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21T15:21:03.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姜春南刘和琛刘春江吴沁聿[导读]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姜春南刘和琛刘春江吴沁聿(江西省新余新钢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西新余 338001)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对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者396例(64.9%),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265例(6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者16例(4.0%),Uu合并Mh感染阳性者102例(25.7%),衣原体感染阳性者13例(3.2%)。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好,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支原体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果我院就诊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检出率很高,尤其是Uu和Uu+Mh的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进行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我院治疗支原体的经验用药。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体外药物敏感分析,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抗生素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同时高度重视其耐药性变化趋势和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支原体泌尿生殖道药物敏感试验
为了解妇科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我们对610例就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妇科、皮肤科、泌尿科就诊患者中,疑是支原体感染患者61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65例,年龄16岁~62岁。
1.2标本采集
(1)用消毒棉签擦去尿道口及宫颈口多余分泌物,男性用无菌棉拭子取尿道内口2cm~2.5cm处分泌物、前列腺液或中段尿沉渣;女性取宫颈、阴道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置无菌管立即送检。(2)将棉拭子插入2ml培养液中充分振洗并在瓶壁挤干拭子,取A出弃之,混合均匀。(3)在支原体培养试剂条的培养孔及药敏孔中各加入上述溶液100μl,然后各孔再加入2滴无菌矿物油覆盖,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
1.3结果判断
24h后判读Uu结果,培养48h后判读Mh结果。以低浓度高浓度培养基变成酒红色为阳性即耐药,同时观察药敏孔的颜色,如低浓度变为酒红色高浓度不变为中介,低浓度高浓度培养基淡黄色(不变色)为敏感,分别计算不同药敏种类。
1.4试剂
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Uu和Mh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药物种类分别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十种。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药敏试验10种药物的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者396例(64.9%),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者265例(66.9%),人型支原体(Mh)阳性者16例(4.0%),Uu合并Mh感染阳性者115例(29.0%)。
3 10种抗生素对396例阳性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的结果
4 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药敏感前4位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前4位依次为甲砜霉素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
5 讨论
本文对610例泌尿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表明,支原体的总阳性率为64.9%,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1],且以Uu感染为主,Mh、Uu+Mh感染较低,与有关文献报道[2]相符。为有效防治支原体感染,治疗前对泌尿生殖道症状患者或支原体感染样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分型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检测结果提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而甲砜霉素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等抗生素不宜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抗生素。Uu+Mh混合感染者与Mh感染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单纯Uu感染者低,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文,柏彩英.541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类型及药敏试验分析.广东医学,2003,24(10):1083~1084.
[2]张冉,吴移谋,向斌,等.喹诺酮类药物诱导人型支原体耐药机理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