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布局和组织,以创造出美观、富有生态价值的绿化景观。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生态适应性原则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植物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

在城市环境中,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非常重要,要选择能够耐受污染、耐旱、耐盐碱等恶劣环境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二、景观效果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使其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城市风貌相协调。

要根据不同的绿化区域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用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三、季节变化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季节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季节对于绿化景观的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为了保持四季景观的连贯性和变化性,应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整体颜色协调的植物进行配置。

四、功能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需求。

根据绿化区域的具体功能要求,选择具有防尘、净化空气、保护水土、防风固土等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

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选择既具有功能性又美观可观的植物进行配置。

六、生态多样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注重生态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增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动物和昆虫,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摘要:园林景观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提高生活环境的宜居性。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工作人员要结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习性优化配置各类植物,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此外需要开展植物养护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存活率,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绿植绿化美化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养护管理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1优先选择本地树种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为提高整体园林的观赏性,引入其它地区树种,但是新树种在配置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外地树种具有较高的价格和运输成本,提高了整体园林工程的成本,增加了承建单位的经济压力;此外在栽种外地树种的过程中可能会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从而降低树种存活率。

因此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过程中,需要优先配置本地树种,利用本地树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存活率。

1.2注重植物多样性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过程中,因为不同植物存在竞争和共生的复杂关系,不同植物形成植物群落,因此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配置多样性的植物,不同植物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小型生态体系。

保障植物群落的完整性还有利于控制病虫害,优化植物自我调节能力,保障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

1.3注重季节变化南北方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增加了南北植物的差异性,例如北方地区主要是种植落叶树,而南方地区主要是种植常青树。

因此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当地气候特点,分析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存活情况和生长情况,争取城市园林在四季可以呈现出不同景观。

1.4经济性原则一般园林工程规模比较大,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建设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占据园林建设成本的较大比例,在配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过程中,园林工作人员需要考虑植物成本,不能过于重视园林景观而选择高成本植物,不利于控制整体建设成本。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与改善越来越重视。

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于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化环境。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道路更加美丽,提升人们的居住感受和城市形象。

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还可以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和尘埃,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调节气温。

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提供生态环境。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动植物,增加城市的生态多样性。

二、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原则为了保证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效果和作用,需要遵循一定的配置原则:适地性原则。

根据城市道路的位置、环境和气候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保证其能够生长和发育。

多样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应该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植物的大面积种植,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绿化面积原则。

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中,应该尽量增加绿化面积,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

季节性原则。

根据四季的变化,选择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使整个城市道路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加出色。

根据城市环境的不同需求和植物生长的特点,对于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绿化种类多样化。

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

2. 注重植物的适地性。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其适地性,选择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强调季节性植物的选择。

季节性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建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加入不同季节的植物,使其具有更多的变化和生机。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城市园林建设和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景观。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运动等多种需求。

下面介绍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1. 根据功能选植物城市园林的功能有很多,常见的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固沙、保持水源等。

针对不同的功能,应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

如美化城市环境,宜选择较为美观、色彩丰富的花卉;净化空气,应选择对环境有净化作用的植物。

2. 适应性强的植物更适合城市城市的气候和环境都与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一些植物可能难以在城市中生长。

因此,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

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适应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干旱、高温等环境。

常见的适应性强的植物有梧桐、杨树等。

3. 种植比例要合理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种植比例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宜种植的比例是不同的。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一般以树木为主,以草坪、花境为辅;在城市公园绿化中,可以根据需要搭配不同的植物种类,既要考虑景观美化,也要考虑游客的休闲需要。

4. 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有色、有香植物城市园林的美化主要依赖于植物。

随着季节不同,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也有所不同。

为了让城市园林始终保持美丽,应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有色、有香植物进行配置。

这样可以确保在一年中不同季节都能看到美丽的植物,让城市整体环境更为宜人。

5. 植物配置要合理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起到点缀景色、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作用。

在配置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高度、树形、叶色等特点进行合理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城市园林建设和改造植物配置原则是多方面的。

只有选择适合城市环境的植物,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比例配置,并在不同季节选择开花、有色、有香植物进行配置,才能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园林。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要完成设计图的绿化配置,即如何选择植物、如何根据现有场地对不同用途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的搭配,就要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园林植物配置是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树种搭配、排列方式及间距的选择。

一、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1、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

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2、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植物间关系要协调三、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1、构成各种园林空间利用植物的叶从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利用落叶树随季节发叶和落叶的变化,形成空间的闭合和开敞效果;利用常绿树形成常年稳定的闭合效果。

2、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选择具有不同外形的植物,构成不同空间和形成各种氛围。

植物的形状极为丰富,有尖塔形、圆锥形、圆柱形、伞形、圆球形、垂枝形、匍匐形、藤本等。

利用植物不同外形,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或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或形成活跃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颜色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花色和果色有季节性,持续时间短,只能作为点缀,不能作为基本的设计要素来考虑。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一座优美的城市需要树木、花草的簇拥,这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从原则与方法两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1.生态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是生态原则,这是因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应当尽量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城市的地形、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促进土壤的固化和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景观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二原则是景观原则,即要结合城市的风貌、历史文化等特色,选取具有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到四季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得城市园林的景色在整个年份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3.功能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三原则是功能原则,即要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和人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种类。

比如在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而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则可以选择一些清新怡人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多样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四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即要注重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被结构,提高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植物疾病传播的风险,还可以为城市中的鸟类、昆虫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

5.健康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第五原则是健康原则,即要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

一些植物可能会引发过敏或者产生有害气体,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无害的植物种类,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

1.调查研究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特点等情况,为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1、生态性原则植物具有遮阳、降噪、滞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维持碳氧平衡等多种环境功能。

在当今以生态为首要目标的居住区植物配置中,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

科学地选择和合理地应用植物材料,对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改善景观条件、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居住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景观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对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则和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渲染空间气氛。

3、适应性原则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让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居住区的环境相符合。

另一方面要为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环境,使空气、温度、水分等因素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遵循适应性原则。

根据绿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或者通过引种驯化或改变绿地生长条件,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比如在我国北方,降雨量比较少,选择植物时应该首先考虑植物的抗旱性和耐寒性。

4、植物多样性原则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注意乔、灌、草结合,增加植物群落稳定性。

植物配置时为了避免颜色单一,在植物搭配时可以着重突出植物的季相性,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让居民四季有景可赏,感受大自然的生气及其变化。

5、协调性原则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从总体着眼,考虑植物之间、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协调性。

植物与植物在平面上要注意种植的疏密,在竖向上要注意林冠线,在树木片区要注意开辟透景线,同时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及远近观赏效果。

而植物与建筑之间,要利用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以及其他搭配要素,使整个景观不论是在色彩还是在布局上消除突兀感,创造真正的美,将人居与生态融合在一起。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及其分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绿化带中选择和布置适合景观效果、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还能使城市更具生机和活力。

下面将从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道路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环境: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

根据城市的气候和地理特点,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以确保其能够良好生长。

2. 美观与实用兼顾:植物选择应注重美观性,植物的花朵、叶子和枝干等特征都能对景观起到装点作用。

还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3. 多样性和长春性:在植物配置上,要尽量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还要考虑植物的长春性,选择那些能长时间保持绿化效果的植物,减少频繁更换植物的成本和工作量。

4. 抗污染和易维护:城市道路上的植物容易受到车辆尾气和压力的污染,因此选择一些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

还要考虑植物的易维护性,选择那些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植物,便于养护和管理。

通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提升。

植物的选择应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可以选用颜色鲜艳的花卉或具有华丽色彩的宿根植物,增加景观的亮点,使城市更加美丽。

2. 缓解交通压力: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适当选择树种等大型植物,可以起到隔音、净化空气和降低温度的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环境。

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植物的绿色和芬芳气息可以缓解压力、舒缓心情,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在植物配置上,还可以考虑种植一些果树或观赏果树,为居民提供新鲜水果或美丽的景观。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等。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城市园林绿化更加宜人,也可以增加植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提升植物的生长质量。

那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原则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要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分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保持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树种,如榕树、柳树等,这样可以保持整年绿色,美化城市环境。

而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耐寒的树种,如松树、梧桐树等,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中也能保持一定的绿化景观。

2.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可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点,如耐污染,耐干旱,耐盐碱等。

这样可以增加植物的生存率,减少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成本。

比如在城市马路两侧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污染的树种,如槐树、杨树等,这样可以在城市交通污染较大的地方也能保持一定的植物生长。

观赏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花草景观植物,如月季、牡丹等,这样可以在春夏季节为市民提供美丽的观赏景观。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一些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植物配置,这样可以形成层次丰富,多样性的绿化景观。

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1. 结合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结合景观设计的原则,根据绿化带的功能定位和周边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总观一些单位的绿化状况,有一个通病,即只知种树,不懂配置,将园林绿化与植树造林完全等同起来,使得植物带给园林的魅力大打折扣,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植物的概念及分类(一)大家知道,根据植物形态构造的完善程度,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植物,大部分生活存水中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

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

高等植物是由某些低等植物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而来,由于长期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在体形结构上以及生理特性上,都较低等植物复杂。

属于高等植物的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

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都是木本,而且多为乔木,多数为常绿树种。

我国有苏铁、银杏、松、柏、麻黄等。

其中银杏、水杉、水松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科学家把它们当作活化石看待,世界各国都在引种栽培。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等的类型,被子植物发展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适应类型最多的一群植物,约有20万种以上,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二)那么什么是园林植物呢?1、概念: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2、分类:(1)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疗养胜地和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我们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将园林树木分为以下三类。

乔木类树木体型高大(通常高于6米),是有明显的主干,如国槐、杨树、柳树等。

灌木类树木体型较矮小,主干低矮或者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如黄栌、米兰、紫薇等。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植物是绿化的核心元素,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原则植物配置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应当遵循的准则和规定。

在制定植物配置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当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长条件的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

2. 美学性原则美学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考虑到景观的整体效果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得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城市园林绿化的美感,提升城市景观品位。

3.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必要原则。

植物的配置应当尽可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比如提供遮阳、净化空气,增加观赏性等功能,并且能够为城市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4.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追求目标。

植物的配置应当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避免出现大规模单一种类植物的配置,以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绿化的丰富多彩。

二、方法植物配置的方法是指在实际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技巧。

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能够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配置方法:1. 分区配置分区配置是指根据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植物配置,比如居住区、商业区、交通干道等,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可以以景观花灌木为主,商业区的植物配置可以注重观赏性和热带植物,交通干道的植物配置可以以耐旱、抗污染的植物为主。

2. 植物组合植物组合是指将具有相似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要求的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的整体美观度和舒适度。

在园林绿化的规划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树种,使其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和观赏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问题。

一、植物配置1.地面植物配置地面植物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

在选择地面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以及生态功能。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合适的地面植物。

在潮湿的地区可以选择耐阴湿的植物,而在干燥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旱的植物。

要根据植物的观赏价值进行选择,比如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色和丰富层次感的植物,以提升园林的整体美观度。

地面植物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吸收废气、净化环境的植物,从而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2.攀援植物配置攀援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起到遮荫、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在选择攀援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形态、攀附方式以及观赏价值。

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攀援植物。

在选择攀援植物时,需要考虑它们的攀附方式,有的植物是需要借助支架来攀附的,有的植物可以自己攀附在墙壁或树木上。

攀援植物还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比如可以选择一些花色鲜艳、叶形美观的攀援植物,以提升园林的整体观赏效果。

需要选择生长速度适中的地被植物,太快生长的地被植物容易形成杂草丛生的景观,而生长速度太慢的地被植物又容易被其他植物遮挡,影响整体美观度。

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

地被植物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比如可以选择叶色艳丽、花期长的地被植物,使园林绿化更具观赏性。

二、树种选择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乔木树种,比如在潮湿的地区可以选择耐阴湿的树种,而在干燥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旱的树种。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式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式
9 及时选瓜 留瓜 无籽西瓜每主蔓上均可结果 , 一般在坐果后 1 天 0
左右 , 能辨认出优劣瓜时进行选瓜 , 每株 3 个主蔓上 只 选 1 个生 长均匀 、 瓜色好 的瓜 留下 , 的全部 摘除 , 其余 即每株瓜 苗只结 1 个瓜 , 中营养供应生长 , 集 使瓜长得
又大又匀 , 每瓜约 1k 。改变以往种植西瓜 大小不一 , 0g 分批采摘 , 品质不佳的弊端。
观赏效果 和艺术水平 的高低 ,在很 大程度上取 决于园 林植物 的选择和配置 。 因此 , 应从不同的园林植物特有 的观赏性考虑 园林植物配置 ,以便创造优美 长效的风 景, 形成一件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艺术 品 , 使它 给人 以现实生活美 的享受 。
固沙、 防火 、 杀菌 、 音 、 隔 吸滞粉尘 、 阻截有 害气体和抗 污染 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 , 在城市 园林 、 绿 地、 工矿 区、 民区配 置林 木 时 , 根据各个 地 区环境 居 应 保护 的实际需要 , 配置适 宜的树木。 如在周 口西郊水泥 厂附近污染 比较大 , 两旁和人 口稠 密的居 民区, 道路 应
2 1 年第 1 期 02 7
现代园艺
城市园林绿化 中植物配置的原 则与 方式
何 莉 张 蕊 ( 口职业技术学 院生物工程 系, 周 河南周 口 4 60 ) 6 0 1
摘 要: 园林植物是 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 响到 园林工程的质量及 园林功能 的发挥。园林植 物配置不仅要 遵循科 学性 , 而且要讲究艺术性 , 力求科 学合理 的配置, 造 出 美的景观效果 。本 文结合 工作 中一些 实践经验 。 创 优 对 植物种类选择及 其植物 配置方式进行 了分析 , 总结 归纳 了园林建设 中常用的植 物配置方式。 关键 词 : 园林植 物; 选择 ; 配置方式

绿化植物配置技巧

绿化植物配置技巧

Word 文档1 / 1绿化植物配置技巧绿化植物配置技巧导语: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特殊简洁表达出韵律,在设计时要留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协作理。

下面是绿化植物配置技巧,欢迎参考!1.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主体原则。

在建设任何园林工程之前,首先都要先制定出园林的主题,只有首先将主题确定,才能够根据主题来进行园林的设计,并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选择用什么植物,植物的配置分布如何都要根据主题来确定。

所以说绿色植物的配置必需要根据主题来进行。

整体优先原则。

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不应只考虑到自身的园林工程,而是应当首先考虑身处的城市,要考虑到城市的环境、特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很多要素,园林的植物配置要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有价值的事物都给与高度的爱惜。

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必需要遵从整体优先性。

适合原则。

所谓的适应原则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要选择合适的树木,也就是说应当选择能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温度等自然环境的树木。

另一方面是指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必需要与四周的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经济原则。

所谓的经济原则就是在植物配置中要将节水问题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在园林工程的植物配置时,要尽量选择一些耐旱、节水的植物,例如银杏、国槐等。

生态原则。

植物是环境的一部分,反过来说,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环境是我们转变不了的,所以在选择植物上,应当尽量选择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的,对于外来植物,应领先通过试验,之后再进行种植和配置。

2.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衬托和对比。

利用不同植物的特征,加上不同形式的`对比手法,就可以将植物景观的美感衬托出来。

而树丛的组合中要留意的是协调问题,尽量不要将差异过大的树种进行组合。

动势和均衡。

每种植物的自然姿态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讲究植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

另外还要将植物生长中的转变考虑在内。

起伏和韵律。

韵律分两种:严格韵律和自由韵律。

城市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就特殊简洁表达出韵律,在设计时要留意空间问题,要做到有起有伏,高低搭协作理。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配置原则_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配置原则_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配置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既要在环境生态上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1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随着吉林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国际上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森林对城市的作用。

由城市森林构造的“肺部”吸纳的则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

这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作用。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地的观赏价值、生态环境和功能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倡导多样性、多层次的植被配置。

在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当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选取适宜的植物种类,建立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以保障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2. 观赏性原则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尊重植物的观赏特性,注重植物的花色、叶色、树形、花期、果实等视觉特点,使城市绿地成为人们休闲游憩、赏景观赏的理想场所。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同时注重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品质。

适用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当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当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确保其生长良好、适应性强。

这样既可以降低园林绿化的维护难度,又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生存率。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兼顾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性。

可以选择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水源保护、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植物种类,以增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还要考虑植物的民生价值。

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利用的经济作物或者药用植物,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绿地的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1. 根据用地用途进行植物配置不同的城市绿地用地用途不同,可以根据绿地的功能性要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在居民小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学校的操场周围可以选择一些适宜运动的草坪植物;在工业园区的绿化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防尘、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摘要: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灵魂,而植物配置并不是通过将植物种类随
意摆放而突出抽象的艺术感,而是将植物按照其生态的习性以及园林绿化的整体
布局进行配置摆放,从而充分地发挥出植物的美观性,为园林建设提供依据以及
发挥园林的功能特性。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其要求
设计者必须有成熟的设计理念、足够的细心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

现如今,植物
配置的发展趋势也是研究的方向,研究人员在研究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在注重植物
配置的优化,来提高园林的绿化水平,提高城市的整体建设。

关键词:配置原则;绿化植物;园林绿化
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绿化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化园林选用适当的绿化植物,遵循整体性原则,提高绿化植物成活率,增加人们对城市绿化植物的了解,进而激发人们爱护绿化
植物的欲望,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1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意义
1.1美化园林
植物配置在园林的绿化进程中可以发挥美化景色的重要作用,各式各样的植
物融合在一起,千姿百态,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心情
愉悦。

尤其在春季,百花盛开,芳香四溢,园林景观中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增添
园林的诗情画意,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游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园林
的知名度,增加景区园林的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1.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O2,减少温
室气体,有利于净化空气,给人们一个清新的观光游览环境。

而且大量的绿色园
林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降低噪音,有效调节空气的湿度、温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夏天的炎热氛围,增加人
体的舒适度,为人们的生活送去温馨与愉悦。

1.3具有防护意义
园林中大量的植物,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如高大挺拔的树木可以保护
一些花草不被风吹雨淋,减少环境水土的流失。

此外植物配置多的园林还可以有
效降低风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以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为
广大人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2.1经济适用性原则
该原则旨在追求在减少经济支出的同时仍然适用于当地的气候环境,保证植
物稳定健康地生长。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资源的使用,但因园林绿化的面积大多
数都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因此节水问题是植物配置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打
造节水型的园林建设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绿植配置中,草坪是重要的组
成部分,为了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应该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

除此之外,还应该
优先选择其他种类的耐旱节水型的植物,从而减少经济的支出,符合经济适用型
的原则。

2.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所以对于园林配置来说要满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可以使园林配置长期存在,积极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

2.3整体性原则
选择城市种植植物时,需要根据城市的气温环境以及当地土壤情况合理选择
适宜植物进行种植,不能只注重植物的美观性,而忽略植物的生长条件。

所选植
物需要符合城市文化背景,能够衬托出城市的文化底蕴,注重植物寓意与城市文
化的和谐统一性,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3.1根据植物地域适应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
对树种的选择,不应只对树种的颜色、高度等进行考虑,更应考量到树种与
当地生态群落的融合性。

在对树种进行选择的时候,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选择生长习性与当地植物接近的树种,使树木在种植之后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长势,不仅降低养护和管理的费用,还能够与周围景观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良好
的绿化、美观效果。

例如,石家庄的市花是月季,在石家庄园林中随处可见月季
元素,月季的生长习性与石家庄的土壤、气候非常温和,利用月季的种植,不仅
能够节省养护费用,还能够在石家庄园林中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

3.2以自然群落为基础
以自然群落为基础的配置方法主要有2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植物的材料为
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过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尽
量避免采用单独种植、株行距整齐划一以及苗木规格一致。

乡土植物在园林植物
配置中应用最为广泛,配置方法也各式各样、层次丰富,既可以单独种植,也可
以多种植物种植成为群落,并且其造型美观、易于栽种,能够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3.3增强景观的季相效果
园林绿化不仅只为一季一时而为,好花可以一时,但好景却需四季。

实际绿
化操作中常需要根据园中各类植物四季景观角色的变化进行搭配,以求园内四季
有景。

春、夏季景观营造可选植物较多,但也应留意其在秋、冬季的景观效果表现,有些春、夏观花植物可能是秋、冬的景观背景;在冬季的植物配置上就需要
综合考虑如何使园林在冬季也能焕发生机和活力,一些适合在冬季种植而且观赏
效果好的植物,比如梅花、结香等花期在科季的植物,以及棕榈、柏、松、柚等
常绿植物就比较适合表现冬景,即使不能在寒冷的冬季开花,但植物本身的形态,枝、叶、果等也极具观赏价值。

除此之外,菊科、槭树科的很多植物则是深秋植
物景观配置时的优选品种,当寒冷的秋风过后,园内因有这些景观植物的存在就
会立刻光彩绚烂。

3.4与城市人文景观相融合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一个要点就是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

在植物配置过
程中,注重植物与经济、文化、历史、风俗的结合,使植物能够体现城市的风貌
和历史人文特征,并符合植物的配置功能和经济效益,使其发挥更加显著的功能。

在植物的色彩搭配上,也要显现出美学特点,尽量在视觉上产生层次感和错落有
致的感觉,并在颜色上、形态上与周围建筑和园林小品在视觉上呈现合理搭配的
效果,将园林景观与城市建筑景观相互结合,呈现更加独特的城市美感。

3.5符合空间美学原理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通过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混搭,能够让多种植
物的组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造型。

园林设计师通常还会使用水平垂直对比、大小
对比法和色彩明暗对比等设计方法,呈现出植物的形态美、层次美、色彩美、文
学美等。

通过运用不同植物的高低、花色、叶形、叶色等特征,来表达出对他作品的构思,衬托出艺术美感,给大家以美的享受。

选择植物的时候,也要避免选择呆板,形态无美感的植物,不同形态的植物配置合理才能营造出高低搭配和起伏变化的园林景象,才能使一个园林作品像华美的乐章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同时,应根据园林绿化的主题和特色,来对树种的配置提出创新方案。

例如,如果城市中要建设“民心广场”,需要的风格是比较庄重的,需要采用比较色彩比较统一的、在排列上具有层次感的树木;城市要建设“儿童活动公园”,就应配置色彩丰富多彩的植物,并利用植物营造趣味性的景观,凸显童真和乐趣,让儿童在其中进行活动的时候,能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审美水平的提升。

4结语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遵循相关原则避免盲从。

同时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影响城市园林的整体建设并在植物配置上不光要考虑植物的生态效益还要注重植物的搭配,在城市绿化的植物配置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整体的环境建设、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对推动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进步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4):144.
[2]范重阳,朱攀登.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1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