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
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他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2.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
这反映出该书
A.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伦理纲常
B.融合了西方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
C.抨击君主专制符合现实政治需要
D.顺应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潮流
3. 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学术流派主张变法革新,受到秦国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
这学术流派是( )
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
4. 《史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据此可知,汉初
A.儒家仁政得以实施
B.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C.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D.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5.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道德观”是指
A.兼相爱,交相利
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 清初思想家唐甄说:“人之情,孰无所欲!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
”由此可知他主张
A.理性地把握人欲与天理的关系
B.彻底打破理学的禁欲主义
C.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D.顺应时代要求构建资产阶级新思想
7.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此人
A.被后世成为“万世师表”
B.认为动荡的根源在于违背了自然
C.代表了先秦时期平民百姓的愿望
D.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
8. 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
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
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
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
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
9.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
下列成语与诸子百家对应正确的是()
①“舍生取义” ②“塞翁失马” ③“守株待兔” ④“田忌赛马”
A.①道家②法家③兵家④儒家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兵家
C.①兵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儒家D.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④兵家
10.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
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
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
”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人非工具
D.开明专制
11. 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
”这说明斯多亚学派
A.代表奴隶对奴隶制度进行控诉B.是提倡解放奴隶,解放人性的最早呼吁
C.奠定了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D.较早阐释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12. 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
这种修辞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C.由社会性质决定
D.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13.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认为:“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
14.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
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
A.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5.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
这一思想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
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
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
16.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A.因行称义
B.神权高于教权
C.人权至上
D.信仰得救
17.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
18. “如果说人文主义者因此而发起一个崇古运动,那是由于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
”英国史学家帕尔默在此所评价的思想解放运动
A.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B.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主教会的一统局面
C.为理性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构想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19.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20.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这段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家( )
A.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B.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C.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D.力图融合自然与社会法则
21. 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22.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A.权力制衡
B.君主立宪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23. 鲁迅《门外文谈》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
”这段材料主要可以说明
A.文字起源于图画B.仓颉是汉字唯一创造者
C.史学萌芽于文字发明D.仓颉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24. 《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指南针的应用
C.印刷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5. 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
与其属于同一世纪的中国科技成就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授时历》D.《农政全书》
26.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7.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思想禁锢加深
28. 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帝”的字意演变说明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
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
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
29.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论D.经典力学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31. 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讯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
这说明
A.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32. 18世纪的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写诗赞美牛顿:“茫茫沧海夜,万物匿其行。
天公降牛顿,处处皆光明。
”对诗意理解正确的是牛顿
①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②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
③推动了人的思想启蒙④展现了理性的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 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
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
《春秋》的真义在《公羊传》里可以看出来。
《公羊传》讲“通三统”那就是说夏、商、周三代的法制并无沿袭,各代都因时制宜,造出各代的法制。
“他”指的是
A.董仲舒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34. 鸦片战争前后,“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以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介绍世界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知识所致
35.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
36.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37.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思想的自由化
C.经济的工业化
D.救亡图存
38.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39. 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
这说明唐甄A.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
C.认识到商业活动的价值
D.提出经济要均衡地发展
40.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D.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材料分析题
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
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
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
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
…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鸿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
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
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42. 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
而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
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
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
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撰著《西国记法》,被认为是西方传入我国的第一部医学书籍。
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后由船医皮尔逊传入中国,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
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
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
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
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
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
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厉气说”,认为瘟病是厉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厉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
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2)根据材料概括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43. 如何处理外来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中国的重大问题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
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维新派也讲“中体西用”,但他们所说的“中体”,显然不包括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包括封建的纲常名教,他们强调“中西并重”、“体用并举”,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就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
20世纪初年,梁启超就中外文化提出:“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
严复也指出:“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
”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晚清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简要说明维新思想对“中体西用”的宗旨的冲击。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三、论述题
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
他们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
16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其先锋“并不是出国考察者,因为谁也不能走出帝国之外去异邦寻求这些科学,他们只是译者或编者,是他们让读者得以接触外来的著作”。
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
1735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
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
霍尔巴赫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