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自动监测仪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目录目录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布设及管理规程1.目的为规范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布设,明确点位增加、变更、撤消要求,规定点位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布设、增加、变更、撤消、审批等管理。

3.点位布设3.1 定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是以监测城市建成区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参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其设置的最少数量由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确定。

每个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代表范围一般为半径500 米至4 千米,有时也可扩大到半径 4 千米至几十千米(如对于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其空间变化较小的地区)的范围。

可简称城市点。

3.2 点位数量要求各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最少数量应符合表1 的要求。

按建成区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确定的最少监测点位数不同时,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表 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设置数量要求3.3 布设原则城市点的布设要保证点位具有代表性、可比性、整体性、前瞻性和稳定性的原则,其中代表性、可比性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1)代表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状况,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满足为公众提供环境空气状况健康指引的需求。

(2)可比性:监测点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整体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应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特点,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监测点之间相互协调。

(4)前瞻性:应结合城乡建设规划考虑监测点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

(5)稳定性:监测点位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应变更,以保证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3.4 布设要求(1)位于各城市的建成区内,并相对均匀分布,覆盖全部建成区。

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测量和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设备。

本文档旨在提供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的安全操作指南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安全操作规程2.1 设备设置和准备1.确保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清洁、整洁,并远离易燃物。

2.检查电源线、传感器和其他连接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其无任何损坏。

3.确保设备的电源已经接地,并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连接到正确的电源。

4.在操作之前,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校准。

2.2 操作步骤1.打开设备电源,并等待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

3.勿将试剂液、溶剂或其他液体材料直接接触到设备表面或连接器上。

4.操作时注意避免碰撞、摔落设备,避免损坏设备或造成人员伤害。

5.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准备,并确保样品与设备接触的部分清洁和无污染。

6.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或使用指南,正确操作设备获取所需的测量数据和结果。

2.3 安全注意事项1.在设备运行时,避免触摸设备和连接器,以防触电和其他意外发生。

2.禁止在设备周围涂抹或喷洒任何化学物质。

3.不得将设备暴露在高温、高湿度或酸碱性环境中,以免损坏设备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能够使用设备。

5.在设备维护、清洁或校准时,务必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和指南进行操作,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3. 保养规程3.1 日常保养1.关闭设备电源,并断开电源线。

2.使用柔软的布料轻轻擦拭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清洁。

3.定期检查设备的传感器、电缆和连接器,确保其完整和无损坏。

4.如果发现任何故障、异常或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寻求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

3.2 定期保养1.根据制造商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2.在设备校准之前,确保标准样品的质量和有效期满足要求。

恒温湿度CO2智能测量仪说明书

恒温湿度CO2智能测量仪说明书

1.General descriptionThe device measures 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carbon dioxide(CO2).It is used for indoor air quality determination.The display shows the date and time which is used to timestamp the measurements.The device has a SD socket and can be connected to a computer via USB and Bluetooth(B).2.Notice for usePlease follow the manual to use the device properly.Do not operate the device in the neighborhood of explosive gas,vapor,dust and water.Do not operate the device when the housing is opened.Make sure the rated voltage and rated current is suitable before connecting the relay to external equipment.When the real-time clock is not functioning properly,please follow the manual to change the battery.3.Panel&Connections1.Vent openings2.”MENU”key pad3.”ENTER”key pad4.”+”add key pad5.”-”decrease key pad6.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7.Alarm light8.LCD display area9.SD card socketBackside housing:10.Hook hole11.Carriage Socket:12.Mini-USB port use for power input or communication.13.Relay output(30VDC1A MAX.)4.Operation instructionsWhen press the”MENU”key,it will enter system setting. MENU tree:CO2Alarm setting:1.Press”MENU”key to enter system settings,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MODE”.2.Press”ENTER”.3.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MODE-ALARM”.4.Press”ENTER”key5.Then press”+”or”-”key to set alarm limit.(min.adjustment:100ppm)6.Press”MENU”key to exit system settings.CO2calibration:1.Press”MENU”key to enter system settings.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MODE”.2.Press”ENTER”.3.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MODE-CAL”.4.Press”ENTER”.5.Then press”+”or”-”key to set calibration data.(min.adjustment10ppm)6.Press”MENU”key to exit system settings.Unit change::1.Press”MENU”key to enter system settings.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UNIT”.2.Press”ENTER”and display”MENU:UNIT-CAL”.3.Then press”+”or”-”key to set unit.4.Press”MENU”key to exit system settings.HOLD/MAX/MIN mode setting:1.Press”MENU”key to enter system settings.Press”+”or”-”key and dispaly”MENU:MODE”.2.Press”ENTER”.3.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MODE-H”means hold-reading.”MENU:MODE-MAX”meaning maximum reading.”MENU:MODE-MIN”meaning minimum reading.4.Press”MENU”key to exit system settings.Backlight setting:1.Exit system settings.Press”-”key to enable or disable the backlight.Date and time adjustment:1.Press”MENU”key to enter system settings.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TIME”.2.Press”ENTER”.3.Press”+”or”-”key to select adjust option(Year,Month,Date,Hour,Minute”.4.Press”ENTER”and display”MENU:TIME-CAL”.5.Then press”+”or”-”key to set time data.6.Press”MENU”key to exit system settings.SD card record:(Disable record function before removing the SD card,or else recorded data will be lost)1.Exit system settings.Press”+”key to enable or disable SD card record.2.When recording is finisched,disable the SD card function,remove the SD card from device and insert SD card into computer to open the recorded files in spreadsheet program.SD card interval sample rate setting:(min.1minute,max.24hour)1.Press”MENU”key to enter system settings.Press”+”or”-”key and display”MENU:INTERVAL”2.Press”ENTER”.3.Press”+”or”-”key to select adjust option(Hour and Minute)4.Press”ENTER”and display”MENU:INTERVAL_CAL”5.Press”+”or”-”key to select adjust sample rate data.6.Press”MENU”key to exit system settings.5.Power supply/Output signalPower connection:Connect the USB cable to the power adapter(included)and plug into220VAC,USB connection:Use the USB cable to connect the mini-USB port at the left side of device to the computer.When installing the driver on the computer,it will create a virtual COM e the virtual port to communicate to the device.The device has a single Output relay,which operates as a switch between the2screws on top of the connector.Rated voltage max.125VAC@0,5A,30VDC@1A.When the device reaches the control limit,the relay will be activated.munication protocolFor more detdailed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7.Product specificationsMODEL AX-CO2-1Extra functions SD card memory and BluetoothDisplay LCD and touch key padMeasurementTempertature:-30—50°CHumidity:0—100%CO2:0—3000ppmAccuracyTemperature:+/-0,5°CHumidity:+/-3%RHCO2:+/-50ppm+3%SensorHumidity:Capacitance typeCo2:Dual channel NDIR sensorRespond timeCo2:(T90)<60s;Temperature and humidity:1/e(63%)<10s,2m/s flowUSB port SupportPower supply100-220VACLimit set User settingRelay1channel(125VAC@0,5A/30VDC@1A)Power5W(MAX)3,5W(average)Warm-up2minutes(first use for2hours)Operating environment Temp:0—50°C,RH:0—95%(No condensation)Protection IP40Storage environment Temp:-40—70°C RH:0—95%RHSize135x91x36mm8.MaintanceWhen the device is not functioning properly please contact the supplier for support.To avoid electrical shock or damage the instrument,do not wet the inside of the instrument.Before opening the housing, all connections to the device should be disconnected.Please use a soft cloth for cleaning the display and housing.Do not use organic solvents which have corrosive and dissolving effect.Always protect the device against moist.Replace the internal battery.The device has an internal battery to save date and time when the power supply is off.When the real time clock is not correct after power shutdowan,than this battery needs to be replaced.Follow these steps to replace the battery:1.Remove all cables from the device.2.Remove the four screws in the back cover.3.Remove the old battery4.Place a new battery(CR12203V)5.Replace the back cover and fix the four screws.。

气体检测专家使用说明书

气体检测专家使用说明书

气体检测专家使用说明书目录注意事项仪器外观仪器包装显示开机倒计时屏幕快速操作指南设置基本流程正常操作气体检测屏幕自标定到现在的时间到达下次标定的时间零点标定(只对有毒气体传感器,氧气标定参见标定步骤)校零失败校零通过标定标定通过标定失败峰值读数TWA 读数STEL 读数生成文件数据记录关机关机密码设定模式简介密码标定启动打印低限报警设置高限报警设置TWA报警设置 1 2 2 3 4 4 4 5 7 7 8 8 9 9 9 10 12 12 13 13 14 14 15 16 16 17 17 18 18 18 19 20 21设定TWA间隔STEL警报设置设置标定气体浓度设置时钟设置日期设置密码设置采样间隔设置初始显示设置常开确认设置警报保持设置现场校零设置现场标定设置标定时间浏览设置标定过期警报设置标定过期设置连接DS2自动管理系统(选购件)数据下载(选购件)故障排除及维护常见问题警报显示电池失效传感器故障仪器故障更换部件更换传感器传感器参数仪器参数质量保证责任限制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8 39 39 39 39 39 39 40 42 43 43 44 44警告及注意事项重要:某些错误操作和不当环境可能会对仪器性能有所损害,为了保证最大的安全操作,请详细阅读并遵循以下注意事项:重要:操作前仔细阅读和理解本操作手册.警告:使用非本公司替换件可能影响仪器的本安设计.警告:如果使用不当,本仪器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可能出现泄漏或爆炸危险,不要对电池进行拆卸或投入火中。

仅对欧洲客户:在30天或以内期间进行标定的条件下,GasBadge Pro已经获得下列认证:1) EN 45544-1 CO 在0-500ppm范围之内;H2S在 0-100 PPM范围之内2) EN 50104 O2 在缺氧和富氧条件下警告:为防止点燃可燃气体,不要在危险环境中对电池充电警告:为防止点燃可燃气体,严格阅读、理解和遵循制造商的维护规程.警告:为防止点燃可燃气体,必须使用经过验证的CR2锂电池GasBadge Pro认证使用的环境温度为-40℃到60℃。

ZG1163R 二氧化碳及温度监测仪操作说明书

ZG1163R 二氧化碳及温度监测仪操作说明书

ZG1163R二氧化碳及温度监测仪操作说明书感谢您购买ZG1163R桌上型二氧化碳监测仪。

ZG1163R二氧化碳监测仪灵活轻巧且方便操作。

除量测CO2浓度,该仪器还能量测环境温度和湿度。

此监测仪的设计为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ZG1163R二氧化碳监测仪可被广泛使用在办公场所、学校、展览馆、购物中心、会议室、健身房、餐厅及其它公共场所以确保个人健康。

特色:□V内置日志存储功能:可记录48个过去24小时内的量测的CO2和温度值,每30分钟一个记录。

□V最大最小值模式:能记录自装置设备开启以后CO2的最大量测值和最小量测值□V警报模式:用户可自行调整设定ppm之警报值。

1000ppm是ASHRAE(美国冷冻空调学会)建议的界限。

□V恢复出厂模式:ZG1163R在被调整,改变或者损坏之后,能恢复出厂设置。

我们可以有多种模式调整参数设定.这几种模式依序是海拔高度模式、警报模式、户外模式、用户校正模式,数据日志模式,最大最小值模式和恢复出厂设置模式。

MUTE静音模式在Mute静音模式下,警报声可自行设定on/off (开启/关闭)ALTI海拔高度模式通过设置在量测区域对应的海拔高度来补偿气压变化ALARM 1一级警报值第一级警报值,警报值可自行调整ALARM 2二级警报值第二级警报值,警报值可自行调整OUTSIDE户外模式调整户外CO2浓度,来确定通风率CALI用户校正模式当传感器读值偏离实际CO2浓度时,用户可以自己校正LOG数据日志模式显示过去24小时的CO2和温度记录MaxMin最大/最小值模式显示CO2读值清除之前或者开机之后的最大值和最小值RcFS恢复出厂设置恢复出厂设置值清除设定纪录警告:您的安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为确保产品被正确且安全的使用,操作产品前请确实阅读使用说明与警告标示说明。

这些警告标示说明提供许多重要安全信息,并应该随时注意观看。

1. 请小心操作此产品;请勿使产品受到撞击或碰撞。

二氧化氮自动监测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二氧化氮自动监测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二氧化氮自动监测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零点和量程稳定性(漂移)核查:在仪器通常使用的量程,通入零气,记录稳定读数,再分别通入浓度为满量程20%和80%的NO 标准气体,读取稳定值。

每隔1小时重复上述测量1次,连续测量6次,分别计算零点漂移和20%、80%量程漂移。

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限值分别为±1%和±2%FS (满量程)。

2、响应时间核查:仪器经校准零点后,通入浓度为满量程80%的NO 标准气体,读取仪器稳定初值,再通入清洁空气,使仪器回零,再通入上述标准气体,用秒表记录达到稳定初值90%的时间,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响应时间限值为5min 。

3、最低检出浓度核查:仪器经校准零点后,通入零气稳定运行30分钟,按仪器噪声值(仪器读数噪声最大值)的2倍作为NO 2最低检出浓度。

最低检出浓度规定值为2×10-9。

4、示值误差核查:仪器经校准零点后,分别通入NO 浓度为满量程20%、50%、80%的标准气体,每点测3次,取平均值,计算3个点的示值误差δ示值=100%(C 示值-C 标准值)/C 标准值。

C 单位10-6。

示值误差限值为±3%。

5、重复性核查:仪器经校准零点后,通入浓度为满量程80%的标准气体,待读数稳定后读取测值,连续测量6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S ,重复性限值为1%。

6、二氧化氮转化效率核查:用零气校准仪器,然后通入浓度为量程10%的NO 2标准气体,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NO 2转化效率=100%(C 测量值/C 标准值)。

NO 2转化效率限值为96%。

7、核查周期:一年1次。

8、环境条件:供电电压220V ±10%、50HZ ,环境温度25±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05-13)GXH-3010D二氧化碳操作规程

(05-13)GXH-3010D二氧化碳操作规程

标题:GXH-3010D二氧化碳分析仪操作规程版号:第2版第0次修订,页码:1/21 目的规范GXH-3010D二氧化碳分析仪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GXH-3010D二氧化碳分析仪的使用操作。

3 职责3.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登记。

3.2 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确保使用的仪器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 工作条件测量范围:0~5.0%CO2预热时间:24h适用环境:温度0~45℃相对湿度<90%工作电源:220V A C±10%;5 操作程序5.1 使用前准备标题:GXH-3010D二氧化碳分析仪操作规程版号:第2版第0次修订,页码:2/2 5.1.1 打开“POWER”和“PUMP”开关,如果仪器显示器有具体数字显现,并能听到泵的工作声音,为有电状态,如无泵声音则需要用外接电源或者充电,电源插头为5A/250V三脚电源插头。

5.1.2 使用前需要调零,把仪器侧面的过滤器分别插在面板的“IN”和“OUT”上,旋转“ZERO”进行调零。

5.1.3 如果仪器侧面的过滤器原为白色,如果变成神色或者黑色应该给与更换。

5.2 操作5.2.1 连接好取样器和仪器面板的“IN”,处于所测环境中,打开电源开关“POWER”,打开泵“PUMP”,此时仪器显示读数,为所测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位:%)。

5.2.2 测量完之后,关闭电源与泵开关,撤下取样器,装好仪器,并做好记录。

6 支持性文件GXH-3010D二氧化碳分析仪使用说明书7 质量记录表XJK/JL-10-34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编制:王永林审核:薛诚批准:胥占忠日期:2009.8.16 日期:2009.8.26 日期:2009.9.20。

二氧化碳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二氧化碳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二氧化碳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引言: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温室、航空航天以及医疗领域等。

二氧化碳虽然无害,但过高浓度下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因此,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的安全,对二氧化碳进行现场检测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将介绍二氧化碳现场检测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检测仪器准备在进行二氧化碳现场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一台可靠的二氧化碳检测仪器。

推荐使用专业的二氧化碳检测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仪器时,需要关注其测量范围、检测精度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二、检测区域准备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前,需要对检测区域进行准备。

首先,保证检测区域的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并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其次,清理检测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或其他影响检测结果的物体存在。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认检测目的:明确需要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以及根据该范围确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了解仪器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熟悉所选用的二氧化碳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确保正确操作。

3.检查仪器状态: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传感器无故障或损坏。

四、现场检测操作步骤1.将二氧化碳检测仪器打开并校准: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打开和准备二氧化碳检测仪器,校准仪器以确保准确测量。

2.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在进行测量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处于稳定状态,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3.进行测量:将二氧化碳检测仪器置于待测空气中,确保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稳定。

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时间和空气体积的测量。

4.记录测量结果:在进行测量时,需要记录每次测量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置等信息。

5.分析和评估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和评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超过安全标准,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6.处理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的安全。

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必须确保通电和连接设备等准备工作已完成,并且所有的电源和开关已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个人防护:使用者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和帽子,以确保人身安全。

3.操作环境:不要在有水源、易燃物或易爆物附近操作,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4.操作正确: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修改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持专注,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避免外力冲击: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外力冲击、摔落或碰撞设备,以防止设备受损或故障。

6.关机和断电: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的电源开关,并拔下所有的电源插头,以防止电器故障或电池能量耗尽。

7.定期维护: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和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工作,包括清洁设备、更换部件、校准仪器等,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保养规程1.清洁设备:定期清洁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垢,以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并避免灰尘和污垢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2.定期校准:根据设备的校准要求和方法,进行定期校准工作。

校准设备可以保证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更换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寿命和使用情况,定期更换传感器。

传感器是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更换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存储和保管:设备在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避免受潮、受热或受损。

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烈震动。

6.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线路和电源插头是否松动,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报警、显示不正常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报修。

以上是温室气体在线监测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使用者在使用和保养设备时,务必遵守上述规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同时,使用者也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能力,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性。

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温室内空气质量的设备。

本文档旨在提供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2. 安全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在使用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之前,确保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所有配件齐全。

- 确保设备处于平稳的工作台面上,确保设备稳定。

- 确保设备的电源与电源插座连接正确,电压符合设备的要求。

2.2 设备操作在操作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1.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并确保指示灯亮起,表示设备已经启动。

2. 根据设备的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检测模式和参数设置。

3. 将传感器探头放置在需要检测的位置上,并等待一段时间,直到设备显示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4. 如果设备显示异常或不准确的数据,请先检查设备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无法解决问题,请联系设备维修人员。

2.3 设备保养为保证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的长期使用效果和准确性,请按照以下保养规程进行: 1. 定期清洁设备外壳,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不要使用含有酸碱成分的清洁剂。

2. 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定期校准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频率和方法请参考设备的用户手册。

4. 定期检查传感器的状态,如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传感器更换时,请参考设备的维修手册。

3. 注意事项•在使用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前,请阅读设备的用户手册和安全说明书,确保对设备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不允许将设备放置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

•在操作设备时,要保持手部干燥,以免发生触电等危险。

•如果设备长时间不使用,应将设备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保护设备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

4. 总结本文介绍了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用户的安全。

温室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室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室气体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温室气体检测仪是用于测量温室内二氧化碳、氧气和相对湿度等指标的仪器,其在现代温室种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正确使用和保养下,温室气体检测仪可以提高温室种植的效率和品质,但错误的操作和保养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和设备故障。

本文档将阐述温室气体检测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减少潜在的危险和延长设备寿命。

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装温室气体检测仪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装稳固、线路接口正确、传感器与被测气体接触良好。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设备离植物和人员有一定距离,不要被日光直接照射;2.设施通电前应检查线路、插头是否损坏和漏电等;3.安装完成后,应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设备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设备操作温室气体检测仪的使用者应掌握操作技能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保证操作顺利和设备寿命。

使用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操作前应熟悉设备工作原理和控制面板的功能;2.操作时应正确安装采样管,保证采样管和被测气体充分接触;3.在启动检测设备时,应等待设备预热完成后再进行操作;4.检测时要确保采样管的连接正确、无漏气等问题;5.操作人员应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温室环境。

设备保养温室气体检测仪的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使用者应定期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在清洁温室时,应避免用水直接喷洒到检测仪上,以防水进入设备内部;2.镜片和过滤器等易污染部分要定期清洁或更换;3.定期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松动或老化,及时更换或修理。

安全故障排除在操作温室气体检测仪时,可能会遇到故障或错误指示,使用者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故障排除:1.根据设备故障指南,查看故障代码或故障灯等指示,定位故障原因;2.尝试进行基本故障排除,如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常、传感器是否清洁;3.如无法排除故障,应联系设备制造商或专业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处理。

总结温室气体检测仪是现代温室种植的必备工具,正确使用和保养可提高温室种植效率和安全性。

SF6气体监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资料

SF6气体监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资料

SF6气体状态监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北京电力变电公司1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绝缘介质为SF6的断路器及GIS设备的气体状态监测工作。

2 作业条件不停电。

3 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3-199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MT-262精密露点仪厂家使用手册PH型SF6纯度分析仪厂家使用手册JH-2000型SF6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仪厂家使用手册4 安全工作要求及工期4.1作业人员、工期标准及作业人员责任工作人数:3人工期标准:1天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并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应熟悉触电急救法。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办理工作票,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督促、监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检查是否符合现场作业条件。

4.2安全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应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2、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及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3、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工作负责人穿好红马甲,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工作现场保持清洁,不准吸烟并准备好消防工具。

5、必要时采取防静电感应的措施。

6、作业现场搬运梯子等较长物品时,应放到两人搬运。

7、使用梯子时,梯子应与地面成60°角,梯子上只能一人工作并且有专人扶梯。

8、在连接使用工作电源时,应检查漏电保安器动作是否正确。

连接电源时应由两人完成,其中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9、设备仪器外壳必须接地。

10、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负责人详细审查工作票的内容是否完备、全面;认真向工作人员交代工作内容及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及有关注意事项;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工作票,清楚工作内容及带电部位和安全措施。

12、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及本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并持证上岗。

雪迪龙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作业指导书

雪迪龙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作业指导书

雪迪龙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雪迪龙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是一款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环境中各种污染物浓度的工具。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用户了解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以便正确地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二、系统组成雪迪龙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件组成:1. 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如PM2.5、CO2、温度、湿度等。

2. 数据采集器:负责采集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将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

3. 中央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来自数据采集器的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查询功能。

4. 用户界面:通过浏览器访问中央服务器,用户可以查看实时数据、生成报表和设置报警规则等。

三、使用方法1. 系统搭建和安装确保传感器正确连接至数据采集器,并将数据采集器与中央服务器进行网络连接。

然后,按照系统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2. 登录系统打开浏览器,输入系统的登录地址,进入用户界面。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系统。

3. 实时数据监测在用户界面的首页中,可以看到系统实时监测的数据信息。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系统将实时显示相应的数据。

4. 数据查询与分析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中的查询功能,选择起止时间和监测指标,系统将返回相应的历史数据。

用户还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生成趋势图、柱状图等图表,以便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趋势。

5. 报表生成与导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的时间段和监测指标,生成相应的报表。

系统将自动生成报表,并提供导出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共享。

6. 报警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系统的报警规则。

当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系统维护与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包括传感器的校准和更换、数据采集器的升级和配置、用户权限的管理等。

四、注意事项1. 确保传感器的正确安装和连接,以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工作。

三、监测人员要求(一)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标准。

(二)监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

(三)监测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监测设备和仪器(一)监测设备和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符合监测要求。

(二)在使用前,应对监测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对设备和仪器的校准、维护和检查应做好记录。

五、大气环境监测(一)监测项目常见的大气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₁₀、PM₂₅)等。

(二)监测方法1、采样方法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法等。

2、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认可的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三)监测频率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污染源,确定合理的监测频率。

一般来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每日或每周进行。

(四)数据处理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地点、时间、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等内容。

六、水环境监测(一)监测项目主要监测项目有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

(二)监测方法1、水样采集按照规定的采样点和采样方法采集水样,保证水样的代表性。

2、分析测试运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定。

(三)监测频率对于河流、湖泊等水体,监测频率根据其功能和水质状况确定。

(四)数据处理与报告对水样分析结果进行处理,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并编制监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