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仪三与《乌镇古镇保护规划》
1整体规划
1 2
3 4
2西栅历史地段保护 3西栅节点 4北栅历史地段保护
《乌镇古镇保护规划》将乌镇的保护 区域划分为区域控制、一般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和绝对保护区四个由浅入 深的保护区域,缓冲面积和保护范围 达到 1.98km2 。后来接连编制《乌镇 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乌镇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桐乡市乌 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规划 面积扩大至城镇建设用地范围 13.7km2 ,将东栅、西栅、南栅、北 栅及中市共 2.04km2 确定为重点地区。
城镇化浪潮下乌镇面临的问题
1.有限的接待容量与爆发式增 长的游客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乌镇游客量呈现快速增长
2.小镇空间急剧蔓延式扩张, 导致水乡特色丧失和环境品质 恶化 3.旅游产业层次有待提高,国 际化和区域化功能相对滞后
态势,至2014 年游客量已高达692 万
人次,旺季日最高游客量可达10 万人次, 景区面临客流容量严重超载问题。景区 的拥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 体验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大量客流给 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带来了较大压
乌镇模式 乌镇操盘手:陈向宏
核心是是依托稀缺资源,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 第一步是起步阶段。 1999 年,乌镇的开发保护正式开始, 当时以观光旅游为主。我一开始先选了开发东栅,因为茅 盾故居在那里,占地比较小,风貌却被破坏得厉害,比较 适合作为试点进行开发,便于积累经验。 第二阶段,也是壮大阶段,主要从观光景点向度假休闲中 心转型。西栅风貌最好、最大,但离交通中心有段距离, 破坏程度超过东栅,而且产权复杂。转型成为度假休闲中 心。西栅的保护开发特别注重与周边互动,注重街道的背 后。目前西栅两条街背后,依然住着当地人。 第三个阶段,我称之为向文化转型阶段。我们曾经有句口 号:“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怎么避免古镇的同 质化呢?小桥流水大家都一样,区别只能是文化,文化特 征才是一个古镇最大的个性。于是 2010 年起,乌镇开始 向文化小镇转型。
1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规划建设—乌镇实践
3 古今与中外的融合共生
3.1 营造水乡诗意空间,实现古今的对话与共鸣 在建筑风格上,以新中式风格为主,通过对传统建筑符号的现 代化表达,形成对传统风貌建筑的呼应;在建筑色彩上,新建 建筑以黑、白、灰的江南建筑基调为原则,部分结合冷色调及 赭石色调修饰;在建筑材质上,建筑立面结合天然材质,以砖 木为主,钢结构玻璃立面为辅。 3.2 实现全景游览展现,促进古今文化传承 3.3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促进产品体验本土化 3.4 提升综合服务环境,促进品牌形象国际化
1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规划建设—乌镇实践 2 人与人的融合共生
2.1 面向多元人群的需求,打造活力包容的复合社区单元 2.2 鼓励多元人群的交流,构建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体系 每个街区步行5 分钟可到达广场和街区公园,步行10 分钟可到 达社区公园(见图左) 2.3 关注人群的体验与感受,营造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 (见图右)
1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规划建设—乌镇实践
4 城镇与乡村的融合共生
4.1 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实现全域功能一体化组织 4.2 重塑乡村多元价值,实现乡村复兴
1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规划建设—乌镇实践
5 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共生
2戏剧节宣传借鉴
网站宣传
乌镇戏剧节和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
城内狂欢
放弃做“印象乌镇”,以戏剧为入口,是因为 它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文化需求。欧洲的戏剧节, 都是在小镇上举行的。第一年举办时有不同声 音,但到了今年第二届,那一段时间 80% 的游 客都是冲着戏剧节来乌镇的,一住就是十多天。 全国大专院校、艺术机构的朋友,一下子都聚 集在这儿。他们戏称“进了乌镇,都是戏剧 人”。我希望乌镇将来可以发挥平台优势,真 正成为戏剧的孵化基地。 ——陈向宏
东西南北 各自殊途
丝厂涅槃——艺术介入的营造实践 乌镇模式
2007年,历时4 年精心打造、投资近 10亿元的 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开放,景区占地面积3.4平方 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是一个中 国罕有的“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没 有居民的非法搭建,没有室外空调机和杂乱的 电线杆,游客服务中心、观光车、水上巴士、 直饮水、泛光照明、五星级厕所和智能化停车 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整体上创建了一个食 宿游购相当完备的新型古镇社区。1.8公里长的 西栅老街横贯东西,两侧有名胜古迹、手工作 坊、经典展馆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 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全 国古镇罕见。 北栅是历史风貌破坏最严重的片区,从六七十年代 开始这里就陆续建起相当数量的小工厂,原有连续 的民居界面逐渐被蚕食,环境也受到影响,本来建 筑质量并不好的老屋如今都已破败不堪,很多已拆 成废墟。北栅丝厂建于1970年,到了九十年代丝厂 逐渐遭闲置,见证了工业下乡时代的变迁。上海道 辰建筑事务所于2016年完成改造设计,用当代艺术 重新包装起来。
新的活力
1.时代前沿:世界互联网大会
WIFI全覆盖 网络预定民宿 门票二维码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目前乌镇拥有高标准的各类星级酒店13家,客房1600 多间,大中小会议室 100多个,包括大型会议室、大 剧院、同声传译厅,仅2013年乌镇就接待了海内外各
2 3
1
类会议700多场。
2. 大众狂欢:乌镇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由陈向宏与戏剧界大咖黄磊、 赖声川、孟京辉共同发起
3 . 巨 匠 归 乡 : 木 心 美 术 馆
木心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乌镇》写下了“这样的凄红 惨绿是地狱的色相,刺目的罪孽感”,“永别了,我不会再 来”。陈向宏当即买下木心故居孙家花园产权,命厂家迁出, 原址修建“晚晴小筑”作为木心居所。2006年,木心回到 乌镇定居。 这一年,大陆读者才开始逐渐知晓木心。2011 年,木心在乌镇安详离世。同年乌镇为其建设木心美术馆。
阮仪三
01
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古建筑保护迁建 附近农村的旧建筑填补拆去的空地
02
03
“乌镇西栅为全国的古镇保护树立了榜 样,将成为中国古镇保护进程中值得推广 的典型。”
保护策略

修 补


“迁”,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 代民居; “拆”,拆除必须拆除的不协调建筑; “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 桥梁等; “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整体; “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 遮掩。
不刻意修饰的老旧时光
南栅规划实施最彻底,得到保护力度最大,
目前尚未开发,原住民还集中生活这里
小结:四种模式
■ 东栅是以丰富的历史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经济,通过辟为景区、加收 门票、辅以修缮的方式,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操作难度低,成 为我国文化旅游最常见的模式,乌镇周边旅游开发较早的周庄、西塘、 南浔均为此种模式。 ■ 西栅属于布景式旅游,通过产权置换获得了相当真实的物质基础,新 建仿古建筑再加以卓越的做旧工艺,在游客面前足以乱真,替换传统外 壳下的内部功能,通过大项目、大事件将文化牌发挥到了极致。 ■ 北栅是产业居住建筑夹杂共生的历史地段,通过废弃工业厂房改造再 利用满足艺术展示的空间需求,以达到历史环境再生的目标。 ■ 南栅是目前得到最大保护,幸免于城市化浪潮还得以留存的居住片区, 还保存着原真性较好的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分析
目录
CONTENTS
1.历史与格局 2.第一阶段的保护 3.第二阶段的保护 4.功过得失
十字形划分 阮仪三与陈向宏
共生城市 ຫໍສະໝຸດ Baidu部发展
历史与格局
乌镇是一个有 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 古镇,历史悠久,古迹丰富。十字 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四个片 区,以四条大街为轴线由中市向四 方延伸,构成水陆双棋盘的格局, 旧时为防卫匪患,在这四条大街尽 头的桥下河道中,建有木条钉成的 栅栏,所以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 栅、西栅、南栅、北栅”。
现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自1999年从桐乡市政府办公室 主任调任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主任和乌镇旅游公司 董事长,集行政权和经营权于一身,一直被视为乌镇模式的创 始人、总设计师,也是十余年来亲力亲为的组织实施者。
陈向宏对乌镇模式的推广
1999 年,陈向宏回到故土筹备 乌镇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是乌镇保护开发的领军人物。 他在全国古镇中率先提出“历 史街区再利用”的理论,并将 乌镇从观光型古镇打造成了国 际性的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小镇。
北栅
西栅
乌镇
东栅
模式同质化
1999年,乌镇正式启动东栅开发步伐,成立了保护
与开发管理委员会。 2001年,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
放,景区面积约 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 平方米。东栅以茅盾故居为核心景点,开辟了多姿多 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对蓝印花布、三白酒、
南栅
姑嫂饼等传统工艺品与食品生产工艺加以恢复,复原 镇区历史上具有浓郁地方个性色彩的“香市”、“瘟 元帅会”等民间节日,挖掘皮影戏、箍桶等濒临失传 的民间技艺。开园当年,入园游客就达到 79 万人。 2000年举办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后,乌镇成为永久举 办地。
乌镇速度
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 景区,并获得联合国颁发的“2003年亚
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12年,
乌镇景区总计接待游客 600.83万人次, 位居全国单个景区第一;2014年,仅春 节黄金周的接待游客就已达到29.03万 人次
1景区收入
1 2
3 4
2游客人数
3游客餐馆目的 4游客类型
力,即使在淡季,旅游基础设施、服务
设施和道路交通设施仍显饱和,服务质 量难以保障。目前,乌镇镇区常住人口 约为2.6 万,旅游当量人口已经与本地 常住人口并驾齐驱。
4. 城乡联动发展不足,传统乡
村聚落面临衰落
乌镇面临的两点争议
其一,乌镇西栅的“整体式保护和开发”形成的是没有居民的 “商业主题公园”,而非活着的遗产; 其二,一些以商业目的而实施的改建、复建和新建项目是造假 古董,而非真保护。 这些批评意见说明,文化议题是文化旅游开发在公共视野中的 核心关涉,公众在意识上尚不能接受历史遗产成为迎合商业消 费的道具。 解决意见:从认识遗产价值入手,在保护策略中以复合的历史 层系作为欣赏趣味,对历史痕迹加以选择性保留,将为强调体 验式的文化旅游开发提供新的兴趣点。
保护时间表
乌 镇 古 镇 保 护 规 划
阮仪三
1998
1999 2007
正 式 启 动 东 栅 开 发
西 栅 景 区 正 式 开 放
陈向宏 中青旅
2014
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1999年启动开发以前,中市发展成为现代风貌为主的城市综合功能区,而四大历史地段风貌则趋同,但由于不同的保护、 开发方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分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东栅、西栅相继开发为景区,近年戏剧节、互联网大会、木 心美术馆、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纷纷落户乌镇,文化成了一种资本,乌镇的空间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景观。
乌镇的成功
基于国情的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
基于明确目标的历史街区(景区)与 所在城镇的互动发展
基于空间再利用的综合开发经营
概括而言,就是保护、再生和城镇化。其中,保护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源 头.乌镇强调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并存,提出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建筑遗存及其历史原真性,并通过 完善公共设施和环境整治,实现了文化场景式和旅游体验式的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的延续发展,这是一种现 实可行的路径,但在保护遗产的社会生活方面存在长期争议。
2010 年,陈向宏率领数千建设 大军开赴北京京郊,在密云县 古北口司马台长城脚下开发建 设古北水镇景区,目前已初具 规模,运行良好。
2013 年,桐乡市政府提出全市 大力发展旅游,争创全国旅游 强县。陈向宏再次身负重托, 领衔濮院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工 作,目前已经组建团队,全面 展开规划和保护工作。
1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规划建设—乌镇实践
1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
1.1 彰显城景交融的生态田园风情 1.2 遵循以水为脉的空间生长模式 形成“1 个古镇区+5 个特色功能组团+n 个外围乡村单元”的 乌镇片区单元模式(见左图1) 1.3 构建多彩体验的休闲游憩网络 (1) 水上游览环线(2) 休闲骑行网络(3) 生态主题休闲公园体系 (见左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