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白居易女性形象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后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至今为止,众多学者对白居易进行了研究,但他们大多都是关于白居易生平、创作思想、文学主张及其诗歌对后期影响的研究,关于白居易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的讨论文章比较少。白居易继承并发展《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沿着杜甫的道路进一步建立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响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一生写下了二千八百多首诗,其中有关妇女的诗占了相当比例。妇女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透过妇女问题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现实,白居易的妇女诗就是整个唐代社会的生活画卷。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以其深邃的笔触阐述唐代社会各阶层妇女的生活及其感情世界,表现其痛苦的精神生活和悲惨命运。这对我们认识唐代的社会状况,以及唐代妇女的生活及命运,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妇女生活及命运,是会有极大的帮助的。

二、研究计划

立足作品,根据白居易诗下女性身份、地位进行归纳并加以分类,参照学者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加深对诗中女性形象的理解;同时选看有关记载唐代妇女生活的书目,加深了解白居易诗中女性形象。在研究当中可能会出现资料不齐全或者是资料不够权威的状况,这种状况只好尽力克服,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或理解用言语表达。

三、主要内容

白居易的诗一般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描写有关妇女的诗主要归类到讽谕诗和感伤诗里,也即是他的妇女诗分为前后期,两个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女性形象实际上体现了其在仕途中前后期不同的人生感受。白诗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可根据她们的身份、地位分为四类。这不只是各类女性形象体现不同的生活场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人的创作意图。

小标题(一):“讽谕与感伤”

有关妇女形象诗歌创作的两个时期:前期讽谕诗和后期感伤诗。讽谕诗和感伤诗体现不同的人生感受。其前期是在“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把笔触伸向现实社会的深处,对各个阶层的女性生活状态进行深切的描写,关心她们的疾苦,关注她们的精神需求,同情她们的遭遇。后期受“独善”思想的影响,对女性关注的角度和深度不如前期那样深入,不过却能以更加对等和纯粹的态度去看待她们。

小标题(二)“白诗的女性形象分类”

第一类:宫廷女性

(1)宫廷女性又分为得宠的和失势的。《长恨歌》中的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最后却落得身死的下场。这一方面表现诗人对其爱情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表现“惩尤物,窒乱阶”的思想。这个思想是诗人以士大夫忠君事君的身份所决定的,有着一定的狭隘性。《李夫人》的创作意图与《长恨歌》是一致的,劝说国君不要被尤物所迷惑。

(2)失势的宫廷女性以《上阳白发人》中被得宠者嫉斥、皇帝的无暇顾及而失意的宫女,《陵园妾》中被剥夺自由,空守帝陵而消磨青春甚至一生的宫女为代表。诗人对这个群体寄予无限的同情。

第二类:劳动妇女

《观刈麦》中的妇女在收获季节牵儿携女拾穗充饥;《续古诗十首》之三塑造的可怜的采微姑娘形象,野菜都被挖光了,在日暮将尽时,饥肠咕咕,只好饮泉把松;《闻哭者》中的妻子母亲尚未饿死,但幸存又何尝比死者好呢,在男权社会里,失去了丈夫与儿子怎么生活呢?她们的泪早就哭干了。所有有关表现劳动妇女的诗歌,表现出诗人对其莫大的同情,同时也向统治者提出改革赋税弊端这一迫需解决的问题,从实际行动上替劳动妇女分忧。

第三类:家庭妇女

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痛苦遭遇,可分为二小类:

(1)弃妇。如《母别子》中被新封为大将军的丈夫抛弃、被迫与两小儿别

离的妇人,诗人虽对弃妇同情,但他却把责任归于新妇,这是诗人思想的局限性。《井底引银瓶》中的少女追求挚爱而终不得,诗人的目的在于止淫奔,告诫女子要有媒妁之言才许人。

(2)思妇。如《琵琶行》的琵琶女嫁予商人,商人重利轻离别;“同是天涯沦落人”,以琵琶女的故事寄托君臣关系。《思妇眉》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闺怨词》表现妻子对远人的体贴之情。

第四类:其它的女性形象,妓女和女冠女尼。

(1)有关妓女的诗就有四十多首,妓女诗的创作贯穿诗人创作的前后期。前期的《燕子楼》、《故张仆射诸妓》,深入了解妓女的孤寂,同情她们的命运;有对其形体外貌的描写,如《醉后题李马二妓》、《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也有对妓女作正面描述的对象,赞赏其出色的才艺,如《杨柳枝二十韵》。诗人在对妓女才艺赞赏的同时对其美貌描写是不可避免的,与南朝宫体诗专描述女性形态不可同日而语。诗人对妓女出色才艺的赞赏,正是对女性价值给予肯定的一种体现。

(2)女冠女尼。《赠韦炼师》其中二首、《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分别从少女、青春女、老妇人等为道士者的角度,写出诗人对女冠普遍同情的态度。而《龙花寺主家女尼》刻划了一个痛苦的小女尼,揭示佛教对人性的束缚,体现诗人从人性的角度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

结论

白诗中的女性诗歌前期并非只为写女性而写女性,它体现的是诗人对广大妇女的同情,并且具有补察时政、泄导民情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包涵广括的社会内涵。后期则更多是以对等的态度来看待女性,以情为主,关注其的内心。

四、主要参考文献:

<白居易集>,中华书局

<旧唐书>,中华书局

<唐代妇女生活与诗>,中华书局

<白居易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3)宋代女词中的女性形象,1998(12)明清女性弹

词文学管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