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痛点与路径分析 .doc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痛点与路径分析2018 年 4 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明确了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

原则、模式、内容、流程等要求,是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建设的总目标、总原则,具有指引方向和基础制约作用。那么在具体的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如何把

《规范》的各项要求落实落地?笔者认为一定要把握数字校园的痛点、难点,结合学校实际

需求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建设路径,系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一、数字校园建设的痛点分析

(一)、概念上的痛点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从来不缺概念,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智能化校园、未来学校等等层出

不穷。结合各大专家的观点,数字校园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

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

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智能化校园是指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化的校园工作、学习、生活和家校连接的一体化环境,以更高水平接近人的智能形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与服务。智能化校园的核心特征是“智能化”,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

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

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互相感知的接口。未来学校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

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未来学校的特点:学习空间的再造、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体系的重构在众多的概念面前,基层的学校应该如何面对?笔者认为,概念是专家们的事情,不必去

太在乎。仔细分析几个概念,其实数字校园是基础的基础,把数字校园建设好了,其他更多的

是应用层面的提升。

(二)、规划层面的痛点

很多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方面比较盲目,表现在一是缺乏整体规划,目的不明确。二是

为建设而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三是建用分离,各自为政。四是缺乏区域协同,效益不高。

(三)、技术层面的痛点

很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先先后后不停的上项目、做系统,从而导致学校内部不同系统间数据规范不统一、数据无法共享;系统分离,无法互联互通。

(四)、应用层面的痛点

学校内部的应用系统平台孤立、空间不通、多点登陆。数据不流通、使用复杂,不支持

移动端,师生不愿意使用。

(五)、服务层面的痛点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往往存在集成商和厂家分离的情况,集成商不懂技术,厂家不接触用户,导致应用培训不到位、后续开发不到位、技术响应不及时,还经常存在集成商、厂商推诿

的情况。

二、数字校园建设要理念先行

(一)、数字校园建设是一把手工程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必将产生革命性影响,而这种影响必将带来教育教学过程的流程创

新与再造。数字校园建设首先要解决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痛点,而这些痛点正是

校长治理现代化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因如此,数字校园建设需要学校校长的亲自挂帅,规划设计要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策略,同时数字校园建设更需要在校长领导下的学校全

员参与。

(二)、数字校园建设需要软硬兼施

数字校园的三个特征:资源丰富、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相关业务高度整合。其建设宗旨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因此,数字校园建设不应是硬件设备的堆积而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单纯的硬件集成不是数字校园,没有教育教学应用就没有灵魂。在规划和设计中一定要应用驱动,从实际的需求出发来进行整体设计。比如面对新高考的选课走班系统建设,绝不是每个班安装电子班牌,能进行电子考勤就算完成了,而应该是让学生的数据在各大应用系统中流动起来,和学校门禁、宿舍管理、班主任、学生家长、学校管理等其他系统进行关联,能够伴随式的采集学生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字校园建设必须同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在数字校园建设中,人永远是第一要素,《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提到的“三全两高一大”的“两高”就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的培训还应和数字校园建设同步进行,甚至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就要有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全程参与。

(四)、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要确保网络安全

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法》,信息系统(网站)等级保护达到国家要求,配备上网行为管理系统,有线无线实名上网,网络设备日志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所有共有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还原系统。

(五)、需要和厂商斗智斗勇

数字校园是由基础网络建设和若干应用系统组成,涉及诸多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往往是由一家企业来做系统集成。集成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常会把厂家的价格压得很低,但是学校的技术支持和产品的二次开发又需要厂家的支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厂家在项目中因为没有相应的利润保证而对用户的需求不愿意及时响应。而集成商在项目完成后基本上就把后续支撑推脱给厂家。集成商和厂家的推诿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用户。所以在项目启动和实施过程中,用户一定要把技术支撑、相应时间、二次开发、软件更新等内容与集成商形成约定,甚至可以以保证金等形式加以约束,避免出现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等问题。

三、数字校园的建设路径

(一)、确定“云+网+端”建设模式

“云+网+端”的建设模式是教育部数字校园规范的明确要求。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可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云,是指云计算以及用以支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及资源。目前只有少数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才有云,如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云计算中心的建设需要投入很多设备、人力,需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网,通常指互联网。就目前而言,互联网有三个层级,底层是电信网络,中间层是计算机及硬件终端网络,最上面一层是用户及节点网络。用户及节点网络,即是由账号及 IP 组成的网络,手机号、QQ 号、微信号、淘宝账号、邮件地址、服务器地址等组成的网络。端,就是终端,有硬件终端和软件终端之分。硬件终端就是计算机、手机、各种传感器及交互终端等;软件终端就是各种 APP、网页登录界面、软件终端程序等。

(二)、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1.要结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国家要求来做整体规划。规划的编制可以聘请专业部门和人员深入学校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有学校各个使用部门的人员参与,要避免设计和用户的脱节,更要避免被厂家忽悠,厂家经常会用一些现成的技术方案来应对学校的需求,看似简单快捷但一点不符合学校实际,如果按这种方案招标必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2.细化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要满足学校需求,但也要留有冗余,要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应用系统建设要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数据接口。要打通各部门、各系统的现有应用,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