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CT 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腰椎滑脱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全在这里了!

腰椎滑脱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全在这里了!

腰椎滑脱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全在这里了!脊柱滑脱通常指某节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常见于腰椎,在我国腰椎滑脱症是骨科的常见病之一。

目前将腰椎滑脱分成发育不良性(包括高度发育不良性及低度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和病理性等6种。

其中又以峡部裂性及退变性多见。

1腰椎滑脱的临床分类临床常用Witlse六类分法:•Ⅰ型先天性滑脱:先天峡部发育不良,多伴L5S1脊柱裂,不能支持上面重力。

•Ⅱ型峡部性滑脱:峡部部分缺损,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Ⅱ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

•Ⅱb峡部拉长,没有断裂,保持连续性。

•Ⅲ型退行性滑脱:椎间盘退变,中老年多见。

••Ⅳ型创伤后滑脱: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Ⅴ型病理性滑脱: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Ⅵ型外科治疗后:多见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术后。

•1腰椎滑脱的临床表现1症状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除了与脊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

腰椎滑脱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

疼痛可在劳累后逐渐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

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坐骨神经受累: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腰5或骶1神经根受牵拉,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Kemp征阳性。

疼痛及麻木症状可出现在两侧,但因腰椎紊乱后的扭曲侧弯可使两侧受损程度不一,而症状表现轻重不等,甚至只在单侧出现症状。

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2体征腰部检查可见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也可因神经根受压而出现腰椎变直。

腰椎活动受限,前屈时疼痛经常加重。

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

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

腰椎峡部裂 CT诊断准确吗?腰椎峡部裂,英文名称为lumbar spondylolysis,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且男性居多的一种骨科疾病。

腰椎峡部裂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腰椎一侧椎弓或者腰椎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出现缺损,甚至原本就存在不连续的情况进而引发个体发生腰椎峡部裂。

临床上腰椎峡部裂还被称为腰椎椎弓崩裂或峡部不连。

腰椎峡部裂主要多发于年龄处于10岁至20岁之间青少年人群,部分先天发育不良的患者常常发生于10岁以内。

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多为男性,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喜欢剧烈运动的男性。

腰椎峡部裂的临床表现症状为:下腰痛,腰正中痛或者腰部一侧深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以及马尾精神症状。

当前临床上尚不清楚引发腰椎峡部裂的实际病因及病发机制,只认为个体腰椎峡部裂的发生与先天发育性因素以及后天性因素有关。

其中先天发育性因素又分为以下方面:(1)个体自身发育不良(2)家族遗传因素。

而后天性因素则可分为以下方面:(1)创伤性骨折(2)手术(3)病理性(4)腰椎峡部退变性因素。

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都是由于自身发育不良或者受到创伤性骨折所引起的,例如长期的腰部屈伸运动所导致。

在以往针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来进行,虽然通过X线表现可以发现患者腰椎椎弓根阴影下存在的斜行裂隙或者是水平裂隙,但对于患者腰椎峡部具体的病变位置却无法清晰的展现出来。

但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CT在临床上的应用,特别是CT诊断腰椎峡部裂。

但部分患者对此产生疑问,认为CT诊断腰椎峡部裂是否准确?那么到底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腰椎峡部裂CT诊断准确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影像学技术也是越来越完善。

当前临床针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手段也是越来越多元化,从以往单一的X线检查逐渐发展到当前的CT检查以及MRI检查等。

与X线相比较来说CT检查有着较高的精准度。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总结及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总结及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总结及漏诊\误诊原因分析目的分析椎弓峡部裂在常规CT轴位扫描中的表现及特点,探讨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征象与办法。

方法对30例椎弓峡部裂患者行常规CT扫描和全椎弓薄层扫描。

通过三维重建图像确诊,对常规CT轴位扫描图像的特异性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0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多为直接征象“裂隙征”或间接征象“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等,对腰椎序列较好、未见滑脱而定位片或椎间盘层面有可疑间接征象者,可加层扫描,均可获得提示诊断的峡部改变;或薄建重组,进行确诊。

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的常规CT图像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性表现,多种方法结合可避免漏诊、误诊。

多数直接征象和多角度重建图像具有确诊意义。

标签:腰椎;峡部裂;CT;漏诊;误诊腰椎峡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LS)是指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失去连续性。

约5%的成人可患有此病[1]。

由LS及其所致的脊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LS的骨质改变,而且能显示并发的软组织改变,是诊断此病的有效办法。

而不伴滑脱或一侧椎弓峡部裂者,在常规CT椎间盘轴位扫描中很容易漏诊。

笔者结合相关国内报道[2~4],总结本院30例LS患者的CT资料,对其特征性表现及易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资料完整的椎弓峡部裂患者30例,男23例,女7例。

年龄25~66岁,平均38岁。

所有病例均有腰痛,其中伴双下肢放射痛5例,伴单侧下肢放射痛7例,均无明显外伤史。

1.2 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Emotion 6 CT机,层距、层厚3 mm,矩阵512×512。

常规扫描L3~L4、L4~L5、L5~S1椎间隙。

疑有LS时再改用1 mm层厚自可疑脊椎椎弓根上缘水平至下一个椎弓根上缘,经后处理技术行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骨窗和脊髓窗摄像。

2 结果2.1 30例LS患者中,L4有1例,其余均发生在L5。

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诊断

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诊断

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诊断2070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8月第11卷第14期August:讨,建议,指导,疏通,暗示等手段,了解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指导患者听音乐,室外散步,看书,交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烟酒有致癌及其他不良作用,戒除烟酒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饮食方面应注意调节,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介绍基本的化疗常识,常用的给药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局部肿胀,疼痛,皮疹,胸闷,憋气等,如有上述反应,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介绍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请患者配合.每隔一段时间将患者集中在一起,进行专家讲座医生答疑,自由讨论等活动.4治疗后的健康教育介绍减轻不良反应的方法.用化疗后,应多饮水减轻肾毒性.长春新碱易引起指(趾)端麻木,可做指(趾)端按摩.讲解脱发的原因及保护头发知识.患者出现毒副反应需进行对症处理和护理,耐心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吃清淡,营养丰富的食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使之做好应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思想准备,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的各项处置,积极配合治疗.5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促进疾病康复,说明复诊时间,地点.提醒患者出院后自服药物应注意剂量准确,按时等事项,提高患者对化疗的顺应性.浅谈婴儿腹泻的预防和护理山东省微山县赵庙乡卫生院(277610)王素平王桂芬婴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症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加,严重时伴有脱水征,低血钾,发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护理人员通过了解腹泻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促进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1病因及护理1.1感染分为肠内感染和肠外感染,其中肠内感染为婴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病原虫引起.病原体多随口人,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做好尿布,玩具的消毒工作,以防感染.1.2饮食为非感性腹泻的重要原因,指饮食质或量的不当.所以对婴儿饮食要做到:喂食不宜过多或过少,要定时喂食,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1.3气候气候温度变化时,要注意添加衣服,避免过热或受寒.2心理护理因频繁腹泻严重扰乱患儿及家属的正常生活.患儿因腹泻,呕吐,发热等不适和害怕吃药打针而致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因而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此时要安慰家长,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配合饮食, 以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家长的信任.3饮食指导注意饮食卫生,控制饮食,轻型腹泻应停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脂类食物,重型腹泻应暂禁食,但不禁水.禁食时间不超过6~8小时,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用药指导【lJ4.1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根据病原体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素.4.2液体疗法(1)对轻度脱水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可指导家属用口服补液方法:用ORS液1包溶解于温开水500~1000ml中少量频服,24小时服完,也可用蔗糖粉或淀粉代替葡萄糖粉5%浓度煮熟,加入所需盐类,少量多次给患儿服下.(2)静脉补液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患儿,根据失水程度选定输液总量,溶液种类及输液速度.5加强臀部护理由于大便次数多,易引起臀部发红.因此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后铺上滑石粉,尿布应选择柔软,吸水性强.以预防臀红.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能力差.因此要加强育儿知识宣传,做到合理喂养,鼓励母乳喂养,提高保育质量,预防婴儿腹泻.参考文献1.蒋冬梅.病人健康教育指导<<<<<<<<<<<<<<<<<<<<< <<<<<<<<<<<<<<<<<<<<< <<<<<<<<<<<<<<<<<<<<< <<<<<<<<<<<<<<<<<<<<< <<<<<<<<<<<<<<...检查诊断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诊断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影像科(518033)廖炯胡元明魏玮摘要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cT表现,评价cT对椎弓崩裂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55例腰椎椎弓崩裂患者,病人行反角度椎弓cT检查.结果:腰椎椎弓峡部崩裂均可见椎弓宽窄不一的低密度裂隙,边缘不规则,部分边缘可见骨痂或碎骨,与椎小关节的间隙同时展示在一个层面,表现为.双边"征.椎管横径变小,前后径变长.结论CT能明确诊断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采取反角度椎弓扫描,对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关键词椎弓峡部崩裂腰椎滑脱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脊柱滑脱症又称脊椎前移症.前移指某一椎体与下方椎体脱离向前移位,常见腰骶椎及下腰段,又称腰椎滑脱症.常由椎弓崩裂引起.椎弓崩裂是指椎骨一侧或两侧的上下关节突间骨质失去连续性.亦称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此病的发病病因基本有两种学说:即先天性及获得性.以第五腰椎最多见,约占90%[,.x线只能确定腰椎峡部崩裂的骨性改变,cT不仅能确定其骨性改变,而且能发现并发的软组织异常,使诊断更加明确.现就55例腰椎滑脱患者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8月第11卷第14期August2005,V ol11,No.14 1.1病人情况连续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l2月门诊腰椎椎弓崩裂患者55例,55例中男性42例,女性l3例.年龄15岁~68岁,平均50.40岁.其中43例表现为顽固性腰腿痛,7例仅有腰痛,5例有外伤史.腰5椎弓峡部崩裂45例,腰4椎弓峡部崩裂10例.单侧4例,双侧5l例.按Meyerding法I.滑脱42例,Ⅱ.滑脱l3例.1.2影像检查CT扫描机为:PhillipsUltraz螺旋机,扫描时间1秒/次,扫描参数为130KV,200mA~250mA,Large视野,患者仰卧,采取反角度椎弓(15~25.)扫描,在腰椎侧位定位像上将扫描定位线定于欲观察的椎体的椎弓上缘,并使之与椎弓走行方向一致,从椎弓上缘连续扫描至椎弓下缘.,将椎弓崩裂的裂隙与小关节的间隙同时展示在一个层面上为最佳显示.分别采用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1.3诊断医生诊断医生由三名影像学副高职以上医生担当.2结果2.1腰5椎弓峡部崩裂45例,腰4椎弓峡部崩裂lO例.单侧4例,双侧51例.2.2CT表现(1)椎弓下缘层面显示上下关节突间低密度条状影,边缘不规则的破碎状断裂带.(2)腰椎椎弓宽窄不一的低密度裂隙,边缘不规则,与椎小关节的间隙同时展示在一个层面,表现为"双边"征.(3)前后径扩大呈"双管"征,硬膜囊拉长成纺锤形.(4)椎弓崩裂处骨痂形成,可压迫硬膜囊.(5)椎管横径变小,椎管狭窄变形.(6)椎小关节增生,可变性含气.(7)侧隐窝狭窄.:3讨论3.1病因及病理此病的发病病因尽管不是很明了,但是现阶段基本有两种学说:即先天性及获得性标准3.先天性原因近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许多研究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如果没有先天发育的薄弱和局部缺损,光靠剪力的作用,椎弓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裂开的.多数学者认为在先天性因素的前提之下,病人进行体育或腰背部运动,使207l先天薄弱的椎弓峡部由于剪力的作用断开,这种断开可以是逐步的疲劳性长期刺激,使椎弓的薄弱处不能承受而断开, 在这一过程之中如果减少运动或进行治疗,正在断裂的病变可以恢复和停止病变发展.运动产生椎弓崩裂的机理是:脊柱任一节段运动均存在剪力,在腰骶部由于曲度大,问盘的倾斜,剪力就更明显,因此上一椎体对于下一椎体有向前,旋转的趋势.在生理载荷下,腰椎保持相互问的正常位置关系有赖于关节突问关节,完整的椎弓环,椎问盘纤维环.周围韧带,背伸肌收缩力量和正常的脊柱力线,任何一种或数种抗剪力机制的减弱或丧失均可造成腰骶部的不稳,久之产生滑脱的病理过程.3.2CT扫描技术目前国内腰椎扫描技术的常用方法为椎间盘薄层扫描,这种方法有利于显示椎间盘病变,但容易遗漏椎弓崩裂.有时即使进行多层面扫描依然不能清楚地显示椎弓的全貌和裂隙L.Edelson等【5J根据解剖标本证实,椎弓崩裂峡部位于椎弓根下2~9毫米范围,所以我们提倡采取反角度椎弓扫描技术,即机架向头侧倾斜15~25..反角度扫描是相对常规脊柱cT扫描而言,指扫描角度与常规扫描角度相反.反角度扫描的扫描定位线与椎弓走行一致,可直观完整地展示椎弓冠状解剖结构,有利于椎弓的观察测量和两侧病变的定位.椎弓反角度扫描是对常规CT扫描的一种重要补充,更能检查出椎弓细小病灶,更有利与病变的临床定位.反角度椎弓扫描技术操作简单实用,对椎弓扫描完整,直观,可作为椎弓崩裂的常规检查方法.参考文献1.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394~3982.李联忠.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3.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8~1594.梁福民,殷好治,傅晓琴,等.腰椎峡部CT征象探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595.EdelsonJG,NathanH.Nerverootcompressioninspondylolysisandspon—dylolisthesisJBoneJ0intSurg.1986;68:596—598急性硬膜外血肿的cT和MRI诊断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影像中心(255300)苏庆武陈丽芳摘要目的:回顾分析5O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运用W950螺旋cT及西门子NOVUS0.35永磁MPd扫描.结果:两种方法对急性硬膜外血肿可做出明确的诊断.结论:cT和MRI可以相互结合,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检出率更高,显示病变更清晰.关键词血肿硬膜外螺旋cT西门子NOVUS0.35永磁MRI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相对少见,CT及MR/临床应用以后,渐渐对它有了认识.该病多是颅骨骨折或颅骨受力时的短暂变形撕破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而出血.出血来源主要是脑膜中动脉最常见.急性硬膜外血肿多为单发,多发少见,可与硬膜下血肿并存,常合并脑挫裂伤.成人较小儿多见.患者多有头外伤病史.其意识障碍典型特点是,昏迷一短暂清醒一昏迷.患侧瞳孔先缩小,光反应迟钝,随即散大, 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偏瘫进行性加重,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等临床症状.我院1999年10月~2005年5月收治并经手术证实了50例.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cT及MR/的影象学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50例病人男性35例,女性l5例,年龄l5~68岁不等.平均39岁.2例无明显外伤史,相继出现头疼,肢体活动不利,而后出现意识障碍.48例患者均有明显外伤病史,其中车祸23例,高处堕落伤9例,钝器伤16例.26例合并颅骨骨折,15例合并脑挫裂伤,而后出现上述症状.50例患者于伤后6小时内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15例又进行了MR/的检查,CT误诊8例.经手术清除血肿或穿刺抽吸治疗后45例治愈出院,5例无效死亡.1—2方法应用W950螺旋cT,取患者仰卧位,横断轴位扫描,以听眶线为基线向上扫描至头顶,层厚及层距均是8~10MM.WW;100~120,WL:30~50,.并采用西门子NO. VUS0.35T永磁开放式MR/.扫描序列有SAG:SE/TIWISE/ T2WITRA:SE/T2WlCOR:SFJTIWI.CT和MR/相比较方便快捷,时间较短,对不能配合的患者可以适用,MR/对较小的血肿及额颞部的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2结果。

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的CT诊断思路和扫描方法

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的CT诊断思路和扫描方法

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的CT诊断思路和扫描方法
任建锋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3(29)17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腰椎间盘扫描时如何减少腰椎椎弓崩裂的漏诊以及腰椎椎弓崩裂伴脊椎滑脱的CT扫描方法.方法常规椎间盘扫描时对有腰椎滑脱的42例行腰椎椎弓的反机架扫描,采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椎弓环形结构是否连续,崩裂裂隙边缘不规则,边缘有硬化.结果 42例反机架扫描患者椎弓均获得满意影像,其中退变8例,崩裂34例,均为双侧峡部崩裂.退变8例中,L4/5椎小关节退变伴L4滑脱6例,L5/S1椎小关节退变伴L5滑脱2例.结论在常规椎间盘扫描时,对于有滑脱者及时行反机架扫描,能够准确鉴别腰椎滑脱原因,有效减少椎弓崩裂的漏诊且简便易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页数】2页(P2651-2652)
【作者】任建锋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3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J], 张付志
2.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J], 张付志;
3.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J], 翟亚娟
4.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J], 闫铁民
5.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J], 陈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总结及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总结及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法 结 合 可 避 免 漏 诊 、 诊 。 多数 直接 征 象 和 多 角 度 重 建 图 像 具 有 确 诊 意 义 。 误
【 关键词 】 腰椎 ; 峡部裂 ; C ; 漏诊 ; 误诊 T
腰 椎 峡 部 裂 ( u brsodll i,S 是 指 腰 椎 一 侧 或 L m a p nyo s L ) ys 两 侧 椎 弓上 下 关 节 突 之 间 的 峡 部 骨 质 失 去 连 续 性 。约 5 的 % 成 人 可 患 有 此 病 … 。 由 L 其 所 致 的 脊 椎 滑 脱 是 引 起 腰 腿 s及 痛的常见原因之一。C T检 查 不 仅 可 以 明确 L s的 骨 质 改 变 , 而且 能显 示并 发 的 软组 织 改 变 , 诊 断 此 病 的 有 效 办 法 。 而 是
余 东 林
【 摘要 】 目的
方法
分析椎 , 峡部裂存 常规 C j T轴位 扫捕 中的表现 及特点 , 讨减少 漏诊 及误 诊 的征象 与办法 。 探
3 0例腰椎峡部裂 的 C T表现 多为直接 征象 “ 隙征” I 接征象 “ 裂 或- 日 J 假性 椎 腰椎椎 弓峡部裂的常规 C T图像具 有较 明显的特征性表现 , 多种方
行分析讨论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 管冗 长征 , ) 4椎 表现 为骨性椎管矢状 径延长 , 因两侧 多
裂隙边缘突入椎 管致 横径 相对 缩小 而呈 倒置 葫芦 形 。少数 裂隙边缘硬化 增 生较 轻 者 , 多呈 纺 锤形 或倒 塔 形。本 组 2 5
1 1 一般资料 .
角 度 c 扫 描 ( ees a t n l C T R vregnr ag T,R C 的 不 足 y e G T)
之处。

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目的正确认识和探讨螺旋CT在腰椎狭部裂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97例患者而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

结果横断面及矢状位显示椎间盘突出清晰、准确,矢状面重建对椎体滑脱、椎体压缩变形及椎体后缘骨赘显示清楚,MPR矢状面对椎弓峡部显示优势明显,并发现41例椎弓峡部裂。

结论对腰椎行螺旋扫描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对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等病变做出正确诊断,而且能对椎弓峡部裂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从而避免漏诊,对临床治疗及指导患者康复有非常重要价值。

标签:腰椎峡部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腰椎峡部裂(Lunbar Spondylolysis,LS)又称椎弓崩裂,即椎弓峡部的骨性缺损,是椎体真性滑脱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下腰疼的原因之一。

X线平片虽能对部分峡部裂及椎体滑脱做出诊断,但所提供信息有限,易漏诊。

普通CT椎间盘平扫仅能对椎间盘病变显示良好,对峡部裂病变也易漏诊。

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可以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影像信息,为椎弓峡部裂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手段。

本文对41例腰椎峡部裂的CT(MPR)表现分析,探讨该技术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近3年应用GE16排CT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97例患者行腰椎螺旋扫描并多平面重建,发现41例椎体峡部裂患者,其中男27例,女14例,男女比例约2:1,年龄21-81岁,平均51岁,41例均有下腰部疼痛,伴有肢体麻木(单侧或双侧)有29例,有外伤史的4例。

1.2 检查方法使用GE16排CT机进行检查,均先做腰椎正侧位定位像,然后自第一腰椎椎体向下至第一骶椎行薄层螺旋扫描,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20kv及200mA,层厚:1.25mm,重建间隔:lmm,螺距1.375:1,扫描时间6~8秒,选择标准重建算法,扫描完成后进行MPR,即椎间盘横断面、腰椎矢状面及腰椎峡部平面,层厚、层距为3mm;椎间盘平面横断面及矢状面分别采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腰椎峡部平面采用骨窗观察。

【读书笔记】椎弓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的CT分析

【读书笔记】椎弓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的CT分析

【读书笔记】椎弓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的CT分析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初艳龙
所读书籍:《骨关节肌肉系统CT诊断》
原著主编:董越、崔久法、李小虎
椎弓峡部裂并脊椎滑脱
1.临床概述
反复异常的脊柱应力损伤导致椎弓峡部的骨质不连续,有明显的遗传性,好发于青壮年,可以无症状偶然发现,也可表现为慢性后背痛和下肢放射痛。

2.CT表现
直接征象:椎弓峡部不连续,出现不规则裂隙,边缘锐利;继发征象:横轴位示椎间小关节呈双关节征、同水平椎管增宽,矢状位示椎体前滑脱。

3.脊椎前滑脱病因鉴别
椎弓峡部裂:10-20岁、椎弓峡部不连续、椎体前移致椎管增宽、棘突阶梯征高于滑脱椎体。

退行性骨关节病:老年人、椎间小关节退变、椎体和附件前移致
椎管狭窄、棘突阶梯征低于滑脱椎体。

版权声明。

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X线平片与CT诊断分析

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X线平片与CT诊断分析

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及ct诊断在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作用,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

方法:收治行ct检查椎体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的患者180例,同期对行x线片检查椎体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患者4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于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

结果:x线片检出椎体滑脱的概率为96.6%,高于ct检查检出率(85.6%);检出椎弓峡部裂的概率为86.0%,低于ct检查检出率(97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椎弓峡部裂的检查,ct检查结果优于x 线片,对于腰椎滑脱的观察,x线更为直观,因此,可将两种诊断方式结合,提高椎体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

关键词x线平片ct诊断腰椎滑脱椎弓峡部裂椎体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是造成患者腰部疼痛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诊断的常用影像学方法是x线平片以及ct诊断。

本次研究即探索x线平片及ct诊断在诊断椎体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各自的优势。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行ct检查椎体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患者180例;同期对2007年11月~2012年11月行x线片检查椎体滑脱与椎弓根峡部裂患者4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选资料患者均为18岁以上。

检查方法:①x线片检查:采用plx160高频x光机,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系统。

患者检查时,拍摄椎体正侧位片。

腰椎滑脱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片,腰椎弓跟峡部裂拍摄腰椎腰椎斜位片。

②ct检查:采用安科单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

先进行定位扫描,再以25mm层距对椎体及椎间盘进行断层扫描。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椎体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完成,两种诊断结果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2检验,以及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x线片检出椎体滑脱的概率高于ct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的概率低于ct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腰椎滑脱症的CT诊断

腰椎滑脱症的CT诊断

腰椎滑脱症的CT诊断发布时间:2021-08-20T08:49:43.41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5期作者:何光杰[导读] 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如X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等。

四川省古蔺县人民医院四川古蔺 646500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比较常见于女性当中,且发病率随着年龄上升不断上升,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最早的症状主要是大腿疼痛、腰痛等,在劳累之后会加重这些症状,但休息后能自行缓解。

腰椎滑脱症可能是因劳损、外部创伤等因素发生,也可能是因先天发育不良而发生,患者可能出现部分滑脱,也可能出现全部滑脱,主要表现在于坐骨神经异常、间歇性跛行等。

腰椎滑脱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人们应该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发生后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如X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等。

一、腰椎滑脱症概述分型:腰椎滑脱症可分为多种症型,第一种是先天性腰椎滑脱症,主要原因在于峡部先天发育异常,不能承受上半身重力;第二种是峡部性腰椎滑脱症,主要在于峡部不正常引起腰椎滑脱,这一类型又可分为峡部分离类型与峡部拉长类型两种;第三种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主要原因在于椎间盘退变,比较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当中;第四种是创伤性腰椎滑脱症,主要原因在于骨性钩部区受到比较严重的创伤,多数患者会伴随着弓根骨折情况;第五种是病理性腰椎滑脱症,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本身存在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发生拉长或骨折情况;第六种是医源性腰椎滑脱症,主要原因在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之后,因小关节、椎板切除消除压力导致[1]。

主要症状: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症状千差万别,有些患者并不会出现显著的症状,且由于诱因不同,患者出现的症状也有一定区别。

患者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一般比较常见于并发腰椎管狭窄以及神经受压患者当中;腰骶部疼痛,大多数患者会伴随着尾骨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在劳累之后疼痛感会加剧,或者在患者扭伤之后出现持续性疼痛症状,弯腰、站立时疼痛严重,休息后能自行缓解。

CTMRI如何看椎体滑脱

CTMRI如何看椎体滑脱

CTMRI如何看椎体滑脱来源:jxradiology HW ZHAO编译Spondylolysis 滑脱临床表现:•椎弓峡部的应力性骨折。

•与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显著腰痛相关,特别是在年轻运动员中。

•大多数情况发生在腰椎,最常见的是在L5椎体(超过90%的病例),其次是L4。

•按进度分为早期、进展期和终末期。

•如果没有正常愈合或骨性愈合,可能会引起假关节。

早期和终末期影像学表现:- 早期•ü横椎弓峡部的横行骨折线(图9-E箭头)。

•CT显示骨折程度优于MRI。

平行于椎弓根长轴的斜向多平面重组图(MPR)有助于显示骨折线。

•在不完全骨折的情况下,骨折线位于关节突下部。

(图9-F箭头)•MRI显示了与骨折相关的骨髓异常信号。

在FS-T2WI或STIR上显示在峡部和椎弓根的高信号(图9-A,D箭头)。

也可以显示到相邻的软组织水肿和/或炎症。

- 终末期•MRI的FS-T2WI或STIR序列上高信号,提示峡部存在积液、慢性应力引起的骨髓水肿。

•CT图像显示增宽的裂隙影和骨质硬化。

•平片一般用“苏格兰狗戴项圈征”描述椎弓峡部裂。

图9:早期椎弓峡部裂。

男,10多岁。

A:STIR矢状位图像,B:T1WI矢状位图像,C:T2WI矢状位图像,D:STIR斜向轴位图像,E:平面CT斜向轴位图像,F:CT平面矢状位重组图像。

MRI图示,L4双侧椎弓和关节突在T1WI像上呈低信号,T2WI 像呈高信号(B,C箭)的信号强度较高。

STIR更清楚地显示骨髓高A,D箭)。

CT图示裂隙位于的关节突下部(E,F箭头),MRI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A-D箭头)。

翻译至ECR系列教育展板Congress:ECR 2018Poster No.:C-1375Type:Educational ExhibitKeywords:Edema, Inflammation, Infection, Diagnostic procedure, MR, Musculoskeletal spine, Musculoskeletal jointAuthors:Y. Miyamoto, S. Takao, N. Kawano, J. Ueno, M. Harada;Tokushima/JPDOI:10.1594/ecr2018/C-1375/10.1594/ecr2018/C-1375DOI-Link:。

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的CT诊断

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的CT诊断

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的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患者的CT检查资料。

结果:25例患者CT 检查均出现椎弓峡部不规则骨性缺损,22例出现脊椎滑脱,同时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延长及椎间盘变形等。

结论:腰椎椎弓崩裂与脊椎滑脱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检查可做为该病可靠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椎弓崩裂脊椎滑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资料与方法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

年龄26~73岁,平均42岁。

病程2个月~15年,平均5年。

主诉腰痛9例.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7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7例。

间歇性跛行2例。

查体,直腿抬高实验阳性11例,下肢麻木和/或感觉减退者13例。

有外伤者11例。

CT扫描方法:25例全部使用marconiPQSCT机进行扫描。

患者仰卧于床面上,抬高臀部先作出定位像,再进行椎间盘扫描,如发现或疑有椎弓崩裂或脊椎滑脱时,即于椎弓根上缘至下方椎体上缘进行连续扫描,层距和层厚均为5mm,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

用骨窗显示,窗宽1000~1500Hu,床位200~300Hu。

结果本组病例有椎弓峡部裂隙46处,双侧峡部裂21例(42处裂隙),单侧峡部裂4例,腰5峡部裂23例,腰4峡部裂者2例。

根据Meyeiding法[1],脊椎滑脱程度:Ⅰ°滑脱14例,Ⅱ°滑脱8例,无滑脱3例。

讨论腰椎椎弓崩裂的病因:该病病因有先天性和外伤性两种学说,多数学者接受前者[2]。

Ramband等认为每侧椎弓各有两个化骨核,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化骨核不连合时即形成峡部缺损,Bailey氏认为正常化骨核可以一分为二,不连合时即形成峡部缺损,此种现象多见于一侧椎弓。

还有学者认为某些椎弓峡部因先天的发育缺陷而具有潜在的薄弱性,当发生外伤后,始发生缺损。

椎弓崩裂与脊柱滑脱的CT表现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定位像上滑脱椎体向前移,失去脊柱前缘连线的平滑和连续性;②椎弓峡部的骨质缺损,表现为上下关突间的条带状的低密度带,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伴有骨质增生硬化;③椎管变形,椎管前后径延长,呈双管状,硬膜囊拉长,呈纺锤形;④椎间盘变形,椎间盘对称性地超出滑脱椎体的后缘及下方椎体的前缘,方向相反。

腰椎滑脱影像判断标准

腰椎滑脱影像判断标准

腰椎滑脱影像判断标准
判断腰椎滑脱的影像标准主要通过X光片和CT检查来判断。

1. X光片检查:腰椎正侧位片、双斜位片、过伸过屈侧位片及脊柱全长片可以观察到滑脱节段椎间隙明显狭窄,上位椎体下终板和下位椎体上终板重叠。

当重度L5滑脱时,L5椎体在正位片上可能显示不清。

有时可以在椎弓根阴影下发现一密度减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为双侧。

2. 腰椎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位于椎弓根下缘的峡部裂,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断裂缘局部膨大、密度增高。

CT可以较清晰地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椎间孔狭窄等病理改变,并能显示神经根致压物的性质和部位。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分析

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分析
裂 的检 出率 。
检查 方 法: ① X 线 片 检 查: 采 用 P I X 1 6 0高频 x光 机 , x射 线计算 机 体层
摄影 系统 。患者检查 时 , 拍摄椎伸过 屈位片 , 腰 椎 弓跟峡 部裂拍 摄腰 椎腰椎 斜 位片 。② C T检查 : 采 用安 科单排螺旋 C T机对患者 进 行 检 查 。先 进 行 定 位 扫 描 , 再 以 2 . 5 mm层距对 椎体及椎 间盘 进行 断层 扫 描。比较两种诊 断方式 对椎 体滑脱 及椎
07. 21 9
Ke y Wo r d s s p 0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 s p o n d y l o l y s — i s ; C T; X —r a y
观的显示。椎体 滑脱根 据其 严重 程度 可
分为四度 , j : 一椎体 向前超 f l l 下 一椎 体长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i s a r t i —
c l e i s t o d i s c u s s t he e f f e c t o f X —r a y a n d CT i n t h e di a g n o s i s o f s po nd y l 0 l i s t h e s i s a n d s po n d y l o l y s i s , a n d c o mp a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wo
弓峡部裂的检 } j j 率。 统计学处 理 : 采用 S P S S 1 5 . 0统 计 学 软件完成 , 两种诊 断结果 比较采 用方 差分

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标准

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标准

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评残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临床表现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评估。

一般而言,评残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障碍程度:评估患者腰部活动范围受限的程度,如弯腰、
后仰、侧弯等动作的完成情况。

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评残等
级可能越高。

2.疼痛程度:评估患者腰部疼痛的程度、频率以及对日常生活和
工作的影响。

疼痛越剧烈、越频繁,评残等级可能越高。

3.影像学表现: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椎体峡部裂
的具体情况,如裂口大小、是否伴有其他损伤等。

影像学表现
越严重,评残等级可能越高。

根据以上因素,腰5椎体双侧椎弓峡部裂的评残等级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

具体评残等级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判定。

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诊断

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诊断
目前多数学者同意缺损是由于重复性 损伤及应力造成得疲劳性骨折所致。
基本病变
峡部骨质断裂,裂隙由纤维组织 连接, 致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 力能力丧失,椎体稳定性差,易发 生异常活动,最终导致椎体向前 滑脱。
椎体前移使椎间孔变形,将神经根 卡压在下一椎体得后缘;
纤维环牵拉变形;
身体重心后移,椎小关节负重加大, 引起椎小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椎小 关节得增生肥大,又加重了椎间孔 和椎管侧隐窝得狭窄。
男,33,左臀部不适1年,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
女,55岁,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 椎弓峡部裂
椎小关节退变,黄韧带钙化
男,50岁,骨盆骨折就诊
椎间盘假性膨出
女,55岁
鉴别诊断
与椎小关节鉴别:
(1)峡部裂得表面呈锯齿状,多有骨碎片,可 见双边征、纤维环变形等脊柱滑脱表现,而 小关节间隙较规则光滑。
病因和病理
椎弓峡部裂在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名称,如椎 弓崩裂、脊柱崩解、椎弓不连、椎弓根裂、 椎弓根不连、及椎弓峡部不连等,但以椎弓 峡部裂较准确且常用,因为它既说明了病理 改变,又指明了病理改变得具体位置。
椎弓峡部裂得病因尚不十分明了,有先 天性学说、获得性学说以及先天性构 造缺陷和后天性损伤得折中学说,运动 员,尤其是体操和举重运动员,椎弓峡部 裂得发生率较高 。
CT得图像重建功能可以重建椎弓 长轴像,直接可见断裂得椎弓峡部, 可以很容易地把假性滑脱区分开来,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CT检查可作为峡部裂确诊不可 缺少得步骤
CT扫描方法
从椎弓根下缘开始扫描,扫描线与椎间 盘平行,常规扫描L3~S1各椎间隙,层 厚为5mm,用骨窗和软组织窗位观察。 如常规扫描椎间盘可疑峡部裂,则行峡 部裂水平螺旋扫描,做二维MPR斜矢状 面重建。

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CT分析

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CT分析
S N ̄fn U - g a ( 啪 删 o a ̄l ) h fR d o . e几 Pol’ H silf( g -t e e s o t p pao , 矾 如 uJ ( u2 30 , hn 11 3 C / 3 a)
【 l tao s od l yi ads od l i l io el b r p e Aa rc J  ̄ j c v :T o eC i o vl f pt y l s n pn y lf s t t a i M e1d : h T ap m  ̄ i mp g t e  ̄ o s i os c s f h t l m sn t 0 sT eC p e mm I
维普资讯
江 苏大 学 学 报 ( 学 版 ) A a e 6 o r l f i g uUt e i ( e i n ) 0 2 1 ( ) 医 cdn eJu a o a s t r t m d i 20 .2 1 n Jn l sy v ce
[ B krR. e a A,H d a C a. e m f c sm e 3 ae J M t !P J ef d wy1 M. t 1 Sr ' tm n u i a a
ct et fa a .脑Leo lo l ec nrl tr I ib - oe ra cx sIe I f o d ∞8 o t yz da e  ̄ ri T r b o
[ 收稿 日期 ] 20.02 0 11-2
腰 椎 峡 部裂 并 脊柱 滑脱 的 C T分 析
孙 益 芳
(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影 像辩 , 苏 常 州 23f ) 常 江 103
( 摘
要】 目的 : 为丁提高腰 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电子计算 机体 层扫描 ( r 诊断水 平。方法 : 分析了 2 例腰椎峡部裂的 c c) 回顾 6 r

腰椎滑脱120例X线及CT表现分析

腰椎滑脱120例X线及CT表现分析

腰椎滑脱120例X线及CT表现分析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X线及CT表现,并比较X线和CT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滑脱病例120例,均摄X线腰椎正侧位片,26例摄双斜位,34例摄过伸过屈侧位,44例行CT扫描。

结果:真性滑脱23例,X线确诊21例,正侧位11例显示峡部裂;17例摄双斜位,15例显示峡部裂;16例摄过伸过屈侧位片,11例显示滑脱椎体移位程度变化;CT扫描18例,确诊18例。

假性滑脱97例,13例摄过伸过屈侧位片,滑脱椎体移位程度无明显变化;CT扫描26例,确诊24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椎管形态改变、椎间小关节退变、椎间盘退变及软组织改变。

结论:X线平片可以基本满足腰椎滑脱的诊断需要,过伸过屈侧位片可发现轻微滑脱,CT扫描对真假性滑脱鉴别、椎管形态改变、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退变及软组织状况的显示更为确切。

标签:腰椎滑脱;X线平片;CT扫描Radiological analysis of X-ray and CT characterization of 120 cases of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X-ray and CT findings of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 then compare the diagnosis of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value between X-ray and 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Methods 120 cases of lumber spondylolisthe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of the cases were on anterior-posterior and lateral view of X-ray plain film. In which 26 cases with double oblique position film, 34 cases with over-flexure and over-extending posture film, 44 cases with CT scan. Results There were 23 cases of true spondylolisthesis, 21 cases were diagnosed through ordinary X-ray plain film, side position piece in 11 patients showed spondylolysis. 17 cases with double oblique position perturbation,in which 15 cases showed spondylolysis. 16 cases with over-flexure and over-extending posture film,11 cases showed spondylolisthesis shift changes. 18 cases with CT scan, all the cases were confirmed of spondylolisthesis. However, 97 cases of false spondylolisthesis, no obvious slippage in 13 cases of over-flexure and over-extending posture film. 26 cases with CT scan, diagnosed in 24 patient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spinal canal morphology, intervertebral facet joint degener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and soft tissue change. Conclusion Diagnosis of spondylolisthesis, ordinary X-ray plain film can basically meet the need,over-flexure and over-extending posture film can find slight spondylolisthesis. But CT scan can distinguish ture spondylolisthesis from false ones. And CT scan can display exactly about spinal canal morphology,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facet joint degeneration and soft tissue condition.【Key Words】:Lumber spondylolisthesis;X-ray plain film;Computed tomography scan腰椎滑脫分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两大类,由于椎弓峡部裂或不连引起的椎体向前/后滑动称为真性滑脱;由于椎小关节病变或椎间盘病变引起的椎体向前/后滑动、而无峡部断裂缺损者称为假性滑脱,又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

椎弓峡部裂和脊椎滑脱

椎弓峡部裂和脊椎滑脱

如仅一侧峡部不连接,则不至于发生滑脱,但是对侧椎弓根可因 受力增加而发生骨质增生
椎弓峡部裂和脊椎滑脱
中大一院 孟悛非
关节峡部是指 脊椎附件中每侧 上下关节突之间 的部分,是维持 椎体不向前移位 的重要结构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峡部可发生骨质不连接 即脊椎峡部裂
当同一脊椎的两侧峡部都不连接时就有可能发生 脊椎滑脱。脊椎滑脱的平片征象是斜位片上的峡 部不连(项圈征)和侧位片上的所累脊椎的椎体 及其以上的脊柱向前移位。 但在横断面CT上如何判定,可能还有人不大熟悉
我们要记住: 正常的在通过椎弓根的层面 上椎管必定呈一完整 的骨环
如见不到完整的骨环则是峡部 裂;当然要与椎间小关节的间 隙相鉴别。至于是否有滑脱侧 看其上位椎体有无向前的移位
椎间小关节间隙
一般看CT图像是只看或先看横断面图像,如果在横断面上能辨认 峡部不连接从而去重建矢状位图像甚至看定位图都很容易了解有 无滑脱和滑脱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CT 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3-11-08T12:57:37.327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秀林
[导读] 横断面CT 检查表现双侧椎弓完整,下关节突前移,小关节面滑移不对称。

王秀林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CT 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之间收治的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患者 39 例进行研究,对其螺旋CT 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CT 诊断价值。

结果:39 例患者全部采用螺旋CT 进行检查,38 例检查确诊为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1 例为单纯椎弓峡部裂。

结论:螺旋
CT 检查能够有效诊断腰椎滑脱以及椎弓峡部裂,提高确诊效果。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弓峡部裂、CT 诊断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导致的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导致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的滑脱。

椎弓峡部裂是椎弓峡部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发育缺损的现象,是引起腰椎滑脱的潜在因素。

因此对椎弓峡部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腰椎滑脱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39 例进行研究,就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CT 诊断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之间收治的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患者39 例进行研究,其中男24 例,女15 例,年龄20-74 岁,平均年龄45 岁。

其中30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单纯下肢疼痛患者5 例,其中3 例伴有足背麻木;有4 例患者由于外伤就诊。

滑脱发生在L4 者8 例,发生在L5 者30 例。

1.2 螺旋CT 检查方法 CT 机采用PHILIPSMX4000,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根据定位像进行确定,包括L3-4、L4-5、L5-S1椎间隙,由上一椎体的椎弓根下缘扫描至下缘椎体的椎弓根上缘,必要时加大扫描至下缘椎体的椎弓根下缘,平行椎间隙扫描滑脱椎弓根的全部,层厚为
2.5mm,层距为2.5mm,运用骨窗观察及摄像。

2 结果
通过螺旋CT 检查发现本组39 例患者中腰椎弓崩裂性滑脱20 例,退行性滑脱18 例,1 例为单纯椎弓峡部裂。

发生在L4 者8 例,发生在L5 者30 例,1 例单纯椎弓峡部裂发生在L4。

根据Meyerding 分级方法,Ⅰ度滑脱25 例,Ⅱ度滑脱13 例。

1 例无腰椎滑脱者经CT 扫描可清楚显示在第四腰椎左侧处可见椎弓峡部裂。

2.1 腰椎弓崩裂性滑脱的CT 表现
①椎弓裂隙征位于椎弓根下部层面偏后,边缘不整且宽窄不等,走形接近于“S” 形__________;②峡部裂骨赘向不同方向生长,且导致椎管横径的狭窄、椎间孔的狭窄以及侧隐窝处有不同程度的狭窄;③有22 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椎间盘变性,包括椎间盘膨出和气泡变性,其中椎间盘膨出表现为椎间盘超越滑脱椎体后缘和下位椎体前缘,并呈前后椎间盘膨出;④有16 例患者椎管冗长,表现为骨性椎管前后径增大,横径缩小“呈葫芦”形。

2.2 退行性滑脱的CT 表现
横断面CT 检查表现双侧椎弓完整,下关节突前移,小关节面滑移不对称,合并椎管前后径狭窄16 例,滑脱椎体下间隙椎间盘膨出18例,黄韧带肥厚6 例,双侧隐窝狭窄8 例,椎间盘真空征12 例。

3 讨论
3.1 腰椎滑脱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4.7-5%,经X 线平片可以明确发现腰椎滑脱以及滑脱的程度,其主要包括先天性滑脱、峡部性滑脱、退行性滑脱、创伤后滑脱、病理性滑脱以及医源性滑脱,其中腰椎退行性病变是引起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 [1]。

滑脱易引起椎管横径、椎间孔和侧隐窝的狭窄,在临床上的表现为腰部疼痛并伴有双侧或单侧下肢疼痛、放射疼痛以及会阴部疼痛等。

3.2 椎弓峡部是指上下关节突出之间的椎弓与椎板连接处,其出现椎弓峡部裂的病因尚不明确,当前研究认为有先天性因素、先天性构造缺陷因素、后天性外力损伤因素等,在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的因素为长期重复性损伤或者突发外力造成的骨折等。

80-90%的椎弓峡部裂发生在L5,其余多发生在L4,且成年人多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2]。

对于不伴有椎体滑脱的椎弓峡部裂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时发现,而伴有腰椎滑脱者可引起腰椎疼痛,由于狭部不连的裂隙由纤维组织连接,而不使骨性连接,且局部的发育较弱,脊柱受外力作用使病变椎体向前滑脱,而附件部分又呈相对固定的状态,致使椎弓部出现裂隙,加剧对周围小关节的损伤,进而会压迫神经,引起疼痛[3]。

3.3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 表现为:①椎弓骨的连续性中断,在单侧或者双侧峡部出现锯齿状低密度裂纹征,边界毛糙不整齐;②少部分完整的椎弓峡部裂表现与正常椎小关节的表现相似,应加强区分;③椎弓峡部裂的裂纹征一般较为平直,边缘可见不规则的硬化,小关节面较为平整,呈向前略凸的弧形,其骨松质和骨皮质的分界较为清楚;④完整环征象,正常的椎体以层距和层厚2.5mm 进行扫描时,可以得到至少一个层面的完整椎管环封闭图像,表现为中间无间隙的椎管环,若CT 检查未发现连续完整的椎管环图像,则有存在椎弓峡部裂的可能[4]。

本组研究中,对收治的39 例患者采用螺旋CT 进行检查,检查38 例腰椎滑脱,1 例患者为单纯椎弓峡部裂,术后确诊检查效果正确,确诊率为100%。

综上所述,CT 检查对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均具有较为显著的诊断效果,具有观察范围广和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及与正侧位检查结果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准确的对椎弓峡部影像学资料,发挥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效果,减少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冯友权,刁智光,唐震等.腰椎峡部裂的CT 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其扫描技术的改进[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17(12):683-684
[2]陈瑶,丁永生,倪肖卫等.腰椎退变行生滑脱的X 线和CT 扫描分析(附125 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17(26):760-761
[3]白人驹,张云亭,纪盛章等.腰椎峡部裂的CT 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 11(2):5538-5539
[4]陈天风,许绍奇,赵林芬等.128 层螺旋CT 及其多模式的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123-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