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医院应知应会知识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婴医院应知应会知识汇编
一、哺乳的正确体位
(1每亲放松舒适; (2孩了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头与身体呈一直线; (4下额贴乳房; (5如果是刚出生的婴儿则应用手托臀部。

二、哺乳的含接姿势
1. 婴儿嘴张的很大、下唇外翻;
2. 舌呈勺状环绕乳房;
3. 面颊鼓起呈园形;
4. 含接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5. 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的声音。

三、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1、把食指主小指四指并拢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2、用食指托乳房的底部;
3、拇指轻放在乳房上方;
4、母亲的手不应离乳头太近。

等小孩含接后,母亲不要总是托着乳房,可抽出手来托抱小孩,形成一个母亲、小孩均处于一个舒适的体位。

如需医护人员帮助时,不要直接用手掐小孩的头部,可在母亲托抱小孩之手轻轻帮助一下可以了。

四、挤乳的适应症
挤乳对母亲开始和坚持母乳喂养有好处而且很重要
(1解除乳腺管堵塞或乳汁淤积; (2在孩子练习吸吮凹陷轧头时; (3孩子拒绝吸吮时; (4低体重儿不能吸吮时; (5对有病患儿吸吮不够时; (6婴儿或母亲生病时,保持泌乳; (7母亲工作或外出时; (8母亲乳胀不能很好含接时; (9需要时直接把乳汁挤到孩子口中。

五、是否需要挤乳
答:l 、不是常规挤乳; 2、必须要符合挤奶的适应症才能进行挤乳。

即不提倡把剩余乳挤出放入乳库。

现在一般认为婴儿吃多少乳、 :母亲产多少乳形成一种“生理供需平衡” 。

如果孩子能够吃完或吃不完,不需做额外的挤乳;以免增如母亲的负担(生理:母亲消耗量大 / 心理:觉得不公平,未得到补偿,出院后感到麻烦和不落实。

六、关于挤乳的技巧
挤乳的技巧大部分与以前的要求一样,但是,现在认为拍打、抖动乳房一般不要做。

除非很胀时,婴儿的确吃不完时要挤奶,经湿热敷后,最好由产妇自己按摩 (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慢慢按摩,或用梳子慢慢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梳 ;护理人员帮助按摩也可以,手法要轻点。

挤乳和按摩手法原则上护理人员要教会产妇自己去做,而且要求在产后第一、二天内教会;挤乳完毕留
一滴乳涂在乳头上,让其自然干燥形成一层保扩膜。

但是,值得提出注意的是:在挤乳前应该首先掌握挤乳的适应症,然后要采取一些刺激引起产生催乳素的措施,如用手轻轻牵拉乳头引起喷乳放射或鼓励产妇在挤乳前多饮一些热饮料和热汤水,最后才开始进行挤乳。

挤乳的部位和手法:
1、将拇指放在乳晕上,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其对侧,如乳晕面积过少,可把拇指放在乳头根部外 2cm 处,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对侧。

2、用拇指和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压(食指外的三指起托住和固定乳房的作用 , 挤压乳晕下的乳窦, 手指不能在皮肤上滑动, 有节奏的挤压、放松, 沿着乳头挤压所有的乳窦。

3、手法挤奶的方法要教会所有的产妇。

如遇乳胀较严重,影响婴儿含接吸吮,可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部分松软,再进行含接吸吮。

七、乳库的供给问题
只供给有医学指征的婴儿和母婴分离的婴儿。

一般情况下不要给婴儿吃别的
母亲的乳,因越吃乳库的乳,影响新生儿对母乳的渴求,其母亲的乳分泌也越慢。

八、按需喂乳:
指没有时间和次数规定的限制。

不提倡睡眠三小时叫醒婴儿喂乳。

但是孩子
睡眠时间过长,要看什么原因,观察小孩的面色,呼吸、神态是否有病理
情况,及时处理。

母亲乳胀时要唤醒婴儿哺乳。

九、纯母乳喂养:
除自己的母乳外不给其它食物,或除自己的母乳、维生素、矿物质、药物 (不用奶瓶喂外,不给其它食物。

若吃了其它母亲在乳库中的乳,不叫纯母乳喂养,只叫人乳喂养。

十、关于早开奶
1、正常阴道产:婴儿娩出后应常规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擦干全身的羊水,保暖、断脐后,将婴儿裸体放在母亲的胸前(让婴儿躯干和四肢的各壁与母亲胸
前皮肤直接接触 ,母亲双手搂住婴儿, 在其上方盖上毛巾或棉被, 床头抬高至 30度角, 约接触 10分钟后, 婴儿有觅食放射时帮助其含接。

产后 2小时送回爱婴区后即开始进行喂哺。

2、剖腹产的婴儿,不主张在手术台上与母亲进行早接触。

可以在婴儿断脐后,穿好衣服,让婴儿与母亲贴贴脸,拉拉手,即可放在手术室内小床上,术后与母亲一起回到爱婴区,母亲有应答反应后,将母亲一侧胸及手臂露出,把婴儿衣扣解开,尿布取下,露出胸腹与母亲皮肤接触, 母亲手抱住婴儿接触 10分钟, 有觅食放射时帮助含接。

十一、关于乙肝产妇能否继续母乳喂养
是有争论的。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乙肝产妇可以母乳喂养, 因为传染问题理应在胎儿期或分娩时已被感染。

而且,乳汁里的免疫物质能预防其他疾病,利大于弊。

如果乙肝的母亲坚特不用母乳喂养,因要尊重人权,可以用人工喂养的其他办法。

但是,该产妇和婴儿不能
与母乳喂养的婴儿同室,以免影响其他婴儿母乳喂养。

乙肝的母亲,出生的婴儿立卸注射乙肝疫苗 30ug 及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针 l 支,一个月后注乙肝疫苗 10ug ,六个月后注乙肝疫苗 10ug 。

抵抗细菌及病毒感染,但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十二、关于设立乳房保健门诊
现在认为必要性不大,因为只占极少孕妇有扁平乳头和凹陷乳头。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应该值得注意的,在公共场合不主张也不适宜宣传张贴乳房保健技巧的图画或广播。

如果过去有的话应该取消。

十三、取消“蜡烛包”包裹婴儿
应该放开婴儿的手脚
十四、主张常规阴道侧切
因为产后的伤口疼痛,会影响乳汁分泌和喂乳动作。

待产时需注意产妇
正常进食,多饮水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否则会影响产后下乳。

十五、“甲亢”产妇 , 治疗期间, 在医生指导下, 必要时 (1婴儿喂食配方乳; (2要坚持挤乳,将挤出的乳弃去,待“甲亢”治好不服用药物时,婴儿方可食母乳。

十六、关于宣教工作 :
1、录像带内容不要太多,太多反而效果不好,因为孕妇一次不易记住, 内容要有针对性,或用方言或地方语言来讲解。

内容重点是全球标准第三条标准————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如:(1母乳喂养好处; (24— 6个月纯母乳喂养重要性; (3 母婴同室重要性; (4按需哺乳重要性; (5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含接姿势、挤奶手法; (6 如何保持泌乳。

2、关于宣传资料:要抓重点,简单、图文并茂,尤其是多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不要口号化,要具体内容来宣传,要有考核效果的反馈。

十七、婴儿出生后首先是及时清理呼吸道
不要急着让其啼哭,已有自然啼哭,不要常规拍打婴儿的脚底。

十八、每次哺乳前用清水擦洗乳头不必要。

重要是洗净双手,现在认为喂完乳后或洗澡后挤出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
让其自然干燥形成一层保护膜。

爱婴医院相关知识(补充题
1. 岗前培训时间为 18小时,复训时间为 3小时。

2. 母乳喂养的随访服务——本院及社区(热线电话、咨询门诊。

3. 母婴同室——指 24小时同室,医疗及其他操作每天母婴分离不超过 1小时。

4.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的重要性:促进乳汁分泌,保持有足够的母乳,增加母婴感情。

5. 产科母乳喂养规定包括:
早接触,早吸吮, 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不用奶瓶,开奶前不喂食,帮助母亲使婴儿正确含接,建立母亲喂奶的自信心。

6. 开奶前喂食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
乳头错觉,减低对母乳的渴求,变态反应,母亲感觉不适。

7. 婴儿添加辅食的医学指征。

婴儿方面:
极低体重儿或早产儿,体重<1000克,<32周,严重未成熟有潜在性低血糖或低血糖需要质量而通过增加母乳没有改善。

婴儿先天性代谢病 (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血症 ,有急性失水,增加母乳不能补充体液或黄疸光疗期间。

母亲方面:
母亲患严重疾病(精神病、子痫、休克 ,母亲在哺乳期使用禁用药物 (细胞毒害素、放射性药物、抗甲状腺药物。

8. 母亲(在院期间暂时分离时的处理:
(1 早产儿、高危儿的处理:
①母亲随婴儿住院,每天挤奶 8次以上。

病情允许,按需哺乳。

②医院建立简易人奶库。

③指导母亲掌握采集母乳的方法,送医院人奶库储存备用。

(2 母亲服用特殊药物等情况下的处理:
保持挤奶,挤掉乳汁,保持泌乳。

9. 乳头裂开的主要原因:
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没有把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

10. 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
没有充分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

11. 乳房肿胀最常见的原因:
婴儿出生后最初几天没有做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

《爱婴医院管理制度》摘录
4.0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4.1 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4.2 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4.3 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4 帮助乳母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4.5 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4.6 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4.7 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婴儿一天 24小时在一起;
4.8 鼓励按需哺乳;
4.9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4.10 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5.0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5.1 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5.2 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5.3 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5.4 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5 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5.6 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5.7 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5.8 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5.9 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5.10 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6.0我院促进母乳喂养十点措施
6.1 健全院母乳喂养领导小组及院科两级母乳喂养管理网络。

6.2 全院职工必须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职工在上岗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6.3 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孕妇,孕妇产前进行三次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6.4 正常新生儿出生 30分钟内进行母婴直接皮肤接触 30分钟, 并帮助早吸吮。

6.5 母婴同室爱婴区设责任护士,专职指导母乳喂养技巧,帮助与婴儿暂时分离的产妇保持泌乳,给产妇实施母乳喂养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6.6 除有医学指征外,禁止给新生儿喂食任何食物或饮料,均实行母乳喂养, 非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亦鼓励其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6.7 实行 24小时母婴同室,母婴分离时间每天不超过 1小时,鼓励按需哺乳。

6.8 取消奶瓶及橡皮奶头,不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

6.9 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拒绝接受奶粉商馈赠婴儿奶粉或
为其作宣传。

6.10 出院后继续支持母乳喂养,设 24小时热线电话及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并作好家庭访视。

0518— 83216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