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治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
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
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我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从经济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
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带来机遇;周边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
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周边正在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
从安全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
周边环境历来对我国国内形势以及发展战略有直接牵动作用。
维护周边安全是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如果周边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干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雅尔塔体制终结,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压力明显增大的困难局面,党中央及时调整我国的对外战略,明确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积极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
” 而“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的提出,则是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中国周边外交方针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2003年10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首届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并发表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指出积极促进亚洲的发展振兴与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既定方针,“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
——“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是中国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亚太国家,亚太地区是我们根本利益所在地,是我们基本利益的立足点和归宿点。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与亚洲邻国紧密相连,形成了休戚与共的特殊关系,造就了“安危相易、
祸福相生”的利益共同体。
随着中国与亚洲国家互动关系的加强,双边的利害关联将更加密切,相互依存将不断加深。
只有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实现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利益互动,达成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坚持“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到2050年前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个开放的中国,要在开放的世界体系中实现发展战略,有赖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周边是我们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周边形势的变化以及我们同邻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展战略的实现。
中国作出的“和平发展”的庄重承诺,表明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更希望国际局势的稳定,更希望周边环境的和睦,更希望与周边邻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坚持“睦邻”、“安邻”和“富邻”政策,更是中国国际责任的现实体现。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肩负着重要的国际责任,最直接、最现实的国际责任,就是把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塑造好、维护好。
我们讲中国外交要有所作为,首先要在努力维护和促进亚太和平稳定上有所作为,在密切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上有所作为,在营造良好的合作与发展环境上有所作为,而决不是在亚太地区谋求当“头”,也不是谋求一国之利。
中国周边外交的所作所为,既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坦荡胸怀,又符合亚洲各国的根本利益。
当前,放眼亚洲,和平、发展、合作日益成为主流,亚洲正面临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的睦邻友好外交,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又将为亚洲和平与合作增色。
中国期盼的是与亚洲各国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共同创造互惠共赢、春色满园的美好未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和“富邻” 周边外交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共同利益逐步扩大,我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治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
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
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与我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从经济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
中国的发展首先给周边带来机遇;周边的繁荣,也使中国从中受益。
我们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周边正在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
从安全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
周边环境历来对我国国内形势以及发展战略有直接牵动作用。
维护周边安全是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如果周边动荡,则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