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地处高寒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公元七世纪的吐蕃时期创立文字,传入佛教。佛教在与本土苯教的反复较量中形成带有地域和民族色彩的藏传佛教,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神话、戏剧、传记、散文和小说。其中有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萨迦·斑智达、仓央嘉措、策仁旺杰等著名的作家和诗人。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藏族人民与大自然的邪恶势力的斗争,形象地记录着一部民族的历史,给后人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学遗产。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南沿海发动侵略战争的同时,以英国殖民地印度为跳板,对地处喜马拉雅山区的西藏进行野亦的经济和文化掠夺,直到发展到武装入侵。接着,帝国主义者拉拢西藏反动上层,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以达到最终实现殖民统治的罪恶目的。帝国主义和分裂主义势力相勾结,极力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农牧制度的统治,一方面利用宗教文化推选愚民政策,一方面压制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地阻碍着包括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藏族地区相继解放。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藏族文学带来了新生。当代藏族文学的发展,在总体上与全国其他民族保持着同一的方向和步调,但其发展道路和表现形态却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又受到“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思想影响,马列主义传入较晚,解放前没有传播新思想的任何藏文报纸刊物,致使“五四”时期全国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藏族地区影响甚微。一部当代藏族文学史,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新文学在藏族地区从无到有,逐步走向繁荣兴旺的历史。

当代藏族文学不但拯救和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在指导思想、创作方法和服务对象上进行了一次重大革命。它第一次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观察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把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结合起来,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审美特征。新文学作品的服务对象从庙堂和书斋狭窄的圈子中解放出来,走向市民、农村和牧场,成为人民大众共享的精神产品。这既密切了作家与群众的关系,也极大地刺激了作家的创作热情。

这场文学史上的重大革命是通过藏族作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民族间的文艺交流实现的。特别是解放初期,一批进藏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和到藏族地区开展工作的汉族文艺工作者成功的创作实践,给藏族作家强烈的艺术熏陶,促进了创作方法和文艺观念的重大变革。其中的主要作品有徐怀中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胡奇的儿童文学《五彩路》、高平的叙事诗《大雪纷飞》、白桦的叙事诗《鹰群》、杨星火的抒情诗《叫我们怎么不歌唱》、汪铖的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任萍的歌剧《草原之歌》、陈其通的歌剧《柯山红日》。他们用当时通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展示边疆山河的美丽、富饶,讴歌藏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幸福生活的伟大斗争,鼓舞各民族青年积极投身于藏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强大生命力。这些作品对当代藏族作家的成长和新文学创作产生积极、深远影响。一批有高深文学修养的藏族老作家和热爱文学的知识青年,或者与汉族作家合作,或者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走上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创作道路。最早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有:老一代知识分子擦珠·阿旺洛桑、江金、索郎杰布、才旦夏茸等,以政治抒情诗见长;青年诗人伊丹才让、饶阶巴桑、丹真贡布、格桑多杰等,分别有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问世;从事新闻工作的藏族记者格来、悦登平描则写了许多文情并茂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他们的作品像一束束报春花,宣告社会主义民族文学在西藏的诞生,预示着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擦珠·阿旺洛桑(1880-1957)的政治抒情诗《金桥玉带》,是老诗人最早的成功尝试,《人民日报》曾译为汉文发表,影响深远。擦珠是一位活佛,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宗教学者和诗人,解放前就有作品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亲朋好友中传诵,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不言而喻的。西藏和平解放后,虽已年逾古稀,却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积极参加建设新西藏的工作,担任《西藏日报》副总编辑,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诗作《金桥玉带》、《欢迎汽车之歌》深刻反映了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给西藏带来的可喜变化。《歌颂各族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世人同声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爱国青年大团结》抒发了这位宗教学者从寺庙走向社会,放眼世界、关心五洲风雷的博寺胸怀。既保持了藏族古典诗歌华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又洋溢着新生活的激情。

《金桥玉带》全诗共八十行,是一首情景交融、气吞山河的政治抒情诗。通过高原险峻的自然环境和筑路英雄开山劈石的感人场面,把通车庆典的欢乐推向高潮,诗人澎湃的革命激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思绪也像白云一样在蓝天翱翔,纯净而又高远:

修路队伍大团结,征服天险、地险,

汉藏两族的兄弟们,

在拉萨人民广场上,握手,拥抱,亲切会见。

……

是拥抱,还是摔跤?

是汽车的低吟,还是各族人民的赞歌?

我这泪湿的老眼啊,没有力量分辨。

那是在欢呼,他们完成了毛主席的召唤;

那是在拥抱,他们象征着汉藏民族的团结圆满;

那是汽车在低吟,也是各族人民的赞歌;

因为我这颗心,有说不完、诉不尽、按不住的喜欢!

诗人最后从两路通车的欢乐场景中升华出来,既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又告诫同胞莫忘了共产党的恩情,莫忘了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务必加强团结。“我们要永远紧密一条心,像水乳交融,像树干和枝叶紧紧地连着根”。词句铿锵,意味深广,给人无边的遐想,是一首把民族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优秀诗篇。

五十年代中期,一批青年作家陆续走上文坛,以期作品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引人注目。他们当时刚刚二十岁出头,出生贫苦家庭,解放后进入各级学校读书,或者在解放军部锻炼,掌握了文化知识,在革命激情的驱动下写出自己的处女作,开始了漫长的文学生涯。

甘肃诗人丹真贡布前期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拉伊勒和隆木措》。美丽的姑娘隆木措爱上了勤劳的牧民拉伊勒,豪门花花公子阿木加为达到霸占美女的目的,残暴地杀死了拉伊勒。隆木措悲痛欲绝,在火葬拉伊勒时,也纵身殉情。年轻的情侣魂魄飞天,变成夜空中两颗相依相伴的星星。它原是藏族地区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诗人用民歌形式予以改编,情节起伏,情意绵绵,深化了原故事反对封建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是当代藏族文学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民族生活,用民歌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青海诗人格桑多杰长期在草原工作,诗集《牧笛悠悠》收入了他早期的大部分诗作,像一曲曲悠远深长的牧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抒发对万恶旧制度的愤懑和翻身解放的喜悦,分外荡人心魄。《喳曲卡的传说》把康南的一个温泉比喻为美丽少女姿仁卓玛,把地下涌出的热流比喻为祖国母亲。喷涌的温泉“像母亲对儿女的深厚情谊,是那样无限的博大无尽的永恒”。但在旧社会的黑暗统治下,姿仁卓玛被牧主赶进牛棚,寒风吞没了凄惨的笑声。直到天空一声春雷,大地阿妈把心窝的热流永不间息地向女儿输送:

从此后牧犊姑娘有了温暖,

康南草原花团锦簇永不凋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