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新教材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探索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接新教材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
本教材开发的探索分析
【摘要】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注意突出学校特色,对接新教材的同时培养高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新教材的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于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具有整体指导的意义,新教材体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性,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和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现实生活的应用举例,突出实践的重要作用,体现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性。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高中生物校本教材
引言:普通高中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品格的重要载体。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物学教材作为高中教育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对接高中生物新教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生物校本教材开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1对接新教材学科核心素养开发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意义
新教材提倡的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况下所具备的应付复杂情境、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基础性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基于高中生物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素养的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对突出学校特色、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对接新教材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措施
2.1对接新教材学科核心素养组织学生生活化模式创编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本身就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
成长需求,而且也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也就意味着,校本教材的编写也
必须要反映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因此,具体的
编写工作也不能由教师一手遮天,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参与,让学生发挥自
己的优势和特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真正意义上打造生活化的参考图书。
分析学生创编高中生物生活化校本教材的基本方法:首先,整合兴趣点。
从
高中生对生物的兴趣取向来看,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往往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所以
教师也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
识进行解答和分析,由此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
青少年在成长的时候经常会对
生物和生活感到困惑,而他们也有一定的能力来解开这一谜题。
例如,教师可以
引导校内的学生针对:你对哪些生命现象好奇?这一主题,展开全方位的调研,
总结出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基点,这样可以让校本教材的编写变得更加顺利。
与
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真正接触校本编写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要做好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辅助,介绍编写
书本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减轻内心的负担,并引导他们尝试性用写作
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物的见解。
其次,把握内容核心点。
科学性是高中生物教
材的核心基点,很多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的时候,都会把标本的制作,竞赛的设计,生物学实验交流混杂到一起,这就会让整个教材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章法,
缺乏严谨性和综合性。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当对学生提出科学性的要求,要
让学生在参与编写的时候,把握好生物学体系的宏观特质,可以把科学生活当做
一条主线,然后再延伸出其他不同的分支,将与之相对应的理论作出汇总。
另外,在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上,学生也需要保持严谨且踏实的态度,要努力解读生活中
出现的生命现象,这样可以让教材对细节性问题的认知变得更加准确。
在这里,
学生的遣词造句也要符合生物学表达的基本规范,要清晰地传递出生物学习的理
念和方法,在选择图片和案例的时候,也要保证清晰性和准确性,要与基本的文
字内容相匹配,只有這样才能够让生活化,校本教材变得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2.2对接新教材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教材要注重实践性
校本教材开发不能够盲目自发,为了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应当紧密结合高中
生物教材。
换言之,就是要做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这就需要深入其中,深入
开发现有的高中生物教材。
为此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注意收集
开发内容,除此之外,应当将目光放的更长远,为了实现最终目的,可以有意识
有针对性地借助现代技术,收集相关资源,坚持做到基本为主,拓展为辅。
完成
内容补充之后又要将精力放在系统整理上,既要保证资源的完备性又要保证内容
的针对性。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
修模块设定上。
这实属生物学科课程亮点,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当注意到这一点,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将这一工作做优做细。
校本教材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确保其学到真东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
计划行事,免不了要借助学案教学。
在网络上搜索就会发现学案内容各异,并不
完全统一。
这是因为情况的特殊性。
各个区域之间学生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性,教
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
编写学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材校本化建设的
过程。
现今更注重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为了使现有水平跨度提升应当依托现行生
物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修改教學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了新的思潮,对于学校来说校本课程是一项重要而系统的工作。
这时学校应当引起高度注意,借助以往经验深入探索,在实践中检验想法的可行性,经反馈不断提升校本
课程的质量。
3小结
总而言之,对接新教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对培
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校特色的形成,丰富生物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以
及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
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更应增强其生活化和实践性,以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
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波.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 2016(10):120-120.
[2] 刘春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9, 000(012):P.145-146.
[3] 林惠平.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 2021(2017-7):124-125.
[4]彭炆.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17-20.
备注: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对接研究》(JCJYC21080903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