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中式英语 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论文

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论文

浅谈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摘要: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

本文介绍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克服,避免或减少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办法。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迁移策略语用失误母语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而拼造出的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

这些表达式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

那么探究此类中国式英语的原因、本质及其类型,对于教师掌握规律、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此类中国式英语、尽快尽好地掌握规范英语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式的英语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原因诸多第一、中国人的思维和中文的表达习惯,与英语本土的使用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二、是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将学到的单词生搬硬套,一对一的进行对等的翻译。

第三、是对英语现象认识的不够,外籍教师的数量也是相当的稀少。

第四、是将本国的语法和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语当中去。

第五、是我们的发音习惯与英语不同,汉字的发音的尾音都是开音节,从而导致了我们习惯将英语单词发音变成开音节。

第六、就是英文中没有你对等的单词和用法相匹配,因此我们就根据我们的习惯进行了“翻译”。

二、中国式英语的本质及类型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认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学习者为学习一门新语言而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迁移策略,即“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套用母语的语言体系和已掌握的目的语来理解和表达所遇到的新的语言现象”。

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恰好与目的语相同时,将发生语际的正迁移,学习者会说出正确的目的语句子,但是,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与目的语不同时,将发生语际的负迁移,学习者会说出错误的或不规范的目的语句子。

依据此理论,中国式英语实际是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运用迁移策略的产物。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一些学生经常使用中式英语,这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写作水平,因为中式英语会给人留下理解困难、表达不清晰的印象。

则,我们该如何避免使用中式英语呢?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中式英语的定义首先,了解什么是中式英语非常重要。

中式英语是指汉语与英语结合后产生的混杂语言。

这种语言常常让读者不知所云,难以理解。

比如:- I have no plus no minus. (我既没有加分也没有减分。

)- You go ask your mom. (你去问你妈。

)- His look was too much. (他的眼神过了。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它们与英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不符合,容易引起误解。

二、记住常用的表达方式为了尽量避免使用中式英语,我们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

比如:1. 用正确的时态。

英语中,时态非常重要。

正确使用时态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准确。

比如:- I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five years. (我已经学了五年英语。

)- I am studying English now. (我现在正在学英语。

)2. 使用标准语法。

英语的语法体系是不同于汉语的,所以我们必须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 The bird flew over the house. (鸟儿飞过房子。

)- She is taller than me. (她比我高。

)3. 使用常用词汇。

英语中有很多常用词汇,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住,避免使用中式英语中常见的错误词汇。

比如:- correct: computer (电脑) incorrect: math machine (数学机器)- correct: school (学校) incorrect: education house (教育房子)三、多读、多写最后,多读、多写是避免中式英语的最佳方法。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

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规避策略关键词:中式英语;汉译英;负迁移;思维方式1 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掀起了“学英语”的热潮。

然而,中式英语阻碍了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学者都注意到了中式英语现象并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规避策略,但多是针对一般英语学习者,比如英语初级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写作或者中学教育方面。

这些策略对于专业的翻译学习者来说太过宽泛。

而在中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在上大学之前都很少接受翻译练习,尤其是汉译英练习。

因此,本篇论文主要关注汉译英练习中的中式英语并试图提出一些规避策略。

2 中式英语介绍2.1 中式英语的定义Joan Pinkham(1998)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 is a kind of abnormal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hybrid language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English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张慧芬和徐雅琴(1989)认为,中式英语是人们在用目的语英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或者文化来表达思想,产生的一种语言负迁移的现象。

汪士彬(2006)认为,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母语干扰和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出现的一种违反英语语言习惯和文化的非正式英语。

2.2 中式英语的成因2.2.1 母语的负迁移关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Robert Lado(1957)提出了比较分析假说,Selinker(1972)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还有学术界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熊德鲵说过:“我总喜欢把英语学习比做一场围攻战。

被围攻的是你脑子里的母语,攻打这个堡垒的是英语大军。

试论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对策

试论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对策

试论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对策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强,英语在中国人的日常交流中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中式思维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大量中式英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体现在口语、写作和翻译三个方面。

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降低中式英语对学习的影响,本文从学习环境、思维模式和基础知识学习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标签:中式英语;大学生;成因;影响;对策中国与世界联系紧密,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各个国家广泛使用。

英语也逐渐成为中国人与世界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由汉语思维转换至英语思维必然受汉语的影响,中式英语由此产生。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式英语亟待解决。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是使用者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表达方式。

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1993:24)。

西方学者Joan Pinkham也曾对中式英语下了定义,他认为Chingish,of course,is that misshapen,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以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Joan Pinkham.2000:1)。

中式英语是畸形的,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接受。

二、大学生中式英语成因(一)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受汉语语言环境影响大。

SCI论文翻译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SCI论文翻译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SCI论文翻译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在拒稿的SCI论文中,语言表达问题是其中一个拒稿原因。

Wei xin hao:xm4514由于中文语言表达习惯,科研工作者在SCI论文翻译中常常无意识地出现中式英语,导致论文语言不合格。

那么,SCI论文翻译究竟该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呢?一、中式英语中国式英语指在中文中是正确的表达,但在英文中却是无法理解的。

例如:许多生硬翻译的类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汉语直译的类型(“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是“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而是“Beauty is in the eye the beholder”)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指的则是由中国特有的东西,是允许存在的。

例如,20世纪30年代逐字翻译的“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经进入英语的标准词组。

在变成英语新词的中式英语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词汇或概念。

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四书(Four Books)、五经(Five Classics)、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和平崛起(peace fulrising)等。

因为海外对中国关注的持续升温,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在海外各种媒体上,成为固定表达。

二、翻译技巧为了让SCI论文顺利发表,科研工作者在翻译SCI论文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中式英语。

那么,如何避免呢?可以从以下5点出发。

1、写作时态英语谓语动词时态共有16种,在英文科技论文中用得较为频繁的主要有三种: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

正确地使用动词时态是科研写作的基本功,我们在撰写英文论文时,如不能正确选用时态,常常会改变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影响评审专家与读者的理解。

在科技论文中如何正确使用时态,首先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要点:1)一般现在时:主要用于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事实的描述,或发生或存在于写论文之时的感觉、状态、关系等的描述或致谢的表述等。

浅谈高中英语作文中式英语的避免

浅谈高中英语作文中式英语的避免

浅谈高中英语作文中式英语的避免前言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生的一大难题,除了词汇量小,不会运用复杂句式之外,中式英语是学生作文不能得高分的一大拦路虎,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要写出一句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的地道英文,实在是件难事。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探索避免中式英语的方法,增强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学生的中式英语主要来自两个层面。

一是词汇,二是句法。

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往往会自造一些不符合西方人习惯的表达。

譬如说这个句子: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因为他经常拍老师的马屁。

学生可能会翻译成The student all dislike him because he often pats the teacher’s ass.但英文中并没有pat the ass这种表达,正确的翻法是lick the teacher’s boots。

以前在欧洲,臣民见到国王与王后往往要葡匐倒地,亲吻他们的靴子。

后来,人们将lick the boots 引申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讨好某人”,它与汉语的“拍马屁”含义一样。

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句法层面。

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心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处于次要地位。

难怪王力先生曾戏称说“英语是法治的语言,而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英文中的简单句只能有一个主谓结构,注重形合。

汉语则重意合,并没有完全严格的句法,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人说话根本没句子”。

引号中的这句话严格来讲,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句子,如果是主语是“中国人”,谓语是“说话”,那么“根本没句子”就不知道是什么成分了。

但它表达出了“中国人说的话里面没有完整的句子”这句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的意思。

又譬如:”今天来了很多人”这句话,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按照语法成分划分也是行不通的。

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会写成“Today comes many people.”这就是一种中式英语了。

中式英语的规避策略

中式英语的规避策略

中式英语的规避策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会影响到英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规避策略。

一、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要想避免中式英语的现象,首先需要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二、尽量使用英语习惯用法英语有很多习惯用法,这些习惯用法是英语的特色之一。

在使用英语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这些习惯用法,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英语更加地地道和自然。

例如,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如“take a shower”、“have a good time”等,这些搭配在表达意思时很方便,也很准确。

三、避免中式思维中式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式思维的存在。

中式思维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与英语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容易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

因此,在使用英语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中式思维,要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多读多听多练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听多练。

只有通过不断地读、听、练习,才能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读、听、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要注意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五、注重语言环境的营造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语言环境的营造,尽量创造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自然地使用英语,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六、多与外国人交流与外国人交流是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与外国人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的使用和语言表达方式,可以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中式英语教育论文

中式英语教育论文

中式英语教育论文1.提高对于中式英语影响的认识首先,作为英语教学者,不能对中式英语的存在置之不理,众多教学研究表明,一些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并不重视中式英语的影响,认为只要不出现明显语法错误或者选词不当的翻译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指正。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不正确的,中式英语是受中文环境影响产生的,这种影响是很难在根本上消除的,之所以很多英语学习者所说、所写的英语都不自然、不纯正,与中式英语的影响有着重要关系。

而要尽量弱化这种影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就要提高对中式英语的认识,充分认识中式英语的全面影响,在教学中才能主动去规避和克服这种影响。

同时,英语教学教师还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很多教学者对于中式英语现象很难发现,关键便在于其职业素质水平有限。

因而提高教学者的职业素质,也是规范英语教学,弱化中式英语影响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英语教学老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地向学生强调中式英语的影响和不利,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是不正确、不规范的英语。

2.加强语感培养语感培养对于弱化中式英语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在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后,学生就能在英语学习中自觉规避中式英语影响。

在加强语感培养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众多教学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对于弱化中式英语的影响来说,大量阅读英语文章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同中文进行差异对比。

在阅读中教师应当注意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在英语思维下去进行文章的理解,而不能直接给学生翻译成中文。

之所以要避免中文的过多介入,主要便是为了规避中式英语的影响,对学生而言,一旦有中文解释便会下意识地用中文思维方式去理解英文内容,从而形成中式英语。

可见,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中要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区分中文和英语的差异,特别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进行拓展教学,阅读内容也不仅限于教材,在阅读中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够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文式英文作文怎么解决

中文式英文作文怎么解决

中文式英文作文怎么解决英文,How to Avoid Chinglish in English Writing?As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 it is common to mix up Chinese and English when writing in English.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Chinglish. It can be embarrassing and confusing for readers, especially if they are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Here are some tips to avoid Chinglish in English writing.Firstly, avoid direct translation. 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different grammar 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Directly translating Chinese idioms and phrases into English may result in awkward sentences.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I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 some people may write "I have many things to make". This sentence is grammatically incorrect and confusing for readers.Secondly, use English idioms and expressions correctly. English idioms and expression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ndusage compared to Chinese ones. For example, the idiom"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means to accomplish two things with a single action. However, some people may mistakenly use the Chinese idiom "一箭双雕" (to hit two birds with one arrow) in English writing. This can cause confusion for readers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Chinese idiom.Thirdly, practice writing in English regularly. The more you write in English, the more familiar you will be with English grammar and expressions. You can also read English books, newspapers, and articles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writing skills.中文,如何避免中式英语?作为非英语母语者,在写英语时掺杂中文是很常见的现象。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

避免中国式英语的方法因为英语是我们的第二门语言,我们难免会把母语的思维方式代入进去,那么怎么避免中国式英语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供大家参阅!如何避免说出中国式英语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会说出闹不少笑话的Chinglish (中国式英语),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一、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有效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

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一言自明。

二、学会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

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使思想连贯、内容完整。

如:Of course! 这一常用词组,“同学,今年过年你回家不?”“of course!%26quot;也许你这样回答似乎看来并没有问题,但老外会理解成“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不回家干什么?”因为of course本来就有对方已经知道的意思。

三、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我们常会给对方提建议,提建议的目的是让别人接受我们的建议。

当然,对方是否接受取决于与对方的关系和建议的可行性,但是要避免使用带有命令口气的词语和方式。

如:“You must/should…”等,而用婉转语气,恰当的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方接受建议与否。

如:“Why don't you…?”,“Why not…?”,“You'd better…。

”“Do you think…?”等。

大学生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大学生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大学生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由于与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价值观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常常出现中式英语的句子。

本文主要阐述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差异,分别解释两种语言的含义以及大学生在写作时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并阐述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让学生能够学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适合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 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差异中国英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葛传贵先生提出其定义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少会受到本族文化,思维的影响,产生具有本族特色的语言。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语的变体,被越来越多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者所承认,中国英语的使用者也在逐年增长。

中国英语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二是中国英语是专门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词汇;三是中国英语常常会引起交际上的困难,但经过解释依然可以理解;四是中国英语的使用不排除中国人使用英语的前提,即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经过解释依然可以理解①。

中国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族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拼造出一种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就产生了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式英语是一种错误的语言,而中国英语才是真正被中西方所接受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二.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1、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人文文化。

很多中国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生搬硬套,便出现了中式英语。

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个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英国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

初中英语作文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初中英语作文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初中英语作文如何避免中式英语Captivated by the challenge of crafting an English essay that resonates with native speakers, many students find themselves entangled in the web of "Chinglish"—those awkward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that stem from the direct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xpressions into English. To breakfree from this linguistic trap, let's embark on a journey to master the art of avoiding Chinglis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ompositions.First and foremost, immerse yourself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Reading widely, from classic literature to contemporary articles, exposes you to the natural flow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of English. This exposure will help you internalize the language's rhythm and conventions, makingyour writing more authentic.Secondly, understand the nuances of English grammar.While Chinese and English share some grammatical similarities, they diverge in many ways. For instance, the use of articles and the placement of adjectives can drastically change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Learning these subtleties will prevent you from inadvertently creating sentences that sound foreignto English speakers.Thirdly,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Writing regularly will not only improve your fluency but also your ability to think in English. When you practice, focus on using a varietyof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vocabulary to avoid repetitive and unnatural expressions.Moreover, engage with native speakers whenever possible. Conversations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will provide you with real-time feedback on your language use. They cancorrect your mistakes and guide you towards more natural phrasing.Lastly, don't be afraid to seek help. Teachers, language tutors, and even online language communities can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and corrections. Utilize these resources to refine your writing and to learn from the feedback you receive.In conclusion, avoiding Chinglish in your English compositions is a skill that can be honed with dedication and the right strategies. By immersing yourself in th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ts grammar, practicing consistently, engag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and seeking help, you can transform your writing from a collection of awkward translations to a piece of work that flows like a native speaker's.。

浅析“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

浅析“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

浅析“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常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表达不准确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中式英语是在母语为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结果,所以这种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相当普遍。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纠正或避免中式英语的发生。

首先,英语学习者应该更加注重语法的学习。

中式英语常常由于语法错误导致的,所以有必要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语法规则,并且理解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书籍、在网上参考英语语法课程以及请教有经验的英语老师来提高语法水平。

此外,多加练习、反复操练语法对话和句子结构也是重要的。

其次,加强听力和口语练习也是纠正中式英语的有效方法。

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真实用法和表达方式,避免直接翻译中文的思维模式。

口语练习则可以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自然地运用英语。

可以通过与外教进行对话、加入英语口语俱乐部或组织和英语母语者进行交流等方式进行口语练习。

此外,积极培养英文思维模式也是应对中式英语的重要策略之一、由于中文和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学习者需要逐渐培养用英文思考和进行表达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多读、多写英语文章来提高。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英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从中学习英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坚持写作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逐渐适应英文句式和表达风格。

写作可以涵盖从简单的句子到较复杂的段落,逐步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

此外,利用互联网资源也是有效应对中式英语的途径之一、在互联网上有许多英语学习网站、语法学习APP、语音纠正软件等资源可供使用。

这些资源可以提供有关英语的学习资料、习题练习、在线听力和口语练习等,帮助学习者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与其他学习者互动,分享经验和学习心得。

最后,英语学习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学习外语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决心。

英语论文---浅析如何杜绝中式英语

英语论文---浅析如何杜绝中式英语

论文题目:Analysis of How to Avoid Chinese-styleEnglishContents Abstract (1)Key Words (1)1. The Causes of Chinese-style English (2)1.1 The Root Causes of Chinese-style English (2)1.1.1Chinese is overall thought, English is individual thought (2)1.1.2 The Chinese are good at thinking at images, and westernersare good at logic and abstract thinking (3)1.2 The Direct Cause of Chinese-style En glish (4)1.3 Other Possible Causes of Chinese-style English (5)1.3.1 Culture (5)1.3.2 Pronunciation (5)1.3.3 Vocabulary (5)2.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Students to Stamp out Chinese-style English (6)2.1 Cultural background (6)2.2 Language environment (6)2.3 Listening (7)3.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style English (7)3.1 Foreigner's attitude (7)3.2 Chinese people's attitude (8)3.3 My own attitude (8)4. Conclusion (8)5. Bibliography (9)Analysis of How to Avoid Chinese-style English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opening-up, more and more Chinese people join the ranks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many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also come up, especially the “Chinese-style English” phenomenon which has b ecome the important problem that people can’t ignore. The paper attempts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Chinese-style English, and talk about the public's attitude towards Chinese-style English, then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 views on how to avoid Chinese-style English.Key Words: Chinese-style English; way of think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countermeasures; attitude浅析如何杜绝中式英语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行列中去。

谈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

谈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

谈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就目前中国英语学习者间盛行的一种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逐一进行论述以帮助英语教师引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式英语形成原因具体方法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继中国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历史性意义的活动之后,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英语不再那么陌生了,中国人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英语。

然而,在英语风靡于中国时,诸如:“we two who and who?咱俩谁跟谁阿?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

”之类的“中国式英语”也风行于不少中国人之间。

它的存在给过我们不少欢笑,尤其是被学生作为时尚笑料相互嬉戏。

但笑过之后,我们也应想到“中式英语”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轻松愉悦,它甚至已成为许多中国人与老外的交流媒介。

这样的媒介固然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要想能与老外用地道英语顺利交流,做到真正学好英语的话,“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是大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为英语教师,我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群体率先解决好该方面难题更是刻不容缓的。

1 何谓”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即Chinglish,是中英文的混合词汇,而这个词汇本身也是从中文和英文中混合出来的,即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

它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目前“中式英语”主要指两种情况:错误理解的英文以及夹杂着英文的中文。

本文主要针对第一种而谈。

至于错误理解的英文,它有很多表现形式,不过有的还是可以理解,而有的对英语人士而言则完全不知所云,甚至非常滑稽可笑。

这种错误的最典型例子就是根据中文从字面上逐字翻译成英文,例子如下: “You Give Me Stop!你给我站住!”;“heart flower a ngry open心花怒放”;“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人山人海”。

2 “中式英语”形成原因2.1 受母语主导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语言习得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在已拥有一定的母语基础上开始的。

浅析如何避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浅析如何避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浅析如何避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摘要: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际错误形式之一。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英文化和汉英逻辑思维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熟悉两种语言的差异,引导学生养成逻辑思维习惯,从而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中式英语;语言输入;逻辑思维一、中式英语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和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交际习惯的畸形英语。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是两种语言的习得者对英语语言的规则和思维方式掌握的不透彻,在用英语表达时根据自己的中文表达习惯硬译过来的,所呈现出来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中国式的。

这就是母语的负迁移所导致的后果,是语际错误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从单词使用来看,词性滥用、单复数、时态错误等;从句子结构来看无主句、句子片段和人称不一致等。

从篇章结构来看,上下文无必要的衔接词、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强等。

从逻辑思维看,主旨句和分主题句不突出或者空缺、论证分析中主观色彩强等。

三、避免中式英语的方法1.增强英语语言输入减少中式英语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语言输入。

首先,授课教师应该尽量做到英文授课,让学生时刻浸染在浓烈的英语氛围内。

其次,引导学生多阅读英文类报刊书籍等。

再次,引导学生看英文影视作品,听对白和看对白结合,加上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输入更加高效。

最后,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英语作文范文。

在语言输入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增强语言输入。

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进度,多布置和英语写作相关的练习,及时检查学生自主语言输入的效果。

2.熟悉英汉语言差异英汉语言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种语言之间更多的是差异。

综合来说,它们的差异有以下这些:第一,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第二,英语句子被动语态用得多,而汉语句子被动语态用得少;第三,英语句子先总结后说事,而汉语先说事后总结;第四,英语句子有主语,而汉语句子可以省略;第五,英语句子中出现的虚词,汉语句子中可以省略;第六,英语单位名称不够明确,而汉语单位名称十分明确;第七,英语用长句,而汉语用短句;第八,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的词文化内涵不同。

浅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其规避策略

浅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其规避策略
2.母语的负迁移
受母语和目的语相似点影响在目的语学习中的正确输出称为正迁移;受母语与目的语相异点影响在目的语学习中的错误输出则被称为负迁移。比如,“He comes from Beijing.”这个英文句子中国人很容易就学会了,这是因为,它和表达同样意义的汉语句子“他来自北京”的语序相同。这就是“正迁移”。然而,当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学习者就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学习目的语时产生错误。汉语特有的诸多特征总是被学生有意无意地迁移到英语中去,这就出现了中式英语。例如,“Although she was ill,but she went to school as usual.”这个错误的英文句子就是受到了中文里“虽然……但是……”的习惯表达的负迁移影响。但是在英文中Although用于主从复合句,引导一个让步状语从句,but是连接一个并列句,若一个句子中既有主从连接词,又有并列连接词,那这是主从句还是并列句就不清楚了,因此两者不能同时出现。
中式英语的表现存在于词汇和句子各个层面。英语词汇经常会被误用而产生中式英语,例如,中国人初学英语经常会说“Welcome you to come to China.”(欢迎你来到中国。)这种表达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因为是按照中文的语序直译过来的,英语的习惯用法应该是“Welcome to China.”就可以了。在句子层面上也很容易犯中式英语的错误,比如:“Our city built a big library this year.”“城市”是不会建图书馆的,所以“城市”不是句子主语,整个句子应用被动语态:“A big library was built in our city this year.”
三、中式英语的规避策略
1.要注意培养英语思维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时都是在做翻译练习,脑子里都是先出现中文词句,这样写出的句子怎么都摆脱不了“中式英语”的影子。我们在学习或教授英语时应重视英语思维的培养,多背诵、多朗读一些原版的英语美文,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语感,逐渐摆脱中式英语的束缚。

如何避免写中式作文

如何避免写中式作文

如何避免写中式作文英文回答,To avoid writing in a Chinese-style essay, I would suggest focusing on using a more Western style of writing. This can include using a clear and concise structure, avoiding excessive use of idioms and proverbs, and ensuring that the content is well-organized and logical. Additionally, I would also recommend using a more informal and conversational tone in the writing, as opposed to the formal and traditional style often found in Chinese essays.For example, instead of starting with a traditional introduction, I might begin with a personal anecdote or a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 to engage the reader. I wouldalso aim to use more varied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vocabulary to make the writing more dynamic and interesting.In terms of content, I would strive to present my ideas in a more critical and analytical manner, rather thansimply listing facts or making sweeping generalizations. This can involve providing evidence and examples to supportmy arguments, as well as consider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topic.Overall, the key is to adopt a more Western approach to writing, which values clarity,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中文回答,为了避免写中式作文,我会尽量避免使用太多成语和谚语,而是更注重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

怎么避免作文写中式英文

怎么避免作文写中式英文

怎么避免作文写中式英文1. 学习英语语法和句型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规则,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和时态用法。

了解英语中不同词性的用法和搭配,以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多读多背一些常用的英语句型,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培养英语的语感和思维方式。

2. 扩大英语词汇量积累丰富的英语词汇,不仅要知道单词的中文意思,还要了解其用法、搭配和语境。

通过阅读英语文章、背单词等方式来增加词汇量。

注意词汇的词性和词义的细微差别,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3. 注重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

例如,英语中更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名词化结构等,而中文则更常用主动语态和动词。

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习惯用语、短语和固定搭配,使表达更加自然和地道。

4. 多读多写多练阅读大量的英语优秀范文,包括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同时,注意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和逻辑结构。

坚持用英语写作,不断练习和实践。

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和段落开始,逐渐提高写作难度和要求。

写完后,仔细检查和修改,注意语法错误、词汇用法和表达流畅性。

5. 寻求反馈和改进可以请老师、同学或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帮忙批改作文,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反馈意见,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参加英语写作培训或课程,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避免写中式英文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才能写出地道、准确、流畅的英语作文。

例如,在表达“我昨天去了超市”时,中式英文可能会写成“I yesterday wen t to the supermarket.”,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yesterday.”。

再比如,“我很喜欢这本书”,中式英文可能会是“I very like this book.”,正确的说法是“I like this book very much.”。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的交际中使用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型英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式英语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中式英语也被看作中介语,即指二语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规则系统,创造出来的既含有母语特征,又有目标诏特征的语言系统。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如前所述,中式英语是不符合英语表达方式的一种中介语,是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中国学生的中式英语错误主要归结于他们对英语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的误解和误用。

1词汇层面词汇层面的中式英语事实上就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错误使用,主要有词汇冗余、搭配不当、词性误用、生搬硬套、褒贬误用,现分别举例如下:(1)词汇冗余比如,把书桌说成“writing desk”;书房写成“study room”;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译成“find a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类似的冗长中式英语非常普遍,而且不易被觉察,甚至屡见于某些官方的英文报刊杂志上。

(2)搭配不当词汇搭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较难以掌握的地方,受汉语的影响,中式英语中便出现大量的搭配错误。

例如“expensive price(昂贵的价格)”。

另外,有一些完全根据汉语习惯、逐字套用的中式英语,其结果更为可笑。

如把“吃药”说成“eat medicine”等等,这些情况需要极力避免。

(3)词性误用英语的抽象思维决定了英语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和介词而少用动词,汉语的具体思维则使其多用动词。

比如,要表达“由于他没有注意安全规章,所以导致了一场机械事故”时,地道的英文是“His failure to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resulted in an accidentto the machinery,”,但我们中国学生经常写成“As hedidn’t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he caused anaccident to the machinery,”(4)褒贬误用某些词在英语和汉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和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其内涵却相去甚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如何杜绝中式英语目录摘 要: (3)正文 (4)第一章 中式英语的历史及意义 (4)1.1 “中式英语”的历史 (4)2.1 “中式英语”的意义 (4)第二章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5)2.1 实质 (5)2.2 外部原因 (5)第三章 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 (7)3.1借词的定义 (7)3.2 借词的来源 (7)3.3借词的语义 (7)第四章 解决方案 (9)参考文献: (11)摘 要: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家广为探讨的问题。

长期以来,它不仅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中的障碍,而且也给与英语本族语的交流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这个日益迅速发展的世界里,大家要认识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了解它的实质,杜绝中式英语。

第一章 中式英语的历史及意义1.1 “中式英语”的历史Chinglish 这个单词在中国人眼中应该都不陌生,对于老外们来说,这不失是一种茶余饭后的笑谈材料。

它用中文来说就是“中式英语”。

不过Chinglish 着实让不少中国人烦恼,更是让老外摸不着头脑。

有个美国学者初次来到中国,负责接待他的某大学英语系老师说:您刚到,我们吃点饭吧,我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 和 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那小伙子从未听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是ravioli (饺子,来自意大利装 订线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葛传(1980)在《漫谈由汉译英的问题》中首次提出了Chinglish与China En ish的概念。

但并未给出中式英语的定义。

邓炎昌(1989)认为,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和干扰而生成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一种符合语法规范的,却不符合标准或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的表达方式,尽管有时能被理解却不能被本族语者接受,而后李文中(1993)也给出了几乎相同的定义。

2.1“中式英语”的意义英语是国际性的语言,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世界都成了一家,人与人的沟通更是变得频繁。

我们不追求说的跟他们一模一样,但是我们也不能让英语出自咱们口中时就失去了它神秘的沟通效果。

而阻挡这些的就是“中式英语”,所以我们改正一些习惯,杜绝中式英语。

第二章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2.1中式英语产生的实质中式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之中,究其实质,它是中式思维结构下的英语变体形式。

其中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中式英语产生的根本原因,语言与思维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的两大重要元素,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它反映人类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民族文化;思维是语言的灵魂,引导与支配语言的运用,构成不同的语言风格与修辞模式2.2中式英语产生的外部原因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纷繁复杂,此处不一而足。

二语习得者(不论外语能力强弱)在运用外语时都或多或少会留下母语的痕迹,将异质成分掺入外语之中。

究其原因,不外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或更进一层思维的约束,因为二语习得者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具备一定思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外语学习的。

一个人的母语能力是同他的思维能力结合在一起发展起来的,母语是一个人思维活动的第一语言反应系统。

任何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总是倾向于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母语知识以及通过母语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抽象思维能力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二语习得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也是二语进行信息加工的源泉。

因此,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自身原有信息进行思考、分析、比较、综合,并利用原来学习母语时获得的经验来指导自己掌握新的语言。

这样,大脑中先入的思维/文化模式遭遇后来者时,或阻抗或排斥,不可以想象会出现完全兼容的情况。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的差别是绝对的,用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的话说,语言就是知识的“界限”或“轮廓”。

所以,由语言差异折射出的思维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可见一斑。

本文考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运用英语时表现出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式英语,分析成因并进行哲学溯源,解释中式英语产生的必然性、存在的合理性。

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对语言本质特征及其与思维的关系的表述具有深遽的阐释力,他的“语言世界观”有助于我们从哲学的高度着力于此类语言变体的研究,透析此类语用现象,探求支撑该现象的本质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厘清看待中式英语的蒙浊概念。

语言世界观是洪堡特探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精辟论点。

他认为,“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而个人的世界观更多地是通过语言形成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所以,可以说“学会一种外语就意味着在业已形成的世界观的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立足点,因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体系”(参见姚小平,1995:135-136)。

这就意味着外语学习者必须跨过语言设定的“樊篱”,通过语言符号深入语言系统之中。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总会把已有的世界观甚至语言观带入对象语,出现语用中的杂质现象。

不过,中式英语这类杂质现象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语言系统除了排它性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创造性――它总是借助内部和外部因素不断发展。

语言发展观为中式英语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解释的基础。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

这种特点正是思维模式在语言表达上的映现,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阴和阳”以及“悟性”等反映了中国人“普遍联系和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并以此形成汉语“意合”的基础。

英语重形合则是西方哲学崇尚个体思维的结果,强调整体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

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思维模式的对立及其在语言形式上的迥异表现。

至此,可以说中式英语难以避免,其深层的哲学之源将在下一节讨论。

那么,中式英语究竟为何种语用现象呢?为了便于分析探讨,我们不妨将其界定为:受汉语句式以及中式思维影响、偏离本族语的惯用式但又合符(或一定程度上合符)其语法形式的英语表达方式。

根据这一定义,可将中式英语分为三类:套用语法结构、概念的简单化移植、文化意识的语符转化。

这三类中式英语接近于英语语言特点的程度不同,因此受到英语语言系统的排斥力也不相同第三章中式英语的特点与演变中式英语的出现由来已久,但中式英语的研究仅有70年左右的历史,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始于英语语言史专家Serjeantson的论著《英语中的外来词历史》(1935)。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中外交流日趋频繁,大众传媒飞速发展,汉语对英语渗透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中式英语逐步为英语国家所理解和接受。

以英语原版图书为例,2O世纪3O年代Serjeantson 的《英语中的外来词历史》仅收录27个汉语借词,但时至8O年代,英语正规词典及其他出版物中实际上涵盖了1189个中式英语条目(Cannon 1988:4)。

有媒体最新透露,根据“全球语言监督”(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中式英语对国际英语词汇的贡献为5%到2O%,中文成为英语新词最大来源。

2O世纪英语新词中外语借词约占5(Ayto 2002:XIII),可见中式英语的发展态势迅猛。

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汉语文化向世界推广的力度加大,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中式英语必然对英语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下面主要对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探讨来阐述中式英语的特点及演变。

3.1借词的定义所谓的借词必须是在归化前直接或间接来自另一种语言,如果只是表达外语中的某种意义,这样的词不能算借词。

没有源词(Etymon) 的不叫借词,如Red China(Communist China的同义词语)和Little Red Book(指Quotations from Chairman Mao Tse-tung)。

根据这种三分法,Cannon甚至认为silk一类的词不能称为借词(1inguistic borrowing),但不妨称之为借意(meaning borrowing)。

3.2 借词的来源汉语借词主要来自广东话和普通话。

由于英国早期的贸易基地设在广东,所以许多早期借词源于或译自粤语。

该研究的语料库词条大部分来自北京话。

有些借词拼写既有广东话的,又有普通话的,两者相差很大,所以有些案头词典不得不两者兼收。

1986年版《牛津英语辞典》补编收录46个汉语借词中,仍有8个存在拼写异体现象,如Tachai(Dazhai),tan(dan),Tao Kuang(Daoguang)。

另外,还有通过中介语如日语等辗转进入英语的汉语借词。

3.3借词的语义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几乎清一色只有一个意义。

近年出现的3O个借词中只有3个(chiao,Shih Tzu,the ch’i) 有两个意义。

当然,进入英语几百年的借词可能产生附加义,例如,tea 在1598年表示茶叶,1601年表示喝茶,1663年表示茶树,1738年表示茶点。

汉语借词中有大量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民族名、宗教名、朝代名等。

这些借词可大别为19个语义范畴,按数量多少依次为:饮食(含有关器具)、动植物、地理、艺术、宗教哲学、政府政治、民族学、身份职业、度量单位及货币、语言书写、朝代、服装、娱乐、协会、武术、药物、经济、地质、颜色及其他。

借词的形式和语法语料库中名词占83%,形容词占15%,动词仅占1.9%。

可数名词的复数大多是不规则的或零复数。

对借词的形成的分析是一个棘手问题。

979个条目中知道出现时间的只有552个,其中有些还不够准确。

这样就很难说,同一条目存在两种词性的,究竟一个是另一个经过功能变化而来的,还是两者大致同时借入。

语料库中的借词大部分是音译词,只有49个意译词,如barefoot doctor,dragon’S eyes,Gang of Four,Middle Kingdom,paper tiger,running dog,Son of Heaven,winter melon等。

个别词既有音译又有意译,如san-anti--Sanfan,wallposter-- dazibao 借词的分类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可分为3类。

第一类是保留形式和意义,这些都是经过音译而来的借词。

第二类是保留形式而有所添加,如Canton ginger。

第三类是翻译而来的,如drunken shrimp,long march,Warring States等。

第四章解决方案既然存在“中式英语”对生活有不良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

一、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有效。

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