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二战历史不容翻案练习语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二战历史不容翻案练习语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二战历史不容翻案练习语文版.docx

12*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1. 基础考点链接

病句:成分赘余(一)

【主要类型】

⑴主语赘余。如:我们初屮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后一个“我们”多余, 应删掉。)

(2) 谓语赘余。如: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谓语“悬殊”与“太大”语义重复, 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差别”。)

(3) 宾语赘余。如: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工。(宾 语“任务”赘余,应删去。)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 T4。

2. 阅读考点链接

对比论证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曾在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向 二战受害者谢罪……而FI 本政界不仅从未有人做过类似赎罪表示,反而公然篡改和抹杀二战 侵略历史。”这一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对比论证。将日本企图篡改和抹杀侵略历史的行为与徳国总理勃兰特承认 历史并用自己的行为來谢罪进行对比,阐明了日本至今无法在亚洲和世界人民面前真正抬起 头来的原因。通过对比,让论证更有利,观点更鲜明。

【技法点睛】对比论证,即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 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 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 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 T8o

01 积累与运用

1. 汉字积累一一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解析:A. “徇”应写作“殉”;B. “诏”应读作“zhdo”; D. “辙”应读作“zhQ”。)

2. 词语积累一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 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

? ? ? ?

工资。

B. 这些犯罪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 ? ? ?

C.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 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 ? ? ?

D.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的美徳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

? ? ? ? A.谬论(miu) ? 愕! B.诏书

(zhao) ? 右翼 警惕 C.症结(zheng)

? 赎罪 秩序 D.篡改(cuan) 磊落 签署 徇难 信守承诺(nub)

铁证如山(zheng) 拭目以待(shi) 重蹈覆辙(chd)

的思考。

(解析:D. “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収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3.语言运用一一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 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解析:A.冒号应该管到句末,“不虚情假意”后面的句号应改为分号。)

4.语言运用一一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些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O

B.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C.你送来的材料已交给打印室,正在进行打印。

D.走进美丽的地中海公园,我禁不住驻足欣赏。

(解析:A.-这些革命战士”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的革命先辈”,应删去“这些革命战士”;

B. “在世界上”和“国际”重复,任删其一即可;

C. “正在”就表示进行中,与“进行”重复,应删去“进行”。)5.语言运用一一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A.朋友送你到车站,你说:'‘留步吧,聚散总有时,我们下次再见。”

B.小武刚打扫完教室就发现小明往地上丢了一张纸,小武说:“马上把纸捡起來!”

C.某超市清仓甩卖,促销员喊道:“跳楼大甩卖,血本无归了!快來抢了!”

D.朋友请你吃了一顿饭,你感叹道:“你真有钱,真大方。”

02 拓展阅读

从历史屮学什么

①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的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屮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②学会一种思维一一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屮。因此,学习历史,首先要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掌握一种本领一一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兰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人;相反,H木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但勃朗特这面镜了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

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屮,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冋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

④养成一种品格一一砥砺气节。人类历史Z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屮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

⑤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出。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文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分论点一一要会运用历史思维;接着分析要有历史思维的原因;然后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历史思维的含义;最后总结掌握历史思维的意义。

8.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列举了德国总理勃兰特惊世一跪和日本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例,并将两事例对比,表现了二者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具体突出地证明了本段“要常握鉴古知今本领”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9.根据对本文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说说你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

【示例】战乱屮的杜甫,虽身处屋漏无干处的境地,却想着要“大庇天下寒士”,即使白己“受冻死亦足”,这使我深刻理解了何为博大的济世情怀。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一模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下图为1965年一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作用 B.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2.1888年,19岁的甘地从印度到英国留学,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非暴力”的结论。由材料看,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缘自 A.宗教思想B.科学理论C.工人运动D.启蒙思想 3.1947年的美国总统在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个“总统”是 A.威尔逊B.罗斯福C.杜鲁门D.尼克松 4.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为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 A.社会扶贫计划B.社会保障制度C.以工代赈D.计划经济 5.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6.二战后,丘吉尔在演说中指出:“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下列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指 A.原子能共同体建立B.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 7.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目的是 A.保障弱势群体生活 B.减少政府开支,减轻民众纳税负担 C.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D.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8.“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苏联强行将东欧各国

二战专题——你所不知道的希特勒

你所不知道的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是二战的头号战犯,有“战争狂人”的“美称”,被世人所唾弃至今。我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客观的,公正的对希特勒评价,我并不想去翻案,去叫嚣战争,我厌恶战争,战争是一种最没有人道主义的屠杀,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当我以前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迷雾重重,我想看到一段真实的历史。在看《我的奋斗》(相当于文革时的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我记得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一句话“请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了解了很多关于纳粹的事情,我才对它的真实有所触碰。 你不知道的四个关于希特勒。 第一 希特勒的个人习惯 希特勒这个人毕生几乎没有喝过酒,没有抽过烟。与他相比,同一时期的丘吉尔和罗斯福就差得多,更不说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刚开始是近卫首相)。他们的个人作风,个人问题相当严重,极其不检点。关于希特勒的个人情史,我不想过多解释,就我所知除了一个爱娃,应该没有其他的女人。有相当一部分的书说:希特勒的情妇怎样怎样!我也不清楚,有许多当年的资料和档案被英国和德国当局给封存了,有的到本世纪中叶才解封,请大家耐心等待个40年左右应该可以。希特勒不但自己不抽烟,还不允许士兵和将领抽烟,大家想一下,在苏联的漫漫长冬,苏联的士兵抽着烟,喊着乌拉,喝完酒,拿起枪向德国的阵地进攻,而德国士兵,穿着单衣窝在雪地上,无力的看着苏联士兵冲上来。能不失败吗!还有有些黑色幽默的是在1945年4月30日的柏林地下室,当希特勒饮弹自尽后,他的尸体被他的护卫浇上汽油在烧时,他的侍卫们在畅快的喝酒吸烟,看到这段我无语了。 第二 希特勒的军事才能 关于这位第三帝国的元首的能力,我的评价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因为在当时一战后第一个认识到装甲兵种的领导人,他力主发展装甲兵种,是他提拔了古德里安,当他看到古德里安的《闪击!闪击!》时,高兴地大叫说这就是我要的东西。使德军在坦克等方面领先于其他的国家。在闪击波兰后,希特勒提出要进攻西线,德军最高统帅部坚决反对,但他以不可一世的顽固强制他的将军们下令进攻,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荷兰,芬兰,丹麦,比利时这些小国就不说了,连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也败下阵来。只留下那敦刻尔克的背影。但你要说元首的军事水平有多高,那就有点扯了,比如,在苏德战场上竟将中央集团军群中的两个装甲军,分兵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去支援攻打基辅和列宁格勒。放过眼前几百公里的莫斯科,兵家大忌是分兵,还有等等等等等等许多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元首的水平很难讲,鉴于元首没上过大学,没学过军事,是野路子。我能理解。 第三 希特勒和中国 大家或许以为希特勒和中国是八竿子打不到,其实不然,元首对中国有好感,元首准备和老蒋见一面呢!航班都订好了,日子订好了,说好对中国援助,给武器,给训练,所以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开始能和小日本拼拼,他们手中的武器中有德式装备也是这原因。可,都搞定了,小日本打进来了,德国只好放弃对中国的援助。其实,元首对小日本没有一点好感,在苏德战场上,说好夹击苏联。开打后,日本关东军就是不出来,在德军最困难的时候,一点不帮,还把老美拉了进来。苏联间谍佐尔格给斯大林一个电报,说日军1942秋天不会进攻苏联。斯大林立刻从远东调来5个装甲师投入战场,使德军陷入被动。说起小日本撩起老美,丘吉尔开心死了,开心的哭了,他用尽方法想让老美进入战场,罗斯福不干。这下可好,省了多少事呀!元首气死了,大骂小日本,不讲义气。而小日本们举国欢庆,“米国败于大日本帝国”乐死了!记得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 (开卷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 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新皇帝”指的是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汉高祖 D .汉光武帝 2.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 .科技文化发展,成果丰富 C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 .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3.下列人物与其主要文化成就的搭配,符合史实的是 A .祖冲之——《史记》 B .孔子——罢黔百家、独尊儒术 C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D .顾恺之——《兰亭序》 4.以下史实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②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 ③大秦人到访中国 ④蔡伦改进造纸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③①② D .②③④① 5.右图中的条款内容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是 A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 .使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 C .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深入中国内地 D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倡导“教学做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片名人民教育家是 A .陶行知 B .张伯苓 C .吴玉章 D .马寅初 7.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 A .抵制日货运动 B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D .“四二一”学生运动 A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D .洗雪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 9.“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条件。”此材料表明农村改革 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②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 ③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为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0.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耻辱。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最能体现洗雪民族耻辱的历史事件是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民族自治区的设立 D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

日本的二战史观剖析

日本的二战史观剖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整整50年了。这是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盟国和人民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为战争的元凶和帮凶,一些欧洲国家逐渐正视了历史,主动反省本国在二战中的行为,并以国家名义承担在战争中的责任。德国政府首脑代表其国家再三向受到过纳粹侵略和残害的各国人民赔罪,态度诚恳。1994年5月,德国众议院修改了刑法,规定不论以任何形式否定屠杀犹太人的事实都将被判有罪。除了战争发动国德国以外,连奥地利、匈牙利、瑞士甚至战胜国法国,也就二战中各自应负的历史责任作出了明确表态。反观亚洲,二次大战的元凶日本却至今没有以国家和政府的名义就战争责任问题认真悔罪。在二战结束50年之际,日本不仅没有以此为契机认真反省、正视历史教训,反而刮起了一股否认当年侵略罪行的歪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6月9日日本国会通过的《战后决议》就直接反映了这股歪风的影响之大,《决议》对战争责任问题含糊其词、避重就轻,全文只字不提“道歉”、“谢罪”,更未写上“不战”的字眼,反而提出什么“必须超越对过去战争历史观的不同”。战争史观有是非之分,有正确与错误之别,诸如那种在日本列岛阴魂不散的“大东亚圣战”史观、“自存自卫战争”史观,完全是自欺而不足以欺人的二战史观,又如何能“超越”呢? 一 尊重史实,客观地反映和分析历史问题,是产生正确历史观的前提。战后日本的二战史观不能不唤起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回忆。 近代日本是世界列强中凶恶的一员,在明治维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和参加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对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浩劫。尤其是1931年~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达4200余万,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中国民众、军人2000余万,加上负伤者达3500万人。〔1〕另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5.86亿吨、粮食5.4亿吨、木材1亿立方米。1000亿美元相当于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26倍,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所索要赔款总额的数十倍。〔2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凶狠残暴也是世所罕见,充分显露出日本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本质。侵华日军之暴行,致使日本人在世界舆论中被称为“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3〕 二战中日军入侵东南亚,建立新的殖民统治,同样罪责难逃。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遍野哀鸿,东南亚各国人民处在被任意宰割和掠夺的地位,全然没有日本所说的什么“共存共荣”局面出现。日本用恐怖的军事专政手段维持其统治,死在日军枪口、刺刀以及皮鞭下的东南亚人民(包括华人居民)近1000万。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印尼人400 万(印尼代表在旧金山商讨和约时透露),越南人200 万(《独立宣言》中提及),新加坡、马来亚仅华人居民被害者近十数万(《新马华人抗日史料》资料、日本《赤旗报》记者采访),以及印度150 万人(政府任命的饥饿调查委员会推算孟加拉地区的饿死人数)。〔4 〕其残暴行径令人发指,新加坡大检证(大搜捕)中至少有2.5 万名华人居民惨遭杀害,〔5〕7万余名华人被扣押。〔6〕当时华人被害者“腐尸漂浮,腥血遍野,令人毛发悚然,恐怖景象,前所未有。”〔7 〕菲律宾大屠杀是日军在二战中制造的另一起屠杀和平居民大惨案。日军占领菲律宾后宣布,如有一名日本人受到伤害,就要处决10名菲律宾人质作抵偿。〔8〕战争临结束时,日军连续几个月有计划地屠杀和平居民和俘虏。马尼拉日军岸防长官命令:“处决菲律宾人时,要把他们尽量集中到一处,这样可以节省弹药和体力。”10多万人惨死在这次行动中。〔9 〕除了公开的屠杀镇压以外,在东南亚的日军强征数百万青壮年劳力修建军事工程也造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12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错因归纳: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掌握不准确。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歧视,与国际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相关,故选B项;“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种结果不是权利制衡的结果,排除A项;“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这 不是一种正常的国家精神,排除C项;“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与国家干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联合国成员数量的洲际分布变化可知从1945到1975年,亚洲和非洲成员国明显增多,而亚非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75年欧洲成员国增加,但不能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并且这也不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故D项错误。 4.(2018.4·浙江高考·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最终同盟国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什么影响?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希望对你有用! 成立联合国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民族独立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两极阵营 华约阵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大陆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北约阵营 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 科技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重炮坦克 二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猖狂一时,显示出较强的战斗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较早地看到了军事科技对提高武器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性。出于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他们把当时最先进的军事科技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从而使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大大领先于盟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虽然其军事发展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但暗地里仍秘密研制各种武器装备。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优选稿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 考课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 作者:周圣崇来源: 浏览次数:2184分享到: QQ好友 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网易微博一键分享打印复制网址 (1)中国崛起的艰难之处在哪里(2)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和希腊政治制度的影响(3)英国人为何不崇尚暴力(4)美国人为何具有特强的创新精神(5)东罗马帝国为何在西罗马帝国灭亡近期一千年后才灭亡(6)中国的文字结构制约中国的发展吗(7)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为何如此吻合(8)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何如此牢固(9)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如此之长(10)朱元璋对贪官古代大开杀戒(11)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何大多数命短(12)中国古代的统一过程中为何由北向南统一的居多(13)英国几百年的霸主地位为何为美国所取代(14)巴黎公社革命如果没有主观上的失误会走向成功吗(15)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为何不与其他列强一样希望瓜分中国(16)蒋介石为何乐于与宋氏家庭联姻(17)红军长征为何展转二万五千里(18)日本人为何十分残忍(19)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为何很少出国(20)华约解散后为何北约不但不解散反而东扩(21)美国为何既不愿中国统一也不愿台湾独立(22)为何四大文明古国现在都不是世界强国(23)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为何在几年之间成为历史(24)美国会长盛不衷吗 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 (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4)西藏问题研究 (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 (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课程版文综历史前瞻性训练(三)

新课程版文综历史前瞻性训练(三) 历史试卷2004-3-1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的开发、管理以及民族政策的调整。据此回答1—4题。 1、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各项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形成 有关的是() ①汉初休养生息②解决王国问题③设立西域都护④实行独尊儒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台湾是中国领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将台湾国家主权收复的中央政府是() A、郑成功 B、清朝中央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D明朝 3、唐朝前期与西北地区关系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打败少数民族进攻③设置管理机构④与少数民族和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清朝前期设置的伊犁将军 A、负责管辖天山南路地区 B、重新开通了路上丝绸之路 C、确保了对整个新疆地区的管辖 D、使天山南北首次与内地连成一片 从古至今,我国在相当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或在一定领域内取得为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据此回答5--7题。 5、东汉时,蔡信纸改进了造纸术,他的重大改进使纸的产量大为增加。这一改进主要是 A、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B、利用水力,节省人工 C、器械简单,制作容易 D、原料易寻,造价低廉 6、明朝时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写出几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它们是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②包含有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有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① D、③④ 7、新中国第一项领先世界的成就是 A、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人工完全结晶牛胰岛素 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2003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8-13题: 8、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①克思主义教条化②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③苏联经验神圣化④中国经验神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号召全党重温毛泽东提出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提出此号召是在

高中历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也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论著比较多,可谓是成果丰硕。现将研究现状和有关史料加以介绍。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现状 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相关研究至今仍是国际史学界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这方面的著作约有3万余种。在我国,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前夜,就已有这方面的著作问世。 1944年6月,湖南群社出版了文元钰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空前关注,相关研究成果百花竞放。 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充分掌握历史文献资料,努力提出一些有说服力的新观点。比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等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一书,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认识的一些观点:战争开始阶段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为时很短,只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前,1940年4月德国进犯丹麦、挪威时期;到了6月,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开始活动,这时战争已具有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 本着“博采众长,刻意求真”的精神,对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5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1999年版)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问题,强调“帝国主义制度全面危机的加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法西斯主义国家的崛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根源”;“西方民主制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的加速剂”。关于引起广泛争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针对“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和“1940年说”等多种说法,该书基于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战争发动者不同的情况和战争发展轨迹的差异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分别在东方和西方先后爆发的。1931年9月,日本在中国挑起“九一八”事变、在东方揭开大战序幕后,又于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战由此在东方爆发。1935年10月,意大利在西方最早挑起入侵阿比西尼亚的战争。以后,又经过德意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不流血征服,到1939年9月德国大举进攻波兰,大战由此在西方爆发。应该说,这些分析多有新意,较为符合历史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摸底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2019届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高三开学摸底考 历史(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 单选题 1.关于中央机构的改革,早在大国争霸时就已经开始。中央主要长官称相、压相、相邦、令尹,为“百官之长”。军事长官有国尉、司马、将军、柱国等。在七大国中,虽都选贤任能,但关东六国,以用本国贵族为主,秦则不论出身、用人唯才。据此可知() A.官僚机构的调整加强了中央集权 B.各国依据宗法用人的原则逐步被取代 C.关东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秦国 D.秦国率先消除世卿世禄制走向新体制 2.西汉出现了祸犁耕作法,“用祸犁,二牛,三人”,即两犁并耕,前面两人牵两牛,后面一人掌犁,掘土可宽过一尺。这种新技术,有助于垦辟大片土地,且对于拥有较大面积耕地、较多畜力与人力的农家,是极有利的。据此可以推知,西汉() A.粮食的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B .农业耕作方式发生重大改变C.农耕区域与耕地面积扩大D.豪强地主势力获得迅猛发展 3.谏官是中国古代专门谏净和讽议皇帝言行的官员。唐代的谏官属于门下省,他们随从宰相身旁,称“谏议大夫”“拾遗”“补阀”等。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议机构一谏垣,且谏官不准由宰相荐举任用,谏垣逐渐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这一变化说明() A.谏官是对宰相负责的行政官员 B.谏议机构与政府分权制衡 C.谏官有利于提高了宰相的权威 D.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4.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而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此图突出了山脉、海岸、岛屿、城市、桥梁等航行的标志,并在航线旁标注有针位(航向、方位)更数(航程、距离)等导航定位数据。该图最后附的“过洋牵星图”,便于利用天文导航。《郑和航海图》() A.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 B.折射出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宏大 C.反映出天朝上国实力雄厚 D.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 5. 上表为《南京条约》有关“关税问题”的记载。后来英国人把“秉公议定”曲解成“须同英国商定”,并强迫清政府接受。据此可知() A.“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C.英国侵略者的强权政治和狡诈手段 D.英国用中国文化对条约加以解读

抗日战争历史试题

抗日战争复习试题(满分60分)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火花(火柴商标纸)是时代的缩影,右图火花反映的时代意义是() A.警钟长鸣,勿忘国耻B.时光荏苒,日新月异 C.民族革命,曙光普照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 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 A.平津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华东地区 3.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 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 大历史事件表明()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中华民族的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③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④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图标语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台儿庄战役胜利 5.“在近代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6.小明准备本周办一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为专题的墙报,下列选项中不可能选用的史实() 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渡江战役D.南京大屠杀 7.1938年,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完成对日军的包围,并发动全面反攻,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徐洲会战C.平型关战役D.淞沪会战 8.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下列关于中共七大叙述错误的是() A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B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 D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日本人为何不愿直面侵略史---写在八.一五抗战胜利日

日本人为何不愿直面侵略史 ---写在八.一五抗战胜利日 日本和德国都是二战时的法西斯轴心,德国以反法西斯的彻底和对二战的真诚反省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而日本却因为屡屡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而饱受诟病。在日本,认为二战日本的侵略扩张正确的并不仅仅限于政客和右翼,安倍推动为二战翻案的路线能赢得超过创记录的百分之七十多的支持率就很能说明问题。近一段时间,安倍的支持率有所下滑。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倍支持率下滑并不是因为安倍的右翼思想,而是因为安倍没有能提振经济。日本人为何不愿反省侵略历史,有其很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及文化方面的原因,笔者试着进行如下剖析: 第一,美国为了冷战的需要和出于私利,保留了军国主义的残余势力,这成为日本社会为二战历史翻案的核心力量。为了冷战的需要,把日本打造成它在远东围堵共产主义的不沉的舰队。因此,美国调整了对日占领策略,在彻底拆解日本侵略性的军事力量后,刻意不强制要求日本对战争罪行做出彻底反省,默许日本皇室淡化战争责任,欺骗民众搞‘一亿总忏悔’,把战争罪行完全推给军部和分摊到全国人民身上。美国保留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灵魂——天皇体制,而且对于军国主义的清算很不彻底。保留军国主义并且在日本驻军以看守日本军国主义以防止其复活,是美国处理日本问题的主导思维。这种一边养鬼一边打鬼的把戏,也就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伏笔。 笫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强化日本在冷战中的地位,不仅很快结束了?整肃?,而且重新开始武装日本,一批军国主义的核心人物也重新登上日本的历史舞台,比如1957年担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是操纵伪满洲国的五人帮之一,人称满洲之妖。,战后作为甲级战犯一度被关进东京巢鸭监狱。但在1948年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处死的翌日就获释。一直到今天的,日本的政坛仍然摆脱不了与二战甲级战犯的关系,安倍晋三就是岸信介的外甥孙,它不只头脑中充斥着军国主义的思想,而且身上还流着军国主义的血! 笫三,日本右翼一意孤行有以下几个阴谋:1.通过否认战争罪行来淡化日本人的负罪感,2.通过渲染中日韩矛盾来转嫁民众对经济疲软的不满,3.通过宣扬军国主义来增强日本民族凝聚力;4.通过右翼化来鼓动右翼势力支持者的悲情,拉政治选票;5.为将来可能的军国主义全面复兴做舆论准备。 第四,日本军国主义扩张,让日本从中得到实惠。 从1868年明治天皇就位,日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就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894年到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勒索白银二亿三千万两,这相当于日本四到五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把其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用于发展军力,这对于日本在随后的日俄日战争中获胜以及在1910年吞并日本的助力是可以想见的。1931年,日本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吞并中国东北,中国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给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注入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以致于日本不久就确立了?宁可放弃本土,也决不放弃满洲?的长期方针,日本向满洲大量移民,进行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二战历史不容翻案练习语文版.docx

12*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1. 基础考点链接 病句:成分赘余(一) 【主要类型】 ⑴主语赘余。如:我们初屮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后一个“我们”多余, 应删掉。) (2) 谓语赘余。如: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谓语“悬殊”与“太大”语义重复, 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差别”。) (3) 宾语赘余。如: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工。(宾 语“任务”赘余,应删去。)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 T4。 2. 阅读考点链接 对比论证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曾在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向 二战受害者谢罪……而FI 本政界不仅从未有人做过类似赎罪表示,反而公然篡改和抹杀二战 侵略历史。”这一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对比论证。将日本企图篡改和抹杀侵略历史的行为与徳国总理勃兰特承认 历史并用自己的行为來谢罪进行对比,阐明了日本至今无法在亚洲和世界人民面前真正抬起 头来的原因。通过对比,让论证更有利,观点更鲜明。 【技法点睛】对比论证,即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 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 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 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 T8o 01 积累与运用 1. 汉字积累一一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解析:A. “徇”应写作“殉”;B. “诏”应读作“zhdo”; D. “辙”应读作“zhQ”。) 2. 词语积累一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 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 ? ? ? ? 工资。 B. 这些犯罪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 ? ? ? C.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 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 ? ? ? D.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的美徳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 ? ? ? ? A.谬论(miu) ? 愕! B.诏书 (zhao) ? 右翼 警惕 C.症结(zheng) ? 赎罪 秩序 D.篡改(cuan) 磊落 签署 徇难 信守承诺(nub) 铁证如山(zheng) 拭目以待(shi) 重蹈覆辙(chd)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二战历史不容翻案练习语文版(含答案)

12* 二战历史不容翻案 1.基础考点链接 病句:成分赘余(一) 【主要类型】 (1)主语赘余。如:我们初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掉。) (2)谓语赘余。如: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谓语“悬殊”与“太大”语义重复,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差别”。) (3)宾语赘余。如: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工。(宾语“任务”赘余,应删去。)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4。 2.阅读考点链接 对比论证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曾在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向二战受害者谢罪……而日本政界不仅从未有人做过类似赎罪表示,反而公然篡改和抹杀二战侵略历史。”这一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对比论证。将日本企图篡改和抹杀侵略历史的行为与德国总理勃兰特承认历史并用自己的行为来谢罪进行对比,阐明了日本至今无法在亚洲和世界人民面前真正抬起头来的原因。通过对比,让论证更有利,观点更鲜明。 【技法点睛】对比论证,即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8。 01 积累与运用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谬.论(miù) 愕然徇难信守承诺.(nuò) B.诏.书(zhāo) 右翼警惕铁证.如山(zhènɡ) C.症.结(zhēnɡ) 赎罪秩序拭.目以待(shì) D.篡.改(cuàn) 磊落签署重蹈覆辙.(chè) (解析:A.“徇”应写作“殉”;B.“诏”应读作“zhào”;D.“辙”应读作“zhé”。)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 ....,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 B.这些犯罪分子罪行累累,铁证如山 ....,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C.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 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 D.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的美德重蹈覆辙 ....,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解析:D.“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3.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

二战后德日两国态度比较

西班牙媒体:日本从未承认对中韩人民犯下的罪行 西班牙《起义报》28日发表文章,指出二战的历史不容篡改。日本的一些教科书仍试图淡化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日本从未正式承认它在战争期间对中国和韩国平民所犯下的罪行,这理所应当然地引起中国和韩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文章说,60年前的1945年5月8日,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胜利结束。但在亚洲,战争仍在继续,日本的代表直到9月2日才在美国的“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了投降书。现在有必要谈论这段历史吗?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恩提醒我们:“在今天,我们的历史遭到了一些不愿承认真实过去的人的篡改,这种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这些人只愿承认那些符合他们利益的过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历史的…神话时代?。” 文章认为,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距离这段历史已经越来越远,亲眼目睹了战争的人先后辞世,战争中血与火的教训也在逐渐模糊甚至渐渐消散。一些没有历史学家严谨态度的媒体则在根据时髦的要求,为了今天的需要,重新“构建”一段被审定、被修改、被篡写的过去。而青年一代了解的历史就是这段被篡改的过去。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这种对历史的改写和不尊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平民人数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阵亡的军事人员。在亚洲,日本于1937年入侵中国,占领了北京。在攻占了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后,日本军队开始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屠杀。当时南京城里的30万人口被残忍地处决。妇女遭到野蛮的强奸,男人和孩子则遭受酷刑,大量人口死于活埋。南京城被洗劫一空,最后付之一炬。在二战结束后,制造这一惨案的元凶日本朝香宫鸠彦甚至从未对此感到内疚。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些教科书仍试图淡化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中国人和韩国人对此表示强烈愤慨,这是理所应当的。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与德国的做法完全不同,日本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它在战争期间对中国和韩国平民所犯下的罪行。尽管二战以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终,但胜利者不应该忘记战争的教训 德国对二战的赔偿(比较日本人,哪个才是人) 惨烈无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快60年了,作为战争发起国的德国,虽然本身也几乎被战争夷为平地,背上了沉重的战争负担,但德国人对战争的深刻反省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他们以诚恳的认罪态度,赢得了全世界对德意志民族道德力量的高度评价,使自己从抬不起头的战争罪人成为受世界尊重的大国。上述消息再次证明了德国人的智慧和道德力量。 赔款数额巨大 1995年,当年的德国总理科尔在俄罗斯参加二战胜利纪念日时公开表示,德国要向死难者低头认罪,并愿意为死难者做出国家赔偿。此后,俄罗斯成立了负责劳工赔偿申诉的“双边关系和赔偿接受”基金会。作为第一阶段的赔偿,至今大约已有13万曾被迫为纳粹德国服劳役的俄罗斯劳工获得了德国政府的赔偿,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重庆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恒公 ①恢复了周礼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了“初税亩”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4.周濆《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扫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 A.汉朝 B.南朝C.唐朝 D.宋朝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开放的社会风尚。唐代女性服装有的胡服胡帽,有的袒胸窄袖,最让人惊叹的是大胆开放的风格。 15.《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①重开边境贸易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④封元昊为夏国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宋夏关系和宋夏和议内容,①④正确。②是后晋政权石敬瑭所为。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是指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作为条件,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出

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③是宋辽和议内容。 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正确。B、D是民族主义,C是民生主义。 19.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校拟组织学生到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寻访革命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前往的地区位于图4中的 D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摸底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含解析

2019届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高三开学摸底考 历 史(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关于中央机构的改革,早在大国争霸时就已经开始。中央主要长官称相、压相、相邦、令尹,为“百官之长”。军事长官有国尉、司马、将军、柱国等。在七大国中,虽都选贤任能,但关东六国,以用本国贵族为主,秦则不论出身、用人唯才。据此可知( ) A .官僚机构的调整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各国依据宗法用人的原则逐步被取代 C .关东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秦国 D .秦国率先消除世卿世禄制走向新体制 2.西汉出现了祸犁耕作法,“用祸犁,二牛,三人”,即两犁并耕,前面两人牵两牛,后面一人掌犁,掘土可宽过一尺。这种新技术,有助于垦辟大片土地,且对于拥有较大面积耕地、较多 畜力与人力的农家,是极有利的。据此可以推知,西汉( ) A .粮食的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B .农业耕作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C .农耕区域与耕地面积扩大 D .豪强地主势力获得迅猛发展 3.谏官是中国古代专门谏净和讽议皇帝言行的官员。唐代的谏官属于门下省,他们随从宰相身旁,称“谏议大夫”“拾遗”“补阀”等。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议机构一谏垣,且谏官不准由宰 相荐举任用,谏垣逐渐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这一变化说明( ) A .谏官是对宰相负责的行政官员 B .谏议机构与政府分权制衡 C .谏官有利于提高了宰相的权威 D .宋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4.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而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此图突出了山脉、海岸、岛屿、城市、桥梁等航行的标志,并在航线旁标注有针位(航向、方位)更数(航程、距离)等导航定位数据。该图最后附的“过洋牵星图”,便于利用天文导航。《郑和航海图》( ) A .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 B .折射出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宏大 C .反映出天朝上国实力雄厚 D .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 5. 上表为《南京条约》有关“关税问题”的记载。后来英国人把“秉公议定”曲解成“须同英 国商定”,并强迫清政府接受。据此可知( ) A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B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C .英国侵略者的强权政治和狡诈手段 D .英国用中国文化对条约加以解读 此 卷 只装 订 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