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辅助治疗肿瘤的用药特点

合集下载

治疗恶性肿瘤中药配伍

治疗恶性肿瘤中药配伍

治疗恶性肿瘤常用中草药配伍—药对什么是“药对”?在应用中草药治疗肿瘤时,1、由于病情复杂单味药的作用有限,往往不能全面顾及复杂多变的病情;2、单味药的力量有限,对于病势沉重者,其力量往往无济于事;3、药物往往具有毒、副作用,有时单位药不安全,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等等,因此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得经验有选择地将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既可全面照顾病情;有可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临床用药更有效、更安全;另外药物的配伍,还可能产生与原药不同的新作用。

这种两种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效;或消除毒副作用;或产生新作用的经验组合配伍,统称为“药对”或称为“对药”。

下面分别介绍临床治疗肿瘤的几种“药对”:(一)、清热解毒药对1、白英+白花蛇舌草二者配伍应用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水消肿通淋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等癌瘤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着。

对癌症表现水湿潴留,出现胸水、腹水、便溏者疗效佳。

2、陆英+白英二药配伍应用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祛瘀、驱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大多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肠癌及肾癌属然毒瘀阻、水湿内停者。

对癌性胸水、腹水者疗效尤佳。

3、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二药配伍应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湿消肿;用于湿热瘀阻经络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咽喉红肿疼痛等有良效,另外二者配伍具有抗肿瘤、抑制癌细胞增生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癌症,如肝癌、胃癌、肠癌、肾癌等癌瘤属热毒瘀阻、水湿内停者。

对癌性胸、腹水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4、半边莲+七叶一枝花二者配伍应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上治疗多种癌症,尤多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胰腺癌、肠癌以及肾癌等属于热毒瘀阻、水湿内停者。

对癌性胸、腹水者疗效尤佳。

5、鱼腥草+夏枯草二者相伍为用,共奏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化痰散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
邵玉英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1997(000)001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邵玉英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05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J], 杨丽静;张书臣
2.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用药特点 [J], 刘凯军
3.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探微 [J], 胡玲;劳绍贤;陈蔚文;唐纯志
4.中医药治疗肿瘤特点分析 [J], 胡玲;王洪琦;邢海伦
5.生存质量评价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特点思考 [J], 陈志峰;刘少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制剂药品简介

中药制剂药品简介

中药制剂药品简介中药制剂药品是指采用中药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制剂工艺加工而成的药品。

中药制剂药品具有良好的药效和安全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药制剂药品的特点、种类及其用途。

一、中药制剂药品的特点中药制剂药品以中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备而成。

相比于简单的中药原料,中药制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组方合理:中药制剂药品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经过严格的配伍和配比,使其具有更好的疗效和稳定性。

2. 用药方便:中药制剂药品常以口服剂型出现,如丸剂、片剂等,患者可以直接口服,便于药物的吸收和使用。

3. 药效持久:中药制剂药品经过专业工艺制备,使其具有稳定的药效,药效持久,可以长时间起到治疗作用。

4. 安全性高:中药原料多为植物性药材,相对于化学药品来说,中药制剂药品的毒副作用较小,更加安全可靠。

二、中药制剂药品的种类中药制剂药品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颗粒剂、丸剂、片剂、膏剂等。

1.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中药材经过加工制备成颗粒状,并配以适量辅料,是一种易于服用的中药制剂。

患者可以直接口服,便于药物的吸收和使用。

2. 丸剂:丸剂是将经过研磨、制粒等工艺处理的药物制成圆形的丸状,患者通过口服的方式使用。

丸剂有小丸剂和大丸剂之分,其制备过程复杂,药效稳定。

3.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片状的剂型,患者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

片剂制备工艺严格,便于患者使用和掌握剂量。

4. 膏剂:膏剂是中药制剂药品中的一种,常见的有贴膏剂和外敷膏剂。

贴膏剂是将中药药材经过提取加工而成,外贴在患者的皮肤上;而外敷膏剂则是将中药制剂涂抹在皮肤上发挥药效。

三、中药制剂药品的用途中药制剂药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疾病治疗和保健。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制剂药品可以用于胃肠疾病的治疗,如胃炎、胃溃疡等。

丸剂、片剂等剂型方便患者使用和吸收。

2. 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制剂药品可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支气管炎、感冒等。

抗肿瘤药物概述及中药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抗肿瘤药物概述及中药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Part o3
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诱导细胞分化
诱导细胞凋亡 干扰核酸的合成 抑制微管蛋白的活性
淫羊藿苷(Icariin)
苦参碱(Matrine) 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
蟾蜍灵(Bufalin) 莪术提取物榄香烯(Elemene)
丹参酮(Tanshinone ) As2O3(Arsenic Trioxide )
在体外实验中有人从中药制剂筛选出Ans-11、 Fww-13、Tul-17三种中药逆转剂,都能明显增强多药 耐药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有效逆转Pgp高表 达人卵巢肿瘤细胞SKVLB对长春花碱的耐药性。由于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也具有逆转多药耐药作用,它们能 与P170蛋白结合,使细胞内药物浓度增高,起到抗肿 瘤作用,因此推测中药的抗多药耐药或许具有钙离子 通道阻滞剂样作用。



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喜树碱类(camptothecine, CPT)

羟喜树碱、拓扑特肯、依林特肯鬼臼毒素衍
生物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DNA合成药物
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更生霉素DACT)嵌入到DNA双螺旋中相邻的鸟嘌 呤和胞嘧啶碱基之间,与DNA结合成复合体阻碍RNA多聚酶的功能,阻止 RNA尤其mRNA的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
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主要有烷化剂和抗代谢物两大类。一些天然产物或
二、肿瘤治疗方法
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 三种治疗手段各有各的特点,互相补充。
三、抗肿瘤药的分类
(一)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 来源 烷化剂 抗代谢物 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植物药 激素 杂类

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附件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恶性肿瘤患者仍然缺乏有效的可以治愈的药物。

随着近年来肿瘤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对恶性肿瘤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点。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的有效性评价也从以肿瘤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转变为以延长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改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减轻身体机能衰退或肿瘤相关症状等,即以恶性肿瘤患者直接的临床获益为有效性评价依据。

中医药治疗肿瘤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医籍中,最早提出“癌”的是宋代的《卫济宝书》。

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的经典方药/方剂也传承应用至今,如小金丹、西黄丸、大黄䗪虫丸、六神丸、片仔癀、桂枝茯苓丸、海藻玉壶丸、当归龙荟丸、梅花点舌丹等,这些传统药方多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生长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疗效。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多与毒、虚、瘀等相关,中医治疗肿瘤本着“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辨证施治,始终贯穿着“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病证结合”“内外合治”等中医治疗大法,现阶段治疗恶性肿瘤中医治疗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燥湿利水等。

肿瘤中药新药的研发,应根据近年来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优势与特点,以及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最新进展,明确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定位、具体适应症,并应具有公认的临床价值。

本指导原则所提出的要求,只是药品监管部门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和认识,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除了药品监管法规和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内容之外,其他不要求必须强制执行。

如果申请人能够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临床试验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也同样获得认可。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用量是多少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用量是多少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用量是多少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把握。

中医治疗肿瘤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阶段、体质特点等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中药的用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我们来谈谈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例如白花蛇舌草,常用量一般在 15 60 克之间。

在病情较轻,热毒不盛时,用量可能在15 30 克;而对于热毒较重的患者,用量可能会增加到 60 克。

半枝莲的常用量通常在 15 30 克,对于病情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至 60 克。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丹参,一般用量为 10 30 克。

赤芍常用量在 6 15 克,若需要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可适当增加用量,但一般不超过 30 克。

桃仁的常用量在 6 10 克,红花常用量为 3 10 克。

扶正补虚的中药在肿瘤治疗中也不可或缺。

比如黄芪,常用量为 15 60 克。

对于正气虚损严重的患者,用量可达 90 克甚至更多。

党参的常用量一般在 10 30 克。

白术常用量为 6 15 克。

在使用软坚散结的中药时,海藻的常用量为 6 12 克,昆布常用量也在 6 12 克。

鳖甲的常用量一般为 10 30 克。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用量还会受到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程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用药剂量通常会比成年人小,因为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中药的用量也需要谨慎调整。

此外,中药的用量还与药材的质量、炮制方法有关。

优质的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可能相对较小;而炮制方法不同,药物的药性和毒性也会有所改变,从而影响用量。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中药的用量。

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会采用中药的复方配伍,即多种中药相互配合使用。

中医如何发挥中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中医如何发挥中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中医如何发挥中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关键信息项:1、中药的种类及特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药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2、肿瘤细胞的类型及特点肿瘤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3、中药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直接作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作用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多靶点协同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医治疗方案与用药策略整体治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化用药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疗程与剂量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5、临床观察与疗效评估指标症状改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标志物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影像学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协议旨在探讨中医如何通过运用中药来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1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中药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辅助角色,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相结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112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内侵,导致气血瘀滞、痰湿凝聚等。

治疗肿瘤应从整体出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

12 中药的种类及特性121 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能够减轻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

122 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赤芍等,可改善肿瘤部位的血液循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中药治疗肿瘤的常用药

中药治疗肿瘤的常用药

现在肿瘤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治疗方法像手术放化疗,有些患者接受不了,或者治疗后身体反应大,无法正常生活,于是有很多人想起来了用中药治疗,那么中药治疗肿瘤的常用药有哪些呢?中药治疗肿瘤的常用药三联平衡疗法讲究辩证治疗,针对不同病情,开具处方不一,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的特点,能帮助患者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用药方面,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治疗多从患者的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局限于癌症病灶本身。

临床上,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在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促进手术康复、增加放化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临床研究证明,中药三联平衡疗法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从而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肿瘤的治疗实质是抓住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中医药治疗肿瘤还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诸多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恢复内环境平衡,抑癌、控制癌细胞浸润、杀伤癌细胞的独特效果。

对尚未出现转移病灶的早中期肿瘤患者,使用中药可控制肿瘤转移扩散,从而增加手术、介入等治疗手段的成功率。

此外,对于已经发展为全身性病变的晚期肿瘤患者,中药还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增加化疗疗效,减轻化疗中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及免疫、造血系统损害,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肿瘤乃痼恶之疾,绝不是某一味、两味中药所包揽得了的,应客观看待中医抗癌。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鲁明)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手术
病灶 放疗
癌/肝转移
其他
PEI、HIFU
靶向治疗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全身 化疗
动脉
中医药
90% Prevalence of Complementary
80% 70%
Medicine Use
60%
50%
40%
30%
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脾虚痰湿型
病因病机 —— 由于种种原因引起脾胃受伤,脾虚则 运化失司,导致精微不化,水湿内停,痰湿蓄积。
临床症状 —— 脘腹胀满,饮食不香,恶心呕吐,咳 嗽痰鸣,浮肿,大便溏薄,白带多,四肢乏力, 懒于行动,舌苔白腻,舌质淡,舌体胖有齿龈, 脉滑或细缓。
治则 —— 疏肝理气。
代表方剂 柴胡疏肝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气滞血瘀型 病因病机 —— 气滞日久,致血流不畅,瘀血
留止不散,久之结块成瘤。 临床症状 —— 体内多有积块,痛有定处,肌
肤甲错,唇甲暗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瘀点、脉细涩。 治则 —— 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 失笑散(蒲黄、五灵脂)
治则 —— 健脾燥湿化痰。 代表方剂 香砂六君子汤(半夏、陈皮、党参、白术、
茯苓、木香、砂仁、甘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阴虚内热型
病因病机 —— 多因劳损内伤,肝肾阴亏,阴 血亏少,阴液亏损于内,虚火浮越于外。
临床症状 —— 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耳鸣头 昏,午后潮热,咽干溲赤,舌红少苔,或 无苔,脉细微。
20%
10%
0%
Lerner

中医如何发挥中药配伍的协同效应治疗肿瘤

中医如何发挥中药配伍的协同效应治疗肿瘤

中医如何发挥中药配伍的协同效应治疗肿瘤在当今的医疗领域,肿瘤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中药配伍的协同效应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而中药配伍则是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将不同的中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协同增效、减毒扶正的目的。

中药配伍的协同效应首先体现在增强药效方面。

例如,在治疗肿瘤时,常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

这些药物单独使用时,虽然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但效果可能有限。

然而,将它们合理配伍使用,就能相互协同,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再比如,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等,配伍使用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提高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同时,活血化瘀还能消除肿瘤周围的瘀血,为肿瘤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扶正祛邪也是中药配伍治疗肿瘤的重要原则。

肿瘤患者往往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

此时,需要使用一些扶正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同时,配伍一些祛邪的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蚤休等,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扶正与祛邪的中药相互配合,既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又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中药配伍中,还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减轻毒副作用。

有些中药虽然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

通过与其他中药的配伍,可以减轻其毒性,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比如,使用斑蝥、蜈蚣等有毒的中药时,常配伍甘草、大枣等调和药性,降低毒性反应。

此外,中药配伍还能根据肿瘤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其所属的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肿瘤患者,可能会选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柴胡、郁金、青皮等进行配伍;对于痰湿凝滞型的患者,则会使用化痰祛湿的中药,如茯苓、泽泻、半夏等配伍治疗。

中医肿瘤新技术新项目

中医肿瘤新技术新项目

中医肿瘤新技术新项目
中医肿瘤新技术新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草药治疗肿瘤:中草药具有多样性、多靶点作用等特点,可以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新的项目可以致力于筛选和开发对肿瘤有效的中草药,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合理用药方案。

2. 针灸治疗肿瘤:针灸作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对肿瘤进行辅助治疗。

新的项目可以研究针灸治疗肿瘤的有效穴位和疗程,以及与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3. 中医药辅助化疗和放疗:中医药在化疗和放疗后的康复阶段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减轻治疗的副作用和提高生活质量。

新的项目可以研究中医药如何通过调理身体机能、增强体质而提高化疗和放疗的效果,以及合理的用药组合和用药时间。

4. 中医辨证治疗肿瘤: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新的项目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提出新的肿瘤治疗方案。

5. 中医康复治疗:肿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以提高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中医康复治疗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新的项目可以研究
中医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效果评价,为肿瘤康复提供新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肿瘤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严格遵守科学研究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安全、有效性和道德性。

同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和临床疗效评价,获取足够的科学数据来支撑中医肿瘤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摘要:在国际医学中,中医中药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博大精深的医学内涵,丰富的中药成分数不胜数。

但随着医学发展的深入,遗传性疾病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其中肿瘤逐渐成为干扰人们体质的重要疾病因素。

在现代医学中,西药是肿瘤治疗的主体,但西药价格昂贵,副作用严重。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肿瘤的治疗中,中医中药与化疗药物的结合可以产生特殊的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中医在肿瘤治疗中是否具有优势,通过分析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干预和应用,希望能够促进中医的发展,帮助肿瘤得到更好的治疗。

关键词:中药;肿瘤治疗;应用中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医学方法。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是国际医学界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

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同,但对于肿瘤等需要西医手术。

大病的治疗方法中医针灸、推拿、中药不仅见效慢,而且无法治愈肿瘤。

西药和抗生素手术虽然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甚至可以治愈疾病,但它们的副作用和并发症都很大。

因此,笔者认为,肿瘤的治疗可以在西医手术和中医治疗的基础上,既能有效治愈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文章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中药应用优势2.1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医肿瘤治疗传统是“扶正祛邪”,即调整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其特点是个体化、综合性、彻底调理,强调“预防保健”和“因病施策”,注重动机和心理支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2.2有效的免疫调节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并发症有恶病质、免疫抑制等。

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饮食调整和情绪疏导,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2.3稳定肿瘤,改善患者症状西医采用的放疗、化疗等常规肿瘤治疗方法对晚期肿瘤患者疗效不佳,中医肿瘤治疗多采用中药炮制、针灸、推拿等手段,并结合饮食调理、情绪调节等.实现治疗肿瘤和提高生活质量目标的各种方法。

灵芝辅助抗肿瘤治疗作用

灵芝辅助抗肿瘤治疗作用

灵芝辅助抗肿瘤治疗作用2011年5月21日,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2011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农业大学召开之际,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作客易菇网会客厅,接受易菇网的专访。

林教授首先介绍了灵芝辅助抗肿瘤的一些现状:灵芝抗肿瘤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瞩目的一个科研课题,也是一个应用课题。

早在80年代开始就一步步深入研究。

国内外都用于肿瘤病人,国内可以看到灵芝辅助化疗、临床研究的十几个报告,这些报告告诉我们灵芝与放化疗一起使用可以减少放化疗的毒性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放化疗主要目的是杀死肿瘤干细胞,所以放疗剂量越大或者化疗药作用越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越强。

由于它们作用特点都是作用在细胞的DNA,所以它是没有选择性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对正常细胞如造血细胞、免疫细胞等都是没有选择性的,因此导致放化疗起到严重的毒副作用,所以接受化疗以后患者的白细胞明显减少,胃肠道反应不适应。

而用了灵芝以后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所以说灵芝可以定位在一个放化疗辅助治疗的位置上,虽然它本身有抗肿瘤作用,但它的作用不能和放化疗相匹敌。

因此不能说灵芝是抗肿瘤药,只能说是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药。

提到灵芝在放化疗上的特点,林教授说:“根据临床和民间的经验,治疗时要早期用药,就是说最好在化疗开始之前服用,至少要跟它同时服用。

另外剂量要比保健品的剂量大,如用灵芝提取物产品的话一天用两克甚至更多。

此外持续用药时间要覆盖整个化疗时间,为了保证疗效最好在化疗结束后再使用一段时间。

灵芝本身也有副作用,如口干、便秘等这些不影响用药,须坚持下去。

”在林教授三十多年的研究中,认识到灵芝确实是中医药宝库里的宝贝。

他认为不管中药西药,有效就是科学,就要不断的探索研究。

对中药丸剂用治肿瘤优势的分析

对中药丸剂用治肿瘤优势的分析

对中药丸剂用治肿瘤优势的分析王文顺;杨晓媛【摘要】当下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针对肿瘤早期患者的治疗和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当下中药治疗主要以汤剂为主,但中药剂型丰富,不同剂型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优势,本文就中药丸剂治疗肿瘤的优势作简要论述.【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19【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肿瘤治疗;中药丸剂;优势【作者】王文顺;杨晓媛【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3当下针对肿瘤的治疗,西医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手段为主,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带来了食欲不振、体力下降、脱发等严重的副作用,且对晚期患者疗效较差,虽然靶向药有着更好的疗效,但其治疗费用昂贵。

而中医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运用中药进行治疗,一则对肿瘤有直接的作用,二则能有效改善放化疗所引起的副作用,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还可以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三则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

但在临床中剂型的使用多是汤剂,中药剂型丰富多样,不同的剂型针对不同疾病,有着不同的优势,对于肿瘤的治疗,丸剂具有独到的优势,应当在临床中加以运用。

意也。

”说明丸剂具有吸收缓慢,药效持久的特点,同时具有驱逐体内风寒,软坚化积,促进饮食的作用。

除此之外,丸剂还具有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的优点,常用于慢性病和调和气血[3]。

1 肿瘤的病因病机分析现代医学所论述的肿瘤,中医古籍并未明确提出其病名,就其临床特点而言,多属中医癥瘕积聚、痰核等范畴。

多因情志失调、正气亏虚、外感六淫、饮食失宜、劳逸适度和年龄等因素导致机体脏腑失调、精气亏虚、气滞血瘀、痰湿凝滞和毒邪内蕴等功能失常,最终导致肿瘤发生。

近年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创立“癌毒”学说,六淫邪气、情志内伤、饮食失节等因素导致体内酿生癌毒,癌毒产生后则进一步损伤机体功能,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痰凝、血瘀。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的医学领域,肿瘤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治疗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机体的多个系统和环节。

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往往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

例如,手术可能会造成身体的创伤,放疗和化疗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而中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

首先,中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许多中药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例如,黄芪、人参、灵芝等中药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其次,中药具有抗肿瘤的直接作用。

一些中药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例如,紫杉醇、长春碱等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等因素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中药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来抑制肿瘤的发展。

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中药都可以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

在手术前,中药可以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提高手术的耐受性;手术后,中药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放疗和化疗期间,中药可以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使用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中药可以缓解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使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减轻放疗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在肿瘤的康复期,中药可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临床上,有许多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用药特点

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用药特点
腑气 血 阴 阳的虚 损不 同而 有所侧 重 。 2 1 1 补 气健 脾 药 的使 用 大肠 在 功 能 上 属 于脾 . . 系 统 , 般初 、 一 中期 的 患者 常见 中气 不 足证 , 而后 天
《 血证论》 认为肛 门肿物 、 疼痛流血是源于脏毒 ; 景 《 岳 全 书》 为 凡 脾 肾 不 足 及 虚 弱 失 调 之 人 , 有 积 认 多 聚之病 ; 医学 入 门》 为伤 风 犯 胃 , 久 湿 毒成 癖 , 《 认 泄 注 入大 肠可 致病 。多 数 医 家认 为 , 肠 癌 的 直接 病 大
24 除 湿化痰 、 . 消瘢散 结 药的使 用 大肠 主传化水 谷糟 粕 , 若传 化不 利易 出现湿 浊停滞 , 久而蕴 结成癜 积 。根 据多 数肠癌 患者有 痰气 交阻 、 毒瘀 结 , 湿 搏结 于肠道 的病 机 , 湿化痰 、 除 消瘕散 结药 物的使 用频率 非常 高。常 用 药 物 有 半 夏 、 贝 、 山 甲 、 连 、 浙 炮 黄 黄 芩、 秦皮 、 藻 、 布 、 路 通 、 海 昆 路 夏枯 草 、 刺蒺 藜 、 角 皂
位 在大 肠 , 于脾 系 统病 变 , 属 与肝 肾联 系密 切 。本病 多 由各 种 内 、 外不 良因素 刺 激 , 脏 腑 阴 阳失 调 , 使 气 血 紊乱 , 降失调 , 生气 滞痰 凝 、 升 发 瘀毒 积 聚 , 成肿 形 瘤 , 最 终导 致脏腑 功 能虚 损 。病 属本 虚标 实 , 并 最主
此类 药物不仅 能 补 阳 , 可 温 通气 血 , 还 温化 痰湿 , 温 中止 痛 , 能更 好地 提高疗 效 。基 础药 物有 肉桂 、 附 熟 片、 姜、 干 巴戟 天 、 肉苁 蓉 、 骨 脂 、 补 肉豆 蔻 、 香 虫 九
刺、 斑蝥等。因湿毒瘀滞常致腑气不利 , 故需要配伍

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一、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此丧命。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但由于其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且常常无法根治,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二、用药原则中药治疗肿瘤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药治疗肿瘤的原则是“扶正祛邪”,即以调整人体内部环境为主,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癌细胞的侵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药的药理学作用,杀灭癌细胞,阻止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其中毒性较大的中药药材仍需小心谨慎,在应用中药治疗肿瘤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三、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正在不断推进。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防病研究所王辉教授团队的领导下,《中成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一书汇总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中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提高其免疫功能。

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中药注射液,这类液体状制剂无需经过肠胃道或肝脏的代谢转化,可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快速发挥其治疗作用。

而且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国家中医药治疗癌症诊疗指南》,对中药的药理作用以及各种药方的剂量、疗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这些指南将在未来有效地推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四、中药在预防肿瘤中的作用除了能够治疗已经形成的肿瘤外,中药还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中草药具有“论毒则推万毒,论药则净万毒”的特点,有一定的毒物清除能力。

缬草、三七、桑树皮等中草药,都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抵御致癌物质的危害,预防癌症的发生。

此外,中药也能够促进机体代谢,调整体内平衡,增强免疫力,从而移除体内可能导致癌症的因素,降低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五、结论在治疗肿瘤的传统方法之外,中药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中医药如何治疗肿瘤

中医药如何治疗肿瘤

中医药如何治疗肿瘤“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临床常用的肿瘤药物治疗方法,在肿瘤的辅助治疗中,中药有着重要作用。

重要治疗的特点是“未病先防”、“既病先防”在肿瘤的早期治疗中,应用中药干预能够防止肿瘤进一步的发展,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治疗虽然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但同时也会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引起消化道反应、损害肝肾功能以及损伤人体正气等危害患者的情况。

在患者的放疗和化疗中应用中药,不但可以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器官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防止复发和转移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对于缓解化疗和放疗引发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主要对中药如何治疗肿瘤进行探讨,具体探讨内容如下。

1抗化疗毒副反应所有临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都具有毒副作用,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区别,化疗在发挥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了杀伤,杀伤人体正常细胞的具体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腹泻、贫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在中医观念中,癌症是“正虚邪实”,本来疾病就造成患者正气亏虚,而化疗药物有进一步损伤了患者的正气。

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主发挥攻邪抗癌的作用,中药辅助治疗,主要发挥培本扶正的作用。

在化疗的肿瘤患者中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增强治疗和缓解化疗毒副作用的效果,从未促进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对于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的正气不足、气阴两虚、脾肾双亏等情况,可以使用养阴生津和健脾益肾的方法扶助正气;对于在化疗后发生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可以使用和和胃止呕法进行治疗,对于有疱疹、紫癜等情况的患者增进行化瘀凉血。

相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缓解化疗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2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在所有癌症患者中,有癌性疼痛的患者有70%以上,癌性疼痛也是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在患者癌症晚期,患者的癌性疼痛和患者生存质量造成直接影响。

中药抗肿瘤的应用

中药抗肿瘤的应用

中药抗肿瘤的应用摘要: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主要有两大类抗肿瘤中药:一类是细胞毒药物,即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含有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第二类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的药物,通过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改善机体全身的病理状态,增加机体自身的抗病力。

有些中药的某类成分属于免疫促进剂,携带特定信息,易被遭受肿瘤细胞作用的机体正常组织所识别,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些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的调控物质,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阴阳二象,针对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进行均衡调适,达到抗肿瘤的目的[1]。

运用中医药进行抗肿瘤研究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在探讨中医药抗肿瘤的具体规律时则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微观方面加以阐述。

本文讲述了中草药与中成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和功效,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斑蝥;半枝莲;参一胶囊;抗肿瘤;阻断目前,肿瘤是人类的最大杀敌,除了西药抗肿瘤外,现在有好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列举几种中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如下:一、中草药:(一)斑蝥:抗肿瘤成分为斑蝥素,斑蝥素是昆虫分泌的倍半萜类剧毒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复方斑蝥注射液具有抗肿瘤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可提高老年食管癌单纯放疗疗效,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能抵抗因辐射而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保护骨髓,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半枝莲: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其抑制可能通过一方面抑制肿瘤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表达,另一方面抑制内皮细胞迁移,从而阻断肿瘤血管生成。

(三)蟾酥: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它含有大量蟾酥毒素物质,为甾族化合物,是蟾酥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肿瘤细胞生成的作用。

四)白芨:多糖类物质及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而抑制血管生成。

(五)黄连:黄连有效成分含有小檗碱,小檗碱对肿瘤细胞有效成分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六)人参:人参有效成分含有多种人参皂苷,而人参皂苷对抗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辅助治疗肿瘤的用药特点
发表时间:2016-01-19T14:40:23.9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作者:赵海峰[导读] 长岭县中医院通过对我院进行中药辅助治疗的肿瘤疾病患者的状况的了解,分析并掌握中药方式的用药规律及特点,以便提供给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长岭县中医院吉林松源 1315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进行中药辅助治疗的肿瘤疾病患者的状况的了解,分析并掌握中药方式的用药规律及特点,以便提供给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方法:随机选取针对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肿瘤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的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而从药物类别、处方的组方药味数量以及单位药使用剂量及频次等方面加以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出相关的用药特点。

结果:通过分析与研究,得出在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以中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中,在使用数量上补虚药是应用最多的中药种类,然后分别是清热药、利湿药、活血药和化痰药;在使用频次方面,甘草类等20多味药则占据最多比重。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分析得出,中药辅助治疗肿瘤的用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整体理念为治疗方向,采用辩证论治、扶正祛邪的方式,紧密结合其他治疗方法,通过适度的用药,达到综合治疗疾病的宗旨,从而帮助患者延长生命,提高康复疗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药;肿瘤;用药特点
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长远生存的主要问题,而地球环境的逐渐恶劣,使得人类的健康更加受到威胁。

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呈现出增长的蔓延趋势,成为高发病之一。

尤其恶性肿瘤的形成,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变成了医学界极为关注的难题。

中医药以其深厚的理论和实践效果表现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肿瘤肿瘤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鉴于经过肿瘤手术后的患者往往出现免疫力较低、身体各方面机能普遍下降的状况,因此适时通过中药进行调理与辅助治疗将有利于患者缓解病情,提升机体免疫力。

本研究通过随机选取针对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肿瘤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的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而从药物类别、处方的组方药味数量以及单位药使用剂量及频次等方面加以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出相关的用药特点,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针对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进行肿瘤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的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共计中药处方306张,其中除去了中成药以及协定类处方。

1.2方法
针对此次研究,结合中药学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理论,使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对我院进行肿瘤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的中药处方组成中药味数量、药物类别、单位药使用剂量及频次、用药性味等情况实施统计与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2结果
2.1针对中药处方构成中药味数量的研究
通过对此次研究的306张肿瘤中药处方的分析,得出处方的构成最多包含了13—15味药,占到了总量的80.4%,16-20味则占据了4.1%,而在12味以下则占到了14.2%,20味以上则占据了2.2%,由此估算出每方16味左右,见表1所示。

那么观察肿瘤治疗的状况,不难发现其用药特点,不集中却适度且有重点。

而方剂的构成则以13-16味居多,因而有效避免了在中药处方中药物构成成分过多而失去效果的弊端。

对于诸如20味以上的大处方,则仅有7张,占到了2.2%。

3讨论
在中医学的认知理念中,肿瘤的产生多与患者的饮食不当密切相关,一般会因为受到外邪,脾胃虚弱而导致。

由于涉及到的肺腑众多,体现在全身虚、局部实。

同时基于肿瘤疾病属于慢性消耗疾病,长期以往,必将致使患者机体虚弱,形成较为复杂的病情症状。

但是有些医师为了尽快让药方奏效,便加大剂量,以较大的处方对患者进行诊治,显然是与常规治疗方法相违背的,不但给患者的治疗费用造成了负担,而且不利于对患者整个病情的诊治。

在本次的分析与研究中,不难看出,补虚药在用药种类以及用药频次方面占据主要地位,该类情况是与相关文献研究相符合的。

由此也表明了肿瘤患者多呈现出体弱气虚的症状,尤其经过化疗和放疗之后,患者机体的功能全面下降,补虚药正好能及时解决此问题。

除此之外,清热药、利湿药、活血药和化痰药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其药效对于肿瘤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很大作用。

比如:活血药可以对肿瘤疾病的生长转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遵循中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下,利用中药处方的不同组合,可以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当前的肿瘤治疗也以综合治疗为主,所以中药凭借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以及便于服用等优点,被常用于辅助性治疗,对于肿瘤手术后的患者有着补气血、益肝脾的功效,因此在肿瘤疾病的治疗方面,中药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值得不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莉,潘素珍.中药辅助治疗肿瘤的用药特点[J].中国当代医药,2014,13:126-129.
[2]严韵诗.中医药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国外文献Meta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3]翟静波,任明,曹红波,王辉,刘春香,刘智,商洪才.中医药辅助治疗肿瘤疗效评价新方法——二维一体(TIO)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1:1280-1282.
[4]刘凯军.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用药特点[J].江西中医药,2011,05:7-9.
[5]陈红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05:46-47.
[6]侯莹,聂春兰.扶正中药辅助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15:2728-2730.
[7]刘瑞,花宝金.中医药参与综合治疗肿瘤的模式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发挥中医优势,注重转化医学——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
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