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神话作为一支重要的组成成分,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历程。

神话故事不仅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深邃内涵,也寄托了中国人的美好希望。

其中,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从古至今融入了这一传统节日里,维系着民族的延续和发展。

它表达了人们向往爱情和自由,并且祈求团圆的美好愿望。

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对嫦娥形象的进行分析来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正文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也维系了整个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生活在神州大地的无形纽带。

中秋节的历史渊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据考证:“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中秋迎夜寒”。

而此时的中秋还没有现在如此多的含义,仅仅是古人崇拜月神和先农祭祀的典礼,这时候的中秋更多的有一种宗教祭拜的成分。

目的多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

《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这时候的中秋有了一些仪式。

之后中秋节不断发展,到了北宋,八月十五正式成为了中秋节。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秋节在中华节日的地位日益的提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仪式也渐趋地丰富了起来。

从简单的聚会喝酒,到赏月、拜月。

月亮在人们的眼里越加富有独特的意义,人们更希望从月亮身上获得美好的希冀。

于是,人们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予月亮越来越多的形象。

而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我们无法回避这么一个在关于月亮神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嫦娥。

关于嫦娥,关于嫦娥的记载最早见于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而后来佚亡的《归藏》,而有文献可循的是《山海经-大荒西经》里的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关于嫦娥的来历在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许多版本。

在儿时,夜晚里我们从老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里都知道月宫里有不懈捣药的玉兔,不断砍树的吴刚,和寂寞的嫦娥。

但是,美丽的嫦娥却我们所讨厌的蟾蜍联系了起来。

其中将月亮和蟾蜍联系在一起的见于《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这里将蟾蜍视为月亮上的精灵,而嫦娥也是月神。

古代的神话通常有不同的版本,从先秦到汉代,或者更长的时期内,丑陋的月精蟾蜍与美女嫦娥可以说是互相变身的关系。

月精既是蟾蜍,也是嫦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渐趋统一,而我们渐渐地把美女嫦娥相传,而遗忘了嫦娥的另一身份就是蟾蜍。

但为什么蟾蜍会成为嫦娥的化身呢。

在古代,蟾蜍是人们所敬仰的生物,不是我们现在躲之不及的可怕生物。

金蟾又称三足金蟾,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我们也把月宫叫蟾宫。

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之物,所以我们经常看见在一些店铺经常有金蟾含币的雕塑。

寓意着财源广进。

古人为什么将自己崇拜的月亮跟蟾蜍也联系在一起呢?
在古代我们的原始社会还是母系社会。

由于原始社会到的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还不是特别的明显。

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来维系一个群落的发展。

这个时候,女性所从事的采集所收获的食物就远比男性的狩猎猎物来的稳定。

在上古的神话中,我们经常都能发现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历史现象。

如:“
这时候,女性在社会中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这是母系社会的象征。

而且女性掌管着生育,对群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青蛙肚子很大,生殖能力极强,所以青蛙崇拜也是一种生殖崇拜。

在古人观念中,蟾蜍还是一种长寿神物。

蟾蜍所以说月精是蛤蟆在古代是合情合理的事。

蛤蟆在古人观念中是一种生殖力很强的母性动物神,而月亮是属阴的。

所以这时嫦娥作为蟾蜍的化身。

而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神话体系的完善。

嫦娥为什么会奔月?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发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

男性在体力劳动上的优势日益凸显,随着时间的发展,男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

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地位的下降,女性从一族之长变成男性的附庸。

中国社会也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

但说道嫦娥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莫过于嫦娥奔月了,无不向往那美丽凄冷的广寒宫和那段悲怆的爱情故事。

而详细记载嫦娥奔月故事的是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姮娥,羿妻也。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南朝齐国的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也对了嫦娥奔月这一故事有了一些描述。

这时候,嫦娥成为偷盗者,背叛了后羿,进而逃逸于月宫成为蟾蜍。

这表现了此时女性地位的下降,和人们对女性的诋毁。

对嫦娥形象的研究与探索离不开中国审美文化的特定背景,从审美的层面去定义文化,文化是指“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

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必然受该民族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对嫦娥形象的审美文化阐释正是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本文从贯穿了先秦至今的诸多艺术形式的嫦娥形象出发,根据审美视角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需求,探究嫦娥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出的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从先秦两汉时期的文本记录出发,研究嫦娥奔月活动中所蕴含的人类历史活动的审美化体现。

论文首先从人类面对死亡的恐惧与平衡这种恐惧所进行的审美化理解来阐释嫦娥奔月;其次从种族的延续角度来解释人类在意识到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作用时赋予
嫦娥奔月的文化意义,从中发现嫦娥奔月中所蕴含的母性崇拜的审美文化意识:再次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的文明阶段时,嫦娥奔月作为反抗父权制的审美化解放运动,在神话向仙话的转变中嫦娥成为寄予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

从唐宋元明清时的诗歌和小说角度阐释嫦娥奔月由神话到仙话的转变,展现出在时代变迁中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和政治教化意义的减弱。

首先,嫦娥成为月亮的代称,成为人世间的美好感情与美好事物的象征,吟诗弄月成为文人墨客审美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秋节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蟾宫折桂成为士子不懈追求的目标,这都为嫦娥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次在小说中,嫦娥形象则因“奔月”成为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象征,贴合了世俗化的审美特征,符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

第三章则主要研究近现代以来关于嫦娥的种种艺术表现形式中透露出来的更为开放与多元的审美接受状况及其内涵水平。

嫦娥形象通过京剧、舞剧、小说、电视剧等传统与现代的表现方式与手段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审美演绎。

现当代剧作家结合时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将嫦娥形象以多元化的审美角度展现于观众和读者面前。

男权社会统治力的逐渐衰落,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悄然上升,女性在爱情、亲情、婚姻中的审美化思考赋予了嫦娥新的时代气息和文化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