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麦卡勒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森·麦卡勒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17-1967)是20世纪美国独树一帜的南方女作家。这位曾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美国“神童”女作家只活了短短五十年,一生留下了五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两部戏剧、约二十四篇散文、一部儿童诗歌集和一些零散的诗歌。尽管她留给我们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别具一格,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在20世纪美国南方作家群星闪耀之际,麦卡勒斯以其对爱之无能,心灵孤独和精神隔绝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表现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至今影响深远,她悲观的认为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的孤独。如今,大家公认的麦卡勒斯最为优秀的代表作还是五部表现人物孤独的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金色眼睛的映像》、《婚礼的成员》、《伤心咖啡馆之歌》和《没有指针的钟》,其中《婚礼的成员》和《伤心咖啡馆之歌》是麦卡勒斯的扛鼎之作。
关于麦卡勒斯这位曾在1942年和1946年两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奖”,并于1950年获得“纽约剧评界奖”和“戏剧俱乐部金奖”的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诸多评论家评论不一。当代美国批评家沃尔特·艾伦称她为“仅次于福克纳的南方最杰出作家”;当代美国戏剧家同时也是麦卡勒斯的至交好友田纳西·威廉姆斯称麦卡勒斯“即使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我国最伟大的作家”(赵毅衡,1987);英国著名作家普利切特曾于1955年称麦卡勒斯为“当代最优秀的美国作家”(V.S.Prichett,1980);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甚至认为她“诗意情深”比福克纳还技高一筹,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也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同时她也被当代文学界看作是福克纳的唯一传人。20世纪四十年代的很多评论家经常把麦卡勒斯排在福克纳的前面,认为她比福克纳更有才华,其作品更富有趣味;直到福克纳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状况才骤然改变(林斌,2005)。但是,麦卡勒斯研究者、传记作家弗吉尼亚·斯潘塞·卡尔在1987年写道:“至于她是否算得上主要作家,评论家尚在争论这个问题”(Carr 30 1);到了1996年,莉萨·洛根仍然表达了几乎同样的意思:评论家“不能确定她是一名主要作家还是次要作家,现代主义作家还是乡土作家”(Logan 2)。
参差不齐的评价改变不了的是麦卡勒斯作品的魅力。麦卡勒斯本人在1957年曾经写道,“我想,我的中心主题是精神隔绝主题。当然,我总是感到孤独”(C arr,305);另外,她在1959年发表的散文“开花的梦:写作札记”中再次提到“精神隔绝是我的大多数创作主题的基础。我的第一部作品与此相关,几乎全部有关,此后的所有作品都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涉及它。爱,特别是一个无力偿还或承受它的人的爱,是我选择作为表现对象的怪诞人物的关键所在—那些人身上的生理残疾象征着他们无法爱或被爱的精神残缺—亦即他们的精神隔绝”(McCu llers, 280)。此后,“精神隔绝”往往成为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对麦卡勒斯的评论中,使其作品超越了特定的文化语境,成为普遍人性的象征和永恒真理的符码体系。国外对麦卡勒斯的评论中,早期“新批评”对她的评论导致评论界长期忽视了麦卡勒斯作品在具体政治语境中的意义,以至于作者对上个世纪中期特别是二战前后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从而导致作品主题的误读。由于“新批评”来源于诗歌批评实践,所以评论界对小说作品中的诗性成分给予了过度关注。早期的“新批评共识”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性别缺席:作家的性别问题不仅没有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而且被看作作品局限性的根源所在,女性主义批评则对麦卡勒斯做出了修正主义解读。特别引人瞩目的是酷儿理论对麦卡勒斯研究的开拓性影响。如肯沙夫特所言,这种视角“不仅考虑到人物对同性
怀有欲望的可能,而且还考虑到这种欲望可能通过文本和历史背景与某种更为宽泛的、针对‘女人’和‘男人’概念的文化内涵的反叛意识联系起来”,因而使文本解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Kenschaft,231)。
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卡森·麦卡勒斯对有些读者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1979年李文俊先生翻译了她的《伤心咖啡馆之歌》后,麦卡勒斯在中国曾风靡一时,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在《一生的文学珍藏—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小说》中谈到了他对麦卡勒斯的偏爱,称《伤心咖啡馆之歌》是他的文学启蒙,滋润了他那个时代的阅读(苏童,2005)。在经历了一段空白期后,2005年上海三联书店先后系列出版了她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熟悉的孤独味道重新弥漫在我们生活的上空。与此同时,关于麦卡勒斯的单篇论文也愈来愈多,对小说主题的探讨;或从女性主义角度入手;或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法,集中于她的两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对麦卡勒斯的最早最系统的评论当属赵毅衡。他撰写的《孤独的悲歌》从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对麦卡勒斯的小说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人在社会中永远被禁锢于孤独状态”是贯穿其作品的线索。另一位比较关注麦卡勒斯的是南开大学的林斌博士,她发表的三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麦卡勒斯的小说进行了阐释。《卡森·麦卡勒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评述》,主要集中于她的四部小说,对五十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评述,谈到用不同的理论方式破解“精神隔绝”之谜。
麦卡勒斯的扛鼎之作《伤心咖啡馆之歌》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南方小镇的悲伤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孤独的个体试图通过爱逃离现代主义孤独的宿命,但终究是徒劳。可以说,在这部小说中,她对孤独,爱之无能和精神隔绝的描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欧文·豪甚至认为这是“美国人曾写作的最好的小说之一”(Howe, 24)。国内对这部小说的评论最早的要数1982年赵毅衡先生在《名作欣赏》中的《畸形社会孤独者的哀音—怎样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他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的乖谬性,而是反映人类永恒的主题—孤独,同时具有艺术上的鲜明特色,即象征性,暴力情节,有力的反讽的深层意蕴,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近年来关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评论性文章越来越多多以主题分析,叙事艺术分析,写作手法分析,女性主义分析为主,其中林斌博士提出的“二元性别”观,视角新颖,从女主人公艾米利亚的性别角色入手,对这部作品近三十年的女性主义批评作了简要回顾,从而透视南方小镇的二元性别观,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目前为止,关于这部小说出了一篇硕士论文是2006年重庆大学袁曦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互文性解读》。纵观这十余年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可以发现,对这部小说的评论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从女性主义和双性同体的角度对艾米利亚进行解读;第二,主题分析,即通过文本分析对孤独进行阐释;第三,从互文性的角度对小说的多种题材杂糅现象分析。前人的研究为后人能够更深入的研究这部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以前的评论性文章仅仅是对作品的表层评论,没能更深层次的来解读作品的主题、人物,所以笔者试图对这部小说的异化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