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方案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方案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方案摘要:本文就技术和运营方面比较了CMTS+CM、EPON+LAN、EPON+EOC 三种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方案,最终得出EPON+EOC 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CMTS+CM EPON+LANEPON+EOC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三网融合有线数字电视随着中国的有线电视向数字化、产业化和全国联网的方向发展,各地有线电视网都在积极的进行网络改造升级:以光纤为骨干,光点到小区,光点到村庄、同轴电缆接入用户的HFC网络正成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的首选目标。

面对公众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有线电视网正由单一广播式传送到双向交互式的多媒体宽带网络方向发展。

有线电视传输网将建成一个大容量、宽频带、标准化、数字化的双向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和综合数据信息的传输系统。

目前广电网络绝大部门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该网络主要由前端、分前端、光节点以及同轴接入部分组成,同时采用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混合组网。

在HFC网络中,城域骨干核心网一般采用光纤自愈环网;城域汇聚部分采用光纤无源分配网络;光节点覆盖到小区,采用树状分支同轴电缆网(也可采用集中分配),每个光节点大约覆盖200用户。

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即在原来HFC网单向下行广播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上行(回传)通道。

目前主要有三种技术方案:CMTS+CM、EPON+LAN、EPON+EOC。

CMTS+CMCMTS+CM 组网方案方案在光传输部分,下行数据信号和CATV的下行信号采用频分(FDM)方式共纤传输,上下行数据信号采用空分(SDM)方式共揽不同纤传输,在电缆部分,上下行信号按FDM方式同缆传输。

此方案适合已建HFC网络改造,可利用原网络中预留的光纤和无源分配到户的电缆网络组成双向传输系统:只需要在前端和用户端分别加装CMTS和CM即可实现双向传输。

优点:(1)利用现有的CATV网络提供双向通信,适合稀疏模式覆盖区域(2)大面积覆盖,低开通率情况下成本较低,前期投入少(3)技术标准及产品比较成熟缺点:(1)需要对HFC光电传输链路部分进行双向改造(2)噪声汇聚效应影响系统的带宽和性能,同轴缆及接头质量要求较高,后续维护工作量大(3)CMTS下行带宽有限,头端共享38Mbit/s,可开通用户数少(4)可承载业务有限,大宽带业务无法满足(5)后续系统扩容成本巨大二、EPON+LANEPON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一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网路接入技术,该网络由置于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置于客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及两者之间的1:N (N=16-32)光纤分配网ODN组成。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使得有线电视基 础网络具有宽带、 双向、 多功能的承载能力 。
我国的有线电视 网络大部分是单向网, 由于技术的发展和 提高, 向有线 电视网将 会逐渐向双 向网发 展, 单 . 不断适应社会
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基 础
是网络的发展 , 依靠科技进步, 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的网络优势、
段进行, 如果出现零散用户割接而且要求移机不改号, 需要按照 IS M 用户混合放号的方案实施割接 。 对于原有端局上 的C n r x e t e
图3 软交换与Il融合后 网络结构 图 /S v
群用户, 尽量不零散割接, 以免造成群用户原有业务的丢失。 () 3 软交换与I S M 协调发展 问题 。 M 引入后, Is 固网用户通
扩容并保持一定的富余度。 运营商需对用户接入哪张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 , 需考虑终 端类 型 (I 终端还是H2 8 SP .4 终端) 用户类型、 、 用户业务需求、 IS M 和软交换 网络各 自的占用情况、 M 和软交换设备 的综合造 IS 价比较等, 在了解了用户的基本业务需求后, 根据当时的网络占
用户签约一个改号业务, 呼叫时s 查询S L 获得被叫的改号接 s HR 入码, 然后分析接入码路由NI S B S 系统应 区分I S M 。 OS M 用户和
现网P T  ̄户, 向I S SN 在 M 正常放号的同时, 还要向S L 下发工单 HR 将转网的P T 号码物理号码修改为接入码+逻辑号码格式, SN 同 时还要将该用户原己签约的智能接入码取消。 另外, 为了便于工程实施 , 用户迁移尽量能按照整局或整号
过光 进铜退、 T x F T 方式大量接入 I S 必然导致软交 换设备逐 M,

永嘉县广电双向 接入网改造方案选择

永嘉县广电双向 接入网改造方案选择

《中国有线电视》2009(03)C H I N AD I G I T A L C A B L ET V·技术交流·中图分类号:T 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09)03-0268-03永嘉县广电双向接入网改造方案选择◆陈新浙(永嘉县广播电视台,浙江永嘉325100)摘 要:随着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价格的大幅度下降,采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广电运营商可以很方便地将户外光纤网络升级改造为双向网络,因此电缆分配网络的双向宽带接入网已经成为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双向化的关键,探讨县级广电网络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实现双向接入网改造,以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关键词:有线电视;接入网;改造方案Y o n g j i a C o u n t y C A T V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A c c e s s N e t w o r kT r a n s f o r m s S c h e m e◆C H E NX i n-z h e(Y o n g j i a B r o a d c a s t T e l e v i s i o n s t a t i o n,Z h e j i a n g Y o n g j i a3251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l o n g w i t h t h e o p t i c a l f i b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p r i c e o f o p t i c a l f i b e r h a s d r o p p e d a l o t.U-s i n g t h e e x i s t i n g m a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b r o a d c a s t t e l e v i s i o n o p e r a t o r s m a y e a s i l y c h a n g e t h e o u t d o o r s o p t i c a l f i b e r n e t w o r k i n t o t h e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n e t w o r k.T h e r e f o r e t h e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b r o a d b a n d a c c e s s n e t w o r k w i t h e l e c t r i c c a-b l e a s s i g n m e n t h a s a l r e a d y b ec o m e t h e k e y o f c a b l e T Vn e t w o r k b id i re c t i o n a l t r a n sf o r m a t i o n.T h i s p a p e r d i s-c u s s ed h o wt o c h o o se t h e s c h e m e of t h e h igh e s t c o s t p e r f o r m a n c ei n t h e c o u n t y-l e v e l 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a c c e s s n e t-w o r k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C A T V;a c c e s s n e t w o r k;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c h e m e 永嘉县的有线电视网络起步于1992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形成了有20余万用户的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并于2003年开通了数字电视,目前主要是以单向网络形式存在。

福州A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总体技术方案

福州A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总体技术方案

术 ( o ) 下 一 代 广 播 电视 网 ( G ) EC是 N B 的关 键 技 术 之


即基 于 同轴 电缆 , 过 各种 数 字 调 制技 术 来 承载 通
全市 有 线 电视综 合 信 息 网仍 然选 用 H C光纤 同 F
轴 电缆混 合 网 。光纤 网络 部分 用 1 5 n 光 波传输 广 50m 播 电视 ( 拟 和数字 电视 ) 号 , 节点 后 的 同轴 电缆 模 信 光 网基 本 上使 用无 源 网络 , 即基本 上 不 用放 大 器 , 整个
关键词 : 网融合 三 波 分 复 用 广 播 + 窄播 V b 低成本 Hu 低 运 行 费 用
1 引 言
《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一个 五 年规 划 纲 要 》 国
频 带宽 、 成本 低 、 易普 及 的优 势 , 有利 于有 线 电视 网络 建设 成 为千 家万 户 的多 媒体 信息 平 台 , 足社 会 各界 满 和 广大 居 民的多 方面 需求 , 推进 三 网融 合 。 截止 2 1 0 0年底 , 市 城 区有 线 电视 网络 用 户 数 A 为 45万户 , 属辖 区有 1 乡镇 网络 , . 市 6个 总户 数 在 l 3
以太 网业务 和其 他 各种 综 合业 务 , 实现 下 一代 广播 电
视 网 ( G 的用户 宽带 接人 。 用该 技术 进行 有线 电 N B) 利
视 网络 宽带 、 向化 改 造 , 以有 效 发 展有 线 电视 网 双 可
2 1年 第 4期 ( 1 0 总第 2 6期) 5
光 节点 覆 盖数 应发 展 到 5 0户 以 内 , 网络基 本为 F vB I 结构 , 到此 时也 可大 规模部 署 F Y vr I H。 在 福 州 市 区 去 年 以 H me N 31 ( U— o P A . I T G. T 95)O 9 4 E C方案 进行 三万 户双 向成 功改 造 的基 础上 , A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急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急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个 光 发 射 机 。 我 们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光 收 机 的 接 收裕 度 一 般 接 收 光 功 率 为

2d Bm ~ 州 dBm

也 就 是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 1混合分 配原 理 图
在 该 裕 度 范 围 内 采 用 1 5 0 5
工 作 窗 口在 光 缆 物 理 长 度
户 计 算 .即 为 4 光 节 点 ( 一 个 1 5 n 光 发 射 机 所 覆 个 即 Ot 5 o
份 。 这 样 可 以 减 化 配 线 机
房 的 工 作 。 因 为 随 着 光 缆 的 不 断 接 近 楼 幢 .或 直 接
光 缆 入 户 , 配 线 工 作 可 能
会 是 相 当 的繁 重 和复 杂 。 接 入 光 缆 网 的 工 作 重 点 可 能 就 不 是 各 接 入 点 的 光 功 率 和 工 作指 标 的计 算 了。 而 是 多 达 上 千 芯 接 入 光 纤
的波长 为下 行 14

上 行 13 10
n m

电视 必 须 使 用
有 考 虑 到 双 向 的改 造 问题 ) 中期 的 有 线 电视 网 络 改造 的

的波长 了 ) 且 每个 光 发射机 覆 盖 的光 节点 要 根据 交互 用 户 的数 量 进 行 控 制

目 的是 为 了 利 用 已 有 的有 线 电视 网 络 开 展 各 种 数 据 业 务

构覆盖城 区用户

乡镇 有 的 采 用 光 分 支 结 构 根 据 今 后 各 光 发 射 机 使 用 波 长 的选 择 要 进 行 波长还 是
1 5 50
n m

浅谈贵阳市有线电视双向网改设计及技术方案

浅谈贵阳市有线电视双向网改设计及技术方案

( 贵州省广播 电视信 息网络股份 有限公 司贵阳市分公 司, 贵州 贵 阳 5 0 0 ) 5 0 0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有线 电视双向网改设计、 P N E C 分析了其中的网络构成、 GO +O , 网络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网络传输系统 , 并
提 出 了相 关技 术应 用

关键 词 : 线 电视 ; 向 网改 ; P N E C O U fT 有 双 G O + O ; N :vr lB
信 息 技 术
Ci eT h l。21。。0 ha w e n。。。2。Ot nN c o 。—Pd—5 ’。。 r — oea。。‘s 。。‘。。 . g。d o 。s ’ N c 。 。’ ’ i 0 。。 。。 。 n。 。


浅谈贵阳市有线电视双向网改设计及技术方案
姚 理 刚
中 图 分 类 号 :6 63 F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21 ._ 3充分 利 用 原有 网 络资 源 , 好 原 调配 有 11n 30m传 输 系统 的继 续使 用 , 视具 体 后期 应用。 需求 再作 15 n 50 m光 传输 系统 转换 , 于树枝 对 1网络 结 构现 状 : 型 同轴 电缆分 配 网络 在 改造 前期 暂 时不 作用 贵 阳市 广 电 网络 目前 由有 线 电 视 H C 户 集 中分 配改 造 。 F 网 络 和数 据 平 台组 成 ,全 网共 6 多 万 用户 , 0 2 网络 改造模 型及 方 案 : . 2 数 据 平 台为 部 分 集 团 客 户 提 供 V N专 线 与 P 221组 网模 型 , 网结构 模 型如 下 图所 . . 组 联 网 服 务 。整 网共 有 1 直 接 管理 的分 前 示 : 6个 端 ,00多 个光 节 点 , 干 放 大器 , 络结 构 20 若 网 分 一 级 光传输 网络 、 级光 传输 网络 、 配 网 二 分 三个 部 分 。一级 光 传输 网络是 指 各分 前 端之 间构 建 的环 型或 单 链路 光 传输 系 统 ,二级 光 传 输 网络 是指 分各 前 端 机房 到 光接 收 机 的传 输 网络 ,分配 网即指 光接 收机输 出射频 信 号 经 同 轴 电缆 、分 支分 配 器分 配 信号 的同轴 电 缆 分 配 网络 。 上述 网络 结构 划分 , 阳市 广 按 贵 电现有 网络主 要分 为 以下 几种 类 型 。 1 . 建网络 : 1新 新建 网络 以 11n 30 m光 传 图 2 —1 输系统为主 , 也有部分 15n 5 0m光传输 , 除一 2 . 组 网模 型 分 析 , 网模 型如 图 2 1 .2 2 组 — 些特殊区域外 ,光传输系统主要采用 l 4 发 原则 上 由分 前 端 、 光分 节 点 、 节 点 、 光 同 收 的 网络 结 构 , 芯 按 4芯/ 机 配 置 , 轴 所示 , 纤 光 同 电缆分 配 网均 为集 中分 配方 式 。 网络结 构 较 轴 电缆分 配 网 四个 部 分 组成 。在实 际改 造过 图 3 -3 清 晰 , 分 网络 采 用 C b oe 的技 术 方 程 中 , 应遵 循 充分 利 用 原有 资源 的原则 , 部 al M dm e 首先 贵 阳市有 线 电视 双 向网 改工 程实 施案 例 式 已建 成双 向 网络 。20 03年 以后所 建 网络 基 对 于结 构 比较 清 晰 的网络 ,改 造 前 期先 利用 原 有 11 3 0系统 , 光节 点 保 留 , 行广 播 传 如 图 3 1图 3 2与 图 3 3所示 , 部 分小 区 原 下 -、 — — 大 本都 属 于上 述情 况 。 D I 1 已进行 二 级 光传 输 系 统 双 向改造 的 输 系统 暂 不作 改 变 , 现 有光 节 点作 为 图 2 均 只需 在小 区原 有 光节 点位 置 增设 O N( x . 2 将 — ) -模 网 络 : 类 网络 改 造 于 20 该 05年 , 输 系统 主 1 型 中 的分光 节 点 ,将 光 缆从 现 有光 节 点 8 ,即将 原有 光节 点 当作 图 2 1 型 中 的光 传 模 原 待 芯备 用纤 芯 分节 点 , 有 光机 保 留 , 后期 业 务发 展需 求 要 是 1 1 统 , 构 与 新 建 网络 一 样 , 配 布 放 到楼 栋 ,并利 用 原有 光 机 1 30系 结 分 N 将 网 络 没 有 作集 中分 配改 造 。 网络 采 用 Cbe 作 数 据 业 务 传 输 , 现 光 纤 到 楼 栋 , O U 时 ,再 考虑 将光 机 下移 至楼 栋 O U位 置 , al 实 将 N 兀T ) M dm 的技 术方 式构 建 双 向网 。 oe 和 E C安 装 到楼 栋 , 时分 割 同轴 电缆分 配 光 缆从 原 有光 节 点 位置 布 放 至楼 栋 ( B , O 同 N E C设 备 ,同时分 割 同 实现 双 向数据 通 道传 输 , 视 新业 务 并 在楼 栋 安装 O U、O 后期 1 已作 用 户 集 中分 配 改 造 的 网络 : - 3 该 系 统 , 满 类 网络 改造 于 20 07年 , 轴 电缆分 配 网 已作 发 展逐 步再 下 移光 接 收机 位 置 ,配合 各分 前 轴分 配 系统实 现 双 向数据 通 道传 输 , 足 用 同 V D视 频 点 播 、时 移 集 中分配 改 造 , 新 增 光节 点 位置 已设 定 , 需 但 端 建设 调 整光 传输 结 构 ,保证 用 户业 务需 求 户 高清 互动 电视 点播 、 O 目前 二级 光 传输 系 统 网络 未作 改 造 ,新 增光 带 宽 。对 于结 构复 杂 的 网络 ,则 根据 用 户需 电视 等新 业务 需求 。对 于已作 用户 集 中分 配 二级 求 , 为 集 中的 优质 用 户 , 一 步 到 位 , 现 改造 , 光传 输 系统 仍 未改 造部 分 的 网络 , 若 则 实 节点 位置 光 缆未 布放 到位 。 1 多样 型 网络 :该 类 网 络 主要 是 早 期 光纤 到楼 栋 ,按 图 2 1 网模 型所 示构 建 网 则 需从 既 有交 接箱 或熔 接 盒新 布放 支干 光 缆 . 4 -组 — 所 建设或平移优化 , 以及协管网、 城乡结合部 、 络 ,对于 城乡 结合 部 或 远郊 及低 端 用户 或 即 到原设 定新 增 光节 点位 置 ,同时作 图 3 2 郊 区 、 矿 自建 等 网络 , 类 网络 技术 多样 , 将拆 迁 等存 在不 确 定性 因素 的用户 ,则 暂 时 示 的光 纤 到楼栋 改造 即可 。 厂 该 结 语 结 构 纷繁 复杂 , 术指 标及 施 工工 艺不 一 。 技 不予 改造 ,待 后期 根 据 具体 情 况再 制定 网络 按 上述 方案 对 贵 阳广 电网 络进 行升 级 改 改造 方案 。 2网络 改 造技 术方 案 0 2 - 网 络模 型 光缆 纤 芯 配 置 , 图 2 1 造 后 可对 9%以 上 的 用 户 提 供 双 向传 输 通 .3 2 按 - 根 据 贵州 省广 电 网络 双 向 网络 改造 设 计

浅谈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技术方案

浅谈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技术方案

1 H F C网络 双 向改造 的传 统主 流技 术
进行数据交换 , 则每个信道仅能服务4 0 户以下, 成本投入就太高了 ; HFC 网络双向改造的传统主流 技术是C MTS +C M方案 , 成熟 在这种情 况下 只有 C MT S  ̄, 够降价九成以上 才可能是 一个性价 比 的D OC S I S 版本是2 . 0 , 其 主要 技术参数 为 : 下行4 0 MHz 带宽 , 采用 较 高的方 案。
C MTS +C M开展双 向业务 是合理 的选择 , 一方面在保护原有投 资 的前提下 , 可 以低渗透率地满足宽, 以获得更大的带宽( 典型值 为1 6 0 Mb p s ) 。 在HF C网络中同轴
业务的 需求 , 而 且新增 加 的投资 较低 ; 另一方 面 可 以逐 步缩 小 电缆 占较大部分 比例的时代 , C MT S 几乎是基于 同轴 电缆 的唯一可 C MT S 的服务区 、 采用I P QA M、 M- -C MT S 等新 技术继 续开展宽 带 以选择 的双 向改 造方 案。 接入和VOD 等业务 , 在业务扩展时可以结合其它性价比更高的接
三 网融 合 , 是 指 广 播 电视 网 、 电信 网与 互 联 网的 融 合 。 “ 三 网融 也较少 , 网络结构简单 , 仅需要维护一张有 线网络; 能够充分发挥有 合” , 无 论 是 对 电信 还 是 广 电 , 关键 是 要 建 好 自 己的 网络 , 广 电运 营
线电视 同轴电缆高带宽的优势( 5 —8 6 0 MH z ) , 这也是有线电视 网络
商一定要充分发挥有线 电视 网络资源优势和用户资源优势 , 促进原 不同于电信网络的本质差异 。 但C MT s 也有 其 自身难 以改进 的缺 有单 向网络向宽带双 向网发展 , 而且必须要支撑视频业务 , 其网络 陷 , 尤其在 漏斗噪音处理 方面 , 由于 所有用户覆盖都 噪音上传 到 的属性必 然是视频 属性 。 广 电有线 电视 网络——HF C 网络是为电 C MT S 头端处理 , 光工作站 不做 任何处理 , 用户之 间的相互影响非 视信号设计和建造的, 这也就决定其传输广播式视频业务具有其他 常 大 。 网络不可替代 的优势 , 但同时也具备 了单一型的缺点, 我们应该在 C MT S +C M方案的劣势: 需要对 HF C 光 电传 输链 路部 分进 行 此基础上 ,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 把广 电有线 电视网络改造成为双 双向改造 ; C MT S 下行通道带宽有 限, 头端共享3 8 Mb i t / s , 可开通 用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

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全网覆盖,灵活接入”的双向网改思路,归纳了双向网改技术方案选择的四项原则,详细介绍了几种适宜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的接入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们在双向网改应用中的实际表现,给出了三种不同网络存量下可供参考选择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

关键词: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改;FTTB+LAN;EPON;EOC;EPON+EOC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如视频交互业务、视频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业务的产生,已经对用户的消费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到双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从网络的单一功能到三重播放,三网融合,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广电网络公司带来了巨大商机,也为传统的运营市场划分带来了变革,在这个变革的时期,广电网络公司必须居安见危,紧跟这个技术与市场的变革进程。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步伐,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把普通电视接收终端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是广电网络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许多广电网络公司早已经开始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工作,但由于没有一个适宜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导致缺乏更加有效的业务运营模式,双向网改的投资没有一个合理的回收,在与其他业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及劣势地位。

广电网络公司需要一个简单、易于建设、扩张、维护和管理并能够提供多业务运营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来带动网络服务的创新和盈利模式的突破,从而推动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综合业务的发展。

一、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思路数字电视的整转工作正在推进,不同网络间的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和融合,不同运营商的业务正在进一步渗透,综合业务的市场剧烈竞争也在所难免,在这个阶段双向综合业务的营销、双向网改的建设时间和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广电网络公司选择有线电视双向网改技术模式的一个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进行全网的双向业务覆盖,对有双向综合业务需求的用户迅速实现灵活的网络接入,以双向业务的发展带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和选择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和选择

6 6 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向双向化发展, 一旦实现双向 传输, 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的高带宽优势, 就可以开展视 频点播、 )A 电话、 视频会议、 宽带 )DQ<MD<Q 接入等增 值 业务。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以传输电视节目为主, 其特 点是单向高带宽, 要把它改造成双向网络, 究竟选用哪 一种技术就显得很重要, 目前比较适合有线电视网络 双向改造的技术主要有 4 种, 分别是光纤以太网、 ’9H :;< =>?<@ 和最近兴起的 AB* 技术, 下面分析比较这 几种技术的特点以便选择合适的使用场合。 光纤以太网技术 最初只是作为 局域网的延伸 手 段, 采用多模 光纤, 传输距离 在几百米 到 ! """ 米 之
字电视、 网络多功能业务开发和应用工作。来自<>=<
宁娟娟: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和选择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 中国有线电视》 ;::E 年第 =V ! ;: 期 和专网用户, 三门峡分公司市区内的专网用户基本上 都是采用这种技术, 以前采用其他技术的用户现在也 逐渐过渡到这种技术, 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小区 ! 楼宇集 体报装, 采用光纤到楼宇、 五类线入户的方式, 终端用 户只需要购置一块网卡即可实现宽带接入, 但是也存 在不足, 首先, 楼层间需要重新布线, 并且需要安装交 换机, 而交换机和收发器均为有源设备, 长期运行既要 考虑散热问题又需要考虑供电问题, 因此不适合非集 团用户。 "#$%& ’()&* 技 术是专 门为 有线 电视 网络 设 计 的, 主要有 + 个标准, 分别是美国 ’",- 制定的 .(/010 标准、 欧洲 .23 ! .425" 联合制定的 .23 6 7"" 标准 和 5888 制定的 9:;< => 标准, 目前在国内使用最广泛 的是 .(/010 标准, 其上行频段采用 ? @ >? ’AB, 下行频 段采用 ??: @ C?: ’AB, 它 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 AD" 网络资源, 入户时不需要重新布线, 利用原有 6 ? 电缆 即可。在传输距离方面, "#$%& ’()&* 采用电缆传输, 因此无法与光纤相比。"#$%& ’()&* 一般工作在非对 称模式下, 其下行速率可达到 +E ’$F0, 上行速率可达 到 =: ’$F0, 而 .(/010;< : 则大大改善了上行速率, 最 高可达到 +: ’$F0 。"#$%& ’()&* 虽然避免了入户重 新敷设电缆问 题, 但也有不少缺点: (=) "#$%& ’()&* 的成本高, 需要在前端安装昂贵的头端设备 ( "’G- ) , 而终端设备的价格也很高, = 台 "#$%& ’()& 大多在数 百元左右, 在价格上无法与其他宽带接入技术展开竞 争; (; ) "#$%& ’()&* 对线路要求很高, 需要采用四屏 蔽的电缆才能正常运行, 还需要对不符合标准的入户 线路进行改造; ( +) 有线电视网络采用树型结构, 因此 "#$%& ’()&* 的带宽是多用户共享的, 随着用户数量 的增多, 每用户可用带宽会迅速下降, 此外上 ! 下行 =: ’! +E ’ 带宽也只有在理想情况下才能够达到; (>) 抗 干扰能力较差, 由于各种电磁干扰和私拉乱接等现象 无法避免, 大量噪声侵入和汇聚将使网络状况急剧恶 化; (? ) 数字电视所用的频段也是 ??: @ C?: ’AB, 有的 地方甚至使用 ??: ’AB 以上频段传输模拟频道, 这样 就导致下行频道资源缺乏。综上所述, 如果采用 "#$%& ’()&* 来发展宽带接入业务, 其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HI, 的全称 是 无源 光网 络 ( H#001J& IFK1/#% ,&KL M(NO ) , 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接入网技术, 之所以称为无 源, 是因为 HI, 技术在 头端设备 ( IPG) 与 终端设备 ( I,Q) 之间采用无源光分配网络, 这正是 HI, 技术的 最大特点, 也是最大的优点。目前 HI, 技术主要有基 于 4G’ 的 4HI,、 基于以太网的 8HI, 和基于专用帧 结构的 RHI, + 种, 4HI, 由于成本高、 带宽低 (下行 E;; ’$F0, 上行 =?? ’$F0) 等原因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而 8HI, 的链路层采用以太网技术, 因此在成本方面 占有绝对优势, 非常适合传输 5H 数据, 目前 8HI, 的 带宽可以达到上 ! 下行均为 =< ;? R$1K, 称之为 R8HI,。 但是 8HI, 也有不如 4HI, 的地方, 8HI, 采用可 变 长度的以太网帧作为传输单元, 在 S(- 方面天生就不 如 4HI,, 因此在传输语音业务时不如 4HI, 出色, 容 易造成声音延迟。而 RHI, 是未来理想的 HI, 技术, 它能够提供下行 ;< >99 R$F0 、 上行 =< ;>> R$F0 的 带 宽, 但是 RHI, 的技术复杂, 生产 RHI, 芯片的厂商很 少, 成本一时很难降下来, 所以 RHI, 的普及还有待时 日。对于广播 电视来说, 采 用 R8HI, 技术是非常 适 合的, 首先不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 而只需要在前 端增加一个 T.’ ( 波分复用) 设备和 IPG 设备, 射频 信号通过 = ??: U* 发射机下传, 数据业务通过 = >V: U* 发射机下传, 经过 T.’ 后进入 AD" 网络, 分配网 络不需要经过任何有源设备, 只需要光分路器即可, 到 达 I,Q 后转换为以太网接口或 8= 接口, 其上行采用 = +=: U* 波长, 采用 G.’4 的方式来控制每个 I,Q 的 上传时隙。每个 IPG 最多支持 +; 个 I,Q, 每个 I,Q 可接 +; 个用户, 用户带宽也可进行灵活分配。由于采 用波分复用技术, 大大提高了光纤的利用率, 并且不会 像 "#$%& ’()&* 技术那样与电视频道争带宽。由于分 配网络不需要使用有源设备, 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和维 护成本, 并且分配网络采用树型结构, +; 个 I,Q 可以 共享 = 条光纤干线, 而不像光纤以太网那样要么独占 = 条光纤干线, 要么在分配节点安装交换机和更多的 收发器, 用户家里也只需要安装一块普通的网卡即可 实现宽带接入。 综上所述, 光纤以太网成本最低, 网络结构也最简 单, 对于相对集中的集团用户无疑是最适合的, 但是它 的每一对收发器都需要独占 = 根或 ; 根光纤, 因而不 适合大规模接入或较分散的用户; R8HI, 的光纤利用 率高, 上下行数据和电视频道可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 分配网络无需有源设备, 因此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都很 低, 很适合大规模发展用户; "#$%& ’()&* 比较适合已 经双向改造、 ??: ’AB 以上、 频道资源较多并且线路状 况较好的网络, 总而言之, + 种技术各有优缺点, 因此 需要根 各地网络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 收稿日期: ;::EL:9L;; ]

浅析农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规划、技术选型及工程管理

浅析农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规划、技术选型及工程管理

本不改变现有H C F双向网 络构造的情况下
但是, 由于农村居住分散 , 采用光机 实现双向网改造和新建F T接入网。 TX 在农 直带, 城区密集区可能一台四口光机可以带 村双改中, 于C T技术必须要在光站和 由 MS
大大增加, 农村双向 改造工 作任重道远】
警功能的电力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对设备 强监督和巡检等方式尽力避免的: 二是非 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 这已经引起了有线 机房、 P 主机及电池室、 US 缆线集中点、 室 人为 因素引起的故障, 如设备运行故障, 纤 数字电 视的维护 人员的重视, 分前端机房 外设备等播出相关的重点部位设置2 小时 缆故障等, 4 此类故障必须维护 人员及时发 作 为中间的枢纽, 它的设备繁杂 , 技术含 闭路监视系统, 安装装防盗门, 具有可靠 现并迅速反应, 准确判断问题 , 稳健更换 量很高, 它关系着整个庞大网络的安全可
可 以攻玉 ,也期待 同行提 出有益 的批评 见解、互相借 鉴 、 关键词 : 有线 电视 双 向改造 技术选型 工程 管理
近年来 , 随着国家 “ 村村通” 工程的 下面笔者结合近期作为项目经理在农 10 0 余户, 在农村地区就只能带5 户, 0 对光 的双改工程相比, 除了改造成本急剧增加 矛盾集中体现在基站光发光收设备及主干 光缆逐渐无法满足农村双改的需要, 甚至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 西安分前端机房 因进行总结分析, 为维护工作积累经验还 要求, 保障有线数字电 视节目 高效优质的 容易 产生的故障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是人 能够预防故障重复产生。 传输 , 使广大电 视用户体验安全可靠的 服
为因素引发的故障, 这个是可以通过上文
在传统有线电 视向 数字化信息化飞速 务。■
_网络技术 / /

有线电视网EOC双向改造方案

有线电视网EOC双向改造方案

EOC产品描述及方案建议书一产品描述1 高频EOC产品介绍SMG4000系列EoC头端产品规格SMG4000系列EoC头端规格如下:表1.产品规格表型号描述野外型局端,1进2出同轴接口,单以太口,百兆接口支持,SNMP支持,远程升级支持,web管理支持,路由支持,支持AC60V或AC220V电源。

野外型局端,1进2出同轴接口,单以太口,百兆接口支持,SNMP支持,远程升级支持,web管理支持,路由支持,支持AC60V或AC220V电源。

产品概述SMG4000系列是同轴电缆双向数据传输接入系统的接入汇聚设备, 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线传输和接收以太网信号,可以使原有的同轴电缆网络以很低的投资升级成为一个电信级的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接入网络。

SMG4000系列是将ONU(或光电转换器)输出的标准的以太网信号调制成可以在同轴电缆上传输的射频信号通过采用OFDM技术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SMG4000系列在同轴网络上提供150Mbps的物理层接入带宽,占用960-1060MHz的高频带,有效避免了和现有CATV 系统频率占用上的冲突,减少相互之间干扰。

而且支持现有的树型和星型CATV网络,具有传输距离长,网络适应性好,带宽高等优点。

SMG4000系列的用途:主要应用于已敷设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的用户集中居住小区、城镇楼宇用户密集地区、有线电视对外界干扰容忍度低等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广泛应用于成熟社区的宽带建设,在仅对现有网络线路尤其是用户室内线路进行少量改动的条件下,提供高速宽带业务。

产品特点λ基于主流标准技术SMG4000采用B3G/4G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符合通信技术发展主流,符合国际标准。

λ性能稳定,网络适应性好SMG4000采用OFDM自适应调制技术。

对电缆分配网内的噪声、干扰和时变性可自适应匹配,可以在恶劣信号环境下稳定可靠连接,不掉线,同等环境下通信稳定性大大优于CMTS方案,高频EOC无回传噪声汇聚的问题。

有线电视接入网络双向改造技术

有线电视接入网络双向改造技术
二、技术分析 ( 一) CMTS 技术。CMTS 技术是通过数字调制,向用户 传送数据和视频音频信号,冰箱用户提供宽带 IP 服务,包括 互联网接入、局域网互联等各项 IP 增值业务,能够较好的实 现数据传送、协议处理和射频调制解调等功能。CMTS 在接
资源。 ( 三) 利用校园网实现校园文化信息化。在校园网上开
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 校园视 频点播、时事新闻、校园生活、热点评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 文学网站等,通过 利 用 大 家 喜 闻 乐 见 的 形 式,利 用 大 家 都 喜 欢的平台,实现校 园 文 化 信 息 化,一 方 面 可 以 扩 大 学 生 参 与 力度,节约活动的 成 本,另 一 方 面,以 匿 名 形 式 开 展,更 能 起 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效果。
( 二) 点对点以太网技术。点对点以太光网技术采用“媒 体转换器( MC) + 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光信号的点对点传 输,从机房到每个 接 入 点 都 利 用 独 立 光 纤,并 需 要 多 个 光 纤 收发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光纤消耗,节约系统成本,并可改 善传统的光纤收发器系统网管能力弱的问题。目前相关的 点对点光接口器 件 由 于 其 造 价 低 廉,供 应 丰 富,运 营 管 理 简 单等优点,十分适用于一些地区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局域网联 网的要求,但是仍然没有适合户外的产品。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 双向改造; 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 【作者单位】李涛,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锦州分公司; 胡世欣,盘锦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一、引言 2008 年,国务院办公厅 1 号文件《关于鼓励电视产业发 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指出: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 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促进网络 和信息资源共享; 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 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鼓励广播 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 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 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 字电视接入网络健身和电视接受端数字化改造。 普通的广电 HFC 网是一个单向的广播似的网络,广电发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改造方案对比与选择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改造方案对比与选择

网络改 造 的 目的是 提升 网络 价 值 、提 高竞 争力 、 提 高服 务质 量 、 高 收入 。网络 改造 的成 效 也体 现在 提
新 竞 争 对 手—— 卫 星 直 播 电视 和 地 面数 字 电视 广 播
网络社 会效 益 和经 济效 益 的提 高上 。
改 造 网 络 的 另一 目的是 为 了应 对 日益 激 烈甚 至
了 困难 。不 少 网络公 司 由于所 处 地域 、 营规 模 等原 经
因 , 到 无从 下 手 , 感 十分 困惑 。
目前 形 势 十 分 严 峻 : 方 面 , 统 业 务 的 发 展 空 一 传
间 已经所 剩无 几 ; 一方 面 , 球通 信 、 另 全 广播 电视 行 业 持续 的数 字化 、 网络 化 浪潮 既 给我 们带 来 了极 大的 发
短 到 10 以 内 ; 之 多 种 接 入 技 术 的进 步 , 0m 加 同轴 网
2 有 线 电视 网如 何 进 行 改 造
21 为什 么要 进行 网络 改造 , . 7
的带宽 优 势正 在逐 步 丧失 , 而现 有 同轴 网单 向传 输 的
劣 势却 日益 凸现 。 播式 大面 积覆 盖 的优 势也 将 由 于 广
23 目前 网络 改造 的指 导 思想及 定 位 .
由 于铜 资 源 越来 越 紧缺 , 价 不 断 上 涨 , 缆越 铜 铜
来 越 贵 , 光纤 、 而 光设 备 不 断降 价 , 来越 便 宜 。 光进 越 “ 铜退” 自然 成为 发展 趋势 。H C网络 的光 纤越 来 越靠 F
近用 户 、每 个 光 节 点 覆 盖 的 用 户 数 越 来 越 少 ( 0 0 2 0
展空 间 , 又对 我 们 形 成 了极 大 的压 力 , 正所 谓 机 遇 与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最终发文稿)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最终发文稿)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五月目录一、背景 11.1 行业态势 11.2 江苏有线电视网络现状 2二、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任务目标 32.1 指导思想 32.2 遵循原则 32.3 任务目标 4三、广电业务分析 43.1有线电视网络主要业务类型 43.2江苏省广电网络业务发展预测 53.3带宽测算 6四、技术方案 74.1广播网络 74.1.1广播网络改造原则 84.1.2 广播网络频谱配置 84.1.3网络管理 94.2双向网络 94.2.1 光纤到楼、五类线入户(FTTB+EPON+LAN)方案 10 (1)适用网络 10(2)组网方案 10(3)光纤和波长配置 11(4)网络管理 11(5)网络特点 12(6)用户带宽优化 124.2.2 光纤到小区、同轴缆入户(FTTC+EPON+EOC)方案 12 (1)适用网络 12(2)组网方案 12(3)光纤和波长配置 13(4)网络管理 13(5)网络特点 14(6)用户带宽优化 144.2.3 光纤到小区、电缆调制入户(FTTC+CMTS)方案 15(1)适用网络 15(2)总体组网方案 15(3)光纤和波长配置 16(4)网络管理 16(5)网络特点 16(6)用户带宽优化 16五、网络改造实施策略 175.1 几种技术存在的风险 175.2网络建设、改造分步实施建议 17六、引用标准与参考文件 19七、缩略语 20一、背景1.1 行业态势(1)广电现状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5亿,完成有线数字电视转换的用户近3000万,已有超过50个城市完成了市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还有近100个城市和省市已经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工作。

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由点到面全面推进,在整体转换完成之后,有线数字电视进入持续、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但在繁荣的现象之后隐藏着有线数字电视终极价值的危机。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根据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有线电视网络应提供集数据、语音、文字、图象等多种媒介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具有集成性、同步性与交互性等显著特点。

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应同时考虑广播网络和双向网络。

4.1广播网络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是一个点到多点的网络,它由三大部分组成:一个总前端和若干个分前端、一级和二级光纤干线网、用户分配网(即同轴电缆分配网)。

一级光纤干线网通常采用环形网结构,二级光纤干线网一般采用树、星形网结构。

城市范围太大时,二级光纤干线网也可由环形网组成,这时要求构建第三级光纤网,通常采用树、星形网结构,如下图所示。

4.1.1广播网络改造原则1. 2.现有广播网为860M带宽的,保持不变。

原有广播网为750M带宽的,短期内可保持不变,逐步向860M带宽过渡。

3. 4. 5. 6.原有广播网为750M以下带宽的,应直接改造为860M带宽。

新建广播网络要求860M带宽。

无源同轴电缆网要求按1G带宽建设。

建议每3万户设一分前端。

第 1 页共 12 页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7. 广播网连接总前端和各分前端的一级光链路采用1550nm的环网或带保护路由的1550nm 光传输,二级光链路以1310 nm光传输为主。

8. 二级光链路改造建议如下:光节点到小区,分前端采用统一的小功率光发射机低分光比(推荐平均分光比1:4)传至光节点。

9. 根据未来业务发展,提倡光纤到楼,光站直接带用户;对于确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实施光纤到户。

10. 分前端至每光节点应布放不低于4芯G.652光纤。

11.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光节点带用户数为50-200户。

12. 对采用CMTS技术的网络及特殊用户,优选方案为每光节点带用户数不大于500户,光节点下带一级放大器,光站及放大器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4.1.2 广播网络频谱配置参照国家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浅谈双向网改造技术方案

浅谈双向网改造技术方案

的单 纤双 向光 接入 网络 ,其典 型拓 扑 结构 为树 型 。上 、下应分 别
使 用 不 同的波 长 , 中上 行应 使用 16 n 30m 长 , 其 20 m 16n 波 下午 使用
18 n 50 m 如 果采 用第 三波 长方 式实 现C T业 务 的承载 ,则 4 0m 10 n , AV 应使 用 14n 5 0m 50 m 16n 波长 。PN EO 系统 其 典型 的拓 扑结 构为 点对 多
C m u e DS fw r n p l c to s o p t rC o t a ea dA p ia in 工 程 技 术
E O 技术 是千 兆 以太 网技 术与 无源 光 网络 (O ) 结合 。EE 要 。价 格低 ,带宽 大 ,但需 要重 新铺 设5 线 ,适用 于新 建小 区或 PN PN的 IE 类
/解密 模块 、桥接 器 、 网络接 V 卡 、以太 网集 线 器等 组成 ,它无 I
须 拨号 上 网不 占用 电话 线 ,可 提供 随 时在线 连 接 的全天 候服 务 。 二 、E O 原理 及技 术 PN E O 以太 网无 源光 网络就 是 一种 新型 的光 纤接 入 网技 术 ,是 PN
的标准 规 定相 对简 单 ,易实现 ,技术 成熟 ,运 行稳 定 ,能免 满足 当前 主要 宽带 业务 的要 求 ,是近 期 宽带接 入及F T 、FT 、F T TC T B TH 的主 要实现 方 式 。 三 、广 电双 向改造 的方 案 从每 个光 节点 都需 要增 加设 一条 独立 光纤 回到 前端 ,采 用双 纤传 输 。C b eM dm a l o e 系统 包括前 端 设备C T 和用 户端 设备C b e MS a l M dm(M , 种设 备通 过双 向HC oe c ) 两 F 网络 连接 。 中CT 是 连接 有 其 MS 线 电视吓C 网络 和 I数据 网络 , 用D C I协 议 , P 使 OS S 配合C M 终端 管 PS 理服 务器 ,通 过终 端c 实现 I tr e 网络接 人 以及 本地 I 数据 业 M n en t P 务接 入 的设备 。优 点 :一个 头端 覆 盖范 围大 ,初 期设 备投 资低 , 充 分利用 现有 cb e a l资源 , 充分 考虑 广 电系统特 点 , 术相对 成 熟 。 技 缺 点 :双 向改造投 入 高 ,需要 大量 光发 射机 和 电双 向放 大 器 ,上 行 的漏 斗效应 导致 噪 声汇聚 ,对 带 宽影 响较 大 ,大大 增加 相关 维 护 工作 量 ,网络层 级 复杂 ,排 故 困难 ,C T 头端 一般 1  ̄3万 , MS 0 0 理 论能 覆盖 10用 户 , 际大 约3 0 00 实 0 户左 右 , 端c 大致2 0 0 远 M 5  ̄50

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介绍

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介绍

Te c h n o lo g y Ap p lic a t io n “三网整合”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介绍一下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关键技术。

首先要介绍一个具体的有线电视网络的结构。

骨干传输网络采用全光传输,在小区通过光接收机进入分支分配器网络同轴电缆入户,小区基本上取消了放大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HFC(光纤同轴混合传输)网络。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目的就是将这一单向广播式传输的网络改造成为双向交互式传输的网络。

1无源EOC 与有源EOC有线电视是通过同轴电缆入户的,同轴电缆实现双向接入技术,可以跟家中的电话线对比一下,同轴电缆线也是两根线:一根是里面的铜芯,一根是外面的屏蔽网。

家中的电话线要上网需要使用ADSL 猫,同样地,家中的同轴电缆要上网则要使用EOC (以太网over 电缆)设备或CMTS 猫,EOC 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主要分无源EOC 和有源EOC ,下面是具体的情况介绍。

(1)无源EOC 与有源EOC 的主要区别主要是看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是无源器件的,则称之为无源EOC ,终端设备是有源器件的,则称之为有源EOC 。

(2)无源EOC 的工作原理EOC 设备均由头端和终端设备构成。

无源EOC 的头端主要是由二四变换器和高/低通滤波器组成,输入的数字信号由双极性信号被转换成了单极性信号,原有的以太网数字信号的帧格式和MAC 层都没有改变,因此信号没有被调制。

在终端设备中,同样使用四二变通器和高/低通滤波器将信号分别输出,系统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组网方式上,无源EOC 要求同轴电缆网络中不能有分支分配器,同轴电缆要从头端设备直接连接至终端,这对原来的网络改动是比较大的,不过在速率方面,无源EOC 可以保证每户的带宽是独享10M 。

(3)有源EOC 的分类有源EOC 主要分高频EOC 和低频EOC ,这主要是指此类设备工作的频段,工作在1GHz 左右的为高频EOC ,工作在5Hz ~65Hz 范围的为低频EOC 。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几种方案分析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几种方案分析

1 . CMT S + Ca b l e Mo d e m 双 向 网络 改造 方 案
C M T S + C M组 网方案的构成 是在光传 输部分 .下行数 据信号 和 C A T V的下行信号采用频分 ( F D M ) 方式共纤 传输 . 上下行数据信 号采 用 空分 ( S D M) 方 式共 缆不 同光纤传 输 , 在 电缆 部分 。 上下行 信号 按 F D M方式 同缆传输 。在前端设有 C M T S 设备 , 对上行信号进行解 调 、 调制 、 分接 、 转换等 , 在用户端设有 C a b l e M o d e m , 对 上行信号进行 调 制. 对下行信号进行解 调。 C a b l e Mo d e m技术 的优 点如下 :首 先 . C a b l e Mo d e m利用原有 的 H F C网络 , 不需重新铺线 , 同轴 电缆人 户 , 双向改造工程量小 . 用 户设 备安装简单 其次 . C bl a e Mo d e m的技术适用于逐渐开展业务 、 发展用 户 的情况 . 在市 场前 景不明朗或接人 率不高的情况下 . 是一种较 好的 选择方案 。相对 于优点 , C a b l e Mo d e m的缺点也是极其显著 的 .由于 C MT S的带 宽限制 . 可承载 的业务量有 限 . 带宽共享 机制难 以满 足 目 前I v、 V O D等大流量数据业务 。 虽然 D O C S I S 3 . 0 标 准的出现对带宽 问题有一定 的解决 . 但是随着用户接 人率 的提高 、 用户带宽 的逐 步提 升. 势必要增加 C MT S的投入来 减小 C MT S的覆盖范围以提高用户接 人速率 . 从而导致接人成本加大 。 另外 . 我们在这几 年的实际工作中感 觉到 : 网络在设计和调试 时要兼顾上下行电平 , 维护 比较麻烦。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模式选择

C T+ a [M d 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 互业务初期 为用户提 供低户均带 宽要 求的 到位的投入 巨资 .而且双 向网改施 工的周 M SC b o e e
有线电视 H C网络的现有资源实现双向接 综合 业务 .同时满 足对全网用户进行迅 速 期过长不 能迅 速便捷的开展 多功能 综合 业 F
的投资没有一个合理 的回报 .在与其他业
功能业务发展推动双向网改造.奠定开展
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进行全网的双 广电双向业务的网络基础.使得有线电视 户迅速实现灵活的网络接入 .以双向业务 力。
基础网络具有宽带 . 双向 、 多功能的承载能 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及弱 向业务覆盖 .对有双 向综合业 务需 求的用 势地位 。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步伐 .推 动有线电视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 国家广电总局在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
数字 电视的整转 工作正在推 进 .不 同 造 的实施 原则方面对各地广 电公 司近期给
向发展.把普通电视接收终端变成家庭多 网络间的技术正在 进一 步发展和融合 .不 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 :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工作 .但由于 时间和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 电视 网络音视频业务 的优 势 .选择适合各 广电 没有一个适 宜的双 向网改技术模式 .导致 网络公司选 择有线电视双向 网改技 术模式 地网络状况和技术特点的改造方法.以多
缺乏更加有效的业务运营模式.双向网改 的一个基本思路应该是:
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
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改造是一个复杂的
默化的作用. 从模拟到数字 . 从单向到双 创新和盈利模式的突破.从而推动双向有 系统工程.改造技术模式的选择即要考虑
技术的成熟性. 还要考虑技术的前瞻性. 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有线电视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已经成为当今网络电视发展的主要方向。

文章结合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现状,根据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总目标,探讨了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标签: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选择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大多为单向网络,严重制约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因此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所能采取的技术手段也有多种,所以分析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工作的技术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1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广电总局曾经提出将继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作为总局7项主要任务之一,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仍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与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互式网络电视的快速发展,压缩了有线电视的生存空间。

自2006年以来,交互式网络电视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些大中型城市纷纷实现了交互式网络电视的商业应用。

直到今日,交互式网络电视已经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且在我国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

另外,一些电视广播企业也已经主动与交互式网络电视展开了深度合作,这进一步促进了交互式网络电视产业化的发展,从而使得有线电视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第二,家庭信息终端的发展改变了有线电视运营商对家庭电视机的独享。

在过去家庭电视机主要播放的是有线运营商提供的节目。

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机正逐渐成为家庭信息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播放运营商提供的节目而且还可以播放互联网中的各种节目,这就打破了有线运营商在电视机播放市场的统治地位,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第三,卫星直播网络的覆盖抢夺了有线网络用户资源。

为满足偏远地区居民的生活娱乐要求,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卫星之比网络的发展。

虽然卫星直播网络的用户主要是农村以及偏远地区,但是一些城乡结合部的用户也可以使用卫星直播网络,这就造成了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的流失,对有线电视运营商产生很大冲击。

第四,单向有线电视网络已经不再符合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潮流。

数字有线
电视是近几年发展最快速的有线电视产业,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单向网络的数字有线电视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现阶段,用户普遍追求互动式的有线电视服务,因此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势在必行。

2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目标及思路
對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并不是盲目进行的,需要结合当前有线电视网络面临的发展形势,按照一定的改造目标,采取正确的改造思路。

2.1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目标
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的目的可以分成提高运营收入以及增强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

第一,提高收入是有线电视运营商要进行网络改造的主要目的。

因此要想提高运营收入,有线电视运营商在进行网络改造时就要致力于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增加用户数量。

另外,运营商还要考虑降低网络运行成本,提高网络管理水平,降低网络维护管理成本,进而提高网络运行收入。

第二,提高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是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另一目的。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挑战,受到卫星直播网络、交互式网络电视的竞争,因此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进行网络改造时要致力于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可靠性;及时更新网络设备,降低网络故障发生率;提高宽带网络对新型业务的适应性;从而加强运营商在用户中的良好印象,进而提高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有线电视网路改造的目的是:增加运营收入,增强运营商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市场价值。

2.2 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总体规划思路
目前,向用户提供综合服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主要工作内容,从而脱离了传统的网络运营模式。

同时电信网络传播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光纤网络得到快速发展,这些技术以及运营模式的发展转变使得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变得落后,因此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势在必行。

总体来说,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思路有:将单一的广播网络改造成为双向网络;改造后的网络能够提供视频、语音以及数据传输等多种业务服务;改造后的网络能够有效运行以及便于管理。

另外,有线运营商在改造网络时还要考虑到网络的改造成本,要充分研究改造后的网络是否能够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

3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选择
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选择。

第一,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改造技术。

这种技术简称为CMTS技术,它是通过数字调制向用户传输数据以及视频信号,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向用户提供互联网以及局域网接入等多种IP服务。

该系统采用的是CableModem技术手段,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美国MVNS制定的DOCSIS标准。

使用CMTS技术作为有线网络双向改造的技术有一定优势。

CMTS性能比较可靠,只要有线网络的线路布置达到相关要求,其就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同时也会极大的方便用户使用。

同时CMTS技术可以使用传统的有线电视HFC网络,从而减少网络改造的成本便于技术的推广,可以帮助有限运营商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快速提高运营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CMTS 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CMTS技术不利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需要大量的技术以及人员支持,并且其对宽带速度有很高要求,甚至在一些宽带速度较差的地区只能实现部分业务功能,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另外,采用CMTS技术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的捆绑频道较少且产品成本较高,应用前景黯淡。

第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这种技术简称为Eoc技术,是一种传输以太网信号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同轴电缆向用户传输各种数据以及视频信号,从而满足用户对有线电视网络的使用要求。

通常情况下Eoc技术被分为基带Eoc和调制Eoc两种。

其中基带Eoc技术可以实现以太网数据与有线电视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的传输,因此基带Eoc技术适用于集中小区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

调制Eoc的技术先进,错误率较低,同时调制Eoc技术改造的有线网络管理方便,且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

虽然Eoc技术与CMTS技术相比其产品造价以及成本较低,但是这种技术仍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一些关键技术还不成熟,因此还并不利于大范围的普及应用。

第三,点对点光以太网技术。

这种技术是以太网交换机与媒质转换器技术为基础的,可以对光电信号进行转换从而实现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减少电缆光纤的铺设,从而降低了改造成本,同时采用这种技术还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网管功能。

虽然这种技术造价低廉、运营管理简单,十分利于地区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连接,但是这种技术对于户外网络连接仍然没有很好地办法。

除了以上几种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技术外,目前市场中还存在局域网接入技术,无光源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

由于这些技术各有各的缺点,因此有线电视运营商要结合改造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选择合适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技术。

4 结束语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面临的诸多竞争挑战,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文章对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分析了有线电视
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然后阐述了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总目标与总体规划思路,最后分析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卫华.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