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的由来、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全球分布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第十五篇:三大岛链

【世界地理】第十五篇:三大岛链

【世界地理】第十五篇:三大岛链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岛链;哈马拉黑岛;小笠原群岛;火山列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第三岛链。

参考图片1.世界地图2.大洋洲地形图3.琉球地图系列文章1.【世界地理】第一篇:太阳系天体2.【世界地理】第二篇: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3.【世界地理】第三篇: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带来的影响4.【世界地理第四篇】:地球内部结构和各结构的基本运动5.【世界地理】第五篇:地壳运动理论,板块运动方式及地质现象6.【世界地理】第六篇:时差专题(常见国家,地区,城市经度及其和北京时间时差)7.【世界地理】第七篇:地表形态及其塑造的原因8.【世界地理】第八篇:七大洲区域划分内的国家分布图9.【世界地理】第九篇:七大洲洲界和图示10.【世界地理】第十篇:区域地理11.【世界地理】第十一篇:世界大洋和主要大海分布12.【世界地理】第十二篇:世界主要半岛及分布图13.【世界地理】第十三篇:世界主要的43条海峡及其分布图14.【世界地理】第十四篇:海上14大咽喉要道及其重要性的原因分析15.中国地理基本知识16.世界地理基本知识17.文章脉络1.岛链定义(手描三大岛链)2.第一岛链3.第二岛链4.第三岛链一.什么是岛链岛链本是一个地理概念,在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提出岛链封锁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中国,越南,使之只能在近海出没后,成为了军事概念。

目前岛链主要目的是封锁中国。

▼从左到右依次是第123岛链二.第一岛链第一岛链关键点是居于中间的台湾岛,依次经过1.阿留申群岛和楚科奇半岛2.千岛群岛3.宗谷海峡4.日本列岛和津轻海峡▲标记处是津轻海峡5.琉球群岛和琉球海峡包括:大隅海峡,大隅群岛;土噶喇海峡,土噶喇群岛;奄美海峡,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宫古海峡,宫古群岛;石垣海峡,八重山群岛及石垣岛;与那国海峡,与那国岛。

6.台湾岛7.巴士海峡,菲北海峡和菲律宾菲北海峡包括:巴林塘海峡,巴布延海霞(吕宋海峡)。

论美国亚太战略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论美国亚太战略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论美国亚太战略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提出了对亚太地区的岛链封锁。

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

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从“冷战”期间开始,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建立了以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军事基地群,以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军事基地群,以美国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群。

这些军事基地体系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

对美国而言,这些“岛链”既是遏止亚洲大陆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依托。

此次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不紧是对中国的巨大威慑,也使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和亚洲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出口的主要市场国多方面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地位和影响在亚洲有所下降。

所以说,美国的亚太地缘战略,对中国有着一定的影响。

(对经济安全影响经济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是当代主权国家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国亚洲的力量和影响不断增强,美国“重返亚洲”导致与中国的竞争和矛盾上升,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

目前,美国在中国部和南部的联合军演和军事基地建设,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

多重安全结构相互交错,推动着亚洲地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演变。

奥巴马在亚洲地区不是实施…战略收缩‟,而是…巧外交‟下战略强化‟,增进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凸显。

军事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与亚太国家地缘关系紧密:中国与朝鲜半岛“唇齿相依”,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中国与印度一山两边,中国与澳大利亚隔洋相望,还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地缘关系复杂,所以,巩固和扩大周边战略依托带,塑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本国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也是各国进一步发展与全球性大国合作关系的基础。

奥巴马当选后亚太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就是在他执政时期,解除了F22的禁飞,卖给了日本步兵战车亚太地区增派一艘航母,澳大利亚增兵,重金修复苏比克湾基地等等)国,。

第一第二岛链

第一第二岛链

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第二岛链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

这两条岛屿带上的各岛屿遥相呼应,环环相扣,成为控制岛链内海域和大陆的天然屏障。

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

“岛链”一词最初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

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重兵,意欲精心构筑一条以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一线基地为基轴,以倭国、韩国、冲绳、关岛等基地和设施为核心的“太平洋多重锁链”,来围堵中国和亚洲大陆,企图扼住亚洲大陆的脖子,其目的就是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二战期间及之后,美国趁机强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岛屿,并逐步将其势力扩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国家的领海和领土。

基于这种优势,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

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1950年1月12日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倭/国、琉球到菲律宾”。

次年1月4日,美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指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倭国、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

杜勒斯还特别强调,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边缘上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

在提出岛链战略的同时,美国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

此外,美还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增加驻兵数量,加紧岛链的封锁力度、对各国的遏压态势。

如美国于1952年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倭国缔结了安全条约,1953年又同韩国签订了安全条约,1954年还与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等。

最初美国海军只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三大基地网雏形:第一线基地网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北起阿拉斯加,经西太平洋岛屿锁链、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基地包围圈的“东方弧线”;第二线基地网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地区;第三线基地网位于美国西海岸至巴拿马运河一线,组成亚洲战场的后方基地网。

美国全球军事基地分布地图

美国全球军事基地分布地图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

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多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

美国长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军队超过23万,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国(7.5万)、日本(4.5万)和韩国(3.75万)。

另外还有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万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

一共驻有约11.7万美军。

在驻欧美军的总数中有75603人驻在德国。

驻在德国基地的第一步兵师正在伊拉克服役。

美国还在德国驻有第一装甲师,并设有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美国空军在欧洲的总部和重要的后勤中心。

美国的作战飞机从德国的施庞达勒姆空军基地起飞。

美国在意大利驻有1.33万部队。

美海军第六舰队总部设在那不勒斯附近。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的作战基地,第173空降旅驻在维琴察。

大约有1.2万美军驻在英国,其中大部分是空军人员。

美国第三航空队的总部设在英国的米尔登霍尔。

在西班牙驻有约2000名美军。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中美关系与军事形势董鹏程(化工学院化工0801班)摘要:自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以来,中美两国始终起起伏伏,不曾出现大的冲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中美关系也变化多端,出现了既合作有制约的双面情况。

在新的经济、安全形势下,中美关系也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这种状况。

关键词:发展制衡合作围堵中美两国,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腾飞的巨龙,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市场广阔,经济、科技、军事等多领域均呈现飞速发展,并且还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为世界超级大国,无论经济、军事还是科技实力都远超其它各国。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自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以来,中美两国始终起起伏伏,不曾出现大的冲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中美关系也变化多端,出现了既合作有制约的双面情况。

在新的经济、安全形势下,中美关系也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这种状况。

第一,从安全领域来说,美国无疑是大力寻求与中国的合作的。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同时由于长时间对第三世界的无偿援助使得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威望甚高,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安全方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想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反恐行动、打击海盗等行动必须通过联合国的决议,中国的赞成票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比如,美国想就伊朗核问题发动联合固对伊朗进行经济、军事等多方位的制裁,没有中国的赞成票,对伊朗的制裁案就一拖再拖,直到今年6月初中国同意制裁伊朗,联合国才通过了对伊朗的第四次制裁的决议。

而且中国在打击索马里海盗,打击疆独恐怖势力等方面也需要美国的信息支持。

从这个层面上讲,美国必须在世界安全在国际安全领域与中国密切合作;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还不完全具备脱离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独立的反恐、反海盗作战任务。

因此,在国际安全事务方面中美两国必须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稳定。

第二,从军事领域来说,美国对中国在军事上和在经济上的立场是差不多的,既要加强交流,又要防范对方,但是防范和制约占主导。

第一二岛链战略意义

第一二岛链战略意义

“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战略意义什么是“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与“第三岛链”?岛链”一词,是一个包含有特定地理和政治军事涵义的概念。

“第一岛链”主要是指靠近中国大陆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即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第二岛链”主要是指涵盖中国台湾东部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岛链”之词是怎么来的?尽管“岛链”在地理上存在是客观的,但“岛链”一词的正式使用却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相继出现了中国、越南、朝鲜、蒙古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同盟竭力利用第一、二岛链构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新月型包围”。

冷战期间,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上建立了以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军事基地群,以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军事基地群,以美国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群。

这些军事基地体系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

“岛链”既成为美国遏止亚洲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依托。

此后,许多国家便把这种岛弧包围态势形象地称为“岛屿锁链”,简称为“岛链”。

“岛链”的战略意义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使得“岛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更加凸显。

加上岛链对中国所具有的巨大战略价值,奉行对华“接触与遏制”政策的美国政府,继承了冷战时的岛链战略衣钵,把岛链,特别是第一岛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前沿。

在东北亚,美国调整了在日韩两国的驻军,强化了与日韩的军事同盟关系。

在东南亚,通过反恐合作,美军重返了菲律宾,获得了在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基地和港口停泊军舰、起降飞机的权利,新建了包括新加坡樟宜基地在内的一些基地、港口和机场。

第一讲 岛链理论

第一讲    岛链理论

第三章东部蕃篱——岛链第一讲岛链理论课程开发者:谢忠立在太平洋西岸,从南到北分布着一系列的岛屿,只要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任何人都不会忽视它,这一地区是国际关系最为复杂,海陆大国都不愿放弃的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国际关系的标本,这一系列岛屿就是在报刊媒体中常听到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地区。

“岛链”一词,是1951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首先使用的一个词,使用这一名词的学者很多,但没有一位学者给出过一个具体的概念。

虽然岛链没有确切的概念,但却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认同,这是因为它以边缘地带理论和海权论两个古老而经典的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因此,具有强大而坚固的理论基础。

海权论,是有关岛链的第一个理论,是由美国19世纪的的历史学家兼海军军官马汉(1840——1914),在研究地缘政治战略时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制海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主要先决条件。

马汉分析了海洋历史,从西班牙的兴起,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大国,葡萄牙取而代之,荷兰再崛起,到英国的成为海上霸主以来,欧洲各国的兴衰,特别是英帝国的出现,每一次大国地位的更替,归根结底实质上都是海外商贸和海上武装力量的强弱变化和更替,从而得出制海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先决条件的结论。

以英国来说,当它控制了世界上除巴拿马运河以外所有的海上航路、海峡、要塞,使任何国家的海上贸易均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时,它实际上控制了大陆。

由此他断言,美国要想从西半球走出来成为世界大国,必须控制海洋,特别是一些有战略意义的海上航道。

马汉的海权论,成为美国和其它新兴国家对英国海上霸权挑战的精神武器,一度在地缘战略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从此西方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就是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导下重新划分海洋势力范围的会议。

从这一理论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失败是从海军的失败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集团的失败主要原因也是海军失败后,海外物资无法支持三国作战需要,同时也是三国集团领导阶层无力对海外军事力量进行整合的结果。

围困中国之岛链战略

围困中国之岛链战略
围困中国
之岛链战略
岛链由来
• “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岛链"一 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亚太附庸国的目的, 是通过互相勾结,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多道防御圈 和众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其遏制前苏联和中国为首 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依托堡垒。 • 然而在今天,"岛链"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 这条套在亚洲大陆脖子上的锁链,不但没有消失, 而且还在不断延长。
• 从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环境看,台湾问 , 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海区划界等 题、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海区划界 问题,都处于第一岛链内及其附近海域。 历史表明,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有75%是跨越岛链从海上入侵的。另外,从 大陆延伸到第一岛链的海区中,拥有极为 丰富的海洋资源。
“岛链”与台湾
对外
1.美国永不沉没的航母,用以遏制亚太地区, 特别是中国,彰显其在亚太地区的统治力。 2.位处西太平洋中心,是日本“海上生命线” 的要冲,对日本国家利益生死攸关。 3.与日本,菲律宾等南海诸国连接构成岛链, 一旦台湾被收回,以台湾为基点,向北可 以反包围日本,向南可以直下南洋,与南 海诸岛合围,威胁大增。
“岛链”与日韩菲等
• 总所周知日韩为美国的盟国,亦或者说依 附于美国,听命于美国,而美国也在这两 国建有军事基地,也是美国遏制,牵制中 国的重要力量。 • 至于菲律宾等南海诸国虽不像日韩那样与 美国联系紧密,但他们大多数与中国有利 益冲突,对美国有利益诉求,而且害怕中 国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所以也希望通过 岛链遏制中国。
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 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 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 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 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海外军事基地

海外军事基地

海外军事基地随着年终岁尾,中国高层密集开展了出访,其中自然有着年末的集中行动,但是在中国密集出访的过程当中,一条清晰的脉络逐渐的清晰了起来,那就是中国正在为即将开始的海外扩军和海外军事基地做铺垫。

对于中国开展海外军事部署的问题,时至今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国在多个地区的军事存在,虽然大多数是和平的,但是同时也有着某种军事意义。

正是由于此,中国将逐渐的改变,逐步的增加中国海外军事存在的力量。

对于中国开展军事基地的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下简单的研讨。

一、海外军事基地存在的意义作为中国来讲,已经执行了三十年的政策,那就是不结盟政策;但是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海外利益受到了威胁,并且很多的华人也受到了非正常的待遇。

作为当代商业立国的思路,发展下去,在海外驻军就变得顺利成章的事情了。

那么中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大规模建立,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其中,一个方面是中国的商业利益已经遍及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世界范围之内,中国面临的挑战又多了一个海盗和地方反华势力。

如果建立了海外军事基地,不但是对商业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支持,更是对反华势力的一种有形的威慑。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在世界范围之内的军事退却和萎缩。

中国海军改进型宋级潜艇编队二、美国在削减海外军事基地,权力真空,中国趁虚而入从2008年,美国就一直在削减世界范围之内的驻军和海外军事基地。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势力,似乎习惯了美国存在时候的那种力量平衡,但是现在美国的撤出,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一种权力的真空。

而面对这种真空,必将引起某些地方的争权夺利的行为,从而滋生了大量的恐怖主义和地方极端主义。

所以美国走了,中国来了!是对世界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而中国的介入,一方面以经济活动为先导,另一方面,军事援助为辅助,最后才是军事基地的准建立。

所谓的准建立,就是这个海外军事力量,介于美国那种军事存在和完全不结盟的军事活动之间的一种军事存在。

中国在斯里兰卡,在马尔代夫,在非洲的几个国家的军事补给站和军事基地就属于这种情况。

岛链的由来、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全球分布

岛链的由来、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全球分布

一、美军海外基地分布的三大战略区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在全球的分布,可基本分为三大战略区、十四个基地群。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

美国设在这些地区的基地约占其海外基地总数的53%,共有5个基地群,呈两线梯次配置。

第一线由中欧基地群(设在德国、比利时、荷兰的基地与设施)、南欧基地群(设在意大利和希腊的基地与设施)和中东、北非基地群组成,以中欧基地群为主体,负责扼守欧洲的心脏地带;第二线由英国、冰岛基地群和伊比利亚半岛基地群组成,负责增援中、北欧地区作战和实施战略核攻击。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斯图加特陆军基地(美驻欧空军司令部及北约中欧盟军司令部驻地)和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军基地(美第6舰队司令部联络官和北约南欧司令部驻地)。

(二)亚太和印度洋地区。

这一地区对美国有重要战略价值,故其在这一地区的海外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共有7个基地群。

这些基地大体呈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阿拉斯加、东北亚、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4个基地群组成,控制着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第二线由关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个基地群组成,是第一线基地的依托和重要的海空运输中转基地,也是重要的监视侦察基地;第三线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这既是支援亚太地区作战的后方,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

在这些基地中,较为主要的是:设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阿拉斯加空军司令部驻地),设在日本的横须贺、冲绳海军基地,设在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和汉城基地,设在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海军基地,设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帕拉海军基地等。

(三)北美和拉美地区。

美国在这一地区设置了2个基地群。

其中格陵兰、加拿大基地群主要担负战略预警和增援任务;巴拿马、加勒比海基地群则构成美国本土防御的南部屏障,也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区的桥头堡。

根据美国与巴拿马两国达成的协定,美国驻巴拿马的军队于1999年底以前从巴全部撤走。

二、"岛链"的由来“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

何谓岛链

何谓岛链

何谓岛链?前言:在晚上9.30~10点中央4台的“今日关注”节目档上。

本人见到不少的军事专家在作客访谈时,讨论当今国际形势时,无一例外地都会谈及第一、二、三岛链的状况,本人出自关注的本能就将其听闻到有关岛链的状况记录下来写成本文,与网友们来讨论与分享。

一、何谓岛链:顾名思义,它就是将相关的各个岛屿将它无形地相互链结,岛与岛之间紧密相扣,就像一根链条,将各岛串在一起。

二、为什么要形成岛链:这个首创者是在冷战初期的1950年1月美国的国务卿杜勒斯提出来的,其用意就是用岛链的所属国家的军事力量来围堵亚洲大陆和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风潮,后又再加上朝鲜战争的爆发与越南战争的兴起,为此美国人对亚洲的第一岛链更为关注。

三、岛屿的作用:各个岛屿上都可陈兵若干,也可停放飞机、坦克与大炮,它更可停靠各种战舰与船泊,在军事上作用很大。

它还可拦截敌对国家的人运货运的功能。

四、当今岛链之分:当今大致可分成为三个岛链1、第一岛链的区域~北起韩国(朝鲜不在内)进入日本诸列岛屿如:琉球群岛~中至台湾岛屿~马来西亚岛屿~南进入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直至新加坡的苏门答蜡岛。

上述岛屿的范围很广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与南海的海域。

2、第二岛链的区域~它的起点亦在日本群岛如:小竺原诸岛~火山列岛~琉磺列岛~哈马里拉群岛。

第二岛链的主要功能同样是用来遏制中国的海上活动。

3、第三岛链的区域~它是以美国的夏威夷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大洋洲上的各个岛屿群所组成。

注1:在以上三个岛链中与中国最为密切的是第一岛链,因为其中有台湾岛的关系,2010年年底,美日韩三国的军演基本上都是在第一岛链地区进行,可见其重要性的所在。

注2:最近发生的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亦在第一岛链之内,日本与美国陈兵6万人的军演名为“夺岛军演”其实属内容也就是为了钓鱼岛的保卫战而军演。

注3:日本国近些年来,在各个岛屿上投资许多,有的是在岛上增加兵力。

有的是加固加高,有的是增加作战设备。

从美日“岛链”构想看大棋局背后的战略

从美日“岛链”构想看大棋局背后的战略

从美日“岛链”构想看大棋局背后的战略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8年第3期◇ 马尧冷战结束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国家美国将其地缘战略目标锁定为控制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这不可避免地与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国在海洋领域发生地缘政治矛盾。

近来,这种矛盾看起来有升温的趋势:2016年7月离任日本陆上幕僚长的岩田清文在华盛顿的研讨会上透露,美国正在研究若在南海和东海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军将暂时转移至关岛基地,而连接冲绳、台湾和菲律宾的“第一岛链”防卫任务则委托给盟国日本等的方案。

这是为了应对中国“区域拒止”战略,避免美航母被中国开发的“东风-21D”击沉。

岩田表示,“如果美军暂时退出第一岛链,那么日本就有必要加强从冲绳至台湾方向诸岛的防卫”。

地理概念“岛弧”演变为战略概念“岛链”说起岛链,得从欧亚大陆,特别是中国的海洋战略环境说起。

中国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似乎有很好的条件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但其实条件并不优越。

地理上,中国大陆为西太平洋岛弧所包围。

整个西太平洋岛弧可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由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构成,面向太平洋,为东亚太平洋岛弧;南段由努沙登加拉群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组成,向印度洋突出,称印度洋巽他岛弧。

两段岛弧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衔接,把亚洲大陆东部、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外部大洋相隔开来。

这一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在二战后被追求全球霸权的超级大国美国所关注和利用,对中国所构成的地缘政治挑战则更为棘手。

依托西太平洋岛弧这一特定的海洋地理环境,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提出并实施了旨在围堵、威慑亚洲大陆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岛链”战略。

岛链一词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由自然地理中的岛弧概念引申与演变而来。

岛弧通常指的是一系列呈弧形排列或弧形伸长的岛崎或群岛。

在中国东海、黄海和南中国海外围有两条天然形成、弧形伸长状十分明显的岛弧。

第一岛链

第一岛链

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

“第一岛链”源自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

“第二岛链”则源自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我国的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是该“岛链”距我大陆海岸线最近的一环。

其战略位置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通道,掌控通往“ 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通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台湾岛就仿佛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在整个“第一岛链”中起着承上启下、中间枢纽的重要作用。

“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这里最关键的是台湾!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间,具有极特别的战略地位,把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通往“第二岛链”内海疆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是建设一条“太平洋锁链”,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

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央,而台湾岛和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新加坡、菲律宾群岛及印度尼西亚等。

日本当然是希望中国海军的“三大舰队”天天只在本人的港口晒晒太阳最好!中国海军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一直以来也确实没有穿越第一岛链的冲动和做法。

面对中国的低调日本居然习认为常,逐渐的从心底里养成第一岛链是美日天下的想法,甚至错误的认为中国海军没有实力穿越第一岛链,也永远都不能穿越第一岛链。

所以即便中国“无害通过”第一岛链,对于日本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事实,因为中国从根本上打破了日本自认为是的心理,这给日本造成的恐慌恐怕不是中国人能容易理解的。

美国太平洋“岛链”战略的构建及其当代影响

美国太平洋“岛链”战略的构建及其当代影响

美国太平洋“岛链”战略的构建及其当代影响作者:尹蒙蒙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06期【国际政治研究】 DOI:10.14182/ki.j.anu.2021.06.007关键词:美国;“岛链”战略;亚太战略摘要:冷战初期,美国基于反共、防共、遏制共产主义影响而构建的“岛链”战略,其核心在于同太平洋近岸岛屿地区和国家的一系列安全保障条约。

在“岛链”战略中,美国对不同的盟友关系进行了定位,美日同盟构成了战略的核心,美韩同盟是战略的心理安慰剂,美菲同盟形成了战略的基础,美台同盟则是遏制中国的关键。

此外,为充分整合“岛链”战略的资源,美国政府把“岛链”分为离岸岛屿链、食物供应链、战略物资供应链、西亚链等四条“链”。

冷战结束后,在美国政府不断维护和巩固其霸权的努力下,“岛链”战略对美国大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影响,它不仅促进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权力均衡,还助力维持其在亚太地区霸权的稳固,遏制日益发展的中国。

中图分类号:D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21)06-0063-13The Construction of U.S. Asia-Pacific Island Chain Strategy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YIN Meng-meng (School of History,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2,China)Key words:the United States;island chain strategy;Asia-Pacific strategy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ld War,the United States developed an “island chain” strategy based on anti-communism and contain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core of the strategy was a series of security treaties with islands and countries on the coast of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positioned different alliances based on its strategic focus in the island chain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American government views U.S.-Japan alliance as the core,U.S.-Korea alliance as the psychological comfort,U.S.-Philippines alliance as the basis,and US-Taiwan alliance as the key to contain China. In addition,in order to fully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of the island chain strategy,the “island chain” was divided into four “chains”:offshore islands chain,food supply chain,strategic material supply chain,and West Asia chain.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under the continuous efforts of the U.S. government to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its hegemony,the island chain strategy has been a kind of contemporary influ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 grand strategy. It not only promotes the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but also helps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its hegemon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contain the rising China.美國国防部发布的2019年《印太战略报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体现了美国亚太战略重心的变化,也显示了特朗普政府对亚太地区力量分布的新的考量。

以“第一岛链”的视角看待亚洲形势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以“第一岛链”的视角看待亚洲形势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以“第一岛链”的视角看待亚洲形势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阳首先,提起“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是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

(如图1)图1: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示意图第一岛链对于亚洲的威慑之势,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威胁在于:①、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通向印度洋和欧洲的毕竟之路,也是中国目前重要的能源输送线,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彻底封锁,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是重要的威胁。

②、冲绳岛海域是中国向东直接出入太平洋的一个重要的关卡,他直接受到日本和驻日美军的控制。

③、台湾海峡是我国内海南北沟通的重要海域,同样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北至南,由“第一岛链”所联系起来的国家共包括以下14国或地区。

外围:俄罗斯、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内含:韩国、朝鲜、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

而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着较多的领土与主权争端,也给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平添了许多障碍。

下面我们就分析几个主要的争端所在。

第一,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之争。

所谓北方四岛,主要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

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的争端上始终没有较大进展。

近期较为突出的事件是俄罗斯的“图—95”战略轰炸机由北方四岛开始环绕日本领海外围巡航一事。

从这一事件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与日本的对话中处于上风。

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都难以与苏联时期相对比,因此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争端一定时期内还不会有较大的事件发生。

第二,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不止有朝鲜与韩国的政治立场问题,还存在着朝核问题。

西太岛链”与美国“新月形”封锁战略

西太岛链”与美国“新月形”封锁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军除了在阿留申群岛的许多岛 屿上建有基地、海军航空站、预警雷达站及地下核试验场 外。在第一岛链上的驻军一直保持10万人左右的规模,其 中: 驻日美军约4万人左右, 驻韩美军约3.7万, 驻菲美军3-4万人左右。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驻菲美军迁驻新加坡,以海 军陆战队为主的驻日美军和以陆军为中心的驻韩美军国成 了美国东亚太平洋战略的两大“轴心”。驻韩美军的主要 任务是控制朝鲜半岛,而驻日美军的防务半径很大,机动 性也很强,其中驻扎在日本冲绳基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能 在4天到一周内派遣到亚洲的任何一个地方。
关岛
关岛地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 的最南端,是美国在西太平洋设置 的第二道防线的中心,关岛共有 30 多个独立的海军指挥部。关岛的第 一大港阿普拉港,既可容纳 50 艘军 舰。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美国在 该港驻有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部 队,在关岛的另一个重要的海军基 地是阿拉纳基地,它是驻马里亚纳 美国海军司令部所在地。那里储藏 的物资近 10 万种,用来供应美国在 太平洋、印度洋的舰队,同时也为 美国在西太平洋、亚洲地区以及印 度洋迪戈加西亚岛的美军基地输送 物质。位于关岛东北部帕提角的安 德森是美国战略空军的前沿阵地, 可容纳150架B-52战略轰炸机,以及 气象侦察机部队和加油机部队等。 阿加西亚海军航空站则是美军在西 太平洋的一个主要后勤和保养站。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 扩建了关岛的军事基地规模,并在 附近的贝劳群岛、塞班岛和提尼安 岛上修建了新的基地,形成了以关 岛为中心的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 防御中心。

为加紧实施这一战略目标,从1952年到1953年,美国先后同 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缔结了安全条约。加 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1954年又同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 条约。根据上述条约,美国开始在上述国家以及美国在二战期间 及之后趁机强占的太平洋上大部分岛屿上修建军事设施,扩建海 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认为,中国台湾是其"岛链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整个"岛链"中具有中间枢纽作用。正是基于此,美国长期把台湾视为其"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很明显,美国"岛链战略"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给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随着中国海外贸易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海洋权益的现状,中国逐渐感受到岛链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潜在与现实影响。从地缘战略角度看,两条岛屿带上的1.2万个岛屿,绝大多数大小岛屿由其它国家控制,只有台湾是中国领土,这种地理特性使我国海区具有半封闭性质,台湾就成为中国通向太平洋的惟一出海口。
作为美国在印度洋上的"中继站"和"眼睛",在美国将其战略重心南移的形势下,迪戈加西亚基地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巴林基地
美军在印度洋上的第二大基地,是巴林基地。从巴林出发,可以控制整个波斯湾、及其出入口----霍尔木兹海峡,也可轻易控制红海的出入口----曼德海峡、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因此,美国驻中东特混舰队的司令部,就驻在此地。
很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包围圈,由点到线构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中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冲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澳大利亚、新西兰。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步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了三道封锁岛链。
"岛链"因冷战而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亚太附庸国的目的,是通过互相勾结,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多道防御圈和众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其遏制前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依托堡垒。
四、美国"印度洋基地群"
美国出于其亚太战略甚至全球战略的需要,在亚太地区部署一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将原西太平洋上的岛链延伸到印度洋,把其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链与印度洋上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公里的超长防线。美国拉拢印度的目的,就是要完善这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
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港区水深15米左右,有1座长约600米,宽近70米的突堤码头,可驻泊航空母舰。基地还有1条长约4000米的大型飞机跑道,能起降B-52、B-1、B-2等远程重型轰炸机,停机坪达37万平方米,可停100多架战机,实施对海上作战的远程支援。其港口有一个码头,两条深水航道,能停泊大型航母、核潜艇、和作战物资预置船队。经过多年的修建,该基地综合设施完善,战略地位重要,被美国称为"印度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现在该岛可停泊核潜艇和航空母舰,能维修各型舰船,已完全具备保障美国航母战斗群、两栖登陆编队、和战略轰炸机等在印度洋活动的能力。美国将10架B-52轰炸机,以及为其长途飞行提供空中加油支援的KC-135和KC-10空中加油机部署在迪戈加西亚岛。
美军的印度洋基地群,以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为核心,辐射至印度洋沿岸各港口,特别是阿拉伯湾、海湾和红海地区。迪戈加西亚群岛,位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是印度洋空中和海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中,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面积28.5平方公里。
1.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
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美军在印度洋上的综合性军事基地。该岛地处印度洋航路的要冲,1966年美国同英国就共同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该岛达成协议,于是,该岛成为美、英海军的基地和通讯站。1970年,美国扩建了此处的通讯设施,使之成为美国全球通讯的中继站之一。1971年,美国海军从英军手中接管管辖权,此后扩建了港湾、码头、仓储、油库、机场跑道等设施,使之成为美国海军在印度洋支援海湾地区作战诸基地中的核心。1973年,该基地正式启用。
最初,美军只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三大基地网雏形:第一线基地网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北起阿拉斯加,经西太平洋岛屿锁链、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基地包围圈的"东方弧线";第二线基地网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地区;第三线基地网位于美国西海岸至巴拿马运河一线,组成亚洲战场的后方基地网。可以说,这些基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形成了岛屿锁链的基地配置,加速构成了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封锁与包围。
从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环境看,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海区划界等问题,都处于第一岛链内及其附近海域。历史表明,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75%是跨越岛链从海上入侵的。另外,从大陆延伸到第一岛链的海区中,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在西太平洋上的大大小小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紧密地分布在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门户,使我国诸海实际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美国在这一系列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上重兵把守,将其变成西方国家用来封锁亚洲大陆的所谓"岛链"。
然而在今天,"岛链"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这条套在亚洲大陆脖子上的锁链,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在不断延长。
三、西太平洋的三条岛链
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二)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这一地区对美国有重要战略价值,故其在这一地区的海外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共有7个基地群。这些基地大体呈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阿拉斯加、东北亚、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4个基地群组成,控制着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第二线由关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个基地群组成,是第一线基地的依托和重要的海空运输中转基地,也是重要的监视侦察基地;第三线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这既是支援亚太地区作战的后方,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在这些基地中,较为主要的是:设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阿拉斯加空军司令部驻地),设在日本的横须贺、冲绳海军基地,设在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和汉城基地,设在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海军基地,设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帕拉海军基地等。
在提出"岛链"战略的同时,美国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此外,美国还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加紧岛链的封锁态势。如美国于1952年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日本缔结了安全条约,1953年又同韩国签订了安全条约,1954年还与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等。
早在1951年,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提出利用地缘政治关系,用岛链围堵中国为主要目的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内涵,也有封锁海上运输线,用以控制中国国际贸易的物资交流,特别是对石油命脉的控制,如一条看不见的绞索,锁住中国的海域,以达到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安全的目的。第一岛链: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冲绳岛、接到我国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形成的链形岛屿地带,其中台湾岛居于核心战略地位。
曾有印度媒体披露,美国希望获得对印度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的使用权,一旦美国获得印度的军事基地,它就将把太平洋的基地链与印度洋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构筑的最长一条防线。苏联早已不存在,美国建立太平洋锁链所要围困的国家,指向非常明显就是中国。
迪戈加西亚基地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5440公里,当年海湾战争实施空袭的首批轰炸机就是从这里起飞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还专门斥巨资在基地购置了半移动式机库,为B-2隐形轰炸机"建了个新家"。并将6架B-2隐形轰炸机部署在迪戈加西亚基地。这样,B-2隐形轰炸机攻击伊拉克来回将只需5个小时,此前从美国本土往返一趟至少要20个小时。目前在该岛美军驻有1500名官兵,并储备有一个陆战远征旅的装备物资。该基地可停靠航母编队和核潜艇。同时,该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部署了1个预置中队的6~7艘预置仓库船,是向海湾地区投送力量,实施联合远征作战的主要出发地和后勤支援基地。
一、美军海外基地分布的三大战略区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在全球的分布,可基本分为三大战略区、十四个基地群。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美国设在这些地区的基地约占其海外基地总数的53%,共有5个基地群,呈两线梯次配置。第一线由中欧基地群(设在德国、比利时、荷兰的基地与设施)、南欧基地群(设在意大利和希腊的基地与设施)和中东、北非基地群组成,以中欧基地群为主体,负责扼守欧洲的心脏地带;第二线由英国、冰岛基地群和伊比利亚半岛基地群组成,负责增援中、北欧地区作战和实施战略核攻击。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斯图加特陆军基地(美驻欧空军司令部及北约中欧盟军司令部驻地)和设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军基地(美第6舰队司令部联络官和北约南欧司令部驻地)。
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印尼的哈马里拉岛。用以防止,中国和当时苏联联手反击,这是第二岛链的防控作用。
太平洋岛链:是以第一岛链为轴心,延至北起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把韩国也纳入岛链范围中,而一直延伸至东南亚地带,实际上是第一岛链的势力幅射和延伸,以便更好巩固岛链的地带作用,以增强第一岛链线,防范的薄弱性。
(三)北美和拉美地区。美国在这一地区设置了2个基地群。其中格陵兰、加拿大基地群主要担负战略预警和增援任务;巴拿马、加勒比海基地群则构成美国本土防御的南部屏障,也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区的桥头堡。根据美国与巴拿马两国达成的协定,美国驻巴拿马的军队于1999年底以前从巴全部撤走。
二、"岛链"的由来
“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岛链"一词,最初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
当年海湾危机爆发的第一天,就是驻巴林的美国海军中东特混舰队的8艘军舰,最早作出了反应。此基地也是美国打赢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高强度局部战争所依托的前沿基地,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