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设计美学》第四章重点

合集下载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设计美学第4章

设计美学第4章

2.对称与均衡。
功能美是设计审美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3.比例与尺度 比例,均衡是探讨整体当中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一个整体要 有内在的力的对称,比例是进一步讲,这种内在的均衡应该如 何布局才是美。 尺度,指设计中对比例的质的规定,这是比例进一步在一个总 体的范围内的把握。 比例和尺度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当然比例、尺度能够得到 普遍的强调和采用,既是设计技术的问题,更是设计文化的问 题。比例既存在于客体之中,也存在与主体之中。尺度则更考 虑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比。两者之间的尺度差 异,决定美感性质的不同,也决定着美的境界的差异。
功能美是设计审美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第三节
设计审美表现的变通法则
第三节设计审美表现的变通法则
• 1.追求个性:个性化设计审美表现实际上是应对生活 中形态多样化的时代要求而采取的积极策略。也是设计 师自我探索、自我表现、自我确认的一种形式。
三宅一生的褶皱系列
可口可乐创意广告
2.多样统一:多样是指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存在区别与差异。 多样统一是设计审美表现的最高法则。美的事物尽管其组成的要素 不同,但能给人以完整的整体知觉。
理论家等从事同一类型或相关工作类型的艺术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 引以为据的一套不容置疑的理论、方法、共同的对事物的看法和共 同的世界观等支配了美学工作及其艺术实践者的理论视野和具体工 作,决定了他们的提问方式、范围乃至最后的结论。
美学范式转换的意义

1.学思维活动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也离不开概念、范
畴的运用,更离不开对问题的解答。
目录
第一节 设计审美表现的基本范式 第二节 设计审美表现的形式问题 第三节 设计审美表现的变通法则
1
第一节
设计审美表现的基本范式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设计美学》是一本关于审美范畴的教材,其中第四章讨论了审美的根源和技术美的意义。

以下是课后题的简答题参考答案:1.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实践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

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使形式感更加丰富和精细。

2.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

美在和谐,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3.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并不是矛盾的。

审美和功能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设计师可以在追求功能的同时,将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4.要体现生态美,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设计师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如植物、水和光线等。

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加健康、舒适和美丽的生态环境。

三、美学研究的矛盾二重性问题是指美感既有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也有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

这说明审美活动是在人类历史长期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反应方式。

虽然感官是个体的,但经过文化教养后也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感官。

四、产品的实用和审美表现功能应该相互融合,不会产生干扰。

同时,装饰要结合技术质量和对人的生理适应性,让人感受到舒适感。

这样的装饰不仅美观,还具有实用价值。

五、生活环境的洁净和卫生状况、宜人的环境、畅通的道路和发达的交通系统,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此外,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以及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也能给人带来舒适感。

因此,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该具备以上各方面的条件。

设计美学04026知识点

设计美学04026知识点

设计美学04026知识点设计美学(Design Aesthetics)是指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设计领域,探讨设计对象的美感特征,以及设计的美学价值。

在设计实践中,了解和运用设计美学的知识点,可以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水平,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介绍设计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设计美学的内涵和应用。

一、形式美学形式美学是设计美学的基础,它关注设计对象的形态、结构和构图等方面的美感特征。

形式美学中的关键概念包括比例、对称、平衡、重心等。

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合理的比例可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对称是指元素在视觉上的左右或上下的对称关系,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平衡是指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通过调整元素的位置和数量,使得整体具有稳定、和谐的美感。

重心是指元素产生的视觉中心,能够引导观者的注意力,使设计作品更具吸引力。

二、色彩美学色彩美学是设计美学中的重要内容,色彩对于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美学中的关键概念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分类,如红、黄、蓝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调整明度可以营造出冷暖、明暗的对比效果。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适当的饱和度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和生动感。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需要考虑到色彩的对比、互补和渐变等原则,以达到整体色彩的和谐与统一。

三、空间美学空间美学是指设计作品在空间布局和构造上的美感特征。

对于二维设计,空间美感可以通过平面构图、透视和深度处理等手法实现。

平面构图是指设计元素在平面上的布局关系,如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等可以营造出动感和平衡感。

透视是指通过透视图的使用,使得设计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深度处理是指利用明暗对比、色彩渐变等手法,强调不同区域的远近和层次感。

对于三维设计,空间美感可以通过立体造型、空间组织和比例控制等手法实现,以营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和观感。

四、材质美学材质美学是指设计作品中材质的选择和运用所体现的美感特征。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2851课程名称:设计美学/Aesthetics of Design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大学本科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设计美学的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充分领悟设计美学独到的精神内涵,提升设计鉴赏能力,从而为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掌握设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本体的美学特征,设计作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特点;3、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心理、设计的形式美;4、重点掌握中外设计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最新发展背后的美学动力;5、重点掌握和领会设计审美欣赏和批评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设计艺术的审美能力;6、掌握设计文化与审美的关系、设计形态语义学与审美、技术美学等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外设计美学观的历史回顾(8学时)1.1 中国古代器物审美观知识点: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各时期代表性的器物审美观。

1.2 国外设计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知识点:国外各阶段的代表性设计美学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内驱力。

重点和难点:设计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第二章产品(4学时)2.1 产品是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知识点:产品的定义;设计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2.2 产品的形态构成知识点:产品的自然形态、人工形态、技术形态、艺术形态、形式自由度。

重点和难点:产品的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与功能启示。

第三章设计审美范畴(10学时)3.1 形式美知识点:形式与形式美的概念;人的形式感的形成;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重点和难点: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

3.2 技术美知识点:技术作为人的劳动形态;技术美的深远意义;范例剖析。

设计美学重点

设计美学重点

第一章产品形式是功能的物质载体和结构的外在表现, 脱离了功能的定位个结构的组合, 便无法确定产品的形式特性。

德国艺术批评家赫尔德首先从心理学和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于艺术形态的划分。

所谓自由的艺术就是能确立和保障人的实际生活的自由的那种创造性劳动形式,它们是效用与美,功利意图与审美意向的有机统一。

第一节1.人类对于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托,也是构成人们生活的天地。

对于峰石的形象特征和气势,人们用瘦,皱,透,漏,清,丑,顽和拙八个字来品评鉴赏。

2. 与无机界相比,有机界是一个更加色彩纷呈和生意盎然的世界。

自然界中动植物形体上特有的图案向人们表明,有机呈现出某些式样的可见图案必定是有其用处的。

实际上,两者都是发挥一种信息功能。

在生物的每一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偶然性的变异。

3.由此生物便沿着适应环境的方向不断进化。

自然选择的创造作用在于通过环境对生物发展的影响,使生物不断产生出新的类型。

4. 建筑师受到王莲叶子的启示,设计出具有薄膜结构的建筑造型。

1851年作为伦敦国际博览会会场而兴建的水晶宫,便是由园艺师兼建筑师的帕克斯顿设计构思的。

5.自然形态的规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统一尺度的规律作用。

尺度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

各种生物形态的美,都是它与自身的生物种属的特点相关联的。

每一种属都有自身的尺度,从而构成特定的和谐。

6. 人们对于自然形态的认识过程生物机体的完整性以及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是构成美的形态特征之一。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经历着分化和整体化的过程。

差异造成分化,分化使生物的形态产生多样性; 共同性保持着它们的整体联系,而这种整体化又给这种多样性带来统一。

适应是自然界中生命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生物对于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趋附作用。

这种适应不仅表现在形体构造上,而且表现在生理功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性等方面。

生物生命活动的适应性提高了生物对外界的功能作用。

仿生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

《设计美学》讲义

《设计美学》讲义

《设计美学》第一章讲义主要概念部分: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人工形态:是指人工制作物这一形态,它是由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经过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成。

结构:是指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它是以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

定势:是行为的准备状态,主要由过去的经验和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所决定。

一、问答题1.设计师为什么要读“设计美学”?答:第一:这首先是由于设计活动中审美特质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得设计师的审美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审美规律的认识。

设计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一个环节,不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活动,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在产品形态的千变万化中,形式美指具有从属的意义,审美价值不能成为一种孤立的追求,功能美才是产品功能与形式变奏中的主旋律。

第二:设计美学有助于设计师从美学的视野,加深对于设计历史和设计原理的理解。

设计史为设计原理的开拓提供了历史借鉴。

审美趣味和消费时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三:市场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设计创新才能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以取得占有市场的主动权。

设计美学将有助于开启通向现实生活的思想之门。

设计美学把产品系统与人的关系作为考察的中心。

当今是一个呼唤名牌产品和名牌设计师的时代,设计实施创造品牌的开拓者之一,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设计美学作为一种感性文化的人类学,正在逐步融入整个设计文化、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之中。

在设计中,美的呼唤和心灵的感应,将促进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的转化,并推动着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所以设计师只有掌握了“设计美学”,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充满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由何而来,在功能层面对人有何启示?答: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产生的原因:第一,人类与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它是构成人们生活的天地。

设计美学(复习大纲)

设计美学(复习大纲)

设计美学(复习大纲)第一篇:《设计美学,让生活更有范儿》咱平常过日子,到处都能瞅见设计美学的影子。

比如说家里的沙发,不光要坐着舒服,还得长得好看,颜色搭调,这就是设计美学在发挥作用。

再好比咱出门逛街,看到那些漂亮的店铺招牌,字体好看,颜色鲜艳,一下子就把咱的眼球吸引住了,这也是设计美学的功劳。

还有手机,现在的手机不光功能强大,外观设计也越来越漂亮,线条流畅,材质讲究,拿在手里那叫一个有面子。

就像苹果手机,简洁大方的设计,让人爱不释手。

设计美学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融入咱们的生活,让咱们的日子变得更美好,更有品质。

第二篇:《设计美学,点亮平凡日常》您想想,每天早上起来,用着那造型别致的牙刷,是不是心情都好点儿?这牙刷的手柄设计得合手,颜色也让人看着舒服,这就是设计美学。

出门穿的衣服,款式新颖,图案精美,让咱走在大街上都自信满满。

比如说那些时尚的羽绒服,不仅保暖,设计还特别时尚,有的带着大大的毛领,有的是修身的版型,怎么穿都好看。

还有家里的灯具,不再是以前那种普普通通的样子,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个月亮,晚上一开灯,整个房间都变得温馨浪漫起来。

就像我朋友家的那个吊灯,像一串星星挂在屋顶,可漂亮啦!设计美学啊,就是在这些小细节里,把咱们的日常变得闪闪发光。

第三篇:《设计美学,给生活加点料》咱平常吃的那些零食包装,要是设计得好看,是不是更想吃啦?比如说巧克力的盒子,画着精美的图案,还带着点儿小创意,感觉这巧克力都更甜了。

住的房子也是,装修得有美感,回到家就觉得特别放松。

像那种地中海风格的装修,蓝色和白色搭配,仿佛让人置身于海边。

出去旅游,住的酒店要是设计得有特色,那体验感可就太棒了。

我上次去住了一家民宿,房间里的布置充满了艺术气息,墙上挂着当地的手工艺品,床品的颜色也特别温馨,感觉就像在家一样舒服。

设计美学就是这样,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和美好。

第四篇:《设计美学,让世界更精彩》您瞧瞧马路上跑的那些汽车,有的线条流畅,有的造型独特,这可都是设计美学的体现。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课后题:第四章审美范畴论简答题:一、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二、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三、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是否是矛盾的?四、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五、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课后题参考答案:一、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

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巫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

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

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二、答:(1)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2)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3)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4)其四,美在和谐;(5)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自考设计美学考前复习资料

自考设计美学考前复习资料

自考设计美学考前复习资料2021年第一章绪论什么是美学?设计美学?概念: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它研究人对现象的审美关系及其一般规律。

设计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人的审美价值在艺术中的应用及其规律。

美学的产生“现代美学之父”---鲍姆嘉登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a.美学研究人类所独有的审美现象,它涉及到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而这一关系是广阔无比和非常复杂的。

“人”b.审美现象不仅复杂而且常常产生矛盾,这也就怎增加了确定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c.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阶级状况的制约。

d.审美活动存在着美丑转化的问题。

中外美学思想的渊源和发展:1、华夏美学思想核心:阴阳相合儒道佛三家美学共有核心“和谐”(魏晋南北朝时的“个体审美”山水画自然美)2、西方美学思想:古希腊美学:a,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万物之源,美就是数的和谐、比例”黄金分割率“1:1.68b.亚里士多德艺术的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西方美学的两大特点:概而言之:美学的研究领域由客体转向主体,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由美的主体转向审美经验,由逻辑推演转向实证分析,导致审美理论的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复杂化。

第二章美论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1、从社会物质属性探求美,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

2、从意识精神属性探求美,认为美是人的精神意识观念。

3、从心里、生理属性探求美心理学、生理学美的含义:美是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体美的特征:a、社会客观性:公认的评判标准b、具体的形象性c、感情真挚性:打动人d、自由开放性第三章美感论概念:美感是个体对美的对象的感受,体验与评价诞生:美感从使用感中分化出来的关键之一是:原始巫术(舞蹈、绘画)、图腾崇拜。

美感的界说:区分:1、关于美感和快感,美感以快感为基础,但是美感不等于快感,而是快感的升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e、自我发展的需要(自我实现)2、美感和理智感第四章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形式:(以观念的形式体现在四个方面)。

设计美学第四章

设计美学第四章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中国工艺沿革史略》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191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正式确 立了中国图案教育的开端,在蔡元培倡导的“美育”思想影响下的建立的艺术教育 单位。(P100)【单选】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重点1 郑观应(“商战”论积极倡议者)—《盛世危言》,讨论中外形势,介绍西方、 日本等国的教育制度与政治形势。(P99)【1810单】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10
国家体育场“鸟巢”设计
11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掌握程度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PART 01
理论知识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第四章 当代语境中的中国设计
中国现代设计的 简要回顾
从“中国制造” 走向“中国创造”
第三编 美学批判
第五章 当代设计美学的批判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章节小结
1、本次课程为《设计美学》精讲5(第4章)。该课程是艺术设计本科选考科目。
自测表
本次课程精讲5学习第4章的内容,共11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建议同学 们制作一个自测表,边听课边自测。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篮—上海土山湾工艺院,主要培养具有美术才能的孤儿,采 用工徒制,分级分班教学。(P98)【单选】

《设计美学》重难点资料整理

《设计美学》重难点资料整理

• 第一节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
• 传统手工业时代,设计者、制作者以及销售者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在 大工业文明中被分解并彼此独立开来。
•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欧洲大陆和美国的 “新美术运动”——20世纪“德意志制造联盟”——20世纪上半叶德 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 现代设计诞生的深层次背景
• 社会主义理想:艺术和设计改造社会、消除社会不平等,设计师的责任
感。
代表作
主要观点
红屋
自然主义
《乌有乡消息》扉页
整体性、统一性
《乔叟集》
社会主义、民主主义
田园风格的挂毯、地毯、壁纸
艺术家与工匠相结合
• 莫里斯——红屋
• 田园风格的挂毯、地毯、壁纸
• 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一面旗帜
1、莫里斯的时代局限性:对机械和大工业批量生产的否定。
主要观点:p30赞美工业文明,崇拜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现代工业材料, 主张以结构为设计的出发点,用形式的功能作用和结构的合理性来代替艺术 的形象性。
用最抽象的几何形式来进行设计,方块、直线、原色、最合理的结构成为 其主要设计语言。
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调设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艾尔·利兹斯基《红楔子攻打白色》、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
• 一、设计美学的概念
• 设计美学是美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在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和应 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理论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 学科。
• 工业美学、实用美学 • 鲍列夫对技术美学的定义。 • 设计美学:技术+艺术;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伦理性
• 二、设计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泽姆佩尔:实践美学理论著作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目的、 材料与技术相统一、形式与功能相吻合。 礼、器:传统的设计行为和美学思想成为治国安邦的一种重要手段。

《设计美学》资料五篇

《设计美学》资料五篇

《设计美学》资料五篇第一篇:《设计美学》资料第一章绪论设计美学是现代设计学、美学与艺术学学科交叉发展而来一门新兴学科。

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有交叉的地方,也有明显不同之处。

设计学与艺术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设计学注重对实用的要求,所以设计学的研究离不开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

设计美学与传统的美学也有显著不同,传统美学也叫艺术哲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因此,研究设计美学,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或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设计美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明晰这些对象和内容,掌握设计美学发展规律,对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纵观中西设计史的发展,可以发现审美观念和物质生活发展的相互推动关系以及中西设计美学取向的不同。

下面两张图片表现的是东西哲人的生活场景,竹林七贤在竹林中讨论问题,而苏格拉底在雅典学院的规则建筑下争论哲理。

中国与自然合而为一与西方理性的对比,在这种偶然的生活场景中,也可以看出两种思维明显的不同。

中国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和喻物予形的形象特征。

无论是陶器、玉器还是家具的设计都与中国哲学中的“和”的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器物的设计造型不但要求合乎材料的特点,还要求合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多重的和谐。

西方设计美学则讲究合乎科学的理性,注重科学实证,对设计的形式和功能进行追索,并不断在二者的动态演变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

西方设计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功能和形式的侧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的设计审美取向。

可见,西方设计美学思潮就是在形式与功能的动态交替过程中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审美文化现象。

1.1 设计美学概念追索及学科定位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其产生与设计学科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

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广义上讲,只要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型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设计”。

与艺术不同的是,设计中所谓美感与使用功能,不只是由设计师来感受与判断,还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来判断。

(完整版)04设计美学

(完整版)04设计美学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设计美学第四章

设计美学第四章
对事物内部联系的理解。 这两种形式的理解都是与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紧密 结合的,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接领悟的特点。
(2)设计美感的理解因素不等于科学理性认识。
设计产品的理解包含了严密的科学理性认识,但主要还是综 合的理解与把握。
(3)设计美感的理解与人的感性经验积累有关。 第一信号系统——设计产品的形状、颜色、特定产品的 意指,是形成表象的起点。 第二信号系统——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概括性的映像, 转化为信息在大脑中储存为设计语言。 两个信号系统的交互使用,为设计观念和设计形式的结 合,提供了现实可能。 (4)设计审美理解同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2)设计审美感知的特征(与一般的日常感知区别): 首先,设计审美感知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表现出功利 性敏感。 其次,设计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特点。 再次,设计审美感知也有情感性。
4.22 设计审美想像
(1)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
形象的心理过程。 一、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即以记忆表象 (储存在脑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二,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 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4.11设计美感的直接功利性
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潜在的社会功利目的。 功利性来源于美的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
(1)设计美感的产生:直接来源于人的物质需要。
(2)设计美感中既潜藏着实用功利,也潜伏着精神功利,它们 互为一体,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思 考:产品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与单纯艺术的审美情感不同的是,设计审美情感既具有有限 的功利性,也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它既不是超越具体功利性的, 也不是惟功利为美的。 由于设计师和消费者不同,设计审美情感也存在着差异性。

设计美学PPT演示课件

设计美学PPT演示课件
鲍姆嘉通认为美和艺术都属于认识论,科学、逻辑思维属于高 级的认识论,是对世界的理性认识,艺术和审美是对世界的低级认识 论,是对世界的感性认识。 4.传统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8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9
三.什么是艺术
1. 我们考察设计史,可以认为,设计始终属于艺术的范畴。无论是中 国还是西方,古代一般都“技”、“艺”不分。可以说设计或者等同 于艺术,或者属于艺术之列。
10
11
四.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
1.美学研究美(或审美)的问题,艺术学则研究艺术。 2.艺术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价值的具
体科学,它既可能是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也可能针对艺术品作文本分 析和某种动态调查,也可能是对“艺术”本身作的历史考察和定性或定 量分析。 3.美学则有所不同,虽然它也要研究艺术,但主要是围绕着该“艺术品” 是否“美”,是否调动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来展开。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使外在自然打上人的“烙印” 而“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情感、需求、感知以至器官的人 化。 2.动物界有审美现象,但动物却没有审美活动,没有审美感知。究其原因在于 动物没有社会实践,没有社会性。 3.因为人类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介,所以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同构说,自然形 式与人的身心结构发生同构反应,便产生了审美感受。 4.外在自然事物的性能和形式,既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是美的存在,就 具有审美性质;也不是由于主体感知到它,才能成为美;也不只是它们与人 的生物生理存在有同构对应关系而成为美;而是由于它们跟人类的客观物质
第三个回答“使每件东西恰当的就是美”,反驳“要煮蔬菜, 美人与汤罐,金汤勺与木汤勺,哪个更恰当,更美?”

设计美学的重点内容

设计美学的重点内容

美的定义: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美的分类:以人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嗅,触,尝,听,看,想)为标准,美可分为:实用美、形式美、音乐美、精神美、创造美以人的需求层次:生理美、先验美、精神美以人的活动场所:自然美、社会美按美产生时实物刺激的有无:直接美、间接美按引起美的刺激是第一信号还是第二信号系统:实际美、信号美第一章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之美”的本源和动因,创造和表现的基本规律,他兼有功能和美的双重性。

设计美学的定义:设计美学是设计学的分支,是美学的分支,是设计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

设计美学的类别:1、环境设计建筑、规划、景观、风景园林、室内与展示、公共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指以构成人类生存空间为目的的设计,是对各种自然人工环境伊苏加以组织使之符合人们行为、心理需要并产生审美感受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实现环境美的具体方式。

环境设计有许多学科交汇。

2、产品设计汽车工业产品造型、机械产品、建材产品造型、航天产品造型、染织产品造型、服装设计产品必须满足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创造性、适应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产品设计是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设计,是达成最合目的是有使用的有具美感的系统化设计。

设计的目的是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

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产品设计包括,手工业加工和手工艺加工及现代大机器生产。

狭义的工业设计,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中的中介,以对产品的最优化设计策划参与并影响这人类。

广义的工业设计,包涵了现代工业社会中“设计”的所有内容。

3、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徽章与图案设计、商标与CI设计、市场营销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影视设计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的概念:广义的视觉传达包括所有可以看见的形象和传达方式,狭义的是指印刷术出现后发展起来的,以公共传达为基础的设计。

视觉传达的内容涵盖了:视觉元素、视觉语言、视觉途径、视觉运动和视觉心理。

设计美学导论(知识点)

设计美学导论(知识点)

知识点第一章导论:设计美学概论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环境”的涵义范畴不仅有生态、景观意义上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

所以环境设计亦是一宽泛的概念,小到室内家具及摆设,大到室外各种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设计,以及对人类的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综合规划也属于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并且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

室内环境设计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与经济能力,根据对象所处的特定环境,对内部空间进行创造与组织,形成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内部环境,满足各部门的物质功能需要与精神功能需要。

即在建筑环境中为了实现某些功能而进行的内部空间的创造和组织,而且这种室内空间的设计必须把功能、技术、经济要素与人文、美学、心理等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

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1.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化2.大众化、普及化、多元化、系统化3.人文化、理想化、象征化、抽象化4.功能化、功利化、适用化、物质化第二章设计美学的审美学说艺术设计的真实性是指艺术设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艺术设计的倾向性是指艺术设计师的社会思想、美学观念、生活经历、内在情感在设计中的体现。

艺术设计的倾向性是建立在艺术设计真实性的基础上,包含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美感是指美的事物在欣赏者头脑中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情感。

艺术设计作品的美感,是艺术美在观众头脑中的反映。

优秀设计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为形式美)映入观者的头脑后,使观者在情感上引起一种强烈的反响,是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心理效应。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

《设计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艺术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覆盖面大,适用范围广泛。

设计美学是美学与设计交叉形成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与工业设计、美学基本原理、设计美的性质、设计美的构成、设计美的形式法则、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思维学、设计心理学)以及形态设计。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美学的层面上培养审美的理论修养,而不仅仅停留在设计的形式上。

本书是依照教育部2006年3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具体要求而编写的。

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概念论、设计审美现象论、设计审美要素论、设计审美表现论、设计审美心理论、设计审美历史论、设计审美趋势论等。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艺术院校各专业和普通高校各艺术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社会青年的自学用书。

二、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立足于我国艺术设计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讲授设计设计美学的原理、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运用设计美学原理指导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以自觉的理论高度来指导设计艺术实践,为实现“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理论教学、媒体展示等形式。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学生动手习作练习和设计创意相结合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设计美学概念论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掌握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及设计美学的形成。

重点: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难点: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第一节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设计美学著作编写队伍的复杂性问题;✧“设计”的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发展性;✧“美学”本身界定的困难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美学》第四章纲要一、名词解释:1、内容P124内容:是指事物的全体组成部分,即其特性、内部过程、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统一。

2、审美形式P125审美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3、形式美P126形式美:事物的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4、色彩P127色彩:是人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觉。

5、节奏P129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6、均衡P131均衡: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

7、对比P132对比: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机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8、技术美P159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9、功能美P159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10、艺术美P159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11、生态美P159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它把审视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

参考: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审美判断:是人们对于对象作出的审美评价,是以情感为中介,以生活逻辑和个体审美经验为依据,不含有概念的抽象和逻辑的推理。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同质媒介:是指构成艺术品的媒介对艺术传达方式能够产生作用的特性生态美: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

范畴:是人们对事物认识一种概括,它反映着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和关系。

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P125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

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巫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

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

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2.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P139答:首先,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使用工具的生产劳动形成了形成了人的活动动态的工具结构,它不仅传递着人类的经验,规范着主体的活动样态,而且塑造着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以建筑艺术为例,“在历史上,建筑艺术历来都是其时代最先进技术的真实体现,当前的建筑仍然趋于采用最先进的空间技术。

”这说明,无论人的审美趣味还是艺术风格的更迭,都会受到科技和物质生产水准的重大影响。

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的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特征。

其四,美在和谐。

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它把人的科技视野和人文视野勾联在一起,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联系,促进科技创新和审美文化的结合。

其五,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3.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P145答:A.实用和审美表现功能之间不产生干扰;B.产品的装饰结合技术质量和对人的生理适应性;C.装饰结合功能美,给人以舒适感。

4.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P157答:A.生活环境的洁净感和卫生状况;B.环境的宜人性,可以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C.道路的畅通和交通的发达也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状态;D.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E.人的生命体验与对象世界的交融和谐。

5.简述生态美的理论意义。

P158答:生态美的研究把主客体有机统一观念带入了美学理论中,有助于建立人与环境有机联系的整体观,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共感,是在人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对形式的观照、意义的领悟和价值的体验,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次,生态美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们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确立健康的生存价值观生态文明涵盖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关系到未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可以为提高生活的质量提供正确的导向。

再者,生态美的研究为克服技术的生态异化指出了解决的途径。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生态审美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按照生态规律开阔技术的视野,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理解;1 审美形式具有的哪两种两种特质?答:1 是材料的同质性。

2 是对审美感受的激发作用。

2 如何区分产品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答:审美关系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它反映了对象在什么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产品所具有的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而产品的功利价值是指产品的适用性。

前者具有的是精神功能,后者具有的则是一种物质功能。

3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指的是什么?答:形式美的表现性,其主要特征在于形式因素自身的性格特征,例如,水平直线给人以舒展感,垂直线给人以刚直感。

曲线给人以柔和及轻盈感,折线给人以动感和焦虑不安感。

线型的不同也体现在不同的建筑风格上:希腊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则多带夹角的斜线。

4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

节奏: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韵律最初出现于诗歌领域,是由劳动节奏逐渐变化为诗歌因素的,它是由夯的声音和打击节奏形成的。

比例是构成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

尺度是一种衡量标准,作为一种参照标准,反映了事物与人的协调关系。

对称是一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它使事物在空间坐标和方位的变化中保持某种不变的性质。

均衡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或称为平衡。

对比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肌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协调则是将对立要素之间调和一致,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变化是由运动造成新形式的的呈现,它可以渐变的微差形式或序列化形式构成不同的层次。

5技术美产生的根源。

答:从美的本源角度来看,技术是人类生产劳动的过程和手段,作为人的劳动形态,它是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力量。

正如史前人对石器工具的打制,从粗糙的外表到造型的匀整光滑,在人们对生产效能的追求中,逐步使石器工具获得了一定的审美特质,也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形式感受。

审美价值正是从人的社会物质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因此,技术美物化了人的活动形态,它是人类产生的第一种美的形态。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也使技术美具有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即古代以手工操作方式进行的技术活动,近代的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机器操作。

现代技术产品是科学成果和人的劳动物化。

作为技术美,它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自然规律所完成的技术创造的产品。

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使自然界在人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利用的可能性。

二是作为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凝聚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它把人的理想、欲求和情绪通过人的活动而注入到产品之中。

总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真和善的统一,使人的活动超越了客观必然性而取得人的自由,产品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成为人类自身本质的一种表现和自我确证,这正是技术美产生的根源,它成为人类一切审美价值的基元。

6如何在善于美之间作出区分?答:善就物质领域而言是指功利价值,其效用是直接满足人和社会的利益和物质要求;就精神领域而言是指道德价值,它为人们的行为和品质提供好的范例。

善和美不仅具有联系,而且具有明显区别,因此两者并不具有同一性。

外表美的人可能道德卑劣,而品德高尚的人可能其貌不扬。

7简答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答:美感即审美经验,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并存,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并存,这是美学的基本矛盾。

8 功能美的意义与内涵答:1 人工环境和产品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他们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社会的前进的目的性和科技进步直观化和视觉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2 功能美通过产品+的组合秩序体现出生活环境与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协调,给人一种特有的场所感和对人类时空的独特记忆。

3 产品是人们日常的依托,产品的功能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对应物,成为人们自我表现和个性美的一种展示。

4 产品的功能美通过人与物的关系体验使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温馨和人间的亲情。

5 产品的功能美是激发人们购买欲和促进商品交流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成为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展示和承诺,成为一种实体广告。

9 纯粹艺术以其类型有哪些?答:纯粹艺术是脱离了功利而精神化的艺术,它可以充分、明确、深刻的表现现实事物形象,向人们提供富有深刻的、强烈的思想意义的审美对象。

如绘画、音乐。

10 艺术美与纯粹艺术有何区别?答:纯粹艺术是一种观念的存在,而艺术美便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一种审美价值。

艺术美一方面更集中、更概括地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现实美,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精神创造的产物,它融合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趣味和感受,成为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和自我确证。

所以,艺术美既源于现实美,又比现实美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11 简答造型艺术中五种形象构成的要素答:造型艺术中五种形象构成的要素是:线条、形的组合、空间、光影和色彩线产生于点的运动,可以表现出内在运动的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