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印刷术形成原因

中国古代印刷术形成原因
中国古代印刷术形成原因

A印刷术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标志着人类掌握了文字信息的大批量复制技术,开始了对信息的批量生产,

从而使知识,思想,宗教,文化有了传播的载体,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受

教育的条件,更使各种典籍得以广为传播并流传至今,对世界的科学

文化及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印刷术的出现,也是世界媒介发展及传播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B对于印刷术的发明,世界上早有公认: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却认为中国只是雕版印刷的发明者,活字印刷是由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也因此将古登堡视为"现代印刷术之父".

C中国古代印刷术形成的

○1、历史原因:人类文明和物质文化基础的发展

一、源頭時期的社會環境与發展概況

遠在印刷術成熟之前,隨著以農業為主的綜合經濟的發展,(人們出于生存和生產、生活的需要,)石器、木器、骨器制造和紡織、陶器等原始的手工業得到相應的發展。(其中与后來的印刷術有關的是紡織、陶器,以及稍后出現的金屬冶煉技術。)

為了美化生活,人們開始在制作衣物服飾的織物上描繪、繡織或印染美麗的花紋;在陶器上繪畫、雕刻或拍印几何圖案;并通過金属冶煉,制造金屬的刻刀等工具。(無疑,這些都与手工雕刻、轉印复制、織物印花等印刷術前驅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為印刷術之萌芽和發端。此后,)

隨著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手工雕刻、轉印复制、織物印染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印刷前驅技術不斷發展,(日趋成熟,直接)促成了印刷術的成熟和完善。

D二、手工雕刻与轉印复制技術的萌芽和發展

在中國古代,有一种“几何形印紋陶”,或簡稱為“印紋陶”的陶器,為當時生活中廣泛使用之物。(這种陶器的特點是陶器表面裝飾著各式各樣的、由線條排列或交織成的几何形圖案和花紋,而且)它的圖案和花紋,既不是描繪的,也不是刻划的,而是采用一种類似于印版的印模拍印上去的。這种拍印技術,包括印模、拍印、印跡(复制品圖案),為包括印刷術在內的复制轉印術的最初形式,(具有手工刻制印模,并通過拍印而獲得印跡象之內涵,)開印模复制術之先河。

战国中晚期彩绘陶器和几何形纹陶片米字形纹印

汉代花形图案印纹

陶印模雕紋龜版石印模甲骨文的篆刻

E三、信息載体──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

印刷術是复制術,其复制內容和复制對象無非文字和圖象兩大類,其中尤以文字的复制為多,在中國古代社會尤其如此。因此,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于印刷術的發明与完善則是至關重要的了。

F四、印刷工具、材料的發明和發展

毛笔明

明代徽州刻工所用的工具

(a) (b) (c) (d) (e) (f)

雕版工具:(a)刻刀(b)兩頭忙(c)半圓刃的鑿子(d)平鏨(e)刮刀(f)木槌

(a) (b) (c) (d)

印刷和刷版用的工具及附件:(a)將正文轉到雕版或石面上的平刷(b)蘸墨的圓刷(c)刷印的長刷(d)拓墨的軟墊

這些刷印工具,一般多用馬鬃、棕櫚之類的粗纤維物質制作。沿用至今。

G五、蓋印和拓印對雕版印書的啟示

現存最早的拓片"溫泉銘"─采自錢存訓著《紙和印刷》

從事木刻的人,起初顯然沒有理會到其中的重要意義。他們認為這只不過是沿襲石刻方法,以木代石而已。后來,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們逐漸認識到以木代石的實際意義,并將印章和拓印的方法結合起來,擴大陽文印章的面積,于版上刷墨、覆紙,仿照類似于拓印的方法進行刷印。這樣,一种完善了的印刷術──雕版印刷,也就自然的誕生了。

H

○2、间接因素: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的促进与影响

1.科舉制度的确立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中國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治武功,盛況空前。尤其是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的實施,大大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歷史上少有的良好環境中。印刷術也因此進入了它的初期推廣應用期。

譬如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長達二十二年之久的大規模刻印工程──馮道刻《九經》(这里我没找到图片你可以找找)

馮道刻《九經》,為中國監本之始,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刻印工程卻功不可沒。

不無關系。朝代更替,《九經》刻印未曾易人,使這一工程得以完成,為宋代雕版印刷黃金時代的到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I

2.以佛教為主的宗教事業的發展和普及

現存唐代早期印刷品,大都出自佛教徒之手,歷史上大規模印刷工程,譬如宋代的《開寶藏》、元代的《普宁藏》、明代的《南藏》、《北藏》、清代的《龍藏》、《滿文大藏》、《藏文大藏》等為數眾多而又卷帙浩繁的宗教經典,千余年間,從未間斷。無疑,它會給印刷術及印刷事業的發展以巨大的推動。

宋刻《开宝藏》

J

宋刻《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书影图片

元代的《普宁藏》

K

3.以儒學治國的長期實施

印刷術在唐朝開始推廣應用,除了得力于佛教徒大量复制佛教經咒的需要;印刷術的進一步發展,則除佛教經典的复制之外,又得力于儒家經典的刻印,以及科舉制度的施行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L

4.歷代統治者對出版印刷業的重視

上述這些,都仰賴于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和支持。由五代時期四朝元老馮道在各帝王支持下,首開大規模儒家經典《九經》之刻印,為歷代政府刻書之先導;为了更好的通知国家,巩固皇权

此后,元、明、清各朝,也都不同程度地繼承了這种風气,對以出版印刷書籍為中心的文化事業頗為重視。這种來自統治者的重視,成為中國印刷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宋太宗时期《太平御览》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综述

.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关键词:中国计算机晶体管 . 大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银河I”巨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CPU)遭重创龙芯 一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起步与发展 .. 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 .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并生产了50台左右 . .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生产了约200台 . .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中国用了7年时间我国研制的第三代计算机品种非常多。例如,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50机于1973

年完成;借鉴美国IBM公司16位小型机技术的DJS-100机也于该年(1973)研制成功,它的硬件为自行设计,软件兼容;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013机” .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今天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这个过程美国用了9年研制的ILLIAC-IV中国用了8年。77型机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16位微型计算机。另外,参照美国Intel8008机型的国产DJS-050微机,也于该年(1977)由清华大学等单位仿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 二.中国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 .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 . . 中国从小规模集成电路经过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时间,这以1972年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标志,而美国用了8年 .

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 前已述及,《中华印刷通史》是中国印刷术的源流史,是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的印刷事业史。因此,勾画印刷术的发展脉络,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中国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轨迹,是本书重点内容之一。本书"古代篇"的七、八、九三章虽多有涉及,但其内容主旨在印刷工艺技术本身及其事业的发展,尚未从整体上勾画出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轨迹。 中国发明和发展起来的印刷术,为与西方近代印刷术相区别,通常称它为"传统印刷术"。传统印刷术主要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两大系列,而应用最多的是雕版印刷。其间虽有孔版印刷和套版印刷,但二者均可归属于传统的雕版印刷。原因是孔版印刷主要用于织物印染,且印版也是雕刻的;而套版印刷本身就是雕版印刷。将传统的雕版漏印和套版印刷纳入雕版印刷系列中介绍,显得更为系统、适宜(参见表6-1)。 一、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印刷术的种类繁多,工艺各异。传统印刷中的雕版印刷、活字版印刷、套版印刷、漏版印刷,以及应用较少的蜡版、磁版和吕抚泥版印刷(图6-1);近代传入的石版印刷、珂罗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等,都是印刷术,但又各不相同。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印刷术中,最先发明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其它门类的印刷术都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雕版印刷的发明是最伟大的发明,具有开创之功。 雕版印刷从工艺技术的总体上,有单色雕印和彩色雕印之分;从印刷形态上,则有凸印和漏印之别。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雕刻凸版和漏版早于战国时期已用于织物印花,到西汉时发展到多色分版印花,这有西汉出土的印版和印花敷彩纱为证。以往史学界没有把它归入印刷,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以下仅按总体分类──单色雕印和彩色雕印两大系列作简要记述。

关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略谈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产生至今不过三百多年的时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进步,特别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我们对“法治”的深刻认识,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方略之后。但就“法治”一词而言,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并不是今天的首创。其明确提出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它的产生,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势力斗争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同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中国古代的“法治”与今天我们所倡导和实践的法治并不能相提并论。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经济体制基础不同;二是政治体制不同。现代法治的产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即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这两个条件是中国古代“法治”所没有,也是无法具备的。除此之外,从法治的对立面来讲,当今的法治,主要是相对于“人治”而言,并强.调“德法兼治”。而中国古代“法治”除强调与“人治”对立外(不对抗君主权威),主要是针对古代的“礼治”和“德治”.正是通过这样的对立而使中国古代“法治”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彰显。首先是“法治”与“礼治”。礼是西周以来维护奴隶主贵族宗法等级制、分封制的法律和制度(包括伦理道德、宗教祭祀等行为规范、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荀子给“礼”下了一个定义:“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富贵轻重,皆有称者也。”它内容体系庞大,涉及到政治、宗教、军事、饮宴、嫁娶等。其对我国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而漫长的影响。并对清除奴隶主阶级内部分歧,维护统治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则成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并一直承传。自孔子起,儒家建立了一套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礼治”思想体系。它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于名位。位既定不得逾越。对此,孟子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札则不宁。”主张牺牲“法”而保全“礼”,即“为国以礼”。如果说“礼治”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思想,那么“法治”在春秋战国时代则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主张。“法治”与“礼治”的对立在当时实际上就是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对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把他们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各种特权的宗法等级制和分封制而提出必须以功劳为标准来授官予爵,让非贵族出身的新兴地主们也能和贵族平等地享受特权等主张,说成是公正的、客观的。并要求各诸侯国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强制推行。因此,所谓“以法治国”,实质上就是要求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保证其贯彻执行,从而实现他们在政治上的权利。由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相国李埋编纂的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台的。《法经》的诞生标志着传统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终结,催生和强化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代表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动摇了奴隶社会“礼治”的根基。当然,也开始孕育着封建的“德治”。[!--empirenews.page--] 其二是“法治”与“德治”。这其实是在统治方法上的不同政治主张。在中国古代,坚持“德治”的儒家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感化来统治人民,反对过重地增加劳动人民负担,提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薄税敛”;反对赤裸裸地一味镇压,而主张“导之以德”,特别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他们认为残酷的暴力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加剧被压迫者反抗。《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政(刑政)只能起镇压的作用,德礼则可以笼络人心。当然,儒家并不是绝对排斥暴力,而是要在教化不起作用时才诉诸刑罚。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反对“不教而杀”。上述思想被儒家后人归纳为“德主刑辅”,并发扬光大。由于“德治”思想要求统治者要受惜民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故多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君主专制王朝的治国基本原则。与儒家“德治”强调“以德服人”所不同,坚持“法治”的法家认为治国光靠说教不行,强调“以力服人”。只不过法家所讲的力不单纯指暴力,而是指以刑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国家强制力,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兵力等,法家认为法制手段是最有效的,甚至是唯一的治国手段,提倡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历史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是工艺技术,属科学技术范畴;印刷又是工业。当今的印刷工业,已经形成涉及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多种学科、跨行业的庞大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被孙中山先生列于食、衣、住、行之后,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五大要素之一。如此重大的工艺技术的发明,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偶然事件。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任何工艺技术的发明都不是偶然的,都要经过从设想、萌芽,到雏型,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印刷术也不例外。印刷术从萌芽到雏型,到完善,大约经历了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的长达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完成了印刷材料、印刷工具、印刷技术等印刷术所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为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中国传统的印刷术而言,印刷必有印版,而印版是手工雕刻的。可见,手工雕刻技术的出现实乃印刷之源。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手工雕刻技术在大约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晚期,已经用于陶器的制作和树皮布印花。这是印刷工艺技术的开端。到了商朝,手工雕刻技术被广泛用于在龟甲、兽骨之上雕刻文字。此后,手工雕刻技术日益成熟,并用于钟鼎彝器、碑文、玺印、砖瓦,从而引发

出封泥、盖印、印染、拓印等与印刷术颇为近似的转印、复制技术,为印刷术的发明和完善奠定了技术基础。 印刷是复制术。印刷通过印墨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印墨和承印物这些原材料于印刷术是必不可少的。印刷术的承印物主要是织物和纸张。织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很早很早就有了。纸张出现较之织物为晚。现存最早的纸是西汉文景时期的麻纸。东汉蔡伦对造纸术做重大改良后,才广泛用于书写和印刷。人工制墨出于先秦。此前人们用天然矿物质,譬如用硃砂、黑土等矿物质书写。东汉韦诞改良制墨术,为书写、印刷提供了“一点如漆”的理想材料。织物、印墨、纸张的发明和完善,为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印刷术作为转印复制术,其复制对像和内容,概而言之,无非图像和文字两大类.其中,由于社会文化事业的需要,尤以文字的复制为多。同时,由于社会对文字的广泛需求,直接促成了手工雕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因此,文字的诞生、发展和规范,就成为印刷术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了。 中国的文字──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刚刚从图画中衍生出来的文字,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尚在朦胧之中,我们称它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逐渐演变成象形文字。到了商殷时期,这种象形文字已演变成较为成熟的、现在可以见到的甲骨文字了。此后,汉字经过几次大的整理工程,由古文而大篆,由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隶书,由隶书而楷书,几经整简、划一,到楷书,中国的汉字已演变成为笔划省简、规范,易于刻版印刷之文字了。笔的发明和发展,于汉字的演进和规范,功不可没。由于有了挥洒自如的毛笔,中国的文字才得以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编年(1956-2006)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 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 计算技术发展道路” 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选定了“计算机、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作为“发展规划”的四项紧急措施,并制定了计算机科研、生产、教育发展计划。我国计算机事业由此起步。 1956年3月,由闵乃大教授、胡世华教授、徐献瑜教授、张效祥教授、吴几康副研究员和北大的党政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主办的“计算技术发展道路”国际会议。这次参会可以说是到前苏联“取经”,为我国制定12年规划的计算机部分作技术准备。随后在制定的12年规划中确定中国要研制计算机,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及自动化四个研究所。 1956年8月25日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任主任。这就是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机构的摇篮。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58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331型军用数字计算机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研制成功。 1959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该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万次,该机字长39位,采用磁芯存储器,容量为2K~4K,并配备了磁鼓外部存储器、光电纸带输入机和1/2寸磁带机。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5 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字长32位,运算速度每秒10万次,内存容量为双体24K字。 1967年9月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109丙机交付用户使用。该机为用户服役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平均使用效率94%以上,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1972年华北计算所等十几个单位联合研制出容量为7.4兆字节的磁盘机。这是我国研制的能实际使用的最早的重要外部设备。 1974年8月DJS 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分别在北京、天津通过鉴定,我国DJS 100系列机由此诞生。该机字长16位,内存容量32K字,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软件与美国DG公司的NOV A系列兼容。该产品在十多家工厂投产,至1989年底共生产了1000台。

中国古代法制(原创)

9、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中华法系的兴衰 (1)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期法制,一般是指夏、商、西周的法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中国早期法制的突出特点,是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不向民众公开,法律和司法审判的神权色彩浓厚。 夏商两代的立法,属于早期习惯法的确认和改造阶段,以源于夏商两个部落的传统习俗和伦理规范所构成的早期习惯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此外,夏王、商王的命令或指示也是一种重要法律渊源,而且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形式。 中国早期法制的鼎盛时期是在西周。在中国历史上,西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西周政权存续的三个多世纪里,中国传统的统治方式、治国策略以及一些基本的政治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传统文化基石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思想文化因素也都在此时发端。从法律上看,西周法制的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早期法制的顶峰。在西周时期所形成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区分故意和过失等法律原则,以及“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都是具有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后世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是一个有破有立的伟大时代。 “破”的对象即西周所建立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受到否定和挑战。郑国子产“铸刑书”、邓析著“竹刑”及晋国“铸刑鼎”等,都是这一法制变革运动的代表性成果。自春秋以后,中国开始有了向全社会公布的成文法,从此,中国的法律开始由原来的不公开的状态,过渡到以成文法、刑罚为主体的状态。 战国时期,早期习惯法向成文法进一步转变。继春秋后期取得公布成文法的立法成就之后,在法家倡导的重刑主义“法治”思想指导下,战国时期各主要诸侯国先后对旧有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变革,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成文法典(如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另外,法家的主要政治法律思想,也都在这一时期内成熟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广泛的影响。 (3)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成文法法律体系全面确立时期。 在指导思想上,秦代奉行的是法家学派的“法治”、“重刑”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贯彻得比较彻底,秦代的法律制度很自然地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并与君主集权制度的建立相适应。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罚、严刑酷法。 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制在秦代法制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总体上看,汉代的法律制度从风格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指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主要是“汉承秦制”,就是在秦代留下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局部改造,形成了一套与秦代法制有根本差别的法律体制。后期则是指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指导思想上接受儒家的理论,使儒学成为官方的、正统的政治理论,从此,汉代的法律制度在理论、制度上开始“儒家化”。经过“儒家化”以后的法律制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秦代及汉初的法家化的法律。 (4)隋唐时期:代表性的法典为《唐律疏议》,标志着儒家礼教与法家“法治”的融合、中国古代法治的完备与成熟。 (5)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经济立法 到清朝末年,在修律的过程中中华法系宣告解体,同时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制的雏形。(6)特点:①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的精华,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维护纲常礼教成了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 ②体现了浓厚的纲常伦理色彩。主要是儒家思想法律化和法律儒家化双向运动。前者指将儒家的德礼思想、规则、原则引入法律,并以此作为解释法律和审案断案的依据,使礼法逐渐融合。后者指法律逐渐具有儒家人伦道德的特性,法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和主要内容。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演讲范文

5-3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开篇语: 从1953年1月我国成立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到今天,我国计算机科研人员已走过了近五十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程。从国外封锁条件下的仿制、跟踪、自主研制到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与"狼"共舞,同台竞争,从面向国防建设、为两弹一星做贡献到面向市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源泉,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立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里程碑。 一、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华罗庚教授1950年回国,1952年在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科研人员在他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研制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家制定了发展我国科学的12年远景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等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8月,成立了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的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并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和考察。 同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年) 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下半年,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正式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原738厂)共同承担。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里,闵大可教授率队赴苏考察。根据(前)苏联提供的M-3机设计图纸经局部修改,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小型电脑。1958年6月,该电子计算机安装调试,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后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6台。103机,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当时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十次,后来安装了自行研制的磁心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3000 1

现代印刷技术发展

现代印刷技术发展 一、中国印刷简史 中国印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令我们惋惜的是,自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停滞不前。甚至在宋时期活字印刷技术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直至元朝,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广使用。随着历史车轮的转动,中国印刷业在明清两代60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雕版印刷术成为主流,其影响及使用直至二十世纪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国有印刷企业和经过改革的原有印刷企业在国家的帮助下引进国外先进的印刷设备,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实验室,和印刷器械公司,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迈出了印刷复苏的第一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印刷学院成立,同年接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开创了新中国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在各项技术上,都在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改进,印刷产业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截止2008年,中国已在印前、印刷数字化等技术层面上表现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先进企业采用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印制的尖端产品获得国际大奖,并得到了“全球最精美的印刷品”的美誉。中国书画艺术品的印刷也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在数码印刷技术上,北大方正自主研发出喷墨数码印刷机EagleJetL1000。而在网络印刷技术应用上,企业通过网络接单、在线设计、在线打样与确认、在线生产作业等,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扩展了市场,提高了企业效益。 然而国内印刷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弱,技术研发能力一直不强,间接拉大了中国印刷技术设备与国际最高技术水平的差距。而在技术决定市场的今天,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已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如何提高中国印刷科研技术水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面对的最大问题! 二、中国印刷的转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社会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印刷也在发生巨变。在传统印刷继续发展的同时,电子印刷也已应运兴起。纸媒体与其他多种媒体并存发展,日新月异,特别自互联网出现以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在为人类知识传播、信息交流、商品销售与流转、以至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辟了以往难以想像的便捷而又高速的通途,时间与空间的间距大为缩短。印刷技术、工艺、服务方式方法以及对象也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1、数字化技术为印前带来重大变革 总的来看:九十年代印刷技术进步的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在印前领域,可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文字排版在淘汰“铅与火”的旧术后,又迅速由文字图形单色处理的桌面出版系统(DTP)演进到彩色图文一并处理的电子彩色出版系统(CEPS),完成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由模拟式提高到数字化的过渡。八十年代在彩色图像制版中曾红极一时的电子分色机也终于被CEPS所取代,国际上原来素负盛名的几家电分机制造厂也均先后停产。故在“印前”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彩色出版系统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基本软硬件的配置与功用介绍外,还阐述了由RGB转换为CMYK的色彩管理理论与方法,是数字化打样、数字化印刷及计算机直接制版等均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让读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指导实际操作。 电子彩色出版系统(CEPS)问世以来,不论在出版、包装、或商标、广告等方面均基本取代了传统照相、分色、制片、制版的工艺,而在印前领域中唱起彩色创意设计与复制的主角。图像信息源也发生巨大变化;原来是通过原稿或实物摄影,取得模拟信息,而现在则通过数字化摄影或扫描将数字化信息输入计算机加以处理利用。在传统的模拟式工艺中,如欲对原有图文作些修改或对色调作些改变,就必须从照相甚至原物信息源开始,从头进行全盘返工,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①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②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特点。其中既有一些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古代法律制度大体一致的共性特点,也有一部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自身独特存在的个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呈现出某种差异性。例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伦理色彩,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权、王权、皇权和族权、父权、夫权的高度统一;法律制度贯彻礼刑并用、"德主刑辅"原则,突出体现"礼治"、"德治"、"人治"特色;法律体系采取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体例模式,民事、经济、行政等各部门的法律关系常常以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或制裁;刑罚制度相当野蛮残酷,刑罚体系包含大量摧残人身体肤或生理功能的肉刑内容;等等。那么,这部分法律内容或法律制度特点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法制史学界进行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国情特色、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进行探讨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者基本一致的看法。应该承认,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法史观或方法论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中肯。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其所有观点或结论,也不打算系统探讨其全部成因,只想对其中一些影响较大而问题也较多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看法略作辨析,以期澄清某些历史事实。谬误不当之处,祈望不吝赐教。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早熟性"问题 目前在法制史学界,包括一些很有影响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处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大国。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形、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中国社会很早就跨入了文明时代的历史门槛。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这里地处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松软,天然具备发展原始农业的良好条件。因此,早在公元前22世纪左右,活动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最先进的夏部落,便在木石器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积累,加速了私有财产的形成和阶级的分化,为国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如此说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夏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便具有"早熟性"特征。 所谓"早熟性",实际是文明起源发展"不正常"或"变态"的同义语,颇有些类似于"早产儿"的意味。它最初是西方人在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东方古代国家社会历史真相的情况下,用来概括东西方古代文明起源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性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无一例外地都是以西方尤其是古希腊罗马国家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范本的。如马克思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论述古代国家文明起源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时,就曾经明确谈到: 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1] 在这里,马克思是把希腊古代文明比喻为发育"正常的儿童",而把东方古代社会看作"早熟的儿童",对日耳曼蛮族则视为"粗野的儿童"。因此,认为希腊古代国家的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是正常的,后两者则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变态的。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如果抛弃先入为主的偏见,把上述三种情况重新排个顺序

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

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 一、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后,就逐渐向外传播。 朝鲜是最早接受中国印刷术的国家。中朝两国疆土相连,交往密切,公元995年(高丽朝六世成宗十四年),曾派遣使臣来宋朝请求官版《大藏经》,带了回去作为蓝本刻印,历时十年之久,完成了1521部、6589卷的木刻卷本。这就是有名的《高丽大藏经》。 日本最早的印刷物是《陀罗尼经》,印成于公元770年(日本神户景云四年),这是在中国东渡的高僧鉴真大和尚与同去的中国匠人到日本以后刻印而成的。《陀罗尼经》共印100万张,分藏在十大寺院内,至今仍有实物保存。 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印刷术,据历史记载,是通过使臣、商人的往来以及中国僧人、华侨、印刷工人的外出,逐渐从我国传播出去的。 我国的印刷术,不仅传到了上述各国,而且经过丝绸之路影响到欧洲,促进了现代印刷术的产生。 1907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回纥文的木活字,是完全按照王祯的方法制造的。据分析,约在十三、四世纪,回纥人的印刷工业曾经相当发达,而且,回纥人的印刷术来源于宋朝和元朝。 波斯(现在的伊朗)是继回纥之后,中国印刷术西传途径上的另一个中继站。公元1294年,伊尔汗国曾在波斯的首都塔布里兹,用雕

版印刷术发行过一种纸币,是依照元朝的“至元宝钞”,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两种文字印刷的。波斯著名的历史学家拉施德在公元1310年完成的名著《世界史》中,也有关于中国印刷史的详细记载。 十三世纪初建立起来的蒙元帝国地跨欧、亚两洲。随着蒙元帝国疆域的扩大,欧洲和中国人员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尤其是当时元朝的纸币,已经达到“每日印造不可数计”的程度,流传极广,这也促进了印刷术的传播。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将元朝的纸币带回欧洲,并在他的《游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十二、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也使欧、亚两大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接触,十字军从东方带回去的纸币、纸牌、版画等印刷品,对欧洲印刷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亚洲各国的印刷术多是从中国传去的,欧洲印刷术的产生也深受中国印刷术的影响,我国的印刷术,可说是渊远流长。 二、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我国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国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印刷术的主流。对中国古代活字版印刷术,有突出改进和重大发展的是德国人谷登堡,他创造的铅合金活字版印刷术,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直到现在,仍为当代印刷方法之一。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1440~1448年,虽然比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晚了400年之久,但是,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

论中国古代法治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运用

论中国古代法治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运用 摘要: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至少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已经建立了国家, 形成了法制。中华法制不仅起源早,而且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一直没有中断过,这是在世界文明古国中所仅有的。因此中国法制的历史沿革非常清晰,无论是某一部法典,还是某一项制度,都有清楚的源流关系,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系统。 关键词:法治战国法律法家制度国家思想精髓 一、法制的起源: 皇权高于法律,法律屈从于皇权是中国传统法治最基本的特征,这也是中国传统法治的糟粕之处。去其糟粕,我们也会发现中国传统法治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依法治国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法制萌生于春秋时期。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一种封建制度。国家是在家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时的国家的体制是一种家国一体的体制,在社会上是一种宗法制,国家的人际关系都按礼的原则来建立。进入春秋时代以后,封建制开始解体。体现在国家方面就是直接导致了天子、国王力量衰微,诸侯崛起;体现在诸侯国中就是国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强大起来,开始控制了诸侯国的权力,接下来开始篡夺君位;体现在封邑层面上,就是家臣凌主;在社会这个层面上,从前维系社会关系的这一套纲纪逐渐失效,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表现在国家方面是诸侯力征,同时大国兼并小国,一方面大国要侵占更多的土地,侵略小国,小国要自卫,天下混战,国与国之间没有基本的规则,无论大国、小国都希望富国强兵。法家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法治的主张,法治的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扩张君权,以法治国。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于鼎”(刑即为法),后来,晋国也“作刑书”。郑国与晋国先后采取了把刑法铸在鼎上,制定刑法,公布刑法,推行法治。这在当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开辟了公布法先河,向民众公布法律,使得民众也可按照这种明示的法律来解决社会争端。而在这以前,法律都有一种随意性和神秘性。在此之后,法律开始具有公开性。 二、法家的法治思想: 许多古代提出掌握权者应当坚持法律高于亲、社稷重于戚的正确原则,不为亲朋骨肉徇私枉法。韩非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就是统治者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前期法家代表商鞅首先提出“法”治的主张。韩非子强调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术”就是国君驾御群臣的权术,由国君秘密掌握,使得大臣们摸不清国君的心理,不敢轻举妄动,背后搞鬼。“术”最先由申不害提出。但韩非子认为,申不害重术不讲法,往往造成新旧法令相互抵触、前后矛盾;商鞅重法不讲术,则难于对官吏察辨“忠”和“奸”,导致国君的大权旁落于大臣之手。所以韩非主张“法”和“术”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同时,韩非子还认为,“势”就是国君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也是统治者实行统治的必要手段之一。“势”的理论最终是由慎到提出的。韩非子吸取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要推行法令和使用权术,必须依靠权势;没有权势,既使是尧这样的贤明君主,连三户人家也管理不了。因此,韩非子提出“抱法而处势”的主张,认为只有稳固地掌握了权势,才能有效地推行法和术。如,晋国宰相叔向,其弟执法犯法,收贿并陷害无罪人,事发后,叔向毅然将弟弟处死。又如,墨家大师腹的独子杀了人。秦惠王可怜他年事已高,免他儿子死罪。但腹坚持处死儿子。不仅古代

中国古代法制典故

法制典故 1、太守断牛 于仲文曾任北周时安国太守。他任太守时,有任、杜两家各失其牛。后来任家得到一头牛,两家都说是自己家的牛,各执一词,州郡长期不能断决。益州有一位官员说:于太守必有主意。于仲文接手此案后。说“此易解耳。”他令两家各把自己的牛群驱至郡衙前,又令人把要认领的牛放出来,结果要认领的牛走入任家的牛群。于仲文先前又令属吏悄悄微伤要认领的牛,借此观察两家的反应,任家见到后心疼不已,而杜家则无所谓。于是于仲文便据此下判将牛断给任家,杜氏服罪而去。 2、法当有常 狄仁杰是唐朝有名的大臣,仕宦历经高宗、武后两朝。

他任大理丞时,一年之中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有一次,武卫大将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狄仁杰奏罪当免职。唐高宗勃然作色,下令立诛权善才。狄仁杰又奏权罪不当死,高宗说:“善才陷我不孝,必须杀掉他才解我心头之恨。”左右的人听到这里,都朝狄仁杰使眼色,叫他离开殿廷,狄仁杰却不慌不忙地说:“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雄,臣遇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百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一番说既婉转得体,又顾全了高宗的面子,其态度才缓和下来,善才幸免一死。 3、不毁乡校

姬侨字子产。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注:乡校指的是古代乡人聚会议政的地方。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简述印刷术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科技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传播极广,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活字印刷的发明无疑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毕升的伟大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提高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但是这一科技成果未被统治者重视,毕升死后,也只在小范围内运用,又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未大力推广。 活字印刷在十四世纪走出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朝鲜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陈出新,将木活字改为铜活字,铸成了二三百万个铜活字,并在1436年铸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铅活字。约十五世纪活字印刷传入欧洲国家。1456年德国使用活字印成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本《四十二行本圣经》,比毕升的发明晚四百多年。活字印刷又从德国传遍欧洲,为欧洲的科学文明走出中世纪漫长的黑夜,以及社会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打下了基础。 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由于印本的广泛传播及读者数量的增加,过去教会对学术的垄断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战。宗教著作的优先地位也逐渐为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所取代产读者们对于历来存在的对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认识,因而削弱了对传统说法的信心,进而为新学问的发展建立了基础。 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书籍普及会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要量。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行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行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例证说明,印刷术帮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们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传播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也就随之产生。原始社会中,人类尚不具备完善的语言能力,更没有文字帮助记载,传播属于最初萌芽阶段。后来,随着人类语言器官的日趋完善,加之文字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人类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打破,曾经发生的事件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文字在,传播的过程就永远不会中断。正是因此,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历史得以传承,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可以借助保存下来的史料,去了解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文字产生后,人类传播有了一种崭新的方式,但文字的记录也自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最初人们将文字刻在兽甲和龟壳上,后来有发明了类如笺竹这样的物品记录文字,随后蔡伦发明造纸术,人类文字传播逐渐过渡到以纸为凭借的阶段。纸张轻便,易于携带,而且造价比较低,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然而,手抄毕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程,而且由于手抄借助人力,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缺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先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印刷术的发明并且完善使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