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对针灸治疗中风的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对针灸治疗中风的指导作用
发表时间:2012-08-01T16:34:53.5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一潇1 海英2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也在提高,中医“治未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张一潇1 海英2(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也在提高,中医“治未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治未病”是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内经》中以预防为主的重要学术观点之一。
应用针灸“治未病”古来有之,即在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抵御各种致病因子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和保健延年的目的。
一、“治未病”的提出与发展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治未乱,此之谓也。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
”还见于《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
《难经》进一步拓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概念,提出了“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予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的认识。
张仲景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在《金匮要略》的开篇即问:“上工治未病,何也?”接着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多侧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方法,不仅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而且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经验和“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实践。
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治未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养生保健均有涉猎,治则方药一应齐全。
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己病”3个层次,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
朱丹溪对治未病也有高明的认识,说:“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叶天士未雨绸缪的思想,又较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观点,是疾病过程中防变于先的主动措施。
¨ 总之,中医的“治未病”说源远流长,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完善的系统学说,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和方向。
“未病”的思维及内涵,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其思想将会在现代预防医学中渗透、融合,绽放异彩,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证明其不可磨灭的独特理论的正确性。
二、“治未病”对中医治疗中风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脑中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被视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
在我国,脑中风年发病率为(109.7~2l7)/l0万,患病率为(7l9~745.6)/l0万,死亡率(1l6~l41.8)/10万,且这个数字在不断增加,其发病率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
随着我国日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脑中风的发病率必将进一步提高,如何预防其发生、更有效地治疗卒中及其后遗症,减少复发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已迫在眉睫,也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我们可从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获得较大的启迪,脑中风的发生也有它的早期表现,中医叫做“中风先兆”。
“中风先兆”常表现为眩晕,头痛,耳呜,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謇涩,口舌喁斜,或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或视物昏花,共济失调,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对应西医的疾病有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在这里如果把脑中风叫做“已病”,那么中风先兆就是“未病”。
“未病”是“已病”之渐,“已病”是“未病”之果,从“未病”发展到“已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证治汇补•中风》记载:“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如明•龚廷贤则针对中风病的欲病阶段即中风先兆,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方法,认为:“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肌肉微掣,三年内有中风之疾,宜先服愈风汤、天麻丸各一料,此治未病之先也。
”并举桑氏、刘氏验案,说明能按法服药者,可预防中风病发作,反之则常发生中风。
在研究防治中风病的实践中,探索其发病规律,提出以预防为先,急救为重,康复为要的防治总则。
重视对先兆证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是药物辨证论治,另一方面加强中风医学常识的普及,嘱患者节饮食、适情志、起居有常、劳逸有度、适其寒温、保持腑气通畅。
有效的预防,无疑可以减少病死率和减轻致残程度;即使病发,亦有望减轻病情;对已发中风病进行有效及时的救治,必然可以减少病死率和减轻致残程度,对有中风病史的患者,进行有效合理的防治,亦将减少复发率。
在控制诸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及胆固醇水平等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中风的风险,可使脑中风发病危险下降30%~40%。
三、针灸在“治未病”中发挥的作用
逆针灸作为治未病的重要手段,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的相关理论阐述较为丰富。
首见于明•高武《针灸聚英》:“无病而先针灸曰逆。
逆,未至而迎之也。
”是指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即将发生之前,疾病轻浅之时或疾病刚愈之际,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提高机体正气,平衡机体阴阳,防止疾病发生,以及减轻疾病损害程度。
逆针灸是根据《内经》治未病原则.结合经络腧穴理论而设立的一种极具针灸特色的扶助正气、调整阴阳的具体方法。
唐代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有:“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或“依腧穴灸之。
”明代的杨继洲《针灸大成》中也有:“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发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灸疮妙。
”《外台秘要》也谈到了:“圣人以为风为百病之长,深为可忧,故避风如避矢。
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其灸法,先灸百会,次灸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各三壮。
次灸三里五壮,其壮如蝇子大。
必须大实作之,其艾又须大熟,从此后日别灸之,至随年壮止。
凡人自觉心神不快,即须灸此诸穴各三壮,不得轻之……。
”明代《医学入门》中有每年的四季交替之时各要熏灸一次,可使“真气坚固,百病不生。
”现在预防中风仍常用针灸方法,通常有中风先兆者可每日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
预防中风复发,可选用顶颞前、后斜线配合百会、风池、华佗夹脊、足三里等,针灸抗中风复发的关键是提高临床疗效。
其机制可能与针灸改善脑部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等有关。
无中风先兆者,但属高危易感人群,则可在季节更替之时进行针灸预防。
由此可见,当疾病出现先兆时,针灸的及时介入是产生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
“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是中医养生、治病防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医学前沿和方向。
将治未病贯穿中风病防治全过程,可为促进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对防治中风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在中风病的防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医师应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及时发现,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古小红.“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及意义,新华文摘,2010,17:142~144.
[2]刘奕蕾,曹奕.从“治未病”谈针灸对中风的预防作用•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l0月第20卷第5期:506~509.
[3]刘泰,谭璐璐.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展对脑中风传变的防治,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60~861.
[4]何小琼.逆针灸治未病中医机理浅析•江苏中医药,2008,40(10):74~75.
[5]李晓泓,李辉,翟景慧.逆针灸在治未病中的意义及其应用特点,中医药学刊,2003年5月第21卷第5期:651~652.
[6]马良宵,齐丛会,朱江.针灸治未病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l2月第25卷第l2期:2055~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