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鉴别诊断学课件4四证鉴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寒犯肺证
❖风寒犯肺证常见于“感冒”、“咳嗽”、 “喘证”、“失音”等疾病中。
风寒犯肺证
❖本证辨析 ❖风寒犯肺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
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治法亦不尽相同, 必须加以辨析。
风寒犯肺证
感冒病出现风寒犯肺证: 临床特点为鼻塞声重,喷嚏咳嗽,痰质稀薄,头痛
身痛,喉痒无汗,恶风发热,流清涕等。 此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上窍不利所致。 《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
❖ 寒痰阻肺者以痰证为主,风寒犯肺者以表证为主。 以此可资鉴别。
鉴别诊断
❖寒饮停肺证与风寒犯肺证
❖两证的病因、证候均有相同与互异之处。 寒饮停肺证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 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 致肺气失宣。
❖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 舌苔白腻,或伴低热、恶寒等。
❖这与表证为主,肺经证为辅的风寒犯肺证, 截然不同。
❖肺痿病中见肺阳虚证:
❖临床表现:吐涎沫,质清稀量多,短气息 微,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饮食减少,口 干不渴,小便频数,甚则遗尿。
❖此由肺气虚衰,阴寒内生,气不化津,清 阳不布所致。
❖治宜温肺健脾,益气化涎 ❖方选甘草干姜汤(《金匮要略》)合四君子汤
(《和剂局方》)加减。
肺阳虚证
❖哮喘病中见肺阳虚:
二、寒饮停肺证
【概述】
❖寒饮停肺证是指寒邪和水气侵犯肺脏而出 现的肺气失宣,寒水逆阻等临床表现的概 称。多由宿罹痰饮或水肿,复感寒邪,寒 邪引动水饮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 白,面色苍白或晦暗,形寒肢冷,甚则胸 满息促,不能平卧,头晕目眩,面目浮肿, 苔白腻,脉濡缓或滑。
寒饮停肺证
❖本证亦好发于寒冷高原地区,此与高原气 寒凛烈,寒易伤阳有关。
肺阳虚证
❖ 肺主一身之气,气属阳,《难经·二十二难》说: “气主煦之”。
❖ 肺气虚寒,气不布津,水饮不化,其病机演变可 见三种情况:
❖ 一是肺气虚寒,卫阳不足,易致阳虚外感,症见
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四肢不温,语声低弱, 脉沉迟无力。
❖ 二是肺气虚寒,水津不布,聚而为饮、为水,症
鉴别诊断
❖ 风寒犯肺证与肺阳虚证 ❖ 两证虽然病因病机均不相同,但证候有相似之处
❖二者皆为肺之寒证,但一表一里,一实一虚。
❖ 肺阳虚证系肺中虚冷,气不化津,故口中自生滓 液,多吐涎沫,舌苔白滑。
❖ 《千金要方》说:“肺中寒者,其人吐浊涕。” ❖ 临床所见,肺阳虚证,多有阳虚外寒表现,如恶
风形寒等,但肺阳虚证不咳,形寒而无发热。
❖临床表现:宿痰久伏于肺,随感辄发,痰壅
气逆,气道被阻,因而喉中哮鸣如水鸡声, 呼吸气促;
❖痰浊留伏于肺与新寒之邪相搏,肺气失于宣
通,则咳嗽,痰稀如沫; ❖肺居胸中,痰浊阻塞,气机失于通畅,则胸
膈满闷;
❖肺气逆阻,胸中阳气失宣,气血运行不畅,
则面晦带青; ❖风寒侵袭肌表,则头痛,无汗,恶寒多,发
热少,为外有表寒,内有痰浊的征象。
汗等 此由邪实气壅,肺失宣降所致。 《素问·大奇论》说:“肺之壅,喘而两怯满。”
治宜散寒宣肺平喘。 方用华盖散(《和剂局方》)。
风寒犯肺证
失音病中出现风寒犯肺证: 临床特点为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咳嗽不爽,胸闷,
鼻塞,头痛,寒热等,此由风寒袭肺,肺为邪遏而肺窍不 宣所致, 《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声者,寒气客于厌。” 治宜疏风散寒,宣利肺气 方用金沸草散(《类证活人书》)。
❖寒饮停肺证则多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 外寒引动,逆于肺脏。两者一为寒痰犯肺, 一为寒水犯肺。
鉴别诊断
❖ 在病理上,二者则可互相影响
❖ 寒痰阻肺证可累及肾阳不足而致水气泛滥,逆于 肺脏;
❖ 寒饮停肺证亦可因水饮聚积而演变为痰,出现寒 痰阻肺见证。
❖在症状上
❖ 寒痰阻肺证必咳嗽气喘,咯痰色白清稀,喉间痰 鸣,胸膈满闷
寒痰阻肺证
寒痰阻肺证常见于“哮证”、“胸痛”、 “喘证”、“感冒”、“咳嗽”等疾 病中。
寒痰阻肺证
❖哮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
❖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 痰白而粘,或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 窒,面色晦滞带青,苔白滑,脉浮紧 等“冷哮”的症状为特点。
❖此由寒痰留伏,肺气闭阻所致。 ❖治宜温肺散寒,豁痰利窍 ❖方用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若素有寒痰,又感风寒,亦可在寒痰阻肺 证基础上合并风寒犯肺证,临床上当予鉴 别。
鉴别诊断
❖ 寒痰阻肺证既可为风寒犯肺证之果,亦可单独发 病。
❖ 风寒犯肺,寒聚液停;饮食生冷,寒饮停积;病 后阳虚,素体阴盛,气不化津,痰浊壅聚,则寒 痰内伏于肺。
❖ 而风寒犯肺证主要表现为鼻塞声重,喷嚏咳嗽, 咯痰清稀,流清涕,恶寒发热等风寒束表,肺气 不宣见证。
❖临床表现:喘促气短,吸浅呼长,吐痰清 稀,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形寒,四 肢不温,口不渴,脉迟弦或迟缓。
❖此系肺虚有寒,气不温煦所致。 ❖治当温肺益气,化痰平喘 ❖方选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甘草干姜
汤,酌加黄芪。
肺阳虚证
❖wk.baidu.com阳虚证以年高体弱、阳虚之人为多见,
每于冬寒季节病情加剧,甚则咳喘频频, 不能平卧。
病之本责之脾肾,病之标在于肺。 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常伴见两种情况: 一是水气上逆,停聚胸膈时,每累及心阳,致心阳不振,心
气不宁而心悸; 二是脾肾阳虚,水气不化,聚而上泛,演变为痰,而出现喉
间痰鸣,胸膈满闷等寒痰阻肺见证。
三、寒痰阻肺证
❖【概述】
❖ 寒痰阻肺证是寒邪与痰交并壅阻气道,而 出现的肺失宣降,寒痰扰肺的一类症状的 概称。多由外感风寒失治,或肥人痰盛之 体,罹感寒邪,或中阳不足,气不化津, 寒痰内生所致。
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 治宜攻逐水饮 ❖ 体强者用十枣汤(《伤寒论》),体弱者用葶苈大枣泻
肺汤(《金匮要略》)。
寒饮停肺证
临床表现为支饮者:
咳喘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则面目浮肿, 舌苔白腻,脉弦紧
此由饮犯胸肺,肺气上逆所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咳逆倚息,
风寒犯肺、寒饮停肺、寒痰阻肺、肺阳虚四证鉴别
一、风寒犯肺证
❖【概述】
❖风寒犯肺证又称风寒束肺证。本证是风寒 外邪侵袭于肺而出现的肺气不宣,清肃失 职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气候寒冷;卫 阳不足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声重,喷嚏,流 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发 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等。
寒饮停肺证
喘证病中出现寒饮停肺证:
临床特点: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 小便不利,甚则肢体浮肿,舌质淡胖,脉沉细。
此由肾阳虚而水逆,上凌于肺所致。 治当纳气归肾,温阳行水 方用黑锡丹(《和剂局方》)合真武汤。
寒饮停肺证
总之,寒饮停肺证主要见于水气为患的疾病中,或阳衰阴盛, 水势泛滥而上射于肺,或寒水积滞体内而为外寒引发。
头痛身重恶寒。” 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外科
理例》)。
风寒犯肺证 咳嗽病中出现风寒犯肺证: 临床特点为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声重恶寒,
或兼头痛,骨节酸痛,寒热无汗等,此由 风寒犯肺,肺气受遏所致 治宜疏风散寒,宣通肺气,方用杏苏散(《温 病条辨》)。
风寒犯肺证 喘证病中出现风寒犯肺证: 临床特点为喘急胸闷,咳嗽,痰稀色白,恶寒无
虚阴盛、寒痰贮肺而来的以外,多由风寒 犯肺失于表散、寒入肺腧、凝痰阻络所致。 故风寒犯肺证既可单独发病,亦可成为寒 痰阻肺证的前期阶段或诱发因素。
鉴别诊断
❖风寒犯肺证临床特点为恶寒发热、头痛、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 稀,苔薄白,脉浮。
❖进一步发展,则转化成为寒痰交阻于肺的 寒痰阻肺证。
❖ 肺阳虚证属虚系由久嗽伤肺、病后伤气以致肺虚 有寒酿成,临床上因其肺阳虚,气不化津,通调
失司,津液反为涎沫,以吐涎沫,质清稀量多, 不咳不渴为主要特点,又肺气不足则气短;水谷 不为精微,则神疲而食少;清阳不升则头眩,卫 阳不足则形寒;上虚不能制下,膀胱失于约束, 故小便数或遗尿;气虚有寒则舌质淡,脉虚弱。
❖ 风寒犯肺证系外感寒邪,肺气失宣所致 ❖ 其症以咳声重浊,恶寒发热、伴头痛、鼻塞、流
清涕、骨节酸痛、无汗、脉浮等表实为主;风寒 犯肺证则有咳嗽,恶寒发热。
鉴别诊断
❖寒痰阻肺证与寒饮停肺证
❖两证病因病理相互影响,临床表现相似, 需严加鉴别。
❖寒痰阻肺证多由风寒失治,寒入于肺腧, 寒痰交阻所致,亦可由中焦虚寒及久病阳 虚而寒痰上干于肺而发
风寒犯肺证
肺合皮毛,且为娇脏,系呼吸之道路,故风寒之邪极易犯肺。 在其病机演进过程中常伴见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外感风寒,失于表散,寒入肺腧,通调失司,聚液生
痰,出现痰多色白,胸膈满闷等痰饮伏肺之证; 二是由于肺气不振,复感外邪,出现体倦乏力,少气自汗等气
虚之证。临床当详究病理,掌握标本,或疏风宣肺化痰,或 疏风宣肺扶正。
寒饮停肺证常见于“饮证”、“水肿”、 “癃闭”、“喘证”等疾病中。
寒饮停肺证
寒饮停肺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其临 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治疗亦不尽相 同。必须加以辨析。
寒饮停肺证
❖ 饮证病中出现水寒射肺证:
❖ 临床表现以悬饮为特点:胸胁胀满,咳唾、转侧及
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
❖ 此由饮停胸胁,水邪迫肺所致。 ❖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饮
寒痰阻肺证
❖寒痰阻肺证在其病机演进过程中常伴见两 种情况:
❖一是累及脾(子病及母)而致运化失职,出现
食欲不振,泛嚼欲呕,大便溏薄,腹胀肠 鸣等湿困脾胃之证;
❖二是累及肾(母病及子)而致肾阳不足,出现
腰膝酸软,夜多小便,气短而喘,痰有黑 点,量多而稀。两足寒冷,甚或腹胀浮肿, 黎明泄泻等症。
四、肺阳虚证
这些表现可与寒痰阻肺证相区别。
❖【概述】 ❖ 肺阳虚证是指肺阳不足,气虚卫外不固
而出现的证候。多由内伤久咳、久哮,肺 气耗损所致。
❖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吐涎沫,质清稀而 量多,形寒肢冷,自汗,背寒如掌大,易 感冒,面白神疲,气短息微,口不渴,舌 质胖淡,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迟弦。
肺阳虚证
❖本证常见于“肺痿”、“哮喘”等疾病中。
肺阳虚证
见咳喘胸满,痰出稀薄,状若白沫而量多,甚则 肢体浮肿,头晕目眩。 ❖ 三是肺气虚寒,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症见
肢体肿胀,小便不利。
鉴别诊断
❖寒痰阻肺证与风寒犯肺证 ❖两证存在着因果联系
❖风寒犯肺证由风寒外邪侵袭于体表皮毛、
内舍于肺、影响肺肺卫阳之虚证气的宣通所致。
❖寒痰阻肺证除由中焦虚冷、寒痰上干或阳
❖ 寒饮停肺证则无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等寒痰之证, 是在饮停胸胁或肾阳虚而引起浮肿的基础上兼见 咳嗽、气喘、痰涎多而色白等肺经症状
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在于寒饮停肺证,其标在肺,病 变之本在脾肾,且有水饮为患病史;寒痰 阻肺证,风寒为标,病变之本在肺脾。
鉴别诊断
❖ 肺阳虚证与寒痰阻肺证
❖ 两证病性虽有区别,但临床表现易于混淆,须严 格加以鉴别。
寒痰阻肺证
❖胸痛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
❖临床特点为胸中闷痛,痛时彻背,气 短喘促,咳吐痰沫。
❖此由寒痰结聚,肺气受阻,胸阳不展 所致。
❖治宜温肺化痰,通阳降逆 ❖方用栝萎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加减。
寒痰阻肺证
❖喘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
❖临床特点为呼吸喘促,咯痰白稀,喜唾, 胸满呕逆,口淡纳呆,畏寒肢冷。
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治宜温肺化饮 方用小青龙汤(《伤寒论》)。
寒饮停肺证
水肿病中出现寒饮停肺证:
临床特点为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 气促怯寒,腰部冷痛。
此由肾阳衰微,水气上逆于肺所致。 治宜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用真武汤(《伤寒论》)。
寒饮停肺证
癃闭病中出现寒饮停肺证:
❖此由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生痰,上 干于肺所致。
❖治宜温化寒痰,降气止咳,方用苓甘五味 姜辛汤(《金匮要略》)。
寒痰阻肺证
❖寒痰阻肺证常由风寒犯肺,或素有痰疾, 复为风寒所诱发,故亦多见于风寒犯肺所
致的感冒、咳嗽等疾病中。
❖表现为咳嗽气喘,咯痰色白清稀,喉间痰 鸣,胸膈满闷,苔白滑等
❖治疗当在疏风散寒宣肺基础上,佐以温肺 化痰之品。
临床特点:小便量少,甚至无尿,面色晃白,神疲腰痛,头晕 泛恶,气喘胸闷。
此由肾阳衰微,尿毒内攻,迫水逆肺所致。 《景岳全书·癃闭》曰:“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急证也,
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 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 治宜温阳益气,利尿降逆 方用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