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郑志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

分校(站、点):龙岩电大

学生姓名:郑志勇

学号: 1035001257402

指导教师:傅阿循

完稿日期: 2012年10月23日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绪论 (2)

二、本论 (2)

(一)文学创作介绍 (2)

(二)新闻学简述 (3)

(三)新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4)

(四)新闻与文学“混流”现象解析 (4)

三、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一、绪论:

本文对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根本区别展开讨论,同时,就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现象进行剖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它,评价它。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异,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的现象日趋显著,这种新闻与文学“合流”的现象对于更好的传播新闻信息,展示当今时代的风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合流”的现象也造成了一些混乱,以致笔墨官司时起。究其原因,这种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的现象并不是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新闻与文学文体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二、本论

(一)文学创作介绍

1、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2、文学创作的的必备条件

3、文学创作的特点

(二)新闻学的特征

(三)新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四)新闻与文学的差异

1、本质的差异

2、叙事逻辑结构差异

3、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差异

4、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差异

(五)、新闻与文学“合流”解析

三、结论

新闻因素被大量运用于文学创作中,文学因素被大量运用于新闻写作中。是新闻和文学文体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化。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无论形成哪一种文体,都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是新闻借鉴文学的表现手法,或文学引进新闻的写作因素。这种“合流”只是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在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靠近、相互渗透,而非性质上的混同。其实质都是为了丰富文体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郑志勇

【内容摘要】

现今,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为求得生存发展空间,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各媒体不断创新求变。由此,新闻报道中正发生着一场新的革命,颠覆着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即把新闻事实包装成故事来讲述。形成了新闻报道与文学写作的“合流”。然而这种合流现象不是新闻与文学的合二为一,是指在新闻的写作中借助文学的叙事方式和各种文学表达技巧,来增强新闻本身的生动性、故事性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新闻更有表现力,更经得起推敲,更耐人寻味。文学向新闻靠拢是文学创作中更加注重现实和时代的热点和当下社会的需求,使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了时新性。

因此,看来新闻报道与文学的“合流”现象是一个值得深讨的课题,它既要求报道的时新客观性,又必需满足受众对故事情节耐人寻味的大众文化需求。

一、文学创作介绍

(一)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

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

到了齐梁时代,《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篇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和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文心雕龙》中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拓展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

此后,出现了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人们开始探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并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它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

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文学创作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如:鲁迅、巴金等)的实践经验也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

综上,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造、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二)文学创作的必备条件

文学创作首先必须体现客观的社会生活,其次文学创作还体现了主体(文学创作者)的审美意识。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观,倾诉作者的感情和理想。这种探索和追求,说明了文学创作的特点。

在文学创作创应正确处理好创作客体(社会现实)与创作主体(主观情感)之间的关系、内容与文式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包含着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多方面问题。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特有途径,从事文学创作必须对生活的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多,就越能培育出独特的创作思维。作者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描写的中心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工作是特有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解剖分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和感受人的命运,设身处地体察不同的性格、心理、情绪,从实践中获得只有作者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深入社会生活中,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必备条件。

(三)文学创作的特点

1、审美创造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艺术概括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然后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是选取题材。作者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的审美对象(即社会现实),再者才是酝酿主题(即,作者本人对社会现实进行审美及艺术加工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