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都
放在文言文字、词、句的翻译上,重视字字解释,句句翻译。
虽然准确的理解文
言文的字、词、句是课堂教学基础和目标,但如果只重视目标是不够的,无法提
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达不到新课标提倡的“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终要求。
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融合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课后自觉养成审美意识,体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
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教学是一种体验生活美的过程,尤其是语文,丰富
的文字,精彩的表达,处处能够体现美的意识。
所以,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
应该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文言文教学
中的关键。
通过进行审美教育深层次的挖掘出文言文的审美因素,把理性的文字
内容和感性的体会,抽象的概念和鲜活的形象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效地使传授知
识和体验美感达到统一。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够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审
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此,要特别重视。
在进行文言
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
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
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
在高中文言
文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
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感知美、发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让学生更深刻
的理解并体会我国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1、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美,诱发审美想象
文言文语言体现着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凝练、精准和形象的语
言非常有表现张力,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往往简短的几字就能够把偌大的情境
展现在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美好的境象。
如教材中的《答谢中书书》,是陶弘
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写了山之高,水之净,寥寥八字,就写白云、高山和流水三种景物特征。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
在特定的时间动物的嬉戏,使文章更加灵动和传神,传达了一种和谐的生命气息。
文章语言言简意赅,大都是四言句,完
美整饬。
这些绝美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口头翻译是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文体的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
感情的进行多遍吟咏诵读,并与学生共同品味揣摩,探讨其蕴含的语言魅力,使
学生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加深其对文章
的认识与掌握。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让学生真的陶醉在文言文的文辞、音韵和节
奏美中,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2、亲临文章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在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作品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意旨美,高
尚且真挚的情感溢言于表,结构多种多样,语言异彩纷呈。
如李白的《蜀道难》
中这样写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飞湍瀑流争喧胚,砅崖转石
万壑雷。
”描绘秦蜀道奇丽惊险的山川,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的景象。
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重现文章的意境美,把文言
文描写的景象搬到荧幕上来,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
审美意识。
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把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等场面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彻底的激发学生对文章意境美的感受认识。
当然教师自身的形象与语言魅力,也能够营造出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字体苍劲飞扬,普通话标准且有
磁性,谦和温柔的教态,幽默得体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美,也能够在很
大程度上感染并影响学生。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美的想像,教师不
应该提很多的探究性问题,更不要琐碎的一字一句进行翻译,应该要留给学生自
由发挥想像的空间,使学生有着亲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文章描述的意境美,加
深学生的认知和掌握,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3、结合作者的情感美,提高学生审美价值
高中教材中文言文作品,都是经典力作,饱含作者情感的喷涌,奔腾的宣泄
着感情激流,给人带来强烈的动感及美感。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要把精力
着重放在“情感”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去感悟作者的“情感”的深沉、细腻、粗狂、豪放等境界,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所痛、所恨、所爱的境界,接
受文言文情感美的陶冶。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前后
呼应结合,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郁悲凉。
同时又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表明了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应该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甘天命,不应该消沉甚至自暴自弃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
够善于挖掘作者最真最深的情感,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正确理解加上教师自身的经验、口才进行讲解,让作者的情感去感染、打动、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
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体味和感悟作者的情感中得到自身的洗
礼与升华,最终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价值的作用。
4、感受人物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铸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审美
情操,让学生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健全人格的铸造要有榜样的激励,圣贤人格的
感召和文学的熏陶。
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领学生和古人进行
灵魂的“对话”,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圣贤高洁傲岸的精神,感受先哲的人格魅力,这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重要的职责。
在教《孟子·告子上》时,要引导学生感
受“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的舍生取义精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要使学生体会到孟子在得到大任前所受到的各种磨难,面对磨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能够挖掘出人
格美,领悟其精神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才是文
言文教学的成功。
审美修养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养成的,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实施审美
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注重对学生进
行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
并且能
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
观和人生观。
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提高教
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值得在文言文
的教学课堂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