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综合练习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综合练习》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 ) A.主体 B.前景 C.空白 D.线条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 )A.新闻价值B.新闻政策C.新闻宣传思想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3、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记者在新闻现场可以采取()角色定位。
( ) A.记录者 B.行动者 C.目击者 D.参与者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 ) A.线性传播 B.具体形像 C.受众广泛 D.可选择性5、怎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场面宏大且分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C.音响典型D.正在发生的6、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
()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7、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A.深远、辽阔B.崇高、庄严C.亲切、熟悉、自然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8、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A.光线B.蒙太奇C.画面构图D.景别9、“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
()A.对比说理B.据事说理C.论辨说理D.算帐说理10、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黄远生D、邹韬奋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B、本质真实C、现象真实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A、《热血日报》B、《人民日报》C、《新华日报》D、《解放日报》15.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A、《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群众日报》D、《晋绥日报》16.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A、进行政治宣传B、服务社会生活C、提供文化娱乐D、传播新闻信息17. 【】新华通讯社是。
A、政党通讯社B、国家通讯社C、商业通讯社D、民间通讯社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是在年。
A、1942B、1948C、1950D、19561、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B)A. 庄严、崇高B自然、亲切C稳中、端庄D纵深感、透视感2、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D)。
A. 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B栏目定位、组织、加工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 D。
构思、组织、制作、播出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D)。
A. 新闻评论B专题报道。
C深度报道。
D。
新闻批评4、推镜头是指(C )。
A. 摄像机变化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远离被摄对象的镜头。
B. 摄像机随物体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
C. 与拉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式。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新闻报道的原则,哪个是正确的?– A. 准确性和公正性– B. 夸大和夸张性– C. 主观性和个人喜好– D. 模糊不清和含糊其辞2.在新闻报道中,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哪种途径可以提高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A. 夸大事实– B. 发表不经证实的传闻– C. 使用多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D. 随意揣测3.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发现有错误的事实后,下一步最恰当的做法是:– A. 微调并发表报道– B. 保持沉默不公开错误– C. 向相关人员和组织道歉并纠正错误– D. 忽视错误并继续报道4.关于新闻报道的道德准则,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A. 遵守法律和伦理规范– B. 忽视道德和伦理问题– C. 具有主观性和偏见– D. 夸大事实和制造谣言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是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稿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多选)– A. 校对新闻稿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B. 适当编辑和修改新闻稿件的内容和结构– C. 删除与新闻主题无关的信息– D. 在新闻稿件中增加个人评论和观点2.新闻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道德原则有哪些?(多选)– A. 诚实和客观– B. 主观和个人喜好– C. 公正和平衡– D. 对新闻主题的偏见3.以下哪些是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多选)– A. 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权和权益– B. 编造和夸大事实– C. 校对采访内容的准确性– D. 公开报道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4.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对报道的客观性产生负面影响?(多选)– A. 记者个人主观偏见– B. 新闻机构的立场和政治倾向– C. 采访对象的个人利益– D. 读者的个人喜好和偏见三、判断题1.新闻报道中的标题应该准确、简洁、有吸引力。
(√)2.新闻报道中使用匿名消息源是符合新闻伦理的行为。
(×)3.记者在采访中应该尊重被采访者的意愿,不得强行发布未经对方同意的言论。
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广播电视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广播电视综合知识》复习资料政治理论知识(1)什么是哲学?答: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活动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也就是何者为本原;②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
(可认识则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说到底就是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现象包括:客观世界、实际情况、工作环境等等。
意识现象包括:主观世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等。
(5)什么是物质?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是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是怎样的?答: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是在性原则;②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③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7)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8)物质运动: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实践目的服务。
(9)“一元论”答:世界统一于物质,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其根本要求是:坚持实事求是。
)(10)什么是意识?答:意识是人所持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识形式和情感、意识等复杂的心里形式。
(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11)意识的起源:①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12)关于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电视业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电视业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A.倒金字塔结构B.时序结构C.引导结构D. 逻辑结构2.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A.概括性论据B.事实性论据C.理论性论据D.规律性论据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4.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A.节目的前期策划B.谈话现场的氛围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5.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A.编辑部评论B.编者评论C.个人评论D.最权威性评论6.“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A.对比说理B.据事说理C.论辨说理D.算帐说理7.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A.光线B.蒙太奇C.画面构图D.景别8.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A.深远、辽阔B.崇高、庄严C.亲切、熟悉、自然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9.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10.怎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A.场面宏大且分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C.音响典型D.正在发生的二、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11.新闻线索的特点包括A.内容新鲜,很有价值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12.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A.引导的作用B.指挥的作用C.监督的作用D.表态的作用E.深化的作用13.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包括A.真实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典型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E.兴趣性原则14.下列有关新闻采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是新闻报道的起点B.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C.是为获得社会实证材料D.一种新闻体裁E.一种调查研究活动15.开展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建设性监督B.坚持科学监督C.坚持群众监督D.坚持依法监督E.坚持大胆监督16.下列节目中,属于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是A.《新闻三十分》B.《实话实说》C.《焦点访谈》D.《现在播报》E.《新闻调查》17.新闻评论的特点包括A.新闻性B.导向性C.思想性D.群众性E.伦理性18.广播的传播优势包括A.传播迅速,信息量大B.听众广泛,覆盖面广C.声情并茂,参与性强D.线性传播,便于收听E.长于再现,重构时空19.近年来,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呈现出()特点A.均衡B.丰富C.典型D.多元E.精英20.在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包括A.主题音响B.音乐节目C.节目音乐D.画面音乐E.实况音乐三、问答题(共5题,共50分)2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2.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3.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24.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
2019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广播电视业务》最后冲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共5页word资料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广播电视业务模拟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熟悉采访对象2.深度报道是()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短评形式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采访中变换的地方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总结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理论依据8.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的景别方式是()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①节目音乐②实况音乐③实况语言④实况音响⑤音响效果A.①④ B.①③ C.③⑤ D.④⑤10.在新闻六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影像的基本特征包括()A.再现性 B.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C.感性的符号形式 D.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E.非限定性显示空间2.下列有关新闻采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是新闻报道的起点 B.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C.是为获得社会实证材料 D.一种消息体裁E.一种调查研究活动3.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包括()A.真实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C.典型性原则 D.个性化原则E.兴趣性原则4.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A.引导的作用 B.维护的作用C.解释的作用 D.表态的作用E.深化的作用5.新闻线索的特点包括()A.内容新鲜,信息准确 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2.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对所给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制定出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
广电资格考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广电资格考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B)A.庄严、崇高B.自然、亲切C.稳中、端庄D.纵深感、透视感2、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D)。
A.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B.栏目定位、组织、加工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D)。
A.新闻评论B.专题报道C.深度报道D.新闻批评4、推镜头是指(C)。
A.摄像机变化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远离被摄对象的镜头B.摄像机随物体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C.与拉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式D.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支点上,沿水平轴或垂直轴运动拍摄的镜头5、据事说理的方法有(A)。
A.依托式B.对比式C.类比式D.比喻式6、新闻编排安排结构要遵循的三个重要概念是(A)A.峰谷、节奏、分段B.标题、片花、结尾C.优化、集纳、配合D.策划、组织、编排7、在画面编辑中,把几个主体内容类似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以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的组接方式是(A)A.积累B.对比C.比喻D.象征8、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A)。
A.增加报道的可信性B.增加报道的生动性C.增加报道的感染力D.增加报道的现场感9、深度报道是(B)。
A.一种新闻体裁B.一种报道方式C.一种评论形式D.一种报道理念10、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A)。
A.突发性B.阶段性C.概貌性D.典型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近年来,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呈现出(ABD)特点。
A.均衡B.丰富C.典型D.多元E.精英12、与其它新闻专题相比,研究性专题的采写过程中,记者尤其要(BCE)。
A.注重强调事件的情节点B.恰当地寓事于理C.透过现象看本质D.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E.掌握分析综合的科学方法1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是(ABCE)。
全国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全国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新闻基础(1)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B、李大钊C、陆定一D、范长江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B、新闻敏感C、新闻价值D、新闻线索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B、经济基础C、政权机关D、意识形态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
A、时代华纳B、维亚康姆C、贝塔斯曼D、新闻集团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D、坚持政治家办报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
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
A、监测环境B、社会调节C、社会控制D、社会制衡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B、38C、43D、63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B、鼓动性宣传C、片面性宣传D、指导性宣传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黄远生D、邹韬奋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B、本质真实C、现象真实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资料
【试题】 + 【笔记】 + 【考试大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A、主体 B、前景 C、空白 D、线条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A、新闻价值B、新闻政策C、新闻宣传思想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3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记者在新闻现场可以采取()角色定位。
A、记录者B、行动者C、目击者D、参与者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线性传播 B、具体形像 C、受众广泛 D、可选择性5、怎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A、场面宏大且分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C、音响典型D、正在发生的6、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 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7、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A、深远、辽阔B、崇高、庄严C、亲切、熟悉、自然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8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A、光线 B、蒙太奇 C、画面构图 D、景别9“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A、对比说理 B、据事说理 C、论辨说理 D、算帐说理10、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A、编辑部评论B、编者评论C、个人评论D、最权威性评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近年来,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呈现出()特点A、均衡B、丰富C、典型D、多元E、精英2、广播的传播优势包括()A、传播迅速,信息量大B、听众广泛,覆盖面广C、声情并茂,参与性强D、线性传播,便于收听E、长于再现,重构时空3、新闻评论的特点包括() A、新闻性 B、导向性C、思想性 D、群众性E、伦理性4、下列节目中,属于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是()A、《新闻三十分》B、《实话实说》C、《焦点访谈》D、《现在播报》E、《新闻调查》5、开展舆论监督要遵循的原则是()A坚持建设性监督 B坚持科学监督 C坚持群众监督 D坚持依法监督 E坚持大胆监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针对下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消息(荣辱两分明)(2006年5月5日),分析这则电视消息的特色。
记者资格证 模拟试卷(二)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括号内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正确的舆论”的含义通常应当包括()A.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正确、话题内容正确B.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C.政治方向正确、思想方法科学、传播时间适宜D.政治方向正确、传播内容健康、传播速度迅速2.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A.讲究真实 B.强调为人民服务C.强调报道的及时性 D.坚持宣传改革开放3.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C.全体公民 D.各种社会成员4.“不怕上告,就怕上报”,其含义是()A.害怕公开曝光 B.不怕领导批评C.不怕法律制裁 D.不怕纪律处分5.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A.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B.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C.对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监督D.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6.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7.提出“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的是()A.马克思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平8.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的台名是()A.北京广播电台 B.中国人民广播电台C.中央广播电台 D.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在新闻工作中,“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具体指的是()A.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B.新闻道德与新闻法制的关系C.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D.党性与群众性的关系10.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A.中央广播电台 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D.北平广播电台11.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三个围绕”,这不包括()A.围绕当前国际整体局势来进行B.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来进行C.围绕改革、开放、稳定这个大局来进行D.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目标来进行12.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A.阶级斗争的产物 B.生产斗争的产物C.社会需要的产物 D.科技进步的产物13.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新闻学》的作者是()A.邵飘萍 B.陈独秀 C.徐宝璜 D.林白水14.没有光进入摄像机镜头时,红、绿、蓝三路的输出电平称为()A.红色电平 B.黑色电平 C.绿色电平 D.无色电平15.电视三基色指的是电视系统中实际应用的三种颜色的基色光,这三种颜色不包括()A.蓝 B.红 C.黑 D.绿16.调频广播的广播方式意味着广播发射机高频正弦形载波的振荡频率受()控制而变化。
编辑记者考试模拟题及概要
编辑记者考试模拟题及概要一、填空题(每空1. 5分,共15分)1.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和行动准则。
2.数字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分类,也可以分为()、()和()三种。
3.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2)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3)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4)()。
5.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该是生动的、鲜明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风格。
6.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1.关于新闻政策的观点,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
A、古代没有新闻政策,只有现代社会有;B、只有我们国家有新闻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C、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新闻政策,只不过或隐或显而已;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一样,都有明确的新闻政策。
2.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份上网的中文电子新闻周刊是______。
A、《华夏文摘》;B、《华声报》;C、《南风窗》;D、《神州学人》。
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在______统一的基础上,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A、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B、客观性、时效性、公开性、导向性;C、党性、群众性、导向性;D、准确性、民族性、知识性。
4.以下各项哪一项的内容全部是法定的隐私______。
A、银行存款、个人日记、疾病、人工流产、宗教信仰;B、个人日记、疾病、宗教信仰、离婚诉讼、收养情况;C、个人嗜好(如洁癖、赌博)、性倾向、收养情况、离婚诉讼、人工流产;D、银行存款、疾病、人工流产、离婚诉讼、收养情况。
记者证考试模拟题
记者证考试模拟题(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记者证考试模拟题一、填空1.作品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都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作品的发表权和著作权的财产权,它的保护期是相同的,都是这个作者的终生和他死亡后50年。
合作作品的保护期,要到最后这个死亡的作者他的终生和死亡后50年。
2.法人作品,著作权法归法人的职务作品,还有电影作品、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都是这个作品首次发表后的50年。
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邻接权的保护期都是指首次制作完成或者首次播放(后)的50年。
还有一个是版式设计权,保护期是10年。
过了这个保护期的作品,它就进入了共有领域,使用的时候就不用再支付报酬。
但是一定要尊重作者的精神权利。
3.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中介是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者只能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表现主观倾向,绝不可以背离事实,歪曲委屈事实,也不可以随意改变事实。
因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4.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5.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该条例的第32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
年4月,我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开始组织起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11月上报国务院。
1997年8月1号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8月11日,第228号国务院令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自1997年9月1日年开始实行。
7.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第一,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第二,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
第四、泄露国家机密。
第五、诽谤侮辱他人的。
第六、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第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8.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三个方面。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试题(电视台招聘考试题)2(精选5篇)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试题(电视台招聘考试题)2(精选5篇)第一篇: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试题(电视台招聘考试题)2简答题: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
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
四点即:(1)抓特点。
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
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
(2)抓新点。
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
(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
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
(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
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
“一小”即:角度要小。
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
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
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
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
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
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棠棣之花》《屈原》《南冠草》宣扬的基本思想是()。
A.(江南博哥)忠君报国B.士为知己者死C.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D.英雄主义参考答案:C[单选题]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参考答案:C[单选题]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改革创新B.与时俱进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参考答案:D[单选题]6.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要紧紧抓住()三个环节。
A.培养、吸引、用好人才B.人才总量增长、人才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开发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D.人才结构调整、人才资源配置、人才合理分布参考答案:A[单选题]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是()。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B.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的原理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D.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参考答案:A[单选题]8.在广播电视行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广播电视行政法规B.宪法C.一般法律D.广播电视部门规章参考答案:A[单选题]9.长篇小说《雷锋》的作者是()。
A.贺敬之B.黄亚洲C.李冰D.万伯翱参考答案:B[单选题]10.通常,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该商品总需求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单选题]11.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
A.《儒林外史》B.《聊斋志异》C.《三国演义》D.《西游记》参考答案:A[单选题]12.()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改革开放B.人民当家做主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加入WTO参考答案:A[单选题]13.社会保险是()。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参考答案:B[单选题]1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编辑记者综合知识模拟试题
编辑记者综合知识模拟编辑记者综合知识模拟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
A.声音转场B.特技转场C.特写转场D.承续转场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酒类广告的播出B.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尊重大众生活习惯C.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保持广播电视节目的完整性D.播放广播电视广告应当保证娱乐性3.对某电视台评论的特点最贴切的是A.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4.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A.新闻述评B.新闻调查C.电视述评D.舆论监督节目5.请选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说话中声音的停连不仅是人的生理需要,更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需要B.说话中声音的停连只是人的生理需要,表情达意的时候需要用重音C.停连主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风格来决定D.主持人有时就要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6.音强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频率B.发音体振动的振幅C.发音体振动的时间D.发音体振动的形式7.在人们发音过程所利用的共鸣腔体中,音波形成后的第一个腔体是A.鼻腔B.口腔C.咽腔D.喉腔8.关于下列情景再现的表述()是正确的A.依据语言内容想象的画面应该是静止的,片段的B.因语言符号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并主动体验产生内心反应的过程C.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D.情景再现是思想感情随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9.下列词语中“人”的读音特殊的是A.穷人B.夫人C.别人D.丈人10.社教服务类主持人的语言要A.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富于生活气息B.感情饱满而质朴,要爱憎分明C.自然随意,轻松幽默D.刚柔相济,郑重大方,反应机敏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原则包括()。
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库及答案《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D)。
A. 节目音乐B.实况音乐C.实况语言D.实况音响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D)A. 照片与图片B.影像C.文字D.示意图与图表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A )。
A. 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A)。
A. 旁观式B.暗访式C.直播式D.录播式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B)A. 逆光侧光顶光顺光6、景别是指(A)。
A. 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A)。
A. 动态性B.时间跨度较大C.空间范围较广D.用典型说话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C)。
A. 声音转场B.特技转场C.特写转场D.承续转场E.字幕转场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B)。
A. 比较简单,完整性强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10、《中国财经报道》是(C)。
A. 专题性新闻栏目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是多层次的,它的节目系统包括(BDE )。
A. 一组节目B一套节目C。
一批节目D。
一个节目E。
一次节目12、电视与广播共有的传播符号是(ABCE)。
A.声音B.音响C.语言D.照片E.音乐13、广播电视节目按内容性质或功能划分,包括(CE)。
A. 综合节目B特别节目C新闻性节目D专题节目E教育性节目14、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是(ABD)。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试题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试题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资格考试是新闻总署组织的全国性的职业资格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新闻编辑、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试题,帮助读者了解这个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闻编辑的职责?A.撰写新闻稿件B.编辑新闻节目C.设计新闻版面D.管理新闻媒体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闻的职责?A.采访新闻事件B.撰写新闻稿件C.编辑新闻节目D.报道新闻事实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A.政治敏感B.扎实的专业知识C.较强的社交能力D.较高的文化素养二、多项选择题4、新闻编辑需要具备哪些技能?A.较强的策划能力B.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C.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D.敏锐的观察能力5、新闻需要具备哪些素质?A.坚定的政治立场B.扎实的专业知识C.较强的沟通能力D.较高的文化素养三、简答题6、新闻编辑应该如何处理虚假新闻?7、新闻在采访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8、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节目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四、论述题9、论述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10、论述新闻在报道突发事件时的职责和注意事项。
以上是部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资格考试试题,这个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新闻编辑、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顺利通过考试。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安全工程师的职责?A.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B.参与事故调查和分析C.负责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推广D.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正确答案:C.负责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推广。
2、在生产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A.领导失误B.职工的不安全行为C.自然灾害D.设备故障正确答案:B.职工的不安全行为。
3、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下列哪一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立即启动应急预案B.及时报警并寻求帮助C.为了保护财产,可以放弃人的生命D.尽可能的保证人员的安全正确答案:C.为了保护财产,可以放弃人的生命。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是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 A. 视听相结合– B. 文字叙述– C. 仅使用图片– D. 静态内容2.以下哪个属于广播新闻的形式?– A. 电视直播– B. 报纸新闻– C. 网络新闻– D. 播客3.在广播电视行业中,记者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A. 采访报道– B. 广告制作– C. 摄像工作– D. 编剧创作4.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是为了评选哪个职业的资格?– A. 广告商– B. 电视演员– C. 编辑记者– D. 电视导演5.在电视新闻中,采访的目的是什么?– A. 传递信息– B. 娱乐观众– C. 政治宣传– D. 网络推广二、简答题1.简述电视新闻的特点和影响力。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媒体进行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以下特点:–视听相结合,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增强视觉和听觉效果,使新闻更加生动。
–时间性强,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实时传递给观众。
–融媒体特点,结合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态,实现多渠道传播。
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强的感染力,通过视听效果的传递,能够更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和反响。
–广泛的传播范围,通过电视媒体的覆盖能力,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取到新闻信息。
–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电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之一,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2.为什么记者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者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原因如下:–采访报道:记者负责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和报道,收集信息、挖掘新闻价值,为观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内容。
–客观中立:记者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事实的报道,公正地呈现各方面观点。
–传播渠道:记者通过电视媒体进行新闻报道,能够将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对社会公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共监督:记者作为第四权力,通过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监督报道,维护社会的公众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B 邸报)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邵飘萍)。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D《每周评论》)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
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D、《生活日报》)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C、史沫特莱)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D《新华日报》二、多项选择题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A\B\C\D)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A\B )A、马礼逊、B、米怜,C、麦都司D、梁发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A\B\C)A、《向导》周报、B、《前锋》月刊C、《新青年》季刊D、《共产党》月刊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A\C\D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C )写的(A )A、《新闻学》B、《实际应用新闻学》C、徐宝璜D、戈公振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B )在(C )文章中的话A、李大钊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
其主编是(A ),副刊是(C )A、瞿秋白B、蔡和森C、呼声D、鼓吹录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B )主持建立。
其呼号为XOH,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B、刘瀚C、奥斯邦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A )(C )( D)A、《中央日报》B、《中国日报》C、中央广播电台D、中央通讯社10、人民日报诞生于(A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
()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
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三、简答题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
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
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
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
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
《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
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
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
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
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
1898年8月8日停刊。
2、范长江的新闻活动经历。
答: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
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
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
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
1936年夏回天津后,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
1937年初西安事变采访后,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通讯后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卢沟桥、保定、淞沪、南京、武汉;1938年又深入淮北战场,写下许多战地通讯。
3年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撰写70多万字的通讯。
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0月脱离《大公报》,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
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中共海外机关报《华商报》。
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
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
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
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1952年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
文革中受到迫害,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不幸逝世。
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晋绥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
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
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答: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在是1940年12月30日是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1943年春,因电子管损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于抗战胜利之时恢复播出。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迁至瓦窑堡(现子长县)继续播音,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
播音时间逐年增加。
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其英文译名为CHINA NATIONAL RADIO,英文缩写为CNR四、论述题1、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经过以及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作用。
答:延安《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今日新闻》合并而成。
对开4版,为根据地第一份大型日报。
第一任社长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
从1942年8月起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
该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不断改革进步,1942年4月1日,该报在中共整风运动中改版,刊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将原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
在整风运动中,该报开展了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讨论,先后发表《党与党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等社论,刊登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新闻的界限以及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中共中央许多领导都为该报撰写过文章,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其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首先在该报发表。
该报副刊曾发表大量文艺稿件。
1947年3月27日出至2130期停刊。
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历史沿革。
答:(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
1952年2月新闻总署撤消后,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宣传业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
1954年11月起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技术行政业务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一度由文化部)领导,宣传业务仍由中宣部领导。
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
历任局长有:李强、梅益、邓岗、张香山等。
1982年5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该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
(2)、广播电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
1982年5月,根据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属国务院领导。
历任部长为吴冷西、艾知生。
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将管理国家电影事业的职责也并入广播电视部,该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是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方案和经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而成。
同年4月8日正式挂牌并启用公章.《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二)一、选择题1、(单选)新闻活动起源于:()A.人类的群居 B、人们的好奇心C、需要监测环境D、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2、(单选)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最早是在()篇文章中提出的A、《实际应用新闻学》B、《中国报学史》C、《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D、《新闻学》3、(多选)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A.时新性 B、显著性 C、接近性 D、趣味性 E、反常性4、(多选)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A.集权主义阶段 B、自由主义阶段 C、集团垄断阶段D、社会主义阶段E、封建主义阶段5、(多选)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A.报道新闻 B、引导舆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