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蛋白质组计划的启动,检验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提供大量的新技术及新的实验室监测指标。在过去短短10年中,检验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临床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已高度自动化及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工作的效率。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才能创造出更多新技术、新项目,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所应用,发挥检验医学应有的作用[1]。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其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做一简单的综述。
2.1.5 技术 目前检验设备正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自动化、高通量大设备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床边化验设备和快捷诊断试剂也快速发展。自动化和分子生物学是检验医学未来发展的两个亮点,为临床个体化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3 由“过去时”走向“将来时”
随着计算机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引入,医学检验将由“过去时”走向“将来时”,由疾病发生后的检验验证变成前瞻性的检验。将来很多疾病都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实现早期发现,同时检验还将在个体化治疗和药效评价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捕捉个体基因组上存在的与药物作用的不同靶点分子是当前的方向,也是我国检验界需要重点引入的新技术,医学检验将由被动变为更主动,给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建议。 4 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
Hale Waihona Puke 2.1.4 独立实验室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不同层次|检验地带网|的医疗机构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不在一个层面上。除少数大医院设备等硬件上可与国外相比,大部分县乡级医院不但设施很差,人员素质等软件差距就更大了。建立独立实验室不失为一条节省资金、保证质量的途径,有利于国家现有医疗资源的补充。
4.2.3 分子生物学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基因组序列认识的逐步完善,后基因时代逐步到来,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蓬勃发展形势下,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代表的分子诊断学技术将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检验医学领域应用最多的是荧光定量PCR,广泛的用于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肿瘤基因、遗传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在微生物领域对于一些难以捕捉的病原微生物及新的病原微生物的确认、对微生物亚群的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打破了以往的禁区,为临床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使检验医学增添了数以百计的检验项目。
1 检验医学发展现状[2]
1.1 重“硬”轻“软” 近年来,我国医学检验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和仪器上。目前,在“硬件系统”上,国内的许多医院已经不比国外差,但一些“软件系统”却还有一定距离。在国外,医学检验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和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密切相关的独立的医学学科。而我国的医学检验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只能称之为“实验医学检验学”,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3]。
4.2.2 标记免疫技术的应用 标记免疫技术指用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铁蛋白、胶体金及化学发光剂等作为追踪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并借助于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仪、电子显微镜和发光免疫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对实验结果直接镜检或进行自动化测量。近年来,随着标记免疫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至今已发展成为一类检测微量和|检验地带网|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免疫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在医学和其他生物学科的研究领域及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更丰富、更直接的信息,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4.1 大型现代化综合实验室的形成 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各类大型自动化的分析仪器的相继问世使得检验信息化、网络化及“全实验室自动化”成为可能。“全自动实验室”概念的提出|检验地带网|打破了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分工的模式,对检验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全自动化系统可大大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有效消除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干扰,同时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结合即可实现检验申请及报告的自动传输,可极大地缩短检验周转期(TAT),实现检验结果的全院共享,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
4.2.4 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应用[5] 生物芯片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根据芯片上固定探针不同,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根据原理分为元件型微阵列芯片、通道型微阵列芯片、生物传感芯片等新型生物芯片。当前更提出了“芯片实验室”概念,即将实验室内一系列复杂操作都集中在一块芯片上进行全自动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实验反应速度,灵敏度和|检验地带网|准确性。这种相当于一个实验室的芯片目前已达到“纳级芯片”水平,正向“皮级芯片”发展。随着基因芯片的普及,将给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些工作正逐步从实验基础研究进入临床实践,也给检验医学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对不同个体有关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进行评价,真正实现疾病的预防。
4.2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技术的兴起并趋向成熟和基因测序工作逐步完善,后基因时代逐步到来,这些工作正逐步从实验基础研究进入临床实践,也给检验医学带来崭新的领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4.2.1 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流式细胞光度法(FCM)逐渐进入临床实验室,为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流式细胞分析仪可计算网织红细胞,发现病原虫,还可以通过膜标记物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提高白血病诊断水平,结合DNA定量还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等。FCM目前已成为科研和临床实验室检测细胞、基因、细菌等的重要手段。
2 检验医学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标准化和规范化
2.1.1 管理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检验医学必须加速前进的步伐。申子瑜主任说,最重要的是加强管理和发展技术,管理要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此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指导原则。我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目前正加紧制定。
2.1.2 从检验角度讲 我国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溯源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使用同类试剂出现不同的检验结果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也是各医院化验结果互不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国际上很强调量值溯源,为试剂和检验结果制定统一标准,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4]。
2.1.3 人员分工问题 我国检验人员的工作职能没有明确划分,技术员、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从事同样的工作,没有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更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发达国家医学临床检验有严格的分工,有人专做实验,有人专做质量控制,有人专写报告与临床医生沟通等,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4 检验医学与临床的关系 过去认为检验科是一个辅助性的科室,但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结果已是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必不可少的指标,而我国目前缺少检验医师,这样就使临床和检验医学之间缺少相互沟通的桥梁,临床医师可能不了解检验结果的解释,检验技师可能也不清楚临床医师需要检验的目的,所以检验医师的发展很有必要。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学应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检验质量,指导临床用药和明确检验目的。特别是在目前检验医师缺乏的情况下,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和相互讨论、研究是检验人员必须重视的工作。
[4] 曾海英,邓勉君.浅淡我国检验医学发展与前景[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3(14):116-118.
[5] 曹秀华,王成英,刘克莉,等.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挑战[J].检验医学,2004,19
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本文来自: 检验地带网() 详细出处:/a/jianyanxiangguan/keshiguanli/7614_2.html
参考文献
[1] 梁金明,陈忠,陈聪.检验医学的现状和展望[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16:999-1000.
[2] 黄静.试论我国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和设想[J].中外医疗,2008,20:138.
[3] 陶其敏,仝文斌.中国检验医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9-11.
1.2 检测准确性可靠性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除了生化、免疫检验的部分检测项目的质控工作比较有成效外,其他学科的质控工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国范围内参加质控的实验室还不是很多,使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可比性较难得到保证。
1.3 临床检验特色不够 现在全国医院临床检验水平的快速提高,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依靠进口仪器和试剂的应用。当然,适当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会推动我国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但如果太多地依赖于|检验地带网|国外恐怕也不是很好的办法,那样就只能处处受到国外的限制、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而且,国外的具体情况和我们还是有很大区别,他们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因此,努力发展自身力量,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医学检验发展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5 结束语
检验医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与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合和创新,在实验室全自动化、POCT以及分子诊断学技术的发展,使检验医学能更好地在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评价、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中为病人服务,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中医院由|检验地带网|单纯的治疗向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四大功能的转变。同时也对检验科的管理模式和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标准化、网络化、实验方法的标准化及全面质量保证系统的实施与管理和人才的全面培养成为检验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