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 序列测定的真核生物(1997) 4、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 有些酵母菌能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疾病
6)附着胞:
7)菌核:是一种休眠的菌丝组织。由菌丝密集地交织在一起, 其外层较坚硬、色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线粒体
7、叶绿体 chloroplast
双层膜包裹、只存在于绿色植物的细胞中 具有光合作用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loroplast
外形多为扁平的圆形 或椭圆形
构造由三部分组成: 叶绿体膜、类囊体、 和基质
figure 04-15.jpg
Figure 4.15
Figure 4.15 真核细胞的叶绿体 (chloroplast)
(一)细胞壁 (二)鞭毛与纤毛 (三)细胞质膜 (四)细胞核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
(一)细胞壁
1 、 真菌的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 和脂类. 低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
高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几丁质为主.
酵母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葡聚糖为主.
2、藻类的细胞壁
真特点
是一类低等真核生物.
1、产能: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形态: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或单细胞; 3、细胞壁特有成分:多数含有几丁质; 4、营养方式:异养吸收型; 5、繁殖:以产生大量孢子(无性或有性)的方式 进行; 6、生活习性:陆生性较强,少数水生生活。 寄生 或腐生方式生存。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2)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 细胞骨架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微丝)和 中间丝3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 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2、内质网和核糖体
(1)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是分布在整个细胞中的由膜构成的管道和网状结构。 在细胞中和核膜或细胞膜相连在一起。
动物界:原生动物
真核微生物 粘菌 假菌 菌物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大型真菌子实体真菌——蕈菌
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曲霉属
青霉属
分 生 孢 子 器
第四节 蕈菌
锁状联合
细胞膜含呼吸或光合 组分
细胞器 鞭毛结构 鞭毛运动方式 遗传重组方式 繁殖方式
无
有 如有,则粗而复杂(9+2 型) 挥鞭式 有性生殖、准性生殖等 有性、无性等多种
有
无 如有,则细而简单 旋转马达式 转化、转导、结合等 一般为无性(二等分裂)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 胞 质 线粒体 溶酶体 叶绿体 真液泡 高尔基体 微管系统 流动性 核糖体 真核生物 有 有 光和自养生物中有 有些有 有 有 有 80S(指细胞质核糖体) 原核生物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70S
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酵母菌的菌落
芽 痕
出芽痕和诞生痕:
Bread Yeast with Bud
假 菌 丝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芽殖过程
酵母菌的菌落
啤酒酵母
第三节 霉菌
一. 二. 三.细胞的形态和构 真菌的孢子 霉菌的菌落有
线粒体 叶绿体 无 罕见 无
无
细胞膜 细胞膜 有些有 常见 有些有
二、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界:显微藻类 真核微生物
动物界:原生动物 粘菌 假菌 菌物界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大型子实体真菌——蕈菌
外膜 肽聚糖
细胞膜
第二节 酵母菌
一. 二. 三.
真核生物的形态 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一. 二. 三.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微生物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白色模版

酵母菌的危害:
腐生性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他原料 腐败变质;
少数耐高渗的酵母菌和鲁氏酵母、蜂蜜酵母 可使蜂蜜和果酱等败坏;
有的酵母菌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影响发酵 的产量和质量;
某些酵母菌会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 假丝酵母可引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 等多种疾病.
32
二、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其直径
一般为2-5μm,长度为5-30μm,最长
可达100μm。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
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的大小、形态与菌龄、环境有关。
一般成熟的细胞大于幼龄的细胞,液 如Saccharomyces
体培养的细胞大于固体培养的细胞。 cerevisiae细胞的宽度
• 基质中有双链环状 DNA ,能半自主复 制;
25
• 8.液泡 (vacuole) :由单位膜分隔,存在 于真菌和藻类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器;
• 主要含糖原、脂肪和多磷酸盐等贮藏物 ,精氨酸、鸟氨酸和谷氨酰胺等氨基酸 ,及蛋白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纤 维素酶和核酸酶等各种酶;
• 功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压,贮存营养物 及溶酶体的功能;
2.其DNA可自主复制, 不受核DNA控制。决 定线粒体的某些遗 传性状。
3.生物氧化中心。
42
Shown here is a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mitochondrion
( 线 粒 体 ) . Mitochondira are surrounded by two
有些种的细胞大小、形态极不均匀,
为2.5~10μm,长度为 4.5~21μm。因此在光
而有些种的酵母则较为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性繁殖 子囊孢子
27
1. 酵 母 菌
(三)繁殖方式
28
1. 酵 母 菌
代表:
➢酿酒酵母(面包酵母或者出芽酵母)
是与人类关系最广泛的一种酵母菌 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真核微生物 是第一个测得基因组序列的真核生物
➢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 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 呼吸道,肠道及阴道, 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 少,不引起疾病。为条 件致病性真菌。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 构造和功能
1
本章学习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2. 真菌的形态和繁殖方式 3. 真菌的菌落特征 4. 真菌常见孢子的形态和特征 重点是酵母菌、霉菌的细胞形态、结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 难点是如何区分细菌、放线 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
本章思考题:
15
16
1. 酵 母 菌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年利用量超过百万吨 的微生物 也是当代遗传工程利用最多的模式生物 之一
17
1. 酵 母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二)菌落形态特征 (三)繁殖方式
18
1. 酵 母 菌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特点:
1,单细胞,非菌丝状态; 2,多数营出芽生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长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 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19
1. 酵 母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基本特征:单细胞, 椭圆形、圆形或柱形。 宽1-5 μm,长5-30 μm。
20
1. 酵 母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特殊形态:假菌丝 假菌丝是由酵母菌细胞 与其子细胞连接而成的 链状丝。
21
1. 酵 母 菌
(二)菌落形态特征
22
1. 酵 母 菌
(三)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芽殖、裂殖 厚垣孢子、节孢子、掷孢子
有性繁殖 子囊孢子
23
1. 酵 母 菌
(三)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1)Βιβλιοθήκη 殖芽殖的方式241. 酵 母 菌
(三)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2)裂殖:分裂繁殖。
裂殖酵母属
25
1. 酵 母 菌
(三)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3)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
26
1. 酵 母 菌
2. 霉菌
(三)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繁殖 (2)节孢子
菌丝断裂形成矩形 的孢子。
59
2. 霉菌
(三)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繁殖
(3)分生孢子
菌丝顶端细胞或菌丝分化成的分 生孢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缢缩而 成的单个或者成簇的孢子。
32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1. 菌丝的结构
33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2. 菌丝的功能 菌丝体: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
气生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 营养菌丝体: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
34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51
2. 霉菌
(二)菌落形态特征
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 或松或紧的绒毛状或棉絮状等;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 密,不易挑起,菌落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 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质地不均匀)。
52
♣四大菌落特征比较
53
54
2. 霉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二)菌落形态特征 (三)繁殖方式
3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无细胞结构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生物
原核生物:古生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 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具细胞结构生物 真核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 原生动物 显微藻类 植物 动物
4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三域学说
5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37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39
40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真 菌 吸 器 的 主 要 类 型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 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
29
1. 酵 母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二)菌落形态特征 (三)繁殖方式
30
2. 霉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二)菌落形态特征 (三)繁殖方式
31
2. 霉菌
丝状真菌统称霉菌。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 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1. 菌丝的结构
无隔膜菌丝 有隔膜菌丝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2. 酵母菌与霉菌的形态构造及菌落特征 3. 真菌的孢子
2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 •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动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
12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是不含叶绿体、化能有机营养、具有真正的
细胞核、含有线粒体、以孢子进行繁殖及不运动(仅 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油1-2根鞭毛)的典型的真核微生 物。
13
14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 酵母菌 2. 霉菌 3. 蕈菌 4. 显微藻类 5. 原生动物
55
2. 霉菌
(三)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菌丝片段(液体) 无性孢子
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游动孢子
有性孢子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56
2. 霉菌
(三)繁殖方式
57
2. 霉菌
(三)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繁殖 (1)厚垣孢子
菌丝部分细胞原生质 浓缩变圆,壁加厚,球 形或纺缍形休眠体。
58
菌核:休眠体,抵御不良环境。
是著名中药,有利尿治水肿之功 效。含猪苓多糖,试验抗癌。
病征(真菌的菌核)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功能为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
48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2. 霉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2. 霉 菌
(一)细胞形态和构造 (二)菌落形态特征 (三)繁殖方式
6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 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8
9
10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
•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11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