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1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1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1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电子电路仿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______ 跑马灯的设计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毛敏______________

学号:201020307139 _____________

专业:10 自动化一班_____________

【实验准备】

在实验前,我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找了一些关于单片机AT89S51的硬件及指令系统的资料和8255A输出口的使用的资料,结合单片机所学的中断、定时器和

AT89S51扩展I/O接口芯片8255A的工作方式的知识,并对电路板各个元器件、接线等的清楚认识,完成了对电路板仿真图的绘制,以及初步的程序,并实现了初步的仿真效果。

【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跑马灯。

【设计要求】

所设计的跑马灯是依次轮流点亮最后全部灯闪烁一次。

CPU为AT89S51利用并行口P0 口、P2 口、P3 口,并运用了单片机的扩展输入-输出口以及接口芯片8255。

【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方框图:

本程序设计意在展示跑马灯的色彩样式及“跑马”变换效果,如果将跑马灯做大,会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一些相关书籍资料的查阅及网上各种作品和代码的浏览,对各种实现代码的比较和优化,总结出本程序,以较优秀的代码实现各种可控的“跑马灯”功能。

硬件系统部分包括显示部分、控制灯亮的方式部分和控制芯片

1、跑马灯的接线电路原理图:

(1)、8255A的PA、PB、PC作为跑马灯的输出口

⑵、D0~D7 —三态双向数据线:8位三态双向输入输出是8255A和CPU 接口的数据总线

(3)、RESET—复位:高电平有效,复位时PA、PB、PC 口和控制寄存器被清除(4)、S—芯片选择

低电平有效。当S=0时,选择8255A

(5)、D—读数据

低电平有效。D=0且S=0时,CPU从8255A读取数据

(6))R—写数据

低电平有效。R=0且S=0时,CPU将数据写入8255A

(7)、A0,A1 —地址选择

用来选择8255A的PA、PB、PC 口和控制寄存器。如表一所示

(8)、PA0~PA7—PA 输入/输出口

8位数据输出锁定/缓冲器及8位输入锁定

(9)、PB0~PB7—PB 输入/输出口

8位数据输入/输出锁定/缓冲器/及8位输入缓冲器

(10)、PC0~PC7- PC 输入/输出口

8位数据输出锁定/缓冲器及8位输入锁定

(11)、Vcc、GND—Vcc: +5V 电源,GND :接地

表一地址选择

2、AT89C51芯片分析

ATME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将多功能8位CPI和闪烁存储

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

的方案。AT89C5啲芯片引脚图如下:

图一AT89C51引脚图

(1)各引脚的说明和功能分析如下: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 口:P0 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 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

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 口: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 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 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 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 口: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 口被写“ 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

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 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 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 口,可接收输出4 个TTL 门电流。当P3 口写入“ 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 口将输出电流(ILL )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当8051通电,时钟电路开始工作,在RESET引脚上出现24个时

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系统即初始复位。初始化后,程序计数器PC指向OOOOH P0-P3输出口全部为高电平,堆栈指钟写入07H其它专用寄存器被清“0”。RESET由高电平下降为低电平后,系统即从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然而,初始复位不改变RAM(包括工作寄存器R0-R7)的状态: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

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

SFR8EH&址上置0。此时,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咼。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

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

/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 (OOOOH-FFFF)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

(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振荡器特性: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芯片擦除:整个PERO懈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 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但RAM定

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

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本设计使用AT89C51芯片作为控制芯片,利用P0 口连接一个并行输入/输出器件8255A用8255器件的PA PB 口连接发光二极管,最后通过

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通过程序中的延迟来控制“跑马灯”的亮灭,以达 到显示效果。开始时第一组的灯从上往下一次,而第二组的八个跑马灯是 从下往上一次亮,然后第一组的再倒回去,最后所有的灯全亮一次,按此 规律循环下去。

3、硬件电路连接图如下:

图二原理图

四、程序流程图

1、主程序:

程序设计思路:本设计使用89S2051芯片作为控制芯片,利用P0 口连 接一个并行输入/输出器件8255A 用8255器件的PA PB 口连接发光二 极管,最后通过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通过程序中的延迟来控制“跑马灯”

C2

1nF

X1

U1

19

XTAL1

18

XTAL2

RST

29

匸 ALE

EA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0.0/AD0 P0.1/AD1 P0.2/AD2 P0.3/AD3 P0.4/AD4 P0.5/AD5 P0.6/AD6 P0.7/AD7 P2.0/A8 P2.1/A9 P2.2/A10 P2.3/A11 P2.4/A12 P2.5/A13 P2.6/A14 P2.7/A15 P3.0/RXD P3.1/TXD P3.2/INT0 P3.3/INT1 P3.4/T0 P3.5/T1 P3.6/WR P3.7/RD

U2

39

34

21

'—74

<~^5

5 3

6 r

D0 PA0 D1 PA1 D2 PA2 D3 PA3 D4 PA4 D5 PA5 D6 PA6 D7 PA7 RD PB0 WR PB1 A0 PB2 A1 PB3 RESET PB4 PB5 CS ?

PB6 PB7 PC0 PC1 PC2 PC3 PC4 PC5 PC6 PC7

AT89C51

18B1

19B2 20B3

23B6 25B 8

R2

LLOW

D2

loo

-

R3

R4

R1

R7

100 __ ■

R8

R10

D9

D10

D13

LED-YELLOW

D14

LED-YELLOW

R9

R11

4=h

100

R12 R13

R14

R15

100

CRYSTAL

'ELLOW

D5

'ELLOW

'ELLOW

'ELLOW

D3

'ELLOW

D4

100

LED-YELLOW

的亮灭,以达到显示效果。开始时第一组的灯从上往下一次,而第二组的八个跑马灯是从下往上一次亮,然后第一组的再倒回去,最后所有的灯全亮一次,按此规律循环下去。

主程序

图二是开始时第一组的八个灯从上往下依次亮,而第二组的八个跑马灯是从下往上依次亮时的仿真图。

图三是第一组倒回去亮时,而第二组的不变时的仿真图。

图四是所有灯同时亮时的仿真图的截图。

±C1

1nF

P0.0/AD0

P0.1/AD1

P0.2/AD2

P0.3/AD3

P0.4/AD4

P0.5/AD5

P0.6/AD6

P0.7/AD7

P2.0/A8

P2.1/A9

P2.2/A10

P2.3/A11

P2.4/A12

P2.5/A13

P2.6/A14

P2.7/A15

P3.0/RXD

P3.1/TXD

P3.2/INT0-

P3.3/INT1

P3.4/T0

P3.5/T1

P3.6/WR

P3.7/RD

U2

39 34 D0

"37

32

D1

D2

3J D3

?34—计D5

■3327D6

■■D7

21

5

36

RD

T22-------------------- 36-WR

:=7E

A0

A1

RESET

%CS

R5

E LLOW

R2

ELLOW

D2

'ELLOW

D3

R4

D4

D5

R10

PB/

ELLOW

D9

R9

PC4

ELLOW

R11

ELLOW

R12

ELLOW

R13

J100

ELLOW

ELLOW

D14

LED-YELLOW

PA6

PA7

PB0

PB1

PB2

PB3

PB4

PC5

PC6

PC7

100■-

R3

C1

1nF

X1

CRYSTAL

C2

1nF

R17

10k

U1

XTAL1 P0.0/AD0

P0.1/AD1

P0.2/AD2

XTAL2 P0.3/AD3

P0.4/AD4

P0.5/AD5

P0.6/AD6

RST P0.7/AD7

P2.0/A7

P2.1/A9

P2.2/A10

PSEN P2.3/A11

ALE P2.4/A12

EA P2.5/A13

P2.6/A14

P2.7/A15

P1.0 P3.0/RXD

P1.1 P3.1/TXD

P1.2 P3.2/INTL

P1.3 P3.3/INT^

P1.4 P3.4/T0

P1.5 P3.5/T1

P1.6 P3.6/WR

P1.7 P3.7/RD"

19

18

AT89C51

PA0

PA1

PA2

PA3

PA4

PA5

PCC

PC1

D16

ELLOW

—CEZZl

R1

"ELLOW

R7

ELLOW 1100 1

——

R8

--- 1 100 1---------------------

R14

LED-YELLOW

图四仿真图

E LLOW

R2

100

R3

ELLOW

'ELLOW

D2

D3

D4

'ELLOW

U2

D5

R4

8255A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PA0

PA1

PA2

PA3

PA4

PA5

PA6

PA7

PB0

PB1

R7

100?

"A

"h 39 A

? - 38 A 'ELLOW

R8

100

A0

A1

PB2

PB3

-18

B1

P

I9B2

-20B

3

RESET PB4

PB5

PB6

PB7

■23 B6

24 B7

I 251

PC0

PC1

PC2

PC3

PC4

PC5

PC6

PC7

图五仿真图

'ELLOW

R10

100 J

B2

D9

R9

'ELLOW

100

D10 R11

100

B3

^Y ELLOW

D ED-Y ELLOW

LED-YELLOW

D13

LED-YELLOW

D14

LED-YELLOW

D16

LED-YELLOW

R12

4 -- >

100

R13

100

R14

100

R15

100

R16

4 -- >

100

六、实验程序

ORG 0000H

LJMP

ORG MAIN: CLR

SETB

CLR

SETB

SETB

MOV

MOVX START: MOV

MOV

MOV LOOP: CLR

CLR

MOV

MOVX

RL

MOV

SETB

CLR

MOV

MOVX

RR

MOV

CALL

DJNZ

MOV

MOV

MOV LOOP1: CLR

CLR

MOV

MOVX

RR

MOV

SETB

CLR

MOV MAIN

0030H

P2.2

P2.2

P2.2

P2.0

P2.1

A,#80H @R0,A

R1,#0FEH R2,#7FH R3,#08 P2.0

P2.1

A,R1

@R0,A

A

R1,A

P2.0

P2.1

A,R2

@R0,A

A

R2,A DELAY

R3,LOOP

R1,#7FH R2,#0FEH R3,#08

P2.0

P2.1

A,R1

@R0,A

A

R1,A

P2.0

P2.1

A,R2

MOVX

RL

CALL

DJNZ R3,L00P1

CLR P2.0

CLR P2.1

MOV A,#0

MOVX @R0,A

SETB P2.0

MOVX @R0,A

CALL DELAY

MOV A,#0FFH

CLR P2.0

MOVX @R0,A

SETB P2.0

MOVX @R0,A

CALL DELAY

JMP START

DELAY: MOV R6,#0FFH

D1: MOV R7,#0FFH

DJNZ R7,$

DJNZ R6,D1

RET

END

七、总结

在去实验室前,我经过多番努力,将电路板上的电路用仿真软件画出,并且确保了每一条连线都包含了,芯片的每一个管脚都清楚的认识到是用来干什么的,怎么连接的,仿真时各个点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尔后,我又进行了初步的编程,将程序模块化,分为了主程序、显示子程序、延时子程序等,但在程序的编程过程中,我不是很了解怎么实现这个过程,导致未能完成该程序的编写。

因此,我和组员在互相讨论了自己的编程思路后,综合了对方的意见, 得到了初步的程序,但是在仿真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合力讨论了很久,但还是有点问题,于是我们和另外一组一起商讨,在程序调试过程方面讨论了很久,还

尝试了用其他的方法来代替,但是结果还是不理想,于是还是只有不断地调试程序,最后经过了一天的努力,我们得到了初步的程序,但在仿真过程中还是未能实现我们所要的结果。虽然这样,但我们并没有因结果不理想而放弃,于是,我们经过反复不断的修改,得到进一步的程序,第二天又到实验室去调试。

调试的时候总提示有错,然后通过我们的仔细分析、修改,再加反复调试,终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程序。调好程序后,我们进行了仿真,而在仿真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接线的问题,芯片的问题,所接的电阻值过大等,导致LED显示灯不亮。最后经过细心的检查修改,最终终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电子电路设计及仿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环节,他将我们所学的课堂知识和实践结合,是我们所学知识得到加固。以前的课程都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感觉有些抽象,学习起来也比较乏味,没有主观的学习热情。这次课程设计的主要收获就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让我对单片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跑马灯的制作过程中,对单片机的结构有了更加的了解,将硬件和软件的完美结合更增加了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这也许就是主观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实践中经验占据重要地位,老师的经验和知识多于我们,通过老师的指导是我们的实验过程更加轻松,受益匪浅。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不仅使我了解了单片机的开发流程,更加的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知识以外的学问,这对于我来说一生都是受用的。

基本运算器实验模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器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员无 实验日期 2016.5.17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二) 实验要求: (1)实验之前,应认真准备,写出实验步骤和具体设计内容,否则实验效率会特别低,一次实验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实验内容,即使基本作对了,也很难说懂得了些什么重要教学内容。 (2)应在实验前掌握所有控制信号的作用,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并带入实验室。 (3)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既不要因为粗心造成短路等事故而破坏设备,又要仔细思考实验有关内容,把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实验理解清楚。 二、实验逻辑原理图与分析 2.1 画实验逻辑原理图 xxxxxxxxxx xxxxxxxxxx 多路开关 判零 A=xx LOG=xx SHF=xx ART=xx 进位 B=xx & &

2.2 逻辑原理图分析 1)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 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 和B 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 2)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CN 来决定,任何时候, 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 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 零标志。 ALU 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 中。 三、数据通路图及分析 1、逻辑运算

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电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电机实验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电机维修与测试 所属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日期 XX年5.6—5.13 班级电气11-13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篇二: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本 课程名称:电机拖动基础班级:电气11-2 姓名田昊石泰旭孙思伟 指导老师:_史成平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实验项目:1. 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 P0=f(U0)。 2. 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k=f(Ik), Pk=f(I)。 3. 负载实验保持U1=U1N,cos?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空载实验 1.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 2.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计算得到铁损耗PFe、励磁电阻Rm、励磁电抗Xm、电压比k (三)短路实验 1. 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 O (四)负载实验 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 表3 cos?2=1 (五)问题讨论 1. 在实验中各仪表量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根据实验的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空载电压,单 相变压器电源电压和频率、线圈匝数、磁路材质及几何尺寸等。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

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 防止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防止对变压器及其它仪器仪表等设备过压过 流而损坏。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1.电压和电流的区别:空载试验在低压侧施加额定电压,高压侧开路;短路 试验在高压侧进行,将低压侧短路,在高压侧施加可调的低电压。2.测量范围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的是铁芯损耗和空载电流, 而短路试 验主测量的是短路损耗和短路电阻。3.测量目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数据反映铁芯情况,短路试验反映的是线圈方面的问题。 4.试验时,要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要避免接错线。选择的导 线应该是高压导线,要不漏线头要有绝缘外皮保护。5.通过负载试验可以知道变压器的阻抗越小越好。阻抗起着限制变压器的电 流的作用,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这些。 篇三:直流电动机实验报告 电机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电机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三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日期2014/3/3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特性 2、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测量电路。 3、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 4、学习使用excel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5、学会正确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6、学习使用 Multisim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二.实验仪器设备 示波器、函数发生器、面包板、二极管、电阻、万用表,实验箱等。 三、实验内容 1、准备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 2、在面包板上搭接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电路,给电路加入可调的正向和反向的输入电压,分别测量不同电压下流经二极管的电流,记录数据,用excel 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正向输入测量8组数据,反向测量6组。 3、给二极管的测量电路加入正弦波,用示波器分别测量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解释输出波形的特征。 4,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画出或门和与门,并连接电路,测量检验。 四、实验原理

示波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显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对大小来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转极板上的电压最大值的相对大小, 二极管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电流 只可以从二极管的一个方向流过 电路图: 其伏安特性图为: 电路图为: 动态电路: 正向,二极管两端:

电阻两端: 反向:二极管两端

电阻两端 2)与门,或门可以通过二极管和电阻来实现。

五、实验数据 上述实验图分别对应的波形图及实验数据如下: 正向,二极管两端: 信号类型Vpp:V Vmax:V Vmin:V T:ms 输入信号 5.1 2.43 -2.71 1.9986 输出信号 3.4 0.7 -2.67 1.9997 电阻两端: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运算器组成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9.3 运算器组成实验 姓名:曾国江 学号: 系别: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网络工程1班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评语: 得分:

9.3运算器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的读写操作。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运算器74LS181的算术逻辑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 ALU-BUS# DBUS7 DBUS0 Cn# C 三态门(244) 三态门(244)ALU(181) ALU(181) S3S2S1S0M A7A6A5A4F7F6F5F4 F3F2F1F0B3B2B1B0 Cn+4 Cn Cn Cn+4 LDDR2T2 T2 LDDR1LDRi T3 SW-BUS# DR1(273) DR2(273) 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 (ispLSI1016) RD1RD0RS1RS0WR1WR0 数据开关(SW7-SW0)数据显示灯 A3A2A1A0B7B6B5B4 图3.1 运算器实验电路 LDRi T3A B 三态门 R S -B U S # 图3.1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参与运算的数据首先通过实验台操作板上的八个二进制数据开关SW7-SW0来设置,然后输入到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 中。

RF(U30)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上相当于四个8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B端口(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A端口(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LDRi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RF的A、B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DR2相连;另外,RF的B端口通过一个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端口送到DBUS 上。 DR1和DR2各由1片74LS273构成,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DR1接ALU的A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输入端口。ALU由两片74LS181构成,ALU的输出通过一个三态门(74LS244)发送到数据总线DBUS上。 实验台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DBUS7-DBUS0显示灯接在DBUS上,可以显示输入数据或运算结果。另有一个指示灯C显示运算器进位标志信号状态。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其中S3、S2、S1、S0、M、Cn#、LDDR1、LDDR2、ALU_BUS#、SW_BUS#、LDRi、RS1、RS0、RD1、RD0、WR1、WR0都是电位信号,在本次实验中用拨动开关K0—K15来模拟;T2、T3为时序脉冲信号,印制板上已连接到实验台的时序电路。实验中进行单拍操作,每次只产生一组T1、T2、T3、T4时序脉冲,需将实验台上的DP、DB开关进行正确设置。将DP开关置1,DB开关置0,每按一次QD 按钮,则顺序产生T1、T2、T3、T4一组单脉冲。 三、实验设备 1.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在TEC-5实验台上) 3.双踪示波器一台(公用) 4.万用表一只(公用) 四、实验任务 1、按图3.1所示,将运算器模块与实验台操作板上的线路进行连接。由于运 算器模块内部的连线已由印制板连好,故接线任务仅仅是完成数据开关、控制信号

模电实验1二极管V—I特性曲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二极管V—I特性曲线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实验(模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ultisim 2001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Multisim中直流扫描分析方法来验证二极管的V-I特性曲线。 3、学习如何改变元器件的模型参数。 4、学习如何使用Multisim 2001 中的后处理程序对输出波形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

二、实验步骤 1. 电路原理图 (图一二极管V—I特性曲线电路图) 实验电路图如上图一所示。 直流电压源Vi与1N4148型二极管VD1串联,电流从电压源正极流出经过二极管回到电源。。二极管两端电压降= 电源电压V1。 关联方向流经VD1的电流= 流经电源的电流的负值。 2.实验结果 (图二二极管V—I特性曲线)

(1)DC sweep 分析: 横坐标为V1,纵坐标为流经电源的电流。 输入值:初始值-120V ,结束值20V ,步长0.01。 结果如上图二所示。 得出结果若以Voltage (V )=0为对称轴翻折,即为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图三 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后处理在变量vvi#branch (流经电源的电流)前取负号,即得关联方向流经VD1的电流。 电流如图三所示为经过后处理后得到的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横坐标为V1,纵坐标为流经二极管VD1的电流。 上图中,(1)部分为反向击穿,(2)部分为反向截止,(3)部分为正向导通。 (2)调整XY 轴数据显示范围,观察门坎电压值 (图四 二极管V —I 特性曲线) 1 2 3

调整输入范围纵横坐标0—2V,纵坐标-0.01V—1A。 观察图四,移动游标,读出门槛电压0.666V。 (3)调整XY轴数据显示范围,观察雪崩电压值 (图五二极管V—I特性曲线)调整输入范围横坐标-102—-98V,纵坐标-1—0.01A。 观察图五,移动游标,读出门槛电压-100.65V。

变压器实验报告汇总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项目:三相变压器的空载及短路实验专业班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1日 成绩评定: 评阅教师: 电机学老师:曾成碧 报告撰写:

一、实验目的: 1 用实验方法求取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 2 通过空载及短路实验求取变压器的参数和损耗。 3 计算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百分率和效率。 4掌握三相调压器的正确联接和操作。 5 复习用两瓦特法测三相功率的方法。 二.思考题的回答 1.求取变压器空载特性外施电压为何只能单方向调节?不单方向调节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因为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的磁场中时进行周期性磁化时存在磁滞现象。如果不单方向调节变压器外施电压,磁通密度并不会沿原来的磁化曲线下降,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铜、铁损耗和参数?实验过程中作了哪些假定? 答:变压器的空载实验中认为空载电流很小,故忽略了铜耗,空载损耗近似等于变压器铁耗Fe P P ≈0,同时忽略了绕组的电阻和漏抗。空载时的铁耗可以直接用两瓦特法测得,根据公式2 003/I P r m ≈可以求得励磁电阻,由003/I U Z m ≈可以求得励磁阻抗,由2 2 k m m r Z X -=可以求得励磁电抗值。 在变压器的短路实验中,由于漏磁场分布十分复杂,故在T 形等效电路计算时,可取k x x x 5.0'21==σσ,且k r r r 5.0'21==。同时由于外加电压低,忽略了铁耗,故假设短路损耗等于变压器铜耗。短路损耗k P 可直接由两瓦特法测得,有公式k k k I P r 2/=可得k r ,k k k I U Z 3/=,故k k k r Z x 22-=。 3.空载和短路实验中,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该怎样联接电压接线?用两瓦特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 答:变压器空载实验中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为空载实验测量的是励磁阻抗,阻抗值较大,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会有明显的分流作用,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变压器短路实验应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短路实验中测量的是漏阻抗,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内容: 1.先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波形; 5.用excel或matlab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整流二极管、色环电阻、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 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为了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用直流电源和电位器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用万用表测出若干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值,最后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下所示: 用函数发生器EE1641D给二极管施加Vp-p=3V、f=100Hz的交流电源,再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输入信号波形和输出信号波形。电路图如下: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结论:符合二极管的特性,即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2. 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通道1为输入波形,通道2为输出波形):

运算器部件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算器部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与深入理解4位运算器芯片Am2901的功能和内部组成,运行中要求 使用的控制信号及其各自的控制作用。 ●熟悉与深入理解用4片4位的运算器芯片构成16位的运算器部件的具体方 案,各数据位信号、各控制位信号的连接关系。 ●熟悉与深入理解用2片GAL20v8芯片解决ALU最低位的进位输入信号和 最高、最低位的移位输入信号、实现4位的标志位寄存器的方案,理解为什么这些功能不能在运算器芯片之内实现而要到芯片之外另外处理。 ●明确教学计算机的运算器部件,使用总计24位的控制信号就完全确定了它 的全部运算与处理功能,脱机运算器实验中可以通过24位的微型开关提供这些控制信号。 二、实验说明 脱机运算器实验,是指让运算器从教学计算机整机中脱离出来,此时,它的全部控制与操作均需通过24位的微型开关来完成,通过开关、按键控制教学机的运算器完成指定的运算功能,并通过指示灯观察运算结果。 三、实验要求 1、实验之前认真预习,写出预习报告,包括操作步骤,实验过程所用数据和运行结果等 2、实验过程当中,要仔细进行,防止损坏设备,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现象,判断结果是否正确,记录运行结果 3、实验之后,认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对遇到的各种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自己在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与收获。 四、实验所使用到的控制信号 AM2901所用的控制信号

1、将教学机设置为单步、16位、脱机状态下,即把教学机左下方的5个控制开关置为1XX00。 2、按一下RESET按键,进行初始化。 3、按照指定功能给出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观察各信号指示灯状态。 4、按压START键,给出脉冲信号,观察各信号灯状态。 六、实验内容 1、下表中所列操作在教学机上进行运算器脱机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运算器功能所用到的控制信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运算器组成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1 Quartus H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Quartus H的基本使用方法。 了解74 1 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利用Quartus H 验证74138 (3: 8)译码器、74244、74273 的功能。 二.实验任务 熟悉Quartus H中的管理项目、输入原理图以及仿真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新建项目,利用原理编辑方式输入74138、74244、74273的功能特性,依照其功能表分别进行仿真,验证这三种期间的功能。 三.74138、74244、74273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1.74138 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74244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1.

实验2运算器组成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的工作原理。 2. 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 验证4位运算器(74181)的组合功能。 4. 按给定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二、 实验电路 附录中的图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 8位字长的ALU 由2 片74181构成。2片74273构成两个操作数寄存器 DR1和DR2用来保存参 与运算的数据。DR1接ALU 的A 数据输入端口,DR2接 ALU 的B 数据输入端 口,ALU 的数据输出通过三态门74244发送到数据总线BUS7-BUS 上。参与 运算的数据可通过一个三态门74244输入到数据总线上,并可送到DR1或 DR2 暂存。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除了 T4是脉冲信号外,其 4. 74273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他均为电位信号。nCO, nALU-BUS nSW-BU鈞为低电平有效。 三、实验任务按所示实验电路,输入原理图,建立.bdf 文件。 四. 实验原理图及仿真图 ,然后利用ALU的直通功能,检查DR1 DR2中是否保存了所置的数。 其实验原理图如下: 波形图如下: 实验 3 半导体存储器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静态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勺工作特性和使用方法; (2)熟悉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和读出数据的过程; (3)了解使用半导体存储器电路时的定时要求。 (二)、实验要求 利用Quartus H器件库提供的参数化存储单元,设计一个由128X8 位的RAM和128X8位的ROM勾成的存储器系统。请设计有关逻辑电路,要求仿真通过,并设计波形文件,验证该存储器系统的存储与读出。 (三)、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 ram内所存储的数据: rom 内所存储的数据: 仿真图如下: (四)心得体会 本次试验中,我们应该熟练掌握Quartus H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静态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啲工作特性和使用方法;熟悉半导体存储器存

电机学实验报告

湖北理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一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同组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预习要点 1、如何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特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2、直流电动机起动时,为什么在电枢回路中需要串接起动变阻器? 不串接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3、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串接的磁场变阻器应调至什么位置? 为什么? 若励磁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4、直流电动机调速及改变转向的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序号 型 号 名 称 数 量 1 DD03 导轨、测速发电机及转速表 1台 2 DJ23 校正直流测功机 1台 3 DJ15 直流并励电动机 1台 4 D31 直流电压、毫安、电流表 2件 5 D42 三相可调电阻器 1件 6 D44 可调电阻器、电容器 1件 7 D51 波形测试及开关板 1件 四、实验原理 工作特性:电源电压一定,励磁电阻一定时,η、n 、T em =f(P 2)的关系曲线。 (一)并励电动机 (U N I fN 条件下)(并励电动机励磁绕组绝对不能断开) 1. 速率特性n=f(P 2) φ e a a C R I U n -= 转速调整率 %1000?-= ?N N n n n n

02020260 2T n P T P T T T em +=+Ω = +=π 3. 效率特性η=f(P 2) (75~95)% 实验原理图见图1-1 图1-1 直流并励电动机接线图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内容: 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保持U=U N 和I f =I fN 不变,测取n 、T 2、η=f (I a )、n=f (T 2)。 2、实验步骤: (1)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1)按图1-1接线。校正直流测功机 MG 按他励发电机连接,在此作为直流电动机M 的负载,用于测量电动机的转矩和输出功率。R f1选用D44的1800Ω阻值。R f2 选用D42的900Ω串联900Ω共1800Ω阻值。R 1用D44的180Ω阻值。R 2选用D42的900Ω串联900Ω再加900Ω并联900Ω共2250Ω阻值。 2)将直流并励电动机M 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调至最小值,电枢串联起动电阻R 1调至最大值,接通控制屏下边右方的电枢电源开关使其起动,其旋转方向应符合转速表正向旋转的要求。 3)M 起动正常后,将其电枢串联电阻R 1调至零,调节电枢电源的电压为220V ,调节校正直流测功机的励磁电流I f2为校正值(50mA 或100 mA ),再调节其负载电阻R 2和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值:U =U N ,I =I N ,n =n N 。此时M 的励磁电流I f 即为额定励磁电流I fN 。 4)保持U =U N ,I f =I fN ,I f2为校正值不变,逐次减小电动机负载。测取电动机电枢输入电流I a ,转速n 和校正电机的负载电流I F 。 表1-1 U =U N = 220 V I f =I fN = 100 mA I f2= 81.4 mA

实验1二极管实验报告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_ 电子技术实验名称二极管半波整流实验 实验日期 2012 年 3 月 5 日 实验报告日期 2012 年 3 月 26 日 姓名____曾曦________学号___00__________ 小组成员名称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模拟电路实验箱系统硬件电路结构和功能 2.掌握虚拟示波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模拟电路实验箱各组成部件的硬件电路结构和功能,我们将设计一个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用虚拟万用表测量电压、电阻值,应用虚拟示波器测量波形。 三、实验环境 1.实验箱TD_AS 2.PC +虚拟仪器(万用表+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描述实验步骤及中间的结果或现象。在实验中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做的,发生的现象和中间结果) 1.模拟电路实验箱系统硬件结构和功能 ·通用实验单元:基本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电路、功率放大器、串联稳压电路、集成稳压电路。 ·恒压源单元:DC ① +~+12V、;~-12V、。 ② +12V、; -12V、。 ③ +5V、; -5V、; +、。 AC :、。 ·波形发生器单元: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幅值:方波 Vp-p:0~12V。 三角波 Vp-p:0~12V。

正弦波 Vp-p:0~12V。 频率范围(四档):2Hz~20Hz、20Hz~200Hz、200Hz~2KHz、2KHz~80KHz。 ·直流信号源单元:两路~+、-5V~+5V 两档连续可调。 ·开关及显示:12组开关,8组显示灯。 ·元器件单元:包括电位器、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 ·可选配PAC开发板:PAC10、 PAC20 、PAC80。 ·可选配OSC虚拟仪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X-Y测量:双通道、实时采样率2MHz,存储深度16K。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 2.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3.用示波器测量波形图过程和结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运算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4位函数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操 作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 3.验证带进位控制的74LS181的功能。 二、实验环境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与实验过程及分析(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开关控制操作方式实验 1、按图1-7接线图接线: 连线时应注意:为了使连线统一,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 图1-1 实验一开关实验接线图 2、通过数据输入电路的拨开关开关向两个数据暂存器中置数: 1)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再拨动CLR,使其指示灯亮。置ALU-G =1:关闭ALU的三态门;再置C-G=0:打开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 2)向数据暂存器LT1(U3、U4)中置数:

(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15……D0”为要输入的数值; (2)置LDR1=1:使数据暂存器LT1(U3、U4)的控制信号有效,置LDR2=0:使数据暂存器LT2(U5、U6)的控制信号无效; (3)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1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1中。 3)向数据暂存器LT2(U5、U6)中置数: (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15……D0”为想要输入的数值; (2)置LDR1=0:数据暂存器LT1的控制信号无效;置LDR2=1:使数据暂存器LT2的控制信号有效。 (3)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2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2中。 (4)置LDR1=0、LDR2=0,使数据暂存器LT1、LT2的控制信号无效。 4)检验两个数据暂存器LT1和LT2中的数据是否正确: (1)置C-G=1,关闭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然后再置ALU-G=0,打开ALU 的三态门; (2)置“S3S2S1S0M”为“F1”,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1中的数,表示往暂存器LT1置数正确; (3)置“S3S2S1S0M”为“15”,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暂存器LT2中的数,表示往暂存器LT2置数正确。 3、验证74LS181的算术和逻辑功能: 按实验步骤2往两个暂存器LT1和LT2分别存十六进制数“1234H”和“5678H”,在给定LT1=1234H、LT2=5678H的情况下,通过改变“S3S2S1S0MCn”的值来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通过数据总线指示灯显示来读出运算器的输出值F,填入上表中,参考表1-1的功能表,分析输出F值是否正确。分别将“AR”开关拨至“1”和“0”的状态,观察进位指示灯“CY”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实验结果表为:

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实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机械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R?100或R?1K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2)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基本原理是把三极管接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利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值的大小来判定集电极和发射极。以NPN型为例,如图所示。基极确定以后,用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极,用100K?的电阻一端接基极一端接黑表笔,若电表指针偏转较大,则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集电极,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也可用手捏住基极与黑表笔(不能使两者相碰),以人体电阻代替100K?电阻的作用。

电机学实验报告

电机学实验报告 学院:核技术及其自动化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师:黄洪全 姓名:许新 学号:200706050209

实验一异步电机的M-S曲线测绘 一.实验目的 用本电机教学实验台的测功机转速闭环功能测绘各种异步电机的转矩~转差曲线,并加以比较。 二.预习要点 1.复习电机M-S特性曲线。 2.M-S特性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项目 1.鼠笼式异步电机的M-S曲线测绘测。 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M-S曲线测绘。 >T m, (n=0) 当负载功率转矩 当S≥S m 过读取不同转速下的转矩,可描绘出不同电机的M-S曲线。

四.实验设备 1.MEL 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MEL-13、MEL-14)。 3.电机起动箱(MEL-09)。 4.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M04。 5.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M09。 五.实验方法 1 被试电动机M04法。 G 功机,与按图线,实验步骤: (1)按下绿色“闭合”按钮开关,调节交流电源输出调节旋钮,使电压输出为220V ,起动交流电机。观察电机的旋转方向,是之符合要求。 (2)逆时针缓慢调节“转速设定”电位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后,M04电机的负载将随之增加,其转速下降,继续调节该电位器旋钮电机由空载逐渐下降到200转/分左右(注意:转速低于200转/分时,有可能造成电机转速不稳定。) (3)在空载转速至200转/分范围内,测取8-9组数据,其中在最大转矩附近多测几点,填入表5-9。

(4)当电机转速下降到200转/分时,顺时针回调“转速设定”旋钮,转速开始上升,直到升到空载转速为止,在这范围内,读出8-9组异步电机的转矩T,转速n,填入表5-10。 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M-S曲线测绘

模电实验报告二极管使用

模拟电路实验二——二极管实验报告 0 石媛媛 1、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大小): 一开始,我用欧姆表测量了二极管电阻,正向基本无电阻,反向电阻确实是很大。 然后我们测量其输出特性曲线,发现很吻合: 1、在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确实没有电流,之后一段电流很小(几毫安~几十毫安); 2、当二极管两端电压大于左右时电流急剧增大(后测试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这个就是 其正向导通电压。二极管被导通后电阻很小,(图中可看出斜率很大,近似垂直)相当于短路。 3、当我们使电压反向,电流基本为零,但是当电压大于某一值(反向击穿电压)时电流又开始增大。 2、焊接半波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观察正向压降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电路图: 方波正弦波 三角波 半波整流电路的效果:输出信号只有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这就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这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但是电的利用效率低,只有一半的线信号被保留下来。 3、焊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

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在电压正向与反向时,分别有两个管子处于正向导通区、两个管子在反向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始终同向。而且电压在整个周期都有输出,效率高。 但是发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尤其是三角波时)未达到理想波形,应该是电路板焊接的焊接点不够牢固或其他问题导致信号的微失真。 5、使用二极管设计一个箝位电路,能把信号(0-10V)的范围限制在3V~5V之间: 设计的电路:

电路原理:当输入信号在0—4V时,4V>U1,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稳定在4V左右当输入信号在4V—10V时,二极管反偏,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由电源,1K电阻,51Ω电阻构成。因为要想使输出值小于5V,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小阻值电阻和一个大阻值电阻串联,这样51Ω电阻分压小,故输出电压一直小于5V,起到了钳位效果。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输出电压/V 4 6 10 实验心得: 1、焊接心得:A、锡越少越牢固,不要在一点反复焊接,很容易使之前的焊点虚焊。 B、焊接前做好规划,把该点处要连的元件和导线尽量一次连好。 C、短距离连接可以用元件本身(如电阻两端的细锡线)或点连,长距离链接要用带皮的导线。 D、电源线正负要区分好颜色,方便后续操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次我们组因为焊接技术不到位,在一点出反复焊接,又丑又不牢靠从而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效果中出现误差的错误了。 2、对于数据的记录上感受更深入了。实验数据记录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的需要,没有确定 的比例,不需要事先给自己规定好每隔多少取值。比如二极管一开始我们取1V,2V,都没有什么电流,这段的数据就可以间隔很大的略记,而后面二极管被导通后,电流变化很快,这一段就要在小间隔下记录,才能绘制出理想的二极管输出曲线。 3、对于自己设计电路,我觉得首先要理解电路的功能,比如一开始我们就从网上找了很多 钳位电路的例子但是都是对交流电的,而在本次实验中,处理的应该是直流电,这就不适用了。第二,要好好学好模拟电路的课程,明白原理才能更好的设计。比如钳位中,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用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一个固定电源的作用,知道了这些,设计变得更有目的,才能快而准确。 不过这次实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自己设计的电路一下子就能工作了,体会到了工科学生那种在纸上演算,觉得原理上一定能实现,结果一做果然符合自己预期的快感。感觉很有成就感。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 为表内电源,r 为等效内阻,I 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R 或K R 1?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 结,而PN 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R 或K R 1?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 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 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电机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机学实验指导老师:章玮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异步电机实验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旭东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参数 2、测定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项目 1、空载试验 2、短路试验 3、负载试验 三、实验线路及操作步骤 电动机编号为D21,其额定数据:P N=100W,U N=220V,I N=0.48A,n N=1420r/min,R=40Ω,定子绕组△接法。 1、空载试验 (1)所用的仪器设备:电机导轨,功率表(DT01B),交流电流表(DT01B),交流电压表(DT01B)。 (2)测量线路图:见图4-4,电机绕组△接法。 (3)仪表量程选择:交流电压表250V,交流电流表0.5A,功率表250V、0.5A。(4)试验步骤: 安装电机时,将电机和测功机脱离,旋紧固定螺丝。 试验前先将三相交流可调电源电压调至零位,接通电源,合上起动开S1,缓缓升高电源电压使电机起动旋转,注意观察电机转向应符合测功机加载的要求(右视机组,电机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否则调整电源相序。注意:调整相序时应将电源电压调至零位并切断 电源。

接通电源,合上起动开关S1,从零开始缓缓升高电源电压,起动电机,保持电动机在额定电压时空载运行数分钟,使机械损耗达到稳定后再进行试验。 调节电源电压由1.2倍(264V~66V)额定电压开始逐渐降低,直至电机电流或功率显著增大为止,在此围读取空载电压、空载电流、空载功率,共读取7~9组数据,记录于表4-3中。注意:在额定电压附近应多测几点。 试验完毕,将三相电源电压退回零位,按下电源停止按钮,停止电机。 表4-3 2、短路试验 (1)所用的仪器设备:同空载试验 (2)测量线路图:见图4-4,电机绕组△接法。 (3)仪表量程选择:交流电压表250V,交流电流表1A,功率表250V、2A。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 ? R或K R1 ?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 ? R或K R1 ?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1)

级班学号姓名 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2、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3、验证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功能发生器的功能; 4、按指定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运算。 二、实验设备 DVCC-C5JH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如附A图1-3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3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2、控制信号说明: T4:脉冲信号;实验时,将W/R UNIT的T4接至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S3~S0、M:运算器的功能控制信号;可参见74181芯片的功能表P64。 Cn:进位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 LDDR1、LDDR2:数据寄存器DR1和DR2的数据装载控制信号,高电平有效。ALU-B:该控制信号控制是否将ALU的结果送到总线上,低电平有效。

SW-B :三态门开关信号,控制是否打开三态门,低电平有效。 四、实验内容 1、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实验步骤: ①按图1-2连接路线,仔细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②用二进制数码开关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数。 A )数据开关置01100101; B )设置switch unit :ALU-B=1 SW-B=0 LDDR1=1 LDDR2=0 C )按动KK2给出一个单脉冲信号,即T4=┎┒ D )数据开关置10100111; E )设置switch unit :LDDR1=0 LDDR2=1 F )按动KK2给出一个单脉冲信号。 ③检验DR1和DR2中存的数是否正确: A )设置switch unit :SW-B=1 ALU-B=0 B )设置switch unit :当S 3S 2S 1S 0M=00000,总线显示灯显示DR1中的数,而 置为S 3S 2S 1S 0M=01010,总线显示灯显示DR2中的数。 ④验证74LS181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给定A=(DR1)=65 H ,B=(DR2)=A7 H] A )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填入下表: DR1 DR2 S 3S 2S 1S 0 M=1(算术运算) M=0(逻辑运算) Cn=1 (无进位) Cn=0 (有进位) 65 A7 0000 01100101 01100110 10011010 65 A7 0001 11100111 11101000 00011000 65 A7 0010 01111101 01111110 10000010 65 A7 00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65 A7 0100 10100101 10100110 11011010 65 A7 0101 00100111 00101000 0101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