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名人故事:林毅夫-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林毅夫
林毅夫是在国际主流经济学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但他却不想仅仅做一个书斋里的学者,经世济民是他的夙愿。
回国后,他进入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要是从事中国农业问题的研究。
他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工作,可以见证并影响中国社会。
农业对我国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林毅夫从研究中国农业问题开始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地位。
林毅夫的信念从未动摇,一种高度乐观的态度自始至终陪伴着他。
他感到,国家正迈向全方位的改革,这更需要高水平的理论和教育。
年,他与几位学者在北大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视野遍及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林毅夫认为,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奇迹,现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清楚,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功,是因为摒弃了计划经济下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通过放权让利和体制革新,逐步找到符合本国资源禀赋条件的发展道路,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释放。
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相比,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是采取了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道路。
中国经验是特殊的,更是一般的,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年月日,他告诉诺贝尔奖得主福格尔,中国将可能是世界第一个实现复兴的文明古国。
对于中国的变化,他毫不吝啬地形容那是一个不曾有过的奇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构想,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有信心,我也将信将疑,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超过了。
年月,林毅夫作为首位受邀的中国学者,在久负盛名的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发表演讲。
登上该讲坛的学者中,曾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事实上,林毅夫被认为是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
林毅夫还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他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有机会在多个议政场合向高层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涉及农业、国企改革和金融方面的种种问题。
他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等建议,都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
林毅夫坦言,自己的研究就是要回答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国富、国穷的大问题,而如果能以学术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一个知识分子莫大的幸福。
从台湾乡间的一个懵懂少年,到投笔从戎、情牵两岸、游学美国,再到今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人生可谓传奇。
年过半百,依然豪情满怀,他的口头禅就是:军人最大的荣耀是
马革裹尸还,学者最大的荣耀就是累死在书桌上;我爱台湾,也爱大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不分彼此。
辉煌纵然耀眼,生活中的林毅夫却自认平凡。
年月日,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林毅夫、陈云英夫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的最大愿望,其实就是像现在这样的早春时节,到郊外去,看地上的小草一棵一棵冒出来,树上的柳叶慢慢变绿,还有一些不怕冷的花争先恐后地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