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因研究综述

油气成因研究综述
油气成因研究综述

油气成因研究综述

油气成因理论作为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已争论上百年,油气成因的认识可归纳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2大学派,其争论的核心是生成油气的母质和形成过程。前者认为油气是由地质历史时期分散在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有机质发生热解转化而成,后者则提出油气是由地下深处的无机物通过无机合成反应形成的。

1.1 有机成因说

有机成因说认为油气是由分散在沉积岩中的生物有机体转化而成。有人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提出油气是由动物遗体转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煤的形成,提出油气的生成同植物残体的埋藏有关;古勃金则根据多数油藏分布于滨海或海洋沉积层内,或是与海洋有联系的陆相沉积层内,提出石油的动植物混成说。

史密斯经过对墨西哥湾进行大量现代沉积取样分析研究,提出油气的有机成因早期生成说,认为沉积物中所含原始有机质在成岩过程中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但其观点与实际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古代沉积岩中液态烃含量要比现代沉积物中大20余倍,现代沉积物中液态烃的组成和性质与石油都有一定的差别,而且要在地下一定深度和温度下才能生成石油。于是又有人提出有机成因晚期生成说,认为有机质埋入地下,随沉积物不断下沉,有机质转变为干酪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干酪根达到成熟热解,开始生成大量油气。但后来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可以不经干酪根而直接生成油气。因而有机成因学派在油气生成过程及生成机理上也有分歧。

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油气生成的有机成因上,人们认为所有工业性油气藏和煤矿几乎完全为生物成因的。油气的有机成因理论已被长期作为油气勘探战略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石油有机成因主要依据如下:

(1)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0%以上分布于沉积岩中,而在大片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很少或没有找到油气聚集。

(2)从前寒武纪至第四纪更新世的各个时代岩层中都找到了石油,但石油天然气在地质时代上的分布很不均衡,似乎与沉积岩中有机质的分布状况相吻合,并且与煤、油页岩等可燃有机矿产的时代分布有一定联系。

(3)在近代海相和湖相沉积中发现了有机物质转化为油气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至今仍在进行。愈往地下深处,近代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愈接近石油。

(4)世界上既没有化学成分完全相同的两种石油,也没有成分完全不同的石油。但大多

数石油的化学组成十分相似,而在成分上的差异性则可能同原始生油物质的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及油气生成后的变化历程有关。

(5)光谱分析表明,煤和石油都可能是有机生成的。

(6)从大量油田测试结果可知,石油是在低温条件下生成的。

(7)石油生成并聚集成油藏所需时间大约不到1Ma。

1.2 无机成因说

油气无机成因论认为烃是由碳和氢在无生物作用条件下合成的,而不是起源于沉积有机质。按照无机成因油气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划分为早期无机成因油气理论或古典无机成因油气(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 和晚期无机油气生成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今);按照是否发生合成反应分为2个主要理论学派,一是地幔脱气理论,认为烃类在地球形成时期就已存在,在合适的构造环境下从地球内部排出;二是无机反应成烃理论,即认为烃类是在地球内部合适的物理化学环境条件下通过各种无机反应形成的。主要论据有:

(1)石油和天然气常发现于长的线性或大的弧型构造单元。这些部位有切割很深的断裂

构造。

(2)石油中许多化合物在实验室可以合成。如费·托反应。

(3)一些温度较高的深层发现了石油,这些部位几乎找不到生物成因的证据,有时原油的旋光性与奇一偶碳数分布特征也完全消失。

(4)许多天体中存在碳氢化合物。在球吸积增生过程中这种碳氢化合物部分被封存于地球内部,地球后期演化过程碳氢化合重新聚集或分散。

(5)一些生命物质可以由无机(非生物)过程合成。甲烷、水、氨和碳的氧化物可能是蛋白类、氨基酸的起源物。

(6)在许多不存在生物的地方发现了甲烷。譬如,在无沉积物的大洋中脊、岩浆岩和变质岩裂隙中,以及地球深部、火山喷气中都含有甲烷等含碳挥发份。

(7)在一个大区域内原油的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常与含油气岩系的地质年代及岩性无关,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倒序是聚合反应造成的,许多烃类聚集中有幔源氦。

1.2.1 地幔脱气说

地幔脱气说也叫宇宙成因说。俄国学者索科洛夫(1889)主张在地球呈熔融状态时碳氢化合物就包含其中,随着地球冷却碳氢化合物被岩浆吸收,最后凝结于地壳中形成石油;其后,Gold根据太阳系、地球形成演化模型,对宇宙成因说进行了更为详细深入的研究,其认为距今3600-4000Ma前的地球是由含CH4、CO2、H2等成份的星云演化形成的。在3500星云凝聚固化形成地球的地幔和地壳过程中&星云或原始大气中的CH4、CO2、He等气体被束缚在地壳和地幔中,并在随后的地球演化过程中,部分下地壳和上地幔区域温压条件和氧逸度条件仍适于CH4等气体的保存而未被氧化,在地球分异演化的早期从地球深部被加热而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大量CH4和其他非烃资源气体在地球形成时就已存在。王先彬等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在地球深部的高压条件不仅有抑制烃类系列化合物热分解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烃类的环化作用、聚合作用和凝析作用,并向复杂烃类系列演化。这些烃类及及其他气体经广泛的地幔脱气作用运移至近地表形成油气藏。

1.2.2 无机反应成烃理论

无机反应成烃理论主要为CO、CO2、H2和H2O等一些小分子,在合适的地质条件下通过无机合成反应可以形成高分子量的烃类。该理论主要是基于实验研究,主要学说包括费-托催化合成说、碳化物说、岩浆说、高温生成说和蛇纹石化生油说。

费-托合成法是德国化学家弗·费希尔和汉·托罗普希于1923年创立的,是一种以H和CO或CO2为原料,在催化剂(铁)作用下合成烃类的方法。其化学反应机理为通过CO或CO2的催化加氢作用和还原聚合作用形成有机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CO2+H2→CnHm+H2O+Q

该反应的催化剂为Fe、Co、Ni、V等过渡金属,反应温度为300-400℃。在地质条件下,费-托合成反应中所需的CO、CO2、H2除主要来自地幔脱气作用,还可以通过岩石-流体反应获得,如H2可以通过超镁铁质岩蛇纹石化和高温的碳与水作用;CO可以来源于海水、碳酸盐矿物离解脱碳作用和岩浆脱气作用,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为金属Fe 、离子化(氧化)的Fe,也可以为地壳中常见的磁铁矿、铁硅酸盐。Abrajano等根据同位素和稀有气体特征研究菲律宾Zambales蛇绿岩排出的CH4-H2油气苗时,推断富CH4-H2流体很可能是在超基性岩蛇纹石化过程中通过费-托合成方式形成的,并认为这种形成方式在地球内部有较广泛的分布。

1.2.3 地质条件下的无机成因油气模式

世界油气的分布与大地构造格局密切相关。首先,大油气田储层主要为中新生代地层,占世界大油气田储层地质时代的77.3%左右,中新生代正是联合古大陆解体、板块构造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其次,目前世界106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中的115个特大油田和25个特大

气田,除欧洲和北美有些盆地分布在板块内部或与古板块活动有关外,其余均分布在中生代板块活动形成的大陆边缘。从Klemme统计出的不同类型构造盆地的油气丰度表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大陆碰撞带最富含石油,稳定区平均含油量明显低于碰撞带和板块边缘。因此,有的学者将油气成因模式和与板块构造类型联系起来,认为油气是各种类型板块构造活动带的自然产物,提出了全球油气分布、富集的5种地质模式;也有学者提出无机成因气藏的发育严格受控于深大断裂、构造活动带。由于以上油气成因分布模式均以构造背景为主要分类依据,而没有涉及油气生成机理,按照其反应的基础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将无机油气生成模式划分为种,即“缺花岗岩型”盆地的无机成因油气模式、板块俯冲带的无机成因油气模式和洋中脊热液的无机成因油气模式。

1.3 分析讨论

所有无机成因及有机成因的观点都有其局限性,无机成因说的依据是一些特殊的化学和地质现象,对于大多数油气勘探资料,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都不能解释油气成分的复杂性、油气的旋光性及含卟啉化合物等与生物有关的一些特性。有机成因说则对泥火山大规模重复喷发、油气藏二次形成、变质岩和岩浆岩中的油气显示以及在不可能有油的地盾中发现大型工业油气藏等一些事实不能给出圆满解释。这些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在一定时期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它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人们认识局限性所致。

有关油气生成的每一种观点都是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都能对某些地质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又都有一些事实无法解释。每一种学说提出的早期,对油气形成的理论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些学说对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还发挥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各种勘探开发资料的不断丰富,又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弱点。

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灵活地应用各种理论,从而指导我们进行准确地勘探、预测和开发油气矿藏。在大力勘探开发沉积岩中的有机成因油气藏时,不应只看到有机质成熟区的高勘探成功率,而对非成熟区不予重视,另外对一些按有机成因说不可能有油气的岩层和地区也可适当进行探索,特别是对天然气的勘探。

稠油开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稠油开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油工(2)2001 喻天龙 201013074 近年来,随着塔河油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稠油开发的难度越来越高。其中,塔河12区超稠油井越来越多,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该厂尽管在稠油深抽、稠油降粘等稠油开采配套技术上不断下大功夫,但稠油井筒举升难的问题依然进度缓慢。根据多方论证和技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2区原油粘度高,在油藏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但是,在进入井筒后的垂直流动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粘度逐步增大,流动性逐渐变差。针对以上客观实际难题,该厂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人员攻关优势,紧跟开采开发形势,瞄准10区、12区超稠油举升、掺稀降粘、化学降粘技术难题,展开大胆探索和技术攻关,初步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一,根据油田快速上产发展要求,不断加大稠油开采工艺自主创新力度。今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两级接力举升、深抽减载装置、超深尾管深抽电泵、电加热杆等稠油新工艺,配套实施了18型游梁式抽油机、24型塔式抽油机、皮带式抽油机等配套工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塔河特色的稠油开发采油技术模式。 第二,进一步加大油溶性、水溶性化学降粘剂评价、优选和试验力度。今年以来,筛选出两种水溶性化学降粘剂、三种油溶性化学降粘剂进入现场进行放大样试验。与去年相比较,化学降粘剂的应用效果得到很大提高,极大地缓解了稠油区块稀油紧缺的瓶颈问题,保证了新区稠油井正常投产需要。 第三,加大了中质油混配密度。目前,混配密度达到了0.898g/cm3,日增加中质油300吨。同时,加大掺稀生产井优化力度,分区块、分单元判定不同的掺稀优化目标,还采用低压自喷井提前转抽,提高混配效果等一系列措施,今年上半年,共计节约稀油11万余吨。 1、稠油油田开采历程及开采现状 欢喜岭采油厂稠油开采始于1982年5月。在当时勘探发现油层发育好、油层集中的锦89块、锦203块、锦8块等有效厚度大于10m的范围内布井118口,

非甾体抗炎药综述

一.简介 非甾体抗炎药( no n- steroidal ant i- inf lammatory dr ug s, NSAIDs) 是指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而非类固醇结构的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是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非类固醇一线治疗药物, 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等作用, 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症治疗, 能有效缓解肌肉、关节及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局部疼痛、肿胀等, 广泛用于腰背痛、牙痛、痛经、急性痛风、外伤或手术后疼痛、癌痛等的治疗, 且无成瘾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大约有1亿多人在服用NSA ID s, 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患者。每天约有3 0 0 0 万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s,在我国最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500 万OA患者和4 2 0 万R A 患者在服用N S A I D s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的患者约占门诊总人数的1/ 5~ 1/ 4, 因此, 可以说N SA ID s 是临床医师特别是骨科大夫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2。随着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其临床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二.发展简史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N S A I D s ,具有神奇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约460 年至377 年希波克拉底曾经使用柳树皮来治疗骨骼肌肉疼痛;1 7 6 3 年的英国传教士爱德蒙特·斯通(E d m a n dS t o n e )第一次比较科学的描述将柳树叶煎液作为一种抗炎药;1828 年德国慕尼黑药学教授约翰·布赫勒(Johann Buchner)提取出柳树皮中的有效成分水杨苷,次年汉立·里劳西(Henri Leroux)获得其结晶;水杨酸则是意大利化学家雷非·皮立亚(Raffaele Piria)首次从水杨苷中获得,1859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柯比(Hermann Kolbe)完成了鉴定及合成其化学结构的工作,1 8 7 4 年水杨酸开始生产;鉴于水杨酸的胃肠道刺激性和不适的口感,1 8 9 7 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H o f f m a n n )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随后拜耳公司的首席药理学家海里希·狄里舍(H e i n r i c hDresser)通过自身实验和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乙酰水杨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并于1899 年注册了商品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此后的100 多年来,阿司匹林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作为NSAIDs的原形药并成为药物史上的一颗“常青树”3。 1898 年, 由德国拜尔药厂首先合成的阿司匹林是最早用于风湿热及关节炎的治疗药物。由于其在大剂量时才能发挥消炎止痛作用并伴随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 逐渐被新上市的NSAID 所取代。1952 年, 保泰松( 苯丁唑酮) 问世, 为第一个被命名的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强大的抗炎镇痛效应而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长达30 多年。至20 世纪80 年代, 因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断出现而逐渐被限制使用或禁用。1963 年, 吲哚乙酸类NSAID 的代表药物消炎痛( 吲哚美辛) 上市, 虽然其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较强, 但因胃肠道、肝脏和肾脏等毒副作用仍然很严重而逐渐少用。1969 年, 1姜爱霞.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 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6):96-98 2刘红,李国珍,葛泉丽.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及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01-402 3李梦涛,曾小峰.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8):24-29

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

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 任何一种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生、存在、发展,都有相应的文化形态作为条件;同时,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相应的、特定经济政治制度的历史形态作出基础。不过,文化与具体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规律不同,因为,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化中的精髓——价值因素,不会由于具体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消失而同时消失。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文化历史形态,由于它与其相应的经济政治制度,处在特殊的矛盾之中,最后,这种特殊历史形态的文化,便与其相应的经济政治制度同归于尽了。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给我们提供了深入探讨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原因的新领域——文化学上的思考。 在苏联解体以后,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事实:即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的苏联哲学、苏联政治学、苏联经济学、苏联社会学等等,即所谓苏联文化也终结了。这就意味着,对于前苏联各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来说,这种“苏联文化”还是外在的东西,始终没有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没有成为该社会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苏联存在的历史时期,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科学。这样,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本质规律,就使它与特定的政治制度始终处在尖锐地对立之中。所以这种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客观规律之间的这种对抗性矛盾的解决,便成为这种政治制度解体的文化原因;而那种特定历史形态的文化,也就只能随着它附着之上的政权的解体而一起终结了。 苏联和苏联共产党的解体与“苏联文化”终结的同时性,特定历史形态的文化与相应的政治制度的这种特殊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文化现象;而对这个特殊文化现象的研究,则会使我们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的原因,有更深刻的文化学的认识。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这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肯定会是有益处的。 以下,我们对苏联共产党统治时期,苏联社会中文化发展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尖锐对立现象,进行一些分析,从文化学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的历史原因。 1.文化的多元性本质与政治体制高度集权性的尖锐对立 大量的事实说明,苏联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它的后期,文化和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刻、日益尖锐,而政治体制本身的各种弊端,又使它无法解决这样的矛盾。因此,政治和文化之间对抗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就

关于苏联解体后的研究综述

关于苏联解体后的托洛茨基研究综述 伊恩·D撒切尔(IAN D THA TCHER) 戈尔巴乔夫时期,研究托洛茨基是如此的盛行,这在苏联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是很难想像的。托洛茨基同布哈林一起成为了最受争议的‘老布尔什维克’。苏共下台四年来,人们研究托洛茨基的兴趣是否会连同他所创立的体制一起减弱或者是消失?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这种趋势是否会明显的表现为关于托洛茨基研究著作的增加或减少?下面,我们可以做一些对比。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苏共不再垄断苏联出版业,这就使得那些研究托洛茨基的学者丧失了一些便于发表他们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例如,1991年8月,在最后一期的《消息报》的后页广告上,据我所知,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认为未来那些与托洛茨基从苏联流亡的相关资料不会在别的地方发表。只要旧的体制和公开性还同时存在,那么托洛茨基就会拥有特别的魅力。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由苏共控制的媒体会对他失去兴趣。毕竟,再也没有其他的革命者可以像托洛茨基一样拥有与列宁合作或是反对列宁的历史。而且,再也没有其他的老布尔什维克可以像他一样组织一个新的国际以反对斯大林。 一旦用于发表托洛茨基文章的某些渠道丧失,那么苏联解体后的报刊便会找出其它与托洛茨基相关的新的存档资料。然而不幸的是,没有人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对托洛茨基的观点做出新的解读。托洛茨基在流亡期间写了诸多的书信,后来这些书信由Istoricheskii arkhiv(俄国历史期刊)公诸于世。这些书信有着一定的吸引力,涉及到了托洛茨基的私生活。例如,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托洛茨基是如何试图去告诉他的前妻,他们的女儿Zina的死讯。关于托洛茨基与P.S.Kuroedov 联系的信函已经被注解且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例如,在Louis Sinclair(路易斯.辛克莱)版本的托洛茨基自传中,你就可以发现,关于1926年英国大罢工,政治局批示的文件不足20份,这些文件在同一本期刊上先后发表。其中只有两份是托洛茨基写的,或者说托洛茨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联合作者。这些材料的公示不仅使得托洛茨基的著作更加的完整,同时也为俄国人和那些翻译托洛茨基著作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样的材料在托洛茨基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书信中出现过,而Otchestvennye arkhivy也曾多次发表过此材料。人们可以查阅大部分的资料,无论是存放于哈佛大学托洛茨基档案馆的第一手资

稠油综述

稠油开采、处理、集输降粘方法概述 一稠油油藏特征 (2) 二稠油开采方法 (2) 1 热力采油 (2) 2 化学采油 (4) 3 利用微生物方法采油 (5) 4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 (5) 5 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 (6) 6结论和建议 (6) 三稠油集输降粘方法概述 (6) 1 稠油改质降粘 (7) 2 加热降粘 (7) 3 稠油掺稀输送方法 (8) 4 掺热水法或活性水 (8) 5 低粘液环输送方法 (9) 6 加减阻剂 (9) 7 乳化降粘 (9) 8 加油溶性降粘剂降粘 (10) 9 稠油催化降粘 (10) 10 结语 (10) 四稠油脱水 (10) 1 转相点对稠油预脱水工艺的影响 (10) 2 克拉玛依某油田稠油脱水工艺 (12) 五其他 (13) 1 稠油拐点温度测算方法 (13) 2 稠油集输管线压降计算方法 (14) 3 原油降凝剂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 (15) 4 蜡沉积规律实验研究 (15) 相关资料 (16)

我国海上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渤海湾、东海、南海西部、和南海东部,截止2005年底,共发现油田41个,气田4个,开发井共计1286口,年产油量32×106m3,年产气量58×108m3。我国海上原油探明储量为29.3×108m3(储量分布见图1),稠油所占的比重较大,稠油储量的绝大部分分布于渤海湾,约为17.85×108m3。2005年,中国海上原油产量的43%来自重油油藏,预计到2010年,重油产量将占中国海上原油总产量的60%以上。 作为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有着独特的优点,是其它新能源不能代替的。因此稠油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稠油油藏特征 据我国现行标准,把原油比重大于0.934,粘度在100m Pa·S以上定位稠油(或称重油)。按照稠油粘度高低将稠油划分为三种类型,分述如下: 普通稠油:脱气油粘度为150~10000m Pa·S,比重在0.92以上。 特稠油:粘度在(1~5)×104 m Pa·S,比重大于0.95。 超稠油:粘度在5×104 m Pa·S以上,比重大于0.98,这种稠油在油层中实际上是不流动的。 概括而言,稠油主要特点如下:胶质与沥青质含量高,轻质馏分很少,少于10%,一般仅5%左右。稠油中含硫量很低,一般小于0.8%,石蜡含量也较低,通常在5%左右。 二稠油开采方法 1 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主要是通过一些工艺措施使油层温度升高,降低稠油粘度,使稠油易于流动,从而将稠油采出。其主要方法有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热水驱等。 1.1蒸汽吞吐 蒸汽吞吐是一种相对简单和成熟的注蒸汽开采稠油的技术,其机理主要是加热近井地带

药学专业综述开题报告

药学专业综述开题报告 药学专业的开题报告会不会很难写呢?药学专业综述开题报告 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了药学专业综述开题报告,希望能帮到大家! 题目: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指一大类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非糖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由于其起效快、 止痛效果好,被称为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NSAIDs的使用往往强调个体化,一般药物使用数日后即可生效,对于骨科临床工作中意义 更为重大。 实际意义:NSAIDs是临床医生特别是骨科医生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轻或控制由非感染类炎症所致的疼痛。手术后疼痛。关节或软组织的损伤性疼痛等。对NSAIDs的认识道路应该 与其他药物一样,从理论到临床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众所周知,几乎任何药物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有的甚至是致命的,无论对于患者还是临床医生来说,都需要正确的、客观的来评价它。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正确的指导患者,如何观察与分析评价NSAIDs的风险与利益,应该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论文综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的研究动态) 国内由于多种类或者单种药物大剂量的使用,导致出现多种不 同的不良反应,我国有关NSAIDs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和文献资源中,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不

良反应,随着NSAIDs使用的增多,这类药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药师、患者、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特别是默沙东公司于xx年10月宣布主动从全球市场撤回万络(罗非昔布);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NSAIDs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这些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提出警示,这使NSAIDs的安全用药成为目前全球医药界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为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特别进行了药物剂型的更改,药物应用方式及药物浓度的调整,趋利除害,发挥非甾体类药物的最大功效。 三、论文提纲 前言: NSAIDs是临床医学工作中重要的抗炎解热镇痛类药物,本文针对骨科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进行调研,合理应用NSAIDs后带来的益处,不良反应对骨病及骨折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药学专业工作者重视起此类问题,现就次课题进行相关的综述如下:选题意义:观察国内NSAIDs产业发展市场,客观评价NSAIDs 的药物作用,合理应用NSAIDs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出预防性建议,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NSAIDs 作用机制一线药物骨折影响合理用药 1 NSAIDs历程及国内外发展形势概述 1.1NSAIDs出现及进展 1.2 NSAIDs在国外的占比地位 1.3 xx-xx年NSAIDs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2 NSAIDs的药理作用机制

第五章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

第五章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 一、有机成因的证据 1、世界99%的石油产自沉积岩 2、石油在地壳中的出现,与地史上生物的发育和兴衰密切相关 3、在油田剖面上,含有层位总与富含有机质的层位有依存关系 4、石油中找到了许多鱼异戊间二烯类、萜类和甾醇类有关的化合物 5、石油的元素组成包括痕量元素组成,与有机质或有机矿产相近似 6、石油具有旋光性 7、各种生物物质通过降解可得到或多或少的烃类产物。 二、干酪根 1、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2、根据H/C和O/C原子比可分为三种:藻质型、腐泥型、腐殖型 三、油气生成的理化条件 温度、时间、细菌、催化剂、放射性、压力 门限温度:烃源岩达到门限温度时(50-200),干酪根才开始成熟,与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1500-5000)叫门限深度。 四、成烃演化与模式 镜质体反射率(Ro)与有机质的成烃作用和成熟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1、未成熟阶段——成岩作用阶段 ①划分界限:此阶段从沉积有机质被埋藏开始至门限深度为止,Ro<0.55 ②物质基础: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 ③化学作用过程:有机和无机过程。生物水解、降解 ④烃类产物:挥发物、少量未熟——低熟石油。 ⑤特点:正构烷烃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 ⑥终结物:干酪根 2、成熟阶段——深成作用阶段(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 ①划分界限:该阶段从有机质演化的门限值开始至生成油气和湿气结束为止,Ro为 0.5%~2% ②物质基础:干酪根 ③化学作用过程:当达到门限深度和温度时,在热力作用下,粘土催化作用,干酪根初 期热降解生成石油,后期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④烃类物质:湿气、凝析气、成熟石油 ⑤特点:该阶段按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为油带和轻质油、湿气带,其特点 分别为: 油带:石油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正烷烃奇碳数优势逐渐变为成熟油冲淡直至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曲线有双峰变为单峰 ⑥终结物:干酪根残渣 3、过成熟阶段——准变质作用阶段 ①划分界限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 ②物质基础:干酪根残渣和已生成的湿气、凝析气、轻质油 ③化学作用过程:高温热裂解 ④烃类产物:干气(甲烷) ⑤特点:趋于向甲烷分子的化学热稳定;干酪根缩聚为富碳残余物。 ⑥终结物:次石墨

我国稠油开发的现状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3389556.html, 我国稠油开发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冯烨伟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4期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高效能源,是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作为与煤炭、天然气并称三大能源支柱之一的石油,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界中,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我国的石油开采经验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受技术水平的制约,采储量相对较小,压出程度较高,储藏和开采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平均采收率不到35%。面临着能源短缺与大量石油资源未能有效开发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石油缺口有近一半的份额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高油价推动的高物价对国家经济和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稠油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都已进入“三高”阶段,油田开发面临着储采失衡严重、套损速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稠油开发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产能,如何应用有效的采收技术提高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石油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对我国稠油开发的现状与发展做出简要阐述。 1.稠油的特征 稠油因为黏度高、流动缓慢,且比重大、含蜡量少,凝固点低等特点又被称为重质油,稠油的形成受各种复杂因素如地质、地壳运动、地下水以及生物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不整合的地下水处活跃,使石油氧化而变稠,也因覆盖的岩性盖层条件差,轻质油散失后使石油变稠,稠油本身具有防油气再度散失的遮挡作用,稠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2.现阶段稠油开发技术 热采技术是现阶段对稠油油田的开采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规模最大的采收技术,由于稠油的黏度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温度升高其黏度就会相应降低,所以对稠油油藏进行热采,能达到良好的采收效果,热采技术包括热水驱、蒸汽驱、厚层重力辅助泄油、蒸汽吞吐等等细分技术;通过进一步开展蒸汽吞吐井网加密,以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通过实施以扩大蒸汽波及体积为主的联合增效工艺以提高稠油采收率;进一步加强以高效低能为核心的采收率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在本质上改变稠油的开发率,大幅度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将目前由物理方法为主导的粗放式开采方式转变为物理化学高效结合的绿色开发方式,以实现稠油热采提高采收率技术的跨越。

非甾体抗炎药综述

实用文案 一.简介 非甾体抗炎药( no n- steroidal ant i- inf lammatory dr ug s, NSAIDs) 是指具有解热、镇痛和消 炎作用而非类固醇结构的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是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非类固醇一线治疗药物, 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等作用, 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症治疗, 能有效缓解肌肉、关节及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局部 疼痛、肿胀等, 广泛用于腰背痛、牙痛、痛经、急性痛风、外伤或手术后疼痛、癌痛等的治 疗, 且无成瘾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大约有1亿多人在服用NSA ID s, 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患者。每天约有 3 0 0 0 万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s,在我国最保守估 计每年至少有500 万OA患者和 4 2 0 万R A 患者在服用N S A I D s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的患者约占门诊总人数的1/ 5~ 1/ 4, 因此, 可以说N SA ID s 是临床医师特别是骨科大夫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2。随着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其临床使用范围在不 断扩展。 二.发展简史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N S A I D s ,具有神奇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约460 年至377 年希波克拉底曾经使用柳树皮来治疗骨骼肌肉疼痛; 1 7 6 3 年的英国传教士爱德蒙特·斯通(E d m a n dS t o n e )第一次比较科学的描述将柳树叶煎液作为一种抗炎药;1828 年德国慕尼黑药学教授约翰·布赫勒(Johann Buchner)提取出柳树皮中的有效成分水杨苷, 次年汉立·里劳西(Henri Leroux)获得其结晶;水杨酸则是意大利化学家雷非·皮立亚(Raffaele Piria)首次从水杨苷中获得,1859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柯比(Hermann Kolbe)完成了鉴定及合成其化学结构的工作, 1 8 7 4 年水杨酸开始生产;鉴于水杨酸的胃肠道刺 激性和不适的口感, 1 8 9 7 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H o f f m a n n )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随后拜耳公司的首席药理学家海里希·狄里舍(H e i n r i c hDresser)通过自身实验和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乙酰水杨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并于1899 年注册了商品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此后的100 多年来,阿司匹林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作为NSAIDs的原形药并成为药物史上的一颗“常青树”3。 1898 年, 由德国拜尔药厂首先合成的阿司匹林是最早用于风湿热及关节炎的治疗药物。由 于其在大剂量时才能发挥消炎止痛作用并伴随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 逐渐被新上市的NSAID 所取代。1952 年, 保泰松( 苯丁唑酮) 问世, 为第一个被命名的非甾体抗炎药。因 其强大的抗炎镇痛效应而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长达30 多年。至20 世纪80 年代, 因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断出现而逐渐被限制使用或 禁用。1963 年, 吲哚乙酸类NSAID 的代表药物消炎痛( 吲哚美辛) 上市, 虽然其抗炎、镇 痛和解热作用较强, 但因胃肠道、肝脏和肾脏等毒副作用仍然很严重而逐渐少用。1969 年, 1姜爱霞.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 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6):96-98 2刘红,李国珍,葛泉丽.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及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01-402 3李梦涛,曾小峰.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8):24-29 文案大全

苏联解体原因剖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日/第003版 国际问题 《莫斯科大学学报》转载我学者文章 苏联解体原因剖析 编者按 我国不少学者经过对苏联解体、苏共亡党历史教训的认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自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开始直到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为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致。这些观点是否符合苏联解体的实际呢?最近,俄罗斯理论界对中国学者的上述结论做出反映。2007年10月,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对我院李慎明副院长任总撰稿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教育参考片解说词做出评介,明确指出:“《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严谨地分析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得出了不少有勇气和警示性的结论。”在国际学界有影响的《莫斯科大学学报·历史卷》2007年第4期,登载了我院吴恩远研究员题为《苏联解体原因》的文章并加按语,表明俄学界对中国学者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研究观点的重视。现将《莫斯科大学学报·历史卷》按语和转载的文章刊登如下。 《苏联解体原因》 吴恩远 按:苏联解体这一事件在中国的政治和学术精英中引起相当程度的震动。《苏联解体原因》被列入国家最为重要的研究题目范围。相当多的学术研究机构、科研人员投入了对这个题目的研究,举行了一系列公开的和不公开的会议,发表了众多对此问题不同观点的文章和著作。 绝大部分中国学者否认苏联解体是必然的这个观点。他们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所奉行的政治方针的结果。但到现在为止,中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理论问题、关于苏联的内外政策、它的政治精英人物的活动、关于苏联在1980年代所发生的事件及其对苏联解体的影响等等看法,实际上俄罗斯学术界知之甚少。 吴恩远教授是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是苏联和俄罗斯历史学研究的专家。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现在担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同时还是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副)会长。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В.Г.布罗夫教授 (以下为正文) 苏联解体已经十余年,但围绕“苏联解体原因、教训”的争论在学界,特别在中国学界至今没有停息,甚至存在截然对立的观点。可见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及其后果仍对当今世界产生影响的时候。 在改革时期离开了国家领导岗位后,戈尔巴乔夫承认:“本来可以用另一种速度改革党和国家联盟,应强调社会计划,强调社会福利问题,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他说,“失去了人们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就会出现冒险家和投机家。这是我犯的错误,主要的错误”。 一、关于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都肯定苏联解体是由综合性的因素造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因素:既有政治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等方面因素。主要分歧焦点在于:是历史原因(即70年的斯大林模式),或者是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等人所起作用)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

油气成因理论

油气成因理论 一、油气无机成因说 (一)泛宇宙说 认为包含烃类在内的有机化合物是宇宙天体的无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1.宇宙说:认为地球呈熔融状态时,碳氢化合物就包含在气圈中,随着地球的冷却被冷凝岩浆吸收,最后凝结于地壳形成石油。 2.地幔脱气说:认为地球深部存在大量的甲烷和其他非烃资源,在地球分异演化的早期从地球深部被加热而释放出来,有的被释放到大气圈,一小部分形成天然气藏。 (二)地球深部的无机合成说 1.门捷列夫的碳化合物说:认为地球内部的水与重金属碳化物相互作用,形成碳氢化合物。2.高温生成说:认为深度在150km,温度超过1500k、压力达5000Mpa,由于FeO及Fe3O4的参与,水与二氧化碳被还原形成烃类。 3.蛇纹石化生油说:提出橄榄石的蛇纹石化可以产生烃类。 4.费—托地质合成说:认为地球上原始石油是在20×108 年前通过费—托反应生成。 二、有机成因说 基本观点: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有机质形成的。 分为:早期生油理论和晚期生油理论。 目前晚期生油理论占主导,晚期生油理论是指石油是在有机物质被埋藏到一定深度、温度条件,在热力作用和催化作用由有机物转化而来。 (一)生油的原始物质 生物有机质:包括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和丹宁 (二)生油环境 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发育,总而具备了丰富的生油原始物质。海洋、湖泊、三角洲等古地理区域不仅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还因水体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阻止了有机质的腐烂分解,是生油的有利地区。 (三)油气生成的一般模式: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生油理论的发展

生油理论的发展 ----油气地球化学 CUG 021103班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在长期寻找、勘探和研究油气的基础上,提出各种生油假说。不断地发展、改进完善,直至今天,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逐步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早在1763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碳、沥青、石油和琥珀都起源于植物。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关于石油的起源,自从100~200 年前,俄国两位有名的科学家分别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今仍争论不休,难分胜负。 石油工业发展早期,认为是石油是无机成因的,无机成因说大致可归为2类:一是地深成因说,认为烃形成于地球深处;二是宇宙成因说,认为烃类早在宇宙阶段已经形成。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油气成因的认识基本上分为无机成油和有机成油学说两大学派。 (一)无机成因说 石油成因的一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石油是由自然界的无机碳和氢经过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石油无机成因说大致分为两类。①地深成因说,认为烃类起

源于地球深处。其依据是:在火山喷出的气体及熔岩流中含烃,来自地下深处的岩浆岩中发现有C1~C2的烷烃及可供生成烃类的化学元素;变质岩、岩浆岩及穿入前寒武系结晶岩的伟晶岩中也见到含油显示,甚至在结晶基岩中发现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流。②宇宙成因说,认为烃类在宇宙形成阶段即已生成。其依据是:在天体中常有碳、氢、氧诸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例如,彗星头部的气圈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在太阳系行星的大气圈中也存在一定浓度的甲烷;在陨石中也已鉴定出烃类化合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化石燃料”来称呼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经过千百万年才形成的,埋藏在地层中的能源。在煤层中,人们早已发现了树木的性状和由树木的脂类物质形成的琥珀等直接证据,表明煤炭确是由死去的植物变成的;对于天然气,石油地质工作者们也已证明,它们可以由石油、甲烷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煤炭的分解作用而形成,还可以从地下深处的岩浆中释放出来富含甲烷的“无机成因天然气”。石油是由古代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尤以浮游生物为主)生成的,既有机成因,这一点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勘探难度的增加和人们对油田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现象用“石油有机成因”的理论无法解释,长期失宠的无机成油理论又重新受到世界石油地质家的普遍重视。 1、碳化说: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石油是地下深处的金属碳化物与下渗的水相互作用所生成。生成的石油蒸气在冲向地壳的过程中冷凝形成油气藏。 2、宇宙说:1889年俄国索柯洛夫:碳氢化合物是宇宙所固有的,在地

苏联解体原因浅析

苏联解体原因浅析 摘要: 1991年12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十几年来,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见解,这些见解包括外因论、苏共中央罪责论、斯大林体制错误论、特色文化缺失论、民族政策是失误论、生产力发展滞后论、政治腐败决定论等。这些见解从不同视角力图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本人看来,苏联解体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结果,因此,我将会从历史根源、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三个主要的方面来多角度综合分析苏联解体的起源。 关键词:苏联解体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外部因素 引言: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昂首挺胸地走了70 多年。可是在不到10 年就迈进二十一世纪的门坎之即,这个与美利坚相提并论的超级大国倾刻间就散了架子,不仅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迅速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并且这个国家本身也随着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另立门户而成往日黄花。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为苏联几代人所熟悉的印有镰刀锤头图案的红色苏联国旗,在暮色中悄然降下,这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已经终结,从此不复存在。 为什么苏联这个强盛多年的红色帝国会如此下场?苏联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一、苏共在思想意识和政策方面的失败是根本原因。 导致苏联解体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苏共的失败,而失败的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从而导致了经济的下降、社会矛盾的尖锐、民族的分裂,也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首先,苏在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失去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苏共就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苏共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技革命迅速兴起,苏共领导人却视而不见,党的理论没有新的发展,理论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马克思主义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难应对。另一方面,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国家”、“全民党”,不符合苏联社会仍然存在阶级的现实;讲“三无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完全是一厢情愿,反而麻痹了党和人民。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是一脉相承的。从赫鲁晓夫开始,苏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直存在误区,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也没有搞清楚,一度认为已经进入了“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15年建成共产主义”。到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实际上是以野蛮的、强盗的方式破坏社会主义。虽然公开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但实际上制定了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加上党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特殊、搞腐败,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怀疑马克思主义和对党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又总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了严重后果。 其次,苏共放弃了对思想领域的控制,出让了文化舆论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因特网、CNN和好莱坞等思想宣传工具不断的向苏联选出自由、民主的观念,最终导致苏联民众观念的变化,为后来苏联的解体而转向资本主义打好了思想的基础。同时,在对内宣传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失误。苏共向人民简单地宣传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人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跟宣传的不一样,反而对苏共的宣传产生了怀疑,为人们接受西方的思想买下了祸

油气成因l理论

石油天然气成因理论概论 资信研10-8班地质工程钟娟娟 Z1001011 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油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石油向来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油气资源的勘探与获取。而油气成因问题的研究则是为了更好地确定勘探方向,更有效地探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油气能源。 从物态上看,石油与天然气是流体,在地下一定条件下,它不断流动,现在所找到的油气藏并非其生成地方,而是经过一定距离运移而聚集起来的;从化学组成上看,石油与天然气的组份很复杂,并非单一物质,且在地下运移过程中或其它条件的改变,其成份也在发生变化,其现今的组成并不代表其原貌.;从认知层面来看,油气成因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门类,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综合性,需要专业化、综合化、广泛化的知识体系作为基底进行研究;由于分离及鉴定手段的限制,目前对石油组份的了解尚不充分,缺乏对石油及其成油母质过渡形式的明确认知。如上众多因素导致石油成因这一复杂问题的争论从未真正停止过。各家众说纷纭,各有特色。在众多对油气的认识中,基本可分为有机成油说和无机成因说两大学派。其中,有机成因学派认为,生物体是油气生成的最初来源,油气是在地球上生物起源之后,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保存在沉积岩中的生物有机质逐步转化而成。而无机成因学派则认为石油是在地壳深处、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无机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现今,有机成因说占据主导地位,是指导当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理论依据. 油气有机成因说又具体分为早期成油说和晚期成油说两大类。其中,早期成油说认为,石油烃类是地壳浅处,沉积物成岩作用早期,由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在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的。晚期成油说认为,石油是有机物质被埋藏后,在一定深度、一定温度,在热力作用和催化剂作用下,由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早期成因说主张沉积有机质在成岩过程中,逐步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并运移到临近的储层中去;晚期成因说认为沉积物埋藏到一定深度后,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才开始发生热降解,生成大量的液态石油和天然气。有机成因说认为,油气生成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有利于油气生成的

油气成因与烃源岩评价研究综述

油气成因与烃源岩评价研究综述 1 油气成因理论 油气成因理论作为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已争论上百年,油气成因的认识可归纳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2大学派,其争论的核心是生成油气的母质和形成过程。前者认为油气是由地质历史时期分散在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有机质发生热解转化而成,后者则提出油气是由地下深处的无机物通过无机合成反应形成的。 1.1 有机成因说 认为油气是由分散在沉积岩中的生物有机体转化而成[1]。有人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提出油气是由动物遗体转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煤的形成,提出油气的生成同植物残体的埋藏有关;古勃金则根据多数油藏分布于滨海或海洋沉积层内,或是与海洋有联系的陆相沉积层内(这里动植物非常繁盛且易于埋藏),提出石油的动植物混成说。 史密斯经过对墨西哥湾进行大量现代沉积取样分析研究,提出油气的有机成因早期生成说,认为沉积物中所含原始有机质在成岩过程中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但其观点与实际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古代沉积岩中液态烃含量要比现代沉积物中大20余倍,现代沉积物中液态烃的组成和性质与石油都有一定的差别,而且要在地下一定深度和温度下才能生成石油。于是又有人提出有机成因晚期生成说,认为有机质埋入地下,随沉积物不断下沉,有机质转变为干酪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干酪根达到成熟热解,开始生成大量油气。但后来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可以不经干酪根而直接生成油气。因而有机成因学派在油气生成过程及生成机理上也有分歧。 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油气生成的有机成因上,人们认为所有工业性油气藏和煤矿几乎完全为生物成因的。油气的有机成因理论已被长期作为油气勘探战略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石油有机成因主要依据如下: (1)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9%分布于沉积岩中,而在沉积盖层不发育的地盾和巨大结晶基底隆起区,很少或没有找到油气聚集。 (2)从前寒武纪至第四纪更新世的各个时代岩层中都找到了石油,但石油天然气在地质时代上的分布很不均衡,似乎与沉积岩中有机质的分布状况相吻合,

稠油开采方法综述

稠油开采方法综述 吕立华1,李明华1,苏岳丽2 (1.胜利油田井下作业二公司,山东东营,257000;2.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作业区,天津大港,301600) 摘 要 稠油在油气资源中占有很大比例,加强稠油开发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稠油开发的各种有效方法,并针对国内稠油开发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稠油开发;热力采油;化学采油;微生物采油 引言 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世界稠油、超稠油和天然沥青的储量约为1000×108t。稠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前苏联、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其重油及沥青砂资源约为4000×108~6000×108m3(含预测资源量),稠油年产量高达127×108t以上。中国重油沥青资源分布广泛,已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预计中国重油沥青资源量可达300×108t 以上[1]。因此,稠油的开采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随着轻质油开采储量的减少,21世纪开采稠油所占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大。对于稠油油藏,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开采出来的,因此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工艺措施,如热力采油,化学方法采油,生物采油,和一些组合方法等,下面将对这些方法一一阐述。 1 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主要是通过一些工艺措施使油层温度升高,降低稠油粘度,使稠油易于流动,从而将稠油采出。其主要方法有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热水驱等。 1.1 蒸汽吞吐 蒸汽吞吐是一种相对简单和成熟的注蒸汽开采稠油的技术,目前在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广泛应用。蒸汽吞吐的机理主要是加热近井地带原油,使之粘度降低,当生产压力下降时,为地层束缚水和蒸汽的闪蒸提供气体驱动力。近几年蒸汽吞吐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使用各种助剂改善吞吐效果。该技术是80年代在委内瑞拉发展起来的,注入的助剂主要有天然气、溶剂(轻质油)及高温泡沫剂(表面活性剂)。蒸汽吞吐技术的应用使油井的动用程度提高,生产周期延长,吞吐采收率由15%提高到20%以上,周期产量及油汽比可提高15倍以上,采出程度可达25%。 现在国内正在研究的是CO2吞吐技术,CO2的各项性能是非常适合蒸汽吞吐的,它具有很好的降粘、增液和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作用,而且适用于大多数的稠油油藏和强水敏油藏,但是这一技术要求必须要有气源,否则的话是不可行的。 1.2 蒸汽驱 蒸汽驱是目前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热采技术,成为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蒸汽驱的机理主要是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度。蒸汽相不仅由水蒸汽组成,同时也含烃蒸汽,烃汽与蒸汽一起凝结,驱替并稀释前缘原油,从而留下较少的但较重的残余油。 1.3 火烧油层 火烧油层是利用各种点火方式把注气井的油层点燃,并继续向油层中注入氧化剂(空气或氧气)助燃形成移动的燃烧前缘(又称燃烧带)。燃烧带前后的原油受热降粘、蒸馏,蒸馏的轻质油、蒸汽和燃烧烟气驱向前方,未被蒸馏的重质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产生裂解作用,最后留下裂解产物——焦炭作为维持油层燃烧的燃料,使油层燃烧不断蔓延扩大。在高温下地层束缚水、注入水蒸发,裂解生成的氢气与注入的氧气合成水蒸汽,携带大量的热量传递给前方的油层,把原油驱向生产井[2]。 火烧油层的技术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虽然有的油田进行了一些试验,在技术上也通过了检验,但是推广到生产实际当中还有很多问题。而且火烧油层时,在地下进行的反应非常复杂,对岩层物性改变 01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